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7:4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第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一、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给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

二、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常规程序:

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主体地判断、思考,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三、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着许多个体学习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合作

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从而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与集体的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可以设计若干子课题,倡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四、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颂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赖于语文这个工具。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比如让学生写广播稿、倡议书、借条、招领启事、办手抄

报等,也可以让学生为旅游公司设计广告语、导游解说词。这样,综合性学习就能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曹本法

句容市春城中学,江苏 句容 212400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是以一种整合的状态出现的,这种整合的状态有利于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一、充分开发资源,拓展综合性学习的领域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内容不限于语文课本,不限于语文学科,而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兼顾各门知识的综合,其学习资源无处不在。

1、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开发。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综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进来设计的。如“编手抄报”、“初中生错别字调查”、“神话”、“青春期的困惑”、“我观学业负担”、“关注‘下岗’职工”、“每周话题评论”、“桥之旅”等。

2、读者俱乐部资源。课堂小天地,图书大课堂,图书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钻进图书馆,就是投身生活。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规定学生购买中学生课外必读篇目,每学期规定读什么、读多少和指导怎么读,要求有读书笔记(文摘、心得体会、读后评等),至少每五页有旁批、圈点、点评。还组织学生自出题目,进行考查,形式多样,有答题比赛,有辩论会,也有演讲会等形式,另外,班上有的学生自费订阅《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作文报》、《故事会》、《语文报》、《初中生阅读》、1 《演讲与口才》等多种报刊杂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收到了极好效果。

3、地方资源。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我们倡导学生体验民间生活,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我组织学生到句容著名的旅游景点茅山进行了“秋游”。秋游那天,学生们饱尝了亲手做的草地午餐,举行了山水诗文朗诵比赛,摄影比赛,现场写下了所观察到的景物„„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语文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结束后都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但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单元只搞一次综合性学习,而是让综合性学习贯穿于我们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本中的一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只是“砖”,而真正的“玉”要靠老师来“引”,老师应将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充满趣味地学。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竞赛型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使师生沟通,达到共同进步。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2、表演型 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 2 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3、辩论型 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游戏型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语文活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氛围。

总之,综合性学习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而是一个需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学生、社会多方参与的一门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一个与传统课程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它需要教师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需要学生全员参与,需要学校深入改革教学评价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大放异彩。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综合性学习”便日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成了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充满希望和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1世纪,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丰富阅历,增长才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对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大家斧正。

一、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具体说来,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因此,综合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意义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三、关注学生个性,定位师生角色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文知识不再是教师关注的唯一焦点,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统一的灌输,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承认学生在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上的自主性,进行个别化的教学。整个学习过程就像一次愉快而丰富的旅游,旅游过程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

教师要对综合性学习中师生的角色作正确定位,学生应是领衔的主演,教师则是场外的编导,应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学生应是游客,教师则是导游,应更多的表现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教师低控制度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去说„„”面对多样化的学习个体,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充当万能的上帝,作面面俱到的指导,作全方位的包办。传统教学中那种学生一有问题,教师便倾囊相授的做法应当改变,变为相机诱导,启发、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所以,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方法、思路的引导和情感、态度的养成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观察、判断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上,在技术、资料以及信心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

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地就被激发了出来。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学习,学生兴趣浓、主动性强,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自主能力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有利于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基础。教学时,教师必须充当学习方法的“引路人”,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多元评价,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1、教会学生预习。在教新课之前,让学生有效地预习,是培养学生课堂自主探究的前提。预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善于从课本中发现问题。预习时,要边读、边想、边做记号、边做笔记。预习的内容有:自学生字词;运用读、疑、思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及提出疑难问题;运用上网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课文有关背景材料;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适当的自主探究等。总之,让学生利用家里的学习工具,运用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因为学生对总理事迹了解不多。因此,在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提纲让学生进行预习。(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请教家中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事迹;(3)查找有关资料并收集整理,自己试着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上课时,我检查预习情况,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他们所收集的信息,然后再学文。学生有了自己的实践感知,就能体会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在学生初步养成预习习惯后,教师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在课前自觉进行预习。

