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244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
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1]一文给张闻天[2]的信
(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日、二十二日)
一
伯达[3]同志的《孔子哲学》我曾经看过一次(没有细看),觉得是好的,今因你的嘱咐再看一遍,仍觉大体上是好的,惟有几点可商榷之处开在下面,请加斟酌,并与伯达同志商量一番。我对孔子的东西毫无研究,下列意见是从伯达文章望文生义地说出来的,不敢自信为正确的意见。
(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4],作为哲学的整个纲领来说是观念论,伯达的指出是对的;但如果作为哲学的部分,即作为实践论来说则是对的,这和“没有正确理论就没有正确实践”的意思差不多。如果孔子在“名不正”上面加了一句:“实不明则名不正”,而孔子又是真正承认实为根本的话,那孔子就不是观念论了,然而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孔子的体系是观念论;但作为片面真理则是对的,一切观念论都有其片面真理,孔子也是一样。此点似宜在文中指出,以免读者误认“名不正言不顺”而“事”也可“成”。“正名”的工作,不但孔子,我们也在做,孔子是正封建秩序之名,我们是正革命秩序之名,孔子是名为主,我们则是实为主,分别就在这里。又观念论哲学有一个长处,就是强调主观能动性,孔子正是这样,所以能引起人的注意与拥护。机械唯物论不能克服观念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忽视主观能动性。我们对孔子的这方面的长处应该说到。
(二)“家庭中父与子的关系,反映了社会中君与臣的关系”,不如倒过来说:“社会中(说国家中似较妥当)君与臣的关系,反映了家庭中父与子的关系”。事实上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国家发生以前,家庭是先发生的,原始共产社会末期氏族社会中的家长制,是后来国家形成的先驱,所以是“移孝作忠”而不是移忠作孝。一切国家(政治)都是经济之集中的表现,而在封建国家里家庭则正是当时小生产经济之基本单元,如伯达所说的“基本细胞”,封建国家为了适应它们的集中(封建主义的集中)而出现。
(三)中庸问题
伯达的解释是对的,但是不足的。“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一定的质含有一定的量”是对的,不如说“一定的质被包含于一定的量之中”,但重要的是从事物的量上去找出并确定那一定的质,为之设立界限,使之区别于其他异质,作两条战线斗争的目的在此。文中最好引《中庸》上面“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5],及“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6],更加明确地解释了中庸的意义。朱熹[7]在“舜其大知”一节注道:“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8]。这个注解大体是对的,但“两端”不应单训为“众论不同之极致”,而应说明即是指的“过”与“不及”。“过”的即是“左”的东西,“不及”的即是右的东西。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说这个事物已经不是这种状态而进到别种状态了,这就是别一种质,就是“过”或“左”倾了。说这个事物还停止在原来状态并无发展,这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滞,是守旧顽固,是右倾,是“不及”。孔子的中庸观念没有这种发展的思想,乃是排斥异端树立己说的意思为多,然而是从量上去找出
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则是无疑的。这个思想的确如伯达所说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四)说孔子“患得患失”时不必引孔子做鲁国宰相“有喜色”一例,因为不能指出当做了官的时候除了“有喜色”之外应取什么更正当的态度,问题在于那个官应不应做,不在有无喜色。
