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云港导游面试孔望山导游词
孔望山导游词
1、景区概况(地理位置、历史及名称由来、参观线路)
孔望山在连云港市政中心新浦南5公里,是离市区最近的景区,也是连云港文化沉淀最为深厚的地方,国家4A景区。秦汉时期和它南侧的锦屏山一起都称为朐山,相传孔子曾经登临此山,以观东海,明代命名为孔望山。山上有龙洞庵、龙洞石刻、石象、东汉摩崖石刻、孔子望海像等景点。
2、龙洞庵(发展历史、建筑及植物)
龙洞庵最早叫龙兴寺,始建于中唐。有1200年的历史,唐太宗贞观年间,下令在全国建众香寺。到了唐中宗李哲时下令将全国的众香寺都改名为龙兴寺。龙兴寺在宋金交战中毁于战火。明代时,获得重建。
龙洞庵实际上是一个四合院的形状,左边供奉的是历代祖师,右侧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正面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佛祖如来,在祖师殿外的庭院中,有两棵名木,西边是圆柏,距今1200年历史,东边一棵是种植于宋代的糯米茶,有800多年的树龄,它每年的4月中旬开花一次,花有四瓣,颜色和形状都跟糯米很相似,糯米茶能泡茶,也能入药。
3、龙洞石刻(龙洞来历、抹字碑的典故和内容、王同的六言诗刻)
相传很早以前一条黄龙曾经在此修身,后来得道成仙以后腾空而去,留下这么一个洞口,所以称为龙洞。其实龙洞原来是一个海蚀洞大海的波涛不断地拍击悬崖,硬生生地让海浪淘出了一个洞。后来海退了,这儿建立了庙宇。洞口附近的自宋到清的约三十则石刻都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有两块石刻要给大家重点介绍,一块是林廷玉的“抹字碑”,一块是王同的六言诗刻。林廷玉被贬到海州做通判,重阳节登孔望山,酒后在龙洞口写下碑文,发泄对皇帝的不满,酒醒后,为了避免麻烦,就将其中一句话给铲除了,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抹字碑。王同当时是海州知州,在任期间政绩显著,在调走之前,和海州名士相聚龙洞广场,写下了六言石刻。
4、石象(外形、年代考证)
这尊石象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汉代圆雕石象,长4.8米,高2.6米,背宽3.5米,它的眼睛鼻子耳朵全部是用阴刻的线条,虽然经过将近2000年的风雨,线条还是很清晰,再看它的腹部腿部和尾巴,这是圆雕手法,它是最具汉代特色的地方。在象身东侧有个浅浮雕的人物形象,手拿铁钩,这个铁钩和汉墓里出土的铁钩一模一样,可以证明是汉代人,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个石象是汉代的石象。这尊石象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东汉摩崖石刻(造像总体形态、道教内容的表现、西王母像,老子像和门亭长像)
大家可以看到,孔望山摩崖造像凿刻在峭壁之上,整个画面长17米,高约8米,目前尚有108尊造像。造像以两个最大的人物为中心辅以主像、坐像、卧像等几组画面,构成了一个布局讲究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的丰富场面。虽经风雨剥蚀,但其古拙的风格,生动的人物形像,仍跃然于石壁之上。孔望山摩崖 1
石刻佛教造像,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佛教摩崖石像,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300年。整个画面中,最大的这个人物形象,面部表情非常安详,这就是道教中顶礼膜拜的偶像老子。在老子上方左边岩石上刻着一位老太太,这就是西太母,俗称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来经过道教的渲染,称为女仙的领袖。我们从画面上看,道教处于主尊的地位,而一些佛教造像在它的四周展开,这种佛道两教交糅的现象,正是东汉时期的特定产物。为什么要把道教的老子和西太母放在中间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当时佛教的传播要借助道教。西边有个人物形象如同汉代的门亭长像。在汉代,亭长就是掌管地方民事和治安的小官,通俗讲,门亭长就是这么多佛造像的守护神。
6、孔子望海像(雕像外形及人物介绍、历史典故)
孔子望海像是1993年为了纪念孔子登临而立的,三座石雕人像,中间为孔子,两侧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和颜回,当年,孔子登上孔望山望海,数不清的螃蟹向他招手,就像行礼一一样,于是孔子认为连鱼蟹都知道礼节,何况人呢?所以孔子就绝了在此演讲礼节的念头。
7、石刻(内容和历史)
杯盘石刻被认为是中国夏朝的祭台,在祭台东边有一个凿刻的文字“启”字,这是夏朝开国皇帝祭祀用的祭台,这个发现结束了夏朝没有文字的历史。
第二篇:孔望山导游词
孔望山在市政中心新浦南5公里。孔望山景区以其古代文化荟萃,而享誉国内外。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三教文明的博大精深。
[龙洞庵]各位朋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龙洞庵了。龙洞庵最早叫龙兴寺,始建于中唐,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宋金交战的年代毁于战火。明代神宗皇帝提倡佛教,龙兴寺又重新修建,后改为尼姑庵,因其西侧有一个龙洞,就改名为龙洞庵了。任过江苏巡抚的林则徐曾两次来此,并在他的诗中对孔望山摩崖造像写下了“千秋孔望谁能企”的赞美。“文革”中龙洞庵也遭受了劫难,塑像砸毁,文物流散,寺庙也拆建为民居。
[龙洞石刻]现在请大家继续往西走,去欣赏龙洞附近历代留下的石刻。
我们先看这个龙洞,龙洞原来是一个海蚀洞,早年海浸,大海的波涛不断地拍击悬崖,硬生生地让海浪淘出了一个洞。后来海退了,这儿建立了庙宇,住持僧又用人工把这个洞口扩大掏深。这个洞你只要对它喊一声,它马上回应你,不信,大家不妨试一试。
这儿也有很多石刻。宋人的题刻,多数是乘兴游览题名留念的。明代石刻最为丰富。明代淮安府知府陈文烛写的《孔望山铭》,应该是龙兴山改名孔望山的缘由。王同六言诗刻,最有代表性。清代的刻石以海州知州师亮采的题刻堪称佳作,最为引人,在这石刻荟萃的艺术长廊中漫步,那丰富的精神享受,实在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石象和蟾蜍]我们先去看石蟾蜍。石蟾蜍在孔望山摩崖造像南
100米处。利用一块突起于地面的原生花岗石,以汉代圆雕方法,凿刻出长约2米,宽约1米的蟾蜍,满身布满鱼鳞状的浅刻的花纹。专家们鉴定它和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时代相当,距今约有1800余年了。那时孔望山的东边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水经常泛滥成灾,人们希望蟾蜍这个灵物能够镇住海水,减少灾难。因而一千多年来,人们象神一样崇拜它,仍然希望它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吉祥。现在,我们再向上走去看石象。在林木葱绿的山坡上,一尊硕大无比的圆雕石象屹立其间。它是由一块完整的天然巨石雕刻而成的。身高2.6米,身长4.8米。这个石象在这里已经“生活”了近两个世纪。在石象的左前腿的上方凿刻了一个手持铁钩、头戴“T”字形发髻、双脚戴着脚铃的驯象奴。这也是汉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石象四个象蹄下面踏着的四朵仰莲,又给石象罩上了一层浓厚的佛教色彩。[佛教摩崖造像]各位朋友,现在我带领各位去参观孔望山风景区文化含量最高的国家级文保单位----孔望山摩崖造像。
