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苏堪宇
1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掌握以下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认为,学校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它是指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和现实的自生产的系统过程,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因素特别是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完善自我,学习者主观的自我反省被理解为学习的中心,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等自我选择与自我负责。自主学习适应了国际“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潮流的要求,并有助于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自主学习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自学”,它不是指学生完全自发地学习,老师可以不管不问。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要将自主学习应用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承认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放权”,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自由与空间;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师要给以适时适当的指导。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接受学习而言,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此,教师要掌握以下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
自主学习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学生来说,心理上可能难以接受。正如一直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旦把它放飞了,它可能会茫然无措,不会自己找食吃,反而难舍笼子里“衣食无忧”的生活。对许多过于被既有教学方式束缚的学生,可能不知如何自主学习,“自由”反而成了“不自由”。因此,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
1.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变革
有许多中小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学习,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与老师“满堂灌”的殷殷关怀下,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为父母学的、为老师学的。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己的生存与成长,在实现自我的基础上贡献于社会,并因而做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树立起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知识的更新率极高,知识的储备虽然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因此,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去掌握“渔”,以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获得“鱼”。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要求
人的心理的构成因素十分复杂,不光有认知,还有情感、意志等。除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第二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内在动机驱力下努力学习,并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1苏堪宇E-mail:sukanyu@163.com
第三要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合理期待,既要有好好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心向,又把学习目标定位得比较具体实际。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自知者明”,只有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现有教学中许多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就是因为他们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第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基本的心理状况,比如个性心理特点、情绪状态等,这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而安全的心理环境,并可随时调控心情以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第二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以利于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而不会盲目地效法他人。第三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避免学习目标定得过低或过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特点
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规定的必须学习的任务,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点可以选择的任务。学生首先要对学习目标有个大致定位,最好能明确并具体化,以利于取得学习的成效。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理出学习内容的基本逻辑层次,并分析学习内容的深浅难易,以及学习内容的价值性与适切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时,要切合自身能力水平,尽量选择有一定挑战性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以适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最终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
抽象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任何学习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也即学习要存在于时间、空间、场所等具体情境中,自主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选择好利于自主学习的良好场所,以适应自身学习的特点,避免分心物的干扰,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创设好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因为有些条件是学生难以控制的,需要教师配合解决。
1.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
目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教师管得太死。课堂上老师使劲地“满堂灌”,学生在下面也被动地听与拼命地记笔记;课下老师布置一大堆作业,学生则没命地做与写;考前老师突击强化复习,学生更是自我加压死记硬背。如此,教师和学生都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学生学不了自己的东西,硬性灌输的东西难以巩固应用,更别说创新了。教师要“放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因为学习本来就是“自求自得”的过程。教师要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在精神上给学生以心理安全与自由,在物质上给学生以学习场所、材料以及必备设施等的保证。自主学习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师要努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做到时空开放、学习自由。
2.营造群体支持的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习要有自觉性与主动性,反对被动盲目地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完全靠自己独立学习。事实上,学生学习是离不开他人的,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交流可以达成理解与共识,通过沟通可以交换看法,通过质疑问难的辩驳可以深化并提升自己的认识。整个社会普遍要求既要竞争又要合作,许多学习任务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完成,学生的参与精神需要在群体活动中进行培养。而在目前班级授课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所以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只有“群体向学”,才能形成有利于学习的“心理场”,学生才能获得自主学习的外在动力。
3.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近几年,“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而备受人们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许多学生还不会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精心筛选、设计思维空间比较广阔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要从实际中来,要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典型性;问题的难易要适中,符合学生的解决能力;增强问题的隐蔽性和冲突性,以暴露学生学习的不足从而查缺补漏;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利于每个学生发展。通过问题解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思考,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了