(五)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最喜引孔子)有原则的区别。例如“知仁勇”,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知仁勇被称为“三达德”,是历来的糊涂观念,知是理论,是思想,是计划,方案,政策,仁勇是拿理论、政策等见之实践时候应取的一二种态度,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勇像现在说的“克服困难”了(现在我们说的亲爱团结,克服困难,都是唯物论的,而孔子的知仁勇则一概是主观的),但还有别的更重要的态度如像“忠实”,如果做事不忠实,那“知”只是言而不信,仁只是假仁,勇只是白勇。还有仁义对举,“义者事之宜”[9],可说是“知”的范畴内事,而“仁”不过是实践时的态度之一,却放在“义”之上,成为观念论的昏乱思想。“仁”这个东西在孔子以后几千年来,为观念论的昏乱思想家所利用,闹得一塌糊涂,真是害人不浅。我觉孔子的这类道德范畴,应给以历史的唯物论的批判,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伯达同志有了一些批判,但还觉得不大严肃。
(六)没有明白指出孔子在认识论上与社会论上的基本的形而上学之外,有它的辩证法的许多因素,例如孔子对名与事,文与质,言与行等等关系的说明。
(七)此外,文没有一个总的概念,使初学看了觉得缺乏系统性,如能在文前或文尾对于孔子哲学加以概括的说明,指出其根本性质则更好。我看过的伯达的几篇文章,似乎都有此缺点。
以上几点并未深想,只是随说一顿而已。
毛泽东
二月二十日夜
二
伯达同志的文章再看了,改处都好。但尚有下列意见,请转达伯达同志考虑。
(一)说孔子教育普及化的功绩时引了郭沫若的话,说孔子的功绩仅在教育普及一点,他则毫无,这不合事实,也与本文冲突,我觉可以不引。
(二)在最末一段前我加了一句,似更醒目。
(三)伯达此文及老墨哲学诸文[10]引了章,梁,胡,冯[11]诸人许多话,我不反对引他们的话,但应在适当地方有一批判的申明,说明他们在中国学术上有其功绩,但他们的思想和我们是有基本上区别的,梁基本上是观念论与形而上学,胡是庸俗唯物论与相对主义,也是形而上学,章,冯„„(章,冯二家我无研究),等等。若无这一简单的申明,则有使读者根本相信他们的危险。老子等两篇已发表,可在孔子篇的末尾来一申明(此申明低二格写),说明此篇,前二篇,及尔后发表诸文,凡引他们的话,都是引他们在这些问题上说得对的,或大体上说得对的东西,对于他们整个思想系统上的错误的批判则属另一问题,须在另一时间去做。
是否有当,请兄及陈同志斟酌。
敬礼!
毛泽东
二月二十二日夜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刊印。
------------------
注释
[1]《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毛泽东在信中将它称为《孔子哲学》,是陈伯达写的,一九三九年发表在延安《解放》第六十九期。
[2]张闻天,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毛泽东写给张闻天的这两封信的手稿,抬头现已缺损。
[3]伯达,即陈伯达,当时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4]见《论语·子路》。
[5]参见《中庸》。原文为:“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6]参见《中庸》。原文为:“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7]朱熹(一一三○——一二○○),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南宋哲学家,编注有《四书集注》等书。
[8]见《四书集注·中庸》朱熹注。
[9]参见朱熹《四书集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10]指陈伯达写的《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墨子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一九三九年发表在延安《解放》第六
十三、第六十四期合刊。《墨子哲学思想》一九三九年、一九四○年陆续发表在延安《解放》第八
十二、第一○二和第一○四期。
[11]章,指章炳麟(一八六九——一九三六),浙江余杭人。梁,指梁启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广东新会人。胡,指胡适。冯,指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河南唐河人。他们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学者。
第二篇: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读后感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有一位伟人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走向崭新的时代,改变了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的命运,我们对他的崇敬从未改变过。他,就是伟大领袖mzd!
