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知2009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计划.doc -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二00九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计划
各党支部、专业部: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慈教党委[2009]9号)和《慈溪市2009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要点》(慈教)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学习与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政治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推动专业发展,促进师生和谐,建设文明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推动慈溪职教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科学发展而努力学习。
二、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月份:
建立政治学习领导班子,确定2009年学习重点。(重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学校2009年工作计划,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
二月份:
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
三---八月份:
开展以“推动教育科学以展,全面提高育人水平”为目标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3月: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部署。
学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高认识,深入理解。
4月:学习中共慈溪市委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科学发展观百问》、《特别提醒----背离科学发展观反面事例选编》和《科学发展观在慈溪案例选编》。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确定调查研究课题。
5月:深入基层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结合校情,开展
解放思想大讨论,形成学校科学发展共识。
6月至7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分析检查阶段。
突出重点,认真查摆;分析检查,民主评议。
学习各类政治时事、现代经济知识和社会管理知识。
8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改落实阶段。制定整改方案,公示承诺,落实责任,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测评总结。
认真学习以新课程改革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
九月份: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修订版)》、相关政策法规及教育局出台的师德规范、师德师风建设达标学校标准等。
十月份: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
十一月份:
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国务院颁布的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增强学校领导干部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理念和广大教职工依法从教的观念。
十二月份:
结合学校实际选择市教职工政治学习辅导员开设的相关讲座,对教职工进行专题学习指导。
三、学习原则和方法
政治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积极主动原则、学思结合原则、博专统一原则等。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辅导讲座与座谈研讨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学习结合的方法。通过以辅助学、以查导学、以赛促学、以考督学的形式,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取得突破。
四、组织领导
在校党总支统一领导下,建立思想政治学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校长胡列年任组长,校党政领导吴志平、丁乃干、卢建华、黄华张、潘以军任副组长。顾建庭、张洁、邵佳洪、黄百央、陈建军、胡华调、杨恩浩、黄水华、章丽萍、杨志淦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务办。学校各党支部(专业部)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制定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开展好本年度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作好考
勤和学习资料归档制度。党员干部要带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每位教师要认真做好学习记录,每年按要求撰写一至两篇联系本人思想、工作实际的学习体会或论文。
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成效。学习活动力求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
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学习的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四落实。
二00九年一月
第二篇: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处工作总结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由于学生处人员有比较大的调整,虽然工作的开展还处在理清摸索的阶段,但是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在各部、处、室的通力配合下,在全校班主任的辛勤耕耘下,我们明确思路,把握原则,提倡校部紧密合作,开展德育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畅。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回顾。
1、丰富“爱的教育”内涵,抓实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期初在全校班主任、德育干事大会上,我们明确提出:本学期学生处工作,以校风建 设为重点,继承学校德育管理的许多优良传统和优秀方法,坚持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积极推进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探索和构建以学生为本,充满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发展的大型学校“有效德育”的教育创新模式。
我们把“爱的教育”分解为“倾听、感恩、尊重、宽恕”四个因素,对于班主任队伍建设渗透“5E”方法。指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5E)是:远见卓识的眼力(Envision);影响团队的魅力(Energize);大胆开拓的魄力(Eager);快速行动的执行力(Execute);开诚布公的道德力(Ethics)。本学期为提高班主任对日常班级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强化班主任的规则意识、细节意识,我们把21条班主任常规编辑整理成《班主任工作手册》,人手一本,规范记载,定期考核。我们还把原来一月一次的“班主任论坛”对象扩大到德育干部共同参与的“德育论坛”,实施“德育论坛申报登记、现场领导评议、网上分享学习”三步走的论坛形式,尤其是激发了班主任的“话语权”。