其学习的独立性与自觉性。
4.做出计划将自主学习整合到课程中
教师要处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上课中精讲多练,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和集体讨论,在教学方式上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支持。但鉴于目前学生仍难以做到自主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单独开设自主学习的课程或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要做好系统设计,对自主学习的教学进行认真计划是确保其正确实施的关键。教师要考虑怎样安排课程、讲授哪些策略、自主学习作业的难度等,确保自主学习的“过程”与“内容”紧密结合。教师要关注自主学习课程提供的有效信息量以及深度和广度,不断反思以改进计划和教学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获得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监控,只有随时地进行自我体察,才可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验证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正确性与适切性。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仍要给学生以指导,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1.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体验的过程。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这种选择不是学习者盲目、被动地选择,而是基于他们的需要与兴趣的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被逼迫的,这本身就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协调与整合,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内化与领会,获得了理解与迁移,并得到了满意感,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希望学生获得的也正是这种积极体验,所以要予以关注,并采取鼓励、奖赏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其自我效能。
2.教给学生有效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与心向后,不一定会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必要进行有效学习方法的教学。学习方法有许多种,有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的方法,有进行心理调控的方法等,教师要合理安排讲授的内容,以兼顾学习方法教学的多样性。教师在学习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操作性示范,可通过课件来演示,这样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学习方法教学中,要贯彻讲懂、讲透、会用的原则,使学习方法真正发挥有效性。
3.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策略
没有一种学习策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每个策略都有其独特的功效,而且对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学生有效。所以,学生必须对所学的学习策略进行选择,找出适合自己的策略,以利于更好地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策略选择时要给以适当指导,以防止学生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学习类型、风格等,并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找出最适合的。当学生采用新的学习策略时,由于开始不熟悉,往往习惯于旧有的学习策略,而使新策略的效果不明显。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使其逐步对学习策略熟练应用并达到自动化,否则再试试新的策略。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也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有限,或者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总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帮助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界定问题,对症下药地寻找解决方法,并指导学生检验解决方法,若不成功再次修改假设与方案。教师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不要“越俎代庖”,学生自己的学习问题要自己解决。第二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教师需要进行个别辅导,有共同问题方可进行集体教学。第三要关心尊重学生,使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并加强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意志控制。
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提倡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这不光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学生也有自主的权利。但现在教育中太过于强调外在评价而忽视自我评价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很
薄弱,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
1.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标准
评价是需要一定标准的,否则难以鉴别好坏,自主学习的评价也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以判断自主学习结果的成功或失败。自主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客观、公正,也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自主学习不提倡群体间相互比较,虽然别人学得好坏可作为相借鉴的例子,但学生与学生间是不同的,有时自主学习的任务难度等也不同,自己跟自己比是最好的评价方式。一般提倡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成功,但有时因为学习任务过难等原因,虽然学习者并未达到预定目标,但只要比自己以前有了进步,应该说这是阶段性的成功,不能完全归之于失败。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学习反思是学习者以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审视和调控,作为一种反向思考,主要是“由果索因”。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可以明确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并可以给以后的学习以指导。例如,学习结果不好时,学习者便会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行调控,以利于目标的达成。学习者对结果的不同归因也会影响学习者以后的学习,若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将会有可能导致以后的成功,若归于能力或运气导致的结果将不确定,对自我效能低的人来说则是惨痛的打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找出不足,并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加以努力。
3.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产生出许多学习成果,如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等,由于这些东西都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心里十分喜悦,急于向别人展示。但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一般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评价方式单一,提倡学生“谦虚谨慎”,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努力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开放课堂,让学生自主表现,自由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开展览会,可以当堂演示,也可以自己制作学习档案,等等。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促成自主学习螺旋推展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施模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评价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起点,并确立“可望又可及”的学习目标。第二是依照实际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自己学习风格选择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第三是策略执行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监控。第四是总结评价学习结果,找出经验教训,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的实施模式从形式上看是循环往复的,而其实质上则是螺旋上升的。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阶段,并在每个自主学习过程循环的“终点”进行鼓励强化,努力促成自主学习向前螺旋推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9).[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李如密,张金泉.“会学习学生”培养的教学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3(2).[4]李如密,王平.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1(6).[5]吴桂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1(13).[6]祁京生.加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管理,2000(10).[7](美)齐默尔曼等著.姚梅林,徐守森译.自我调节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刘娜.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9]刘淑青,赵丽敏.主体自主发展教学实验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10](美)巴里斯,爱丽丝著.袁坤译.培养反思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第二篇:初中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探索
