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情况1109
XX县广泛开展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活动
XX县积极响应省委和市委的号召,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和南平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采取多种措施,把开展向詹红荔同志学习活动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把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全县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生动教材,用詹红荔同志的感人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勇做时代先锋、争为党旗添彩。
多形式组织,掀起向詹红荔同志学习热潮。采取收听收看报告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开设学习专栏、组织演讲比赛、单位部门讨论交流等方式,全面开展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活动。如县公安局按党支部组织党员民警收听收看“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庭长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县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召开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座谈会;县法院召开二层负责人学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县检察院以“八个一”深入推进学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一是在院内网开设一个学习专栏,二是召开一场学习动员大会,三是开展一次“学习先进争当模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四是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一场学习交流会,五是组织全院干警集中观看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电教片,六是每个科室选派一位干警进行一次演讲比赛,七是召开一场历任和现任下派村支部书记座谈会,八是开展每名干警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活动。截止目前,全县各基层党(工)委采取不同形式纷纷开展了学习活动,在全县掀起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的热潮。
撰写心得体会,深刻领会詹红荔崇高精神。以领导干部交流讨
论、广大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推进詹红荔先进事迹的学习,准确领会詹红荔先进精神实质。学习她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学习她爱岗敬业、公正司法的职业追求;学习她大爱无私、甘于奉献的优良品德;学习她清正廉洁、清风正气的高尚品格。进一步在全县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先进为楷模,以典型为榜样,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为推动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结合当前工作,把握学习重点。将学习活动与当前中心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机关效能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把握好学习活动的重点。一是以强化部门职能服务意识为根本点,深入讨论和思考如何发挥宣传、服务、促进、引导功能,在政策上帮、在思想上引,在问题上疏,发挥协调和沟通作用。二是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在深入调研、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举措。三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我县基层党建工作中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加以整改。四是以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为结合点,探索如何抓住机遇,扩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带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推进。五是以干部教育为着力点,加强机关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认真对照检查,务求学习实效。县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对照检查,以詹红荔同志为标杆,在服务群众、争创一流业绩上下功夫。查党性觉悟,看是否像詹红荔那样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甘当公仆、无私奉献,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像詹
红荔那样清正廉洁、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公道正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查干事创业精神,看是否像詹红荔那样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实践。通过对照检查,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篇:詹红荔先进事迹
詹红荔先进事迹
为了“新生少年”的明天
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
我1984年到法院,长期从事刑事审判,第一次接触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还是在我们延平法院少年庭成立之前。那个时候,我认为都是刑事犯罪案件,应该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几个案件下来,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对少年审判有了新的认识。
失足少年思想不成熟,要给予更多关爱
这得从郑微微的案件说起。郑微微在我们那儿小有“名气”,父母残疾,无人管教,9岁就开始“闯社会”,打、砸、抢、偷、盗无所不为。刚满14岁就因涉嫌抢劫、强奸、故意伤害被起诉,着实让人恼怒。庭审时,我没有好脸色,一判了事。
春节之际,法官到省少管所慰问,我发现会场里一个人一直低着头,便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送给他一份精心制作的贺年卡。他抬起头,冲我一笑,我没认出他就是郑微微。我没有想到那一个拍肩膀的动作,会出现这样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他努力改过获得了减刑,并且出狱后找到了工作。他让我认识到,法官的责任不仅仅在法庭,爱的引领和判后帮教更漫长,只有用真情和爱心洗涤他们沾满尘灰的心灵,使其真诚悔过,这才是少年审判的良方。