11月学校组织了第二届“十佳”班主任的评选,借助笔试与面试形式,笔试内容为班主任应了解掌握的基本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面试采用二选一方式,或者抽搭1个案例应用题目进行5-7分钟说课;或者围绕本班实际管理情况,开展5-7分钟“班主任话细节”活动,加强了班主任的技能磨练与展示,并把其中6名推荐到慈溪市参加市第四届“十佳班主任”联评。
此外,我们还抓住班主任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共派出2名骨干班主任参加宁波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学习;5名年轻班主任参加宁波市第7届班主任培训班学习;2名心理辅导老师参加浙江省心理剧观摩活动;5名德育管理者参加浙江省班主任年会;2名老师参加宁波心理博士报告会。涉及培训学习的老师有16人,学习回来,都写出了培训体会,供其他老师分享学习。
2、加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题教育。
为贯彻落实今年9月份全国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实施要求,我校不但把此活动列入学期德育计划,而且通过宣传横幅、广播台、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等形式,营造出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学第一周组织08级千名新生参加军训。以队列会操、内务整理、国防教育、《学生手册》学习等为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集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安全防范碟片》、白天以及晚上两次演习灭火疏散方法,撰写感言体会,这些活动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艺术部06美术设计学生还在班主任丛杨老师的指导下,推出了“抗震、奥运、环保”主题海报展示活动,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作为陶研实验学校,我校始终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弘扬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继续广泛宣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事迹,探 1 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凸现“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走好行知路,育好行知人,本学期特举办“陶行知”文化月暨“陶行知故事随感”大奖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探究性、体验性、互动性的活动方式,加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爱心奉献教育、公民责任教育、珍爱生命教育、预防灾难教育、冬季万米校园接力赛跑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掀起“学陶、研陶、师陶”活动高潮,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成长。最后评比出“十佳班级”、“十佳学生”以及14名“陶行知故事随感”大奖赛优秀选手,6名优秀指导老师。
3、组建三个管理小组,深入推进“温馨教室”、“星级寝室”、“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每周五专业部德育主任工作学习例会和每周一专业部德育工作小结网上交流,让校部两级管理尽量做到透明、顺畅。本学期我们还组建了三个管理小组:寝室周三内务检查组、学校德育日巡查组、周五放学管理班主任轮流组,每个组都由学生处、德育主任、德育干事亲自带队,基本做到全面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教育学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
对于寝室整顿, 初步贯彻了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引进“7S”现场管理方法, 出台”寝室内务整理12条”,周三寝室巡查,每周三下午对全校4幢公寓楼554只寝室一一检查,检查后既有组长负责写的检查小结,又有每一个寝室的得、扣分情况通报,引起全校班主任与住宿生的共同关注。信息部、综合部还专门组织住宿生内务整理比赛。学校德育日巡查组,抓住住宿生离开寝室前;通学生早上进校门;学生傍晚放学时三个时间段,加强管理,指导值周班开展全校性值周工作。设计出操作简易,内容醒目的三项检查数据表,即全校性值周记录表、寝室检查反馈表、学生会督查记载表,每日在网上及时公布,接受师生的监督与反馈。
周五放学管理班主任轮流组,则主要就学生周五大规模放学时的车辆安全、校门口以及校门对出50米外东西各100米处的学生行为举止、滋事迹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4、强化班会课质量,班会课专课专上,扎实开展班会课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安排四轮校主题班会公开课,共有19位班主任承担任务。每次校级主题班会公开课主题集中,各班能结合班级专业特点,借助专业情景小品、专业技能成果展示、歌舞诗歌书法演绎以及优秀毕业生回母校、家长代表谈体会等各种载体,充分显示出在班主任引领下,放手发动班级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无限活力。每次主题班会公开课还安排400余位师生观摩,达成台上台下学生的互动学习与促进,每节班会课结束既安排骨干老师的5分钟现场点评,又安排评课老师的填表记载,从班会课体现的主题意识、布局意识、创新意识、主导意识、主题意识、媒体意识、时间意识等7个项目来评议,改进了班会课的质量。
5、密切开展家校联系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组织了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下发《国庆告家长书》,期中考试后,以专业部为单位,分部召开家长会。艺术部还开展了学习陶行知“爱满天下·学做真人”之“十佳孝敬父母学生”的评比活动。当前学校筹划了首届家长委员会名单,着手起草家长委员会章程,正酝酿条件,预计在12月底召开家委会。
6、各专业部围绕学生处工作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
财经部邀请到校心理咨询室叶均衡老师给学生做一次心理讲座——《走出困惑》。叶老师采用师生互动法及案例分析法为学生学习专业,带来良好的心理疏导。此后,杭州湾大酒 2 店来到财经部多媒体举办了一场专业招聘会。由该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西餐厅经理本次招聘会,06旅游(2),06商英(2)、(3)、(4)的学生参加了本次现场活动。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积极洽谈、交流、场面火爆,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整个财经多媒体洋溢着特别的氛围,本次活动拉开了2008学生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的序幕。
为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学生高尚情操,更好地展示了专业技能,促进了优良班集体建设,艺术部开展了纪念“一二·九”首届班级才艺展示大赛,并为十佳“温馨教室”“温馨寝室”以及十佳“富有爱心”“勤而好学”“文明言行”“遵纪守规”和“孝敬父母”学生公开颁发了荣誉奖状。此外艺术部、信息部将要于12月底分别推出幼师专业、建筑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洽谈会。
7、学生处其他10项工作:(1)完善学分制学籍信息平台的数据输入工作;做好学生退学、休学、转学、辍学等各类学习动态的跟踪记录;填报市三类学籍数据以及学校学生年报数。(2)开展学生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审核评优工作。(3)开展全校学生的体检工作。(4)开展2008届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以及2009届毕业生信息采集工作。(5)召开班级心理健康联络员会议。(6)进行22名特殊学生跟踪谈话以及部与部之间的偶发事件处理。(7)召开学生会代表补选会议。(8)召开全校12位女宿管员、4位男生辅与专业部德育干事协调会议。(9)校园“一卡通”内容打印。(10)学生安全工作由学生处副主任专项负责,因隶属主管校长不同,总结另附。