大家可以看到,孔望山摩崖造像凿刻在峭壁之上,整个画面长17米,高约8米,目前尚有108尊造像。造像以两个最大的人物为中心辅以主像、坐像、卧像等几组画面,构成了一个布局讲究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的丰富场面。虽经风雨剥蚀,但其古拙的风格,生动的人物形像,仍跃然于石壁之上。
我们所看到的那稍大于真人的坐像,位于中间,高高在上,正襟危坐,面容丰润安详。这两位高贵的长者就是中国道教中顶礼膜拜的偶像黄帝和老子。我们从画面上看,道教处于主尊的地位,而一些佛
教造像在它的四周展开,这种佛道两教交糅的现象,正是东汉时期的特定产物。
佛教造像的造型艺术有这样几类:一是佛,二是菩萨,三是力士,四是飞天,五是供奉人等。先说西侧三号立像,头上高肉髻,面孔高圆,耳垂特大,眉骨突出,目深鼻高,身穿宽肩大衣,赤足而立,右手施无畏印。这是一个典型的立佛像。旁边有几个画像,有坐有立,有惊有喜,目光都集中坐佛身上,一个讲经说法,传道授经的场面被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那中间头戴花冠的形象正是“接引菩萨”的形象。而在孔望山造像中恰恰没有飞天的形象。飞天的形象直到隋代才在敦煌壁画中出现,因而更证明了孔望山摩崖造像的久远。
1981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在北京红楼举办了一次孔望山摩崖造像图片展览暨第一次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定,孔望山摩崖佛教造像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两个世纪。因而它理所当然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第三篇: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173米。下面是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热忱欢迎大家来抗日山风景区参观游览。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1941—1944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以及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曾四次兴工为死难烈士树碑建塔,抗日山由此而得名。
抗日山风景区占地2000多亩,有大小景点20余处,主体景观抗日山烈士陵园占地360多亩,依山而建,分为八个坡段,363级台阶,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碑廊、国防园、盆景园、集会广场、马鞍石、景观亭、神龟泉等景点组成。抗日山烈士陵园是我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它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由滨海区军民一边打仗一边修建的,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陵园内安葬的烈士既有八路军将士,又有新四军将士;陵园内既有国内革命烈士的墓碑,又有国际友人纪念碑;纪念馆里既有中共抗日将领事迹的展示,又有国民党爱国将领英勇抗日的事迹介绍。
1982年以来,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还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的“苏鲁皖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
现在我们来到了陵园的第一坡段——集会广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景区进行修整和扩建,仅2001年至2002年就一次性增加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景区大门、水上乐园、曲桥亭榭、集会广场、碑廊、管理大楼和两处停车场,改建了革命烈士墓、烈士纪念馆、纪念堂,完成了水、电、通讯、音响等配套设施,增加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使景区旅游环境和游客接待条件得到进一步改观。如今的抗日山风景区,已是亭塔耸峙,碑碣林立,松柏常青,花木峥嵘,一个以抗日烈士陵园为主体,以休闲旅游为内涵,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革命传统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山水环绕,植被茂密,景色优美,风光独特的风景区以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一幅“山上人文景观,山坡绿树果园,山下娱乐休闲”的壮丽画卷正在向世人缓缓展开。
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7月,第一座纪念建筑物,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2年7月落成。目前,陵园墓区中有751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每年清明节期间,苏北、鲁南等地数十万群众前来陵园,瞻仰先烈,凭吊忠魂,一些大型集会、纪念活动等,就是在这片广场上进行的。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碑廊,总长60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碑廊建筑高度13米,共立200多块碑。碑上所刻内容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自建园以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为陵园题写的字词诗,二是请国家、省、市领导同志为建园60周年纪念活动题写的字词诗等。
我们面前的就是小沙东海战烈士冢,两边分别是陈毅与陈士榘的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背面是当年滨海军区政治部撰写的《纪念小沙东海战烈士文》。
1943年3月,我新四军团以上干部、战士共51人赴延安学习,途经赣榆县小沙东黄海海面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于是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木船对铁艇的海战。新四军的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凌晨一直坚持到黄昏。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16名干部光荣殉国,其中包括田守尧将军的夫人陈洛莲、张池明将军的夫人张明等4位女同志。彭雄等同志牺牲后,八路军115师和新四军三师分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烈士们的遗体就安葬在这里。
