第一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一)从情感意志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营造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小学阶段是孩子张扬个性的时期,我们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正确引导,为学生创设属于自己的空间。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说与别人不一样的话,不人云亦云,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参与讨论发言。还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主说话的空间。探讨问题时,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开展师生间、学生间、大组间、小组间的交流、讨论、争论,让学生自由地去想、自由地去问、自由地去说,让各种观点汇合、碰撞。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必须使学生在平等的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去无所顾忌地思考探索,去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和见解。
因此,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放下老师架子做学生的朋友,用亲切的动作、神态、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去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
学生主动去思维。这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倡导互助互爱互学的生生关系。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因素不同,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但是,学生又作为独立的学习个体,他们身上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扣住这一要素,利用好他们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同伴身上出现错误是很自然的现象,教育他们不仅不能互相轻视、嘲讽、还要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谈话,更要真诚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处处感到心理安全与自由,时时体会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团结合作,主动帮助他人,虚心向他人学习,能主动与他人共同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引发内驱力,激发自主学习的信心
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唤起和保护学生的自尊、让他们体会到被信任的感觉,从而产生自豪感、上进心,建立起自尊、自信、自强,成为推动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实验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一颗博爱心,面向全体,承认差异;二是要有宽容心,要理性对待那些惹是生非、调皮捣蛋、撒谎成性、好做小动作的学生,要用符合儿童心理的科学方法去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完善自我;三是必须有耐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辅导,力争使他们逐步前进,稳步提高。而且,要从学生自身因素做起,对学
生进行学习目标教育,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指导学生在不同时期制定好自我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
3、锻炼意志力,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要想学生坚持自主学习,就必须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但能坚持自学和课前预习,迅速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而且会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反之,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弱,学习情绪也低落,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感受不深,进步缓慢,学习效率低下。为此,在研究中首先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以下良好习惯。即预习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独立作业习惯、探索研讨习惯、积累资料习惯。如针对预习和复习,引导学生做到四会:一是会有计划、有目的的主动学习或预习有关知识;二是会做学习记录、知识理解与否都要有明显的记号;三是会熟练运用工具书,进行相关联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和课外阅读;四是会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开展持久性学习活动。这几方面配合是否做到位,对学习效果影响非常大。为此,调动身边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家长共同做好督导工作,定期联系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教育与引导,逐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从方法措施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进行“自主学法”指导
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总结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具体做法是备课中有“学法”设计,上课时有“学法”指导,课后有“学法”总结。实验中,更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仅靠自己还不会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实验时,力争做到在建构新知识时,教给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在出现错误时教给学生纠正、反思的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很多,还可以结合班级实际,灵活运用教法传授学法。学期末评选“自主学习小主人”。条件是:爱学、会学、主动学、有创造性、有毅力、学习效果好、团结协作好等。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创设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成语趣话”、“错字门诊”、“古诗积累”、“佳作赏析”、“即兴演讲”、“制作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科内容,又充实了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进而产生“不由自主”的自主学习活动,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二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参与接受信息,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会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运用评价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与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教师、学生或同学之间对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有调整和指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采取各种正规或非正规的评价方法。实验中,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建立相适应的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的增强与提高。如高年级具体的评价指标:
1、学习目标明确,有强烈的求知欲,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2、有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竞争向前的自信和意志力。
3、有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
4、形成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优良思维品质。
5、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进行适当的调控。
6、能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
7、能积极地参与实践,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显然,通过评价策略的科学应
