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

时间:2019-05-13 16:0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

第一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的港口,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影响时间也最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离婚率不断上升,再加上车祸、疾病等非自然死亡因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单亲家庭。从目前状况看,单亲家庭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单亲家庭是一个有缺陷的家庭,它对家庭每一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不少单亲家庭的子女,受家庭不良影响和学校教育不当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产生心理异常,行为表现让人难以理解,形成所谓的“后进生”。这类学生往往衣着不整洁或者奇装异服,不讲卫生,易冲动好幻想,经常逃学,深夜不归,甚至于数天不归家在外流浪,剐小同学的钱物,经常毁坏公共财务,甚至连自己的衣服、书籍、文具也不爱惜,经常损坏或丢失,对生活、学习玩世不恭,给学校带来了较多的问题。据对我校1952名中学生家庭调查,属父母离婚的家庭学生有53人,父或母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家庭学生有39人,寄养在亲戚家的学生有5人,合计97人,占全校学生的5%,其中学习成绩差的有34人,属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造成的行为不端的学生有25人。对于这些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是学校教育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单亲家庭子女人数成发展趋势,已成为一个社会群体。其中部分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放任不管或粗暴教育造成他们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或学校教育不当,造成逆反心理;或受社会不良影响,干了一些不道德、违法,甚至犯罪之事,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政府、学校、监护人都有责任关心帮助和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多方面因素,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的不幸带来的心理障碍更多。特别是单亲的中小学年级的孩子,因为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受到伤害和变成畸形,如不小心加以呵护,最终很有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这些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此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有利于平时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总结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有助于加强课题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重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注重实践,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动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因此,还有利于全面促进素质教育。

(三)、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形成原因

1、家庭原因。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父母之爱。这样的家庭不但对孩子的教育无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沉重的打击因而变得孤僻、性格忧郁、意志薄弱,破罐破摔、自由散漫、无进取心。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婚,母改嫁出走,她随父生活。但父亲又与另一女同居生活,对女儿的学习生活很少管,稍不顺意就骂,其奶奶想管因年事已高,也无能为力。该学生对父亲的行为很反感,常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混日子,对什么事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在课堂上故意捣乱,恶作剧,或经常逃学,弄得班上不安宁,老师看她头疼。父母一方死亡,孩子由祖辈抚养,对孩子缺乏严格要求和督促,溺爱放纵,而造成孩子任性占强等。有个学生的父母经常吵架,原因是其父经常要去赌钱。有一天母亲忽然车祸身亡,其父便变本加厉,更加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使他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时而赌输了钱的父亲又拿他出气,因此常常不敢回家,所以也是经常逃学,在社会上同一些地痞逛歌厅、下舞池、看录象,在外野歇,有时甚至连续几天不回家。这也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的家庭原因。

2、社会原因。社会上极少数坏人的教唆、一些不 1

健康文艺作品、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现象,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心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更有吸引力,在他们孤独的心灵深处看来,社会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麻将室、台球室、OK厅等地方的这些“老师”,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而学校、家庭又缺乏及时的教育学生就容易被这些消极的东西所影响和感染,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抵触学校的正确教育,在学习上、品行上越来越差,这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单亲家庭子女心的社会原因。

3、学校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名利挂钩,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教师又将这种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心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讲课不照顾水平,使他们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反而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些教师把“双差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的问题时感情用事,简单从事,或息事宁人、或采取惩办主义,任意停课,甚至赶出教室,赶出学校,使学生情绪产生对立,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教师动辄训斥家长,使家长不愿接近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相之间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这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的学校原因。

4、自身原因。以上三方面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而成为差生的外部原因。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形成道德品质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但它们必须通过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起作用。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还在于单亲家庭子女心由于受家庭影响,一般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在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实际上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但由于意志力薄弱,正确的观念不能占上风,所以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又往往会使学生在采取不良行动时产生方便、自然,甚至舒适的情绪体验,因而又成为实现类似不良行为的内部动力。如抄作业、旷课、不做作业、打电子游戏、偷东西等。这些习惯一但多次重复巩固以后,要想一时来转变,困难是比较大的。