在认真学习了毛选第二卷后,对mzd的思想观点逐渐立体起来。从当初的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懂到领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他在《论持久战》中有这样的精辟之言: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之所以是持久战,他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证,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只有有了对抗日战争的明确定位,他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教育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他关乎一个民族的兴亡,急不得,马虎不得,只能是循序渐进。从这一意义上看,教育事业也是一个持久战。如何能打个漂亮的仗?我想,靠的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弱则国弱!我们肩上的担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不轻啊!步入二十一世纪,在信息高度丰富的今天,各种错误思潮蜂拥而来,我们就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象迷途的羊羔一样迷失了自我。毛主席在一九三七年就提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即批评与自我批评,杜绝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教训,不搞个人攻击报复,不损害群众利益,不得过且过,不敷衍了事,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优良传统,办事求实效,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mzd同志指出: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列主义根本冲突的。它是消极的,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我们应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创新,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有时可能在思想上会有所疏忽,有所松动,这就会给自由主义以可乘之机。所以,在工作之余坚定地抓思想建设,确实具有现实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经验,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在学习中主席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的第一次飞跃,今天我们在《毛选》的学习中要学习的正是主席的这种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会使一个人拥有制胜的法宝,拥有聪明的头脑,在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主席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祖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值得去学的有很多很多。对于历史,主席教导我们经验要给予总结,珍贵的历史遗产要继承,历史把民族复兴的重担交给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把信任和厚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华民族发展强盛之势,如长江之水,如黄河之波,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时代在前进,中国在发展,《毛选》的思想精髓也深入人心。面对伟人,我第一次感觉这么亲近。虽然,伟人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思想仍将激励我们、指引我们、在教育改革的浪尖上充当时代的弄潮儿!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国记者贝特的兰的谈话(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五月)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战争和战略问题(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五四运动(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反对投降活动(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必须制裁反动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共产党人》发刊词(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八日)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一九四○年二月一日)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一九四○年二月一日)《中国工人》发刊词(一九四○年二月七日)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九四○年二月七日)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九四○年二月二十日)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九四○年三月六日)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九四○年三月十一日)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九四○年五月四日)团结到底(一九四○年七月五日)论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为皖南事变发表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第三篇:《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纲
要论文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专业 班级 学生 学号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读后感
这次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居然老老实实地看起了《毛泽东选集》,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按道理来说,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平时跟本就不会去翻《毛泽东选集》,更别说是去好好去看啦。本以为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得硬着头皮啃下来,可没想到里面有不少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理论深深地吸引了我。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看了第二卷中我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不过以后我会坚持看下去的。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了中华民族革命的形势及中国国情,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关于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是毛泽东思想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由于本人的思想不够成熟,在阅读中还是不能完成地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不过我对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实践论和看问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于中国革命的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国的近代史都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体会。
说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只要是看过的人,都知道《论持久战》这篇文章,这是毛泽东同志军事思想的核心,读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这是全部问题的出发点。毛泽东从这一基本特点出发,分析说明了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指出抗日战争总的趋向是: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结论是: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还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战争的关系理论,提出了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任务。在政治方面,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人民战争,实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军事方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1、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的方针:
2、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作战形式。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和战略战术,是我们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锐利思想武器,他从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无可争辩地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和“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这两大历史命题的客观必然性,深刻地批判和彻底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论调,同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预见了抗战所要经历的各个阶段,制订了一整套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极大地武装了全国抗日军民,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学习《论持久战》不仅只是看毛泽东同志是多么的厉害,而更应该学习其中的思想,并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了以下两点:
1、我们平时看问题不能太片面也不能太极端,要学会全面的思考,而不要走两个极端,要权衡这件事情的利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透它,从而解决这件事。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有顺心的也有不顺心的,那些不顺心的事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事情都有两面性,换一个角度看,或许坏事就会变成好事,那我们面对这件事情的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进而就能够更好的处理这件事,做出理智,正确的决策。
