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各模块的测评试题及答案
你今次考试的得分为:100 分
本测验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测验描述
亲爱的老师,您好!您已经完成本模块课程内容的学习了,现在请您完成下面的模块测试。本次测试将计入课程总分,测试合格者可获2分。测试评分标准:本模块测试共10道题,包括5道单选,2道多选,3道是非题,每题10分,60分为合格,合格即视为通过测评,系统自动给3分。在通过本测评之前,测试的次数没有限制,每次测试时长60分钟,通过测试后,无需再进行测试。祝您顺利过关!
一、单选题
1、案例《“发现”的故事》中,在这天的数学课上,王老师第一个启发学生的问题是()。(10分)
A.“是不是可以利用弧长啊,扇形的弧长比圆形的周长也可以求出
扇形占圆形的比例!”
B.“看来同学们知道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是一个扇形,那么,接
下来应该怎么求扇形的面积呢?”
C.“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的课本上少了
一些内容呢?”
D.“是不是课本上只介绍了圆锥的体积公式,而没有介绍圆锥的表
面积公式啊?”
2、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是()。(10分)
A.研究性学习
B.个别化教学
C.授导型
D.讲授型
3、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10分)
A.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B.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
C.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D.经达前端分的,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10分)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
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
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D.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5、案例《“发现”的故事》中,当同学们开始探究学习时,王老师在做什么?()。(10分)
A.在和学生干部交流
B.在准备下面的课程内容
C.王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D.在看书
二、多选题
6、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分析,其中感觉通道偏好反映了学习者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对不同感觉通道的偏好,主要有()等几种不同的分类。(10分)
A.动觉型
B.触觉型
C.视觉型
D.听觉型
7、分析学习者的时候通常从哪几方面着手?()(10分)
A.学习态度分析
B.不同学段的学习者特征
C.起点能力水平分析
D.学习风格分析框架:洋葱模型
E.学习动机分析
F.认知结构分析:奥苏贝尔理论
三、是非题
8、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些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特征。(10分)
A.是
B.否
9、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等步骤。(10分)
A.否
B.是
10、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自然和社会中选取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以及通过这种研究程序获取知识的过程。(10分)
A.否
B.是
第二篇: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各模块的测评试题及答案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各模块的测评试题及答案
模块一测评
一、单选题:
1、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
2、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投影幕上显示没有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电脑与投影仪连接的信号线没有插好)。
3、以下对教育基础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中的设计 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
4、以下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5、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多选题
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网络课程(北师大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培训。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步骤有(ABCDE)
A 了解每个案例的教学目标 B 速读案例 C 再读案例 D 分析案例 E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拿不准,请浏览(教育技术参考手册),如果碰到技术障碍,请参阅课程配套的(软件技能速查手册)。
三、是非题
1、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错)。
2、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对)
3、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错)。
模块二测评
一、单选题
1、借助录像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A)基于问题的学习;发现学习;探究训练;抛锚式教学
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请选择一个答案(C)
A、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非智力特征因素;B、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C、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D、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3、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的一个重要 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A)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极其学习风格; 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 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D、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4、在前端分析部分,教师需要考虑的是(A)
A、学生的认知水平;B、学生的作品展示;C、检查软件进行的是否正常;D、教学课件的制作。
5、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将成立(),聘请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B)
A、监督组;B、研究性课程学术委员会;C、检查组;D、评审组。
二、多选题
1、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制定的研究性学习评估 方案草案中,包括的评价表有(ABC)。
A、教师评价表;B、学校对学生评价表C、课题 评估表;D、激励性评价表。
2、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中,王老师第一次与第二次课靠(AB)来导入课程。A、讲述伊拉克战争的故事;B、讲述是解放前老家村里一个农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后投水逃脱,九死一生的故事;C、图片;D、动画。
三、是非题
1、科学探究几乎是适应所有年龄阶段学生的一个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和由此学到的知识。(是)
2、教师在设计教学支架时,需要对学生的先前经验和自主学习时的真实认知过程进行全盘思考,构思教学支架的整体框架。(是)
3、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首先要 考虑社会、学生、家长以及课程四个因素。(否)
模块三测评
一、单选题
1、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
A标题与导航文字图; B标题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2、以下四种文件格式中,(B)不属于常见图像素材的文件格式。A、GIF;B、WMA; C、BMP; D、JPG
3、在Frontpage中,通过(B)可随时查看制作的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效果。(B)
A普通窗口; B预览窗口;C、HTML窗口; D视图窗口
4、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A)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A演示工具;B学习对象; C交流工具; D个别辅导工具
5、以下多媒体素材文件类型中,(D)具有交互性。A、AVI;B、JPG;C、PNG;D、SWF
二、多选题
1、除了网页以外,网站还需要(ABD)。A、储存空间;B、名称;C、文档;D、访问地址
2、图像资源获取的主要来源有(ACDE)
A、用数码相机拍摄数字图像; B、键盘输入; C、扫描印刷品; D、从网上下载; E、截图
三、是非题
1、主要资源网站是由特定主题的资源构成的一个资源包,可以包含多种资源形式。(是)
2、主题资源通常可以以资源网站的形式呈现,网站是主题单元的设计者设计的结果,能够将涉及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支持活动的资源和工具等集中体现出来。(否)
3、在大多数情况下,搜索引擎是用来查找明确信息的最佳手段。(是)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二测评答案
一、单选题
1、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教学设计需要进行前期分析,但对实际教学不太重要。B、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各学习的目标还为时过早。C、需要依据现有的教育媒体或资源,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策略等。D、在实施环节,首先需要根据教学活动的执行顺序制定一个教学活动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请选择一个答案(C)。
A、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非智力特征因素。B、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C、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D、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3、在前端分析部分,教师需要考虑的是(A)。
A、学生的认知水平。B、学生的作品集展示。C、检查软件进行的是否正常。D、教学课件的制作。
4、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的初步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草案,邹老师感觉方案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整个评价方案忽视了一个重要角色,他们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A)。
A、学生。B、家长。C、领导。D、教师。
5、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将成立(),聘请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B)。
A、监督组。B、研究性课程学术委员会。C、检查组。D、评审组。
6、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个别化的学习?(B)
A、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的信息。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C、教学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以班级或一组学生为单位传递教学信息。D、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多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
7、在前端分析阶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尚未达到本课时学习的基本要求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B)。
A、跳过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直接进入本课时的教学。B、强化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C、在黑板上列出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照着进入本课时的教学。D、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上课期间展示,然后进入本课的教学。
8、如果学生在默写生字时笔画顺序错误,教师选择哪种方法,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利用现在的多媒体资源。(注:选项中所涉及到的课件存在,无需教师另行制作。)(D)A、让学生对照课本上描述的笔画顺序,反复默写直到掌握为止。B、教师口述该生字的笔画顺序,让学生同时进行练习。C、教师在黑板上写该生字,一笔一画的演示正确的笔画顺序。D、放映多媒体软件制作的动画,来演示字体笔画的正确顺序。
9、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中,王老师讲授《石壕吏》一课的教学对象是(B)。A、来自城市的中学生。B、来自乡镇和农村的中学生。C、来自美国的留学生。D、来自国外的华裔学生。
10、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B)。
A、学生的生活背景。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C、学生的学习动机。D、学生的年龄。
11、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可能的整合方式是(B)。A、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B、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C、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D、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结果。
12、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中,这一学年的研究主题是(A)。A、人与自然。B、光与自然。C、人与光。D、光与城市。
13、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师大附中两周前的教学工作会议上,领导布置了全校开展(A)。
A、研究性学习的任务。B、全校打扫除的任务。C、为灾区学生捐赠学习用品的任务。D、严肃考纪考风的宣传活动。
二、多选题
1、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是指(ABF)。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自主学习。D、合作学习。E、探究学习。F、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制定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以奖励,奖励的办法有(AB)。
A、学校每年对课题研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编辑整理,将优秀成果汇编成册,每个参与课题的同学人手一本。B、设立专项奖学金。C、发奖状。D、评选科研能手。
3、主题学习模式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内容空间展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既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完整、深刻的理解,能很好地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BC)的思想,因而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整合课程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导模式。
A、自主。B、探究。C、合作。D、评价。
4、简而言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ABC)。
A、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B、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C、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D、教学策略的实现方法。
5、情境教学策略中,根据教学情境与现实世界存在的关系,可以分为真实型、仿真型、提供资源型等。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教学情境又可分为(ABCD)。
A、问题情境。B、探究学习情境。C、合作学习情境。D、练习情境。
三、是非题
1、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等步骤。(A)
A、是。B、否。
2、教师在设计教学支架时,需要对学生的先前经验和自主学习时的真实认知过程进行全盘思考,构思教学支架的整体框架。(A)
A、是。B、否。
3、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A)A、是。B、否。
4、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而且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B)
A、是。B、否。
5、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些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特征。
(A)
A、是。B、否。
6、教学前期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步骤时要注意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四个方面。(A)
A、是。B、否。
7、无论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不只是给学习者传递现成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以学习者为主体,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一定的任务资源、工具和支持,促进学习者自主建构、创造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过程。(A)
A、是。B、否。
8、案例是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困惑性、创新性等特点。(A)
A、是。B、否。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三测评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四种视频文件格式中,(A)最不适合在网络上传输。
A、AVI。B、RM。C、WMV。D、ASF。
2、(A)的功能是把浏览器的窗口分割成几个区域,可在各区中显示不同的网页 A、框架页。B、导航页。C、视图。D、备注。
3、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构成。
A、标题与导航文字图。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C、题头图和备注。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4、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最后林峰决定采用支持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形式、而且交互性强的(C)来制作课件。
A、Powerpoint。B、几何画板。C、Authorware。D、Flash。
5、以下多媒体素材文件类型中,(D)具有交互性。A、AVI。B、JPG。C、PNG。D、SWF。
6、制作个人网站时,为了使网页界面整齐、有序,一般使用(B)对网页布局?
