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区别吗
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区别吗?
1、教师作用的差别
2、对课题的选定、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同
3、“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4、“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活动课程”的延续和发展。总体说来,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应该彼此取长补短。
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注重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我获得过程,自我理解过程。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追根溯源;而探究性学习注重的结论的寻求,重点强调在找寻结论外的新发现,发现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根本。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教师作用的差别: “探究性学习”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但学生的活动仍然都是在教师精心安排实施,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指定。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平等参与者身份介入的,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第二篇: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
摘自网络
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
一、“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共同点:
1、是来源相同: “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都是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的,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出现,在学校教学领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各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如“专题式学习(Project Learning)”“任务式学习(Task-based Learning)”等,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学校学习的重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上海开始了第一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出现了研(探)究型课程的初始状态。
2、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3、都是解决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问题为目的,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显性、隐性知识。
4、都具有开放性,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上社会。
5、注重探究的过程,体现尊重个性发展和适应合作学习的需要,强调结果但更强调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探究的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区别:
1、教师作用的差别: “探究性学习”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但学生的活动仍然都是在教师精心安排实施,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指定。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平等参与者身份介入的,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
2、对课题的选定、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同:在“探究性学习”课题的是教师选定,结果是预知的,教师对学习过程是可操纵的,对学习成绩的评定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在“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教师对学习过程、结果无法事先预料,也就谈不上对过程操纵了。对学习成绩的评定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
3、“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不以成败论英雄;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
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4、“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活动课程”的延续和发展。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实践,要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实践过程、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研究性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总体说来,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成果_或_探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一)
课题:关于中学生上网调查
一、摘要:本小组6名成员通过探究实践,阐述了网络的产生及发展,调查了各
年级初中生对网络的看法,及网络对各年级初中生的影响。最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与弊,针对这些利与弊,我们向广大中学生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二、关键词:网络发展,网络用途,心理健康,学习生活。
三、前言:
(1)问题的提出::经调查发现,周围同学普遍拥有电脑,并能够上网。但同学
们对网络的认识及应用不尽相同,为了明确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有何作用,并使同学正确认识网络,我们决定以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为课题展开研究。
(2)探究方法及成员分工
①方法:a,向附近三所学校的学生共100名分发问卷,并收回反馈。
b,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查相关资料。
②成员分工:
③步骤:
9月1日:讨论研究内容,确定主题
9月2日—9月3日:拟订实施方案,人员分工
9月4日—9月11日:开展研究调查
9月12日:小组成员讨论调查结果,归案总结
9月13日:撰写研究成果。
四、正文
(一)网络及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1、什么是网络:
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
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系统
2、网络的诞生:
最早的网络,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
划局(ARPA)建立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
ARPAnet。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
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
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
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3、网络的发展:
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
20世纪60年代早期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子网。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
1981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OSI/RM),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TCP/IP协议的诞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
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
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二)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1、调查方式:通过发放给周围三所中学的100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并收回反馈信息,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总结。
2、调查问卷内容:
中学生如何看待网络调查问卷
年级:学校:
①你上网的地点是?
A 家中 B 网吧 C 其他
②你认为网络是用来?
A查找资料 B收发邮件 C用来娱乐 D网上聊天
③你一天上网?
A1小时以下 B 1-2小时 C 2-3小时 D 3小时以上
④你认为网络对学习?
A有帮助 B不影响 C影响成绩
⑤网络对于你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A无影响 B视力下降 C睡眠不足 D头昏眼花
⑥网络对你的性格有影响吗?
A 无影响 B情绪低落 C烦躁 D孤独
⑦ 家长对你上网的态度如何?