2、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的,面对困难时不要过度悲观也不要过于乐观,这都不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心态,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低估对方的实力都是失败的隐患。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才能扬长避短或者是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从而游刃有余地解决自己面度对的困难。
3、不能被一点点小小的胜利就冲昏了头脑,我们要冷静的面对一切。骄兵必败,这是历古以来的规律。冷静分析当前局势才是上上之策。
在第二卷中,我发现了一个词贯穿了整卷,那就是“团结”,这是我读毛泽东选集的一点深深的体会。毛泽东在多篇文章里不同程度地提到,只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争取抗战的胜利。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中的团结艺术。毛泽东强调的团结不是盲目的团结。而是在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前提下,发挥团结的力量;而是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是这样写到的:“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这一着是关系绝大的;武器等等不如人尚在其次,这一着实在是头等重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动员老百姓。要胜利又忽视政治动员,叫做“南其辕而北其辙”,结果必然取消了胜利。”这可以看出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人民群众的价值,从历史作用,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来肯定。同时强调党的团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这些在选集也有了直接的表现。回顾过去,汶川大地震给予我们的震撼依然清晰,还有那玉树地震、南方雪灾等等又是为何能够得到较好的处理呢?回顾社会和党的救援,赈灾过程中一个个感人的真人事迹,这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世界!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这些灾难解决的重要一点。这也是所谓齐力断金。
团结合作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毛主席毫无例外是意识到了团结合作的巨大力量。在祖国面临危险、生死存亡的关头,团结合作是我们前进的基础,这也是在选集深深体现出来了。
《毛泽东选集》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重视知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对于知识分子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指出“ 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才能组织起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动革命的文化运动和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毛泽东看来,为了实现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整体全局利益,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团结、利用知识分子使之为抗战服务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知识分子往往能够为先进阶级提供思想家、理论家、宣传家乃至革命领袖。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要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两支队伍,一支是武装队伍,一支是文化队伍两者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基本上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虽然受当时环境及毛泽东自身条件的影响,该知识分子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抗战时期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无论是对知识分子本身,还是对抗战的胜利,乃至解放战争,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在毛泽东自身的知识分子理论上,还是在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如今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大家都在为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不断地努力着,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先进更前端的技术,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我们都忽略了对自身精神世界建设,这就导致了像《毛泽东选集》这样的书远离了我们的视线。这段时间里,我虽只看了《毛泽东选集》的第二卷,不过我却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理论知识,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这将是我人生的新起点。
第四篇:毛泽东选集第二卷_读后感
班级姓名学号
读《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有感
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贪玩享乐,同样也不能只专注于金钱!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代前辈以鲜血换来的!我们在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祖辈的努力。我们要学习革命精神,缅怀前辈,并将革命精神运用于现代!我们不能坐吃山空,我们应当努力向前,奋发图强!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当记得,今天的美好,是无数先辈的鲜血,是伟大领袖的智力,魄力,努力。我们应当从方方面面追寻前辈的足迹,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有一位伟人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走向崭新的时代,改变了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的命运,我们对他的崇敬从未改变过。他,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后,对毛泽东的思想观点逐渐立体起来。从当初的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懂到领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毛泽东选集众多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博大的胸襟,缜密的思维,以及在危难中清醒的态度!
问题的提出:
当时的局面是混乱的,各种观点都在影响着中国。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的胜利不是中国的。还有一些乐观主义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耗费大力气。毛主席不但有清醒的认识,还看到了由于宣传做的不够,广大民众没能看到事实的真相。
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然而这些不能构成战争速胜的条件,因为敌人也很强大。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都证明了以上两种观点的错误。
问题的根据:
毛泽东不仅深入了解了我国的现状,而且深入了解的日本方面的现状,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从而做出了较为合理的判断,并适时的提出合理的方针,稳固民心。中日战争不是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惊醒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日本方面: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可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上面。然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他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当时的日本,由于内外矛盾,不仅使它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它面临崩溃的前夜。从社会行程看,战争只会加速其灭亡。这就是所谓的日本战争的退步性。日本又是一个带有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就导致了其战争的野蛮性。日本虽然有极强的军力,经济力河政治组织力,却有着先天不足的缺点。而且,日本发动战争,虽然有着国际法西斯的支持,同样要面对国际上的反对力量。
中国方面:我国是一个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或改良运动,都遭遇了严重的挫折。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方面都不如别人。然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然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中国是如日东升的国家,这同日本的没落状态恰好是相反的。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 1
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人民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过支持长期的战争。
中日这些特点在战争时都会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是我们伟大的领袖以敏锐的眼观发现的。这给我们以信心和警醒。我们应当理性的认清现状,依据事实,进罪的努力,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驳亡国论
舆论的力量永远是那么的惊人。所谓我们可以从《论持久战》中看到毛泽东为了一些民众认不清现实,轻信亡国论,特意驳亡国论,还民众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时代的特点决定了日本的退步于寡助,中国的进步与多助。第二,我们的敌人是快要灭亡的帝国主义,它已处于退步时代此次战争发动于法西斯崩溃的前夜,所以,帝国主义的美网是无法逃脱的必然性。第三,战争发动于大多数国家遭遇战争时,大家都在为反抗野蛮侵略而战这是日本已经引起而且还要加深引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多数人民反对的根源。第四,中国虽然被称为弱国,但同时又处于历史上进步的时代,这就是足以战胜日本的主要源泉。第五,国际的条件,使得中国在战争中不是孤立的。
妥协还是抗战?腐败还是进步?