A、格式刷。B、表格。C、标尺。D、文本框。
7、制作网页时,(B)是错误的做法。
A、构图简明。B、色彩越多越好。C、一个网页多个主题。D、用好超级链接。
8、《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林峰制作的课件应该属于(A)课件。A、学生自主学习型。B、模拟实验型。C、训练复习型。D、教学游戏型。E、资料工具型。
9、以下有关主题资源网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主题资源主要提供与单元学习主题关联的资源素材,并不包含有关资源如何使用的信息。B、学生在具体的单元学习实施过程中,对主题资源会有自己的加工和处理,会动态地生成新的资源。C、主题资源的终端用户是教师和学生。D、对教师用户来说,他们希望资源能够提供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支持,并且方便使用。
10、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A)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
A、演示工具。B、学习对象。C、交流工具。D、个别辅导工具。
11、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提到的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是(B)?
A、五彩池的地点。B、五彩池的成因。C、五彩池的特点。D、五彩池的概况。
12、专题网站一般有首页、主页、(D)、测试区、讨论区和一般页面等构成。
A、备注。B、视图。C、大纲。D、导航栏。
二、多选题
1、制作网页时,科学规划网页的做法是(ABD)。
A、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B、色彩搭配适宜。C、一个网页多个主题。D、用好超级连接是使网站结构合理有序,网页美观、简洁的关键因素。
2、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资源组织方式主要有(ABCD)。A、文件方式。B、数据库方式。C、主题树方式。D、超媒体方式。
3、视频资源的获取途径主要有(ABCDEF)。
A、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中获取。B、从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C、录制视频屏幕。D、直接用数码摄像机拍摄。E、使用工具自己制作。F、从网上下载。
4、下列选项中,(ABCDE)属于基于WWW(万维网)的教学资源检索的常用方法。A、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B、利用网页搜索引擎检索。C、分类目录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D、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E、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
5、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主要体现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CD)。A、课件测试。B、课件发布。C、课件制作。D、素材准备。
三、是非题
1、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A)A、是。B、否。
2、就一般情况而言,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源是仅次于利用学科资源网站进行获取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方便快捷的常用方法。(A)
A、是。B、否。
3、在大多数情况下,搜索引擎是用来查找明确信息的最佳手段。(A)A、是。B、否。
4、Google(谷歌)属于使用目录搜索的网站。(B)
A、是。B、否。
5、资料、工具型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映具体的教学过程。(A)
A、是。B、否。
6、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可以最高效地找到教学资源和素材。(B)A、是。B、否。
7、主题资源通常可以以资源网站的形式呈现,网站是主题单元的设计者设计的结果,能够将涉及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支持活动的资源和工具等集中体现出来。(B)
A、是。B、否。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四测评答案
一、单选题
1、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C)。
A、评语。B、Excel表格。C、Excel图表。D、以上方式都可以。
2、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C)原则。
A、关联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D、客观性原则。
3、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是依据(A)分类标准。
A、评价功能。B、评价基准。C、评价内容。D、评价方法。
4、杨老师把家长也拉进测评队伍的做法体现了(D)。
A、评价的内容综合化。B、评价的标准分层化。C、评价的方式多样化。D、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5、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A、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B、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C、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D、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6、关于课外作业,错误的看法是(A)。
A、上完每堂课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B、课外作业宜精不宜多,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C、课外作业应该起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D、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不一定要全班统一。
7、关于网络教室错误的看法是(D)。
A、网络教室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网络教室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C、教师在网络教室上课管理难度会增加。D、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靠网络教室。
8、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定,以下不属于其常用手段的是(C)。
A、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B、评估学生的平时作业。C、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D、单元或期末测试。
9、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C)理念。
A、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B、评价内容综合化。C、评价主体多元化。D、评价方式多样化。
10、教师借助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这是利用了教学评价的(D)功能。
A、诊断功能。B、监督功能。C、导向功能。D、调控功能。
11、在“电子称象”这堂课里学生在计算机上所做的测试主要目的是(B)。A、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B、检查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C、检查学生综合素质。D、为学生开展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12、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B)。
A、提高教学效果。B、促进学生发展。C、调整教学进度。D、检验教学方法。
13、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B)。
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B、学生观察记录表。C、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D、阶段评价卡。
二、多选题
1、适合于群组讨论的网络交流方式有(BCD)。
A、电子邮件。B、论坛。C、博客。D、实时聊天。E、文件上传和下载(网络硬盘)。
2、“电子称象”这堂课的几个特点是(AC)。
A、学生自主学习。B、利用因特网资源。C、利用智能教学课件。D、师生互动讨论。E、多学科综合教学。
3、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好处是(BCE)。
A、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C、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D、教师上课省心省力。E、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无法用实物或板书呈现的教学内容。
4、“电子称象”这堂课学生的主要活动是(BD)。
A、在因特网上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B、自主测试。C、小组合作完成“称象”任务。D、自主进行模拟“称象”游戏。E、展示学习成果。
5、对课程教学实施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ACDE)。
A、教学结果。B、教学环境。C、教学对象。D、教学手段。E、教学过程。
6、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ACE)。A、学生。B、组长。C、老师。D、校长。E、家长。
三、是非题
1、多媒体教室不一定用投影仪。(A)A、是。B、否。
2、教学评价只需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需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B)
A、是。B、否。
3、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A)A、是。B、否。
4、语音教室也可以用来上音乐课。(A)A、是。B、否。
5、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A)
A、是。B、否。
6、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A)A、是。B、否。
7、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B)A、是。B、否。
8、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B)
A、是。B、否。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五测评答案
一、单选题
1、在呈现课件时,你发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过大,应将投影机(C)。
A、上移。B、下移。C、前移。D、后移。
2、实验研究法一般包括(D)。
A、单组法。B、多组法。C、循环法。D、以上三种全包括。
3、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最恰当的是(D)。
A、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线性过程。B、教学设计是一门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科学。C、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D、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等主要环节。
4、(C)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A、教学设计。B、教学评价。C、教学模式。D、教学策略。
5、(B)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A、教学模式。B、教学策略。C、教学设计。D、教学评价。
二、多选题
1、行动计划应包含哪些内容?(ABCDE)
A、目标。B、任务和策略。C、挑战和解决办法。D、进度安排时间表。E、资源。
2、行动研究法的一般实施过程和行动研究法的特点(ABCD)。
A、计划。B、行动。C、观察。D、反思。
三、是非题
1、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提出假设,获取数据,验证假设。(A)
A、是。B、否。
2、专题学习网站的网上自我评价系统是指收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新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并将其设计成基础性强、覆盖面广、难度适宜的题库,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A)
A、是。B、否。
3、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上一种有效的教师成长的方法,是新手教师走向专家教师的捷径。(A)
A、是。B、否。
一、单选题
1、在呈现课件时,你发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过大,应将投影机(C)(10分)A.上移 B.下移 C.前移
D.后移
2、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B)(10分)A.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B.诊断性评价的范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识、动作技能以及情感域等 C.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相对评价
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得频繁,比如某课单元结束后的小测验
3、对目前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认识最合理的是(B)(10分)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有效学习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学习环境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主要在于课堂上45分钟的运用
4、(C)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10分)A.教学设计 B.教学评价 C.教学模式 D.教学策略
5、(B)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10分)A.教学模式 B.教学策略 C.教学设计
D.教学评价
二、多选题
1、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使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这是以下哪两位学者对行动研究法的界定(B.D)(10分)A.杜威 B.卡尔
C.布鲁姆 D.凯米斯 E.奥苏贝尔
2、教学前期分析(Front-EndAnalysi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1968)提出来的,意即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A.B.C)。(10分)A.学习需要分析 B.学习内容分析 C.学习者特征分析
D.评价策略
三、是非题
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其关键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我们对学习进行“调节”的意识。(是)(10分)是
否
2、WebQuest属于接受学习。(否)(10分)是
否
3、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第二,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10分)是
否
一、单选题。
1、对目前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认识最合理的是(B)。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2、本课程培训需要提交的作品有(C)。C、3个。
3、学生以小组形式,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是属于哪种学习模式?(B)B、合作学习。
4、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最恰当的是(D)。
D、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等主要环节。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侧重于过程管理的评价是(D)。D、形成性评价。
二、多选题。
1、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ABCDE)。A、历史法。
B、调查法。C、观察法。D、比较法。E、行动研究法。
2、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及特点有(ABCDEFGHI)。A、多媒体演示教学。
B、分组教学。C、监听监视。D、交互式教学。E、学生自主学习。
F、语言辅导教学。G、网上学习。H、资源共享。
I、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
三、是非题。
1、WebQuest是属于接受学习。(错误)
2、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石,教师对课程本身的理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正确)
3、用软件取代教师比用个别辅导软件作补充教学效果更好。(错误)
第三篇: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各模块测评试题
前期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采用Windows图片工具编辑图片时,需要添加文字,合理的顺序是:(1234)(1)、选择绘图面板的文字工具。(2)、在画布上画出文本区域。(3)、选择字体、字号和文字特殊格式。(4)、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并保存。
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B、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C、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D、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3、对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C)。
A、学生能够借助具体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开始用抽象的规则来思考问题。B、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度非常高。C、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D、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家长对其进行引导。
4、李老师在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由于没有时刻保存的习惯,当电脑突然断电时导致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全部丢失了,以下可以有效的帮助李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A):
A、调小word设置的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B、使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C、建议更换制作软件,比如WPS Office。D、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再
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5、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你计划在课程中采用一种成果展示式的评价方法,即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某些技能之后,通过手工、展览或是表演等看得见、听得着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制作一个漂亮的压花书签全班展览等。以下对成果展示式评价认识不正确的是(A)。
A、成果展示评价的方法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思想体现。B、成果展示评价的方法在时间上可以比较随机,如果在期末考试时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就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总结性评价。C、成果展示评价的内容和形势也比较丰富,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D、采用成果评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6、电子教案开发工具有很多种,有些开发工具所编辑的电子教案不能用IE直接浏览,下面选项中的哪个工具软件开发的电子教案不能用IE直接浏览?(B)A、FrontPage。B、Authorware。C、Dream Weaver。D、PowerPoint。
7、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以下哪种?(D)A、信息技术包含教育技术。B、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平等的概念。C、教育技术包含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彼此相互交叉。
8、网络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其趣味性、交互性、信息丰富等特性影响着这一环境下的学习者。下面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B)。A、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B、学习者的扮演意识减弱。C、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D、学习者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在减弱。
9、王老师下周一要去别的学校讲课,讲课的环境中有多媒体计算机,因此王老师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课件,用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请问,这个课件属于以下哪类课件的范畴?(D)
A、指导学习的课件。B、检测学习效果的课件。C、单纯课后练习的课件。D、助教型演
示课件。
10、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C)
A、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B、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C、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D、老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11、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
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B、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采用线性结构。C、百科全书式课件按照线性顺序“播放”整个课件。D、指导式课件不利于和学生进行交互。
