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校园讲座稿
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为基础。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一、什么是和谐校园
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教育环境、教师间人际关系、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校园人际关系,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二、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
l.依法治校的概念。依法治校,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所谓“依”,是指把法律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即作为管理者,要体现一种法治精神。所谓“治”,是指管理,而非管制,是管理和服务的统一,不是消极地运用法律来管治学校,而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能动地开展依法育人、依法管理。
2.依法治校的内容。主要是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实行依法管理。这项任务可以在校长的宏观管理下将其具体化,如在教学方面,应按《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及教育部有关教学方面的计划和规定去执行,引导监督教师全面贯彻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在管理方面,应贯彻执行《教师法》及《义务教育法》、《治安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服务方面后勤等教辅序列应依法履行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支持职责,提供充分、有效、适当的物资和服务,如学校食堂应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物价法》安排伙食、合理收费等等。
3.如何推进依法治校。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他们要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要加强教育法制的宣传力度。广大师生员工知法懂法,是依法治校的前提。为此,学校应当把教育法制的学习与宣传纳人工作职责范围,可以通过上法制课讲座、校报、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方式对师生员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管理层要率先垂范,使校园内从管理者到广大教师和学生都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应当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学校各职能部门要依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
三、如何从法律层面应对“校园伤害事故”这一不和谐因素
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了1660人,2002年全国有18000余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数字是枯燥冰冷的,但它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消失的鲜活生命。
学生安全事故(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校园伤害事故)的急剧增加不仅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难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伤害事故?校园伤害事故种类又有哪些?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事故发生后,学校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下面重点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1.校园伤害事故的概念。校园伤害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事故。
应该说学生伤害事故属于一般人身损害的范畴,但其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受害的主体是特定的。受害主体只能是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学生,而不包括外校学生到本校时受到的人身损害;
(二)损害地点是特定的,学生受损害的地点必须是学校校园内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例如春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的特定场所;(3)损害时间是特定的即发生在在校学习、生活期间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期间,学生离开学校时的非学习、生活期间除外。
2.校园伤害事故的种类。根据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过错程度,可将校园伤害事故分为以下四类:
(一)由于教师或者其他学校员工体罚学生等原因导致学生受到的人身伤害事故。这类事故的特点是加害人是负有教育、管理等职责的教师或者其他教职员工的故意行为,因为其行为系职务行为,即学校的行为。例如在张帅因受教师体罚致人身损害诉鸡西市师范附属小学赔偿纠纷案中,由于体育教师苗全有体罚原告,导致原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人身伤害。
(二)因学校的消极不作为或疏于教育。管理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这一类案件和第一类案件相似,责任人均为学校,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类案件导致损害的原因是教师和员工的积极作为,而本类案件的致害原因则是教师和员工的消极不作为。例如学校的相关教学设施不完善而导致学生伤害的。
(三)因学校的疏于管理和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其特点是学生伤害的直接原因是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但学校的疏于管理和教育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属于多因一果。在李斌诉上海市普陀区询阳路小学等劳动课受伤赔偿案中,原告李斌在参加劳动课期间,擦完玻璃下地时,踩中被告上海普华建筑装磺工程公司放在窗外的翻斗车,导致手指被压断。
(四)非学校所能控制或预见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这类事故的特点是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原因并非学校故意或过失,而是在学校控制或预见范围以外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例如在税华君等诉合江县人民小学未尽安全关照义务致其在校时遭犯罪行为伤害赔偿案中,由于犯罪分子混人学校,逞凶杀人,致使原告等四人重伤。在王劲诉杨治踢足球伤害赔偿案中,王劲是守门员,当杨治射门时,被足球击中眼睛而导致受伤。
3.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少责任?
