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物理课程教学纲要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学时与学分
课程代码:1403
开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课程总学时:68学时 [理论课56学时(包括习题课6学时),实验课12学时] 周学时:4学时
学分:4学分。
(二)课程性质
普通物理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通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和物质世界基本结构的学科。它是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是理工、师范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三)教学目的1、科学地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质组成的概貌和多种运动形式的转化及其相互联系。
2、正确认识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思想,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掌握应用物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物理实验的技能。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1、大学普通物理是在中学物理学的基础上扩展和提高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高中物理的知识基础。
2、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矢量运算、微积分及简单的微分方程。建议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先学完高等数学。
3、本课程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数学理论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质点力学16学时(其中2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确切理解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的基本物理量;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性质;
3、掌握质点运动学两类问题,即用微分方法由已知的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用积分方法由已知质点的速度或加速度求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4、理解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内容实质,明确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5、理解功的概念,会计算变力的功;明确动能、势能的定义及功和能的联系与区别;
6、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并能熟练应用;
7、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二)钢体力学8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握转动定理、转动惯量的概念;
2、理解力矩的功的概念,掌握动能定理;
3、理解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静电场10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库仑定律及电场强度;
2、掌握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及环路定理;
3、理解电势及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四)恒定磁场12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解磁场和磁场强度,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
2、握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及环路定理;
3、握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及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
(五)电磁感应电磁场10学时(其中1学时习题课)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握电磁场感应现象与感应电动势;
2、解动生电动势和感应电动势;
3、掌握自感和互感及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
4、掌握磁场的能量;
5、理解位移电流,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理论教学:
针对教学学时少的情况下,采用模块组合式组织教材内容。教学中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对物理概念发现、发展过程的叙述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述物理理论的基础上,适当介绍物理概念和理论在技术上的应用;注意与中学物理学的衔接和后续课程接口的妥善处理,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经验,使教学具有启发性、生动性、连贯性、表述准确性;引导学生避免过于钻概念解难题,把教育教学目的重点转移到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世界、面对社会、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启发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要求:教师系统而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了解物理学史。
(二)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是让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技能培训、培养其科研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物理实验有它自身的一套实验理论、方法和技术,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学习和操作训练,才能逐步掌握其知识和思想,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1、实验内容:
(1)长度、密度的测量
(2)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3)密立根油滴实验
(4)牛顿环测气体折射率
2、实验要求:
(1)实验前进行预习,写出预习报告;
(2)实验操作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如实纪录相关的实验数据;
(3)实验后要对数据及时进行处理,撰写实验报告。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平时考核(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等)占10﹪;实验考核(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20﹪;期中理论考试(随堂测验),占10﹪;期末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占60﹪(卷面100分,折成60分)。
五、课程纲要制定程序
本纲要参照师范学院数学系制定的教学计划,经基础部理化教研室全体同事共同研究决定,由刘春惠副教授撰写,经基础部主任和师范学院领导审批后执行。
六、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大学物理教程》上、下册作者:夏兆阳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资料
1、《大学物理学》上册,作者:黄祝明吴锋化学工业出版社
2、《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作者:邓法金科学出版社
3、《基础物理学》作者:梁绍荣管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5.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
1.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3.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5.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6.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第三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经验。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各地、各校在施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已经施行《纲要》的学校即不再施行教体〔1992〕11号文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课时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 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 校:新郑市轩辕中学
设计教师:郑福生
课 时:66课时
对 象:八年级1-8班学生
时 间: 2011年8月24日
课程目标:
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章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章 声现象
1.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记住15℃空气中的声速,知道声音的反射,尝试计算简单的回声测距的问题;在活动中体验人是如何利用空气、骨传导听到声音的,简述双耳效应、立体声; 2.观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的实验,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经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体验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知道响度与振幅有关,体会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在声现象的事例中会识别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初步了解超声波、次声波、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简述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分别是如何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3.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噪声来源的事例,会辨别乐音、噪声的事例,知道噪声强弱的等级,列举噪声的危害,会区分控制噪声三种途径的事例。会列举或者识别声传递信息、能量的事例,举例说明超声波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第二章 光现象
1.在事例中会识别光源和非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观察“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画简单的光线;能列举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应用的例子,尝试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经历制作小孔成像,观察小孔成像的特点;记住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了解光年是距离单位;
2.认识的反射现象,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活动,会背诵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会画简单的反射光路图,会区分生活中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体会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替代法,会描述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体会平面镜成虚像的形成原因,会画简单的平面镜成像光路图;观察实验,认识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凹面镜的会聚作用,会列举凸面镜、凹面镜应用的事例;