A 认可 B 无所谓 C 不认可
3、调查结果:
小组成员回收问卷,并通过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在100名同学中,①52%的同学上网地点在“家中”,32%的同学上网地点是“网吧”,16%同学在其他地点如“学校机房”、“图书室”等。
②34%的同学认为网络是用来“查找资料”,19%的同学用来“收发邮件”,30%的同学用来“娱乐”,17%的同学运用“网络聊天”。
③67%的学生每天上网“一小时以下”,24%的学生每天上网“1-2小时”,5%的同学每天上网“2-3小时”,%4的同学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
④43%的同学认为网络对学习“有帮助”,21%的同学认为“不影响”,36%的同学认为“影响成绩”。
⑤32%同学认为上网“不影响健康”50%的同学认为“视力下降”,12%的同学认为上网导致“睡眠不足”,6%的同学因上网导致“头昏眼花”。
⑥45%的同学认为上网对性格“无影响”,18%的同学由于上网导致“情绪低落 ”,21%的同学认为上网使人“烦躁”,16%的同学因上网感到了“孤独”。
⑦45%的家长“认可”孩子上网,13%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不上网“无所谓”,42%的家长“不认可”孩子上网。
(三)调查结果分析
小组成员统计出调查结果后,对于调查结果大
家持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讨论,大家根据每个调查
问题的回馈情况得出了以下分析。
1、周围的中学生家中普遍拥有电脑,所以大多
数中学生上网地点是“家中”,但是仍有部分学生
出入“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上网,这
些场所有些常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还可能有危
险发生。
2、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用途,越来越多的同学运
用电脑来获取信息和搜集资料,也有很多同学视网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或交友园地。还有一部分同学运用网络来释放压力,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等。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这样上网会残害身心。
3、多数同学的上网时间控制在每天2小时以内,这令我们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体力充沛。
4、几乎一半的同学认为网络不会影响学习。因为很多同学通过将网络视为学习工具,非但没有成绩下降,反而取得了进步。但对于过度上网的同学们,大多数人认为这样影响成绩。
5、电脑对人身体有一定的辐射,所以如果上网时间过长,会导致身体的不适,长时间盯着屏幕更会导致视力下降。更有同学因为长时间上网而没有时间休息,这样不仅对身体不利,也对学习不利。
6、多数同学认为上网不影响性格,但有部分同学因为上网而出现了烦躁、失落等心理反应。还有一些同学因为上网,而忽略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自闭,感到孤独。
7、家长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是一半一半,认可的家长认为通过上网,孩子见识了更多,学习了更多,只要有节制地上网,网络不乏是一个完美的学习工具。而反对的家长认为,孩子一上网就不想离开,这样会影响学习。
(四)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小组成员在对结果做出了详细分析之后,发现中学生的上网情况不尽相同,多数小组成员认为上网对于中学生是具有帮助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险。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大家总结出几条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1、利处
①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空间。据调查发现,许多中学生能通过网络搜寻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并有43%的同学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帮助。网络使中学生的受教育环境不仅仅限制在课堂上,并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于自己类型的教育。
②因特网网络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调查表明,34%的学生都能通过因特网随意获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但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也给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③中学生也可以通过使用网络培养自己的个性。网络给中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每个中学生都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爱好。很多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兴趣,网络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透彻的了解信息技术,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
④网络可以增强中学生的交流能力。网络的匿名性等特性决定了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与更多的同龄人交流自己的看法,而得到更小的侵犯与伤害。19%的同学运用电脑来收发邮件,14%的同学能够网上聊天,这对于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的中学生来说,无益是拓宽了交际面。
⑤适量的游戏,可以帮助中学生放松心情,摆除压力。一些电脑游戏还能锻炼中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弊处
①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容易使中学生滥用网络,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②中学生上网情况的不同,32%的同学上网地点是“网吧”,一些在网吧上网的同学容易遭到人身危险。过度上网也对身体有所损害。50%的同学认为“视力下降”,12%的同学认为上网导致“睡眠不足”,6%的同学因上网导致“头昏眼花”
③网络的虚拟性容易使学生缺乏与现实的交流,16%的同学因上网感到了“孤独”。
④调查中也发现18%的同学由于上网导致“情绪低落 ”,21%的同学认为上网使人“烦躁”。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⑤中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上网容易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小组成员认为,只要正确上网,不滥用网络,上网的利大于弊。
五、结论及建议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已经结束。通过调查,小组成员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能够正确认识并使用网络的。但有部分学生仍因使用不当而使身心受到伤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引起重视.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对校园网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大多数校园网功能、校园网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不少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知识、网络应用还知之甚少,远不及自己的学生。这样去引导被教育者,结果可想而知。调查中一些学生呼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水平。
2、家长学会方法,减少或者避免网络文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在上网时可能遇到这些潜在威胁:
(1)不适宜的内容。很多中学生在网上经常接触一些非法行为的内容。调查表明,有很多同学因此导致了性格的变化与成绩的下降。
(2)技术问题。中学生可能因为无意中打开了神秘邮件的附件或者从不安全的网站上下载内容而将病毒、蠕虫、僵尸、特洛伊木马或其他恶意程序代码引入计算机。
那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作为父母,可以采取很多方便的措施,在孩子上网时得到保护。
(1)指定互联网规则。明确地了解什么样的网站是适合访问或可接受的,使用互联网有 么样的规则。
(2)制定家庭政策。列出一系列家庭里任何成员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该做的事情.(3)将计算机安臵在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使用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孩子的房间里。
(4)监督孩子接收和发出的电子邮件。
(5)安装一套互联网安全产品,对孩子浏览的网站加以限制。