12、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B、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C、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D、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
13、刘老师希望在介绍新单词的时候,也介绍其同义词,以下哪种软件具有同义词查找功
能?(A)
A、Word。B、Power point。C、Excel。D、Acrobat Reader。
14、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B),第二步是思考,第三步是解决问题。
A、观察。B、自我觉察。C、制定计划。D、创设情景。
二、多选题
1、王老师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不小心将刚才输入的内容删除了,以下可以恢复刚
才删除内容的方法是(CDE)
A、按组合键Ctrl+Z。B、按组合键Ctrl+S。c、点击菜单栏“编辑”——“撤消清除”。D、点击菜单栏“撤消键入”。E、点击菜单栏“工具”——“撤消”。
2、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常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ABCD)。
A、概念图。B、思维导图。C、认知地图。D、语义网络。E、几何画板
3、在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前,教师应该先考虑以下哪些内容(ABCDE)。
A、教学实施的环境。B、在教学实施前,学生应做好哪些学习准备。C、需要使用哪些软件、硬件或教学材料。D、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演示技巧。E、教学暖场活动设计。
4、王老师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以下可以帮助王老师调出“字体”对话框以修改文字
字体方式的为(ACE)。A、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单击右键然后点击对话框中“字体”。B、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使用快捷键Ctrl+D。C、点击菜单栏的“格式”——“字体”。D、点击菜单“工具”——“选项”,出现“字体”对话框。E、点击菜单栏的“编辑”——“字体”。
5、教师想截取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选用下面的哪些软件?(ABC)
A、绘声绘影。B、豪杰影霸。C、Premiere。D、Photoshop。E、Microsoft Media Player。
6、教学实施前,通常要进行一些教学准备工作,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属于教学准备活动的必要环节的为(ABE)。
A、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B、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C、学生必须预习当天要讲解的内容。D、教师要完成教学的总结。E、教师要准备好本堂课所用的教学资源。
7、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D)
A、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B、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E、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8、演示型课件是教师们非常青睐的一类课件,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请选出下列能制作演
示课件的工具软件(CDE)。
A、MathType。B、MS-office Excel。C、MS-office Powerpoint。D、Z+Z智能教育平
台。E、Authorware。
9、下列不属于综合性媒体的是(CDE)。
A、多媒体计算机。B、计算机网络。C、电视机。D、DVD。E、幻灯机。
三、是非题
1、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认知主意理论。
(B)A、是。B、否。
2、Blog方便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提升了Blog教育记载的质量,两者共同促进了教师专
业发展的途径。(A)
A、是。B、否。
3、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A)
A、是。B、否。
4、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具体经验有较大依赖
性的学习内容。(A)
A、是。B、否。
5、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需要依据的原则包括最优决策原则、先进新颖原则、优化组合原
则等。(B)A、是。B、否。
6、发现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因此
适用于所有科目的教学。(B)
A、是。B、否。
模块一
一、单选题
1、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确的。B、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的利用。C、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发生的真实情境所以实验只要信息技术完成就行。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练习、测试、考评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
技术是万能的。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D)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
作。
A、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B、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C、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D、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
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投影幕上显示没有
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B)。
A、内存条没插好。B、电脑与投影仪连接的信号线没有插好。C、Office程序没有安装
好。
D、显示器没有通电。
4、下列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B)。
A、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种种技术解决问题。B、注意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评价等,具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C、人们在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D、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和实践。
5、以下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在教学中要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技能。B、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C、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D、在教学中要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一些小步骤,并在每一步给予反馈。
6、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D)。
A、学生越安静,学习效率越好。B、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C、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上的。D、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
7、(D)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A、创设历史情境。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C、模拟历史人
物或历史事件。D、模拟占据空间的事物。
8、当学生对课本中某段的词语“五彩缤纷”无法理解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去理解该词语的意思,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C)。
A、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B、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结合课文中的含义讲给学生听。C、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画图工具,用各种色彩的画笔工具展现“五彩缤纷”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D、直接让学生谈自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对不正确的再逐个给予适当的辅导。
9、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B、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C、教师只需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交流。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
10、不同类型的网站域名分别由不同的后缀结尾,教育机构网站的后缀为(A)。
A、Edu。B、org。C、com。D、gov。
11、以下学习者特征分析与教学目标属于那个课?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电磁继电器”部分,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认识。
2、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利用电学模拟实验室来设计实验。
3、对动手设计物理实验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利用电磁继电器的知识设计报警电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在协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C)
A、《Season》(小学英语)。B、《找春天》(小学语文)。C、《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中学物理)。
12、在学完教育技术的课程后,你对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请说出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的是(B)。A、学习者本人。B、教师。C、多媒体课件。D、投影仪。
13、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下列王老师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搭配不当的是(B)。
A、评价学生表现时经常使用观察法。B、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如读、写、算等能力经常使用面谈调查法。C、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经常采用档案袋法。D、评价学生的态度、习惯
以及适应性经常使用问卷调查法。
14、信息技术环境的发展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给予人们全新的学习观念。下列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特征转变的理解,不合理的是(B)。
A、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B、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从众或服从权威的心理将提高。C、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类型和思维形式将多样化。D、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扮演
意识将增强。
15、李老师在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由于没有时刻保存的习惯,当电脑突然断电时导致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全部丢失了,以下可以有效地帮助李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
(A)。
A、调小Word设置的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B、使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C、建议更换制作软件,比如WPS Office。D、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再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16、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C)
A、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B、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C、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D、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17、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A)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A、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B、封闭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C、封闭式的、以课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D、开放式的、以软件为中心的课程整
合阶段。
18、以下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B、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C、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D、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19、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
体,构成了(A)三维互动方式。
A、教师—计算机—学生。B、学生—计算机—学生。C、教师—计算机—教师。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20、以下对教育基础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教育技术实践就是指将信息技术附加于教学实践中。B、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就标志着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C、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中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D、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形式。
21、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B、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C、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D、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22、本课程使用学科可达16个,目前只能采取“重方法轻情境”的方式处理。各位老师除了要分析(B)必选案例外,还需要从另外的25个案例中至少选择7个进行学习。
A、5个。B、7个。C、8个。D、10个。
23、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A)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战略高度,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A、现代教育技术。B、信息技术。C、素质教育。D、创新教育。
2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往往存在(A)三种典型的课堂组织形式。
A、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B、班内活动、课外活动和个别活动。C、整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个别活动和网上活动。
二、多选题
1、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拿不准,请浏览(),如果碰到技术障碍,请参阅课程配套的(AB)。
A、教育技术参考手册。B、软件技能速查手册。C、网站中的学习指南。D、平台使用
手册。
2、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网络培训认证所包括的成绩为(A)和(B)。A、单元作品集成绩。B、结业测试成绩。C、平时成绩。D、出勤成绩。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A)渗透在(C)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要
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A、信息技术。B、计算机技术。C、课程结构。D、教育技术。
4、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ABCDEF)。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B、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C、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D、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E、高层次创新
思维的培养。F、学科知识有效应用。
5、以下哪些是本次培训所用的硬件与软件?(ABCDEF)
A、配备了耳机和光驱,而且都能够正常使用。B、计算机能够上网,且能以较快的速度访问本培训课程网站。C、安装了Microsoft Office组件(Word、Excel、FrontPage2003版)。D、安装了音、视频播放器(如Windows Media Player等。)E、安装了概念图工具FreeMind。F、为了加工制作教学素材,还需要安装Photoshop、CoolEdit,SnagIt,豪杰超级解霸之类的音视频加工软件。
6、新课程标准制定后,大量配套新教材也相继上市,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下面有关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DE)
A、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B、要使用尽可能多和先进的教学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体现现代化的教学。C、教学中,最大化使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越丰富越好。D、使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E、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王老师对现代教学系统的理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E)。
A、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会影响到教学结果。B、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C、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以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D、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E、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动讲解者,学生是被动听讲
者。
8、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D)
A、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B、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E、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9、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ABC)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
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A、课程结构。B、课程内容。C、课程资源。D、上课环境。E、教学设备。
10、整个课程分为5个模块,9个主题,通过本课程各模块的学习,你将对系统化教学设计环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主要内容包括:(ABCDE)等。同时,你还将深度学习和应用一些支持教学设计的软件,包括:知识可视化工具、因特网搜索技术、网页制作工作、字处理软件和
电子表格软件。
A、教学前期分析。B、教学活动设计。C、教学资源开发。D、教学组织实施。E、教
学评价分析。
1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网络课程(北大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培训。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步骤有(ABCDE)。
A、了解每个案例的教学目标。B、速读案例。C、再读案例。D、分析案例。E、积极
参与小组讨论。
三、是非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B)
A、是。B、否。
2、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B)
A、是。B、否。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A)
A、是。B、否。
4、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B)
A、是。B、否。
5、英语口语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坚持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没有帮助。(B)
A、是。B、否。
6、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优
势。(B)
A、是。B、否。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B)
A、是。B、否。
8、设计的量规必须具有评价要素、指标、权重、分级描述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B)
