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18:1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以黑井

...2010-08-18 12:49:54 来自: maple(Hello,俄罗斯,加拿大!)

标题: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以黑井镇黑井村为例【艳枫】请各位指正!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工作081 徐艳枫

摘 要:本文通过深入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采取实地访谈的方式,以黑井镇黑井村为例,呈现云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望改善云南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促进云南农村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云南农村 学前教育 现状及对策

一、调查背景

黑井镇坐落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的西北部,黑井村是黑井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3平方公里。此镇因历史上盛产卤盐而声名鹊起、富甲一方,如今由于交通不便等多种原因,成为云南省级贫困乡镇之一。在盐业繁盛的时代,黑井教育一直走在云南省教育的前头,不仅师资力量雄厚,众多毕业于西南联大的教师执教黑井,而且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当时云南省两套德国进口的生化仪器的其中一套,并且当时的教学质量曾位居楚雄州第二。

而如今,黑井镇的教育现状不尽人如意,特别是学前教育。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极其重要,目前正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

黑井镇目前基本实现学前一年教育,但黑井镇没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没有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仅依靠依附于中心小学或者完小的学前班实现,村民们简单地将“学前班”等同于“幼儿园”。在这座云南历史文化古镇上,年龄小于5岁半的儿童基本处于失学状态。

本报告基于此现象,通过深入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走访镇政府领导、学校领导、学前班教师、家长、学生、曾经开办黑井幼儿园的教师等相关人员,采取实地访谈的方式,以黑井镇黑井村为

例,呈现黑井镇学前教育的基本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望改善云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促进云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黑井镇黑井村学前教育现状

黑井镇总人口19718人,其中黑井村适龄儿童(6岁以下)80余人。学前教育指对学龄前儿童(0-6岁)进行的教育。本文所研究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黑井镇黑井村3-6岁的儿童的幼儿园教育、学前班教育及学前家庭教育。学前班是指对没有接受过幼儿园教育的幼儿实施的入学前一年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

(一)幼儿园教育

1、黑井镇黑井村幼儿园教育现状

乡镇中心幼儿园是承载农村幼儿教育的脊梁,其关系到农村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黑井村作为黑井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当拥有一所乡镇非民办性质的中心幼儿园,以满足全镇幼儿教育的需求。然而黑井镇目前为止没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

2007年9月,黑井镇有了第一家幼儿园——黑井幼儿园(又称七彩幼儿园),但由于种种原因于2009年7月关门。据镇政府透露,目前昆明某幼儿园有意愿在黑井镇重新开办幼儿园,预计2010年9月开始招生。

七彩幼儿园属民办幼儿园,由禄丰县七彩幼儿园园长投资。校舍为重新修整过的富余房屋,现以作为民居。据当时幼儿园老师回忆,教学楼为两层高的小瓦楼,共有教室3间,办公室1间,宿舍3间,海洋球房1间。,每间教室有一台电视及全新课桌椅;宿舍内为全新高低床。室外活动玩具有蹦蹦床、滑滑梯、秋千等。

如今,黑井镇没有任何幼儿园,但基本所有小孩都希望能够上幼儿园,希望能与小伙伴一起玩耍。部分家长觉得小孩接受一年的学前班教育足够了,部分家长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早地接受更为专业的幼儿园教育,甚至希望将孩子送到禄丰县、楚雄州就读,缘于工作地点限制,难以实现。因而渴望镇上有个专业的幼儿园乃至各种艺术兴趣班,满足此需求。

2、黑井七彩幼儿园关门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不够,丧失民心

在笔者深入走访中了解到,黑井七彩幼儿园共有8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专职教师、2名保育员、2名炊事员、1名门卫及1名专职种菜人员。在成立之初,七彩幼儿园向村民承诺所有老师皆为拥有幼师资格证的专业老师,结果七彩幼儿园聘请的两位老师分别是黑井镇盐厂下岗女工(中专毕业)及黑井镇粮食所一名会计(中专毕业)。此后又从禄丰县聘请一位老师,据村民反映此老师毕业于茶艺专业中专,并不具备幼师专业资格。而黑井七彩幼儿园专职教师参加的岗前培训即为去禄丰县七彩幼儿园听课一星期。

村民们普遍对七彩幼儿园老师认可度低,认为其不专业,甚至有村民反映幼儿园老师有误人子弟的现象,比如教授的汉字笔顺不正确等。

七彩幼儿园专业教师素质不高,丧失民心是七彩幼儿园关门的一个原因。

(2)课程安排随意性大,教学模式呈“学前班”倾向

根据七彩幼儿园老师回忆,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大致如表1,但由于家长接送时间的不一致,导致作息时间经常有变化。七彩幼儿园没有固定的课程表,虽然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幼儿园系列教材,但课程内容有很大的随意性,基本是老师想到教什么就教什么。每节课上课时间为20分钟,主要教授认字、数数、儿歌等内容。小班一般不布置作业,中班、大班基本每天都需要抄写一页方格纸的生字,这与学前班教育乃至小学教育并没有太大差别,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一味地灌输知识,将幼儿园教育模式“学前班”化。

表1:七彩幼儿园作息时间表

时间 课程

8:30——11:30 上课(课程内容由老师自由决定)

