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5篇

时间:2019-05-13 16:5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县高中化学学困生学习的现状及原因。方法 对我县4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时选修化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困生在情感态度、自我规划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监控协调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方面均较差。结论 我县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比例明显增加,其成因具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低下,持续处于学习困难状态,未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或水平的学生。学困生的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之一,为了学困生的进步与转化,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现对我县4所高级中学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一、内 因

指的是学困生本身的因素。

1.1 没有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困难动机是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心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即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来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

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1.2 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学习内容或过程主动了解、探求的心理倾向。著名的中学校长史绍熙曾这样论述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学习精神。凡是在学习上有成绩,有伟大贡献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学习和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着兴趣和热爱。”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生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学习兴趣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己在所有教育工作者中达成共识,所以凡是优秀的教师都会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如果学生的学习不是由于兴趣使然,而仅仅把它视为一项任务、一种负担,这种被动的学习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还可能逐渐导致其学习困难。

1.3 化学基础知识薄弱

学生的知识基础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己被众多教育家及心理学家的研究所证实。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在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在奥苏贝尔看来,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他的学习层次说中认为低水平的学习任务必须在较高水平的任务掌握之前完成的,高水平的任务的完成必须以低水平任务的完成为前提。同时他强调,如果有人想使学生得以学会特定的新活动,最有力的保证在于该生以前获得了必备的相关技能。这一系列著名的教育家及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对于新的学习至关重要。如果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理所当然地将给接受新知识带来困难。例如,如果连初中阶段的化学用语(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都没有学好,那么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将举步维艰;等等。初中化学知识也无一不是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基础,如果这些知识的学习出了问题,这将影响到高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计算等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同样,高中化学前一阶段所学的内容也是后续化学学习的基础,在与学困生的接触中发现,化学基础薄弱不仅会影响新化学知识的形成,同时还会打击学困生在化学学习上的自信心,给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带来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障碍。

1.4 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

(2)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少数学生心理崩溃,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1.5 学习被动,没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学习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没有教师的安排、监督就无事可做,没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北京教科院冉乃彦认为,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由于旧的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依然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整体上讲,新教材老教法,依照性强,基本上是师本的;从课堂的价值取向看,还是表现为重知识结论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课堂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受动体、“知识袋”,而非生命体和生命的建构主体;从课堂的目标和内容看,讲究让学生顺从既定的、预设的条文规范,而且这些规范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心理需求;再从课堂的途径看,理性说教、灌输现象屡见不鲜;在课堂的评价方面,衡量学生的准绳是千人一面和统一标准。在这样的课堂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情感生命的成长被压抑、被忽视;其生活被扭曲、被异化。在学习负担太重的情况下,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甘愿服输,失去前进的动力,进而发展到厌恶、恐惧的地步。

二、外 因

2.1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今天,由于以高考成绩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的机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造成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很重。目前高一开设了九门文化课,另外还有信息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等其它课程,因学习科目多,总的作业量也多,每天学生上完课并完成各科作业后基本很少有时间剩余,这也是导致大部分学生预习、复习、独立作业、阶段复习等各学习环节难以做到位的重要原因。因学习科目多、学习任务重,导致了各科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没有时间对某些课程和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难以通过学习得到快乐、提高兴趣、增强能力。同时,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很难对原有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和巩固,影响了进一步的学习,使一些学生变成了学困生。

2.2 高中化学具有“深”、“杂”、“混”、“特”的特征

高一学生普遍感到高一化学难学。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与高中化学学科的“深”、“杂”、“混”、“特”的特征有直接关系。笔者将自己的研究结论简述如下。

第一,高中化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学进度快。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可能象初中时那样对某一问题进行反复的讲解,这就要求学生以相当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投入化学学习,尽快做到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吸收知识的转变。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而导致其化学学习成绩的下降。

第二,和初中相比,高中化学的理论性更强,深度也明显加大。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要学好这些知识,不但要求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刻苦钻研,还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而部分学生因为学习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而导致其在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时产生了困难。

第三,高中化学各章节之间的关联度大,一旦一部分知识形成了缺陷,如果没有及时弥补,必将影响到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如“物质的量”的知识是各种化学计算的基础,如果这部分内容没有理解透彻,几乎将影响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

第四,化学常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学科知识点多且分散,高中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中有很多是需要记忆的基础性内容,而且他们只有理解记忆并掌握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电子排布式、结构式等等化学用语和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及化学概念、原理等等基本的化学知识,才能够进行一系列的化学思维活动。牢记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前提,而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理科学科,片面地认为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忽视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的记忆,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基础不牢,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产生困难。