《初中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探索》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在终身教育体制确立以后,基础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继续教育对接,基础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在教育的目标上,由于建立了终身教育体制,无须把人生要取得成功的所有知识都放到正规的中小学教育中去,基础教育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是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基础积累后,恰恰到了奠定终身学习观、形成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十六中学这样的初级中学来说更具针对性。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本课题侧重研究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是从根本上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3.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压抑了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许多教师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十分重要。
4.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多年来,我校已成功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引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主学习是一种基于外部环境驱动下的学习方式,学生内心缺乏学习的需要和意向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指导策略”是课堂教学策略的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发展、形成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这里的“指导策略”是指适用于初中一定年级一定学科自主学习具体情境的教学指导原则和方法。
三、主要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叶圣陶的“引导自学”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这一教学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从教学的目的、规律、学校和教师的职能上精辟地阐明了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自学”。他指出:“教学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愤悱启发是一条规律;好比 扶孩子走路,能放手时坚
决放手,是一条规律。” “老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第二,正确、完整地揭示了“引导自学”这一基本概念的科学内涵。他认为,“引导自学”,既是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上“自我充实”,又是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自我修养”,使之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引导自学”,既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求得课本中的知识,又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从事事物中读不用文字写的书”,最根本的是“练成自己发现问题和求得解决的能力”;“引导自学”,既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又是自学动机、态度、习惯、精神的培养“引导自学”,既是引导学生在校时主动学习,又是引导他们将来终身自学。
第三,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出了一套切合实际、比较科学的“引导自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促进中学生掌握跟学科相关的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
2.增强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以课内自主学习辐射到课外自主学习。
3.提高参与课题研究学科的教学效率。
4.鼓励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六门学科领域内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指导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2.本课题下包括六个子课题:
《初中生自能作文的实践研究》《初中生物理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初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课堂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初中生自主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自主播评新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五、实施思路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1)该课题是统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六门学科教学的总课题,课题组将组织参与研究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具体实施时,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增强教师学会指导、善于指导的意识。
(2)根据初中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分低、中、高三个梯度,以教研组为中心研究单位。参与研究的教师围绕本学科的子课题,结合教研组的日常教学活动,申报个人课题或教研组课题。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掌握各学科领域内具体的学习策略;也要对学生指明策略使用的条件和范围,通过各种变式条件下的迁移让学生从中归纳出策略的使用条件。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
(1)调查法。运用问卷、一般统计的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
(2)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3)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4)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7.9——2008.10)
工作目标:
(1)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原有课题《初中学科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初一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5)对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08.11——2011.2)
工作目标:(1)点上实验:如何指导初中生自主学习,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2009.10)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4具体步骤:
(1)调查问卷。针对初一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2008 年)。
(2)课程展示。各个参与子课题研究的教研组针对各自的子课题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目的在于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并在课后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贯穿整个 研究过程中)。
(3)子课题小组研讨。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随时总结、报告(2009 年指导初中生自主阅读和写作研讨、培养初中生数理化自主探究能力研讨)。
(4)个案研究。(2010 年初中生自主学习个案报告)
(5)经验总结。(2011 年 2 月)
3.总结阶段(2011.3——2011.5)
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2011.6)
