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工人自我鉴定
经过三个月的脱产培训,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煤矿工人要不断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因为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而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就是要通过学习、创新来铸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定会大有收获。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许多天赋很高的人,终生处在平庸的职位上,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不思进龋而不思进取的突出表现是不读书、不学习。宁可把业余时间消磨在娱乐场所或闲聊中,也不愿意看书,更不愿意参加各类培训。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也是企业间和企业内竞争的根本原因和原动力。而要判断一个企业、一个员工优秀与否,主要看它或他是否自动自发地能应付随时随刻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而要想应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充电,不断地看书学习!因此谁,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对提升自己技术水平和提高自身素质,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里,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讲: 有个年轻的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工作条件不错,报酬也不低。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他很珍惜,下决心要好好干。第一天,他砍了18棵树。老板高兴地说:“不错,就这么干!”这个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仅砍了10棵树。这个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年轻人悔悟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竟忘记了抽出时间磨斧子!”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道理即在这里。生活中,虽然我们的工作都很紧张,但是也应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磨快自己的“斧子”,以加快成功的步伐。因为没时间磨斧子,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丧失成功的机会。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学习的知识,看似用处不大,当变化发生时,别人可能会手足无措,而那些平时善于学习、积极参加培训的人则往往能胸有成竹,任他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我所在的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运河煤矿在企业文化“员工的学习观”中阐述说: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良好的员工队伍: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来源于员工过硬的自身素质,而素质的提高需要员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过硬的技能。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新科学、新知识、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知识“快速折旧”的时代。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智慧,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要改变把人生简单地分成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粗浅认识,坚持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终身学习,全员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知识经济社会,人人要有知识。知识的积累需要学习,环境的适应得益于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必然要求。学习成为引领企业发展和员工成才的强大动力。因此,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的职工教培中心的楼顶上早早地就树立起了“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几个巨幅标语。对此,我的感慨良多。“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这是职工教培中心给所有职工的一种暗示,它是一道命题,是一味良药,也是一针清醒剂,更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起始符。的确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要想在生存和事业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掌握适当的专业知识,进而用知识去改变命运;而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就需要通过长期努力的学习。所谓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经验的过程,是一个接受知识、增长学识、提高能力的智力过程。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本身并不能成为力量,只有知识的实际运用,知识内化为主体素质,内化为主体的学识和能力,才能显示出无穷的力量,儒雅的气质和人格的力量才能体现出来。学习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你天资聪颖,别人的天资也并未见得比你差。
他人在不断地学习,而你止步不前,到最后,你必然落后于人。而在当今的企业里,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同时也就意味着你的生存能力在一步步降低。总之,21世纪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社会”,也是前所未有的知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有人预测“在今后的5年中,生活在工业国家的每5个人中有4 人的工作方式将不同于他们前5年的工作方式。今天你是很称职的职工,如不坚持学习,明年就有可能落伍;人与事的不协调是绝对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进行职工培训。因为单靠职工自己自学是有限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我们的煤矿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重视对矿工的培训。我们煤矿工人本身则也应该积极投身于企业安排的各类培训中,形成良性互动和利己、利企、利国之势!真正为中国煤炭工业贡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第二篇:煤矿工人自我鉴定