2.3 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理所当然地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故学校教育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的以下几个缺陷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教师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上的衔接欠佳。高一教师有的为有多年高中化学教学经验且刚带完高中毕业班下来的,有的则是刚上岗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中为数不少的教师对初中的化学的内容了解不透彻、不全面,对学生的化学基础底细不清,因而很难做到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自然过渡到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来,致使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不紧密。例如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元素化合物、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合价等初高中衔接的重要内容的复习教学,使得某些高一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初中化学知识脱节,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感到突然、不适应。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过度拓展深化,甚至在教学中以高考题为例进行教学,这些都人为地加深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不能利用其己掌握的化学知识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去。

第二,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不够。目前教学仍采用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这使得教学只适宜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则不适应。而一般的教师的教学只是照顾大多数的中等生。这主要是受传统教学评价观念的影响,一般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或刚超过及格线,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一般,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是用这种正态曲线来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的,也正是受此观念的影响,这些教师忽视了部分学生对他们的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当然也不会采取相应的办法如给这部分进行个别辅导等去弥补其所带来的不足,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产生的困难。

第三,未能正确处理好“授人鱼”和“授人渔”的关系。初三化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是高一化学学习的基础,但是部分初三教师为了使学生应付升学考试,而压缩课时,赶进度,不断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从而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且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当这些学生进入高一后对任何化学内容的学习都只会用单一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既包括预习、复习、听课、作业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外,还包括化学学科所特有的学习方法,诸如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定律、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化学实验技能、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化学技能的学习方法等,掌握这些方法是顺利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保证,而其中大部分学习方法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化学教师只注重基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对策探究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这些学习方法的教学,使得部分学生未掌握正确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而导致了学习的困难。

第四,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常常是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他的课,但是同样也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上他所教的课。部分高一化学教师因其自身专业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单

一、未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不佳和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等原因而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对这些教师及其所教授的化学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自然导致消极的化学学习态度产生,进而产生学习困难。

第五,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不够,方法不多,措施不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且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多穿插讲述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多进行实验演示和多开展学生实验。但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化学老师为了赶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向学生介绍教材之外的其他相关内容,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对应按规定要向学生演示的实验没有进行演示,学生实验也没有正常开展。

第六,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困生本身学习不主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老师不注重与学困生的沟通

和交流,不会主动去关心和帮助学困生,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疏远导致了学困生对他们形成戒备心理,以至于产生沟通障碍,即使碰到问题也不敢问。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教学思想不端正,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教学重心放在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身上,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的关注和帮助不够,甚至有

歧视他们的表现,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恐惧心理,滋生了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信心,最终沦为学困生。除主要的教师因素外,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包括学校的办学及管理理念、学校学习风气、学校环境等等一系列其它的因素。

2.4 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启蒙者也是引导者。大部分父母都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在这一方面学困生和学优生几乎不存在差异。由于当前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学生的学习都非常关心且都非常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只是父母的不同教育观念和方法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父母良好的思想表现、道德操守和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孩子的学习;反之,则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消极的作用。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家庭环境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如父母的职业、文化层次、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心理沟通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兄弟姐妹的学习情况,等等。

2.5 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观念的影响

“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和错误观念对学困生的形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这种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革开放后,社会上的一部分个体劳动者文化层次虽低,却先富裕起来了,因此社会上有了“读书无用”、“多读书不如早赚钱”等论断,中学生因鉴别能力还不强,容易受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而放松学习;其次,中学生热衷的电视节目如韩剧、武侠片等不断上映,还有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不断推出,甚至部分学生还会不理智地疯狂地去“追星”,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精力,浪费了他们的宝贵学习时间。还有,随着个人电脑和网络在普通家庭的普及,网络游戏等不断的升级,很多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或游戏而耽误了学习;再次,应试教育的观念在社会上仍广泛流行,在很多人看来,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给部分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滋生厌学、畏学情绪;最后,社会上流传着“化学物质有毒”、“大学选化学专业无前途”、“学化学的难找工作”等错误观念,中学生因对化学科学的认识还不深刻,容易受这些观念的影响而对学习化学学科产生偏见,对化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总之,随着高中教育普及率的大幅提高,学困生的比例明显增加。对学困生进行研究并使之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前面的一项紧迫任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其中有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也有学科本身、教师、社会、家庭等外部因素。因此,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师德修养、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学困生,使每个“学困生”创造了在不同领域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张扬个性,使每位学生通过尝试!“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成功增强自信心,更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内在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李雷.中学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浅析[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 5(4): 51-54

[2]史绍熙.史绍熙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5

[3]张憬,李琪.心理健康指导一学习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4]施良方.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21、336-337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327-328

[6]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一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48

[7]张大均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普通高中高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黄陂六中:刘红声

hplzlhs3720@sina.com近年来随着高中入学人数的减少、重点高中的扩张、普通高中的萎缩,普通高中优秀生源锐减,学困生比重爆表,普通高中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以武汉市黄陂六中为例:2007年高考我带的理科普通班高三(11)刘迪588分过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生,2014年黄陂普通高中最高也没有武汉理工大学的录取学生。反倒是近几年的最低建档线由300分下降到180分,估计2015年还会下降,其次300分以下的学生在普通高中所占比重迅速扩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普通高中学生成分的变化,学困生激增,那么学困生是如何产生?又如何转化?