关于彭雄和田守尧同志的生平简介向各位游客作一简单介绍。彭雄同志是江西省永新县人,生于一九一五年,十四岁参加革命。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七日,在指挥小沙东海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二十九岁。
田守尧同志是安徽省六安县人,生于一九一五年,十四岁参加革命,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长、团政治委员、团长、旅长。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七日,在指挥小沙东海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二十九岁。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原来是一座土墓,当年为了建墓,五十多名战士艰苦奋战十天时间,共搬运土方二百五十万斤,平均每人每天搬运土方五千斤。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创造了敌后抗战史上的一大奇迹,被群众誉为“驮山虎”。
我们面前的这两座纪念碑是为纪念国际友人汉斯·希伯同志和金野博同志而立的。汉斯·希伯同志纪念碑立于1944年,背面有罗荣桓、肖华、黎玉联名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他是德国人,出生于波兰,是一位新闻记者,一生曾两度来华,第一次是在1925-1927年间,后因“四·一二”政变而愤然离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掀起了空前的抗日热潮,深受鼓舞的希伯同志携夫人秋迪女士再次来到中国,以笔作为武器,无情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抨击国际上的妥协政策,他曾先后去华中新四军驻地与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采访,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唤起了国际上热爱和平人士的极大同情和赞扬。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的接见。1941年11月,希伯同志在随队采访途经山东大青山时遭遇敌人扫荡,壮烈牺牲,年仅44岁。他被誉为身穿八路军军装同法西斯战斗而牺牲的第一个欧洲人。
金野博同志是日本本州岛秋田县人,原是侵华日军,1939年应征来华,被俘后经我方说服教育,逐渐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的强盗面目,反戈一击,加入了日人反战同盟,担任日人反战同盟鲁中支部支部长,后来到滨海区工作,1944年夏天受伤被捕,被日本宪兵司令部秘密杀害于青岛。
抗日山烈士陵园内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威震滨海的符竹庭将军是他们的杰出代表。符竹庭将军是江西省广昌县人,牺牲时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委。他15岁参加红军,16岁入党,从江西到陕北,从平型关大捷到创建滨海抗日根据地,转战万里,屡建奇功。1943年11月,符竹庭 和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共同制定了“军事打击、政治争取、里应外和、全歼敌人”的战斗部署,攻打赣榆城。他卓有成效地开展瓦解伪军的工作,利用内线打开城门,并随同突击部队在前沿指挥作战,全歼伪和平建国军第七十一旅。伪保安队和盐警共2000余人,从伪旅长到伙夫无一漏网。不幸的是,在敌人报复扫荡中,符竹庭将军在战斗中牺牲于我县黑林镇马旦头村,当时年仅31岁,遗体就安葬在这座陵寝中,墓内采用的是悬棺,棺材的四角由四根钢索吊拉,以防受潮。
也许是一种巧合吧!在1942年7月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上,符竹庭将军曾语重心长地说过:“我军众多将士为反法西斯侵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安葬在巍峨的马鞍山上,假如有一天我牺牲了,请同志们记住,也要将我安葬在这里!”未曾想,第二年,也就是1943年11月26日,将军就长眠于此。滨海军民遵照他生前的嘱咐,将他安葬在这里,为他修建了庄重的六角亭陵墓。正面镌刻着符竹庭同志的生平和事迹,镶嵌着符竹庭同志的半身铜像。为了纪念符竹庭将军,赣榆县在1945—1950年间曾称为竹庭县。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在抗日山烈士陵园建园40周年纪念活动时,为符竹庭将军亲笔题诗:“赣南闽西初相识,万里长征风雨同。君赴敌后驱日寇,血洒赣榆留英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陵园的第六坡段,这座滨海军区抗日烈士纪念塔铭刻着1942—1943年一年间牺牲的900多位烈士的英名和主要战绩,还刻着当时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的祭文和参议长杨希文同志的悼词。
我们面前的这座抗日烈士纪念堂是抗日山最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建于1942年,是仿延安窑洞式建筑,表达了当时军民远离延安心向党的革命情怀。纪念堂内有26位国家领导人和将军的碑刻,他们都是曾在赣榆战斗过、生活过的老领导,其中军队干部均是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老首长,其中包括刘少奇、罗荣桓、陈毅、肖华、谷牧、陈士榘等革命先辈。纪念堂两侧的长碑上刻有1300多位烈士的英名,上面还有现今在世的“活烈士”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战争频繁,伤病员统计工作难免有疏漏之处。
我们面前的这座小型抗日烈士纪念塔是后来补建的,当山顶的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后,我军又从文件箱中获得一本烈士花名册,然而塔已经树立,无法将烈士英名添补其上,只得另建碑石,以供后人瞻仰,所以也就有了《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序》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抗日山的最高处,站在这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高大巍峨的抗日烈士纪念塔,这座塔是1941—1942年间由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以及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修建而成的。它高达14米,底座是一块天然的基石,塔顶的八路军战士一手握枪,一手擎旗,顶天立地,浩气凛然。
60年来,抗日烈士纪念塔历经风雨沧桑,依旧巍然屹立,它已经成为抗日山烈士陵园的形象标志和精神丰碑,它象征了中华民族抵御外强,光复河山的伟大决心,证明了中国人民永不可辱!