(四)对单亲家庭子女异常心理的教育对策

1、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全面情况,方能做到因材施教。要对单亲家庭子女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方法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子女,了解到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2、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子女,是医治异常心理的良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乐观的情绪 去看世界,假如他周围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能向他展现出美丽、精细、柔弱、温和色彩的话,他就会易于接受教育,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杰出的无产阶段革命家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绪,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老师怎样关爱单亲家庭子女?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子女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生下来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各种异常行为的出现也就难免了。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教师切忌工作方法的粗暴,必须以理智冷却心火,用理智的理解走进事实,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身人格上的包容和现实生活真理,促其清醒地

认识自身错误,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念。关爱单亲家庭子女,最要紧地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根据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帮助他们。首先,帮助单亲家庭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部分单亲家庭子女由于自卑、孤僻和敏感,常常不愿与人交往,独来独往,心事重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发动全班同学和这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孤立于集体之外,把集体温暖、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巧妙融合在一起。其次,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教师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死亡是无法挽回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看社会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第三,明确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要求他们。没有严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知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方法、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和多些亲近。

3、注重培养与利用单亲家庭子女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社会和集体尊重的感情。它可以成为学生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之一;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感情,它能促进学生珍视集体的荣誉,根据集体的要求与利益去行动。因此必须使学生在个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起集体荣誉感。在没脸没皮,破罐破摔的状况下,任何教育都会失却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从尊重爱护单亲家庭子女出发,尽量发掘身上的优点,点燃单亲家庭子女自尊心的火种,多采用赞许、表扬、奖励、信任等方法培养其自尊心。单亲家庭子女在内心深处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感,他们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要疏导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在培养家庭子女的自尊心时,为单亲家庭子女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大家庭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就要充分发挥班队活动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单亲家庭子女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甚至让他们担任主要角色,在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中、学习竞赛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同时,引导班上健全家庭学生意识到嘲笑、挖苦单亲家庭的同学是不对的,他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创建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巨大的,单亲家庭子女感到自己被尊重,学习的能动性有了,成绩自然提高了。

4、激励是教育单亲家庭子女的重要手段。单亲家庭的子女,如果在校内能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也就能使孩子们受益,培养不屈不挠的意志。激励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激励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工作中着重采用了:(1)目标激励。即有意安排一些任务、活动激励单亲子女完成,达到某一目标,逐步激励,逐渐逼近,让他们明白自己和别人一样,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2)荣誉激励。无论是班队、小组活动,还是学校搞大小集会、活动,都不失时机地对单亲子女进行荣誉感的教育,这能使他们萌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3)理想激励。利用班队活动时间经常开展“我长大了做什么”“假如我是某某”“二十一世纪的我”等主题的演讲,作文比赛活动,使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朝着目标奋斗。

5、.对于单亲孩子的家庭要勤家访,多联系。许多单亲家庭子女所以会成为后进学生,一般都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够负责任或教育不得法有关。为有效地教育和帮助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多向家长讲孩子的进步和长处,对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时注意方式和策略,这

有利于孩子认识提高和改正错误。用都是教育者的平等身份同家长沟通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让家长明确作为父或母的责任,多为孩子着想,减少单亲带来的负面影响,配合学校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要使家长认识到对子女放任不管是违法,是罪过,不配为人之父母。启发家长的良知,为子女作表率。对那些对子女不负责任,学习、生活上不照管子女的家长,要通过学校发动当地的行政机关给予帮助教育,使他们承担起对子女抚养、教育的义务。

第二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xiexiebang推荐)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戚柳燕,(1989.12-),女,汉族,河南开封,硕士,河南大学,发展与教育。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其子女在学习、自我评价、与人交往、人格形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了解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策略,提出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以为单亲家庭子女努力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为目的,以便更好的促进这些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发展。

关键词: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心理问题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单亲家庭是一种特殊的家庭形式,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子女共同组成的生活联合体”,即从状态上来讲,一个家庭必须只有单一的父亲或母亲,其子女一般是指未成年的子女[1]。由父亲或母亲单方面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根据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可分为离婚式单亲家庭、丧偶式单亲家庭、分居式单亲家庭和未婚式单亲家庭四类[2]。

我们了解到,单亲家庭子女与双亲家庭子女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兴趣低,存在厌学情绪;单亲家庭子女可能有冷漠、自卑的倾向;单亲家庭子女没安全感、被忽视感;单亲家庭子女的逆反心理。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单亲家庭中的情感暗示