2、教会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主动参与教学动态过程的关键。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巧设疑问,抛砖引玉,激起学生思辩,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上课,教师就指着课题问同学:“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谁毁灭了圆明园?”“圆明园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圆明园的现在怎样?”“„„”

学生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听了学生的提问,及时赞扬同学问得好,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学生在热烈而和谐的气氛中,各抒己见,释疑又生疑,创造热情自然迸发,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3、教会学生自学。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师生共同学习描写春天的段落时,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用“读课文,找景物特点,品词句”的方法学习此段。学完这段后,老师有目的地加以点拨,让学生归纳出学习此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出示自学提纲,放手让学生学习后面的段落,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老师则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正是新课改、新理念所推崇的。教学中我把自学任务和自学方法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学具有目的性,又有法可循。通过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身去体验,把听、说、读、写活动归纳在一起,让他们自主培养学习的综合性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会”学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关键。语文学科具有多种特性: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知识性,因此语文教学任务也具有多职能: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能力训练,语文能力训练内容也有了多项目:听、说、读、写、看、想等。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确立大语文教育观,要依靠立体的综合性教育。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时空延伸,同时语文学习也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这就要求我们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由学生自主完成,这就给了老师和学生一个设计活动的空间。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在综合性学习中,作为组织、参考、指导和伙伴关系的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在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分管领导推行学习方式的整体研究,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即经过教师

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列。在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2、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地呼吸,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关注学生真正的参与。大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到学习探究,大胆尝试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完成学习过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料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

总之,我认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使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这样,语文教学会变得很容易,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让社会生活走向课堂,有利于让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有利于新世纪人才的需求。

第四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

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另外在教学建

议、评价建议中也都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专项说明,可见其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中的特殊功

能。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语文课堂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演一演。

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扮演不同角色(如推销员、导游、节目主持人等),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情感投

入。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如我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就和学生一起表演了“官绅求饶”的课本剧。我来当“西

门豹”的卫士,听“西门豹”的吩咐,配合“西门豹”的行动。学生成了大人物,教师成了

小人物,孩子们的光荣感随即而来。天性爱表演的学生演得更是入木三分。“官绅”在“西

门豹”的威严责问下,一个个浑身发抖,口吐真言,让周围的“老百姓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课堂心理气氛是那么兴奋,一个个小天才脱颖而出。

著名教师支玉恒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模拟“实话实说”节目的活动。教师做主持人,邀请了五位学生当嘉宾,前两排的学生是现场观众,其余学生则是电

视机前的观众,随时可以拨打热线和现场进行交流。全员调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

对学习的体验。引导学生把书本、伙伴、老师的丰富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形成学力、发展个性。

2、读一读,编一编。

教学古诗《敕勒歌》,在古琴曲伴奏下,让学生读读课文,观察图画,发挥想象,编个

《牧羊人在敕勒川下》的故事。在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想象中,学生不难编出“美丽的敕勒

川呀,就在阴山之下。这一天,牧羊人赶着自己的牛羊来到草原上。绿油油的小草,鲜艳艳的野花,牧羊人躺在草原上,像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他抬起头望见了湛蓝蓝的天,一直伸向

远方,就像自己家的圆顶棚一样笼罩在田野上”这样优美、动人的情景。在生动有趣的故事

中,学生做了一次心灵的漫游,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想象创新能力,丰富了语

文的内涵,开拓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

据课文语境创编。为课文图画配上一段文字,编广告词、解说词等,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

3、读一读,做一做。

设计各种操作性的活动,如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等,将动手操作引入语文学习

活动中。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文中有关“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部

分内容时,按照读、画、说、悟四部曲,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和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

如苏教版教材《秋姑娘的信》一课,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园里采集落叶,然后在小组或班

上交流,说说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颜色是怎样的,联系前段时间的观察,说说树叶的颜色