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价,这样不但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且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从而修正自己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顽皮好动,喜爱集体生活,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能力。若把这些来自于学生的问题,放回于学生之中,鼓励他们去自主解决,就一定会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我成立学习互助组、采用“轮流值周,人人当班委、当学习组长、当小老师”这一自我教育形式。
第二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静地自读自悟的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对“学困生”还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表现发挥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二、教师应做引领学生发展的导师
1、多导读,少讲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要引导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读,或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多情趣,少刻板。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在语文课堂中,即使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有的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殊不知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曾扼杀了孩子们的多少灵性。作为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
3、多民主,少特权。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小学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三、提供实践空间,巩固学习成果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我个人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探索,放开手脚,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创建和谐高效课堂。
第三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和方法(推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1、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
①预习的习惯。
此项习惯是最重要的也恰恰是学生最缺乏的.②复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复习,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多数学生应达到第一种要求,随着学习深入,应对学生提出第二、三种要求。教师布置假期作业,应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结构化。不同的复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复习要求。
③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必备三种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词典》。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自己能查词典解决。长期坚持,就能养成使用词典的习惯。
2、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习方法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会阅读、会思考、会检索、会调控。
①会阅读。阅读是学习的基础。
阅读时,眼睛首先从书本或屏幕上感知文字或图象的信息。然后大脑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就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基础是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
②会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核心。
阅读后遇到问题就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独立思考的过程。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想能力的高低。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教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③会检索。检索是学习的手段。
在信息时代学会定向检索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开放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自己要加紧学习、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运用新的教学资源,了解他人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自主学习。
④会调控。调控是学习的保证。
稳定的惰结与平和的心态,对学习是有利的。要教育学生能实事求是。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了解自身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制定目标、采取措施,不断调整心态、控制行为,使自己逐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①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相机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推进式的教学基础是知识建构理论。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②启发讨论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为主的一种教学法。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各自才能和多向交流的条件,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讨论式教学.兼容其它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讨论式。
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材料——指导讨论——归纳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理科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进程。以学生自学和交流为主的讨论式:布置课题、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检索阅读——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教师评价、课题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文科内容的教学,易于发挥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③实践探究式。在教学中把社会调查、实验操作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创造条件,提供器材,使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进行观察测量、分析研究。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兴趣、展开思维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供了确切方法。
第四篇:创新作文评改方法__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站推荐)
创新作文评改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丰城市丰矿第一小学 曹红英
内容摘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往一成不变的作文评价体系已经受到极大的冲击,作文评价的改革已经启动。本文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出发,创新作文评改方法,用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教师评改、家长评改等多样性的作文评改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文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水平。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师生教与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语文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音乐作文”、“图画作文”、“童话引路作文”、“情境作文”、“创意作文”等,使作文教学方式丰富多样。但往往教师只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而忽视了成文后的批改工作。
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评改形式单一,学生未参与评改;评改流程闭塞,不能有效反馈等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他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因此,作文评改呼唤创新。新课标指出:“要改进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讲求实效”。要落实这一目标,应充分发扬民主,变教师一人“改”为学生全员“改”,变教师一人“评”为学生群言“评”,让学生在练中改,改中评。还可让家长参与进来。
