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太丘与友期》读后感
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文中那个仅仅七岁的元方是那么的聪明机智,反应是多么的灵敏,并且他还很有礼貌。从中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起出行,但朋友没有按时来,陈太丘就先走了,过了一会儿,他的朋友到了,就问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陈太丘去了哪里?陈元方回答道:“父亲等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来,已经离去了。”这个人听了大怒,骂起陈太丘来,陈元方就回答道:“你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见面,中午不到,这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的手,想表示友好。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我认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陈元方的聪明,可以做到反映灵敏。读了这篇课文,我也知道了文中的友人虽然不守信,不礼貌,但是,他却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多学习。
第二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导入:出示幻灯片漫画《曾子杀猪》,让学生讲述漫画所描述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明确《曾子杀猪》;诚信待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诚信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注意把握人物性格(出示幻灯片)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理解文中字词,复述故事。(教师给予评价)
2.当堂检测。
期()日中()乃()委()引()顾()尊君()家君()
请同学解释以上字词
三.现场表演。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请3位同学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作简要评价)明确: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四.自学指导。
刚才看了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
1.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元方的特点如何?他从哪些方面反驳客人?
明确:1.友人,言而无信、粗野蛮横、无礼、知错就改。
2.元方,争锋相对、义正词严,机智勇敢,懂得维护家人尊严和为人之道的少年,直率,正直不阿。
3.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让同意支持“失礼”的同学举手,并请坚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说出理由)
明确:失礼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原谅一个能知错能改的人,不正也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并非无礼的原因:元方时年七岁,不应该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对子骂父、低劣品行的人可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3.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你是怎样做的?(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话的形式,突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告诉了我们“诚待人,实处世”的道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品行高尚的人。
六.拓展延伸,仿写句子。
例句:诚信是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讲寸步难行。(教师读学生所写句子)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背诵全文。
七.作业
1.解释文中重要字词。
2.写一篇关于“诚信”的短文。
第三篇: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杨运珍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陈太丘与友期》。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应用五个方面来介绍。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安排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25课,是本单元最后一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文章虽短小却是文质兼美的。所以,本文的学习在古文教学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好本文,对于巩固初一学生的古文学习能力和学生未来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2、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明礼诚信的美德。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基本内容
2、掌握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明礼诚信的美德。
二、说教法 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要精心设计好导语,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二是要引导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多的讲解是有害的。具体教法如下:
1、创设情境法:体现这一教法的有两处:一是引导学生举出几个关于聪颖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反复朗读特别是名家朗诵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2、导读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表达。
三、说学法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学法。“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追求。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诵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矫正学生在朗读上的语气、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好背诵,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2、自主、合作、探究法: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研究表明,学生在上课后前几分钟注意力较为分散。此时,教师若用上精彩的导入,则能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亦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课前导入几个关于聪颖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并配以《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孔融让梨》等画面。来导入新课,凝聚了人心,为整堂课的成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朗读课文
学习古诗文,朗读是关键。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使人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贯通语法、修辞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
1、自由朗读,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看一看,划一划。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查一查工具书或者向同学请教。
2、齐读,检验是否读准了。
3、听名家朗诵,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4、再次齐读,尽量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控制好朗读节奏。
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提高了学生朗诵水平,为问题探究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1、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划出不能解释的字词句,与同学讨论,尝试解决,教师巡回指导。
2、提出仍未能解决的字词句,由全班同学共同学习解决。
3、注意区别尊君家君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4补上文中省略人物5合作翻译全文。
(四)合作探究问题
我认为问题设计有“三要”,一要突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要有探究性,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思维碰撞效果,符合学生的认知,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三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探究这一环节我精心设计了四个问题:①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②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③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④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这四个问题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梯度,具备探究性。对于问题的答案,不做统一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学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五)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憾!
