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施爱的艺术——读《虚职实爱》有感
施爱的艺术——读《虚职实爱》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虚职实爱》的文章,这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名大学生家境贫寒,没有经济来源,经老师介绍,当了一名学报编辑,每月的工资是其他学报人员平摊的。但是,她不知道学校根本不需要这样一位学报编辑,一切都是专门为她设立的。后来,学校每个四年找一位贫困的学生当学报编辑,将他们心中的爱传递下去。
爱和善良被拒绝,已不是罕见的事。常常有些时候,在给与别人我们的爱和善良时,我们从未想过别人的人格和心灵自尊,所以我们的善良被拒绝了。最美的给予和帮助,是我们伸出自己爱和善良的手时,给与了别人帮助,却从没有损伤他心灵的自尊。
施爱,也需要技巧和艺术。
山西省原平市第三小学六年级:冀喻晓
第二篇:读《爱的艺术》有感1500字
读《爱的艺术》有感1500字
远途
科尔多瓦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我读的关于爱情的几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时常令我陷入对爱情的深思,以至在读完之后也留下的也大多是不解与苦思。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不同的是,《爱的艺术》确实给了我很多有关爱情的启迪。这本书不仅涉及爱情,还对父爱、母爱、博爱、自爱与神爱有所阐述,这些感情均是产生爱情的基础,对这些情感的剖析不仅没有离题,更是对爱情更深刻的讨论。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1956年出版了这本关于讨论爱情的小册子,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批判了弗洛伊德关于“爱起因于性”的观点,指明弗洛伊德没能触及人类的生物性,渴望人与人结合的基本愿望。另一方面,弗洛姆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下,商业化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中,爱情同商品一样具有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
这令我想到在本该接受正确爱情观的青春期时,大部分初高中生接触的却是所谓的“励志”书籍,这些书像推销商品似的将成功人士具有的种种良好品质列在读者面前供其选择,并教予人们帮助其成长。这些优秀品质真的就像商品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因为一本书说要谦逊,另一本书却要威严;一本书说不拘小节,另一本书却要讲求细节;一本书说不争,另一本书却要不让……慢慢地,读者不再纠结选择什么,因为他们记住了最终答案,那就是无论如何要“成功”.这些书之所以畅销并经久不衰,正是现今商业化思想占据主流文化的体现。这些书籍非但没能正确的引导读者,更将资本主义经济下“等价交换”的理念深埋读者心底,恋人之间的相互付出变得极具目的性,失去爱本有的性质。当然,这不仅仅指恋人关系,人们在日常表现出的善意,无不是为了之后成为交换的资本。深受这种潜移默化影响的人们待人不再真诚,只是渴望某些回报。所做所求,所交亲友,皆是为此。
当然,不能把这种思维的养成全部归咎于中学时代所受的教育导向。但无疑这种环境使人们变得自私,变成了“重商主义”的人——“认为‘给’意味着放弃,做出牺牲,觉得只给不得就是欺骗”.由于受“等价交换”思维的禁锢,不敢付出的人们对于爱有着根本上的误解,弗洛姆指出“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快乐”.弗洛姆不仅在书中指出要待人真诚,本人也时刻展现对人的热情,流露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兴趣。若是像弗洛姆一样摒弃“等价交换”的想法,定能感受到“给”带来的幸福感,收获不止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本《爱的艺术》才是青春期的少年应该受到的爱的教育,让其明白爱不应该基于交换,更不是基于性。输送给正在建立自己人生观时期的孩子们的应该是这种价值观,而不是“丛林法则”.弗洛姆指出,只有人格独立才能脱离父母,脱离社会,才会与另一个独立的人格相爱。脱离父母并不是简单经济独立,更是要摆脱一种从爱人身上寻找父爱与母爱的影响。()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不应像依靠父亲一样向爱人寻找问题的答案,也不能像依赖母亲一样向爱人寻求无私的爱护。做到这些,才能向爱人展现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可以毫无保留献出自己的人。脱离社会并不意味成为山野之人,这要求人们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由的人,而是被社会裹挟,伴随社会机器运转的人。