通过采取上述简单的步骤,家长和孩子就互联网指南作开诚布公地交流,这样家长就不必焦虑不安,而孩子也可以享受安全而有教育意义的网上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或者避免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六、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解决了什么是网络,网络的诞生与发展,中学生如何看待网络,网络对中学生有何影响,及学校和家长应如何帮助学生正确上网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大家对网络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使我们在探究当中,学得了许多知识,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并没有明确各年级同学的调查人数;调查方式较单一;调查内容略显不足的问题,将来定会注意。
第四篇: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之浅见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本着“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校的语言教研组对“探究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下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善于引导,强化探究的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渊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情感,更要求教师能在平凡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创新。教师应从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站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引导,积极挖掘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和智力价值,有目的的强化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在学习《燕子》这一课时,我们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用两双眼睛读书,一双眼睛看字面上的内容,让学生划出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另一双眼睛搜寻文字后面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小燕子为什么春天才来?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拿起“望远镜”,思考一下小燕子时常飞在麦田上,对庄稼有啥益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随时叩问自己学习《燕子》这一课所得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有什么联系?这样有利于及时内化新知并将其纳入自己认知结构。通过这样的训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了探究的意识。
二、巧妙设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疑是一切发现和探究的基础,学生质疑是他们创造灵感的催化剂。新课改革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把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但能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起到帮助,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乐于探究和讨论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1、设置的问题具有阶梯性。手指头有长短之分,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及认知能力也因人而异,参差不齐。因此,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做到难易适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乐于探究和讨论。如小学语文专家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这课时,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张弓,让学生指出哪是“弦”接着又画了一支箭,这样有了弓,箭就能射鸟了。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够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名家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具有鲜明的阶梯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新课,感知了课文大意,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在语文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教学古词《忆江南》时,我特意设置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春天对大家来说都很熟悉。一提到春天,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春暖花开,万木吐绿的景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赞美过春天,描绘过春天,大家能回忆一下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来吗?霎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优美名句勾起了同学们对《忆江南》的相关问题深入思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模式,培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渐渐走入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强化探究意识,激发探究兴趣为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主动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自读感悟,生发问题。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和文本“交流“,在此基础上说出课文的精彩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有些课文在这一步骤前,可以加上”挑战式探索尝试“这一环节。如:下一课要学〈桂林山水〉,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山和水,看看自己家乡的山水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文中的山水秀丽。经过尝试再去学习课文,自然就更容易体会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涵。
2、分组品读,相互释疑。把自己的成果让别人分享,用有价值的“难题”挑战一下别人,通过给别人释疑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这是每一个学生怦然心动的,在分组活动中,局部“成果”巩固了,一些落差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3、全班会战,再掀高潮。在教师的点拔下,各组代表提交成果和困惑,对于成果,教师要通过让“发现者”上台发布、领读、表演等多种有效方法,让全班学生受益。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探究。而对于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就应通过异组讨论、切磋或通过教师引导去深入探究。如在学习文言文《矛与盾》时,先让小组中感悟能力强的学生,即“发现者”到讲台上说出文言文的在大意,并用简单的道具表演一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全体学生领悟了课文大意。最后由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笑话?能举例说明一下吗?经常做这些拓展的练习,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推荐)
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
(一)开放性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不要要求学生通过活动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也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哪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