一、形成原因

高中化学教学更加侧重于应试教育,目的性、功利性非常明确,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学科思维习惯、学科学习方法的培养。其次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学生进入高一时,化学科起步更加重视理论及抽象思维,使得部分学生在高一年级化学学习中面临困境,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新课程对学科的要求进一步的加强,师生互动性等方面的欠缺,导致学困。

二、具体表现

1.畏难情绪严重型

这类学生由于初中化学基础差,在高中刚开始就是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内容时,就呈现出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再则老师未能将难度逐步分解,各种学习资料反倒将历年高考训练题一下子拿出来将学生弄蒙了,也是造成学生的信心不足,畏难情绪激增。2.家庭不管型

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外出打工或者由于生计而无法时刻陪护学生,甚至从来不与老师联系,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完全不知情,如是学生上网玩游戏、上课玩手机、睡觉、抽烟、打架等不良习惯家长毫不知情,更有甚者学生提供的家庭电话是假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毫无。

3.从众心态型

普通高中由于生源问题,学风下降,一些原本学习的学生受外界的影响也沦为不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出发点是:他(她)不学,我也不学,大家都不学,成绩的好坏不重要,于是随波逐流,这种情况近几年我感觉愈演愈烈。

三、对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由于形成原因的多样性导致化学学困生有不同的类型,因而我们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困生的特点及产生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1.对于畏难情绪严重型的学困生

找出畏难情绪产生的原因后,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心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化抽象为形象,如在学习原子时,采用自制教具或者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学生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予以理解掌握。另外为了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让他们“接触化学感受化学”我将他们带到实验室,给他们演示一些漂亮的实验,调动他们动手去做实验,甚至给他们看爆炸试验,这对男生有很大的刺激。比如在演示Na与水的反应时,在钠块的选择上稍作区分,当较大钠块与水反应听到爆鸣声时,学生不仅产生了兴趣,也陷入了思考。由于学生刚看过实验而且心存疑惑因而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接受力也很 强,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之后再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相关题目使他们找回信心,逐步克服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2.对家庭不管型的学困生

这类学生中有的家长对子女不抱太大希望,这也是学习无动力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义和责任。通过家长、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励起学困生学习的动机,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对待此类学生应因人而异,通过了解掌握他们存在的弱点然后再通过个别辅导激励的方法来予以转化。如针对个别学生,可以联系家长,即使地址、电话号码都是假的,也可以通过初中同学、老师得到,从而了解学生的个人、家庭信息,然后针对具体原因对症下药,也可以邀请家长多去学校看望、监督学生,或者多电话联系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或者电话多联系学生,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学业。

3.对从众心态型的学困生

普通高中之所以教学难度大,实质是学风,学风之所以变坏,是因为有大批对高考不抱希望的学生,即从众心态。对这类学生应该在班级建设上下功夫:组建负责任的班干部团队,班长、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文艺委员、团支部书记最重要,组建强有力的能收齐资料、作业的课代表,组建能管好寝室的寝室长,高中生中消极情绪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感染性,但是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也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形成良好的班级气氛,把不学习的从众心态,变成积极、健康、团结、向上、乐观、坚毅、果敢、正直、奋进的班级主流,形成偷懒可耻、消极可恶的赶、学、比、超的正面氛围,同时形成后进赶先进、先进帮后进的班级形象。再则班主任、科任教师也应该给学生专递正能量,有积极、正面、向上的心态去感染学生,使班级形成合力,战胜一切不利因素,培育健康班级。

四、对学困生转化的一些思考

1.了解学生特点找准学困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一种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在与学生的充分接触中了解学生的各自特点,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生的弱点及个性特点入手,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找最适用的方法。

2.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学会肯定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力争使学生能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及优点,进而帮助学生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尽可能地发挥其潜能。

3.用爱心感化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而言,最忌讳的莫过于“放弃”与“歧视”,许多学困生正是在长期的缺乏爱而产生的。因此,在学困生的身上应更加倾注关爱之情,它所起的作用就显而易见的。

4.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很好的的素材。化学的最大优点就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实验,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发学生思考。给学困生一些优待的趣味实验能充分的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学困生成因

二、农村初中学困学生的成因

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农村初中学困生是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外因一般包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三个方面;内因是指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自身原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方面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而社会原因中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家庭原因中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学校原因中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在三个外部原因中,对农村初中困生影响最直接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自身原因中影响农村初中学困生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