有什么变化。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成落叶标本,剪贴画成书签进行展出,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课内外衔接

课堂学习要有课外学习的迁移,课外学习要有课堂学习的指引,这样的学习会更明确、更充实。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课内外结合,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综合性学习。

1、依据教材进行课外体验。

如果,语文学习只是在课上纸上谈兵,显然是枯燥的,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可以实践的内容,组织学生到课外去体验。

学习《养花》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动手种花,观察花的生长情况,并写成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养花的乐趣,而且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学习了《落花生》《古井》两课后,可以让学生走访身边像落花生、像乡亲们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内动力,提高观察能力,发现社会需要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学习了《鸟的天堂》,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美妙的声音,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教材出发进行课后延伸。

课堂具有现实生成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材的深入学习,可能会产生有疑惑、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问题,继续下去,在课外的广阔空间中让学生得以解决。

如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学生了解到环境、住房与蟋蟀生存的关系,就提出了我们住房布局、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策划了了解我市百姓住房这样一个综合性学习课题,课题题目为《我们的住房》,学生自行分为信息查询组、专业机关采访组、居民调查组、老房调查组和新房调查组,并将自己调查结果以图文两种形式形成调查报告,然后全班交流,并对我市环境与住房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3、围绕教材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益处很多,首先在学习内容上,就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涉及到各个领域。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课外资料和共享资源,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许多能力得到了提高。如查找资料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重组信息的能力等。

在教学《荔枝》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亲的名言诗篇,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制作课外阅读卡。课堂上,全班交流,共享资源,为深入理解课文作了很好地铺垫。课后,我又布置了以“歌颂母亲”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的作业,并要求查阅有关编报的方法技巧的知识,做到图文并茂。

三、开展综合性学习优化大语文学习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课外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以外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主进行有目的的语文实践,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得到无限制地发展。

1、结合学校活动落实。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如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写喜报、写光荣榜;元旦春节,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班干、队干竞选,可以组织同学搞策划,让同学写自荐书或上台演讲„„

今年,我校开展了传唱、创编新童谣的活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完全把孩子带进了无拘无

束的游戏乐园、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的乐园。课间,在跳皮筋、踢毽子等游戏中,孩子欢快地唱着自己创编的童谣,“跳皮筋、跳皮筋,你跳春眠不觉晓,我跳春风吹又生。你跳风和日丽春光好。我跳桃红柳绿四季青。你跳上下高低平,我跳东西南北中。你跳我跳大家跳,健康成长好开心。”校园里生机勃勃。

2、结合地域文化开展。

《课标》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如本地铜陵长江大桥、王安石读书潭、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金栏千年古木等等,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好了都会产生巨大的教育教学成果。上学期我校就组织了一次“文化郊游”活动,目的地是王安石读书潭。出发前,学生查找资料,记笔记;到了目的地,学生歌唱吟诗,凭吊先贤,文化、生活、语文融为一体,学生的文化人格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3、结合兴趣点进行。

如最近中国“神六”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我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此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和条件,自由组合若干学习小组,以“我看‘神六’”为主题撰写一份报告。汇报课上,呈现形式各式各样,有视频、图文兼有的电子幻灯,有图文并茂的图片展览,有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报告文本。

生活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个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兴奋点和悟出新的道理,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活动情境生成学习目标、生成活动主题、选择能满足学生亲历性学习需要的活动方式,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第五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罗田县 白庙河小学

周利霞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它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断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和谐发展。因此,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音乐教育,也应倡导“综合”的理念。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教师以教唱歌曲为主,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欣赏教学进行得极少,课堂外的教学活动较少„„课堂教学还是老一套:组织教学→发声练习→导入新课→节奏练习→模仿唱歌练习总结等。针对这种残缺的教学现状并结合《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综合性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是音乐学科走向综合化的必要途径。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综合,教学方法的综合,以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这几方面来组织并实施学科综合性学习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知识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整合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

