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时间:2019-05-13 17:4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第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要培养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兴趣,为今后他们能自觉、自主地开展活动做好铺垫。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学生活动的结果如何,教师都不应轻易地否定学生,而应该小心翼翼地像保护幼芽一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一页纸,一张画,„„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那对孩子今后的自主学习可谓是大有裨益。

二、将口语交际、习作融于活动中 , 开展综合性学习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要求,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不同,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合到活动中。例如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内容:(1)了解家乡的历史 请学生当一回小记者,采访有关人士或咨询周围人,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名优特产。(2)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了解他们儿时的生活经历。以日记的形式写一篇“我和爷爷奶奶比童年”的小练笔。(3)利用口语交际以“浓浓的乡情”为交流内容,把自己收集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其他同学交流。在牡丹江的旅游文化节期间,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为客人做导游”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把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口语交际及写作知识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注重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生活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会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提倡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一些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在“我爱阅读”为专题的综合性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在阅读中引领学生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英雄成长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科普读物等,让学生和好书交朋友。一段时间按学生的读书进程安排一个小专题内容,在班级中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2)引导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的人交流读书体会。(3)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4)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5)结合口语交际引导全班同学就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利用交流平台交流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

重点以探究“读书方法”为线索,以“课外自由阅读喜爱的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指导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找到喜欢的书目和读书方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谈古论今中,激发读书兴趣。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课内课外综合性活动的进行,加强了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结合,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使阅读成为学习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四、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新《课标》中对中年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由此可见,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学习中应高度重视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向娇生惯养,“惟我独尊”,更需要合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从分组活动开始,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学习合作。谁做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谁上网查资料,谁记录,谁画画,谁排版出小报„„这都需要合作。活动开展得怎样,更与学生的合作好坏密切相关。教师除了亲临指导,适当地采取奖励措施也很有必要。如对开展活动中合作良好的小组成员要给予及时、大力地表扬,并定期对各活动小组进行评比,并在班级的红花栏印小红花,发小贺信。对于各活动小组的组长,教师更应“调教”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动和监督作用。一旦“教师—组长—组员”的反馈机制建立,教师的“遥控”能力增强,对于各组学生的合作情况会有更清楚地认识,从而教育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五、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综合性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和生活紧密相关。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就是生活。”。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生活的空间是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我在综合性学习中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沟通课堂,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社会教育资源,开展扎实有效地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在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在学校开展演讲、演课本剧等活动。在节假日,提倡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旅游,进行参观访问。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家庭做调查采访,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等。通过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深入社会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放了语文课程。在“节约用水,爱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让学生写倡议书,设计公益广告词等一系列活动,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同时也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可以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它将课堂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践,也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呢?《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我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四突出”为教学理念:即突出活动过程,启发自主参与;突出语文知识的整合应用,体现师生的合作创新;突出实践体验,协调发展;突出“校本课程就在身边”的活动过程与策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具体做法如下:

1、将口语交际、习作融于活动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要求,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不同,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合到活动中。例如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内容:(1)了解家乡的历史 请学生当一回小记者,采访有关人士或咨询周围人,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名优特产。(2)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了解他们儿时的生活经历。以日记的形式写一篇“我和爷爷奶奶比童年”的小练笔。(3)利用口语交际以“浓浓的乡情”为交流内容,把自己收集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其他同学交流。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把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口语交际及写作知识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注重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生活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会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提倡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一些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在“我爱阅读”为专题的综合性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在阅读中引领学生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1)围绕一个小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英雄成长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科普读物等,让学生和好书交朋友。一段时间按学生的读书进程安排一个小专题内容,在班级中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2)引导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的人交流读书体会。(3)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4)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5)结合口语交际引导全班同学就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利用交流平台交流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

重点以探究“读书方法”为线索,以“课外自由阅读喜爱的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指导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找到喜欢的书目和读书方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谈古论今中,激发读书兴趣。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课内课外综合性活动的进行,加强了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结合,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使阅读成为学习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3、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开展综合性活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是学生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综合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增加学习的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材编排,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也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我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内容:(1)、活动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制定计划。活动结束后,以小组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2)、举行猜字谜游戏。各小组自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第一小组猜字谜,第二小组搜集歇后语,第三小组搜集带谐音的笑话,第四小组了解汉字的来源。由于各小组学习任务的不同,教师要及时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要求小组明确分工,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3)、以小组为单位开成果汇报会,共享学习成果。可以说,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增强了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在交流评价中,促进了情感的提升,也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和生活紧密相关。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就是生活”。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生活的空间是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我在综合性学习中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社会教育资源,开展扎实有效地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在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在学校开展演讲、办手抄报、演课本剧等活动。在节假日,提倡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旅游,进行参观访问。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家庭做调查采访,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等。通过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深入社会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放了语文课程。在“节约用水,爱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让学生写倡议书,设计公益广告词等一系列活动,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同时也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可以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它将课堂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践,也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篇:小学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

第一阶段.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阶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阶段.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进行综合性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不够重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

二、怕综合性学习搞多了耽误时间,影响考试成绩。有意或无意忽视综合性学习已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要围绕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这个基本点,从真正意义上转变我们的观念,只有迅速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等配套措施,才能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落实。

三、不敢充分放手。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不去或不愿更多地考虑学生熟悉的经验世界,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学生提要求、提任务,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活动”。每一个步骤都要把关,唯恐出现什么“闪失”,不符合自己的预想的结果。教师由台前走到幕后,操控活动程序。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总结阶段的交流汇报,展示成果时,学生在课堂上有陈述,有展示,有表演,有讨论等,井井有条,先后有序,但给人的感觉分明是有一双手在左右着课堂的程序,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实际上能不能真正地让学生发现和创造呢?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教师如何调整自身的角色位置,是搞好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关键。