“抗日烈士纪念塔”这7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八路军老战士、我国著名书军旅法家武中奇先生用苘把子蘸墨直书其上的,可谓一字值千斤。武老先生曾将这笔迹拓下过,1983年武中奇在北京举办的书展中就有这份拓片,后被军事博物馆收藏。
在1942年7月7日纪念塔的落成典礼上,罗荣桓、陈光、肖华、符竹庭、黎玉、谷牧、陈士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塔下合影留念,这张合影照片现陈列在第二坡段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中。每年各地群众前来瞻仰先烈、凭吊忠魂时,总会在此合影,以作纪念。
我们面前的这块石头,形似马鞍,所以叫“马鞍石”,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也就得名于此,“马鞍石”三字也是武中奇先生亲笔题写。
篇二: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赣榆依山傍海,素有“黄海明珠”之美名,这里环境优美,风光独特,像抗日山、秦山岛、海州湾......是数不胜数呀!让我给你介绍介绍抗日山吧。抗日山是国家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整个烈士陵园上下分为八个坡段,气势雄伟,亭塔耸峙,碑碣林立,松柏常青,花木峥嵘,从下往上看去,很有南京中山陵的味道。
陵园内有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希泊纪念碑、符竹庭墓、滨海地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和纪念堂等。陵园墓区中有751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来到抗日山,你会在无形中被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所震撼,这是华夏儿女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的共同心声。我建议大家去参观参观那些为胜利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们。
篇三: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苏北有个赣榆县,赣榆有座抗日山。
土为肌肤,石为骨骼,兀兀磔磔,横无际涯。仿佛县邑东侧的黄海耸起排天巨浪,被历史凝固在天地之间。峥峥石隙间那隐忍的红,是战争结痂的尊严。
抗日山因抗日陵园得名。园聚八路军、新四军烈士三千五百七十六名,从军区司令,到机枪射手;从强渡金沙江的英雄,到火烧杨明堡机场的壮士。不解甲归田,不晋级升迁,死后依生前战斗序列集结———他们用血肉保卫民族,他们用精神惕励民族。抗日山的重量,是气节的重量。
自山脚,至山顶,陵园由东西墓园及碑、堂、亭、塔八个段落组成。一条石阶沿坡而上,把八个段落结构成一个博大而又精致的建筑群落。石阶为青石凿成。粗砺坚韧,质朴厚重。一级,一级,一级,青石连接着、扶持着、呵护着、砥砺着穿过风雨、穿过雷电、穿过云霞,穿过日月组成的峡谷,直插苍茫无限处。石的硬度是意志的硬度,石的阶梯是肩胛的象征。
纪念碑分别用钢枪、刺刀、炮弹、手榴弹造型,作为武器它们壮烈威严,作为雕塑它们磅礴大气。抗日山的雕塑,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美学品质把自己和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切雕塑区别开来。
陵园始建于1941年,次年8月2日竣工。工竣赣榆全县民祭。民祭那天,四乡八野人群如黄海涌潮,抗日山上战将云集。罗荣桓、黎玉、陈光、肖华、陈士榘祭陵。滨海军区司令符竹亭主祭。祭毕符竹亭执肖华手嘱托:“抗日山有我三千将士,我死请葬我于侧。”时过一年,一语竟成谶言。
将军江西广昌人,十五岁离别相依为命的祖母加入红军,开拔那天,老人拄着竹杖跟随队伍翻过三座山头。眯眼瞩望,又什么也看不见———将军的祖母,是位失明的老人。从穿上军装起始,将军就深谙军队和人民的关系。跋涉两万五千里,打过平型关主攻。平型关战役中部队请来一位老乡向导,老乡却一路走一路忙着摘枣吃。将军一问,原来是老乡没有吃饱饭。批评了有关同志,向老乡道了歉,将军立即掏钱买来饭食。看见一名哨兵赤脚站岗,双足被石头烙得通红,他问:“是没发鞋子?”哨兵答:“鞋子破了。”他问:“破了没补?”哨兵答:“我不会补。”将军立即找来指导员,了解情况,研究措施,并亲自为哨兵补鞋。看着将军补鞋,哨兵的热泪流似阿拉伯的橡胶树。
军区政委身先士卒为国捐躯,年仅三十一岁。肖华闻凶千里奔丧,他说:“纪念烈士我们任务有三———第一报仇!第二报仇!第三报仇!”一将衔哀,三军动容,“报仇”声沿八级山坡隆隆下。呐喊中军魂请缨。
静卧大山的烈士中,有捐躯大海者。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旅长田守尧乘船由江苏转山东去延安学习,行至小沙东海域与日寇快艇遭遇。自拂晓,至黄昏,一条木船抗击三艘快艇,短枪手榴弹抗击步枪机关枪,血战一天,敌我各伤亡数十。或搀扶,或策杖,或爬行,伤员们并排匍匐船头,他们庄严举起武器,把最后的子弹连同军人的尊严一道射向日军旗帜,之后,全部跳进滔滔海浪。彭雄入伍于井冈山,田守尧入伍于安徽六安将军县。一代抗日骁将,都刚满二十九岁。
有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一为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希伯是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1925年就来到中国参加北伐,抗战后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在延安见过毛主席,在皖南见过周恩来,在苏北见过陈毅和粟裕。牺牲于大青山战斗,时年四十四岁。另一为日本反战同盟金野博。金野博随日寇侵华,被俘反戈。复又为前部俘,遭同胞戮以乱枪。
三千五百七十六个姓名,三千五百七十六杆枪。三千枪膛里警醒着同一首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山顶立陈毅题词:浩气长存。仰望石碑,诵读铭文,仿佛看见一尊铁色雷霆抽出闪电之剑,剑尖上闪动那西蜀口音的苍天独白。
朱德诗碑镌《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长诗一阕。全章凡四十五行,二百二十五字。“捍国不惜身,伟名诸同志。寰宇播英名,千古传青史。”雄浑沉郁,丝丝入扣,铜琶铁板,荡气回肠。中国诗国,民族存亡间身着军装冲锋呐喊是文学艺术的责任和良心。碑之一侧,伫立一尊基座十四米的铸铁士兵,中华民族以胸为盾。
第四篇:骊山导游必备(导游词)
骊山导游必备(导游词)
作者:曹兵刚
致导游
导游朋友们:
你们传播着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着与五湖四海朋友的友谊,是文化交流的使者,骊山风景区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对你们一如既往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