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发布前,有关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人身伤害,学校是否负有监护责任,理论界以及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学校对学生有监护责任,因为学生在校期间,家长将孩子托付给了学校,监护人无法行使监护权,于是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了学校。也有观点认为,学校没有监护责任。
《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争议,《办法》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办法》也同时明确了学校在保证学生安全方面的职责是:教育、管理有保护。因此,判断学校是否应承担责任的标准是:学校是否尽到上述职责,若尽到了,则不存在过错,也就不承担责任;反之亦然。
那么学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究竟该承挂多少责任呢?下面仅就前边提及的四种类型的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责任作如下探讨。
(一)因教师或者其员工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受到的人身伤害事故,由于学校不仅没有履行法定的教育、管理义务,而且违反了味成年人保护法凡《教育法》的强制性规定,直接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理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二)因学校的消极不作为或疏于教育、管理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这类事故是学校未履行法定的义务,理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而且在这类伤害事故中对学校的归责原则应适用过错推定,即学校如不能证明在此类事故中已尽教育、管理之责,则推定学校未履行职责。这既有利于对学生权益的保护,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加强管理,完善制度c
(三)因学校的疏于管理和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这类事故可以根据学校疏于管理和第三人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判决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非学校所能控制或预见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因为此类事故非学校所能控制或预见,如要求其承担责任显属不公,也不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这类事故中如有明确的加害主体,可以责令加害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无明确的加害方,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判决学校和受伤害学生分担责任。
4、在处理校园伤害事故中如何有效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1)要能正确判断事故性质及事故种类。首先要分清是否属于校园伤害事故;其次要判断属于哪一类事故;接下来就要弄清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学校教育者及管理者要熟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了解十二种情形应当由学校承担责任;五种情形应当由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承担责任;六种学校免责情形。(2)要有证据意识。注意收集、保存对校方有利的证据。如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学校发现后,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等。(3)要建立调解机制。
四、对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二点建议
1.树立现代法治理念。长期以来,由于受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的深刻影响,“重人治,轻法治;重义务,轻权利;重实体,轻程序”,学校管理行政化,校规制定随意,长官意识浓厚。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严格制度规范,适应时代需要,彰显现代法治精神。作为学校,既不能假国家公权力之利侵害学生的正当权利,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权利诉求而放弃国家赋予的管理权力;作为学生,既要有保护自身权利不受侵害的“维权”意识,同时也负有服从国家赋予学校依法管理职权的“守法’义务与责任。学校在行使学校自治权,履行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能的公权力时,必须考虑哪些领域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调整的公权力范畴,哪些领域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的私权利范畴,在制定校规并实施时,不得侵人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范畴的学生的私权利领域。学校管理职能的公权力一旦侵人宪法和法律赋予学生的民事权利领域,就会造成对学生正当权利的侵害。
学校的秩序维护主要应该通过对权利的保护,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而形成的,这样的秩序才是有活力、有张力的秩序。
2.及时清理相关文件。清理的重点应当是涉及教职工和学生权益的文件,以及与法律、法规及教育部规章不相一致的文件,严格做到依法治校,使学校管理师生的行为符合法治精神。
第二篇: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
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觉得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必要打造和谐的学生群体,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治高尚的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与研究
黄河桥小学 韩春风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在祖国大踏步前进的今天,全国人民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觉得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必要打造和谐的学生群体,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治高尚的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一、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文化的力量是深入而持久的,因为它根植于每个人的意识当中,成为稳定不变的基因,进而影响人的一生。书香校园,不仅仅是让师生多读书,而是通过各方面的因素丰厚师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其成为有儒雅气质和高尚品位的人。进入21世纪,读书是提升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一个人跟上时代步伐的唯一途径。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博古通今、畅想教育理想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学生奋发向上、乐学好学、书香浓郁的乐园。