11:30——13:00 午饭

13:00——2:30 午睡

2:30——3:00 午点

3:00——4:00 户外活动

4:00——5:30 陆续接送回家

笔者认为,课程安排的随意性及教学方式的学前班倾向也是导致七彩幼儿园学生入学率下降的原因。

(3)家长学前教育观念陈旧

2007年,七彩幼儿园学生入园人数最多70余人(黑井村适龄儿童80余人),到2009年幼儿园学生10余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家长学前教育观念陈旧密不可分。黑井当地人对幼儿园教育概念模糊,90%以上的学生、家长将学前班等同于幼儿园,并持有渴望幼儿园教学与学前班教学模式、效果相同的期待。认为教育就是读书写字的观念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并不认为在玩耍中也是一种学习。不少家长认为幼儿园更多地发挥帮忙带小孩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较少。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小孩的话,不如留在家里。此外,父母觉得上学前班足以满足小孩学前教育需求,没必要花钱提前学前教育。

另外,农村家长多数忙于农活,学历也低,家长普遍觉得小孩一旦入学,成绩好坏等等都是教师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家长只要供吃供喝供住就好。

(4)政府财政补助不够,幼儿园学费偏高

七彩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为入园费100元/学期,保育费170元/月(2岁半以下保育费220元/月)。黑井镇黑井村以农业、旅游业及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黑井村人均收入3323元,人均纯收入2701元。对于家庭月收入并不高的黑井村村民而言,幼儿园的学费确实有点昂贵。再相比同期学前班学费50元/学期,小学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家长普遍觉得幼儿园学费偏贵。黑井镇政府虽然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幼儿园校舍房租每年减免5000元,即每年租金15000元。财政收入不多的黑井镇政府基本没有其他财政补贴于幼儿园。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政府还提倡幼儿园民营化、市场化。笔者认为只有幼儿园的学费符合当地生活水平,才能保证幼儿的持续入学率。

(5)适龄儿童人数有限

黑井村适龄儿童(6岁以下)80余人,而其他村落由于交通不便,居住偏散,基本不可能徒步几小时来黑井村上幼儿园。适龄儿童的数量有限,再加上多种原因导致入学学生持续下降,七彩幼儿园入不敷出,于2009年7月关闭幼儿园。

综上所述,正是这些原因及镇政府财力有限,导致黑井镇至今没有一所幼儿园,黑井镇5岁半之前的幼儿处于失学状态,幼儿园教育现状严峻。

(二)学前班教育

“学前班”产生于80年代末,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底子薄,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对缓慢,学前班是对上小学前一年的儿童进行教育,它补充了幼儿园数量的不足,保障更多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在中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没有正规的幼儿园,由小学承办的学前班就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农村儿童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良好机会。黑井镇幼儿的学前教育只有学前班,镇区90%以上的儿童接受学前班教育,然而在笔者调查过程中,发现学前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学前班依附小学,教学硬件条件差

黑井村学前班附属于黑井小学,学前班的校舍为黑井小学主教学楼旁边一座二层高的小楼。此小

楼共4个房间,其中一个是学前大班的教室,一个是办公室,另外两个房间闲置着,里面陈设有几张沙发,估计是迎接宾客之用。如图2所示。

黑井小学学前班一直招收学前小班及学前大班两个班。但由于各种原因,2010年秋季开始,黑井小学学前班只开设学前大班,学前班的教室将只剩下主教学楼一楼的一间教室。根据学前班李老师所述,学前班教室内的课桌椅多数为小学淘汰桌椅,且数量并不固定;教室内没有多媒体设备,只有公开课才能使用小学拥有的多媒体设备;缺少单独的音乐体育教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在教室内可供学生玩耍的玩具主要是积木、雪花片、玩具球等,缺少室外玩具,比如蹦蹦床、滑滑梯、秋千等。学前班现有残破的电子琴一部,但很少使用;有少量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由于依附于小学,因此学前班缺少教育、玩具和幼儿活动空间,不能开展游戏化教学,硬件条件相对较差。如图3所示。

2、学前班教师人数少、年龄大且非幼师专业,外出学习及培训机会少

黑井小学学前班目前有教师2人,平均年龄40余岁,全部都是女教师,学历均为函授专科。虽然教师都拥有10年以上的学前班教学经验,但并未取得幼师资格证,缺少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

目前一班一师,此老师需要教授学前班所有课程,包括语言、数学、常识、音乐、体育等。但是要求一个老师具备吹、拉、弹、唱、画、跳等多项技能,并组织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很难,因此教学活动会较多集中于识字、做数学题等,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少数家长认为此时期,是对小孩兴趣、爱好等开发、培养的最好时期,担心非专业的教师教授音乐、美术等课程会对小孩产生误导的作用。

另外,学前班教学强大较大,课程基本都是从早上到晚,但由于教师年纪偏大,教师面临体力、精力不够的问题。幼儿教师需要在一般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有更好的精力和更大的耐心,要有童心、要活泼可爱,能和幼儿们一起娱乐,年轻老师更为合适。

此外,学校对学前班老师不够重视,学前班老师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极少,不能保证每学期每人能够去县城或者州上幼儿园听课及其他培训。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导致知识结构没有太大变化,技能也没有提高。由此可见,目前黑井镇学前班的教师状况很难满足教学需要。