煤矿工人自我鉴定
经过三个月的脱产培训,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煤矿工人要不断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煤矿工人自我鉴定。因为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而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就是要通过学习、创新来铸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定会大有收获。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许多天赋很高的人,终生处在平庸的职位上,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不思进龋而不思进取的突出表现是不读书、不学习。宁可把业余时间消磨在娱乐场所或闲聊中,也不愿意看书,更不愿意参加各类培训。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也是企业间和企业内竞争的根本原因和原动力。而要判断一个企业、一个员工优秀与否,主要看它或他是否自动自发地能应付随时随刻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而要想应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充电,不断地看书学习!因此谁,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对提升自己技术水平和提高自身素质,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里,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讲: 有个年轻的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了工作,工作条件不错,报酬也不低。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他很珍惜,下决心要好好干。第一天,他砍了18棵树。老板高兴地说:“不错,就这么干!”这个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仅砍了10棵树。这个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年轻人悔悟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竟忘记了抽出时间磨斧子!”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道理即在这里。生活中,虽然我们的工作都很紧张,但是也应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磨快自己的“斧子”,以加快成功的步伐,自我鉴定《煤矿工人自我鉴定》。因为没时间磨斧子,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丧失成功的机会。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学习的知识,看似用处不大,当变化发生时,别人可能会手足无措,而那些平时善于学习、积极参加培训的人则往往能胸有成竹,任他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我所在的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运河煤矿在企业文化“员工的学习观”中阐述说: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良好的员工队伍: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来源于员工过硬的自身素质,而素质的提高需要员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过硬的技能。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新科学、新知识、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知识“快速折旧”的时代。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智慧,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要改变把人生简单地分成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粗浅认识,坚持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终身学习,全员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知识经济社会,人人要有知识。知识的积累需要学习,环境的适应得益于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必然要求。学习成为引领企业发展和员工成才的强大动力。因此,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的职工教培中心的楼顶上早早地就树立起了“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几个巨幅标语。对此,我的感慨良多。“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这是职工教培中心给所有职工的一种暗示,它是一道命题,是一味良药,也是一针清醒剂,更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起始符。的确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二十一世纪,要想在生存和事业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掌握适当的专业知识,进而用知识去改变命运;而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就需要通过长期努力的学习。所谓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经验的过程,是一个接受知识、增长学识、提高能力的智力过程。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本身并不能成为力量,只有知识的实际运用,知识内化为主体素质,内化为主体的学识和能力,才能显示出无穷的力量,儒雅的气质和人格的力量才能体现出来。学习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表现,你天资聪颖,别人的天资也并未见得比你差。
他人在不断地学习,而你止步不前,到最后,你必然落后于人。而在当今的企业里,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同时也就意味着你的生存能力在一步步降低。总之,21世纪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社会”,也是前所未有的知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有人预测“在今后的5年中,生活在工业国家的每5个人中有4 人的工作方式将不同于他们前5年的工作方式。今天你是很称职的职工,如不坚持学习,明年就有可能落伍;人与事的不协调是绝对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进行职工培训。因为单靠职工自己自学是有限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我们的煤矿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重视对矿工的培训。我们煤矿工人本身则也应该积极投身于企业安排的各类培训中,形成良性互动和利己、利企、利国之势!真正为中国煤炭工业贡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第三篇:煤矿工人