二、200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设想。
1、围绕市德育考核指标,探索有一定深度的德育工作模式。
德育是育人的工作,育人工作是一项收效慢、成效不明显的工作。下学期我们将认真学习、分解市德育工作考核指标,做到德育工作开展“有的放矢、思路明晰”,将抽象、空泛的德育内容整合,使之具体化、可量化,发挥全体老师的智慧和力量,把德育工作作为一个有特色、有实效的德育课题来研究,努力探索出以促进社会和谐、校园平安为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有效模式。
2、继续开展“书香校园、欢乐校园、文明校园”的主题文化创建活动。完善校值周班值周制、寝室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清晰的“7S”管理流程,继续开展“温馨教室”(“星级寝室”)创建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学生生存能力和意志,培养学生团结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实现学生工作由管理型向养成型转变。
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学生会干部队伍中来,培养一批学生会干部精英,来带动一大批学生干部的素质提升。同时为了丰富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由学生自我管理的各种社团,为学生干部创造条件,在企事业单位中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自筹学生会活动经费。
3、构建班主任学习型组织,推进班主任校本优质培训。
组建了班主任学习小组,建成班主任学习型组织,构建知识共享与交换平台,设立德育资源库,滚动上传各种课件、案例,供教师查询,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教师可随时看到学校举行的各项德育活动,提升班主任团队学习技能,为班主任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培训服务,架起教师成长的“立交桥”。班主任培训既要有可行性操作,又要有后期的跟进。
4、注重均衡发展,关注“20%”的特殊学生,启动预警机制建设,3 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家人才库”,开办“成长指南¬——名师讲坛”,开展“3520”学生成长素质拓展工程,即在3年内发动校、部二级开展5个20%的菜单式服务拓展活动。主要包括20%骨干学生干部培训(青年干校)、20%问题学生素质提升培训、20%阳光学生技能演示、20%家庭孝顺子女评选、20%实习生的就业指导培训。利用好教育专家队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对话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基护航。
要修订完善《学生手册》、《星级寝室细则》、《温馨教室细则》、《德育积分实施细则》、《学生预警制度实施方案》等系列学校条文。积极探索“多元智能”视野下的职高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即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精心构建学生在“人文道德素质”、“专业知能素质”、“身心发展素质”等三个方面的评价项目体系,探索以网上测评、电子学籍卡等方式有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校学生违纪违规、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包括预防、预警、应急、帮教等环节的内容设计。建立“改过销过”和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让问题学生转化成“好公民”。
5、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做好09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09级新生招生宣传工作。针对2009届毕业实习学生,组织一定的职业生涯设计活动,采取的方法可有职业指导、心理咨询、磨砺训练、榜样模仿、角色扮演、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及志愿者活动等,指导他们正确树立就业观和创业观,为2009级新生招生在专业趋向、就业岗位、社会需求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6、深入开展警校共建、社区共建、企校共建的校外社会教育实践三大活动,积极构建校外教育网络体系。
德育工作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任务的完成、单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办好家庭教育研究会,深入开展城乡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协调、利用好社区的现有资源,增强农村教育实践体验和城市教育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首届“教子有方十大优秀母亲”。
7、加强学科德育优质课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号召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使德育与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德育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相结合,不断提高课程育德的能力和水平。
二00八年十二月九日
第三篇: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处工作总结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在各部、处、室的通力配合下,在全校班主任的辛勤耕耘下,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贯彻市“八大联动”的德育方针,围绕学校工作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力以赴创建操之可行、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畅。
一、加强班主任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推进班主任校本优质培训。
继续实行班主任例会、德育论坛制度。活跃“班主任之家QQ群”,要求班主任习惯性记载《班主任工作手册》,通过班主任个人工作记录,典型案例的收集,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要建立健全问题学生个人档案,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突出对个别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试运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加大对班主任的考核力度,将每月对班级各项工作的检查、评比结果及时汇总、归类,并按要求评出等次。在考核中要做到项项有依据,每项评分尽量准确、公正、透明。
建设维护“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将德育活动迅速传至校园网上,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网德育平台。9大版块21个业务子系统分别介绍如下——
1、本周工作——内有:学生处周工作计划、各专业部周德育小结。
2、班主任考核——内有:班主任月考核材料以及数据分析材料。
3、师生来信——内有:各部上报的好人好事、师生反映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4、组织领导——下设“机构设置、德育规划、队伍建设”3个项目。
5、常规管理——下设“全校值周、寝室竞赛、学生荣誉、学生惩戒、制度建设、表格下载”6个项目。
6、德育实践——下设“社团文化、主题教育”2个栏目。
7、学籍信息——下设“学籍动态、助学金平台、学分制平台”3个栏目。
8、招生就业——下设“招生信息、毕业生就业”2个栏目。
9、班主任社区——下设“德育论坛、爱的教育”2个栏目。
二、突出“德技双修、知行统一”主题词,唱响“爱在行知”德育旋律。