(一)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

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是其产生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它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1、知识基础薄弱

突出表现在学困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技能比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计算障碍、写作障碍。这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而长时间差的学习成绩会使他们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下。由于缺少成功的体验,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从而形成了教育中“习得性无助“。

2、性格造成的困难

农村初中学困生正处于性格发展时期,其成熟度低。这主要表现为他们自我约束力差,性格内向,自卑感较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封闭,不善于和老师、同学进行感情交流,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查发现,有43.5%的农村初中学困生认为,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最好途径是自己解决(如打架等)。①遇到问题不敢问老师,以致问题解决不了时,产生悲观情绪。于是问题日积月累,越来越多,思想包袱越背越重,学习上的困难也越来越大。

3、动力造成的困难

有些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的动机不强,没有足够的推动学习的心理力量,对学习无兴趣,缺乏自信心。只要遭受一次小的失败或挫折,就否定自我,产生隍恐和逃避心态,导致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和学习兴趣上的衰退。他们学习不主动。调查发现,他们当中主动学习者仅为10.5%,而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却有50.2%。@他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目的不明确,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差。

4、方法策略造成的困难

当农村初中学困生进入初中后,学科知识增多、难度增大、综合性增强,需要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如果照搬小学的学法,显然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而农村初中学困生不能及时、恰当地做出调整,学习的困难就会增大。这表现在他们学习机械、呆板、效率低,只知死记硬背,不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之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造成他们的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差。而一些农村初中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同时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不会主去寻求最佳的学习方法而产生学习困难情况。与学优生相比,农村初中学困生缺少学习策略。

(二)家庭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父母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他们。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调查表明,有15.4%的家长打骂子女。有的父母文化水平

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①关文信著:《问题学生教育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②王晓春著:《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扬州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观念滞后。同样来自曾令辉的调查,有71.2%家长只关心学生考少分或在班上排名,而不关心他们是否进步。他的调查还表明,有30.1%家长会经常把自己的子女和学习较好的其他学生比较,认为自己子女不及他人。①这些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问题家长的教育必然导致出现有问题的学生,这使农村初中学困生增多。

2、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在农村初中,有的学生“家长“专制意识还是很强,认为孩子什么都得听他的,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又采取简单粗暴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有时会出现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孩子的独立意识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的父母整天忙于工 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有的父母说:“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父母却不知道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家长有了这种思想就难以教

育好孩子,更谈不上因势利导。从而导致农村初中学困生产生。

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学习部分农村初中生家长迫于生计,整天奔波在外,无力、无心、无暇顾及孩子。家庭配合、监督教育的缺失和空白使这些孩子从小就没养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

惯。部分家长托孩子爷爷或奶奶看管孩子,这些孩子或被疏于管教,或被过度溺爱、袒护,他们脆弱、涣散、懒惰且又反叛。他们受不了学习之苦,在学习上极乏耐心、恒心和毅力。有的家长虽在家,却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这些家长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顾和优待,然而教师给予每个孩子的只能是均等的关注。有时他们会把老师的正常教育视为歧视和欺负。因此这些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有颇多抱怨和非议。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也极易对学校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他们天真地用放弃学习表达了对校方的不满。我通过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入户调查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平时的作息时间上,至于周末或节假日的活动内容则不太注意。调查中还发现,在非上课时间里,有些学困生有晚归(凌晨1、2点钟)或不归现象,家长却不知道孩子的去处和作为。调查发现,在农村初中,孩子在家时间分配上,只有9.3%的①徐芬著:《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陈小鹰: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冈及对策研究学困生用于学习,71.2%的学困生是在看电视的,玩游戏和主动做家务的分别占11.6%、7.9%。调查中还发现,男学困生基本上是不拿书回家的,更不用说在家学习了,女学困生只有部分会在家自觉学习。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①从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来看,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学习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

4、不适当的期望值

有的父母的期望值高于孩子的实际能力,使孩子感受到较大的压力而产生逃学、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等反抗行为。大多农村初中学困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低于孩子的实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对他们行为规范不严。大多数农村初中学困生家长认为上得了学就继续读书,上不了就外出打工,缺乏对他们成长方向性的引导。这些造成孩子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缺乏上进心而使学业失败。