A、是。B、否。
9、对教学资源的评价通常可以通过测验、调查、观察、学习档案等方法进行。(B)
A、是。B、否。
10、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A)
A、是。B、否。
11、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A)
A、是。B、否。
12、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A)
A、是。B、否。
13、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A)
A、是。B、否。
14、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A)
A、是。B、否。
15、基于因特网的教学改革,技术是第一位,思想观念在其后。(B)
A、是。B、否。
16、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直接落实在与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整合之上。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教学模式、活动本身的目标和信息技术特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活动之中。(A)
A、是。B、否。
17、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B)
A、是。B、否。
18、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A)
A、是。B、否。
模块二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二测评
一、单选题
1、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教学设计需要进行前期分析,但对实际教学不太重要。B、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各学习的目标还为时过早。C、需要依据现有的教育媒体或资源,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策略等。D、在实施环节,首先需要根据教学活动的执行顺序制定一个教学活动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中,有误的一
项是,请选择一个答案(C)。
A、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非智力特征因素。B、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C、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D、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3、在前端分析部分,教师需要考虑的是(A)。
A、学生的认知水平。B、学生的作品集展示。C、检查软件进行的是否正常。D、教学
课件的制作。
4、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的初步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草案,邹老师感觉方案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整个评价方案忽视了一个重要角色,他们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A)。
A、学生。B、家长。C、领导。D、教师。
5、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将成立(),聘请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
结果进行鉴定。(B)。
A、监督组。B、研究性课程学术委员会。C、检查组。D、评审组。
6、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个别化的学习?(B)
A、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的信息。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C、教学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以班级或一组学生为单位传递教学信息。D、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多
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
7、在前端分析阶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尚未达到本课时学习的基本要求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B)。
A、跳过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直接进入本课时的教学。B、强化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C、在黑板上列出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照着进入本课时的教学。D、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上课期间展示,然后进入本课的教学。
8、如果学生在默写生字时笔画顺序错误,教师选择哪种方法,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利用现在的多媒体资源。(注:选项中所涉及到的课件存在,无需教师
另行制作。)(D)
A、让学生对照课本上描述的笔画顺序,反复默写直到掌握为止。B、教师口述该生字的笔画顺序,让学生同时进行练习。C、教师在黑板上写该生字,一笔一画的演示正确的笔画顺序。D、放映多媒体软件制作的动画,来演示字体笔画的正确顺序。
9、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中,王老师讲授《石壕吏》一课的教学对象是(B)。A、来自城市的中学生。B、来自乡镇和农村的中学生。C、来自美国的留学生。D、来
自国外的华裔学生。
10、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B)。
A、学生的生活背景。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C、学生的学习动机。D、学生的年龄。
11、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可能的整合方式是(B)。A、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B、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C、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D、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结果。
12、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中,这一学年的研究主题是(A)。A、人与自然。B、光与自然。C、人与光。D、光与城市。
13、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师大附中两周前的教学工作会议上,领导布
置了全校开展(A)。
A、研究性学习的任务。B、全校打扫除的任务。C、为灾区学生捐赠学习用品的任务。D、严肃考纪考风的宣传活动。
14、借助录像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A)。
A、基于问题的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训练。D、抛锚式教学。
15、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中,研究小组——“团队之星”研究的课题是(B)。A、研究农村光污染。B、研究城市光污染。C、研究田间光污染。D、研究大自然光污
染。
16、案例《“ 发现”的故事》中,当同学们开始探究学习时,王老师在做什么?(A)。A、王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B、在看书。C、在和学生干部交流。D、在准备下面的课程内容。
17、下列关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请选择一个答案。(D)
A、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既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稳定的、相似的特征,也要分析学习者之间变化的、差异的特征。B、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因素。C、需要分析的学习者特征主要包括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D、对于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的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验。
18、在可选案例《“ 艰难破壳”的丑小鸭》中,许老师设计的最后一个活动是(B)。A、让学生观看flash,回顾整个故事。B、学生分角色写作讨论活动。C、背诵朗读。D、由教师领读,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听,用大脑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19、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A)。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D、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20、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C)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B、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D、学习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
21、案例《“ 发现”的故事》中,在这天的数学课上,王老师第一个启发学生的问题是(A)。A、“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的课本上少了一些内容呢?” B、“是不是课本上只介绍了圆锥的体积公式,而没有介绍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啊?” C、“看来同学们知道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是一个扇形,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求扇形的面积呢?” D、“是不是可以利用弧长啊,扇形的弧长比圆形的周长也可以求出扇形占圆形的比例?”
22、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以下对具体教学目标所属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选择一个答案(B)。
A、“能够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属于“理解”层次。B、“至少能用三个新学的词语在8—10分钟内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属于“分析”层次。C、“认识14个生字,认识偏旁学字头”属于“知道”层次。D、“能够用本课生词„应接不暇‟造句”属于“运用”层次。
23、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中,王老师讲授《石壕吏》一课中,第二节课的新课导
入是(A)。
A、从故事导入,这次讲的是解放前老家村里一个农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后投水逃脱,九死一生的故事。B、用图片来做课程导入,其时恰逢伊拉克局势比较紧张,王老师立刻上网找到了一组新闻图片,有伊拉克百姓流连失所的情景,也有美国阵亡士兵家人迎接遗体回国时痛哭流涕的情景。C、从生字学习导入。D、从作者杜甫的生平,“古风”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导入。
24、当前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分为(C)三个方面。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C、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了解、理解和应用。
25、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C)等步骤。
A、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B、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C、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D、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二、多选题
1、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是指(ABF)。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自主学习。D、合作学习。E、探究学习。F、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制定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
以奖励,奖励的办法有(AB)。
A、学校每年对课题研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编辑整理,将优秀成果汇编成册,每个参与课题的同学人手一本。B、设立专项奖学金。C、发奖状。D、评选科研能手。
3、主题学习模式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内容空间展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既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完整、深刻的理解,能很好地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BC)的思想,因而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整合课程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导模式。
A、自主。B、探究。C、合作。D、评价。
4、简而言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ABC)。
A、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B、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C、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D、教学策略的实现方法。
5、情境教学策略中,根据教学情境与现实世界存在的关系,可以分为真实型、仿真型、提供资源型等。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教学情境又可分为(ABCD)。A、问题情境。B、探究学习情境。C、合作学习情境。D、练习情境。
6、研究性学习中的选题关系到后续的研究进程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所选的题目应符合下列
哪些要求?(ABCD)
A、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B、选题应具有开放性。C、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D、选题应联系实践。E、选题应强调知识的传递。
7、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或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它包
括(ABCDF)五个教学环节。
A、分析问题。B、解决问题。C、实施方案。D、评价总结。E、动员和培训。F、提出问题。
8、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中,王老师第一次与第二次课堂(AB)来导入课程的。A、讲述伊拉克战争的故事。B、讲述是解放前老家村里一个农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后投水逃脱,九死一生的故事。C、图片。D、动画。
9、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关于上述定义,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CEFG)。A、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开放性。B、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传递和记忆。C、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实践性。D、研究性学习强调以教师为主体。E、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F、以专题、问题或项目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G、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主动性。
10、教学目标分类方法主要有(ABD)。
A、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C、归类分析法。D、新
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
11、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制定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草案中教师
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ABC)。
A、开题报告。B、研究过程。C、课题报告(论文)。D、学校对学生的评价。
12、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ABCD)。
A、归类分析法。B、层级分析法。C、信息加工分析法。D、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
析法)。
13、从(AC)方面来评价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A、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目标达成情况。B、学习者记忆的知识。C、与教学环境和教学
媒体的切合度。D、教学媒体的丰富情况。
三、是非题
1、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等步骤。(A)
A、是。B、否。
2、教师在设计教学支架时,需要对学生的先前经验和自主学习时的真实认知过程进行全盘
思考,构思教学支架的整体框架。(A)
A、是。B、否。
3、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A)
A、是。B、否。
4、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而且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结
构。(B)A、是。B、否。
5、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些与信息技术密切
相关的学习者特征。
(A)A、是。B、否。
6、教学前期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步骤时要注意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四个方面。(A)
A、是。B、否。
7、无论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不只是给学习者传递现成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以学习者为主体,给学习者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一定的任务资源、工具和支持,促进学习者自主建构、创造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过程。(A)
A、是。B、否。
8、案例是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困惑性、创新性等特点。(A)
A、是。B、否。
9、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学目标往往采用一般要求与具体行为动词相结合的方法来
描述的。(A)A、是。B、否。
10、信息素养者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具体涉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编程和计
算机态度。(B)A、是。B、否。
1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首先要考虑社会、学生、家长以及课程四个因素。(B)
A、是。B、否。
12、在接受学习中,教师以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直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新内容,将它们与头脑中的原有知识观念整合起来,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A)
A、是。B、否。
13、教师是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教学因素的最终过滤者、决策者。(A)
A、是。B、否。
14、科学探究几乎是适应所有年龄阶段学生的一个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基
本程序和由此学到的知识。(A)
A、是。B、否。
模块三
一、单选题
1、以下四种视频文件格式中,(A)最不适合在网络上传输。
A、AVI。B、RM。C、WMV。D、ASF。
2、(A)的功能是把浏览器的窗口分割成几个区域,可在各区中显示不同的网页
A、框架页。B、导航页。C、视图。D、备注。
3、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构成。
A、标题与导航文字图。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C、题头图和备注。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4、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最后林峰决定采用支持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形式、而且交互性强的(C)来制作课件。A、Powerpoint。B、几何画板。C、Authorware。D、Flash。
5、以下多媒体素材文件类型中,(D)具有交互性。
A、AVI。B、JPG。C、PNG。D、SWF。
6、制作个人网站时,为了使网页界面整齐、有序,一般使用(B)对网页布局?
A、格式刷。B、表格。C、标尺。D、文本框。
7、制作网页时,(B)是错误的做法。
A、构图简明。B、色彩越多越好。C、一个网页多个主题。D、用好超级链接。
8、《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林峰制作的课件应该属于(A)课件。A、学生自主学习型。B、模拟实验型。C、训练复习型。D、教学游戏型。E、资料工具型。
9、以下有关主题资源网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主题资源主要提供与单元学习主题关联的资源素材,并不包含有关资源如何使用的信息。B、学生在具体的单元学习实施过程中,对主题资源会有自己的加工和处理,会动态地生成新的资源。C、主题资源的终端用户是教师和学生。D、对教师用户来说,他们希望资源能够提供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支
持,并且方便使用。
10、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A)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A、演示工具。B、学习对象。C、交流工具。D、个别辅导工具。
11、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提到的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是(B)?