“无论是离异还是失偶的家庭的父母,都只在生活上给予关心,思想教育上则掉以轻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家庭暴力,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扭曲。”[3单亲家庭中,孩子长期跟着父亲或者母亲一方,尤其是离异家庭中,很多带着孩子的那一方一味排斥另一方,不愿意让他们接触,这样会有意或无意的向孩子暗示厌恶对方的情绪,把对方贬低,比如“你妈妈眼里只有工作做,没把咱爷俩放眼里过”、“你爸爸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之类的话,这种话给孩子听多了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排斥没有抚养自己的那一方,这正是许多单亲家庭子女产生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极端性家庭教育

一些单亲家庭的父母在家庭发生变故后,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切,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在这种心态下的父亲或母亲,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性的教育方式――过于苛刻和溺爱。

(三)家庭温暖的缺失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单亲家长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陪孩子,没有更多的耐心与孩子一起面对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让单亲家庭的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生活中应有的温暖,长期的压抑让他们变得抑郁,孤独,寂寞,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温暖和应有的父爱或母爱而与异性交往,一旦在异性身上体验到自己希望的温暖和关心便会趋向于接近异性,这也是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早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单亲家庭的贫困问题

由于单亲家庭中经济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农村单亲家庭中,在空间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一方面使得孩子享受不到其他孩子应该享受的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另一方面,单亲贫困家庭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闭等,而且加上外界社会对他们的偏见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活动,这些也限制了他们一些交往活动和交往眼界。

(五)社会上对单亲家庭的旧观念

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都在更新,自由意识增强,打破了以前迂腐的旧观念,认为但是社会上还是有一些人没有摆脱旧婚姻观念的束缚,对单亲家庭还有一些偏见,对单亲家庭另眼相待,尤其是对离婚式单亲家庭的态度更为明显。孩子犯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有些双亲家庭的家长经常把单亲家庭的孩子犯错全部归结为没教养,对他们的要求更苛刻而不是理解。这些偏见对孩子的影响也是相当严重。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及分析,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都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因此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的解决不能单单靠家庭、学校或社会的一方,我们必须将三者联系一起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解决我们所发现的问题。

(一)家庭方面

单亲家庭家长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考虑到自己的情绪有没有影响孩子,家长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氛围,这样孩子才有勇气和家长共同接受家庭中的变故,更好的保护他们,教会他们勇敢及成熟;离异家庭中,家长应该摆正双方家长的关系,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孩子与父母多在一起,不要颠覆父母双方在孩子心目中最初的形象,尽量把因家庭结构的变化而给孩子造成的消极情绪降到最低;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鼓励子女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与人相处,一方面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状态,另一方面也能是孩子从别的同性别的同学身上找到一些归属感来影响自己;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单亲家庭的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强的意识。不要把孩子当作是生活中唯一的希望而采取极端性的家庭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充分利用朋友,亲戚中的性别资源来给孩子适当的影响,帮助孩子的塑造健全的性别角色。

(二)学校方面

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心理减负工作,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家,老师要不断地去鼓励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误区,让孩子感受到不会因为家庭变故而被大家遗弃或者受到偏见;教师要及时制止班里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排挤或讽刺现象;组织团体活动,发挥个性特长;教师与单亲家长之间的沟通配合,家长要与老师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立场,及时交流孩子的行为表现,共同探求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三)社会方面

1、健全完善对单亲家庭的经济支持和帮助机制

目前一些单亲家庭承担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农村单亲母亲家庭更为明显,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对这些单亲家庭适当的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和政策上的优惠,比如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发放助学金,或者可以开办针对单亲家庭的再就业指导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此改善单亲家庭的生活水平,为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接受较好的教育提供经济基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爱。

2、通过媒体、宣传等改变社会外界对单亲家庭的偏见

虽然大部分社会成员对因离异或意外丧偶的单亲家庭大多比较理解关注,善心人士层出不穷,经济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安慰,但是仍有一部分社会成员对单亲家庭尤其是离异家庭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单亲即为异于常态,这些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因此我们要呼吁社会力量去宣传去引导,消除偏见和负面舆论,为单亲家庭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邓伟杰,徐蓉.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98,(3)

[3] 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第三篇: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及教育对策初探(定稿)

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及教育对策初探

重庆市丰都中学(重庆 丰都 408200)孙念明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重庆 丰都 408200)隆 竹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随着学生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成为摆在我们学校和每一个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由于家庭的残缺,单亲家庭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同程度地带来阴影,心理健康也受到很大程度的伤害,所以这部分孩子更应该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同学、集体和社会的关爱。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加,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不少单亲家庭中,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他们的心理在悄然变化着,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了解他们的异常心理及行为,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查分析,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及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孤僻、任性、自卑与敏感。