为了方便您的工作,我们特制作这本手册,使您对骊山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骊山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同年又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旅游景区。近年来我们又投入巨资开发建设了东绣岭景区,进一步完善了骊山的基础设施,使达摩洞、上善湖、七夕桥、上德苑休闲广场等一批精品景点呈现在了游人面前,更加丰富了骊山的文化内涵。
骊山自古被誉为“华夏源脉”,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随着景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期待着与您的真诚合作!
编者 2008年10月 骊山之最
最古老的传说——女娲补天 最凄美的爱情——盛唐之恋 最辉煌的历史——西安事变 最靓丽的风景——山花烂漫 最刺激的体验——飞越无限
骊山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游览骊山风景区。现在,我们从骊山的东大门(史称昭阳门)入园,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骊山胜迹图,先了解一下骊山的概况。骊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1302米,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3.7公里,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从地质角度来讲,骊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经运动时期呈整体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断块。在陕西境内,骊山险峻不及华山,绵亘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龙门,但却以“秀”而闻名于世,因此又名绣岭,今天人们习惯上把骊山分为东,西绣岭,西绣岭上主要分布有烽火台、长生殿遗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谏亭、三元洞等景点,东绣岭主要分布有上善湖,七夕桥,上德苑,达摩洞,举火楼、石瓮寺、石瓮瀑布、鸡上架、遇仙桥、秤砣石等景点。胜迹图下面的这些浮雕造型表现的分别是女娲补天、长生殿盟誓、遇仙桥、秦始皇戏神女、张骞出使西域等骊山传说。了解了骊山大概情况后,请大家拾级而上,我们边走边聊,去仔细体味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独特的韵味。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这是著名学者、诗人郭沫若先生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恰当而准确的概括。
首先来到兵谏园。兵谏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65周年,弘扬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建。园内展出有与西安事变有关的飞机、火炮、汽车、装甲车等兵器。西安事变浮雕再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过程,是迄今唯一全面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浮雕,于2004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68周年时对外开放,成为我们回顾历史的生动教材。(兵谏园及西安事变浮雕简介附后)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记载“西安事变”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景点——兵谏亭.1936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一阵枪声中,神色惊慌的蒋介石从华清池后门经这条路向后山逃跑,50岁的蒋介石在慌忙的奔跑中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石缝里,扭伤了脚,于是他只能顺势藏在石缝中,听天由命了。当然蒋委员长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悠闲,大家可以想想看,寒冬腊月,近50岁 的蒋介石,身披睡衣,脚踩拖鞋,惊慌失措是何等的狼狈。这个石缝今天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并且加修了防护铁链,以确保游客安全,这块有花纹的大石头,就是“虎斑石”,关于这块石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眼前这座石亭就是著名的兵谏亭了。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是临潼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同时,王耀武、陈诚、卫立煌等人在岩上题有“艰苦卓绝”等词,后被铣刷,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适应统战工作需要,再次易名为“兵谏亭”,并用蓝田美玉制成匾额悬于其上。
下一个景点是晚照亭,大家都知道“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这座重檐钻尖顶方亭就是取“骊山晚照”之意,建于1981年,从这里可鸟瞰华清池、东花园、临潼全景和渭水。据记载,每当雨过天晴,云开雾散,骊山似一匹青色的骏马,青翠欲滴,清晰可见,在落日的映照下似披上了一层迷人的桔红色,更显得流光溢彩,妩媚动人,有缘人才得一见。关于骊山晚照有二首诗最为著名,一首是明代诗人刘储秀所写,“由来骊山多奇峰,一望岚光翠且重。复此斜阳相映处,红云朵朵照芙蓉。”另一首是清代名士朱集义所写,“幽王遗没旧荒台,翠柏苍松绣作堆,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现在,我们只能从这些诗文的意境中去体味骊山晚照的辉煌。大家可以随意留览一下,借此机会,我向各位介绍一下临潼的历史。临潼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元代以前渭河南北分两县,南为骊戎(这也是骊山的由来),北宋时因骊戎东临临河,西临潼河,两水环绕入渭河,故改为临潼县,(1997年6月30日撤县设区)。临潼自古是一个风水宝
地,人杰地灵,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目前临潼的文物区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以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始前文化区,二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化区,三是以华清池为代表的唐文化区,所以当地人无不自豪地说,在临潼每一脚踩下去都是秦砖汉瓦,今天的临潼人也在为把临潼发展成一个旅游名城而努力。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并蒂皂角树,是由杨贵妃与唐玄宗在长生殿前亲手种下的,是他们凄美爱情的永恒见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被传为千古佳话。