3.观察折射现象,体验折射现象的美妙;观察“光的折射”实验,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会画简单折射光路图;能列举生活中光的折射的例子,尝试用光的折射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观察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七种色光组成的;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知道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分别由通过的色光、反射的色光决定;列举红外线、紫外线的在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了解光的散射的有关知识。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会区分凸透镜、凹透镜,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尝试利用太阳光粗略测定凸透镜的焦距;会画出特殊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会描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远处、近处物体的成像特点,提出有关的探究问题,经历探究实验,体会设计实验的思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牢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了解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矫正方法,了解眼睛的近点、远点、明视距离、眼镜的度数等知识,知道保护视力的方法;会说出光学显微镜、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尝试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目镜的成像特点,知道视角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和物体到眼睛距离有关;尝试用凸透镜制作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观察自制温度计,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读法及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记住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会说出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的温度;
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列举常见的物质中晶体、非晶体,参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海波、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曲线,简述熔化、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区分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知道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知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经历“探究水的沸腾”,知道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曲线,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记住常见液体的沸点;观察实验,知道蒸发可以致冷;参与探究活动,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会区分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判断吸热、放热;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观察实验现象,记住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记住电荷量及其单位;会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结构,知道元电荷,会简述摩擦起电的实质;知道电荷的移动和自由电子,会列举或者区分常见的导体、绝缘体;
2.知道电流的形成原因及电流方向的规定,会在电路中标出电流的方向;知道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在实验中感知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会画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简单的电路图,会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简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能说出或者区分生活、生产中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3.记住电流的单位、符号、换算,记住生活中常见的电流值;记住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结构、量程、分度值,熟记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的不同位置;尝试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4.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根据电路图,大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能独自正确画出测量串联电路A、B、C三点电流的电路图,能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测量、记录串联电路A、B、C三点的电流值以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根据电路图,大胆猜想并联电路中干路和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能独自正确画出测量并联电路A、B、C三点电流的电路图,能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测量记录并联电路A、B、C三点的电流值以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牢记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对实验评估,记录交流的内容。
课程内容:
根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的课程内容,八年级物理上册有五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光、热、电等几方面的内容。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章 声现象
内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3.声音的特性;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5.声的利用。
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性。
难点: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第二章 光现象
内容:1.透镜;2.生活中的透镜;3.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4.眼睛和眼镜;5.显微镜和望远镜。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和折射的规律的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内容:1.光的传播;2.光的反射;3.平面镜成像;4.光的折射;5.光的色散;6.看不见的光。
重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第四章 物态变化
内容:1.温度计;2.熔化和凝固;3.汽化和液化;4.升华和凝华。
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蒸发可以致冷,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区分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和凝华现象;探究蒸发可以致冷,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内容:1.电荷;2.电流和电路;3.串联和并联;4.电流的强弱;5.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重点:电路、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难点:画电路图,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时安排
总66课时,其中新授课(24课时),实验课(8课时),讲评课(13课时),复习课(14课时),检测(5课时),考试(2课时)。
科学之旅 1课时
第一章 声现象 10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课时);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课时);3.声音的特性(3课时);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5.声的利用(1课时);单元复习、检测(2课时)
第二章 光现象 11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1.光的传播(2课时);2.光的反射(1课时);3.平面镜成像(2课时);4.光的折射(2课时);5.光的色散(1课时);6.看不见的光(1课时);单元复习、检测(2课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具体课时分配:1.透镜(1课时);2.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3.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3课时);4.眼睛和眼镜(1课时);5.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单元复习、检测(2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4课时 第四章 物态变化 9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1.温度计(2课时);2.熔化和凝固(3课时);3.汽化和液化(3课时);4.升华和凝华(1课时);单元复习、检测(2课时)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2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1.电荷(1课时);2.电流和电路(2课时);3.串联和并联(2课时);4.电流的强弱(2课时);5.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3课时);单元复习、检测(2课时)
总复习、期终考试 8课时
(二)实施手段:
1、构建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念:
① 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②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③ 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④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⑤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适当补充相关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做好导学案编写、作业设计、单元测试,及时反馈,做好习题讲评和培优补差工作,有效地调整教学,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把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和经验作为生成性教学的起点。
3、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科学探究,做好演示实验、组织好探究活动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探究到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期初,安排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逐步增加探究的环节,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完整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方式:
1、教法:
坚持道德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方式,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利用快速、便捷的班班通教学系统,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学法:
利用导学案,成立四人学习小组,互帮互学,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的形式,“自学——探究——展示——提高”模式自主学习。
(四)课外延伸: 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开放物理实验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课程评价:
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创造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努力促进物理教学的两个转化——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转化为物理课程的实践,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真实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充分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全面性、科学性原则.强化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过程的表现的评价.