5、留守儿章的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现了许多留守少年儿童。留守少年儿童是伴随近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三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这个群体还将持续增长。有统计表明,目前中国中小学有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这些人当中成绩优秀的却不到lO%。②而这些留守在家的学生,由单亲、或隔代亲人、或亲戚代为监护和教育。鉴于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这些留守学生都反映出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在心理问题、学习问题、渴望亲情、缺失理想、缺乏家庭教育等方面。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远在他乡的父母也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关心又是怎样的呢?有这样一组数据:对孩子的沟通,通电话占79.4%、写信占14.7%、无联系的占5.9%。@这种单调的联系还会受通话费用的影响,因此只能仅限于孩子成绩如何、听话不听话等这些简单的话题。而有一部分家长只有用满足物质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至于说其他方面却只能鞭长莫及了。这些缺失亲情关心的留守儿章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同样对于留守学生有过这样的统计:18.5%的孩子表示“学习费用高,支付困难”;12.8%的孩子说:“同学欺负,不知道找谁帮忙“;17.7%的人担心自己的学习,34.5%的孩子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学习。锄

①徐芬著:《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②李献林、张淑清著:《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版。

③李献林、张淑清著:《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人氏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版。

④徐芬著:《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扬州入学硕十学位论文

总的来说,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较多地面临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困难与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初中学困生产

生的直接原因。

(三)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由于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在农村初中日常教学中,忽略部分学生的需要,不了解他们的基础,任意地拔高教材的难度,使他们无法消化所教授的内容。这

不仅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导致他们在学习上常常遭受挫折。他们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必然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人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如此,导致农村初中学困生的产生。

2、农村初中教师自身原因

(1)有些老师在授课时有意无意忽视了一些接受能力弱、对知识再运用能力差的学生。(2)有些学生有问题向老师求教时,老师不是和颜悦色、极富耐心地解释讲解,而是讽刺、挖苦,甚至厉声叱责。从此,这些有问题的学生再也不愿

或不敢向老师求教。(3)部分老师上课语言浮华,节奏又快,不能张弛有度、深入浅出地授课。(4)部分老师缺乏理想、信念和追求,他们没想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而是抱着不思进取、混天度日的态度。体现在教学上便是不加强学习,不在研究学生、教材的基础上备课、授课,而是机械照搬,照本宣科,教学缺乏针对性、科学性。甚至在讲授的知识上有偏差,有错误。(5)有些老师也深知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但却无心或不愿一对一地辅导。

(6)有些很敬业的老师受到一些家长无端地谩骂和侮辱后变得心灰意懒,为了避免一些

不必要的麻烦和受到不必要地伤害,得过且过。(7)有些老师使学生的作业、尤其陈小鹰: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冈及对策研究是家庭作业流于形式,不检查、不批阅,没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情况。

这些都可能导致农村初中学困生的产生。

3、评价单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在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在中考还没取消的情况下,现行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教师(包括家长乃至社会)往往以学业成绩或考试成绩论“英雄“(即以考试分数论“英雄”)。成绩好了就一好百好,成绩不

好就什么都不好。但按此评价方法,农村初中学困生得到的往往是较低的分数,而这个分数又容易诱发他们的自卑、自弃心理。所以即使没有人给他们以“差生’’的定论,他们自己也会对自己以“差生’’定位。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简单地用分数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判决”,会直接挫伤他们学习的情绪和动机。这种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价值观以及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使人们漠视了学生的独特性与发展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考试分数低的学生也是这样。但如果教师因一部分学生考试分数低,便觉得他们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们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于处处都鄙视他。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诱惑面前,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厥不起。在这种以成绩为标准的“工

厂”化生产模式下,不但不能使本来可以转化的农村初中学困生得以转化,而且会使他们的数量增加。

4、学校采取的有些管理手段严重地伤害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自尊。

有些农村初中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如学校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有时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实际上是扣了班主任的津贴,因而班主任便狠狠地把这个学生训一顿。解决问题单~化,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学校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仍以升学为主要目的。为了升学率,学校领导和教师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身上,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另眼相待,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他们违反了纪律,出了问题,无人管或只是敷衍了事。要不劝其不要参加考试,要不就分个重点班,这对在差班的同学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使得这些学农村初中学困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丧失前进的动力和信心,更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个方面全面滑坡,越来越差。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

农村初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育人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但有的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有些老师缺乏职业道德准则,缺少必要的教书育人专业知识,素质不高,往往只教书不育人,没有责任心。他们忽视 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的思想教育,不能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工作中。他们不去主动接近农村初中学困生,对他们的生活、思想、兴趣、欢乐、苦恼等了解很少,甚至排斥、孤立、歧视他们,或者向家长和学校告状。有的教师说话缺乏证据,批评主观武断,不仅削弱了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加剧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对立情绪。我从老师的调查发现,有许多老师对犯错误的农村初中学困生只是进简单教育,对他们的思想、缺点、错误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说服工作,或用简单生硬的办法压服。这些情况导致他们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此,不仅不能使他们进步,相反会使他们变得更差。