(一)开放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不要要求学生通过活动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也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哪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学生提出的课题有很多的,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只是后来落选了。其中有的和所学的知识直接挂钩,有的像“市场上哪个牌子的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这一课题一样,很难说与所学的学科知识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也不能说没有关系。老师完全没有进行干涉,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两方面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些目标是一个整体,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逐步形成;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说第一学期要形成提出问题能力,第二学期要形成制定计划能力„„这些目标也没有像知识目标那样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水平,不应该硬性规定到了哪个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或达到什么水平。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很灵活的,可以因地因人而异。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海阔天空,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希望学生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是因为学生所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解决这些综合性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出某一学科的范围。在研究过程中,不论是关于生活、社会、还是自然的知识,只要需要就应该用上。因此,就需要的知识而言,研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要求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课题“不够深刻”或“不够水平”而去干涉他们。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许多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在开始时都是不为人们所理解,因而被误认为没有意义的。要养成问题意识,就需要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同时养成尊重他人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特别对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需要成年人的呵护和鼓励,才不至于被扼杀。就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而言,研究性学习也是开放的。在研究性学习中,知识的是多方面、多渠道的。除了书本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头脑的加工形成结论,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超出二手的书本知识的极限。
(二)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自主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课题、自定工作方案,老师没有干预。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更没有插手。最后的评鉴是经老师提议进行的,但怎么做也是学生自己决定。
自主性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论是研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是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靠传授式的教学难以获得。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是否就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或者说教师没有什么作用呢?当然不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教师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应该与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学。但是,教师毕竟是成年人,他们走的弯路比学生多,碰的钉子也比学生多,可以向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安排学生活动、防止事故;要向学生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差错,提醒学生注意实事求是,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研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对课题意义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意味着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目前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过分强调教师在学生研究性活动中的“指导”地位和“指导”作用,认为学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研究,怎么实施研究,在研究中碰到问题该怎么办,等等,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实际上就是告诉学生们做什么、怎么做。这种观点显然没有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摆脱教师权威、教师中心的思想,过分地要求教师作为指导者去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各方面。由于把自己摆到高于学生的权威地位上,很多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也不知道如何对学生的选择给予支持和帮助。如,在确定学习课题的时候,不少教师不是让学生去寻找课题,而是自己先想出一大堆课题,然后向学生公布,让学生在其中选一些去做。这些课题往往是从教师的眼光而不是从学生的眼光来考虑学习课题,结果出来这么一些诸如“XX市在加入WTO后的应变对策研究”,“XX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XX金属的压电特性研究”等等一类课题。就算教师所选的课题很好,结果是由教师代替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研究的关键环节,学生失去了发现问题的机会,只是被动地执行指示。有的地方还编写出版了各种研究性学习的范例,让教师从中选出认为合适的课题让学生跟着做,把研究变成模仿。有的教师虽然也让学生提出研究的课题,但总觉得学生提出的课题意义不大或水平不高,便将学生提出的课题“提高”成为教师认为是有意义的课题。比如,学生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沙发”“的士”等词的觉得有趣,提出要研究“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有多少外来词”,教师觉得这样研究不够水平,把题目改为“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让学生研究。且不论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这样“指导”的结果,学生无法真正学会判断课题的意义,无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建立起独立工作的自信心和能力。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往往变成老师向学生发出指令性意见:“你应该„„”“你不能„„”,“你怎么能„„”这样,教师依然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依然是处在支配学生的地位。结果就是以教师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使学生的学习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