坐落在骊山第二峰的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民族创始人女娲而建的,相传女娲“抟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后世人尊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每当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沿续至今,称为“单子会”,并逐渐成为一种附近居民的欢乐节,庙会期间,寺前庙后,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里也是骊山又一个最佳观景点,从这儿远眺,重山叠障,苍翠欲滴,不觉使人神清气爽。
大家眼前的这座大殿即是老君殿了。老君殿始建于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为道教始祖,认为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认作先人,上了封号,相传唐玄宗游幸华清宫时,两次在此梦到老君降临阁内,因此称为“降圣阁”又称“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儿的杰作,玉像造型细腻,刀法简练,神态逼真,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丰富想象力,后经“安史之乱”,华清宫被焚,这精美的石雕艺术品的正身和莲花座均被烧裂,双手被道人盗走,其后,刻木手嵌于腕下,现玉像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
明圣宫位于老母殿南侧,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著名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人为报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资修建的一座大型道教观。明圣宫占地面积60余亩,共有殿堂房屋300余家。明圣宫是我国现代少有的大型纯木古建筑群,是西北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
鸟语林坐落在西绣岭,占地面积50余亩,网内空间100多万立方米,充分利用原有峡谷地带,使涧、溪、瀑、潭、池巧妙地串成一体,自然流畅,碧
水长流,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给人以回归自然,世外桃源之感。园内存养有上百种近十万只珍禽异鸟,有朱鹮、鸵鸟、白鹭、富贵鸟、代胜、大雁、七彩小鸟、美国落地王鸽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
我们公司在2008年修建的一个储水量为两千立方米的人工湖,叫做上善湖,它既是一个景观湖,又保证园区内的卫生用水以及园内树木的绿化灌溉。这个名字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说,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老子用水性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他认为做人要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之相争,即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在这里湖与老君殿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置身于此,你的心灵也会受到洗礼。
“无限风光在险峰”,沿着这条气势宏伟的台阶路,我们还可以沿途欣赏到骊山东绣岭秀丽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已登上骊山最高峰烽火台了,在这一段路途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这里的树干都是扭曲的,我们叫它拧拧柏。关于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嗤”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5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了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眼前这座烽火台,是1985年在烽火台遗址上用精制的仿古砖修筑起来的,高约13米,底座10米见方,顶端有一个观景方亭,游人可沿内壁楼梯盘旋而上,如果有兴趣,大家可登台顶而四望,临潼景区可尽收眼底,你自然会有一番好心境。顺便告诉各位,这烽火台还真的启用过,时间是1990年西安临潼第一届石榴节,而且用的是真的狼粪点燃,是从动物园中收集的。但却不是用来报警,而是供游客们进行观览,在笑声中记取这千年古训。
从烽火台向南望去,那座球形屋顶就是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以时间频率的研究和服务为主要方向,是我国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这里与烽火台相望近在咫尺,但却完全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崭新的现代科技的园地,这里有天文知识厅、放映厅、观察室等展视厅室,在放映厅里,您可以畅游300万光年前的河外星系,探索宇宙的奥秘,最值得自豪的便是我们平时听到的广播上传出的“现在是北京时间X点整”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它的授时误差仅为0.1微秒。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现在,如果有人已经精疲力尽了,那么我们建议大家可以从老母殿处坐索道下山,沿途领略骊山全貌。如果您还游幸未尽,那请随我从东绣岭下山,这一路我们可以在达摩洞小憩,在七夕桥边倾听牛郎与织女的悄悄话,可以在巨大的象棋残局间闲庭信步,可以在上德苑休闲广场上伸展疲惫的腰肢,你也可以在东绣岭间的小径中体验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
经过晚照亭向西,我们来到三元洞。三元洞北临华清池,是从西门登山的第一站,是一处自然景观。这里有几孔清净幽雅的窑洞,洞内奉祀着道教所尊的“天官、地官、水官(玉皇大帝、土地爷、大禹)”三元,其奇特之处是窑内有5个茶杯口粗细的天然通风圆洞,深不知底,昼夜生风,春夏风向外吹,秋冬风向里吹,故称三元洞。至此,我们骊山的游览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来骊山,再见!