3、教学形式、考核形式小学化

黑井小学学前班目前开设语言、数学、科学、健康、社会、手工、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教材采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系列教材。由于依托小学且师资在幼教方面不够专业,学前班里学的知识,很多都是要在小学才要求学习的,而真正要求幼儿学习的内容,却较少。学前班每天基本都会布置作业,作业主要是抄写生字。而根据访谈了解到,孩子们最喜欢的美术、体育、音乐课并不是特别多,音乐课由非专业老师教孩子们唱歌,体育课一般内容为练习小学体操、玩玩游戏等,球类器械较少。

黑井小学学前班教学形式偏向小学教育,教学目的主要不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智力,而是为小学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缺少了本应该丰富多彩的“游戏式”教学,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提前预演小学生的角色。

学前班教育中存在的期末考试,更是小学教育的提前。之所以存在期末考试现象,是因为学前班的教师属于小学公办老师体系,需要通过学生成绩对老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让孩子早早地体验了考试的压力,把学前班变成小学的“预科班”,忽略了对孩子天性的开发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调查中,有个别家长希望改变这种应试的考核方式,使之更符合幼儿教育的宗旨和目的。但家长普遍认可期末考试这一形式,较为看重学前班的成绩,认为学前班打基础,成绩不好的话,小学成绩上不去。

目前学前班教育存在教学形式、考核形式等出现“小学化”倾向,并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利于幼儿早期教育。

4、政府投入经费少,学费涨高

政府对学前班教育的经费投入非常少,北师大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幼教经费一直只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1.3%左右。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财力有限的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极少,更多地鼓励学前教育市场化。在资金上得不到保障,也是影响黑井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0年1月以前,黑井小学学前班的收费标准是50元/学期的学费,另外需要交纳70元的保险费。而2010年1月起,响应上级指示,黑井小学学前班的学费调整为每月70元,一学期学费共400元左右。学前班附属小学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学前班本来就无足轻重。而走依附小学之路的学前班,其收取的经费并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大多数都是放在小学里统筹使用,统筹的结果,学前班获得的经费很少,学前班发展则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深入访谈得知,黑井村绝大多数家庭可以接受这样的学费支出,少部分家庭有2个或者多个小孩同时在上学则表示负担重。家长希望学前班也能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免除学费。以上为笔者根据在黑井村实地调查,认为黑井村学前班存在的问题,乃至是整个西部学前班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家庭教育

笔者了解到,在未接受学校学前教育前,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碌,基本没有时间教授孩子一些汉字、数数等;有的家长由于自身学历不高,并不能给予孩子过多的学前教育;有的家长由于并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刻意给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家长能够给予的学前教育基本局限于认字、数数上,在美术、音乐等兴趣的开发上,少之又少。

转变农村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技能对农村学前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三、促进云南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基于黑井镇黑井村学前教育的现状,笔者仅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旨在促进黑井镇,乃至西部省份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一)学前班应独立于小学,创办形式多样的幼教机构,并逐步实现学前班教育向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学前班依附于小学,导致了学前班教学严重偏离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小学化”倾向。因此,学前班独立办学,才能真正体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中愉快、健康成长。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创办形式多样的幼教机构,比如托儿所、幼儿园,乃至各种兴趣班,建立“在政府的统筹下,以政府办园为示范,村级办园为主体,个人依法办园为补充”的多种学前教育形式,逐步实现学前班教育向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黑井村部分家长还是渴望小孩接受更好的学前教育,比如能够上专门的幼儿园,甚至学习书法、画画、钢琴等乐器,但由于工作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孩子提供这样的平台。

(二)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素质,规范教师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明星,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们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提高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极其重要。一方面,要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农村工作,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幼师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目前云南省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等多所院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但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城市幼儿园就业。此外,需要加强现任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可以为短训、观摩、参观学习、函授等多种形式,保证学前班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平。

(三)调整教学方式,利用农村优势,采取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

幼儿期是体力增长、智力开发、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应该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让孩子在做中玩,在玩中学。

针对农村学前班小学化倾向,应该树立全新学前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农村社区资源,回归自然。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黑井镇某些完小开设“自己种的蔬菜自己吃”的劳动技能课,不仅补充了学校食堂的蔬菜数量,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及自然资源,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做到“幼儿化”而非“小学化”,实现当前农村学前班教学改革。

(四)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支持,满足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10年间一直维持在0.03%至0.05%之间,学前教育始终处于我国财政结构的最边缘,并进一步边缘化。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国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在1999至2007年间一直增长缓慢,特别在农村地区。

要实现西部农村地区学前三年教育普及化,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仅靠家长学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大财政投入,才能保证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为农村幼儿教育提供较好地发展平台,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马万菊,《将学前班改办成幼儿园是幼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比较之路》,[J],山东教育,2002年1、2月(下旬)

[2]“城乡儿童入学准备状况比较研究”课题组,《起点上的差距:城乡幼儿入学准备水平的对比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07期

[3]刘育胜,《西部地区农村学前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40期(下卷)

[4]牛翠平,《改变农村学前班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J],幼儿教育,2004,12