少年案件牵涉面广,要公正化解矛盾
2003年初,一起因为几句口角而引发的青少年聚众斗殴事件,导致一名学生当场死亡。庭审时,被害人村里200多名乡亲聚集在法院门口,打出“杀人偿命,血债血还”的横幅,见到被告人家属就打。我想,冤冤相报必将引发更大的矛盾,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解开他们仇恨的心结。庭后,我多次前往看守所,帮助失足少年认清自己的罪责;连续做被告人家长工作,促使他们尽可能通过经济赔偿来表达歉意。同时,我还三番五次到被害人村里,做附带民事赔偿的调解工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双方家属都意识到,我是在真心为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这个案件以最稳妥的方式结案,一场一触即发的“风暴”平息了。我由此体会到,我们审理每一起案件,很重要的是化解案件背后的矛盾。只要真诚,就能唤醒当事人的理智;只要公正,就能赢得当事人的信服。
社会转型时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尤其重要
在少年庭工作,我考虑最多、感到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想,如果能让他们懂得是非善恶,防患于未然,那远比等他们犯事了再挽救更有意义。于是,我们走进学校、社区,尝试着和家长、老师沟通,做一些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益的努力和实践。现在孩子思想活跃,要想让他们接受你的观念,并不容易。我主动去了解年轻人的思想喜好,了解时下潮流风尚。年轻人喜欢网上聊天,我特地申请了QQ;现在孩子表现欲很强,我更愿意组织一些“模拟法庭大赛”、“法制漫画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渐渐地,大家接纳我,信任我,也接受了我的观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近几年,我们庭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越来越少,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预防犯罪的工作中。
新生少年自尊心强,理解和支持很关键
我们称回归社会后的失足少年为“新生少年”,我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 “新生少年队”。这样他们既可互相关照,又有了服务社会的机会。
汶川大地震后,“新生少年”小林、小严想上街义唱义卖,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我担心他们的特殊身份,上街募捐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于是,赶紧向院领导汇报,得到了支持。3天后,一场主题为“祈福灾民,天佑中华”的赈灾义演在南平激情广场举行。20多名小伙子志愿帮忙,有的还是从100多公里外的地方赶来的。他们希望也可以跟普通人一样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那次活动,我们一共募集到7万多元。
少年刑事审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愿意与大家一起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詹红荔先进事迹
《詹红荔先进事迹》简介:
“詹红荔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审判庭的庭长。她始终坚持 “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不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的承诺,怀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少年审判工作的始终,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她审理的近500起案件涉及1140多名少年犯,无一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公正司法,更要能动司法。
詹红荔认为,少年审判,惩罚不是目的,关键在引导他们真诚悔过,重塑人性,走向新生。她主动将审判工作向前、向后延伸,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首先,是庭前的三个不开庭: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其次,是庭中的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第三,是庭后的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这套工作法,有效拓展了少年审判的工作平台,提升了工作实效。
有个学生叫小冬,家境贫寒,成绩优异,一念之差,拿走了同学的笔记本电脑。庭审中,他真诚悔过。对这样偶犯的失足少年,本可依法适用缓刑。但由于他是外来农民工子女,落实不了帮教措施,判不了缓刑。詹红荔认为,如果因此就判处监禁刑,这对小冬不公平,而且进监狱还有“交叉感染”的危险,可能会毁掉这个孩子。
为此,詹红荔来到小冬父母临时居住的社区,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中为小冬寻找帮教人。为找一位老专家,她六次登门,才把他等到。当詹红荔说明来意,老人反问:“这孩子是 您家亲戚?”詹红荔摇摇头。老人再问:“那是受人之托?”她还是摇头。老人有些不解:“那你这么上心,是为什么?”詹红荔说:“这是一个农民工的孩子,他的父母离乡背井就是为了将孩子培养成人。我不忍心让他们希望落空。只是想请您尽一份力,给孩子一个新生的机会。”老专家被感动了。
小冬在这个老专家的监护与帮教下,渡过了缓刑的日子,2009年顺利考上了农林大学。
失足少年就读难、就业难,不利于他们回归社会。为此,詹红荔努力推动建立少年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她积极奔走呼吁,建议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分流疏导处理,能行政处罚的,不移送起诉;能附条件不起诉的,不移送审判。让一时失足的孩子,进入司法程序之后,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及时的处理。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审结案件,更要事了人和。
詹红荔常说,少年犯罪案件,牵动着的不是一个家庭,而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社会群体。身为少年庭的法官,永远要在细节上多想一点,在审理中多走一步,在法庭外多做一些。她办案的过程总能告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当事人双方坦诚相见,没有一件引起矛盾激化。
人民医院的董良瀚院长说起这样一件事:一群学生斗殴,有个少年被打成重伤送到医院,医生全力抢救,还是没救过来,欠了6万多元。有医生问:“医疗费怎么办?”董院长说:“双方亲属都闹得不可开交了,他们不来闹事就不错了,这笔钱肯定要打水漂。”没想到,几个月之后,死者的家属却主动到医院把医疗费缴了,并动情地说:“案件已得到了公正处理,法官也帮助拿到了赔偿,我是没了孩子,但不能昧了良心啊!”说完,还向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是什么样的法官,用什么样的方式,唤醒了人的良知,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董院长十分好奇,一打听,原来是詹红荔法官承办的案件。他感慨地说:“难怪会有这样的好结果!”