把音乐教学内部的各方面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教学.音乐的学习领域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与相关文化,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教学,这是音乐内部内容的互相融合,它可以是音乐知识的学习与音乐活动的结合,也可以是音乐不同方式的结合。如:音乐欣赏可以通过演唱,演奏和创作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是音乐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结合创作与器乐来进行创作表演。并通过唱歌与表演,演奏来展示学生创作成果。我们引导学生欣赏弦乐《二泉映月》,可以让学生唱一唱旋律,也可以用笛子,二胡等乐器来演奏一下它的旋律片断,还可以引导学生“鱼咬尾”的方式,尝试着创作简单的旋律。很明显,通过歌唱,演奏,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乐曲的鉴赏能力。

目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小学音乐教材的设计,就是侧重于课程内部内容的综合。课本的每单元都安排了“听一听.唱一唱.玩一玩.”这三部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运用演唱,演奏等方式表现并创作音乐。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实践活动,又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把音乐和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都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点。那么,我们必须抓住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利用共性来促进相互沟通,相互结合。如:我们引导学生用线条表示音高或情绪变化,用色彩表示情感,用图画表示歌曲的意境等。像这样的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是音乐课堂运用学科综合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不仅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我国古代就有“乐为舞之心,舞为乐之容”的说法。成功的舞蹈形象是与音乐紧密相连的,而且会给观赏者带来无尽的美感享受。我们在学习《拾稻穗的小姑娘》这一课时是这样进行的,在学生学会唱这首歌后,师生共同编排了些舞蹈动作,在表现这首歌时,展示给大家的是优美欢快的小调伴随着轻快俏皮的舞蹈。于是,一个勤劳活泼,爱惜粮食的农村小姑娘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光着脚丫儿走路,小辫儿晃晃”等几处的动作,既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又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次教学活动利用舞蹈来表现音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的姊妹艺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媒介。不但会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形成。

把音乐与音乐有关的其他学科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也是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教学中可与诗歌,戏剧段落沟通,体育可运用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进行韵律操训练。社会课可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歌曲或乐曲,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那么,把音乐与语文、数学、体育、社会、英语等结合起来并不困难。如在进行《静夜思》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把音乐与语文结合起来教学。在唱歌前复习诗句意思以及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从而进一步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练习唱歌时,教师引导学生

把朗读穿插在乐曲之中,整个乐曲结构为:“男女混合唱+朗读+二声部合唱”。有如泣如诉的感觉,歌曲感情被处理淋漓尽致。而且众所周知,有些诗词名篇早已被谱之以曲,被人们广为传唱。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在音乐课上我们还可以用英语问好,说些日常用语等不仅在形式上灵活多变,新颖,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音乐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展了知识视野,并以艺术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相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课外活动是加深与扩展课堂教学有关内容,扩大视野,传播最新信息,以发展学生对有关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完善和补充。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如果把音乐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那学习可能成为一件令人轻松,愉快,自觉自愿的事情。让学生走出教室,换一个新的环境,变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大脑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正由于这种状态使得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发散状态,有利于进行创造。

音乐课外活动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合唱队,舞蹈队,器乐小组等。我们学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由于乐曲长,节拍难得把握,情感不容易把握等原因,学起来比较难,在课堂上学习兴致不够,我们就用歌咏比赛,合唱队,兴趣小组等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来加以提高歌唱效果。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明确了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创造出了美好的合唱效果。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群体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主要是在校园内进行的,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更值得倡导的是,在音乐课外活动中应把音乐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来源于生活,不同的生活形态造就不同的音乐。在艺术传播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远远高于学校的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音乐中综合生活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感受,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那么,我们教师就要拓宽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改狭隘封闭式的教学为宽阔开放式教学。