七、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自主学习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学校“十五”《初中学科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实验研究》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良好的学校基础。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市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校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均为本科或一上学历,且全部为中学一级或高级教师,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八、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课题组组长:衡炳锋
课题指导:谢 丹 王 敏
主要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
1.《初中生自能作文的实践研究》 陈 蕾
2.《初中生物理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吴竹英
3.《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王丽敏 张燕新
4.《初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周丽华
5.《初中生自主探究化学实验课堂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朱英姿
6.《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自主播评新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王秋影
(二)制度保证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
(2)落实教科研管理意见”。
(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先进教科研个人评选等制度。
(三)经费保证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等。
九、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初中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3.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经验集。
4.初中生自主学习指导典型案例集
5.其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和物化成果。
第三篇: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策略
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策略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利用合理的学习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学习手段,能够很大程度的帮助我们提升学习效率以及质量。所以,我们高中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使用自主学习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以激发我们对的化学兴趣、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首先对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高中生如何开展高中化学自主学习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策略;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不只是教学方法产生了变革,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产生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我们我们的学习生活,新的教育模式中重点体现了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僵硬的学习手段,而是采取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自主学习对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是现阶段新的教育模式要重视的方面,文章对高中生如何展开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
二、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一种让学生能够自行探索,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从内心世界对学习有更多的兴趣,这种学习方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掌控能力,可以让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得到增强,进一步推动学生未来的学习。自主学习的进行是以人为载体的,其有下面几个特征:
1.独立性:自主学习会使学生的独立性体现出来,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自行探索和学习来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2.自主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其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学习动机是来自学生内心,能够体现出其具有自主能动性。
3.个性化: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可以自己按照所要学习的知识来规划学习方案,设计与自己情况最为相符的学习计划,对建立自我个性有很大帮助。
4.自控性:自主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全方面学习的能力,而且对我们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非常有利。
三、高中化学自主学习策略分析
(一)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就是我们可以建议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鼓励我们主动学习,让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主动的学习行为,它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正面作用的学习动机不仅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还能够极大的提升我们的化学素养,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之初,教师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激励我们尝试自学。当我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时,应给予鼓励,对我们的成功做能力与努力方面的归因反馈。对化学科目来说,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探究的特点,提高我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激发我们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自主展开实验探究
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教材中的学案,来展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只是对课本进行简单的了解,而是按照所设计的学习方案来有计划的学习,掌握相??要学习的知识,并对有困惑的内容进行记录,如此我们不仅能够有效掌握要学习的知识,还能够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在开展自主学习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学习时间要得到保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设计相关内容后,还可以对学习时间进行一定延长;我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后,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增加,并且减少学习的时间;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学习计划,能够使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2.在自主学习的不同环节,我们要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来展开学习。首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学习,并根据学习的提纲或学案,来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3.要及时向老师进行提问。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和对学习内容有疑问,可以向任课老师提出疑问来解决自己的学习疑惑,进而加快自主学习的进程。
(三)自主课后阅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复习对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很有帮助,不仅可以对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够使我们的总结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掌握学到的知识。因此,我们在学完化学某一部分的内容后,要对学到的知识展开整理和总结。或者在完成一个大的内容的学习后,总结出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框架,对知识进一步掌握。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知识时,可以将原子结构作为核心,对原子相关的一系列内容进行拓展。