潜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是既要求教师成为什么都知道的“百科全书”,以指导综合性极强甚至没有学科界线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又要求教师必须有高超的研究能力,以解决学生在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给教师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既使教师感到彷徨,也使教师感到灰心。不少教师由衷地感叹:“我都不会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呢?”许多基层的领导也因此对开展研究性学习失去信心,认为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都以传授知识为主,不懂如何指导学生,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这种观点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相悻的,不纠正这样一种观点,学生无法学好,教师不知该怎么教好,领导也缺乏信心,研究性学习这门课是无法开好的。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到底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认为,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出发,不应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应强调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
(三)过程性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何在?可以有学术价值,如学生提出一个把植物的种子送上太空再回来观察它们的变化;也可以有社会效益,如学生的研究解决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但是,研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其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其价值。能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当然很好,但是不必强求。过分强调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结果必然导致精英主义。因为这样的课题不可能过多过滥,要求也高,不是每一名学生,每一所学校都有条件做的。
强调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注重的自然是研究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交流和合作,在研究中得到发展,是研究性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像上面新西兰的案例,学生们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小问题,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从的角度看却是很成功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方法、程序,到最后的评鉴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从中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即使最后没有明确的结论,分不清哪个牌子的洗衣粉洗涤效果好,只要认真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们也会有很好的体会和收获。有的活动没能得出结论,给孩子们留下一点遗憾,让他们反思所做的研究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没有结果,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一定强求有明确的结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研究的过程,不要过分追求研究的结果,甚至为此而拔苗助长,弄虚作假,为害就更加严重了。
强调研究的过程,但不能让研究的过程模式化、固定化。研究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评鉴预测,是科学研究过程的要素,而不是固定的规范。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不能硬性规定哪一个步骤在先,哪一个步骤在后,也不必强求研究过程的完整性。一次活动可以集中在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进行评鉴等任何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也可以是相对完整的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就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应该以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是要看学生的态度和表现,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对于那些完全不投入学习活动的学生,既要在成绩上有所表示,更要让他们自己找出差距。但是,对于能积极投入的学生,不一定硬要区分成绩的高低。现在提倡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很适合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一写报告,把自己的研究问题、计划、成果和自己的体会以及对今后的展望记录保留下来,把自认为好的就放进去,不好的就换掉,等到毕业的时候再回头看看自己几年的进步。这种自我评价的方式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比一个简单的分数更能反映学生的情况。
(四)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实践,要活动。要注意的是,过去我们往往把实践狭隘地理解为与体力活动或动手技能相关的操作活动,如过去在理科的实验课强调的就是动手操作技能。现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动手操作的技能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更重要的是能发现问题,能够制定一套方案去解决问题,技术的问题有专门人员去解决。实践并不等于操作,而包括从提出问题到求得结论、做出评价的整个过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都是实践。所谓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就是强调研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过程、体验感受研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五)教学方式的任务驱动性
要体现上述四方面的特点,就应提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进行教学,即以课题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获得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学习重点,不要给各个班级安排死任务。学习任务应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去完成、自己进行评价。
在选择课题任务时,最重要的是课题的价值。有的课题看起来学术性很强,如“环境对遗传病的影响”这一课题,是专家们正在攻克的难题,但是让学生去做,他们的知识和基础都不够,就很难完成,的目标也无法达到。同样,有的课题做好了可以有好的社会效益,如“XX市环境污染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但是因为它所涉及的社会因素很多,学生和教师都难于了解,提出的对策可能没有可操作性,这样的课题,还不如调查本地“文化广场的污染和防范办法”这一课题,效益好像是小一点。实际上是更好。在新西兰就参加过类似的一节环境课,教师把学生们带到公园,要学生去把污染物起来带回去,学生们劲头都很高,在看起来很干净的公园里费劲寻找,最后还是捡到了一批破塑料袋、废电池等等,教师要学生说明这些东西有什么危害,同学们七嘴八舌他说了一些,但很零碎,不全面。教师就要求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写出一份有关这些污染物危害的报告。这样一次活动,学生们不仅知道了上述废物的危害,知道了应该保护环境,还亲身实践。这比空谈什么环境对策的大道理要有效得多。但是有些问题看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如上面例子中的洗衣粉洗涤效果问题,但能够让学生从中学到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提高他们的规划、实践和评鉴的本领,这就很好。研究性学习追求的主要是的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要的。但是它们是副产品,不是研究性学习所直接追求的,是顺其自然而来的。如果我们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变得很关注自然问题、社会问题,他们也许会提出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问题来研究,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也应鼓励。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刻意强求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确定找课题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课题的成人化和学院化。尽管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有时候很不成熟、不明确,甚至是没有太大意思的,但是总比教师替学生提出来的要好。孩子们有很多的想法是我们成人想像不到的,关键在于他们做的过程中能否找出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如果能,就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