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创设有利条件,提供一切资源。学校要通过引进种类丰富的图书、报刊杂志,对师生开放图书馆,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其次还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阅读环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升师生的修养和素质。
优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校的墙壁、橱窗都可以成为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的实践阵地,让每一个人都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校园里、草坪里、花坛上一块块风格迥异、样式新颖的“格言牌”“警示语”,建筑上各种励志标语,不仅巧妙地装点着美丽的校园,而且无声地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各年级教室走廊里都有励志标语和宣传阵地,适时的宣传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化作无穷的学习动力。
教室是学生播种梦想和记录成长的殿堂,对于教室布置,既要有文化上的特色,又要有艺术上的内涵,还要体现出人文化的要求,各班以“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为目标,积极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个人形象,努力探索和实践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生们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在教室的墙壁上展示着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轻松活泼的评比栏,还是豪迈激情的展示栏,还是架起师生沟通桥梁的对话栏,无不洋溢着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
1、班级文化氛围的创建
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可以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张贴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和有关图片;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慰藉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2、班级干部的任用
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3、班规班纪的健全 首先是班规班纪的制定。可以将制定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待班主任答应后,第一任班长将“班规班纪”工整抄成三份,一份交班主任保管,一份由班长保存,另外一份张贴在教室,望大家遵照执行。第一任班长任期满后,将“班规班纪”交给第二任班长,后面依次类推。然后是班规班纪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互相监督。违规者,先自己反省认识,再用书面材料写出改正措施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老师,便于老师对照检查;一份留给自己,便于自己对照实施;一份张贴在教室,便于大家监督。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三、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放下“架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以教育文本,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利于给他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从而有助于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创建和谐的班风、学风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1、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
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其次,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第三,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我在全体学生的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我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我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说话声音小,很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次我得知班上有几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决定替他们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当我通知他们去领困难补贴时,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我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乐,我一直认为那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这一点从我校开展的“双主一本”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
生生关系就指的是同班同学之间的水平交往的人际关系,浅显一点讲即伙伴关系,同学关系。他们可能因居住地相近,或学习、生活习惯相似而组成。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相互依恋、相互支持,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倾心相待,在很多问题上他们总能相互宽容,达成一致,很有集体的“战斗力”。因而在班级工作中教师必须多多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群,并加强伙伴群与伙伴群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是培养生生教育、生生管理能力的“关系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事事都得随自己的意愿,稍有不如意就会闹情绪,甚至发脾气,这些都是不健康人格的表现,我们应该在校园这个大家庭中锻炼我们的孩子,鼓励他们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遇到诸多事件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尊师勤学,主动活泼”,构建“文明团结,求实创新”的校风。让他们多参与一些团队活动,更利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生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只有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长,他们才能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学习中来,只有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学习中来,才能形成一个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建立良好的学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对学生开展公平竞争的教育,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才能你拼我闯各有所长,才能充分调动起每个人的潜在能量,真正地实现教育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路上不免要应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要坚定信念、率先垂范、弘扬正气,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建立一个完美的人格、正确的荣辱观,更为我们社会的和谐进步而奋斗不止!