[5]牛桂红,《甘肃省农村学前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第22卷,第1期

[6]张杰,《农村小学承办学前班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

[7]李香玲,《农村学前班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9月上旬刊

[8] 王春英,《学前班发展综述与思考》[J],幼教园地,2010,1

第二篇: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

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园需求,提高学前教育保育与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机构设立、保育教育及对学前教育事业促进与管理的活动。

第三条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

发展学前教育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方针。

第四条

发展学前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依法举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为学前教育提供资助。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职 责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应当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逐年提高,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配齐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并对配编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对学前教育进行规划和管理,建立完善学前教育制度,制定学前教育机构办园标准,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设立实行备案。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工作指导和管理,对学前教育机构设立实行审批。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和组织实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和计划,逐步建立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第八条

下列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履行学前教育工作的相关职责:

(一)财政部门应当制定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生均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及其拨付办法,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二)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接收适龄儿童与教职工的生师比标

(十一)文化、新闻出版、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应当对学前教育机构周边经营场所进行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妇联、残联、共青团、工会等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

第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学前教育机构在辖区内开展学前教育咨询、宣传等活动,督促适龄儿童入园。

第十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省的办园标准,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教育、户外活动、动手操作的条件与环境,开展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与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

学龄前儿童的监护人应当将适龄儿童送园接受保育与教育,学习、运用科学的保育与教育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第三章 机构设立与管理

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固定场所和配套设施;

(三)有必备的办学资产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四)配备符合省规定的生师比例的教职工;

(五)有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教师、第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教师、保健员、保育员等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任职资格或者条件,并持证上岗。

新聘任的学前教育机构相关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负责人应当具备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任职岗位培训,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应当报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教师应当具备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及相应资格,或者经省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具体考核办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三)保健员中的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保健员中的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医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保育员应当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五)专职保卫人员应当受过专业保安培训,经公安部门的考核审查合格,取得保安员证。

前款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还应当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宜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其他疾病患者,不得在学前教育机构工作。

第十五条

申请筹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向审批机关提交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二条规定材料外,还应

审批、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审批、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办理完毕,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告。

学前教育机构修改章程的,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由审批机关向社会公告。

学前教育机构终止的,举办者应当妥善安置在园儿童,并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第十八条

价格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学龄前儿童监护人承受能力等因素,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费实行办园成本核算后,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报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

学前教育机构在水、电、燃气和物业服务等方面与中小学校执行统一价格标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摊派,不得挪用学前教育机构所收取的费用。

第二十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招生和设置班额。

城镇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督促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按

第二十五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房屋、活动场所、设施、设备、交通工具等有安全隐患的,举办者、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六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在园儿童开展安全演练。

学期教育机构应当按照要求,作好每日晨检、食品安全检查和环境消毒等日常工作,预防传染病、食品安全事故及其他事故;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突发性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置,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瞒报、延报和漏报。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监管,加强区域性示范学前教育机构和学前教育基地建设。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保教质量监督评价指标和学前教育机构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

第二十八条 鼓励学前教育机构结合实际开展保育和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用于保教实践。

第二十九条

鼓励学前教育机构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对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进行科学育儿和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指导,对所在社区残疾儿童实施早期干预。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发的广播影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游戏软件以及教具和玩具等文化

0 的,由财政安排建设或者租赁资金;举办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由举办者购买或者租赁使用。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学前教育机构建设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

每个乡镇应当设置一所公办中心学前教育机构。人口集中的行政村独立建园,自然村设立中心学前教育机构分园,人口分散的村社可以举办流动学前教育机构或者季节班。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可以增设附属学前教育机构。民族地区设立民汉双语学前教育机构。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含民汉双语学前教育机构)、维修改造城镇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奖补省级示范学前教育机构、培养培训幼儿教师等。

州(市)人民政府安排一定经费支持示范学前教育机构建设。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下列扶持措施,发展民办学前教育:

(一)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可免费提供给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使用;

(二)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安排公办幼儿

给予资助。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执行国家和省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生师比标准,并配齐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

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依法保障其在进修培训、评先评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评聘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在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系列中设立高级职称。

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在工资、职称、津贴补贴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社会保障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在编教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社会保险法》等规定,为聘任教职工办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保障受聘教师职工工资,参照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标准依法为聘任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

第四十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在高等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院系,筹建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扶持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定向或者委托高等院校培养民汉双语幼儿教师等措施,加快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第四十一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规划,4 第四十七条

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龄前儿童,经教育不改的;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做教具、玩具的;

(三)克扣、挪用学龄前儿童伙食费的;

(四)违反有关规定收费的;

(五)侵占、破坏学前教育机构的房舍、场地、设施的;

(六)在学前教育机构周围设置有危险、有严重污染、有辐射或者影响采光、通风的建筑和设施的;

(七)干扰学前教育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

第四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停止招生、停止办园:

(一)房屋、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的;

(二)工作人员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或者条件的;

(三)使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学前教育规律,损害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

(四)专职保卫人员不能履行职责的。

第四十九条

学前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教育

第三篇:云南省学前教育管理条例

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

(2012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5次会议通过 2012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0号公布 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实施与管理。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是指为3-6周岁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活动的总称。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机构,是指招收3-6周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全日制或者半日制的幼儿园。

第三条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方针。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依法举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为学前教育提供资助。