二、逆反、撒谎、好斗和报复。

三、意志薄弱,成绩下降,厌学、逃学。

四、自由散慢,不思进取,破罐破摔。

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以上心理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有效的教育对策是:

一、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全面情况,方能做到因材施教

要对单亲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方法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班里同学的反映,进行家庭访问。事实表明,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学生,了解到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二、为单亲家庭学生寻找“家”的感觉,是保证班级教育的有效措施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失衡主要是由于家庭的变故引起的。一个好端端的充满幸福温馨的家,突然少了一个亲人,失去了一份亲情,这时孩子最希望的是家庭和睦,有人关心照顾自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不可能复原孩子的家庭,却可以让孩子重新找回“家”感觉。为此,我和本班每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都保持密切联系,并积极施加影响,让家长确实负起扶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家长无力监护孩子时,班主任也应该努力为单亲家庭学生寻找一个“家”,让他们跟健全家庭的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我班单亲家庭学生谭某某,父母离异,父亲在丰都上班,母亲在广州打工,她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外婆每月的收入很低,无力抚养她,而她的父母又不管她,连她上学的费用都不愿出。我知道这情况之后,多次打电话给她的父母联系,给他们讲孩子的理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表现情况,以及抚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法定义务等。后来他们想通了,互相协商后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解决了。该生现在也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了。本期还当选为学校纪检部的副部长。这一切,缘于她找回了“家”的感觉。

单亲家庭学生在内心深处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感,他们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要疏导这种心理障碍,班主任除了做监护人的工作外,为单亲家庭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大家庭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发挥班团(队)活动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单亲家庭学生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甚至让他们担任主要角色,在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学习竞赛活

动中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同时,引导班上健全家庭学生意识到嘲笑、挖苦单亲家庭的同学是不对的,要求他们和班主任一起,创建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巨大的,单亲家庭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学习的能动性有了,成绩自然提高了。“我想有个家,有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当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一首流行歌曲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倒出了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渴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为单亲家庭学生重新找到一种“家”的感觉。

三、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学生,是医治异常心理的良药

对单亲家庭学生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无私的爱。班主任怎样关爱单亲家庭学生呢?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

药”(苏霍姆林斯基语)。班主任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学生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生下来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各种异常行为的出现也就难免了。面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切忌工作方法的粗暴,必须以理智冷却心火,用理智的理解走进事实,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身人格上的包容和现实生活真理,促其清醒地认识自身错误,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念。

关爱单亲家庭学生,最要紧的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根据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帮助他们。第一,帮助单亲家庭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部分单亲家庭学生由于自卑、孤僻和敏感,常常不愿与人交往,独来独往,心事重重。班主任要发动全班同学和这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孤立于集体之外,把集体温暖、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巧妙融合在一起。第二,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班主任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死亡是无法挽回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看社会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第三,激发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磨炼其坚强的意志。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产生不思进取,破罐破摔心理,导至自由散慢,厌学、逃学行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是激发他们的自尊心,磨炼坚强的意志。自尊心“是人类许多高尚品格的人性的顶峰”(苏霍姆林斯基语),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同时也是人们克服缺点和错误的内部动力。要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从心底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是完全平等的。有了自信,才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班主任再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分析自由散慢的危害、自暴自弃的后果。还应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告诉他们:家庭的不幸也许不是坏事,勇敢的孩子正好磨炼自己的意志。意志磨炼对于一个人成才和事业的成功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般说意志都比较坚强。在我国历史上,匡衡家贫如洗,凿壁借光,后来成就事业;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因贫穷而改嫁,他在破庙读书成长;在国外,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两岁丧母,9岁丧父;大名顶顶的高尔基幼年流落街头,上的是“社会大学”„„如果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严格约束自己,和班集体一起遵守共同的规则,和社会一起遵守共同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分析他们的异常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才能扶助这部分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第四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单亲家庭以及单亲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给孩子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为题,讨论了单亲家庭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增高,单亲家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

1.内向、自卑

一些家庭离异的原因是由于长期的家庭暴力或大人之间长期冷战,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会觉得不如人,父母之间的事情会让孩子感到迷茫,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内心充满沮丧,破碎的家庭会让孩子变得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变得敏感和自卑。