第四篇: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张彦江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再也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突出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教育是非常注重师道尊严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讲,学生死学,从学生踏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除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别无选择,这种教育从小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组合作学习使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要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场所。这种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被动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锻炼机会,也给学生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传授、学生倾听的单一模式,而是平等交流与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新景象。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满足心灵需求,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归属感是一种强大的动因。当一个成年人认为自己在所处的生活圈里是有意义的一员时,就是对自己感到满意。《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也有这种归属感的要求,要求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那么,传统的课堂是否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呢?回答是否定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遵照传统的教室布局、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连课桌椅也一律按照“秧田式”进行摆放。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这种课堂教学,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归属和自尊的需要,于是,厌学就成了个别学生的必然选择。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与活力,为学生创造了与教师、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满温情与友爱,互助与竞争。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真正体验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入手,导入新课时是这样入手的:“同学们昨天调查了绿色食品加工厂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算帐的,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发现秘密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探求其中奥妙的强烈愿望被点燃了,开始窃窃私语。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全班小组讨论,交流课前调查的结果。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也就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要求。

三、注重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就传统的课堂教学发出感言:“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得可怜!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的现象司空见惯。而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特点是人人参与,通过师生角色的转换,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师生、生生的多渠道互动交流把大部分学生从旁观者、配角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以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普遍动脑动口,广泛交流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平台。那么如何有效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呢?我认为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小组搭配应是精心安排而不是放任自流。小组搭配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人人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人人尝试成功的快乐。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各层次学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其次,在组内安排后进生优先发言,让他们说出最容易想到的解题策略,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三,要求后进生学会倾听,听完再动手操作,认真分析;第四,教师巡视指导时,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上,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四、加强情感交流,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是未来社会的主流。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之间的合作。所以千万不可忽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传统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孤立于群体之外,无法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合作精神的人才。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他们必须同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我想,这里的“共甘苦”正是合作的真谛。合作学习作为学习的组织形式,它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在集体中生存与学习。同时,合作学习是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强调组内合作,小组成员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的合作与竞争,形成组间的明争暗赛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不断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组内合作及与其他组的竞争中,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互助意识;既达到了学生个体在与群体交往中发展自我的目的,又培养了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

五、注重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合作学习应以解决开放的,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问题为中心。这种问题能打破学生认识结构的原有平衡,激起积极思维的浪花,有效地营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如果老师不能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老师自己不能呈示给学生这样的问题,合作就没有展开的前提。在一节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运用,而是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相连的。因此恰当地把握合作交流的机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较好的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发生分歧时,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时,遇到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时„„此时,小组合作学习最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之,教育发展到了今天,学生的思维再也不能被禁锢了。我们倡导探究的、合作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其最终目标在于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而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共同做事,养成尊重他人、乐于跟他人合作的态度。因此,教师应加快自身角色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领人,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人格的,富有创造精神的,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一代新人。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希望的:“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曹本法

句容市春城中学,江苏 句容 212400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是以一种整合的状态出现的,这种整合的状态有利于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一、充分开发资源,拓展综合性学习的领域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内容不限于语文课本,不限于语文学科,而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兼顾各门知识的综合,其学习资源无处不在。

1、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开发。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综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进来设计的。如“编手抄报”、“初中生错别字调查”、“神话”、“青春期的困惑”、“我观学业负担”、“关注‘下岗’职工”、“每周话题评论”、“桥之旅”等。

2、读者俱乐部资源。课堂小天地,图书大课堂,图书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钻进图书馆,就是投身生活。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规定学生购买中学生课外必读篇目,每学期规定读什么、读多少和指导怎么读,要求有读书笔记(文摘、心得体会、读后评等),至少每五页有旁批、圈点、点评。还组织学生自出题目,进行考查,形式多样,有答题比赛,有辩论会,也有演讲会等形式,另外,班上有的学生自费订阅《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作文报》、《故事会》、《语文报》、《初中生阅读》、1 《演讲与口才》等多种报刊杂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收到了极好效果。

3、地方资源。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我们倡导学生体验民间生活,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我组织学生到句容著名的旅游景点茅山进行了“秋游”。秋游那天,学生们饱尝了亲手做的草地午餐,举行了山水诗文朗诵比赛,摄影比赛,现场写下了所观察到的景物„„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语文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结束后都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但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单元只搞一次综合性学习,而是让综合性学习贯穿于我们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本中的一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只是“砖”,而真正的“玉”要靠老师来“引”,老师应将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充满趣味地学。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竞赛型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使师生沟通,达到共同进步。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2、表演型 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 2 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3、辩论型 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游戏型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语文活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氛围。

总之,综合性学习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而是一个需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学生、社会多方参与的一门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一个与传统课程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它需要教师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需要学生全员参与,需要学校深入改革教学评价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大放异彩。

下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襄阳区朱集镇一小刘丽娟赵利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应运而生,在一......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综合性学习”便日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成了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充满希望和竞争,机遇和挑战并......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技能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教学,其对学生阅读......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21世纪的小学生对教师围绕一本语文书要求读写背诵一个学期的做法已深感厌恶,对教学毫无创意的教书匡式的教师也不再喜爱。学生们......

    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活动教学

    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活动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活动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螺阳中心小学王正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及利用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及利用友谊县友邻乡学校 刘玉丹“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及利用友谊县友邻乡学校 刘玉丹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它较之以往的语文教学改革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以小学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