第四条 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组织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积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鼓励发展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职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应当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逐年提高;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配齐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并对配编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工作,对学前教育进行规划、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加强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和区域性学前教育机构建设,并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学前教育工作。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学前教育机构办园标准和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第九条 下列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履行学前教育工作的相关职责:

(一)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生均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及其拨付办法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以奖代补具体办法;

(二)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制定公办学前教育机构适龄儿童与教职工的生师比标准,核定编制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

(三)发展改革部门应当编制学前教育发展和建设规划,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财政部门制定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学前教育机构收费实施监管;

(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制定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的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评聘办法;

(五)卫生部门应当监督和指导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卫生保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营养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六)住房城乡建设和规划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在城乡规划中合理确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布局,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监督配套学前教育机构设施建设情况;

(七)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规划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城镇居住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学前教育机构建设用地;

(八)民政部门应当做好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登记和监管工作,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社区教育内容,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

(九)公安部门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安全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治理周边治安环境。

交通运输、文化、工商、新闻出版和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相关工作。

第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学前教育机构在辖区内开展学前教育咨询、宣传等活动,动员适龄儿童入园。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扶持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并协助做好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省的办园标准,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教育条件与环境,进行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和教育。

第十二条 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运用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知识与方法,并送适龄儿童入园接受保育和教育。

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发的广播影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游戏软件以及教具和玩具等文化产品,应当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第三章 机构设立与管理 第十四条 申请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和符合规定的固定场所、配套设施;

(二)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要求的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教师、保育员等人员,其中,教职工的数量应当符合省规定的生师比标准;

(三)有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

(四)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办学条件。

第十五条 第十四条第一项所指固定场所、配套设施,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举办者对办学场所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二)办学地点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和卫生标准;

(三)符合建设标准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等学前教育设施,并具备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配备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和儿童年龄特点的桌、椅、床、玩具、图书等设备和用品;

(五)符合规定的取暖、降温、供水、消毒、消防等设施与设备;

(六)寄宿制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配备隔离室、浴室、洗衣房、教职工值班室。

第十六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教师、保育员等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任职资格或者条件,并持证上岗。其中,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教师应当具备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保育员应当经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宜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其他疾病患者,不得在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第十七条 申请设立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应当向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材料。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书面决定并送达申请人;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批准设立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发给办学登记证;对批准设立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同时报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将批准设立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及其章程向社会公开。

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取得办学登记证后,依法经所在地县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依法经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第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变更登记事项或者终止的,应当报审批、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审批、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办理完毕,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开。

学前教育机构终止的,举办者应当妥善安置在园儿童,并依法进行财务清算。

第十九条 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实行办园成本核算后,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报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

学前教育机构在水、电、燃气和物业服务等方面与中小学校执行相同的价格标准。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摊派,不得挪用学前教育机构所收取的费用。

第二十一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招生和设置班额。城镇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动员农村留守适龄儿童入园。

第四章 保育与教育

第二十二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和方法,注重生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满足学龄前儿童感知、体验、探索需求,保护和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一日生活作息,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学龄前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不得教授小学内容和进行其他超前教育或者强化训练,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 学龄前儿童新入园的,应当有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体检合格证和儿童保健手册。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组织在园儿童进行体检。

第二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和爱护学龄前儿童,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歧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或者其他学龄前儿童;

(二)对学龄前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有损人格尊严的行为;

(三)侵犯学龄前儿童其他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学前教育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二)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建筑物、活动场地、设施、交通工具;

(三)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教具、玩具和用具;

(四)组织学龄前儿童参加商业性活动和无安全保障的其他活动。第二十六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入园离园接送制度。专门用于接送学龄前儿童的校车及其驾驶人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七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在园儿童开展演练。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要求,作好每日晨检、食品安全检查和环境消毒等日常工作,预防传染病、食品安全事故及其他事故;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突发性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置,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瞒报、延报和漏报。

第二十八条 鼓励学前教育机构结合实际开展保育和教育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用于保教实践。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应当与当地居民人口数量和学龄前儿童分布情况相适应,合理布局并适时调整,为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提供便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中应当包括学前教育机构设置规划。设置规划应当结合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设置规划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三十条 已建成的城镇居住小区没有配套学前教育机构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数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学前教育机构。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镇居住小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乡规划配套建设与小区规模相适应的学前教育设施。未按照规定安排配套学前教育设施建设的小区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和规划部门不予审批。配套学前教育设施应当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应当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按照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安排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学前教育设施的用途。举办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由财政安排建设或者租赁资金;举办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由举办者购买或者租赁使用。其中,举办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扶持。

因城乡建设规划等原因需要征收幼儿园土地、房屋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学前教育机构设置规划予以重建,或者依法给予补偿,补偿费用用于幼儿园建设,其新用地面积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将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建设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每个乡镇应当至少有1所公办或者公建民营学前教育机构,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多所其他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点可以增设附属学前教育机构。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维修改造城镇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扶持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奖励补助省级示范学前教育机构、培养培训幼儿教师等。州(市)人民政府安排一定经费支持示范学前教育机构建设。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下列扶持措施,发展民办学前教育:

(一)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可以免费提供给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使用;

(二)从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扶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发展;

(三)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申请贷款用于自身发展的,享受国家和省的有关信贷优惠政策;