开展了“让校园充满爱”文明礼仪月活动。设计一系列丰富而有特色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践)如寝室专项建设试点、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校园文明行为”调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拓展能力、体验快乐、增强信心、展现风采。开展了首届心灵关爱月活动。心理剧观摩、“我的心灵格言”征集展示活动,以及特事特办违纪学生的“春风行动”高职生考试心理辅导、实习生就业心理辅导等活动。
在学校教务处、学生处、专业部的齐心合作下,我校上交市职教科的全国文明风采作品四大类9个项目活动搞得红火。此次全国“文明风采”征文类各项目比赛评选标准明确,要求较高,因为是初次参与,有些作品还是与评选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在来年的比赛中能有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能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参加评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校师生的心灵得到一种净化和充实,真正身心健康的学习和工作。
几个活动中,特别是校园心理剧在我校刚刚起步,设计和表现难度较大,但参赛班主任能带领班级克服困难,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做好充分准备,积极进行心理剧创作与排练。比赛时,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积极,每一个班级都各有特色,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的诠释了主题,组织心理辅导教师、语文教师、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并积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参赛,这次比赛收获匪浅。
1、明确校园心理剧的意义。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把“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既能够让学生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又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使学生在排练、表演和观看心理剧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成长,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成长自我。
2、科学选择参赛活动的主题。各部班主任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心理剧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典型的、有一定深度的和易于通过舞台展示的心理问题,大胆创新校园心理剧的演绎过程模式,主题鲜明,效果良好。
3、精心设计参赛剧本。班主任重视剧本的设计的指导,调动学生自编自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剧情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校园、家庭、社会生活,具备真实性、代表性;最终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克服不良的心理行为。
4、心理剧的形式新颖、活泼。有些班级从班干部队伍建设、学生早恋、教室失窃等热点问题入手,展开了表演和讨论;还有通过一些特殊家庭的特殊遭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亲子间的沟通的种种问题,并找到一些解决亲子矛盾的方法。不少同学表示,在创作和排练心理剧观看心理剧比赛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品质也得到了提升,反思了自我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的方式,也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好的沟通方法。
这一次原创校园心理剧比赛,参与面广,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参与心理活动的意识,推进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品质,也更好地优化了校园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细节”切入,继续推进“温馨教室”(“星级寝室”)创建。
校生辅组在四位生辅老师的严格管控下,男生寝室总体情况要比以往的学期做的更加标准化、严格化、制度化。寝室通过前期的“7S品质管理”、“周三卫生内务大检查”、“生
辅组每日卫生内务检查”以及“每周一次寝室公共财务检查、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有利的推进了“寝室三化建设”,有利的凝聚了各德育线上的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创一种文明寝室的氛围。有利的抑制了部分学生的重大违纪事件。但在寝室全面建设的过程中,仍存有很多问题。例如:
1、后半学期对寝室存在的问题,实际解决能力不够及时。
2、寝室文化策划案太少,寝室活动真正实行的甚少。
3、上报后勤的维修单修理有时间距离。
四、点面结合,各专业部自创德育特色,共创平安、和谐校园。
如综合部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学期来,继续落实上学期已有的一整套规范、准则,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止、教育,加强了检查的力度,并及时把检查的情况反馈到各班。这学期主要是针对学生卫生习惯、胸卡佩带、班级卫生、早锻炼、眼保健操、班级布置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把检查的结果记录下来作为班集体的考核评比依据。
如信息部重视学生心理和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确定真正适应中职学生的德育引导和德育内容,目前在学校提出的“爱的教育”的指导理念下应该积极摸索具有中职特色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以“文明礼仪”(个人素质提升)“和谐共进”(人际关系处理)“就业创业”(人生价值实现)等为探索方向。
如财经部重视家校联系,部内组织班主任进行一场名为“心灵旅行”家访工作。举行了第四次“寝室文化节”活动。本次活动以“弘德、育已、求美”为活动宗旨,以“繁荣寝室文化,活跃校园生活”为主题,本着“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理念,立足寝室文化,挖掘文化内涵,倡导健康生活。本次活动评出了2个最佳风格奖寝室,2个最佳创意奖寝室和20个最温馨奖寝室。通过本次活动,财经部学生在寝室内务整理上又有了更大的收获,我们的寝室也有了更加温馨的和谐美。
如艺术部抓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德育办成员分工明确,经验丰富,团结合作,以身作则。德育干事陈珊珊主管值周班、教学区卫生以及学生日常行为教育谈话;德育干事钟晓丽主管学生档案、就业招生以及宣传工作;生辅老师马旭露和郑莉娜负责男、女寝室卫生和纪律以及学生日常行为教育谈话;邹振群老师负责党团工作和各种活动安排以及艺术楼管理工作。在各项工作中,部办成员均能起好带头作用,班级管理能力一流;承担学校工作不推辞,值日、坐班和校值周工作能主动要求,出勤率高。班主任工作例会和班级周小结,总结上周工作,布置一周工作任务。
五、以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互动为纽带,积极拓展校外德育资源。
召开好首届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会,评选表彰首届“教子有方十大优秀母亲”。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通过校园环境参观、课堂教学观摩、学生活动展示,向家长、社区全方面展示学校形象,以期和家长、社区共同关注学生、学校的成长。与街道、警署等部门携手搭建社区共建组织,共创安全、文明、优美的环境。