多年来,在詹红荔的努力下,像这样矛盾尖锐而以和解告终的案件有40多起。
2004年6月,留守少年小沈的奶奶因水管供水与邻里发生纠纷。小沈放学回家,看到奶奶被推倒在地,一怒之下将邻居捅成了重伤。送达起诉时,他咆哮着喊道:“凭什么抓我?出去后砍死他!”詹红荔正色道:“我告诉你,如果这样,你将一辈子呆在牢里。”小沈怔了一下,安静了。詹红荔说:“你不是很爱奶奶吗?你忍心奶奶再也看不到你?”小沈睁大眼睛问詹红荔:“那你说我怎么办?”詹红荔拉起小沈,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交谈。
庭前调查,詹红荔了解到:小沈本不是一个坏孩子,只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多年,缺少父母之爱,他认为世上只有奶奶好。詹红荔将了解到其父母工作的艰难、生活的节俭和对孩子的期望,一一讲给小沈听。开庭时,她专门请来了小沈父母,说服他们积极赔偿,使双方达成谅解。
庭后,詹红荔还动员小沈父母返乡,协助他们在镇上开了个建材小店,给孩子一个更好成长环境。此外,她还通过村委会,为俩家分别安装供水管,彻底消除了纠纷隐患。如今,两家已和好如初。
詹红荔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案结只是个逗号,事了也仅是个分号,人和才是一个完美句号”。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勇担社会责任。在詹红荔眼里,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
面对越来越低龄化的犯罪现象,家长揪心,老师担心。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詹红荔主动走出法庭,走进学校,深入社区,融入家庭,创建了一种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互动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
南平一所职业学校,原来风气不是很好,打架、偷盗、敲诈时有发生,有3名学生受到刑事处罚,被综治办“黄牌警告”,家长信不过,招生也越发困难,老师倍感无奈。詹红荔主动担任该校法制辅导员,在学校建立“法制德育基地”,带领新生少年现身说法,制作“流动式法制宣传展板”,举办“模拟法庭大赛”,开设“互动式法制课”、“心理辅导课”。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喜闻乐见,在潜移默化中纠正不良习气。仅一年,学校的“黄帽”就被摘除。几年来,詹红荔的足迹遍及城区所有学校。为了更好与青少年沟通,詹红荔还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开通了“维权热线”、“QQ在线”,为他们释疑解惑。
为了让失足少年尽快回归社会,詹红荔与社会各界联动,创立了一条爱心接力帮教工作新机制,先后帮助315名失足与问题少年重返课堂,为75人找到了工作。
为了孩子的自尊,她从不把回归社会的少年称为少年犯,而是亲切称他们为“新生少年”。她还组建“新生少年队”,经常带领他们开展公益活动,让他们在传承爱心、关心他人、回馈社会中,学会了感恩,体会到责任,看到自身价值。今年,在詹红荔倡导下,延平区设立了“失足少年救助基金”,为无家可归、没有收入来源的少年求学、返乡、学技能提供帮助。
詹红荔总是这样,认认真真办案,实实在在做事。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大姐”、“法官阿姨”、“法官妈妈”。老百姓这一声声亲切的称谓,就是一个个最美好的赞赏,就是一份份最真情的回馈!