课外阅读还可以对教材中的不足进行完善,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补充。若是仅仅依赖教材,只重视功课,就无法对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掌握。所以,合理的进行课外阅读能够对知识进行拓展,开阔视野,还能够使我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高中的化学知识,对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很有意义,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为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巩固良好基础。所以,在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中,我们要根据自身提点来展开学习;自行进行实验探究;有计划的开展课后阅读,来对课堂知识作进一步拓展。如此才能对自主学习不断进行完善,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提高,来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古书奇.自主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化工管理,2015(35):76.[2] 李鹏.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发我们自主提问的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16(6):112.[3] 龚龙生,冯福良,王铮,等.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2):105-107.[4] 董丽丽.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我们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角色转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132-133.作者简介:邹定国,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1517。
第四篇:自主学习时间指导
关于自习课指导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应该每个学生在小学的时候都做过的一道数学题,一只羊,一根绳,一个桩,绳长若干,羊能吃多少草?现在我们学生所面临的处境,就象这只绕桩的羊,怎样能吃更多的草?一成不变当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一步变到割断绳子好吗?未必见得,一只被拴久了的羊,能辨别方向,能逃离危险吗?这是需要考虑一番的。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换一根长一点的绳子,这样活动的范围增大了,可以吃到更多的草,羊也不至于有误入狼群的危险。因此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增加绳子的长度。
从自习课有老师跟着布置任务,悉心指导,到现在突然的完全自由支配,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很不适应的,大部分在学习上要求进步的同学,心里面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忐忑不安,因为绳子没了,他们有一种失掉了依靠的感觉。那怎样让他们从没绳子的感觉改变到长绳子的感觉呢,四个字——“有纲可依”。
“纲”首先是学生心理对这个事情的正确认识。以前我们的老师在布置任务时,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真实差异,对全部的学生都提相同的要求,结果有些同学疲于奔命的应付,有些同学早早的就无所事事。现在同学们正好有条件来改变这种局面,因为可供大家支配的时间毕竟是多了,学生可以拿出时间做自己设想的工作,所以没有必要感到心虚和茫然。这次的改变,会打破一些旧的习惯,甚至是陋习,而带来更多的是机会,学生完全能够以此为契机养成全新的、更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和个人规划。
其次便是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尔基也说“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在以前,学生上自习的主要工作就是做作业,对主动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效果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自己某科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某科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几道选择题,几道填空题,几道解答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因为每天都会有各科的作业,所以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会有很多,而一科的学习往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状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宜频繁交换学科,以二至三科为宜。
高效,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三段:早上起床到上午上课,上午放学到下午上课,下午放学到到晚上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三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尽可能细分到某一科占多长时间。
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要根据自我分析中的学习特点或针对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
2、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再次便是执行计划。定了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保证计划的时间和实际完成的时间误差不能太大,也不能让某一项任务占据过多的时间,使计划越定越好,使自己制定计划的能力越来越强。
但计划的执行可能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干扰,就是所谓学习效率的问题,尤其在晚自习时。内因的困扰每人可以自己调整,一是勤锻炼,因为白天学习了一整天,晚自习难免会感觉疲倦,有时还会犯困。为此,大家必须养成午休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锻炼不宜时间过长或活动过于剧烈。如果还是觉得效率不高,可以打开窗户透气几分钟,或者用凉水洗洗脸,还可以休息一下换做另一门功课。二是别分神。需要提醒的是上晚自习的时候同学们最好不要干别的事,听音乐、吃零食都不是好的选择。三是注意整理。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四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外因的困扰实际上就是班级纪律对每个同学的影响,这当然首先是班主任的工作。在自习课上比较让人讨厌的几件事情:说话、传递东西(包括纸条)、随便进出、喝水和吃零食,而往往学生在做这些事情时都有充分的借口。说话是因为讨论问题,传递东西是因为借笔记,进进处处是因为老师找。等等。在这个问题上,班主任老师必须强调清楚:自习课没有老师在,在思想上,大家一定要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能讨论问题,不能向别的同学借任何东西。总之就是各写各的作业,各看各的书。因为没有老师在,如果允许讨论学习问题,就会有很多不是讨论问题的同学讲起小话,会有一些同学讨论完后就是说小话,还有就是一讨论就是一节课,学习效率低。要讨论,可以,下课后讨论吧。因为很多同学都是不自觉的。
关于自习课的纪律,魏书声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讲过一个办法,就是说话接力本。每天在连续的自习开始时,先由班干部保留这个本子,发现有人说话,就轻轻走过去把本子给他,并要求他写上自己的姓名、时间,然后还需要完成500字的说明书——注意:不是检讨书。该同学保留本子,一直到他发现下个人说话,再由他传出。我在网上看到有不少班主任都在推荐这个办法,效果不错,可以一试,当然不局限于说话,可称为“违纪接力本”,总之,在自习课纪律上,一定要达到“静、精、独”的要求。
第五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自区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立项以来,##小学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5月6日上午,##小学课题组开展了一场以“主动学习
自主发展”为主题公开课教研活动。
本次公开课分别是由姜筱璇老师执教的《长方形面积》和张誉元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两节公开课教学均能围绕课题研究,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目标达成度高,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姜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课堂中重视让学生探究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在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一个数学问题研究的大致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同时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直观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思维活动经验,形成核心素养。,张老师授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时,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然后进行加深计算进位乘法,通过小组合作、代表展示的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观课结束后,教研组内进行了评课活动,老师们做了专业、细致的点评。从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学情把握和定位,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老师们也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建议两位老师应以培养孩子观察、思考、猜想的能力;同时,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应不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训练点,可以多元化开展活动,使得课题研究真实落地生根,饱满充实。
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师们对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在课题研讨的征途中,在课题组教师的努力下,##小学的课题研究必将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