1、互评互改
新的课程改革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那么,在作文评改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批互改是这种学习方式很好的体现。
首先成立批改小组。每小组的人数以3至4人为宜(根据本班学生作文水平,按好、中、差搭配),指定小组中作文水平较好的同学为负责人(执笔),其他同学围绕在其周围(发表看法)。这样既可保证批改的质量,又能让其他同学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机会,全班形成一个良好的批改氛围。先让组内每个学生逐一介绍自己本次习作的有关内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对同伴的作文时时充满好奇,因此,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听,也会有意和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在互批中最关键的是关注好差生的具体表现,在活动中要采取相应措施,适度定标,放缓进度,做到起点低,反馈及时,多鼓励、勤表扬,善于去捕捉和呵护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好写作的信心。在评改过程中,要求做到三个统一:批改内容统一,即从遣词造句到立意谋篇,观点感情都要评到;批改方法统一,即先局部后整体,先眉批后总批(让学生写眉批、总批,既培养了学生的评价、鉴别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维训练,一举多得);批改符号统一。评改中要求学生注意讲求方法和艺术,要尽量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尽可能保留学生习作创意,做到多批注,少改动。批语忌笼统空泛、千篇一律。必须善于运用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多感受成功的愉悦。通过学生之间的改改画画,圈圈点点,并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使学生潜移默化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了分析、判断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气氛友好、平等、融洽,避免了教师的单项灌输,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自己修改做好了准备。
2、自评自改
学生能够独立的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正跃跃欲试,都想急于“露一手”,想亲自“摘个果子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
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并给自己的习作作出评价,写上评语。在这一过程,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作文写完后,先轻声读一两遍,统观全文,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的细读,边读边加批注,边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与奖励。
3、教师评改
教师在评改学生习作时,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如果教师给学生的评价是:“内容乏味,空洞无物,语言表达太罗嗦,找不到好词好句,离优秀习作太遥远了……”这样的评语对一个习作者来说,打击太大了,会使学生失去习作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习作的“料”,只会对习作产生厌烦、害怕的情绪,那还指望他进步吗?所以,作为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善于发现闪光点,哪怕一个词的正确使用,都应予赞赏,对于不足要委婉指出,让学生乐于接受。这样,我们才能欣喜的发现:学生的习作越来越有味道,甚至篇篇都是灵动的、富有个性的。
4、家长评改
家长评改是一个大胆的举措,有的认为这可有可无:因为家长哪有“闲情”啊!其实不然,首先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学生在校的发展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参与评价是家长应有的权利;其次,家长参与作文评价是促使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曾经有很多家长反映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作文,(孩子们大多不愿意拿自己的作文给父母看)不能了解孩子的写作水平,更别说从他们的作文中看出孩子的喜怒哀乐或是兴趣爱好了。那么,让家长评改自己孩子的作文对家长来说是乐意的。当然这要说一说家长们的评改水平问题。如果家长有能力评改孩子的作文,则是一对一的边评边改,相当于教师面批。既能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又能促进与孩子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的家长确实能力有限(有极少一部分家长小学多没毕业,甚至没进过校门),那至少可以给孩子以鼓励(认为比自己强多了)。这一部分家长评改孩子作文时,必定让孩子念自己的文章,这也可促进孩子们边念边发现文中的不妥当之处,无形中锻炼了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5、网络评改
如果学校开设了网络教室,你就会感觉到多媒体网络为作文的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开拓了新天地。他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面积的评议和修改作文,既可以师生对话,也可以生生对话,又能完成习作修改的个别化辅导。除此,还可以查询调用网络中作文资料,为自己、他人的习作做补充修改,互相评议,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无论采用哪种作文评改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定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总结。在各小组上交批改作业之后,教师应认真去审阅,从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下次批改中有针对性地指明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评改结束以后,学生的优秀习作还要拿出来共同欣赏,读自己同学的美文会比读作文书上的更有兴趣,也更容易学到他人写作的长处。学生的优秀评语也要在班上念读,以此激励学生将写作文评语成为一次评论性的小习作。教师还要选择性地将学生修改的文章拿出来共同评议,好的表扬,指出不足,提供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良好机会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作文的鉴赏水平和批改能力。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从作文评改入手,改变过去重写作不重评改的常规,采取多元化评改机制,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我的作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杨再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朱伯石.《写作与作文评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五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就是天赋的能力,天赋的能力的发展可以引导启发,才会进入学习能力的阶段。多听,多静听,就能培养听的学习能力,多看,多画画,就是在培养观察的学习能力与空间、组织、手的运作的灵巧能力。写的能力,读的心得交流就是在培养阅读的习惯,这些的综合就是学习能力之一,主动学习是学习能力之一,主动的发现与吸收,就是完整的学习能力。先有学习方法听说读写的稳固,才能进入学习能力的殿堂!
我们都知道学习能力会陪伴我们一生,但是什么样的环境让我们被训练成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呢?阅读习惯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什么状态称得上具有学习能力呢?主动的自学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能自觉的发现问题,并从资源(人、书、资料、动手操作...)找寻解答,自我实践完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完整的学习能力。最典型的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德国式的教育方法;我在德国工作期间,深深的感受到,德国教育注重教学习能力的魅力所在,学校里的考核是开放性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成果是对问题的步骤,对资源的运用的广度(高中前的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与评鉴方式)。对中国人合适吗?中国人一定会想,学生会找人帮忙作报告,报告的雷同性有如何评判呢?等等!在德国人的学习意识里能力是逐渐筑成的,一次的报告,可以找人代写,或雷同,多次的报告还能不断的找人代写吗,还能多次的雷同吗?而且有分团体的报告与个人的报告,还得报告的上台演示等等,还能不真才实料的现形吗?这就是学习能力的养成的方法,也就是教智的方法。课堂上的诘问就在分类人才了,而自学的时间不够时,如何能充分的问答呢?教育是用正态分布的方式给每个人找到合适的位置,这才是教育,而且才会让家庭重视家庭的教育与家庭文化的熏陶,文化才会提升。而不是用死知识分高下,看似都受教育了,都学知识了。但却没有养成学习能力。
阅读考试都是学习能力的一小部分。具备从问题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