一、学生学习评价
(一)学生成绩认定的评价内容
由学习过程、卷面测试成绩和实验探究三项构成。
1、学习过程。
由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两项构成。
(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构成要素:①预习情况(预习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前准备区,课本);②课堂学习状态(笔记/参与/问答/讨论/合作/实验);③学习笔记(课堂/课后)。充分发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的监督评价功能,让学生对参与合作学习、交流协作情况进行互评。
学习态度的评定等次:①优秀;②良好;③合格;④需努力。(2)作业情况。
作业的构成要素:①是否上交;②是否独立完成;③是否错题纠正;④是否有测试分析报告。进行两次作业展评,学生对完成作业情况,进行互评。
作业的评定等第:①优秀;②良好;③合格;④需努力。
2、卷面测试成绩。
卷面测试成绩的形式:单元测试,自主命题;期末测试,教研室命题。
卷面测试成绩的评定等第:①年级前50%者,优秀;②年级前51%—70%者,良好;③年级前71%—95%者,合格;④年级后5%且不及格者,需努力。
3、实验探究。
评定等第:①凡完成探究任务为合格。②课外多做一项或一个实验探究为良好③能将课外探究发表到网络或征文获奖者为优秀。让学生对参与探究、动手操作、交流协作情况进行互评。
(二)学生成绩认定及结果处理
1、学生成绩认定。
学生期末物理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测试成绩×60﹪。
2、实验技能测评。
实验技能测评形式:学校统一组织实验技能测试,按市教研室规定的测试要求测试。实验技能测评等次:①P等(通过);②E等(未通过)。实验技能测评等次为E者,补考,通过者获P等。
3、总评成绩:物理成绩+实验技能测评成绩。
合格:物理成绩合格等次以上且实验技能测评成绩P等。
不合格:物理成绩不合格,或者实验技能测评成绩E等。
总评成绩不合格者,需要补考。
二、教师教学评价
(一)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10分)、教学内容(15分)、教学方法(20分)、学习状态(25分)、教学效果(20分)、教师素养(10分)、教学特色(10分)等七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1、教学目标
是否符合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关注学生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学生“最近发展区”。
2、教学内容
内容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知识性错误;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补充相关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是否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重点、难点处理是否适当,教师是否恰当地处理教材,重点突出、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3、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条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导课方式是否新颖、引人入胜,引发和保持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教师是否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教师的指导语言是否有启发性,是否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是否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适当的情景,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是否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是否把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和经验作为生成性教学的起点;
教学环节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媒体和实验器材的利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4、课堂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即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时间、各个层面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是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学生的思维水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不同解释能不能进行评价。
5、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是否经历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是否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收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是否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6、教师素养
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符合教学要求。教学语言清晰流畅、严谨、生动、准确,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性强,无科学性错误。板书工整简练,中心突出、概括性强。板书板画规范,条理清晰,概括性强,重点突出,字迹工整;实验操作规范,器材既简单明了,又能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7、教学特色
教师自行设计效果更好地演示实验;制作科学性与实用性强的课件;设计与众不同而且和谐高效的教学方案;在学生能力培养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为引入课题、概念和探索规律而创设的有特色的物理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方法;优化设计联系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典型例题和练习等。
(二)教师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
1、八年级物理备课组组内听课评课。
2、校内优质课达标评优听课评课活动。
3、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验收活动。所需条件:
1、成立四人合作学习小组。
2、班班通教学系统、交互式白板、实物展示台。
3、物理仪器室,包含展示台、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物理实验室。
4、用于教学的笔记本电脑。
5、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室。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课程纲要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课程纲要(上)
课程名称: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
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
校:
设
计:物理教研组 课
时:52课时
对
象:八年级1-4班学生 时
间: 2017年8月28日 课程目标:
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章目标定位如下: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第一章 机械运动
1.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第二章 声现象
1.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记住15℃空气中的声速,知道声音的反射,尝试计算简单的回声测距的问题;在活动中体验人是如何利用空气、骨传导听到声音的,简述双耳效应、立体声;
2.观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的实验,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经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体验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知道响度与振幅有关,体会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在声现象的事例中会识别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初步了解超声波、次声波、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简述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分别是如何改变音调和响度的。3.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噪声来源的事例,会辨别乐音、噪声的事例,知道噪声强弱的等级,列举噪声的危害,会区分控制噪声三种途径的事例。会列举或者识别声传递信息、能量的事例,举例说明超声波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第三章 物态变化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观察自制温度计,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读法及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记住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会说出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的温度;
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列举常见的物质中晶体、非晶体,参与“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海波、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曲线,简述熔化、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区分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知道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知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经历“探究水的沸腾”,知道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曲线,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记住常见液体的沸点;观察实验,知道蒸发可以致冷;参与探究活动,归纳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会区分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判断吸热、放热;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第四章 光现象