2.性格怪异,易情绪化

对于孩子来说,失去父亲或者母亲都是一件悲哀痛苦的事情,这会让他们产生心理阴影,加上外界奇异的眼光,使他们缺少安全感,心理难以找到平衡点,容易产生憎恨心理,喜怒无常。甚至有些离异家庭的子女会对周围的事或人充满怨恨和敌对心理,易自暴自弃。

二、相关对策

1.为孩子建立起自信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自信,内心充满自卑,会存在抵制学习的心理,在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和关怀时,要激发他们积极的情绪。快乐、高兴、成就感会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建立起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的不同,去进行教育,多鼓励学生参加群体活动,在游戏和竞争中建立起自信,用细微的关怀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让他们能够感受来自教师方面的关怀和重视,让他们觉得被注重和重视。

2.用爱和关怀感化孩子

单亲家庭的子女在失去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时,他们会把希望寄托在可以得到关爱的地方,学校则成为他们的首选。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多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给他们正确的帮助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能够接纳他们的弱点和缺点,还要对他们充满信心,教师不能让愤怒和失望占据自己内心,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宽容和大度,要让他们明白其中的良苦用心,从而做出改变。

离异家庭孩子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他们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怀和爱,只有在生活中,努力去教育和引导他们,才能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明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向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

第五篇: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生活中,家庭闹“地震”、“后院”“着火”屡见不鲜,其后果是导致家庭的解体,父母分道扬镳造成一个个健全的家庭。儿童心理学家查索克说:“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离婚率逐年上升,而孩子在3—15岁期间,尤其是监护孩子的一方,处于对孩子的考虑,再婚比较难,成家的比较少,使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逐年增多。单亲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和周围单亲家庭孩子的情况,就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况及教育进行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一、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

据统计,我班就有8名。这些单亲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大多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而影响其健康成长。掌握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及产生一些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对辩证施教,加强管理和教育,促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单亲儿童自身的心理比较复杂。一个家庭解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必定是孩子,一般又以学龄前期(3—6岁)到青春期(15岁)的孩子受影响最大。一个在备受父母关爱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突然间失去(死亡)或离去父母,孩子会在心理上有一段混乱期,在行为、态度、气质等方面随之会发生许多变化。

单亲家庭生活的儿童心理障碍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伙伴相处不好,攻击性、破坏性和捣乱行为比较严重。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儿童在失去双亲中的一方时,一段时间里,有强烈的恐惧、愤怒和羞愧、自卑感;近一半的儿童出现厌食、哭闹等不良行为反应,有的甚至对他人怀有敌意,或是有攻击性,有的怀有戒备心理;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因而变得异常冷漠,凡事无动于衷。有的儿童在受到父亲或母亲不良情绪影响之后,会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有时感到孤独无助,生怕别人取笑他(她),久而久之,有的心理发生畸形,没有长大成人反先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我曾经带过的班级里,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常常为一件小事而打架吵闹,有的甚至偷拿、损坏同学的东西而宣泄心中的不满。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倾向如不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出现偏差,轻者表现为孤独、固执和不合群,如:我班有个女孩的家庭里,在一个学期里既然换了六个保姆,在谈心中得知每次都是因为她不满意而炒保姆鱿鱼的,重者会对别人产生忌妒和仇恨,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不良心态。

二、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秩序性的连续过程,身体器官的发育也有一定的秩序。在3—15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成长中往往会有几个生理上、心理上的转折期,无论在哪个时期父母不幸离异或意外伤亡,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

1.单亲前期潜在的因素。有的家庭在成为单亲家庭以前,就潜在着一种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紧张气氛,有的父母经常打架、吵闹、相互挖苦、讽刺、辱骂,有的夫妻在受到挫折时迁怒于孩子。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儿童从2岁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会使儿童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儿童在家庭中感到愉快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家里整天吵吵闹闹,孩子会常常处于提心掉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反映。

2.教育方法不当的原因。单亲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容易形成两种现象:既抛弃型与溺爱型。抛弃型的家长视孩子为累赘,训斥、打骂,压制是常用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的人格得不到尊重,自尊心受到伤害。在此情况下,儿童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安全,生活环境不宽松,就会表现出与正常孩子不同的行为或心态。溺爱型的家长尽量在物质生活上溺爱,在精神上缺乏鼓励和正确引导,生活上百依百顺,包办代替;同时,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学习又往往寄予过高的希望,提出过高的要求,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没有自由,出现抑郁焦虑、消极低落的情绪,行为上表现为精力不集中,做事有始无终。除此之外,他们的依赖性较强,娇气任性,自私自利,同伴关系紧张,有的在过高的学习压力下出现精神疲惫、智力下降等现象。