A、五彩池的地点。B、五彩池的成因。C、五彩池的特点。D、五彩池的概况。
12、专题网站一般有首页、主页、(D)、测试区、讨论区和一般页面等构成。
A、备注。B、视图。C、大纲。D、导航栏。
13、几何画板属于(D)课件制作工具。
A、“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B、“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C、“辅助编辑型”课件开
发工具。D、“辅助教学演示”工具或平台。
14、WebQuest是一种(B)的形式。
A、研究学习。B、探究式学习。C、发现学习。D、基于项目的学习。
15、在Frontpage中,通过(B)可随时查看制作的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效果。
A、普通窗口。B、预览窗口。C、HTML窗口。D、视图窗口。
16、以下(C)不属于文本素材的主要来源?
A、键盘输入。B、扫描印刷品。C、用数码相机拍摄。D、从网络电子资源获取。
17、从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视频素材时,最方便的方法是用(A)软件进行截取。A、超级解霸。B、迅雷。C、绘声绘影。D、Premiere。
18、以下四种文件格式中,(B)不属于常见图像素材的文件格式。
A、GIF。B、WMA。C、BMP。D、JPG。
二、多选题
1、制作网页时,科学规划网页的做法是(ABD)。
A、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B、色彩搭配适宜。C、一个网页多个主题。D、用好超级连接是使网站结构合理有序,网页美观、简洁的关键因素。
2、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资源组织方式主要有(ABCD)。A、文件方式。B、数据库方式。C、主题树方式。D、超媒体方式。
3、视频资源的获取途径主要有(ABCDEF)。
A、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中获取。B、从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C、录制视频屏幕。
D、直接用数码摄像机拍摄。E、使用工具自己制作。F、从网上下载。
4、下列选项中,(ABCDE)属于基于WWW(万维网)的教学资源检索的常用方法。A、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B、利用网页搜索引擎检索。C、分类目录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D、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E、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
5、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主要体现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CD)。
A、课件测试。B、课件发布。C、课件制作。D、素材准备。
6、网页型课件与传统课件相比,优势主要有(ABCD)。
A、网页型课件占用存储少,易于共享。B、网页型课件的超级链接,使网页课件能容纳大量信息。C、网页型课件对平台和素材的兼容性都很强。D、网页型课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易于制作和进行修改。
7、以下几种工具中,(ABC)属于网络通讯工具。A、MUD。B、E-mail。C、BBS。D、博客。
8、在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课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大致可以分为(ABCD)。
A、“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B、“编程型”课件制作工具。C、“辅助编辑型”课件开发
工具。D、“辅助教学演示”工具或平台。
9、图像资源获取的主要来源有(ACDE)。
A、用数码相机拍摄数字图像。B、键盘输入。C、扫描印刷品。D、从网上下载。E、截图。
10、下列有关目录搜索中如何选择和使用目录的步骤中,正确的有(ACD)。
A、选择目录大类中的项目,然后一步步地缩小范围。B、结果通常只会在唯一的目录中出现。C、用一个含义较广的关键词查询,然后继续点击更详细的标题。D、如果一个目录不能给你合适的结果,使
用另一个。
11、以下几种软件,(ABD)属于“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A、Word。B、Frontpage。C、几何画板。D、Authorware。
12、URL包含了(ACD)。
A、路径。B、物理地址。C、文件名称。D、站点服务器。
三、是非题
1、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A)
A、是。B、否。
2、就一般情况而言,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源是仅次于利用学科资源网站进行获取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方便快捷的常用方法。(A)
A、是。B、否。
3、在大多数情况下,搜索引擎是用来查找明确信息的最佳手段。(A)
A、是。B、否。
4、Google(谷歌)属于使用目录搜索的网站。(B)
A、是。B、否。
5、资料、工具型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映具体的教学过程。(A)
A、是。B、否。
6、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可以最高效地找到教学资源和素材。(B)
A、是。B、否。
7、主题资源通常可以以资源网站的形式呈现,网站是主题单元的设计者设计的结果,能够将涉及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支持活动的资源和工具等集中体现出来。(B)
A、是。B、否。
8、有许多专门的软件用于流媒体搜索,搜索到需要的视频资源后只能在线观看,不能下载。(B)
A、是。B、否。
9、主题资源网站是由特定主题的资源构成的一个资源包,可以包含多种资源形式。(A)
A、是。B、否。
10、“所见即所得”通用课件制作工具、平台的使用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A)
A、是。B、否。
11、WebQuest属于接受学习。(B)
A、是。B、否。
12、一般情况下,课件开发中使用WMA格式的视频文件。(B)
A、是。B、否。
13、课件中的视频文件一般会和exe文件打包在一起,不可直接调用。(B)
A、是。B、否。
13、网页标题是对一个网页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说,网站首页的标题就是网站的正式名称。(A)
A、是。B、否。
14、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A)
A、是。B、否。
15、在构建主题资源网站框架时,需要考虑给那些在单元学习过程实施中可能发生变化的资源留有
空间。(A)A、是。B、否。
16、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编写脚本是组织信息的第一步,包括对屏幕布局、图文、色调、音乐、显示方
式、交互方式等进行规划。(A)
A、是。B、否。
17、试题库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A)
A、是。B、否。
模块四
一、单选题
1、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C)。
A、评语。B、Excel表格。C、Excel图表。D、以上方式都可以。
2、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C)原则。
A、关联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D、客观性原则。
3、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是依据(A)分类标准。
A、评价功能。B、评价基准。C、评价内容。D、评价方法。
4、杨老师把家长也拉进测评队伍的做法体现了(D)。
A、评价的内容综合化。B、评价的标准分层化。C、评价的方式多样化。D、评价的主体多元
化。
5、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
A、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B、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C、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D、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6、关于课外作业,错误的看法是(A)。
A、上完每堂课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B、课外作业宜精不宜多,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C、课外作业应该起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D、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不一定要全班统一。
7、关于网络教室错误的看法是(D)。A、网络教室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网络教室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C、教师在网络教室上课管理难度会增加。D、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靠网络教室。
8、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
定,以下不属于其常用手段的是(C)。
A、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B、评估学生的平时作业。C、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D、单元或期
末测试。
9、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C)理念。
A、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B、评价内容综合化。C、评价主体多元化。D、评价方式多样化。
10、教师借助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这是利用了教学评
价的(D)功能。
A、诊断功能。B、监督功能。C、导向功能。D、调控功能。
11、在“电子称象”这堂课里学生在计算机上所做的测试主要目的是(B)。
A、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B、检查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C、检查学生综合素质。D、为学生开展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12、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B)。A、提高教学效果。B、促进学生发展。C、调整教学进度。D、检验教学方法。
13、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B)。
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B、学生观察记录表。C、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D、阶段评
价卡。
14、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是根据(B)。A、学生情况而定。B、教学内容而定。C、教学条件而定。D、领导意图而定。
15、开展分组学习时,通常的分组策略是(B)。
A、将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组,组成一个示范组。B、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使各组程度基本相同。C、要男女同学混合分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D、要男女同学分开分组,便于
小组开展活动。
16、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被称作是(B)。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
17、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造成的不良结果是(D)。
A、小组间形成恶性竞争,影响团结。B、容易形成学生的本位主义思想。C、学生中会形成拉帮结派的局面。D、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包揽了学习程度较后进的学生的工作。
18、如果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学生。D、学生学业成绩考核。
19、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容易导致的不良结果是(D)。
A、学习节奏加快,不利于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B、管理难度增加,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学生会开小差。C、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课,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D、上述结果都易导致。
20、要对一个班级期末考试的总成绩进行排名,最简单的方法是(B)。A、利用计算机。B、利用Excel。C、利用Access。D、利用Visual Foxpro。
二、多选题
1、适合于群组讨论的网络交流方式有(BCD)。
A、电子邮件。B、论坛。C、博客。D、实时聊天。E、文件上传和下载(网络硬盘)。
2、“电子称象”这堂课的几个特点是(AC)。
A、学生自主学习。B、利用因特网资源。C、利用智能教学课件。D、师生互动讨论。E、多学
科综合教学。
3、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好处是(BCE)。
A、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C、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D、教师上课省心省力。E、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无法用实物或板书呈现的教学内容。
4、“电子称象”这堂课学生的主要活动是(BD)。
A、在因特网上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B、自主测试。C、小组合作完成“称象”任务。D、自
主进行模拟“称象”游戏。E、展示学习成果。
5、对课程教学实施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ACDE)。
A、教学结果。B、教学环境。C、教学对象。D、教学手段。E、教学过程。
6、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ACE)。A、学生。B、组长。C、老师。D、校长。E、家长。
7、新课程评价的特点包括(ACD)。
A、评价的标准分层化。B、评价的方式个性化。C、评价的内容综合化。D、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E、评价的目的突出化。
8、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作用有(BC)。
A、活跃课堂气氛。B、提高教学效率。C、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D、实现不同的教学
目标。E、控制教学进度。
9、教学评价的方式包括(ABCD)。
A、量规。B、档案袋评价。C、问卷调查法。D、观察法。E、图表法。
10、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ACDE)。
A、小组成员间要形成荣辱与共的关系。B、小组成绩就是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C、小组成员要有充分的交流。D、小组成员要很好地合作。E、小组要开展自我评价。
11、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是(BCD)。
A、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C、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向其他同学解释要点和原理的同时,还能强化自己的学习。D、认知领域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受到应有的重视。E、防止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
12、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有(ABCDE)。A、电子邮件。B、论坛。C、博客。D、实时聊天。E、文件上传和下载(网络硬盘)。
三、是非题
1、多媒体教室不一定用投影仪。(A)
A、是。B、否。
2、教学评价只需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需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B)
A、是。B、否。
3、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A)
A、是。B、否。
4、语音教室也可以用来上音乐课。(A)
A、是。B、否。
5、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A)
A、是。B、否。
6、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A)
A、是。B、否。
7、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B)
A、是。B、否。
8、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B)
A、是。B、否。
9、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B)
A、是。B、否。
10、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B)
A、是。B、否。
11、一般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进行的评价,如期末考试等,被称为总结性评价。(A)
A、是。B、否。
12、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不需要板书。(B)
A、是。B、否。
13、复试班级授课是班级授课的主要形式之一。(B)
A、是。B、否。
14、对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应该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安排。(A)
A、是。B、否。
15、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A)
A、是。B、否。
16、目前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课外活动、互动学习三种类型。(B)
A、是。B、否。
17、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教”的评价体系。(A)
A、是。B、否。
18、使用论坛方式进行网络讨论不需要学习者在同一时间里上网。(A)
A、是。B、否。
模块五测评
一、单选题
1、在呈现课件时,你发现屏幕上的投影图像过大,应将投影机(C)。
A、上移。B、下移。C、前移。D、后移。
2、实验研究法一般包括(D)。
A、单组法。B、多组法。C、循环法。D、以上三种全包括。
3、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最恰当的是(D)。
A、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线性过程。B、教学设计是一门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科学。C、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D、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等主要环节。
4、(C)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
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A、教学设计。B、教学评价。C、教学模式。D、教学策略。
5、(B)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
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A、教学模式。B、教学策略。C、教学设计。D、教学评价。
6、关于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学媒体,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教学媒体使用得越多越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觉刺激。B、重视多媒体的利用,尽量避免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资源。C、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课件制作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D、教学媒体和教师一样,都是作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7、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什么功能?(B)
A、诊断功能。B、调控功能。C、激励功能。D、教学功能。
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侧重于过程管理的评价是(D)。
A、终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9、如果要保存网面上相关资料,可以按键盘上的(B)键进行全屏图像的抓取。A、Esc。B、Print Screen。C、Caps Lock。D、Scorll Lock。
10、本课程在采用“教育技术”名称以前,我国曾经使用过的另外一个名词是(C)。
A、电视教育。B、函授教育。C、电化教育。D、电影教育。
11、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摸底”“考察”。这是属于(A)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自身评价。
12、对目前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认识最合理的是(B)。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有效学习信息技术。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学习环境。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主要在于课堂上45分钟的运用。
13、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B)。
A、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B、诊断性评价的范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识、动作技能以及情感域等。C、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相对评价。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得频
繁,比如某课单元结束后的小测验。