09年4月30日下午,行知职校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了首届家长委员会暨“十佳教子有方”母亲表彰会,校长胡列年、德育校长黄华张、综合部德育主任陈建华、信息部主任杨恩浩、财经部德育主任童科达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由艺术部德育主任沈新杰主持。会上,校长胡列年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家长与学校、学生的关系。希望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让学校和家长能走得更近,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校协作教育的合力,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达到学校与家长之间互相理解尊重、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教育好下一代的目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出生到走向社会,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会上四位学生家长的发言,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是有真挚的感情,他们没有高超的教育理念,但是有最细致的关心呵护。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这就是最任劳任怨,最无私奉献的中国父母。最后,学校德育校长黄华张同志作大会总结发言。他从学生学做人谈起,要成才,首先要学会做真人、做好人,要有一颗善良、感恩、关爱别人的心。学校既是孩子们的,也是教师们的,更是家长们的;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家是出发点,也是最后归宿,学校是中途停靠,加油站。为了孩子幸福的生活,让家和学校成为孩子坚强的依靠和保障。
校医室经常作好防治各种传染病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进一步熟练学籍管理软件的运用。配合后勤处作好以奖、助、免、减为主体的学生资助申请发放工作。
第四篇:行知文学社计划
2014年行知文学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把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本学期,我们要加强社团成员的自主化管理,争取在扎实做好文学社的基础工作的同时,能有意识做好对外宣传,使之成为我校社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校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闪光点,成为同学们文学素养提高的一个舞台。
二、活动思路
健全文学社组织机构,发挥文学社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
三、工作重点
1、健全文学社组织机构,发展一批文学社成员,培养一批学生文学骨干。
2、以文学社为根据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加强文学社的对外宣传工作,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4、出版《红苗》社刊。
四、文学社组织
社长:1名
副社长:2名
年级负责人4名
社员:15—20名
五、活动内容
1、招新工作。招收若干名爱好文学,并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新社员,为文学社注入新的血液,也为这些文学爱好者提供发展自己的舞台。
2、作品交流。通过作品交流会,使社员们知道自己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然后能取他人之长,使作品尽善尽美。可以选取周四下午
第三节课后为文学社作品交流时间。
4、电影欣赏。观看一些优秀电影,通过体会片中人物的故事等,使社员们能够发掘自己写作的潜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5、作文竞赛。在文学社里举行1至2次的作文竞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外出采风。如果条件允许带学生外出采风至少一次,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学生积累素材。
7、保证课时。保证文学社每星期至少开课二次(逢周二、四下午第三节),每生每月至少上交稿件一篇,教师集中改稿一次。
8、本学期计划出版社报(电脑小报)一期,力求提高质量水平,在排版方面精益求精,再创新水平。
9、学期结束,评选优秀社员,给予奖励,对不能履行文学社纪律要求或不能完成各项工作的社员予以劝退。
四、活动具体安排
2月:选拔文学社成员,召开文学社议事机构成员会议,号召各班主任向学生宣传文学社,做好第一期校报的宣传工作,由各级组负
责人负责统计。召开本学期第一次社干、社员会议,向社员公布本学期文学社即将开展的活动内容,鼓励社员积极参与活动,上交作品。
3月:召开文学社干部会议并开展主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文学辅导,布置写作任务。
4月:借助学校春游活动,带学生外出采风。回来后对采风内容进行辅导。优秀文章向广播站推荐。
5月:鼓励社员开展读书交流会,大力宣传学生撰写稿件,积极向文学社投稿;开展主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文学辅导,布置写作任务。
6月:各年级负责人征集、修改好本年级的优秀稿件。文学社教师筛选、整理、编辑稿件。开展朗诵会、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文学社长期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开展朗诵、演讲、辩论竞赛活动。
7月:开展文学社社员征文比赛,由相关教师组成评选小组,对征文稿件进行选取,优秀稿件录入校报之中(第一期校报)。并及时做好评比和表彰工作。
9月:举行趣味知识竞赛。为了引导学生广泛而合理的进行课外阅读,要求社员阅读教育部向全国中学生推荐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学习做读书笔记。文学社适时地举行趣味知识竞赛,内容涉及中外名著、汉语知识、文学典故、猜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月:开展主题讲座,组织学生第二次向文学社投稿,各年级负责人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并做好编辑稿件的工作。
11月:文学社的教师编辑对稿件进行筛选、整理。
12月:做好作品录入电脑小报工作(第二期校报)。
1月:总结表彰,对本学期积极参与文学社活动的社员、指导老师进行表彰,优秀社员在校报的“校园之星”栏目中进行介绍。
附“行知文学社”14学年工作安排:
2月:走进童话故事(童话赏析及创作)。
3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读书笔记)、作品交流会。4月: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5月:开展诗歌朗诵会。
6月:名著赏析及撰写读后感。
7月:趣味名著知识竞赛、主题作文竞赛。
9月:观看经典英雄人物影像。激发名族自豪感,结合国庆节创作爱国文。
10月:对稿件进行筛选、整理。
11月:准备电脑小报制作工作。
12月:完成社报(电脑小报)
1月:总结表彰。
第五篇:陶行知
“课堂中心”。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根据这一思想,他宣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的理论,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他主张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搬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小社会”。(2)主张“学生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杜威说:“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说:“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场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3)主张“从做中学”,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学生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感受新知。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的知识。