1.在事例中会识别光源和非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观察“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画简单的光线;能列举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应用的例子,尝试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经历制作小孔成像,观察小孔成像的特点;记住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了解光年是距离单位;
2.认识的反射现象,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活动,会背诵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会画简单的反射光路图,会区分生活中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体会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替代法,会描述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体会平面镜成虚像的形成原因,会画简单的平面镜成像光路图;观察实验,认识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凹面镜的会聚作用,会列举凸面镜、凹面镜应用的事例;
3.观察折射现象,体验折射现象的美妙;观察“光的折射”实验,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会画简单折射光路图;能列举生活中光的折射的例子,尝试用光的折射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观察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七种色光组成的;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知道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分别由通过的色光、反射的色光决定;列举红外线、紫外线的在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了解光的散射的有关知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1.会区分凸透镜、凹透镜,观察演示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尝试利用太阳光粗略测定凸透镜的焦距;会画出特殊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会描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远处、近处物体的成像特点,提出有关的探究问题,经历探究实验,体会设计实验的思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牢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了解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矫正方法,了解眼睛的近点、远点、明视距离、眼镜的度数等知识,知道保护视力的方法;会说出光学显微镜、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尝试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目镜的成像特点,知道视角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和物体到眼睛距离有关;尝试用凸透镜制作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1.知道质量的含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课程内容:
根据人教版物理的课程内容,八年级物理上册有6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光、热、等几方面的内容。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内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运动的描述; 3.运动的快慢; 4.测量平均速度。
重点:刻度尺测量长度。难点:误差的意义;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
内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特性;3.声的利用;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性。
难点: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第三章
物态变化
内容:1.温度计;2.熔化和凝固;3.汽化和液化;4.升华和凝华。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蒸发可以致冷,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区分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和凝华现象;探究蒸发可以致冷,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第四章
光现象
内容:1.透镜;2.生活中的透镜;3.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4.眼睛和眼镜;5.显微镜和望远镜。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和折射的规律的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内容:1.光的传播;2.光的反射;3.平面镜成像;4.光的折射;5.光的色散;6.看不见的光。
重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内容:1.质量;2密度;3测量物质的密度; 4密度与社会生活 重点: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难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课程实施建议(一)
课时安排
总52课时,其中新授课(24课时),实验课(8课时),讲评课(13课时),检测(5课时),考试(2课时)。科学之旅
1课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6课时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
2.运动的描述(1课时)
3.运动的快慢(1课时)4.测量平均速度(2课时)
第二章 声现象
8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课时);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课时); 3.声音的特性(3课时);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 5.声的利用(1课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7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 1.温度计(2课时); 2.熔化和凝固(3课时); 3.汽化和液化(3课时); 4.升华和凝华(1课时);
第四章 光现象
具体课时分配: 1.光的传播(2课时); 2.光的反射(1课时); 3.平面镜成像(2课时); 4.光的折射(2课时); 5.光的色散(1课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具体课时分配:
1.透镜(1课时); 2.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 3.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3课时);4.眼睛和眼镜(1课时);
8课时 7课时
5.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7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
1质量(2课时); 2密度(2课时);
3测量物质的密度(2课时); 4密度与社会生活(1课时);
(二)实施手段:
1、构建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理念: ① 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②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③ 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④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⑤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适当补充相关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做好导学案编写、作业设计、单元测试,及时反馈,做好习题讲评和培优补差工作,有效地调整教学,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总结,把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和经验作为生成性教学的起点。
3、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科学探究,做好演示实验、组织好探究活动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探究到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期初,安排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逐步增加探究的环节,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完整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方式:
1、教法:
坚持道德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方式,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利用快速、便捷的班班通教学系统,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学法:
利用导学案,成立四人学习小组,互帮互学,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的形式,“自学——探究——展示——提高”模式自主学习。
(四)课外延伸:
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开放物理实验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课程评价:
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创造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努力促进物理教学的两个转化——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转化为物理课程的实践,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真实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充分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全面性、科学性原则.强化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过程的表现的评价.