詹红荔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信任与敬重,在于她创造性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法治理念;在于她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正义与温暖;在于她有一颗博大的爱民之心、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有一种执着忘我的工作激情。
这就是詹红荔,这就是新时期人民法官的人格魅力,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许寿辉说。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到十分荣幸。
詹红荔是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审判庭的庭长。她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她审理的近500起案件涉及1140多名少年犯,无一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公正司法,更要能动司法。
詹红荔认为,少年审判,惩罚不是目的,关键在引导他们真诚悔过,重塑人性,走向新生。她主动将审判工作向前、向后延伸,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首先,是庭前的三个不开庭: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其次,是庭中的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第三,是庭后的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这套工作法,有效拓展了少年审判的工作平台,提升了工作实效。
有个学生叫小冬,家境贫寒,成绩优异,一念之差,拿走了同学的笔记本电脑。庭审中,他真诚悔过。对这样的偶犯少年,本可依法适用缓刑。但由于他是外来农民工子女,落实不了帮教措施,判不了缓刑。詹红荔认为,如果因此就判处监禁刑,可能会毁掉这个孩子。
为此,詹红荔来到小冬父母临时居住的社区,为小冬寻找帮教人。为找一位老专家,她六次登门。当詹红荔说明来意,老人反问:“这孩子是您家亲戚?”詹红荔摇摇头。老人再问:“那是受人之托?”她还是摇头。老人有些不解:“那你这么上心,是为什么?”詹红荔说:“这是一个农民工的孩子,他的父母离乡背井就是为了将孩子培养成人。我不忍心让他们希望落空。只是想请您尽一份力,给孩子一个新生的机会。”老专家被感动了。小冬在这个老专家的监护与帮教下,度过了缓刑的日子,2009年顺利考上了大学。
失足少年就读难、就业难,不利于他们回归社会。为此,詹红荔努力推动建立少年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她积极奔走呼吁,建议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分流疏导处理,能行政处罚的,不移送起诉;能附条件不起诉的,不移送审判。让一时失足的孩子,进入司法程序之后,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及时的处理。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努力已经有了回报:省少管所羁押的延平籍少年,已经从最高峰的56人,减少到今年初的17人,少年犯罪案件,也由建庭初始的57件,下降到去年的18件。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审结案件,更要事了人和。
詹红荔常说,少年犯罪案件,牵动着的不是一个家庭,而是几代 人,甚至是一个社会群体。身为少年庭的法官,永远要在细节上多想一点,在审理中多走一步,在法庭外多做一些。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勇担社会责任。在詹红荔眼里,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詹红荔主动走出法庭,走进学校,深入社区,融入家庭,创建了一种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互动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
南平一所职业学校,原来风气不是很好,有多名学生受到刑事处罚,被综治办黄牌警告。詹红荔主动担任该校法制辅导员,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纠正不良习气。几年来,詹红荔的足迹遍及城区所有学校。
为了让失足少年尽快回归社会,詹红荔创立了一条爱心接力帮教工作新机制,先后帮助315名失足与问题少年重返课堂,为75人找到了工作。今年,詹红荔倡导设立了“失足少年救助基金”,为无家可归、没有收入来源的少年求学、返乡、学技能提供帮助。
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大姐”、“法官阿姨”、“法官妈妈”。老百姓这一声声亲切的称谓,就是一个个最美好的赞赏,就是一份份最真情的回馈!
詹红荔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信任与敬重,在于她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正义与温暖;在于她有一颗博大的爱民之心、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有一种执著忘我的工作激情。
这就是詹红荔,这就是新时期人民法官的人格魅力,这就是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社会的坚强基石。
谢谢大家!