陶行知师从于杜威,但决不照搬仪型杜威,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1919年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杜威来华访问和讲学,在他的学生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的大力宣传下,极大的推动了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而掀起了一些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的热潮,陶行知便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实践,陶行知深感处处碰壁,进而觉悟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要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理论;同时,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他认识到不应该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应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还将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成“陶行知”,以字示志,也表明自己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不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翻版,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一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教育观,“社会即学校”是领域论,“教学做合一”则是方法论、是核心。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
var cpro_psid =“u2572954”;var cpro_pswidth =966;var cpro_psheight =120;
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又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前有人说,礼(即行为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 陶行知说:“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样的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即学校”并不是把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等同起来,而是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学习内容来源于社会,培养对象服务于社会,到社会中去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陶行知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反对派的“学校消亡论”等责难。其实这一观点是承“生活即教育”而来的,是要办大众教育。实际上陶行知并没有把无边的社会当学校。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哪一个不是有目的,有制度,有教材,有校舍。③“社会即学校”阐述的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这一提法实际上就是注重实践。他在办学中一向主张学校既不能培养“人上人”的剥削者,又不能培养“人下人”的奴隶,而只能培养“人中人”,使每个人受到教育后,都能“做工、求知、管政治”,做国家的主人。因此,陶行知在办教育中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他创办的一系列学校里,要求学生手脑并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④。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以“做”为中心,“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实学。”倡导学用结合的又一例证是,晓庄学校图书馆的名字叫“书呆子莫来馆”。陶校长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陶行知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出了很大贡献。
陶行知与杜威都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去研究教育现象的,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却包含着迥然不同的内容,陶行知曾经郑重声明道:我的生活教育是真的,杜威的生活教育是假的,“拿生活教育来说„„可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主张是‘生活既教育’。我„„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杜威宣称,他讲的教育是“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教育”,认为“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是“有联系的”他的“新教育哲学信奉某种经验的实验的哲学”,他的“进步教育急迫的需要一种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
四、生活教育理论的重大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一基本理论的理解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董宝良、周洪宇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学说》对过去学术界的种种误解和曲解作了深入辨析,他们认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既不是把教育和生活划等号,把教育原始化、低级化,也不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翻版”。它的实质是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共通性,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这种解说显然更符合陶行知的原意。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说,也是一种社会改革学说。它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胡国枢阐述了它的“三全”功能:一是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二是促进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三是建立“合理的人生”,实现人类的最后解放,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全面教育”。章开沅、唐文权指出它在当前至少在三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一是中国教育改革必须顺应世界潮流;二是教育必须深深地切入社会生活;三是必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2)救国思想和人民思想始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最底部的积淀层。就其教育救国思想而论,郭齐家、熊贤君认为,其形成与他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是相一致的。他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救国论”者,在于他并非认为只有教育才可以救国,而是借教育为一方阵地来从事救亡图存的事业;就其人民教育思想而论,日本的斋藤秋男和美国的蔡崇平认为,陶行知整个人生哲学表现了人民性,是一种“人民教育家”与“大众诗人”共存的人格特征,代表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认识人民大众并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时代主流。