(五)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新建、改建、扩建的,可以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申请贷款贴息;政府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和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其优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减免租金、安排公办教师到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任教、支教等方式予以扶持。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建设,发展适合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的学前教育。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重视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机构(班)人员编制、公用经费、设备投入和教师培训经费等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前教育机构标准。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逐步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和孤儿接受学前教育给予资助。

第三十七条 学前教育机构平均每班应当配备两名以上幼儿教师和一名以上保育员。

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新进人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依法自主聘用保育教育人员。第三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地位和待遇,依法保障其在进修培训、评先评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评聘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在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系列中可以设立正高级职称。

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享有国家规定的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在编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督促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落实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完善落实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和社会保障制度。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保障聘用教职工的工资,依法为聘用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

第四十条 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在高等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院系,组建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扶持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定向或者委托高等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幼儿教师等措施,加快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开展师德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并为教师接受培训提供相应条件。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学前教育办园水平综合评价制度,并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其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学前教育机构的,每年进行抽查。

第四十三条 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保育与教育质量、安全管理等事项进行督导,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当地政府学前教育实施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建设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城镇居住小区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学前教育设施或者建成后改变用途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责令其补缴学前教育设施建设费用,并统筹建园。

第四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破坏学前教育机构的房舍、场地、设施的;

(二)在学前教育机构周围设置危险、严重污染、有辐射的建筑和设施的;

(三)干扰学前教育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

第四十七条 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责令停止招生或者停止办园,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办学场所、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的;

(二)工作人员不符合任职资格或者条件的;

(三)体罚、变相体罚学龄前儿童,或者不履行保育教育岗位职责,造成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受损的;

(四)使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教授小学内容或者进行其他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的;

(五)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教具、玩具、用具的。

被责令停止招生或者停止办园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示。

第四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一)有条件接收但拒绝接收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和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

(二)收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挂钩的赞助费、建园费等费用的;

(三)克扣、挪用学龄前儿童伙食费的;

(四)擅自终止办学的。

第四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履行学前教育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其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是指面向大众提供服务,受政府委托和资助并执行同类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

《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举行听证

9月28日,《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草案)》听证会在昆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16名听证代表就《条例(草案)》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

听证会由省教育厅巡视员廖晓珊主持。省政府法制办行政立法处处长王键、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杨必俊分别就听证会以及《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作了说明。

《条例(草案)》共7章52条,包括对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分工、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与管理、保育与教育、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地位、管理体制和部门职责。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方针,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其中,对政府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作了重点强调。

为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条例(草案)》规定,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同时,强化了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明确规定,新建的城镇小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乡规划配套建设与居民小区规模相适应的学前教育设施,并与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未按照规定安排配套学前教育设施建设的新建小区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不予审批。

“《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的制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需要,是完善教育体系和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关注和

关心的具体体现和现实要求。”杨必俊表示,学前教育在我省存在着投入不足、师资缺乏、农村适龄幼儿入园率低、办园条件较差和质量不高、生师比超标严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统筹协调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保障机制等各个层面加以强化和规范。

听证代表认为,《条例(草案)》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制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必将促进我省学前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部分听证代表建议,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危害幼儿的身心发展,要遏制这种倾向,《条例(草案)》应作进一步的细化规定。同时,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是代表们建言的重点,部分代表建议,民办幼儿园的师资问题让人忧心,应重点关注民办幼儿教师的待遇问题。还有代表建议,我省还应尽早出台相关规定,对0至3岁的早教机构进行规范。

第五篇: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篇一: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时代在发展,群众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呼唤真正意义的学前教育。为研究解决我片区学前教育事业的方向性、体制性、政策性问题,推进片区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均衡、可持续的发展。2011年4月初旬对全片区各类幼儿园进行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片区下辖11个村及完小教学点。

二、调研方法 通过,现场考察,听取各完小及教学点负责人的汇报资料,座谈讨论等方式,全面视察了解水母全片区11所完小及教学点。

三、取得的效果 水母片区是化处镇教育系统划分的三个片区之一,陆地面积40平方公里左右,通过调查,水母片区下辖11个行政村,学前三年儿童人口988人,9所完小及两所教学点,其中完小类学校代办学前班的有5所。在财政投入方面,除了代办学前班的学校配备一个专兼职教师认课,开取一定的报酬以及举办学前班必须的办公投入之外,其他五任何投入。每所平均每年投入教师待遇及办公开支约1万元。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片区内目前没有任何一所公办幼儿园,主要是政府投入不够。

2、部分学校有学前班,但学前班举办属松散型,缺乏政府干预及政策保障。

3、有未经审批注册擅自开办私人幼儿园一所,主要是办园方的办园的意识淡薄以及主管部分的监管力度不够。加上政府对于民办幼儿园没有可行性规章。

4、代办学前班的学校没有教师编制配备,有的是安排义务教育编制内教师授课,挤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有的是聘请代课教师,代课教师的水平有限,导致教学质量不好。