詹红荔
第四篇:詹红荔先进事迹
《詹红荔先进事迹》简介:
“詹红荔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审判庭的庭长。她始终坚持 “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不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的承诺,怀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少年审判工作的始终,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她审理的近500起案件涉及1140多名少年犯,无一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受到当事人和群众的高度信赖,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法官。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公正司法,更要能动司法。
詹红荔认为,少年审判,惩罚不是目的,关键在引导他们真诚悔过,重塑人性,走向新生。她主动将审判工作向前、向后延伸,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首先,是庭前的三个不开庭:对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其次,是庭中的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第三,是庭后的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这套工作法,有效拓展了少年审判的工作平台,提升了工作实效。
有个学生叫小冬,家境贫寒,成绩优异,一念之差,拿走了同学的笔记本电脑。庭审中,他真诚悔过。对这样偶犯的失足少年,本可依法适用缓刑。但由于 1 他是外来农民工子女,落实不了帮教措施,判不了缓刑。詹红荔认为,如果因此就判处监禁刑,这对小冬不公平,而且进监狱还有“交叉感染”的危险,可能会毁掉这个孩子。
为此,詹红荔来到小冬父母临时居住的社区,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中为小冬寻找帮教人。为找一位老专家,她六次登门,才把他等到。当詹红荔说明来意,老人反问:“这孩子是您家亲戚?”詹红荔摇摇头。老人再问:“那是受人之托?”她还是摇头。老人有些不解:“那你这么上心,是为什么?”詹红荔说:“这是一个农民工的孩子,他的父母离乡背井就是为了将孩子培养成人。我不忍心让他们希望落空。只是想请您尽一份力,给孩子一个新生的机会。”老专家被感动了。
小冬在这个老专家的监护与帮教下,渡过了缓刑的日子,2009年顺利考上了农林大学。
失足少年就读难、就业难,不利于他们回归社会。为此,詹红荔努力推动建立少年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她积极奔走呼吁,建议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分流疏导处理,能行政处罚的,不移送起诉;能附条件不起诉的,不移送审判。让一时失足的孩子,进入司法程序之后,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妥善、及时的处理。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审结案件,更要事了人和。
詹红荔常说,少年犯罪案件,牵动着的不是一个家庭,而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社会群体。身为少年庭的法官,永远要在细节上多想一点,在审理中多走一步,在法庭外多做一些。她办案的过程总能告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当事人双方坦诚相见,没有一件引起矛盾激化。
人民医院的董良瀚院长说起这样一件事:一群学 2 生斗殴,有个少年被打成重伤送到医院,医生全力抢救,还是没救过来,欠了6万多元。有医生问:“医疗费怎么办?”董院长说:“双方亲属都闹得不可开交了,他们不来闹事就不错了,这笔钱肯定要打水漂。”没想到,几个月之后,死者的家属却主动到医院把医疗费缴了,并动情地说:“案件已得到了公正处理,法官也帮助拿到了赔偿,我是没了孩子,但不能昧了良心啊!”说完,还向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是什么样的法官,用什么样的方式,唤醒了人的良知,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董院长十分好奇,一打听,原来是詹红荔法官承办的案件。他感慨地说:“难怪会有这样的好结果!”
多年来,在詹红荔的努力下,像这样矛盾尖锐而以和解告终的案件有40多起。
2004年6月,留守少年小沈的奶奶因水管供水与邻里发生纠纷。小沈放学回家,看到奶奶被推倒在地,一怒之下将邻居捅成了重伤。送达起诉时,他咆哮着喊道:“凭什么抓我?出去后砍死他!”詹红荔正色道:“我告诉你,如果这样,你将一辈子呆在牢里。”小沈怔了一下,安静了。詹红荔说:“你不是很爱奶奶吗?你忍心奶奶再也看不到你?”小沈睁大眼睛问詹红荔:“那你说我怎么办?”詹红荔拉起小沈,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交谈。
庭前调查,詹红荔了解到:小沈本不是一个坏孩子,只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多年,缺少父母之爱,他认为世上只有奶奶好。詹红荔将了解到其父母工作的艰难、生活的节俭和对孩子的期望,一一讲给小沈听。开庭时,她专门请来了小沈父母,说服他们积极赔偿,使双方达成谅解。
庭后,詹红荔还动员小沈父母返乡,协助他们在镇上开了个建材小店,给孩子一个更好成长环境。此 3 外,她还通过村委会,为俩家分别安装供水管,彻底消除了纠纷隐患。如今,两家已和好如初。
詹红荔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案结只是个逗号,事了也仅是个分号,人和才是一个完美句号”。
一个好法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勇担社会责任。
在詹红荔眼里,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
面对越来越低龄化的犯罪现象,家长揪心,老师担心。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詹红荔主动走出法庭,走进学校,深入社区,融入家庭,创建了一种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互动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
南平一所职业学校,原来风气不是很好,打架、偷盗、敲诈时有发生,有3名学生受到刑事处罚,被综治办“黄牌警告”,家长信不过,招生也越发困难,老师倍感无奈。詹红荔主动担任该校法制辅导员,在学校建立“法制德育基地”,带领新生少年现身说法,制作“流动式法制宣传展板”,举办“模拟法庭大赛”,开设“互动式法制课”、“心理辅导课”。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喜闻乐见,在潜移默化中纠正不良习气。仅一年,学校的“黄帽”就被摘除。几年来,詹红荔的足迹遍及城区所有学校。
为了更好与青少年沟通,詹红荔还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开通了“维权热线”、“QQ在线”,为他们释疑解惑。