(3)陶行知的教育革新理论和教育立国、依法治教的思想,对于我们推动当代的教育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阎广芬、阎国华提出,陶行知教育革新的三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因时变革、不断进取,遵守育规律、重视科学的原则,是宝贵的教育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金林祥、张伟认为,陶行知从教育立国的观点出发,强调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同时又主张教育必须依靠法律予以保证,依法治教。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社会主义教育是一脉相传的,所以有着普遍的惜鉴价值。(4)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进步的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有现实价值。如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认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蕴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它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家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唐迅认为,陶行知创造的、立基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是2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运动的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面向世界、走向新世纪的未来教育的蓝图。
五、结语
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揭示了现代化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对我们今天教育现代化仍有借鉴意义的真知灼见。陶行知揭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就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异和向前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出路和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为中国现代化构建了全民族共有、共治、共享的教育系统工程。因此,中国现代化呼唤现代陶行知。我们学习借鉴陶行知,促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以改革为动力,积极进行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的改革,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 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反映了其对生活和教育关系问题的认识, 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的“课程回归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为此,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努力挖掘“生活教育”的功能, 使幼儿健康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教育
【正文】:陶行知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最初起源于杜威,但他不是生搬自己所学的知识,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出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其内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组成,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思潮之一。
一、“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 他曾概括表述何谓“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 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资源、方法等的阐释。(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一种教育观,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而什么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我们此时的教育,是生活教育„..”这些陶行知阐述的教育思想,让我明白了: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包含教育,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要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倡导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说:“我们主张‘社会及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学习内容来源于社会,培养对象服务于社会,到社会中去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这充分发挥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此也可以使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更多、更广、更活。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作为中心。”所谓的“做”就是要在劳力上劳心。劳力是“做”,劳心亦是“做”,自己有所进步收获便是“学”,在做中若对他人有影响即为“教”。因此,“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蕴含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课程回归生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等特点具备重要的指导作用。(1)、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普遍把教育过程演变成空洞、僵化的说教, 把儿童的生活变成教师控制下的“死生活”;或照抄照搬课程, 忽视儿童生活实际的状况。事实上, 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的生活, 幼儿学习的途径亦主要是现实生活的途径。首先, 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其次, 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 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 又是他们想知道和要解决的问题, 都应及时纳入教育内容中来。最后, 教育内容要考虑幼儿与真实生活情境的互动,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感受, 在生活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此时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教育内容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让孩子能确切的感受。如:小班活动《影子的形成》,我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时间带领孩子到操场,先让孩子自己找找看自己的影子,再与影子玩游戏,最后引导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影子呢?有的说:“是因为有太阳,就会影子”,有的说:“我们本来就有的„„”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做实验,通过探究、操作的方式了解影子的形成。