兵谏园及西安事变浮雕简介 兵谏园内展品介绍:
山炮:又名马拉炮,1936年产于日本,“西安事变”时期日军装备。加农炮、小钢炮:美国制造,“西安事变”时东北军装备,骊山战斗中备用。小吉普:美式吉普。东北军105师师长、临潼兵谏总指挥刘多荃的座车。装甲车:“西安事变”时国民党镇压请愿学生所用,张学良将军曾在此车上对学生发表讲话,劝退学生。
飞机、教练机:美国制造。“西安事变”中国民党洛阳航空分校蔡锡昌驾此机飞陕,妄图救蒋,在临潼城外被十七路军装甲团扣留。
中吉普:美国制造。“西安事变”中东北军以此车撞开华清池正门——津阳门,后为护送蒋由临潼到西安的警卫车。
步兵炮:美国制造。“西安事变”时东北军装备,骊山战斗中备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兵谏亭碑林,是由12块造型各异的石碑组成的五星图案,碑文多为文人墨客对西安事变或张、杨两将军的赞誉,这些碑文各有千秋,透过这些碑文希望大家能领略二位将军的风范,获得书法艺术的享受。
这座纪念性主题浮雕于2004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68周年正式揭碑、对外开放,是我国迄今唯一全面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雕塑。它总长60米,高3.6米,它由具有象征意义的12组画面构成,成功塑造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典型人物120多个,再现了当时的真实情景。这座纪念性主题浮雕由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策划、陕西骊山书画艺术研究院创意设计完成的,历时两年,总投资260万元。
西安事变是二十世纪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也被称为“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国共内战,促成了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于生死存亡之际挽救了中华民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安事变”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由当代著名的榜书大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德高望重的李铎将军题写的。
接下来是西安事变浮雕简介,大家对浮雕内容做以大概了解。
大家看,主画面的第一组是日寇侵华、国共对垒。从残垣断木、浓烟四起、铁蹄肆虐的场景,大家不难想象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1931年的“9.18”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1935年的“华北事变”等,步步进逼,120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3000万同胞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不顾民族危亡,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主张,先后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整个中国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交至迭乘,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秋。
1935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西北剿匪司令部”,张学良为副司令并受命率东北军剿共,在屡战失利之后,对中共及其领导的红军有了了解。同时,在举国上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的感召下,思想深处发生了转变,逐渐认识到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是错误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方争取张学良和东北军的时候,张也先后多次寻找共产党,特别是次年4、5月间与周
恩来在延安的两次秘密会谈,坚定了“联共抗日”的信心和决心。由于杨虎城一向思想进步,主张抗日,中共通过做工作,与杨及十七路军的默契关系很快建立。1936年冬,红军与东北军、十七路军三方联合,共同抗日的局面初步形式,当时人称“三位一体”。
1936年10月22日和12月4日,蒋介石两次进驻临潼华清池行辕,召集西北“剿匪”将领,部署“剿共”事宜,并一再威逼张杨两部进攻陕甘宁苏区,张杨两将军多次觐见蒋介石痛陈利害,劝蒋联共抗日。张学良甚至由苦谏而至哭谏,但均遭蒋拒绝。
12月9日,西安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万余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12.9”运动一周年游行活动,并赴临潼华清池行辕,准备向蒋请愿。蒋闻此讯大发雷霆,电令张学良加以阻止,若学生不听则“格杀勿论”。张学良为避免流血事件发生,驱车至十里铺赶上了请愿队伍,站在路旁的土堆上劝学生回城,并当众表示:“同学们,你们的一切请愿书都交给我,由我替你们转向委员长陈述”。“同学们,我是当地负责长官,决不欺骗你们,我要在一星期内用事实给你们回答!”学生们很受感动,后陆续返城,而此事遂成为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12月7日前后,张杨两将军和蒋兵谏想法形成。11日,蒋介石在华清池行辕召集参谋人员会议,决定12日颁布第六次“剿共”总攻击令,如张、杨两部不听,就解除他们的武装。迫于无奈,11日午夜,张、杨在西安杨虎城官邸——止园,设立临时指挥部,部署指挥兵谏行动。骊山战斗由东北军负责,总指挥为105师师长刘多荃。凌晨6时,对华清池展开攻击。东北军卫队一营营长王玉瓒和一连连长王世民首先冲进蒋的卧室,发现蒋的衣帽、斗篷、假牙尚在,人已逃走。张、杨下令搜山,约9时许,卫队一营手枪排班长刘允政、翟德俊等,在骊山西绣岭虎斑石夹缝中找到了蒋介石。后由谭海、唐君尧、孙铭九等人护送蒋介石前往西安。
西安城内的军事行动由17路军负责,17师51旅旅长赵寿山任总指挥。战斗打响后两小时,所有蒋系党、政、军、警、宪、特120多个单位近万人的武装全被解除。同时,控制了西安机场,扣留了50多架飞机,扣押了国民党军政大员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及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等人。12月12日上
午,骊山、西安两处军事行动结束后,张、杨通电全国,发表对时局宣言,提出八项救国主张。
兵谏后,全国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如何处理善后,才有利于国家民族,成为举世注目的重大问题。17日,周恩来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应邀抵达西安;22日,宋子文、宋美龄一行飞至西安;12月23日,西安谈判开始,会址设在张学良公馆西楼二楼会议室。周恩来代表中共和红军,张学良代表东北军,杨虎城代表17路军,宋氏兄妹代表蒋介石参与和谈。24日,和谈协议达成。蒋介石表示停止剿共,联合抗日,并“以领袖人格担保”,履行承诺的六项条件。25日下午4时,蒋在张学良、邵力子、宋氏兄妹的陪同下离开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26日中午,蒋一到南京,立即翻脸对张实施报复。除公开发表《对张杨的训词》以歪曲事实外,并于1937年1月由国民政府发表命令:“张学良所处十年有期徒刑,本刑予以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此令”。这一纸命令,使张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失去了自由,过着幽禁的生活,2001年在台湾与世长辞。事变后,杨虎城于1937年6月被迫出国,11月回国遭囚禁,1949年9月6日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蒋回南京后,违背诺言,拘押了张学良,并炮制出〈陕甘军事善后方案〉,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威逼西安,东北军内部战和分歧,矛盾重重,以至互相杀害。37年上半年,周恩来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等地与国民党负责人谈判,力挽狂澜,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凇沪战役爆发,战火烧到了南京政府的心脏地带。蒋介石被迫下决心抗战,从而国共两党和谈步伐加快。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与中共的合作地位。团结统一,联袂抗日格局形成,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以自由与生命为代价,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带团小贴士
骊山经典推荐线路1.骊山东大门——兵谏园——西安事变浮雕——藏身洞——兵谏亭——晚
照亭——老母殿——老君殿——明圣宫——鸟语林——上善湖——烽火台——七夕桥——上德苑——晚照亭——三元洞——骊山西门
骊山经典推荐线路 2.乘骊山索道——老母殿——老君殿——上善湖——七夕桥——上德苑——晚照亭——兵谏亭——骊山东大门
骊山乘车线路:从西安火车站乘306路、915路、914路旅游专线车到骊山索道站或临潼博物馆站下车即到骊山。
旅游咨询电话:029—83820601
第五篇:望儿山英文导游词