把学校音乐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图书等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故事及其优秀作品,听儿童名曲。教师录制艺术节目供学生观赏。引导学生了解新闻,广告,电影等与现代音乐的关系。让学生从生日,节日,比赛,运动,婚嫁,丧葬等生活内容中体会音乐的要素。鼓励学生参加社区艺术活动。推荐学生看中央三台的《音画时尚》、《舞蹈世界》、《中国音乐电视》﹑《国际艺苑》等,中央少儿台的《音乐﹒故事》、《音乐快递》等节目。在教学《长城谣》时,我们可以这样做:通过电影,电视,图书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学生就很快进入了状态,带着悲愤的心情和坚定的信心去唱这首歌。而且,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写了广播稿在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同学们听着伴有《长城谣》的播音,更加忘不了我国和日本所经历的历史。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把音乐课外活动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还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趣。

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从而融入社会,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适应21世纪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需要,我们应当实行创新教育,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而组织的学习活动,针对大部分小学生的音乐素质较低,在音乐教学中开展这种方式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进行这种教学活动是教师在实际过程中,根据当时的需要而组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实现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教师用综合化的教学手段重新安排和处理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整合多元化的智力。歌曲《青春舞曲》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我们是这样进行综合性教学的:

(一)、课前搜集;教师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新疆舞曲及相关知识,一了解新疆民歌及其舞蹈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这首歌的兴趣。

(二)、识读乐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吹笛子,按节奏读词等方法并以合作的形式练习唱谱,然后又经过师生的填空接唱练习,一曲优美的旋律很快就被学会了。这种读谱方法比生搬硬套地教唱效果好多了。

(三)、表现歌曲;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知识及多媒体资料展示,师生共同归纳出新新疆舞的特点:即以“手”和“头”的动作为主,并了解到“手鼓”是本族舞曲伴奏常用的乐器。因为表现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以教师此时及时启发引导学生为歌曲编舞,伴奏。接着,教室就成了排练厅,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全员参与,哪怕是基础差的学生也担任了小组内的不同角色,课堂气氛特别浓厚。

(四).展示活动成果;各小组都展示自编自导的《青春舞曲》。教师重点挑出两个小组来表演,全体师生共同配合,教室内击掌声,手鼓声,歌声,笛声,舞蹈等融为一体,此时的舞曲才真正达到了“青春活力”的境界。

(五).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珍惜时光,创作第二段歌词。

(六).总结评价;以“小组内,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几方面进行不同侧面的评价。课堂结束是总结,提炼,升华的环节。这种方式的评价评价对提高教与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次活动,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把体验,探究,合作,综合过程有机结合了起来。“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可以包括这些环节:主题的产生,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活动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评价„„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来取舍。

教学方式的更新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为: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新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在音乐学科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全新的作用。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差异,学习能力等。要立足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允许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各自的智力优势。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让他们获得自由。才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特征。教师要与学生更好地协调与配合。在教学中“引导”比“教授”更为重要。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不仅仅是“学”,教师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位,才能使教学成为与学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因为,音乐学科综合性学习需要综合型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变“专才”为“通才”。所以,担任音乐教学的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这不仅要求音乐教师掌握音乐,舞蹈,戏剧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如: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杰出的音乐家。学校也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教研及培训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加强音乐学科教学的综合性,改革过去学科教学间的彼此隔离,与社会生活相互隔离的现象。把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联系的过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再加上综合型的教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提高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但是,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不讲求面面俱到,应以“音乐”为本。有的教师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模式,展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综合”。这样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而且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教师的工作量在课前准备过程中猛增,如何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参加音乐综合性学习的培训,学校应组织教师对“音乐学科综合化”进行课题立项研究。使音乐综合化全面铺开。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更旺。我们坚信: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音乐综合教学会有更宽广的空间,学生的音乐世界必将会更加绚丽多彩。

下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生动、活泼发展......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及利用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及利用友谊县友邻乡学校 刘玉丹“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及利用友谊县友邻乡学校 刘玉丹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它较之以往的语文教学改革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以小学语文课......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让小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我们认识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课堂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 * * * *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阜康市天龙小学李风鸿――浅谈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确立适合学生个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初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初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初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丰富学......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