(2)、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主张把学校放到社会去办,让学校内外的人与资源沟通起来, 使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这样, 能引导教育对象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丰富生活经验。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来看,他们认识周围客观世界的能力很低, 他们必须通过自己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中班活动——《买菜去》,老师们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从来不会将幼儿带去菜市场体验一番,因此, 幼儿很难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获得相应的经验。老师们已习惯于借助图片、录像、课件等帮助幼儿理解事物, 而却很少会利用现实中的实物。这样有可能会出现——认识虚拟的东西,而在现实中却不认识的现象。老师和大人都忽略了:孩子只有在与环境的接触中, 才能最深刻地感受和积累生活经验。如:为了让孩子认识不同的图形,教师可让孩子找一找教室中与图形形状一样的物品。大自然就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无穷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观察、发现、探究,在大自然中了解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观察技能和积累生活经验。现在幼儿园中都会有许多的区角游戏,这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内容。因此,幼儿教育要立足生活, 向生活回归。(3)、实现教学手段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在施行生活教育时, 教育者处处要使儿童亲自去经历一番, 无论使用的是体力还是脑力, 使用的是我的智识还是别人的经验, 经过一番经历后, 本来是模糊的迹象, 一定能成为亲知灼见了。”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的,所以要实现教育手段的生活化。教师为幼儿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情景, 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 使幼儿获得经验。在实施小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教师设计了整理屋子环节,提供了:衣服、帽子、鞋子、围巾、各种玩具、食品等,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然后要求幼儿把这些东西按照吃的,穿的、玩的进行分类,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幼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2、注重实践,感悟体验
许多数学知识,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更能理解。在大班认识时钟后,教师把钟挂在活动室墙面上,在每个活动的时候,让小朋友看看几点钟,一周下来每个小朋友都非常清楚早操、上课、吃饭、入睡、起床的时间。懂得了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历探究。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与之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还差很远,还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努力地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启示
[摘要]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针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可以把“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现行的教育中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有以下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行教育没有能将我们周围的生活、周围的社会环境发挥教育的功能,使教育背离基础教育的本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相互补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使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致。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 现实启示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已由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和关键是教育的竞争、培养人才的竞争。我国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我国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前半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好像并不存在什么差距,甚至许多方面还占优势,但再进入高一级培养的人才便无任何优势可言了。尤其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下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时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滞后,国民素质提高不快„„原因是什么呢?现行教育与生活脱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脱节。针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是否可以把“生活教育理论”应用到现行的教育中来呢?回答是肯定的。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特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丰富经验的总结,是对人类几千年的“小众教育”思想与制度的一次全面清理与否定,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说,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有以下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②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获得充实的内容,而且可以使教育对生活真正能发挥伟大的促进作用。
“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士大夫之所以不承认它,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从大众的立场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③它一方面的意思是教育范围扩大,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成为我们的教育范围,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地方统统肩负起学校的职能,把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来对待。另一方面也是指学校必须与社会沟通,与社会联系。“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④要先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再能讲“学校即社会”。
“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原则的实施。“数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不相谋的过程。”⑤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