5、由于是代办的学前班,所以管理不规范,卫生保健工作、教育工作不规范等。

五、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幼儿教育的管理,促进我片区幼教事业的稳步发展。水母片区要积极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以适应国家“十二五”远景教育规划的需要。保护和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是政府行政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支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功德无量的事业。为此,水母片区必须把水母学前教育放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位置,全方位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度深化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在片区内新建一所干部幼儿园,积极实现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办学职责。要坚决按照中央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规定,进一步明确办学责任。建议:镇政府负责全片区幼儿教育规划、布局调整、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负责管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片区内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办好片区中心幼儿园。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实施幼儿园各类评估标准和办法,园长资格审定和幼儿教师资格认定以及幼儿园取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建设。卫生、机构编制、建设、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要从幼教事业大局出发,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一切为了幼教,一切为了孩子,做好各自的工作。

3、创新模式,积极拓宽加快幼教发展的路子 可以提出 “创新办园体制,盘活教育资源,规范办园管理,提升办园水平”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办园体制改革作为“十二五”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政策上倾斜,领导上加强,机制上创新,全面铺开,强力推动,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全面加大学前教育的监控力度,完善学前教育的管理 机制和运作机制,全过程优化,全方位推进,狠抓幼小衔接,提升办园水平,做到让家长满意,让小学满意,让社会满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前教育的教育功能和办园效益。本着“放开、放活、管严”的原则,我们在做好“政府办园为示范”的同时,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形成以“政府办园为示范、集体(村)办园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园新格局。

4、坚持管理创新,提升学前教育的办园水平(1)、上级部门严把办园审批关。依据各级幼儿园登记注册办法和规定,对辖区内的幼儿园实行登记注册。登记注册后的幼儿园,名称变更、园址搬迁、停办合并等事项,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未经登记注册,擅自举办幼儿园,依法予以取缔。(2)、严把教师准入关。建立完善了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园长和教师都通过“一推双考、竞争上岗”的办法选聘产生。(3)、严把评估监督关。当前我片区虽然部分学校有学前班,但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了我片区学前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办有学前班的学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学前教育)管理条件》,制定《××小学幼儿(学前)教育管理办法》,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出台以评估办学前班或者幼儿园为主的《学前班办班水平督导评估方案》,加强过程性督查和终结性评估,加大学前教育在乡片区教育工作综合评估中的计分权重。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动态管理,从严进行奖惩。对重点工作落实不力,评估成绩不达标的,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跟踪管理。整改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坚决予以关、停、转。(4)、严把常规管理关。放开、放活,不是放任自流。为此,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克服“重建轻管、重教轻保”的思想,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每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严格落实“严、细、情、实、恒、新”的六字管理要求,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园,强化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主人翁意识;优化园所环境,浓厚文化氛围,创

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严格的安全工作制度,特别是在园舍、饮食、活动、接送、保卫等方面,严把安全环节。(5)、加强幼儿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重点。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第一,办好职教中心幼师班,为今后大规模举办幼儿园全面、系统地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基础。第二,开展短期培训。县的做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规定所有的幼儿教师都必须参加,费用由三方面负担,教师自己出一点,所在园拿一点,教育部门贴一点。第三,建立健全幼教辅导网,建立县教育部门、镇幼儿领导处、片区辅导员(或中心园园长)组成的业务辅导网,对幼儿(学前)教师进行全面指导。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开展教育、教学研讨,组织观摩、评估活动,进行经验交流,以此带动村办、个体小园共同提高。第四,科学合理安排公办幼儿教师。第五,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完善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办法,使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化、规范化,并按有关规定,对应相关工资标准,将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同等对待。附:《水母片区学前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普定县化处镇水母中小学校 2011年4月19日

篇二:儿童学前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儿童学前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第一环节,起着基础性、奠基性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区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对我区儿童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同兄弟县、市就学前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我区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我区幼儿教育工作起步早,发展快。早在1996年,**就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现有幼儿园198所,其中已审批幼儿园113所,试办幼儿园48所,未审批幼儿园37所,在园幼儿21838人,3—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96.1%。全区9个镇(街道)建有7所中心幼儿园,共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6所;公办幼儿园3所,国有民办幼儿园5所。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一)确定目标,制定政策。教育部门及时提出了“5万人口一中心,5千人口一分园,建成10所中心幼儿园和100所分园,解决3万幼儿入园”的目标,出台了《**区幼儿园管理办法》和《**区幼儿园办园纲要》,并将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纳入工作考核目标和教育强镇考核。