还是有许多爱国志士,对时局抱有深深的忧虑。他们一怕对日妥协,二是怀疑政治不能进步。坚持抗战的有三个:共产党,国民党,其他党派。这三者谁要妥协,就是站在汉奸方面,人人得而诛之。一切不愿当汉奸的人都不能不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到底。
国内政治的改进,是和抗战的坚持不能分离的。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但是基本上依赖于坚持抗战。国民党的各方面的不良现象是严重地存在着,这些不合理因素的历史积累,使得广大爱国志士发生很大的忧虑和烦闷。但是抗战的经验已经证明,十个月的中国人民的进步抵得上过去多少年的进步,并无使人悲观的根据。历史积累下来的腐败现象,虽然很严重地阻碍着人民抗战力量增长的速度,减少了战争的胜利,招致了战争的损失,但是中国、日本和世界的大局,不容许中国人民不进步。
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不管处于怎么样的境地,都不能太过悲观,亦不能过于自信。我们不能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我们不否认确实存在着亡国危险,但是我们要努力争取生机,要相信我们会胜利的,并为之付出努力!
为什么是持久战?
“为什么是持久战”这一个问题,只有依据全部敌我对比的基本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回答。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战争中,很多因素导致胜利与失败。虽我方只有一个缺点地方只有一个优点,但是毛泽东看到了敌我双方实力悬殊过大,而我方优点未能及时转化为战力,敌方缺点未能很快削弱其实力。
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毛泽东从双方的实际情况,推出了持久战的三个阶段,给我们的战争指了一条明路,让我们时时刻刻清醒着,同时也给我们了必胜的信心!
总结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仅仅是这一篇《论持久战》,就让我感到像是面对一片汪洋,生出自己无限渺小的感觉。他理论联系实际,对抗日战争有了明确的定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步入二十一世纪,在信息高度丰富的今天,各种错误思潮蜂拥而来,我们就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象迷途的羊羔一样迷失了自我。毛主席在一九三七年就提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即批评与自我批评,杜绝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教训,不搞个人攻击报复,不损害群众利益,不得过且过,不敷衍了事,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优良传统,办事求实效,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同志指出: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列主义根本冲突的。它是消极的,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我们应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创新,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有时可能在思想上会有所疏忽,有所松动,这就会给自由主义以可乘之机。所以,在工作之余坚定地抓思想建设,确实具有现实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经验,更是主席的一种态度,对人对事,对待学习,主席都一贯谦虚谨慎,有着学者严谨治学的风范。主席指出: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一代领袖对于学习的孜孜不倦的态度。“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华民族发展强盛之势,如长江之水,如黄河之波,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时代在前进,中国在发展,《毛泽东选集》的思想精髓也深入人心!