14、学生以小组形式,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是属于哪种学习模式?(B)
A、探究性学习。B、合作学习。C、自主学习。D、综合学习。
15、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关于教育信息化说法正确的是(C)。
A、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技术的应用。B、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终身教育。C、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D、教育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来现教学内容,减轻老师的负担。
16、教育科学研究是以(A)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A、教育现象。B、教学现象。C、学习情况。D、学习者与教师。
17、本课程培训需要提交的作品有(C)。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多选题
1、行动计划应包含哪些内容?(ABCDE)A、目标。B、任务和策略。C、挑战和解决办法。D、进度安排时间表。E、资源。
2、行动研究法的一般实施过程和行动研究法的特点(ABCD)。
A、计划。B、行动。C、观察。D、反思。
3、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使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这是以下哪两位学者对行动研究法的界定(BD)。
A、杜威。B、卡尔。C、布鲁姆。D、凯米斯。E、奥苏贝尔。
4、教学前期分析(Front-End Analysi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1968)提出来的,意即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
要指(ABC)。
A、学习需要分析。B、学习内容分析。C、学习者特征分析。D、评价策略。
5、本课程,制定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包括的步骤有(ABCDEF)。
A、理解行动计划。B、制订行动计划。C、制作行动计划。D、检查行动计划。E、上交行动计
划。F、分享行动计划。
6、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BCDEF)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B、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C、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D、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E、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F、学科知识的有效应用。
7、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及特点有(ABCDEFGHI)。
A、多媒体演示教学。B、分组教学。C、监听监视。D、交互式教学。E、学生自主学习。F、语言辅导教学。G、网上学习。H、资源共享。I、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
8、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ABCDE)。
A、历史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比较法。E、行动研究法。
三、是非题
1、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提出假设,获取数据,验证假设。(A)
A、是。B、否。
2、专题学习网站的网上自我评价系统是指收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新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并将其设计成基础性强、覆盖面广、难度适宜的题库,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
价。(A)A、是。B、否。
3、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上一种有效的教师成长的方法,是新手教师走向专家
教师的捷径。(A)
A、是。B、否。
4、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些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特征。(A)A、是。B、否。
5、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石,教师对课本本身的理解是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的前提。(A)
A、是。B、否。
6、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其关键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我们对学习进行“调节”的意识。(A)A、是。B、否。
7、WebQuest属于接受学习。(B)
A、是。B、否。
8、展开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A)
A、是。B、否。
9、案例是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困惑性、创新性等特点。(A)
A、是。B、否。
10、展开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A)
A、是。B、否。
11、基于IT的协作学习,是指能支持多个学习者群体针对共同任务进行合作学习的,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和合作学习提供共享环境的信息技术系统。(A)
A、是。B、否。
12、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教学观念既与其电脑经验显著相关又与其学习和教学观念显著相关,即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越高,学习和教学观念越先进,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可能性越高,效率就越好。
(A)A、是。B、否。
13、教师是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教学因素的最终过滤者、决策者。(A)
A、是。B、否。
14、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第二,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A)
A、是。B、否。
第四篇: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各模块测评试题(测试)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各模块测评试题
前期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采用Windows图片工具编辑图片时,需要添加文字,合理的顺序是:(1234)
(1)、选择绘图面板的文字工具。(2)、在画布上画出文本区域。(3)、选择字体、字号和文字特殊格式。(4)、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并保存。
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B、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C、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D、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3、对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C)。
A、学生能够借助具体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开始用抽象的规则来思考问题。B、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度非常高。C、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D、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家长对其进行引导。
4、李老师在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由于没有时刻保存的习惯,当电脑突然断电时导致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全部丢失了,以下可以有效的帮助李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A):
A、调小word设置的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B、使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C、建议更换制作软件,比如WPS Office。D、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再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5、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你计划在课程中采用一种成果展示式的评价方法,即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某些技能之后,通过手工、展览或是表演等看得见、听得着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制作一个漂亮的压花书签全班展览等。以下对成果展示式评价认识不正确的是(A)。
A、成果展示评价的方法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思想体现。B、成果展示评价的方法在时间上可以比较随机,如果在期末考试时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就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总结性评价。C、成果展示评价的内容和形势也比较丰富,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D、采用成果评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6、电子教案开发工具有很多种,有些开发工具所编辑的电子教案不能用IE直接浏览,下面选项中的哪个工具软件开发的电子教案不能用IE直接浏览?(B)A、FrontPage。B、Authorware。C、Dream Weaver。D、PowerPoint。
7、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以下哪种?(D)
A、信息技术包含教育技术。B、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平等的概念。C、教育技术包含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彼此相互交叉。
8、网络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其趣味性、交互性、信息丰富等特性影响着这一环境下的学习者。下面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B)。
A、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B、学习者的扮演意识减弱。C、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D、学习者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在减弱。
9、王老师下周一要去别的学校讲课,讲课的环境中有多媒体计算机,因此王老师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课件,用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请问,这个课件属于以下哪类课件的范畴?(D)
A、指导学习的课件。B、检测学习效果的课件。C、单纯课后练习的课件。D、助教型演示课件。
10、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C)A、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B、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C、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D、老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11、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B、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采用线性结构。C、百科全书式课件按照线性顺序“播放”整个课件。D、指导式课件不利于和学生进行交互。
12、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B、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C、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D、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
13、刘老师希望在介绍新单词的时候,也介绍其同义词,以下哪种软件具有同义词查找功能?(A)
A、Word。B、Power point。C、Excel。D、Acrobat Reader。
14、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B),第二步是思考,第三步是解决问题。A、观察。B、自我觉察。C、制定计划。D、创设情景。
二、多选题
1、王老师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不小心将刚才输入的内容删除了,以下可以恢复刚才删除内容的方法是(CDE)
A、按组合键Ctrl+Z。B、按组合键Ctrl+S。c、点击菜单栏“编辑”——“撤消清除”。D、点击菜单栏“撤消键入”。E、点击菜单栏“工具”——“撤消”。
2、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常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ABCD)。A、概念图。B、思维导图。C、认知地图。D、语义网络。E、几何画板
3、在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前,教师应该先考虑以下哪些内容(ABCDE)。
A、教学实施的环境。B、在教学实施前,学生应做好哪些学习准备。C、需要使用哪些软件、硬件或教学材料。D、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演示技巧。E、教学暖场活动设计。
4、王老师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以下可以帮助王老师调出“字体”对话框以修改文字字体方式的为(ACE)。
A、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单击右键然后点击对话框中“字体”。B、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使用快捷键Ctrl+D。C、点击菜单栏的“格式”——“字体”。D、点击菜单“工具”——“选项”,出现“字体”对话框。E、点击菜单栏的“编辑”——“字体”。
5、教师想截取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选用下面的哪些软件?(ABC)
A、绘声绘影。B、豪杰影霸。C、Premiere。D、Photoshop。E、Microsoft Media Player。
6、教学实施前,通常要进行一些教学准备工作,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属于教学准备活动的必要环节的为(ABE)。
A、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B、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C、学生必须预习当天要讲解的内容。D、教师要完成教学的总结。E、教师要准备好本堂课所用的教学资源。
7、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D)
A、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B、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E、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8、演示型课件是教师们非常青睐的一类课件,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请选出下列能制作演示课件的工具软件(CDE)。
A、MathType。B、MS-office Excel。C、MS-office Powerpoint。D、Z+Z智能教育平台。E、Authorware。
9、下列不属于综合性媒体的是(CDE)。
A、多媒体计算机。B、计算机网络。C、电视机。D、DVD。E、幻灯机。
三、是非题
1、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认知主意理论。(B)
A、是。B、否。
2、Blog方便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提升了Blog教育记载的质量,两者共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A、是。B、否。
3、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A)A、是。B、否。
4、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具体经验有较大依赖性的学习内容。(A)A、是。B、否。
5、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需要依据的原则包括最优决策原则、先进新颖原则、优化组合原则等。(B)A、是。B、否。
6、发现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因此适用于所有科目的教学。(B)A、是。B、否。模块一
一、单选题
1、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确的。B、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的利用。C、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发生的真实情境所以实验只要信息技术完成就行。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练习、测试、考评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技术是万能的。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D)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B、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C、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D、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
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投影幕上显示没有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B)。
A、内存条没插好。B、电脑与投影仪连接的信号线没有插好。C、Office程序没有安装好。D、显示器没有通电。
4、下列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B)。A、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种种技术解决问题。B、注意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评价等,具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C、人们在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D、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和实践。
5、以下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在教学中要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技能。B、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C、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D、在教学中要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一些小步骤,并在每一步给予反馈。
6、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D)。
A、学生越安静,学习效率越好。B、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C、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上的。D、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
7、(D)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
A、创设历史情境。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D、模拟占据空间的事物。
8、当学生对课本中某段的词语“五彩缤纷”无法理解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去理解该词语的意思,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C)。
A、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B、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结合课文中的含义讲给学生听。C、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画图工具,用各种色彩的画笔工具展现“五彩缤纷”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D、直接让学生谈自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对不正确的再逐个给予适当的辅导。
9、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B、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C、教师只需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交流。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
10、不同类型的网站域名分别由不同的后缀结尾,教育机构网站的后缀为(A)。A、Edu。B、org。C、com。D、gov。
11、以下学习者特征分析与教学目标属于那个课?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电磁继电器”部分,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认识。