为了让失足少年尽快回归社会,詹红荔与社会各界联动,创立了一条爱心接力帮教工作新机制,先后帮助315名失足与问题少年重返课堂,为75人找到了工作。
为了孩子的自尊,她从不把回归社会的少年称为 4 少年犯,而是亲切称他们为“新生少年”。她还组建“新生少年队”,经常带领他们开展公益活动,让他们在传承爱心、关心他人、回馈社会中,学会了感恩,体会到责任,看到自身价值。今年,在詹红荔倡导下,延平区设立了“失足少年救助基金”,为无家可归、没有收入来源的少年求学、返乡、学技能提供帮助。
詹红荔总是这样,认认真真办案,实实在在做事。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大姐”、“法官阿姨”、“法官妈妈”。老百姓这一声声亲切的称谓,就是一个个最美好的赞赏,就是一份份最真情的回馈!
詹红荔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信任与敬重,在于她创造性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法治理念;在于她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正义与温暖;在于她有一颗博大的爱民之心、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有一种执着忘我的工作激情。
这就是詹红荔,这就是新时期人民法官的人格魅力,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
第五篇: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钱 泾
按照省高院和泉州中院的统一部署,全院迅速掀起向詹红荔同志学习的热潮。法警支队立即召开会议,集中学习、积极研讨;干警自我学习,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自我剖析,查摆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整改措施。结合学习活动,扎实推进“争先创优”的各项措施,在全院上下营造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令我十分感动,深受教育。作为一名法院的司法警察,詹红荔同志的精神值得我深思。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每天与未成年罪犯打交道,从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工作8年来,把少年审判工作向庭后、庭外延伸,挽救了大批失足少年,化解了一个个涉及家庭、社会的矛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在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少年审判规律的工作方法,通过教育、感化等方式,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失踪少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法官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精神风貌。学习詹红荔新时代工作精神;学习她以人为本、全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奉献精神;学习她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她清正廉洁、干净做人的自律精神;学习她严厉对事、悲悯待人的大爱精神。我们将以詹红荔为榜样,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地总结司法规律、开展能动司法。我们要向她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不松懈,在执法办案
中比学习、比工作、比作风,继续坚持“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的优良作风,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连续作战,立足岗位做奉献。
詹红荔的先进事迹,生动地诠释了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很强的示范性和广泛的引领性。詹红荔同志虽然不是教师,却是名符其实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我们广大政法干警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典范。我们要学习詹红荔同志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的崇高品质,进一步坚定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自觉增强推进法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习詹红荔同志全心为民、情系和谐的公仆情怀,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重点,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学习詹红荔同志对未成年人永不言弃的爱心与责任;要学习詹红荔同志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着眼于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自觉争当改革的排头兵;要学习詹红荔同志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自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作为一名法院的司法警察,我们要“以生为本”,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改进警务工作方式方法,与时俱进,要加强队伍正规化、科学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警队氛围。
“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
人民法官,不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这是报告会上詹红荔庭长说的让我深受触动的一句话。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省高院的要求,将学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与创建警队“青年文明号” 建设相结合、与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立足岗位学先进,踏实工作,开拓进取,争取以优异的司法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詹红荔法官的先进事迹可以学得来,但她能动司法的理念我们是学不到的,它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领会、去投入、去探索。我们要将学习詹红荔同志的精神转化为自己饱满的工作动力,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确保全面完成审判、执行和机关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