第三篇: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你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你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你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想,花开的日子你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你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你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是老师给了你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你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同学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
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第四篇: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心中的和谐校可能是一部风情万种的小说,也可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而我心中的和谐校园是一座宏伟的摩天大厦,它的建立,需要无数坚不可摧的基石。
构建和谐校园大厦需要的第一种基石是取之亲密同学之间的友谊石。它们颗颗簇拥,相映生辉,代表着亿万炎黄的赤诚之心,大家人人献力量,共同创繁荣,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这是构建大厦的坚实根基。
构建和谐校园大厦需要的第二种基石,是取之辛勤老师之间的文化石,他们为我们默默的付出,但不求回报,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快乐成长,他们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正义和平的化身,是摆渡的桨把我们从河的这一边载到河的另一边,把我们引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代表着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手握正义的利剑,心中还有一杆公平的称,迈步走向民富强国的美好明天。这是构建大厦的深厚根基。
构建和谐校园大厦的第三种基石,是取之学校各位领导心中的引路石。它观沧海、眺宇宙、搏风浪,具有最广博的胸怀,最坚毅的性格,引导学校的发展,指导老师的工作,教导学生的学习。代表着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有海纳百川的宽容,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他们指引我们立德成志、追求卓越、勤奋守纪、向善求真、勤学善思、求实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人际和睦,校园和平,人类与社会和睦相处的远景。这是构建大厦的宽广根基。
同学们,构建和谐校园大厦的基石就在你的手中,其实构建和谐校园大厦,你我他都是最好的基石,让我们从学校各位领导心中采来的引路石,从亲密同学之间采来的友谊石,让我们自己成为一颗色彩斑斓的文化石吧:不仅为了你我他今天的安宁与幸福,更是为了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的安宁与幸福。
第五篇: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培育成功之人
——苏州市湘城中学德育工作简介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学严永兴、王进荣邮编:215138
坚持德育首位,学校发展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我校的德育始终坚持以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基础,以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和法纪教育为重点内容,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多年来,我校在“适度超前,整体联动”的德育思路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根本点、两个面、六条主线”的德育模式,“一个根本点”在于培育成功的人,“两个面”是校内和校外,“六条主线”为学科渗透、班主任教育、团队教育、活动教育、阵地教育和社区家庭教育。力求做到点线面相互作用,整合育人。2006年2月,我校被评为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一、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建好管理网络,形成德育合力
我校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任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了德育骨干队伍,德育管理网络通畅。我们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经常组织学习育人新视点;我们调动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科渗透作用,尤其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在评先、职评、晋级中优先考虑优秀班主任;我们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挖掘德育潜力,形成德育合力。
2.完善德育制度,促进依法治校
我校德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安全条例》、《学生评选条例》、《宿舍管理条例》等制度,已得到完善并装订成册,在校园文化、学生行为、班级管理、队伍建设、德育活动、材料归档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
3.营造和谐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的平台之一。我们将其目标定为构建一部富有魅力的“立体教科书”,让学生得到实在的熏陶,塑造良好的品格。
寄语,润物无声政教处每周设计一段寄语,引导学生积极上进,无声地涤荡学生的心灵。如:“亲善带来幸福,文明带来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诚为道德之本,信乃人生之基”等,弘扬诚信、奋进的主旋律,使学生的发展增强了信心,带来了动力。
报廊,拓宽视野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自主成功的人,须在身心、智力、审美、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予以良好的引领。读书读报、收看《新闻30分》,有其独特的综合影响优势,学生在报廊荧屏前视野开阔,与时俱进。
板报,专题烘托多年来我校实行班级黑板报评比制。各班学生以此为锻炼平台,精编主题材料,用心美化设计。一版版图文并茂,个性独特,产生了浓郁的主题氛围,催人奋进,让人成功。
4.实现三位一体,凸现德育过程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注。学校德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结合,互补教育因素,整合德育力量。为此,我们建好家长委员会,重视家长座谈会、网校“家校路路通”和家教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沟通、帮助工作,并把家校联系度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我们还建好德育基地,如:张家浜战斗纪念碑、驻苏73041部队、沈周墓、蟹王市场、敬老院等,通过德育基地活动、社区活动、远足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开发德育资源,拓展社会实践内容,优化德育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经历体验,在体验中走向成功。