(四)社会原因

l、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部分农村初中生培养的投入

随着改革开发,经济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就业渠道多,就业机会多。只要你有一点技术或者你肯出苦力,就不愁找不到一份工作。经常听周围的人提到某某小学没毕业就能够挣多少钱一个月,又有谁没有文化,却混得很好。“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家长和农村初中生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了。我调查发现,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还是去打工,上大学这些年,还要投资很多,在学校混上两年,认识一些字,出门不迷路,认识个男女厕所就可以了;有的家长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早一点享福;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或是把钱挪作它用,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样的家长在农村并不少见。就是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这些思维不能够成熟的农村初中学生,而他们仿佛领到了一张“圣旨":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上不好学我还有路可走,可以到外面去打工挣钱。家庭的思想及家庭的放纵使得原本不错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有了彻底的改变。这样造成他们无心学习,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奋斗目标,甚至也觉得本来就应如此。这些现象导致了农村初中学困生数量的增加。

2、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负面的、消极的方面对农村初中生的危害更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出现了许多高速运转的信息工具。电脑,手机,商务通,MP4等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见都没见过的新鲜事物,现在不少学生都已陈小鹰: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冈及对策研究经有了。加上影视及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农村初中生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农村初中生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他们往不良的方向发展。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给他们带来的不是学习上的帮助,而是负面的影响居多。对新鲜事物的理解,他们不能明辨是非,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是全盘吸收。上网聊天,打游戏,有的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的看一些暴力电影、上黄色网站。由于这些不健康内容的影响,致使有的农村初中生出现早恋现象而影响学习。这些现象都容易导致农村初中学困生的产生。

第四篇: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三年级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垫江县望月小学 王琼

一、调查目的: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课程,学好课程,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

我们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语文、数学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进行《应用教育技术转化学困生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途径,寻求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语文数学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归因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摸底调查、教师的科学分析,以及与学生本人、家长、任课教师的访谈,综合分析,总结出其形成学困问题的具体原因。

二、调查时间: 2014年9月

三、调查对象:

望月小学三年级73名学生。

四、调查过程: 1.概念的界定

不同学者、不同学科往往从自己的观点或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出发来定义学困生。到目前为止,有关学困生的概念与定义的讨论与争论仍在持续。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学困生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之外,还与每一学者或每一学科从自己观点出发来看问题有关。研究者目前比较一致的认为,学困生定义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必须有形成学业不良的一些主要原因,或指出在某些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第二,必须强调智力正常,但在学业与学习任务上有困难。第三,必须指出学业成就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显著差异,即两者不一致性的存在。第四,必须有排他性,即排除一些相关联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

2.具体实施

(1)确定个案,在调查研究、前测的基础上,在学科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学困生,建立个体档案。

(2)对学困生进行“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从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家庭环境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收集数据。

(3)与学困生本人以进行谈话,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障碍,进而了解其心理、情绪等。

(4)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困生采取家访、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5)通过对本班学生及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学困生的在校的各方面表现。

(6)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等书面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和学习水平测试进行客观的分析。

3.数据整理 课题组成员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学困生的基本情况,依据所报材料及研究人员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为了使后期 “学困生转化策略专题研究” 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地进行,组员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五、成因分析(一、家长问卷

二、课堂观察

三、学习反馈)(一)综合调查数据表明:

望月小学三年级学困生23人,约占总数的31%左右,学困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大约为7:4。他们是:胡世杰 陈泓羽 杨茂喜 周余汶希 梁靖雯 叶江渝 彭琳 张俊楠 郭玉勤 孙汶宏 夏俊楠

(二)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对学困生情况分析如下: 1.性别:男生13人 女生10人 2.家庭所在地环境:均住在农村

3.孩子学习负责人:父6人 母3人 其他14人 4.父母期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 15人 良好 8人 5.家庭其他成员过分溺爱: 大 7人 一般9人 小7人 6.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大9人 一般6人 小8人 7.家庭经济条件:很好1人 一般6人 较差16人 8.父母职业:都无固定工作,多数是打工或在家务农 9.孩子有自己固定的安静的学习场所:有9人 无14人 10.孩子的家庭劳动: 多2人 一般7人 少14人

11.老师讲课是否听懂:听得懂9人 大部分听得懂7人 一点都听不懂7人(三)通过研究人员对“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所做出的分析可以看出:

1.通过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男生占学困生的大多数,其中大多数都是因父母在外打工,没时间监督孩子学习。

2.绝大部分没有人负责孩子的学习,父母缺乏稳定的工作,相应的知识水平也较低,不能担起辅导的职责;大部分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过重的家庭劳动;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值不高,而且比较溺爱他们。

3.班级里贪玩的学生比较多,课堂纪律不太好。这些学生自觉性比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对于老师的讲课他们还有不能完全听懂的地方;老师对他们的提问也还不够多。

4.大多数学困生还是喜欢上语数课的,且有点进步,但上课发言还不够积极。有进取心,但怕动脑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四)通过与部分学困生家长的调查了解,可以看出家长方面导致学困生的成因:

1.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虽不满意,但也不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2.对孩子的家庭辅导很多时候感到无从下手,辅导缺乏持久性和必要的耐心。对孩子的转化与提高过重于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

3.在和教师沟通辅导孩子学习方面的方式方法、力度极差劲。

六、结论

通过有效调查、统计和分析,三年级有学困生11人。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个人因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甚至违反纪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作业好拖拉,平时贪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语数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课后则不知道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再加上课外也不爱阅读,阅读量少之又少。长此下去,语数学习越发困难。

(二)外部原因(环境因素)

1.社会的因素。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这个游戏、网络盛行的时代,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便捷,同时也对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其沉迷,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2.家庭因素。父母离异或打工没时间照顾,由其爷爷奶奶进行隔代教育,长期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加之爷爷奶奶只知溺爱,不知关心其学习,造成他们学习日趋地困难。有的虽父母都在家,但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对其子女在教育管理上方法欠妥,致使这些孩子产生学习困难。

七、转化的策略及建议

在分析出的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接下来在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应有目的有计划的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实 验,以摸索、形成、积累克服学习障碍的有益经验。应结合我班的具体情况,根据代表性大的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些具有我校特色的学困生调适策略,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的实践研究。

1.学困生教学观念的转变、师生关系的建构。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与后进生的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后进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后进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学习。

2.学困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们他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针对学困生,我们要做到:“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转折点,促进飞跃点”,要向学困生多提供成功的经验,让学困生多体会学习的价值,多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减少学困生学习的挫折次数,以此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自觉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

3.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内心世界的偏常,心理素质不好,学习行为习惯差,是造成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内在因素。因此,在学困生的身边树立榜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改变他们原有的不良习惯;针对不同的学困生以不同的思想教育来影响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 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研究人员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

4.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学习中好的学习方法相对缺失,对学习方法的探求也同样缺失,如果教师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他们探求学法的积极性,长期以往必定影响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及学习成绩的提高。针对学科及不同学困生的特点,研究人员应当因材施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对他们要有信心和耐心,为他们创造更多条件,参与更多实践。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变课后辅导为课前指导、课内点拨、课后补差等方法。从而使他们按照老师的指导,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学习方法,借助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更有效地做到成功地转化。要想完全消除学困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及学困生研究的阶段性科研成果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在他的求知空间里得到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五篇: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通常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了解到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对数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被动,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和完成学习数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能力,数学成绩越来越差。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给予补偿。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发现的情况,对学困生的形成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科原因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与系统性强并且应用广泛等特点,在教学中若不能正确把握这些特点,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数学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往往是抛弃了客观对象许许多多的具体特征后获得的。这种抽象性使得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高,如老师告诉学生直线是无限延伸的,但是学生用眼睛所看到的只是图上长度有限的线段,它的无限延伸性只能在脑中想象。而数学的系统性也很强,学习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就形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及时查漏补缺,造成新旧知识的断链,就会遭成学习困难。然而,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又要求能应用知识解决灵活多样的问题。习题的形式多样,也可能使得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二)学生自身因素

在我班上的学困生往往表现为成绩不好、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信。他们普遍对学习数学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难度很大再加上学困的原因使他们产生了自我封闭的心理,他们自感周围的老师、同学等瞧不起自己,于是因卑生闭,表现出脱离群体,特别是怕接触老师,整天沉默寡言,有惑怕问,呈闭塞的心态,从而使他们感到升学无望,前途渺茫,自暴自弃。还有些学生一遇到计算量较大、计算步骤较繁琐的题目,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坚持学习,成绩一旦滑坡就容易产生自弃的念头。这就要求教师用极大的耐心、诚心和热情去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身边的一些负面影响和一些不良影视、网络、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和家庭中的矛盾及父母离异现象,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注意力涣散,放纵享受,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弃学等。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点燃学习的热情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真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教师要关心、热爱、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尊重是每个人最深沉的内心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倾注更多的爱,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中。例如:我班上的王兴焱同学在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他对一切事都漠不关心,甚至作业都不交看到这种情况我很为他着急,为了了解情况我找来原班主席了解原因之后,我并没有着急的找他谈话而是先主动的接触他通过简单的问候如:身体是否有不适的感觉、早晨有没有吃饭、要注意个人卫生、老师讲课的方式你还适应吗?等等这些简单的问候看起来和学习没有多大关系但却起了一想不到的作用,慢慢的他说话没有那么害羞了,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他的作业本,我欣喜若狂这就是他进步的开始,我翻开作业看到他画的圆我很心痛他最缺的是自信,也许他是为了感谢我的关心才勉强交上来的,但我并没有放弃。借此机会我带着他的作业本来到教室,当着全班同学说: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我想在以后他还会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他就是王兴焱同学们先是一愣接着都鼓起了掌。我看着他他红着脸用感谢的目光看着我。课后他来到我的办公室,不好意思的小声说:老师我想拿回我的作业,我会做的更好些我笑着说:我想也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并且想着这个方向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他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我,我拍了拍他。从那以后他很努力的作者每一件事。我想在不就得将来他会有更大的进步。正是我对他的充分信任,相信他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用爱心+耐心+恒心的实际行动转化了他。对于其他学生我也同样对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经常给他们辅导,弥补他们知识的缺陷。例如:对于那些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学生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进行辅导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对今天所讲的内容加强辅导和巩固,针取今天的内容今天过,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不掉队,逐步减少差生的队伍。还要有意无意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问一问学习状况,谈一谈生活中的困难,找一找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这样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点燃学习的热情。