一、学生学习评价
(一)学生成绩认定的评价内容
由学习过程、卷面测试成绩和实验探究三项构成。
1、学习过程。
由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两项构成。(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构成要素:①预习情况(预习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前准备区,课本);②课堂学习状态(笔记/参与/问答/讨论/合作/实验);③学习笔记(课堂/课后)。充分发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的监督评价功能,让学生对参与合作学习、交流协作情况进行互评。
学习态度的评定等次:①优秀;②良好;③合格;④需努力。(2)作业情况。
作业的构成要素:①是否上交;②是否独立完成;③是否错题纠正;④是否有测试分析报告。进行两次作业展评,学生对完成作业情况,进行互评。
作业的评定等第:①优秀;②良好;③合格;④需努力。
2、卷面测试成绩。
卷面测试成绩的形式:单元测试,自主命题;期末测试,教研室命题。卷面测试成绩的评定等第:①年级前50%者,优秀;②年级前51%—70%者,良好;③年级前71%—95%者,合格;④年级后5%且不及格者,需努力。
3、实验探究。
评定等第:①凡完成探究任务为合格。②课外多做一项或一个实验探究为良好③能将课外探究发表到网络或征文获奖者为优秀。让学生对参与探究、动手操作、交流协作情况进行互评。
(二)学生成绩认定及结果处理
1、学生成绩认定。
学生期末物理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测试成绩×60﹪。
2、实验技能测评。
实验技能测评形式:学校统一组织实验技能测试,按市教研室规定的测试要求测试。实验技能测评等次:①P等(通过);②E等(未通过)。实验技能测评等次为E者,补考,通过者获P等。
3、总评成绩:物理成绩+实验技能测评成绩。
合格:物理成绩合格等次以上且实验技能测评成绩P等。不合格:物理成绩不合格,或者实验技能测评成绩E等。总评成绩不合格者,需要补考。
二、教师教学评价
(一)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10分)、教学内容(15分)、教学方法(20分)、学习状态(25分)、教学效果(20分)、教师素养(10分)、教学特色(10分)等七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1、教学目标
是否符合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关注学生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学生“最近发展区”。
2、教学内容
内容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知识性错误;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补充相关情景材料支持学生学习;是否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重点、难点处理是否适当,教师是否恰当地处理教材,重点突出、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3、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条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导课方式是否新颖、引人入胜,引发和保持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教师是否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教师的指导语言是否有启发性,是否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是否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适当的情景,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是否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是否把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和经验作为生成性教学的起点;
教学环节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媒体和实验器材的利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4、课堂学生学习状态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即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时间、各个层面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深度,是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学生的思维水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不同解释能不能进行评价。
5、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是否经历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是否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收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是否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6、教师素养 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符合教学要求。教学语言清晰流畅、严谨、生动、准确,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性强,无科学性错误。板书工整简练,中心突出、概括性强。板书板画规范,条理清晰,概括性强,重点突出,字迹工整;实验操作规范,器材既简单明了,又能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7、教学特色
教师自行设计效果更好地演示实验;制作科学性与实用性强的课件;设计与众不同而且和谐高效的教学方案;在学生能力培养与科学方法教育方面有独到之处;为引入课题、概念和探索规律而创设的有特色的物理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方法;优化设计联系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典型例题和练习等。
(二)教师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
1、八年级物理备课组组内听课评课。
2、校内优质课达标评优听课评课活动。
3、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验收活动。所需条件:
1、成立四人合作学习小组。
2、班班通教学系统、交互式白板、实物展示台。
3、物理仪器室,包含展示台、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物理实验室。
4、用于教学的笔记本电脑。
5、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