(二)抓评估,上等级。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开办幼儿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幼儿园上规模、上等级。目前,机关幼儿园、书生岭南幼儿园、东山幼儿园成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白云、葭沚、洪家、三甲四个街道中心幼儿园及蓝天幼儿园、书生景元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三)重视师资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区教育部门坚持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教学大比武、集体备课和教研交流等形式,促进幼儿教师相互学习,丰富教学经验;同时要求示范性幼儿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全员参与培训活动,开展教研探讨和教学方法交流。这些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我区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我区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区今后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公立幼儿园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我区各部门对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比较重视,投入的经费相对较多,而对幼儿教育,认为由社会力量承办,政府投入的人、财、物较少,这就造成了学前教育经费在预算中既没有单列,也没有规定的比例。学前教育机构民办多、公办少,政府的主导地位远没有确立,全区公办幼儿园3所,仅占总数的1.5%。在7个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中(大陈镇、前所街道无中心幼儿园),公办的只有1所,按照最近全省幼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建立以公立为主体的幼儿办学目标无法达到。全区1253名幼儿专任教师中,公办教师不足80人,真正依靠财政拨款的教师更在少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服务性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二)幼儿园布局不合理,低小散现象仍然突出。不合理的布局是导致幼儿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建设路至江城南路一段1.5公里长的街道周边,就分布着中心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幼艺园、通巨幼儿园、苡君幼儿园等7所规模较大的幼儿园,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比较薄弱,这削弱了优质办学资源的辐射作用。同时,儿童学前教育总体呈低小散现象。至20xx年底,我区有试办和未审批幼儿园85所,占总数的44%。全区有13个班级以上的幼儿园仅4所,占总数的2%,而仅有1—2个班级的幼儿园或者说“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43所,占总数的22%。这些幼儿园不但表现为规模小,而且表现为办园设施差,大多由民宅改建而成,存在场地狭窄,光线阴暗,通风不畅,玩具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三)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有关政策没有很好落实。20xx年**市政府颁发的《关于加快我市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县(市、区)和乡镇中,要有由当地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投资办,或者为主管理的中心幼儿园”,“逐步建立和健全以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辖区内其他幼儿园的体制”,但由于我区的街道中心幼儿园绝大多数是民办幼儿园,很难 承担管理的职能,从而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管理相对较为混乱、管理盲点多等问题。由于幼儿园在业务上由教育部门主管,作为群团组织又受民政部门监管,因此存在管理协调上的诸多问题。另外,也没有落实成片开发的商用住房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政策规定,有些小区即使规划了幼儿园,但因受利益驱使而改作他用。

(四)农村幼儿园教学水平不高。许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心理,争取生源,在教学上违背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规律,热衷于幼儿识字、拼音、写字、算术等教学,不注重幼儿基本素质和良好习惯、技能的培养,导致幼儿过早地对学习产生恐惧与厌烦,影响了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篇三:关于学前教育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前教育在幼儿自理能力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理解幼儿自理能力 二.调查时间:2013年2月--2013年3月 三.调查地点: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中心幼儿园 四.调查对象:幼儿及家长 五.调查人:袁春梅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我在2013年2月-2013年3月对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中心幼儿园的幼儿及家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园幼儿的生活自理情况作了调查。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从小中大学前班各抽出十五位家长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如幼儿在家是自己吃饭还是由父母来喂,早上是自己穿衣穿鞋还是由父母帮穿,自己洗脸还是父母帮洗,回家写作业是自己主动写还是要靠父母督促才写。二.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自理能力差,每位做家长的都深有感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克服依赖性,日后成为自食其力的有用的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独立性。教师责任就是协助家长、诱导幼儿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务劳动和自我管理,这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在家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如:让幼儿自己起床、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家长不要加以干涉,要鼓励幼儿做中学,刚开始是慢一点,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利索过且过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建立了自己事自己做的独立性。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

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达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目的。

2、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有专家研究:人的双手与人的大脑是神经是紧密项链的,幼儿通过亲手的操做可以锻炼脑与手的协调性,而且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针对这点,我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学习生活、劳动技能,通过讲故事,念诗歌,做值日生,整理图书,玩具等形式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劳动,并要求幼儿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摆碗筷等。还激发幼儿对折纸、剪纸的兴趣,要求他们回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为其代劳,反而让孩子在旁边当观众。虽然作业是做得很好,但是已违背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作为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

3、家长放手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幼儿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学会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的能力是必须的。幼儿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老师的教导,但父母、老师不可能始终地跟随在他的周围,替他去生活,也不可指望事事处处得到长辈的保护,因此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对别人依赖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本领,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口,吃、穿、玩、用一切具备,孩子失去了解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求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要自己干”的事情。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是没有危险的多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如:运用“我是阿姨来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等游戏,教给幼儿一些劳动技能。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到较明显。让幼儿从小掌握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对提高幼儿自理能力,使独生子女从“小皇帝”中解脱出来。:

下载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一)学前教育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对学前教育的期待......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篇1提高幼儿教师的情育素养对实施幼儿情感教育、健全幼儿人格起关键性作用。同时,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尊重家长,友爱同事,与孩子、家长、同事之......

    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幼儿园存在的一些游戏缺失问题 调查地点:xx幼儿园 调查对象:幼儿园小朋友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

    胡家镇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胡家镇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一、调研活动概况1、2011年2月-3月期间,胡家镇全体幼儿教师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对我镇的学前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2、0—6岁幼儿情况:二、当前我镇农......

    柯渡镇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柯渡镇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 调查报告 ———柯渡阳光幼儿园张睿摘 要:本文通过对寻甸县柯渡镇以实地访谈的方式,并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呈现了寻甸县柯渡镇学前教育的基本现......

    关于井大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关于井大周边环境调查报告一、前言绿色环境是健康的一种象征。绿色能带给我们生机、带给我们活力!而绿色校园中的“绿色”我认为就不单只是一种颜色那么简单! 走进我们如今洋......

    黑茶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黑茶是我国重要的茶类之一,但由于茶树具有吸收和聚积氟元素的生理特性,许多黑茶产品的氟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已经在民族地区造成了慢性“氟中毒”。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小编为大家整......

    学前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精选合集)

    学前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努力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学前教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