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学习体会2(范文模版)
新课标学习体会
(二)今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觉得比昨能听懂的多了,也使我领悟到了更多的东西。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几何直观的体会
学习之前,自己只知道有“几何直观”这个词,但是自己并不明白什么意思,今天进一步学习后,自己明白了,其实在教学中我也在运用,就是自己没有这个意识。比如一年级教学中,飞走了3只鸟,又飞来了4只,有些学生不会做,我就利用画集合圈的形式来教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尝到了“甜头”之后,以后很多问题我都用这种方式给学生讲解,真的很直观,很易懂。
2、创新意识
这是在课标中十个核心概念中提出的,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以前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始终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形式也比较单调,课堂气氛较沉闷,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虽然学校一直倡导新的教学模式,但一直没有大的改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今后的教学中,更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中,从而很好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3、模型思想
对于这个概念,我一直很陌生,通过今天的学习,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前总觉得模型思想是高年级的事,低年级没有涉及到,今天听了讲座,才知道模型思想在数学中无处不在,要使学生领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面对新课程,虽然有很多困惑,但我会不断的学习、探索,争取做得越来越好。
第二篇: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平房小学
栾佳奇
经过短暂的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改革有了新的了解与体,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版课标不仅提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同样也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融入其中。
我现在所任教年级为一年级,新课标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虽然,任教时间不长,但我已经深刻感到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了。一年级孩子,正是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时,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处在起步阶段,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说一个人能说会道,就说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大字不识,说话无逻辑。由此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这种教育目的虽然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一直秉承这种思想教书育人,我一直坚信,一个好学生,不仅成绩要优异,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说话办事能力与素质,这将成为我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从这一基础出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新版课标中跟我印象很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任教一个多月,我感到课堂评价的及时性对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的作用之大,现在,我校也一直在抓对学生的评价工作,而这些评价的基础无不是从语文学科的基础出发,从而生成对各个科目的评价。语文的评价为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各科教师与学科为合力的的评价系统。这样的评价不仅对课堂气氛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这都是学习语文新课标后引发的思想,可见,新版课标所起的作用不光只对语文这一学科,同时兼顾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贯彻新思想,作为老师,我有信心带领学生开辟出一片新的语文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和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
第三篇:新课标学习体会
2011版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学习了2011版初中数学新课标,觉得改变了不少,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等定位上更加准确,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是在继承和扬弃中前行的。
例如,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能让我认识到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重新提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里从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过程的特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即“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里的基本思想不是前几年的教学实验“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支撑数学科学发展的思想,核心在于数学推理、数学建模。如何让学生获得数学思想,关键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这里的基本活动经验,对学生而言,所谓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围绕特定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历了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之后,所留下的,有关数学活动的直接感受、体验和个人感悟。经验的特征:具有数学目标的一种结果;是人们最贴近数学现实的部分。基本的数学操作的经验,基本的数学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思考的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等等。学生操作的未必就能获得经验,必须帮助学生归纳。基本活动经验在每个领域中表现不一样,在代数中强调代数建模;就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化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数学直观。
十年的课改,我们不断在修改中,不断在探讨中,在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会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紧跟着新课标、新理念,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第四篇:新课标学习体会
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体会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承负着这一责任,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课程实施的指南,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新课标》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自我更新发展,指导着语文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笔者反复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可谓常学常新,一遍有一遍的领悟和体会。
一、语文教育的任务包含广。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有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语文课程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语文能力跟时代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研究国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根据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重视写作实践,提出了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此次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强调选文的时代性、实用性、广泛性。并且提出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三、语文课程教学实施建议新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再比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突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尤其值得重视突出的是关于语法修辞知识,课程标准给了明确的要求和教学指导。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四、语文课程教学重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一是强调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二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是突出整体性。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尤其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如何学好语文,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
附有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起到了宏观引导和具体的指导。
2011版新课标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五、教学评价定性多于定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2011版新课标强调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把语文教育长远的隐性的效果放到重要位置考虑。
比如,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求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重视评价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与习惯。对阅读的评价,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口语交际方面,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对于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同时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深入学习解读2011版新课标,笔者感觉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
二、认真钻研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特点
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教法及评价等,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三、依据标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我觉得,如果我们对新课标学习掌握的不到位的话,其结果必然是轰轰烈烈的学习,平淡无味的实践。可以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所以说,加强学习是工作的重心,实践是学习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的良好的发展过程程。
不断学习2011版新课标,总能挑得蝴蝶下山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渠清如水。
第五篇: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从动脑、动口、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
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比教法更重要。小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该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我们要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如free talk, act out, group work, pair work, game等形式;如在正式讲课前以free talk形式与学生交流,主题应该与课文相关。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各种活动和竞赛的组织和开展,运用小组竞赛、游戏、唱、跳、表演、多媒体手段等多种形式来呈现知识,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努力进取的精神。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