3.单亲家长的原因。单亲家庭中不管是父母哪一方带孩子,客观上经历了一次婚姻的挫折,心灵上留下了阴影,在物质、精神、工作等方面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往往会引发旧的伤痛,沉浸在过去的不愉快中,引发情绪波动,或不想说话,或不愿理孩子,或内心的苦痛溢于言表,或无名的烦恼一触及发,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会受到不良感染、影响,甚止伤害,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形成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

三、单亲家庭儿童的教育对策

单亲家庭本来对孩子已不公平,所以,成年人,尤其是父母、老师或其它亲友,更应该关心、爱护、理解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已经经历了不幸的家长,一定要理智,多参加一些社会、社交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正视现实,多为孩子着想,尽量为孩子提供宽松、活泼、民主、温馨的家庭环境。要增强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兴趣和责任意识,多与老师交流。作为老师,要站在敬业奉献的高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交换意见,耐心细致地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心理变化反应给他们,让家长认识到他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做到理智、科学、用心地教育孩子。具有监护权一方的家长要宽容、通情达理,主动与另一方沟通,允许、支持另一方与孩子多接触、沟通、交流,尽自己的责任,使孩子得到他人无可代替的亲情滋润。

2.正确对待和理解单亲儿童的消极情绪。老师要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使他们通过合理、正当的渠道来表达、宣泄、转化、控制情绪。对儿童的不良情绪、行为应做到理解和宽容,创造机会,鼓励和支持儿童通过合理的渠道表达和排解消极情绪。老师要多和他们个别交流,乐意充当他们的忠实听众和知心朋友,鼓励他们谈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给他们转化消极情绪的办法,利用儿童情绪易转移和易感染的特点,引导他们想一些高兴的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使原有的消极情绪逐步被转化。

3.消除差别,消除歧视,使单亲儿童融入班集体。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单亲儿童往往与同伴的关系欠佳,他们往往游离于班集体之外。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孩子比较自卑,觉得由于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自己跟大家不一样,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孤居一隅,远离伙伴群体;二是他们不受欢迎的行为较多,如乱发脾气、行为习惯差、不讲究个人卫生、攻击他人、自私娇气等;三是个别成年人的不当影响,如嘲笑、歧视单亲家庭或把单亲家庭的孩子当做特殊的儿童对待,无形中造成了儿童的孤独感。因此,做为老师,其

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它儿童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

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在工作中流露出婚姻离聚的好恶态度,更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儿童的做法。其

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儿童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

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儿童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4.用真挚的爱温暖儿童的心房,叩开儿童的心扉。由于单亲儿童源自父母的爱少了,甚至被剥夺了,他们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常常得不到正常的感受,而他们却又时刻渴望从其他渠道得到情感的抚慰。对孩子的这种情感的需求,教师除了加强家长的工作,尽可能使他们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之外,还要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温暖和慈爱。具体包括尊重单亲儿童的人格,充分接受他们,信任他们,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们表达关爱等。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倾听、赞誉,用温和信任的眼光注视,用前倾低身的姿势和他们进行亲切的交谈,非正规教学活动时,可以呼喊他们的乳名,并且常用爱抚、微笑的表情轻拍孩子的肩背,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还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如戴正红领巾,整理衣领,拣起掉落在地上的学习用品等一些细小的举动,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总之,单亲儿童的群体是庞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比较复杂,正确的引导教育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情与爱,花费更多的心血与精力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享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温暖与关爱,作为我们是一位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用爱心给学生受伤的心灵营造一方温馨的天空。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下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1五篇范文

    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随着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多元化,夫妻离异现象日趋增多;学校中单亲子女也随之逐年增多。这无疑给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孙 露 摘 要: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家庭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变故,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家庭中往往会发生一......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 崇明县竖新小学张琴 个案一:Y同学,五年级,父母离异并再婚,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该生聪明,接受能力比较强。从三年级开始,该生经常会不来学校上课,奶......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男女的自由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综述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教育......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鄣山中学 董丽华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些子女由于身处不完整的、破碎的、窘困的......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日期:2007-10-20] 来源:转载作者:杜益杰 [字体:大 中 小]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