Ladies and gentlemen: Everybody is good!Welcome to Yingkou wangershan mountain scenic sightseeing.I'm Annabell Xing, the tour guide for you, I feel very happy.Wish you can be in sight, happily spend this a good time.Wanger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located in Yingkou city in Xiong yue cheng, scenic spot position is superior, the traffic is very convenient.Here four seasons, mild climate, with a long history, rich products.Famous apple cultivation Xiong Yue hot spring is here and the well-known absorbing two major tourism brand.In addition, the beach and Asian plant specimen garden also has its unique charm.Wanger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is the most striking a odd coloured different grass.It is a provincial scenic spot, provincial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 in 2001 promoted to national AAA level tourist area.Wangershan formed in Yanshan mountain fold and movement , more than about 3000 years ago.Wangershan mountain at an altitude of 106 meters, the relative height of 82 meters.Wangershan mountain is the southern mountains, also named after the famous mountains in a mother's love as the theme.Wangershan mountain not only imposing appearance, impressive, but also a fascinating love the holy land.About the origin of the name, with a beautiful legend.According to legend a long time ago, Wangershan mountain is a sea.Backer of the sea, there was a small fishing village.Home to a charity of the mother and her young son.Her husband died in hard sea.She can only rely on spin weaving to earn some money, and save for their son eating frugal to jilt to reading.Mother lived alone ,life is very austere.A few years later, son academically, mother was overjoyed, and a day to send son is highest.Never thought: the son died in the sea.Elderly mother missed son, day after day on the mountain,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her son, to see the return of the son.The eye is dry tears also failed to fulfill a wish, the elderly mother finally turned into a man.Now please look at the peak of Wangershan tower, built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as built in honor of the great mother.The following is one of the main attractions.Now we can see the “mother like”, it was built in honor of all the loving mother.She is the epitome of all the loving mother;We can with mother to pose for photos here, let mother in our hearts forever.Present in front of everyone is the ”step mother stone“, legend has it that this is the loving mother and her child.Mother that cause us to miss grace.Below the pool water is mother grace pool;Although the two are artificial, they expressed gratitude only female, repay the mother to do so that is like a profound implication.The two held high cement bridge called mother-child bridge, that is often through the old wooden bridge, both mother and son to leave eternal memorial, redesign built today.Now we climb Wangershan mountain.Please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pay attention to safety.This is 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The top of the mountain breeze blow gently, we viewed the mountain paths crisscrossed, orchards, Xiong Yue ancient city in the mind.This is just now I talked about the Wangershan tower.There is a ”thanks to mother's words“ and ”have a mother like“., legend has it that old mother turned into a man.Here, give you ten minutes to rest, and then we set down the mountain.Wangershan mountain landscape, on the basis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as clues, with a mother's love as the theme, is a scenic spot of moving.In the new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very representative.Now, please go to ”the loving mother pavilion“.”Loving mother pavilion, built in 1995, is a antique buildings, the whole of China's first and only a loving mother memorial.Inside plastic has a statue of the loving mother like, wall engraved with Mao ze dong written in honor of the mother , and through the ages the statue of the great mother and their life;The outer wall engraved with the ancient 24 filial piety and moving story.When you step into the solemn of the loving mother pavilion ignorance will remind of her mother on their own hard feeding, get the education.“A mother's love world”, is our country for a mother's love and by the constant theme of mother love built the largest area, technology the most refined, the best quality of sculptures.It shapes of all ethnic groups,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industry great image of the mother.When you are in that a mother's love in the world, walking in the sea of the emotion, can you? You will be impressed.“Rite” garden "is in order to let visitors see mother, mother in the elegant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add longevity of Jiangnan gardens built similar places.Let a person feel fully the sanctity of a mother's love and maternal love purity is supreme.Friends, the Wangershan mountain scenery tourist area of the main attractions, tour ended here.Every day is a mother's love story thousands of dry, speak also speak forever.The mother's great spirit and selfless dedication of human is a inexhaustible treasure house of love, the source of love, only a mother's love is the greatest in the world, no spring breeze is warm, not the sun is bright.Wangershan mountain ,people in order to let the son in the world to better memory of his mother, in order to make a mother's love light infinite, about in the second week of may every year as the flowers in full bloom, spring season, held in large scale, new special mother's day.Today, my friends, sightseeing activities to the end.You may remember the Wangershan mountain, remember the mother's day.Welcome to our shop again,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