2、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利用电学模拟实验室来设计实验。
3、对动手设计物理实验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利用电磁继电器的知识设计报警电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在协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C)
A、《Season》(小学英语)。B、《找春天》(小学语文)。C、《电磁继电器的应用》(中学物理)。
12、在学完教育技术的课程后,你对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请说出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资源,但不属于教学媒体的是(B)。
A、学习者本人。B、教师。C、多媒体课件。D、投影仪。
13、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下列王老师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搭配不当的是(B)。
A、评价学生表现时经常使用观察法。B、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如读、写、算等能力经常使用面谈调查法。C、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经常采用档案袋法。D、评价学生的态度、习惯以及适应性经常使用问卷调查法。
14、信息技术环境的发展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给予人们全新的学习观念。下列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特征转变的理解,不合理的是(B)。A、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B、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从众或服从权威的心理将提高。C、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类型和思维形式将多样化。D、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扮演意识将增强。
17、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A)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A、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B、封闭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C、封闭式的、以课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D、开放式的、以软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18、以下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B、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C、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D、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19、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A)三维互动方式。
A、教师—计算机—学生。B、学生—计算机—学生。C、教师—计算机—教师。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20、以下对教育基础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教育技术实践就是指将信息技术附加于教学实践中。B、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就标志着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C、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中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D、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形式。
21、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B、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C、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D、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22、本课程使用学科可达16个,目前只能采取“重方法轻情境”的方式处理。各位老师除了要分析(B)必选案例外,还需要从另外的25个案例中至少选择7个进行学习。A、5个。B、7个。C、8个。D、10个。
23、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A)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战略高度,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
A、现代教育技术。B、信息技术。C、素质教育。D、创新教育。
2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往往存在(A)三种典型的课堂组织形式。
A、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B、班内活动、课外活动和个别活动。C、整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个别活动和网上活动。
二、多选题
1、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拿不准,请浏览(),如果碰到技术障碍,请参阅课程配套的(AB)。
A、教育技术参考手册。B、软件技能速查手册。C、网站中的学习指南。D、平台使用手册。
2、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网络培训认证所包括的成绩为(A)和(B)。A、单元作品集成绩。B、结业测试成绩。C、平时成绩。D、出勤成绩。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A)渗透在(C)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A、信息技术。B、计算机技术。C、课程结构。D、教育技术。
4、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ABCDEF)。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B、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C、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D、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E、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F、学科知识有效应用。
5、以下哪些是本次培训所用的硬件与软件?(ABCDEF)
A、配备了耳机和光驱,而且都能够正常使用。B、计算机能够上网,且能以较快的速度访问本培训课程网站。C、安装了Microsoft Office组件(Word、Excel、FrontPage2003版)。D、安装了音、视频播放器(如Windows Media Player等。)E、安装了概念图工具FreeMind。F、为了加工制作教学素材,还需要安装Photoshop、CoolEdit,SnagIt,豪杰超级解霸之类的音视频加工软件。
6、新课程标准制定后,大量配套新教材也相继上市,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下面有关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DE)
A、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B、要使用尽可能多和先进的教学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体现现代化的教学。C、教学中,最大化使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越丰富越好。D、使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E、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王老师对现代教学系统的理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E)。
A、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会影响到教学结果。B、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C、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以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D、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E、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是主动讲解者,学生是被动听讲者。
8、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D)
A、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B、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E、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9、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ABC)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A、课程结构。B、课程内容。C、课程资源。D、上课环境。E、教学设备。
10、整个课程分为5个模块,9个主题,通过本课程各模块的学习,你将对系统化教学设计环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主要内容包括:(ABCDE)等。同时,你还将深度学习和应用一些支持教学设计的软件,包括:知识可视化工具、因特网搜索技术、网页制作工作、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
A、教学前期分析。B、教学活动设计。C、教学资源开发。D、教学组织实施。E、教学评价分析。
1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网络课程(北大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培训。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步骤有(ABCDE)。
A、了解每个案例的教学目标。B、速读案例。C、再读案例。D、分析案例。E、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三、是非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B)A、是。B、否。
2、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B)A、是。B、否。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A)A、是。B、否。
4、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B)A、是。B、否。
5、英语口语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坚持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没有帮助。(B)A、是。B、否。
6、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优势。(B)
A、是。B、否。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B)A、是。B、否。
8、设计的量规必须具有评价要素、指标、权重、分级描述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B)A、是。B、否。
9、对教学资源的评价通常可以通过测验、调查、观察、学习档案等方法进行。(B)A、是。B、否。
10、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A)
A、是。B、否。
11、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A)A、是。B、否。
12、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A)A、是。B、否。
13、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A)A、是。B、否。
14、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A)A、是。B、否。
15、基于因特网的教学改革,技术是第一位,思想观念在其后。(B)A、是。B、否。
16、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直接落实在与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整合之上。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教学模式、活动本身的目标和信息技术特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活动之中。(A)A、是。B、否。
17、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B)A、是。B、否。
18、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A)A、是。B、否。模块二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二测评
一、单选题
1、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教学设计需要进行前期分析,但对实际教学不太重要。B、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各学习的目标还为时过早。C、需要依据现有的教育媒体或资源,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策略等。D、在实施环节,首先需要根据教学活动的执行顺序制定一个教学活动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请选择一个答案(C)。A、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非智力特征因素。B、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C、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D、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3、在前端分析部分,教师需要考虑的是(A)。
A、学生的认知水平。B、学生的作品集展示。C、检查软件进行的是否正常。D、教学课件的制作。
4、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的初步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草案,邹老师感觉方案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整个评价方案忽视了一个重要角色,他们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A)。
A、学生。B、家长。C、领导。D、教师。
5、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将成立(),聘请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B)。
A、监督组。B、研究性课程学术委员会。C、检查组。D、评审组。
6、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个别化的学习?(B)
A、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的信息。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C、教学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以班级或一组学生为单位传递教学信息。D、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多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方式。
7、在前端分析阶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尚未达到本课时学习的基本要求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B)。
A、跳过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直接进入本课时的教学。B、强化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C、在黑板上列出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照着进入本课时的教学。D、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上课期间展示,然后进入本课的教学。
8、如果学生在默写生字时笔画顺序错误,教师选择哪种方法,既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利用现在的多媒体资源。(注:选项中所涉及到的课件存在,无需教师另行制作。)(D)A、让学生对照课本上描述的笔画顺序,反复默写直到掌握为止。B、教师口述该生字的笔画顺序,让学生同时进行练习。C、教师在黑板上写该生字,一笔一画的演示正确的笔画顺序。D、放映多媒体软件制作的动画,来演示字体笔画的正确顺序。
9、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中,王老师讲授《石壕吏》一课的教学对象是(B)。A、来自城市的中学生。B、来自乡镇和农村的中学生。C、来自美国的留学生。D、来自国外的华裔学生。
10、进行学习者分析时,以下选项与所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是(B)。
A、学生的生活背景。B、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态度。C、学生的学习动机。D、学生的年龄。
11、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可能的整合方式是(B)。A、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B、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C、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D、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结果。
12、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中,这一学年的研究主题是(A)。A、人与自然。B、光与自然。C、人与光。D、光与城市。
13、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师大附中两周前的教学工作会议上,领导布置了全校开展(A)。A、研究性学习的任务。B、全校打扫除的任务。C、为灾区学生捐赠学习用品的任务。D、严肃考纪考风的宣传活动。
14、借助录像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A)。A、基于问题的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训练。D、抛锚式教学。
15、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中,研究小组——“团队之星”研究的课题是(B)。
A、研究农村光污染。B、研究城市光污染。C、研究田间光污染。D、研究大自然光污染。
16、案例《“ 发现”的故事》中,当同学们开始探究学习时,王老师在做什么?(A)。A、王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B、在看书。C、在和学生干部交流。D、在准备下面的课程内容。
17、下列关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请选择一个答案。(D)
A、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既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稳定的、相似的特征,也要分析学习者之间变化的、差异的特征。B、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因素。C、需要分析的学习者特征主要包括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D、对于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的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测验。
18、在可选案例《“ 艰难破壳”的丑小鸭》中,许老师设计的最后一个活动是(B)。
A、让学生观看flash,回顾整个故事。B、学生分角色写作讨论活动。C、背诵朗读。D、由教师领读,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听,用大脑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19、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A)。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D、分析学习者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20、前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考虑步骤时要注意哪四个方面?(C)A、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效果评价。B、学习者分析、教学媒体选择、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策略设计。C、学习环境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D、学习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分析。
21、案例《“ 发现”的故事》中,在这天的数学课上,王老师第一个启发学生的问题是(A)。A、“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的课本上少了一些内容呢?” B、“是不是课本上只介绍了圆锥的体积公式,而没有介绍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啊?” C、“看来同学们知道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是一个扇形,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求扇形的面积呢?” D、“是不是可以利用弧长啊,扇形的弧长比圆形的周长也可以求出扇形占圆形的比例?”