(二)改进教学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1、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结合我班学困生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的教学设计和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就要很慎重,既要考虑到优秀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要照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设计从内容的呈现难点的突破到练习的设计都要合理而有层次。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时我并没有直接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而是将知识构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模型,及圆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获得对圆的感性认识,这就给了所有学生发言的机会,当学困生有了回答问题的经历并获得成功后,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继续往下学的兴趣,接下来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圆是曲线图,它均匀、饱满,这就需要优秀学生的帮忙。后面的环节都是这样完成的,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眼思考的问题,都有所发展。这就有意保护了学困生,不会让他们再次积累太多的知识盲区,为后面的辅导减轻负担。在布置作业时,也非常注意难易练习的搭配,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的批改采用面批和课后批两种方式,面批是为了及时纠正辅导,而课后批又是为了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不能每次都让自己的弱势都展现在同学面前,背过其他人让大家感到他们不是每次都从在困难。让他们更有学习的信心。这是对学困生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得体现;但不是所有的学困生都是平均用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既促进优生能力的发展,又能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对待同一个问题可作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会说:你答对了,能否再想想,还有更好的说法吗?使他们觉得不仅要答对,还需最好的方法,还应该努力。对中等生我会说:回答正确,说明你很认真。对学困生我会说:你真会动脑筋,这个问题比较难,但是你回答出来了,说明你很聪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越来越自信,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让学困生们在赏识中得到品德的修养,人性的交流,自主的发展。让评价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评价中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及学困生个体的思考变化发展,要减少学生间的横向比较,积极倡导学困生自我的纵向比较。学困生更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有所进步时,就需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及时予以表扬。

2、跟踪反馈,巩固提高

学困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惯差,因此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改变他们学习数学困难的比较关键的环节。教师要耐心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对他们继续以后的学习会终身受益。小学生年龄小,有些学困生的心智水平与生理发展没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稍微放松要求,学习就会掉队。因此,平时要多关注学困生,严格要求,对于其存在的知识缺陷,反复训练,直到正确掌握,磨炼其意志,抓反复,反复抓,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他们的家庭作业要坚持检查和辅导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成绩,除此以外还可以让他们练字,以此纠正他们习作中的不良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给本班学困生制定跟踪表,分析他们落后的原因,让他们自己制定进步的目标。

(三)加强指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有些学困生虽然有兴趣,也肯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对这样的学生应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鼓励他们和优秀的学生结对子在他们的影响下学会学习。其中包括:怎样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和总结;如何观察、记忆、比较、归纳;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制定计划、谋划解题策略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等,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它不能替代家庭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是人生启蒙的也是终生的学校,因此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还影响一个人的终生。这段话十分精辟地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争取家长的支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配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让家校合作成为促进学困生情感发展的摇篮,从外部因素上保证学困生良好的情感的养成,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为了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我制作了一个成长记录卡,里面有他(她)在学校的表现记录,比如课堂听讲情况、课堂作业情况;同时也有需要家长记录的家庭学习情况,比如家庭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坚持经常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家长汇报学习检测成绩,与家长一起分析失误的原因,总结进步的经验,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

下载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

    一年级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大全)

    一年级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 一.成因: 造成一年级学习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一年级小朋友除了极个别由于智力的某一方面(主要是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发展水平低于当前课程要求的......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基于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实践 [摘 要]现代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主动地发展,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崇州市崇庆中学贾代英 内容提要: 在学校,对数学科目而言,很多学生对之都感到头痛,造成很多数学科上的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到底是什么......

    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合集]

    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 任侯兰 学困生的存在是教学工作中的必然现象,也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教育要转化好学困生,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强烈愿望,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心理强;(二)戒备心理强;(三)逆反心理强 二、学困生的类型 (一)逆反心理型;(二)自卑感心理型;(三)自由散漫型; (四)孤僻冷漠型;(五)意志薄弱型 三、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的成因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由于各种原因,在小学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生(简称“学困生”),这些学生智力正常,但学......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