第五篇:读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有感
在论持久战解读毛泽东
读《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有感
毛泽东作为一个国度的民族英雄, 一个时代的伟人,很多人都在尝试着去解读他.从开天辟地的共产党成立,崭露头角的遵义会议,惊天动地的十万里长征,一直到振奋人心的新中国以及特定年代下荒唐的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在这种种的历史进程中都留下了痕迹,留下了独一无二的自我标记,人们在追寻着,探讨中一点点的解读着他.解读并不为了追求剖析之乐,而是更好的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然而,处在这个恍惚间离那个时代已经很久远的空间的我,重新拿起毛泽东选集,感觉到的是历史的厚重.人们说精华之作,融通三五之处,就能终身受益。故我在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就以持久战作为载体来解读毛泽东,以感受最深之处略作解析。
持久战的提出是为了反驳当时盛行的两种言论:亡国论和速胜论。书中说: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两个反驳貌似是简单的,但却亦是艰难的。
当时东三省被日本人轻而易举的拿下,接着北平沦陷,天津沦陷,上海沦陷,一个个噩耗像连珠炮一下,把中国人的信心和爱国热情一点点打没,加上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言论肆虐,人们看不到希望。亡国论者并不是甘于沦为奴隶的汉奸,而是人民当时对时局怀抱的一种甚深的担忧。这个时候毛泽东铿锵有力的提出:胜利是属于中国人的。而且以透彻的目光和少有的前瞻性给出了必胜的理由:
当时的世界,帝国主义正在走向灭亡,而日本却企图用战争来阻止这个趋势。因而日本的战争是野蛮的,退步的。而中国反对妥协,拥护抗战,进行自卫的正义的战争。加上国际的支持,所以中国必胜。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这一点让我想了很多,当初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以兵力悬殊的少数军队战胜当时最大的帝国,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心倒戈以及无战斗必胜的信心,很多城邦还视亚历山大为把他们从波斯统治下解救的英雄。中国像当时腐败破落的波斯帝国一样,人民在经受着外国列强的欺凌和压迫下水深火热,而日本就像是来势汹汹的马其顿王国一样,还宣称着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仿佛历史重演,很多人会想到妥协,屈服以及亡国。而这时毛泽东则不像大流士三世一样,他以睿智的目光看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并指给人民。告诉人民,中国不会亡,中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当人民信服,但惧怕厌恶战争时,他告诉说:革命战争是一种抗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从这些我们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毛泽东的很令人敬佩的一点是他看问题的透彻性和他思想的深度。也正是这一点,让他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大放异彩。
当把亡国论的思想毒瘤铲除后,就会有人过于乐观,会转向速胜论。毛泽东说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而速胜论者则是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
这个就是毛泽东为何要提出持久战,来提醒大家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从而理智的去看待这场必胜却依然艰难的战争,以及要用策略性的战术以确保持久战不是最后的自我消耗战。他怕人民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时候盲目的自信所带来的伤害。这个战术的提出可谓是毛泽东在军事领域的成就之一。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能通观整个战局,知己知彼,不盲目自大,审时度势,根据“敌之优势众多,但可因我之努力使之削弱和我之优势虽少,可因我之努力扩大”的原则,提出消耗式的持久战。于是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就出现了闻名中外的运动战,地道战,麻雀战。对方武器的优势在我们“敌人为我们造枪造炮”中削弱,对方人数优势又在我们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过程中不断被削弱。于是我们团结这一优势就被大大发扬,影响了整个的敌我对抗形态。
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时候,毛泽东严谨的思维逻辑,和透彻的分析为中国抗战胜利赢得了先决条件:理论指导。在那个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年代里,这好像是给人们一个信念,一个支撑。
很多人佩服的是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无论是面对前有阻拦,后有追兵时的临危不乱,还是毅然提出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雄才伟略,都令人折服。还有人钦佩他的超凡的政治才能,无论是遵义会议上别具一格的观点思想,还是在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井然有序的新中国,都是不可磨灭的功绩。当然也会有人提到他犯下的让人心痛的文革错误。但我在论持久战中看到的,解读到是一个能够从平民大众角度考虑,想他们所想的问题,答他们所疑惑的问题,让人民从心底里感受到自己国家的正义性,并且告诉他们面对残酷的战争怎样去做的一个亲切却睿智的人民领袖的形象。他以自己独特的政治军事才能,透彻的分析能力和独到的观察力去关心人民,看到他们的恐慌,他们的认知错误,耐心的解释给他们听,坚定他们对祖国的信心,也带领着大家走向抗日胜利的胜利。
在论持久战中解读毛泽东也许会有点片面,应为能贴在毛泽东身上的标签太多。但从论持久战中找到一个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闪光点也不失为解读毛主席的一个开始。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了解并学习毛泽东也对我们的个人品质养成很重要。所以试着去了解毛泽东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