5.加强法制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法制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始终紧抓不放。学校聘请了数名相城区法院、检察院、镇派出所业务骨干或领导为我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公检法的同志结合办案经历,选取贴近学生的案例,剖析深入浅出,语言形象生动,学生深受震撼和启发。
同时,校园的法制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如:法制小报、法制知识竞赛、“学习交通法规,预防交通事故”百日法制宣传、“我与末来警察”征文、观看电教片等,安全意识深入每一个学生,警钟长鸣人更醒。近年来我校在籍学生,无一例火灾、溺水、自杀等伤害事件,学校还成功创建了相城区“安全文明校园”。
二、德育为首,积极培育成功之人
1.着力队伍建设,提升育人力量
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要让班主任成为学生道德风景的设置者,成为鲜活的精神生命的创造者。我们采用以下做法:定期培训和师徒结对,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班主任队伍;班会课每周检查,例会每月2次,年末工作交流;实施《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做好每月评级、学期评先、学年创特工作。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团队教育力量,学生的参与管理意识、自主发
展和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目前,我校有区市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近20人,先进集体10多个。
我们还要求德育工作者坚持理论学习、勤于撰写德育论文。近三年,我校汇编了4本《班级主题活动方案集》、2本《德育论文集》,并承担《中学生临床心理问题的研究》等4个德育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有30多篇德育论文在区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
2.突出养成教育,服务学生发展
我校养成教育构成了“四导”体系:
主题引导在学生中开展“学守则、行规范”主题系列活动。首先,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使《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其次,组织知识竞赛、行为规范讨论会、演讲比赛等主题班团队活动,从身边的琐事说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广泛开展规范达标活动。再次,充分运用黑板报、橱窗、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营造氛围增效应,逐渐提高学生的养成水准。
我们着眼于人的发展,倡导“体验军训、感悟人生”,通过体验感悟、队列操练、内务整治、制度学习、辐射迁移等系列,形成了“宿舍管理0147(一适无皱四线七位)条例”、“学生一日常规”、“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制度,活动得到了升华。我校军训活动每每获奖,《苏州日报》、《苏州德育研究》都作了介绍和推广。
典型启导我们通过文明学生、优秀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等先进个人与集体的评比,让学生在养成中学有标杆,比有榜样。
心理疏导心育与德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我们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制度、有师资、有计划、有场所、有活动等“五有”,排解学生存在的临床心理问题,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活动“青春花季,请走好”获苏州市中学心理教育活动一等奖、“偶像的年代”获区主题班会一等奖。
服务督导服务是一种教育理念。我们不仅要求教职工为学生服务和帮助,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服务,成立了常规管理队、行为督导队和规范服务队等学生队伍,让养成教育在督导的过程中得到推进,让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养。
3.转变后进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在学习、品德后进生转化中,我校形成了“五点策略”。
选准切入点:摸清类型,抓住契机。通过调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等情况,老师进一步作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思想素质,为转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落实挂钩点:领导帮助,强化教育。安排行政领导与问题学生结成对子,通过座谈、个别谈话、家访等形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
找出闪光点:跟踪分析,褒扬进步。每位帮教老师认真做好帮教活动记载和分析追踪工作,肯定其进步,放大其优点,让后进生横向找榜样,纵向求发展。
抓住关键点:个案分析,以人为本。每学期政教处组织学生座谈会5次以上,个别谈话人数达到一、二百人次以上,并都作了详细记载与分析,在班主任、教师中提倡“把脉下药”活动,对学生循循善诱,热心帮助,使学生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使教育“有的放矢”,矛盾不激化。
拓宽结合点:整合力量,形成氛围。重视整合公检法、社区、家庭等部门和任课老师的教育力量,使转化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让后进生处于共同上进的良好氛围中。通过拓宽各教育力量相结合的做法,后进生得到了较快的转变,他们用行动书写着一个个大写的“我”。
4.弘扬民族精神,培育诚信人才
每年清明,我们“缅怀先烈,继承传统”的活动丰富多样:纪念碑前抒壮志,“革命诗词”书法比赛、朗诵演讲等,革命传统薪火相传,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报国志。有不少学生在区级国防、道德、环境等竞赛活动中获奖。
在诚信教育中,我们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通过开展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创设良好的诚信氛围,用人格影响人格,让诚信影响诚信。
5.搭建发展平台,实现巅峰体验
人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平台。我们通过学生参与管理、服务,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先进表彰,进行榜样激励;通过竞赛活动,让尖子更尖,让特长更长;通过文体活动,使学生愉悦身心;通过社团活动,使学生得到文学素养的沐浴。三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有300多人次在区市级以上获奖。
同时,我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学生多元评价,对富有个性和一技之长的学生增设“百花奖(与学习成绩不挂钩)”,每学期评定。近年来,诸如“小画家”、“足球明星”、“小制作师”、“全能主编”、“网络高手”等超千人。
学生在大显身手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享受着成功的巅峰体验。
(2006年6月本文发表于《苏州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