有了这个清醒的认识,才能跳出生活的怪圈,成为一个真正有趣的灵魂,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从而完成“爱的艺术”.爱人的基础是自爱,若不自爱,又如何以己推人,爱屋及乌呢?当然,自爱与自恋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摆脱自恋带来的禁锢,就必须将心比心,真正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才能认识到爱人需要什么。摆脱自恋更应该做到“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这样才能了解对方,才能感同深受”.要认识到站在你面前哭闹生气的人,并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因为感受到了孤寂带来的恐惧变得无助罢了。此时,爱人不应与之置气,而要抚慰她的恐惧。如果一个人做不到真正地关心对方,那么这种感觉只能认为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呢?作者在第一章就指出爱情是人类本质的答案,只要深入探究人类的本质,终将归于爱情。爱不是任何特定社会中特定的产物,所以在一个以竞争和逐利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下,对爱情的特定解读绝不是表达爱的需求。爱应该是这样一种信仰,是基于自己的经历,思想,观察和判断力的坚信不疑的信仰。
弗洛姆认为,爱作为一种艺术,是可以通过锻炼来获得的,只要我们培养这种信仰必将收获爱情。
第三篇:读《大爱无言》有感
淄川区昆仑中学七年级六班孙郡迤
读了《大爱无言》一文,我真正领悟到了父爱是无形的,是无私的,是慈祥的。文中的主人公“大大”(爸爸)不畏辛苦,白天黑夜不停的打工赚钱,为的是让“我们”过上好的日子,但“我”却不领会“大大”对我的爱,总是挑三拣四,不懂得关心和体贴别人。那个脸比炭黑的“大大”是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呀!可“我”竟然总是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大大”虽是乡下的一位普通农民,大字不识几个,可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爱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读到这里,我不禁思绪万千,是啊,世界上处处都有着父爱,父爱也无处不在,也许它就在你的身边,正在等待着你用心去品味它、去感受它。爱的力量是无比大的,爱的色彩是无比美的,它能够使心中有爱的人幸福,使贡献出爱的人快乐,使得到爱的人欢笑;它能够使家庭美满,使社会安定,使世界和平。关心,宽恕和体谅都是爱,让我们一起把爱贡献出来吧,给社会,给世界,给人间,让人间处处有温暖,处处有温情,处处都有爱。但是,爱有时犹如一颗尚未发芽的小苗,要用充满爱的清泉来浇灌;爱却常常犹如缕缕阳光,只要拥有爱,阳光才会更加温暖。父爱是伟大的,无比高尚的,也许在你失落时,父亲会给你送上一份温暖,在你受到打击是,是父亲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你,鼓励着你。父爱如一座稳固的靠山,在我们心中是永远不会倒塌的,因为这种爱会深深的固定在内心,永远不会懈怠。我们的世界处处都存在着亲情,友情,而父爱正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我们前行的远方;父爱又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我们渴求的心房;父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大爱无言,因为它使每一个人都拥有爱;大爱无言,因为它使人们变得高尚,大爱无言,因为它使这个世界充满爱,爱无处不在!(指导教师孙宁忠)第四篇:读《简·爱》有感
自尊
——读《简·爱》有感
《简·爱》是一部世界名著,它的内容非常吸引人,会让人沉醉在里面。
这本书主要讲了:简·爱是个从小就父母双亡的可怜孩子。可是,她的舅妈又虐待她,她只好在这残酷的环境里长大。不久后,舅妈要把她送进学校。学校是个贫困学校,资助学校的是一个富翁,当这个富翁来时,狠狠地侮辱了简·爱。简很生气,可是她没有屈服。没想到,这时,一种疾病在学校蔓延开来。简的好朋友海伦也因肺病死了。简十分伤心。当简毕业的时候,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在那儿当家庭教师,她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感到耻辱。她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后来,简跟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相爱了。就在他们要举行婚礼的时候,简意外得知,罗切斯特先生其实有一个妻子,只不过是个疯子。在理智与情感的抉择下,简毅然选择了理智,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到乡下当了一个教师。最后,简得知,桑菲尔德已经被火烧成了一片灰烬。罗切斯特先生也瞎了,但这时,简却没有嫌弃罗切斯特先生,而是选择跟他在一起!