在小结时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的模式,为学生小结老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即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生活中你有不诚信礼貌的时候吗?好好回忆并练笔,此题体现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
这节课我设计这六个环节:新课导入、反复朗读、合作译文、问题探究、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缺一不可,但又不平均用力。在板书方面两分法,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字词具有高度概括总结效果
五、说教学应用
这节课我是这样应用它来创设情境和突破重难点的:
曾几何时,很羡慕大城市教师像放电影一样把一些年代久远抽象资料,知识等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快,快乐地学。现在,先进的设备来到我们农村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这课中,我根据学生喜欢看动画来设计动漫《司马光砸缸》导入新课,刺激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走上一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播放名家朗诵录音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名家朗诵在音准,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控制非常到位,因而更具有示范性,学生会试着模仿,在不断有意模仿中掌握了朗读技巧,朗诵水平提高了,便突破了语文古文教学重点之一:掌握诵读,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名家朗读感情丰富,创设了一个逼真的意境,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习古人明礼诚信的美德是这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听读,学生能从名家朗读中受到美的熏染,从而达到突破本课的难点目的。可以说远程教育资源让我们教师真正做到了从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方法指导为主,从单一讲解转向组合优化,更可以说远程教育资源犹如一池活水,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结束语:各位评委,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了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精心组织课堂,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力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说课人:淋山河高中 杨运珍。
第四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六百户中学郝建丽
教学目标
1.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3.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
请学生讲故事,以宋庆龄小时候信守诺言的故事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三、课文学习
1.你读我念:
(1)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2)指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2.你翻我译:
自学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3.抢答题:
(1)解释加点文言词语:
①与友期行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③门外戏
④尊君在不
⑤待君久不至
⑥相委而去
⑦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⑧下车引之
⑨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3)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你背我诵:3分钟背诵比赛
5.你扮我演:
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同桌或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对话。
6.你思我想:
(1)对文中的三个人,你有何看法?
(2)问题探究
①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②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7.你收我获:
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小结与延伸
1.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多次)
成语:三令五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动手试一试:解释加点的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②太丘舍去
③下车引之④入门不顾
3.中外名人讲诚信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
4.教师寄语
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讲诚信——懂礼貌 言必信——行必果
第五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范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教学目标
1、读顺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语,了解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学习懂礼知义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引发兴趣
开学前,学校为大家开设了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讲座,谈到了诚信守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我国古代和诚信守时有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活动:正音:尊君在不(fǒu)通“否”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活动1: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通过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课后注解、参考资料, 给重点词语和句子作解释。
活动2: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通过请同学作回答,教师纠正补充,进行重点字词注解的教学。
活动3:介绍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
1、留
2、译
3、选
4、补,讨论和翻译文中几个重要的句子。进行课文文意的理解教学。
四、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活动:讨论下述问题:
(1)本文可以抓住哪六个动词来概括故事情节?
(2)友人为什么“怒”? 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3)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通过对描写元方、友人言和行的词语和句子分析,进行二人的性格特点归纳的教学
小结:友人:无信,无礼,急躁,知错能改元方:聪慧识礼,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五、理解主题,引发思考(视时间而用)
活动1:请学生谈谈从这则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活动2: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假如你是陈太丘或友人或元方,你会怎么做? 小结:做一个守信知礼﹑为人正直、懂得宽容的人
六、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整理《陈太丘与友期》的翻译
2、请上网查查《世说新语》的介绍。读一读如《王戎七岁知苦李》等名篇。
3、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板书:无信,无礼,急躁,知错能改
友人:问怒引之
↓↗↓↗↓启示: 诚信守时、文明礼貌
元方:答曰不顾
聪慧,识礼, 正直爱憎分明
《陈太丘与友期》学习任务单
课前预习内容:
一、题目解说 陈太丘,汉朝人,字仲弓,原名叫做陈寔太丘县令。古代习惯将官员所任职的地名附在姓氏后。“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二、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课中学习要点:
一、完成以下重点词语解释:
期:行:日中 :过中:至:舍:
去:乃:戏:家君:引:顾:
信:时:非:委:君:惭::礼:曰:则::
二、完成以下句子的解释
1、尊君在不(fǒu):
2、“非人哉,与人期,相委而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待君久不至,已去。”
5、“下车引之”
三、思考探究,完成对思考题的讨论和记录
1.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4.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5.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6、文章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课后练习:
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
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①捉:捡;拾取。②席:坐具,用竹篾、芦苇等编织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