一层层千年的沉积溶岩裹着乌金,被大地深藏。是一双双乌黑的双手,夹杂着机车的响动,把你变成光和热的诗章,钢炉的灼热,黑暗中的彩虹,冬天里的温馨,前进列车的动力,是煤矿工人们谱写的无语的辉煌。
煤矿工人,一个用汗水铸成的名词。在千米井下阴暗、潮湿的巷道里,时刻都能看到他们忙碌工作的身影,头顶是黑色,脚底是黑色,左臂是黑色,右手是黑色,衣服是黑色,帽子是黑色,手套是黑色,鞋也是黑色,能看到的只有那一缕曙光(矿灯光)还有一口洁白的门牙。对于一般人而言,矿工是黑暗、艰苦、危险的代名词。阳光,新鲜空气对于做矿工来说却是很珍贵很渴求的。尽管没有人把矿工捧得高高的,尽管你们的职业不被人羡慕,可你们依然战斗在黑暗最艰苦地方,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朴实是矿工的高尚风格。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你敢说他们没有园丁的辛勤吗?没有那英雄战士的英勇吗?没有日晒雨淋农田劳作的辛苦吗?
“灿烂星空,谁是真正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周华建的这首《真心英雄》诠释了平凡矿工人生的真谛。一个社会、一个集体好比一部机器,机器的工作离不开各个部件的协调运转,同样,伟大需要平凡的衬托和铺垫,正是由于矿工们的平凡才汇聚成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才衍生出千家万户的光明与温暖。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簇拥的鲜花、如潮的掌声,还有我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崇高追求和乐观向上的快乐心态。
矿灯还在闪亮,水鞋把寂静的大地奏响,矿工们的身躯如此刚强。有谁能比拟你们的胸怀!有谁能懂得你们的笑容!或许有人只赞美遥远的星光、鲜花和耀眼的太阳。而我却要拿起一块沉甸甸的乌金,在寂寥的星空中,燃烧出一轮金色的光芒,为你们照亮长长的巷道,让矿工的工作不再凄凉。
第四篇:煤矿工人
煤矿工人 一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战歌,鼓舞了几代工人以高昂的斗志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激越的词曲塑造了我们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你听:“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了样!我是工人的后代,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那激昂的旋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上尽情飞扬。在这激昂的旋律中,亿万工人阶级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世人瞩目的业绩,书写了惊天地、泣
鬼神的篇章。走离煤山稍远些,便可看到从半封闭的传送带吐出的乌黑的煤。那时,我从
来不曾下过煤井,领略不出煤井下劳动的感受。但我能想像出深井下采煤的艰辛,那传送带输出的不仅仅是煤,也是煤矿工人的汗水和生命。我久久地在煤场里伫立着,看着那些从深井中下班出来的矿工。我曾经读过
一些关于煤矿工人的文章,也曾写过一些关于煤矿工人的小诗,自以为很了解煤
矿工人了。直到我把镜头对准他们时,我才发现,那些文章和我那些诗是多么浅
薄!从煤井里出来的矿工,被浓浓的乌煤整个染成的黑色,只有眼睛和牙能看得
一点白,但他们一经洗浴过后,整个身体皮肤就格外净白起来。以前总以为煤矿
工人的肌肤应该非古铜色即油墨色,其实,有些煤矿工人的肤色洁白得可与年轻
姑娘相比,那是因为他们长年劳动在无日照的深井中的缘故。当今许多人,对于
环境差,工作艰苦的煤矿工人是不屑一顾的,他们以为开工厂、起高楼那才叫创业,才是造福人类呢。其实,他们忘记了光和热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而奉献光和热的,正是这千千万万从井口中进进出出,在深井中默默劳作,坦荡自若,义
无反顾的煤矿工人们。
机电队
第五篇:煤矿工人
煤矿工人
有人赞美它,因为它可以发光 ; 有人歌颂它,因为它可以发热 ;有人感恩它,因为它即使变成渣也能方便人行走---它就是煤。
煤常常会被人赞美,可是挖煤的人却常常被人忽略那是怎样的一个人?也许长得不英俊,也许没有才华,也许歌唱得不好可是,那生活的光明与火焰,那生活的面包和啤酒,那一样没有他的汉水?挖出了煤,却埋葬了青春 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却黑暗了自己的人生 他就是煤矿工人,我可亲可敬的煤矿工人。
总想给我们的矿工写点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着破烂的窑衣,乘着颤抖的罐笼, 背着沉重的工具,沉入到几百米深的井底,去挖煤,不经意间,已工作了两年 两年,有时候觉得短,短如一眨眼 ;有时候觉得很长,长若漫长的一世纪我用生命把两年量短了,我用日子把两年延长了在工作的时候,我也常常担心和害怕,万一瓦斯爆炸,万一瓦斯突出;万一透水着火,万一 有太多的万一,我岂不是?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怎么样,在灾难面前,都只能听天由命常听人说,事故猛于虎 其实,老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和老虎被关在了同一只笼子里黑暗中,重达千斤的机电设备,我们用肩扛用背驮,为了检修设备,常常要蹲着跪着或趴着;还要触摸着近万伏的电压;但却保障了煤的安全生产,做为一名年轻的技术矿工,我更深深读懂了一线的采掘矿工
艰难的工作在煤灰飞扬的工作面上,在狭长漆黑的巷道里,汗流浃背,拼命地工作着,着力地用铁锄向着壁上一上一下地掘,煤屑飞溅。
井下地质条件复杂,有大量的薄煤层,许多矿工在不足0.8米的薄煤层摸爬滚打!0.8米,同志们可以想象到这个实在称不起高度的高度,上是岩石,下是岩石,就在岩石的夹缝中,我们的矿工在那里佝偻着身子,一镐一镐地开采着煤炭没有花香鸟语,没有受阳光普照,大自然甚至剥夺了他们坐直了身体歇一下的权力他们的膝盖上胳膊肘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倘若是到井下参观爬上一趟,我们或许可以忍受,但我们的矿工却是一天一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就在这0.8米的狭小空间里开采着成千上万吨的煤炭!我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我们千百万矿工用自己坚强的脊背,托起祖国大地,托起了古老的万里长城!但就是这样的无私奉献,就是这样的拼搏奋斗,得到的却不全是理解和支持有折叠伞飘来的嘲弄,有蛤蟆镜下射来的冷眼,在爱情的码头上,还时常没有矿工小船的泊位!但矿工自有矿工的气度,矿工自有矿工的潇洒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度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而观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千千万万的矿工,构筑成矿工魂的丰碑这丰碑上,镂刻着矿工的悲壮,镂刻着矿工的牺牲与奉献,也镂刻着矿工的粗犷与豪放,镂刻着矿工特有的乐观与幽默!他们把每天的上下井美其名曰:腾云驾雾即使在百米井下,他们也不绝欢声笑语矿工的生活是充实的生活,矿工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如果说,矿工魂筑成的是一座高山,那它除了具有岩石一样坚强的秉性,还是一座开遍鲜花的高山,有血,有肉,闪耀着奉献者光辉的灵魂!
李大钊曾经说过: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地牺牲中矿工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自然也应该拥有美好的一切然而,当开采光和热和重任落在了他们的肩头,他们义无反顾地在深深的地层中贡献着青春,贡献着爱。
朋友们,当您想写一首诗,想唱一支歌,请别忘了那高高的井架,那飞旋的天轮,那400米深处的一片湛蓝,天下的巍巍矿山魂!那就是可贵的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