看完了这本书,我很佩服简。佩服她坚强的毅力与自尊。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自己本身,自己的自尊。只有自己真的错了的时候,才应该去承认,去道歉。如果不是自己的错,也不应该去为了讨好别人而屈服!可是,现在,又有多少人会像简·爱这样,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不低头,在可耻的侮辱、诬陷下不屈服,在金钱的诱惑下不理会,在情感与理智之间义无反顾的选择理智!有许多人为了金钱,背叛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心情,做一些自己心里并不想做的事情。这些人为了地位,不惜放下自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例如金钱与地位。这些人为了提高薪水,提高职位,不断地去讨好领导,只要是领导说的,不管是对是错,他们都点头称赞。这样的人,只会在讨好中迷失自我,变成一个不会努力上进,只会用谄媚来提高身份的人!
《简·爱》整本书里充满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这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 作者:张宇佳
第五篇:读《简·爱》有感
读《简·爱》有感
11语文四班 林筠瑶
最近这两个星期,我都在看《简·爱》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女主人公简·爱在面对艰苦生活时绝不低头的坚强性格和对爱情敢爱敢恨,始终保持着个人尊严的品质。
《简·爱》这本书主要写了女主人公简·爱从小是个孤儿,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而后来又被舅母送进了罗沃得寄宿学校里生活,不仅受到肉体上的惩罚,而且心灵上也受到痛苦的折磨。不过,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使简·爱变得格外坚强,在屈辱中不断奋发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且赢得了师生们的理解。然而,简·爱为了追求独立的生活,她离开了罗沃得学校,并在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家庭教师,展开了与主人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当然,我们这位弱小而坚强的女主人公到最后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就像灰姑娘找到了王子一样,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简·爱》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简·爱所说的一句话:“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不,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这句话不仅体现了简·爱身上所表现出的追求自由、平等和维护自己尊严的信念,也体现出简·爱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都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她是纯真的!她不会因为寄养在舅母家里,在受到各种侮辱、毒打、蔑视时而轻易屈服,相反,她以自己弱小的身躯,做了令对手们胆战心惊的抗争;她不会因为和主人罗切斯特地位的悬殊,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相反,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她不会因为英格拉姆小姐对她的态度傲慢,说话咄咄逼人而默默承受、屡屡退让,相反,她总是从容面对,不失尊严。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为之感到佩服,对她来说,这真的不容易啊!需要何等大的勇气才能做得到像她这样呢?我想,我们一般的人都很难做到的。
另外,我还佩服简·爱在面对爱情时仍然努力坚持追求那份独立、平等、自尊自重、专一的爱。在当时的社会里,她勇敢地与无论在地位上、年龄上都与自己有非常大距离的罗切斯特先生相恋,而当知道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并且还有一个疯子的妻子时,又理智地离开了罗切斯特,因为她觉得就算他的妻子是个疯子,也不应该去伤害他的妻子,夺走她的丈夫,破坏别人的家庭,尽管自己的心痛得无法形容。然而,当简·爱得知她深爱的罗切斯特为了救他的妻子摔断了胳膊并双目失明时,她又再一次做出勇敢地选择——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并与他结婚。或许有人认为简·爱她很傻,自己明明已经富有了,却毅然选择嫁给一无所有、躯体严重残疾的罗切斯特,但我却认为正是这单纯的想法与质朴的爱情才会赢得真正而美好的爱情,所以他们终于还是获得了爱情的祝福,过上幸福的生活!
读完《简·爱》这本书,我既为女主公简·爱的悲惨命运而痛苦,又被她那种不放弃的精神所感撼,更为她找到自己的幸福而高兴。简爱用她的行动来证明了:“即使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再低,再贫穷,在弱小,他也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因为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人。”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只会埋怨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勇于反抗,向我们的女主人公简·爱学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自己,坚持自己,永不放弃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