22、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以下对具体教学目标所属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选择一个答案(B)。
A、“能够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属于“理解”层次。B、“至少能用三个新学的词语在8—10分钟内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属于“分析”层次。C、“认识14个生字,认识偏旁学字头”属于“知道”层次。D、“能够用本课生词„应接不暇‟造句”属于“运用”层次。
23、案例《精心分析,适应变化》中,王老师讲授《石壕吏》一课中,第二节课的新课导入是(A)。
A、从故事导入,这次讲的是解放前老家村里一个农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后投水逃脱,九死一生的故事。B、用图片来做课程导入,其时恰逢伊拉克局势比较紧张,王老师立刻上网找到了一组新闻图片,有伊拉克百姓流连失所的情景,也有美国阵亡士兵家人迎接遗体回国时痛哭流涕的情景。C、从生字学习导入。D、从作者杜甫的生平,“古风”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导入。
24、当前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分为(C)三个方面。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C、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了解、理解和应用。
25、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C)等步骤。
A、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B、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C、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D、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第五篇: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答案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一测评答案(含前期测试答案)
教育技术答题原创 2010-07-18 22:42:14 阅读77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老师们好!早知道你们都是教育战线上的骨干教师,且出色地通过了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我深表敬意!相信你们在一个月的中级培训学习中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愿您成为学习与工作中的双料“骨干”!
深谙大家工作、家庭、学习之重负,特设小博略助同行,互勉。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前期测试答案
一、单选题
1、在采用Windows图片工具编辑图片时,需要添加文字,合理的顺序是:(1234)(1)、选择绘图面板的文字工具。(2)、在画布上画出文本区域。
(3)、选择字体、字号和文字特殊格式。(4)、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并保存。
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B、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C、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D、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3、对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C)。
A、学生能够借助具体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开始用抽象的规则来思考问题。B、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度非常高。
C、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D、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家长对其进行引导。
4、李老师在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由于没有时刻保存的习惯,当电脑突然断电时导致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成果全部丢失了,以下可以有效的帮助李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A):
A、调小word设置的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
B、使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office助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C、建议更换制作软件,比如WPS Office。
D、可以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再迅速的输入到电脑中。
5、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你计划在课程中采用一种成果展示式的评价方法,即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某些技能之后,通过手工、展览或是表演等看得见、听得着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制作一个漂亮的压花书签全班展览等。以下对成果展示式评价认识不正确的是(A)。
A、成果展示评价的方法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思想体现。B、成果展示评价的方法在时间上可以比较随机,如果在期末考试时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就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总结性评价。
C、成果展示评价的内容和形势也比较丰富,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D、采用成果评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6、电子教案开发工具有很多种,有些开发工具所编辑的电子教案不能用IE直接浏览,下面选项中的哪个工具软件开发的电子教案不能用IE直接浏览?(B)A、FrontPage。B、Authorware。C、Dream Weaver。D、PowerPoint。
7、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以下哪种?(D)A、信息技术包含教育技术。B、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平等的概念。C、教育技术包含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彼此相互交叉。
8、网络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其趣味性、交互性、信息丰富等特性影响着这一环境下的学习者。下面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B)。
A、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B、学习者的扮演意识减弱。C、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D、学习者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在减弱。
9、王老师下周一要去别的学校讲课,讲课的环境中有多媒体计算机,因此王老师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课件,用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请问,这个课件属于以下哪类课件的范畴?(D)
A、指导学习的课件。B、检测学习效果的课件。C、单纯课后练习的课件。D、助教型演示课件。
10、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C)
A、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B、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C、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D、老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11、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B、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采用线性结构。C、百科全书式课件按照线性顺序“播放”整个课件。D、指导式课件不利于和学生进行交互。
12、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B、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C、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D、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
13、刘老师希望在介绍新单词的时候,也介绍其同义词,以下哪种软件具有同义词查找功能?(A)
A、Word。B、Power point。C、Excel。D、Acrobat Reader。
14、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B),第二步是思考,第三步是解决问题。A、观察。B、自我觉察。C、制定计划。D、创设情景。
二、多选题
1、王老师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不小心将刚才输入的内容删除了,以下可以恢复刚才删除内容的方法是(CDE)
A、按组合键Ctrl+Z。B、按组合键Ctrl+S。c、点击菜单栏“编辑”——“撤消清除”。D、点击菜单栏“撤消键入”。E、点击菜单栏“工具”——“撤消”。
2、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常见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有(ABCD)。A、概念图。B、思维导图。C、认知地图。D、语义网络。E、几何画板
3、在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前,教师应该先考虑以下哪些内容(ABCDE)。
A、教学实施的环境。B、在教学实施前,学生应做好哪些学习准备。C、需要使用哪些软件、硬件或教学材料。D、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演示技巧。E、教学暖场活动设计。
4、王老师使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时,以下可以帮助王老师调出“字体”对话框以修改文字字体方式的为(ACE)。
A、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单击右键然后点击对话框中“字体”。B、用鼠标选中要处理的文字,使用快捷键Ctrl+D。C、点击菜单栏的“格式”——“字体”。D、点击菜单“工具”——“选项”,出现“字体”对话框。E、点击菜单栏的“编辑”——“字体”。
5、教师想截取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选用下面的哪些软件?(ABC)
A、绘声绘影。B、豪杰影霸。C、Premiere。D、Photoshop。E、Microsoft Media Player。
6、教学实施前,通常要进行一些教学准备工作,在下面的教学活动中属于教学准备活动的必要环节的为(ABE)。
A、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B、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C、学生必须预习当天要讲解的内容。D、教师要完成教学的总结。E、教师要准备好本堂课所用的教学资源。
7、下面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D)
A、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学前的教案,教案写好了,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完成了。B、教学设计是一个桥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C、教学设计有利于发现客观存在的尚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便于教师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E、对于特别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的用处不是很大。
8、演示型课件是教师们非常青睐的一类课件,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请选出下列能制作演示课件的工具软件(CDE)。
A、MathType。B、MS-office Excel。C、MS-office Powerpoint。D、Z+Z智能教育平台。E、Authorware。
9、下列不属于综合性媒体的是(CDE)。
A、多媒体计算机。B、计算机网络。C、电视机。D、DVD。E、幻灯机。
三、是非题
1、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认知主意理论。(B)
A、是。B、否。
2、Blog方便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提升了Blog教育记载的质量,两者共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A、是。B、否。
3、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A)A、是。B、否。
4、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具体经验有较大依赖性的学习内容。(A)A、是。B、否。
5、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需要依据的原则包括最优决策原则、先进新颖原则、优化组合原则等。(B)
A、是。B、否。
6、发现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因此适用于所有科目的教学。(B)A、是。B、否。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一测评答案
一、单选题
1、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确的。B、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的利用。C、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发生的真实情境所以实验只要信息技术完成就行。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练习、测试、考评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技术是万能的。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D)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B、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C、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D、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
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投影幕上显示没有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B)。
A、内存条没插好。B、电脑与投影仪连接的信号线没有插好。C、Office程序没有安装好。D、显示器没有通电。
4、下列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B)。
A、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种种技术解决问题。B、注意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评价等,具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C、人们在信息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D、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和实践。
5、以下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在教学中要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技能。B、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C、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D、在教学中要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一些小步骤,并在每一步给予反馈。
6、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D)。
A、学生越安静,学习效率越好。B、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C、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上的。D、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
7、(D)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
A、创设历史情境。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D、模拟占据空间的事物。
8、当学生对课本中某段的词语“五彩缤纷”无法理解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去理解该词语的意思,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C)。
A、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B、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结合课文中的含义讲给学生听。C、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画图工具,用各种色彩的画笔工具展现“五彩缤纷”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D、直接让学生谈自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对不正确的再逐个给予适当的辅导。
9、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B、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C、教师只需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交流。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
10、不同类型的网站域名分别由不同的后缀结尾,教育机构网站的后缀为(A)。A、Edu。B、org。C、com。D、gov。
11、以下学习者特征分析与教学目标属于那个课?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电磁继电器”部分,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认识。
2、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利用电学模拟实验室来设计实验。
3、对动手设计物理实验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利用电磁继电器的知识设计报警电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在协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C)A、《Season》(小学英语)。B、《找春天》(小学语文)。C、《电磁继电器的应用》(中学物理)。
二、多选题
1、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些概念和理论问题拿不准,请浏览(),如果碰到技术障碍,请参阅课程配套的(AB)。
A、教育技术参考手册。B、软件技能速查手册。C、网站中的学习指南。D、平台使用手册。
2、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网络培训认证所包括的成绩为(A)和(B)。A、单元作品集成绩。B、结业测试成绩。C、平时成绩。D、出勤成绩。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A)渗透在(C)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A、信息技术。B、计算机技术。C、课程结构。D、教育技术。
4、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ABCDEF)。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B、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C、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D、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E、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F、学科知识有效应用。
5、以下哪些是本次培训后所用的硬件与软件?(ABCDEF)
A、配备了耳机和光驱,而且都能够正常使用。B、计算机能够上网,且能以较快的速度访问本培训课程网站。C、安装了Microsoft Office组件(Word、Excel、FrontPage2003版)。D、安装了音、视频播放器(如Windows Media Player等。)E、安装了概念图工具FreeMind。F、为了加工制作教学素材,还需要安装Photoshop、CoolEdit,SnagIt,豪杰超级解霸之类的音视频加工软件。
三、是非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B)A、是。B、否。
2、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B)A、是。B、否。
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A)A、是。B、否。
4、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B)A、是。B、否。
5、英语口语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坚持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没有帮助。(B)A、是。B、否。
6、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优势。(B)
A、是。B、否。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B)A、是。B、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