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装备多媒体设备3的报告
关于申请装备多媒体设备的报告
澄城县教育局:
我冯原镇中心学校,位于白水、黄龙、澄城三县交界处。学校属2004年9月经全镇人民共同努力撤点并校而来的一所规模化小学,现有教学班22个,学生1253人,教职工65名。经几年的努力,学校先后取得了省、市、县三十余项表彰奖励,得到干群的广泛支持和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与评价。
多媒体教学现已普及应用于各学科课堂,依据澄政教发【2011】221号文件精神,县局电教中心要求多媒体进课堂,每人每学期不少于10节精品课。学校在时间安排上要兼顾协调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都能使用多媒体,已有的多媒体一套设备在微机室,座位布置依微机室标准对坐,非微机课时,学生侧身听讲不太方便,有碍身体健康。另外两套分别在农技校教室和实验室,对于22个班级、四个不同学科的使用,远远不能满足教学所需,特别是在城区学校送教下乡时,因设备问题,我们错失了体验多媒体精彩教学的机会,有课件精心准备而无法使用的缺憾。因此,建议再安装两套多媒体设备。按其他兄弟学校安装及当前市场价格,每套约需3万余元,安装两套多媒体设备约需6万余元。恳请县局批准我校安装,以解决我校师生无法享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之缺憾。
特此报告
冯原镇中心学校
2012.04.13
第二篇:学校多媒体设备装备及使用情况报告
渝水六小多媒体设备装备及使用情况报告
渝水六小是以高起点、高标准为要求新建成的一所现代化小学,学校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
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设备覆盖率高是渝水六小的一个闪光点。
一、学校多媒体设备装备情况
目前,我校已装备一个合班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专业录播教室,一个语音室,一个计算机教室,一个科学实验室,一个网络中心。特别是我校在全区率先实现每个班级使用65英寸电视电脑白板三位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实现在每个班级使用监控摄像头。网络中心是学校的信息大脑,里面有互联网控制机房、红领巾广播站、班级监控系统控制监视区、学校网站。专业录播教室是一个既可现场观摩公开课,同时又能把该堂课即时录制下来,并且可通过学校局域网现场直播的现代化功能教室,日前在全区乃至全市中小学是第一家,曾吸引了不少市内外学校的领导教师前来参观。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覆盖率很高,包括舞蹈房、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均安装了电视电脑白板一体机。另外多功能报告厅正在计划装备之中。该功能房装备预计投资120多万元,可容纳330多名观众。学校拟将其打造成具有观摩、表演、报告等多种功能的报告厅。它将具有影院级别的音画系统,剧院级别的灯光系统。
打造数字化校园是我校追求的一个目标。目前学校已建成有自己服务器的网站;专业录播教室可现网络现场直播课堂教学实况;已建成网络集体备课系统、网络办公平台。
二、学校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
1、每个班级每位教师使用班级多媒体设备已成为常态。学校有专门负责监督设备使用的人员,实行使用登记制度。执行最低使用标准,即每周课堂教学应用不少于20课时。具体为:语文课每周不少于10课时,数学课每周不少于6课时,影音、健教、美术、写字、音乐均不少1课时。总体达到不低于开设课程的60%。
2、合班教室经常用于校内外的各种讲座、会议等活动。如法制讲座,家长学校培训,学校教师大会等等。特别是合班教室可通过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实现音视频同步传输到每个班级,实现类似电话会议的功能。
3、专业录播教室是学校教师进行公开课活动的重要场所。自从该功能房2013年12月底建成至今,已顺利完成不少于50节次的公开课或培训课等教学活动,故障率为零。专业录播教室的网络传输系统已通过学校网站做了链接,成为数字化校园的组成部分。
4、多媒体教室是全校师生观看影片、进行科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截止目前,学校在多媒体教室已组织师生观看了包括《焦裕禄》、《雷锋》在内的多部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影片。
5、舞蹈房、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也为学校教师进行各种专业课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由于我校刚成立不久,资金、技术等方面困难还有很多,许多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还未装备好。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将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努力把渝水六小打造成一所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渝水第六小学 2014-05-26
第三篇:关于申请装备多媒体教室的报告
关于申请装备多媒体教室的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一直没有装备多媒体教室。2012年完成合格学校建设后,已安排了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现向上级申请解决多媒体教室的装备(含投影仪,电脑,屏幕,音箱,机柜等),望上级领导予以解决为盼。
筑金坝中学
2014年12月3日
第四篇:装备多媒体教室的申请
xx一中关于装备多媒体教室的申请报告
XXX乡政府:
XXX一中位于滑县东北部XXX乡党委、政府所在地。学校服务半径8km,22个教学班规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711人,留守儿童:463人,占在校生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学校占地面积:28981m2,生均:40.76m2,建筑面积:10798m2,生均:15.1m2。
(一)硬件设施
XXX初中现有可容纳22个教学班的教学楼一座,标准化学生宿舍楼2座、办公楼各一座,现代化学生餐厅两座,综合楼一座,综合楼设有体音美活动室四座,录播室一座,图书室两座,微机室一座,理化生实验室及仪器室各一座,仪器设备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满足了学校日常教学需要,各办公室都配备电脑,且有无线网联通,已经组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并且全部连接信息高速公路光纤上网,完全能满足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查阅资料的需要。
(二)师资力量
XXX初中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专任教师中在读研究生3人,本科学历56人,其余学历也全部达标。中学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2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共计28人,2015年以来,荣获县级以上优质课的教师共计50人次,荣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文明教师共计13人次;荣获县级以上各类比赛、辅导类奖共计131人次,荣获县级以上单项奖160人次,荣获县级以上模范班主任共计14人次。
(三)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研教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此,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六个教研组。2015年以来,学校又提出了进行新课改的口号,制定了“学案引领、双层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个教师要全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绝不放弃一个学生,不抛弃一个学生,打造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高效课堂。其间还要求教师走出去到邻近兄弟学校去取经学习,学习外校的课改成功经验、课堂教学方法及新的课改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还尽量聘请外地名师来校讲学,指导课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先周备课制度、同头科共写学案制度等,推广学案教学;坚持教师全员赛课、公开课、推门课等听评课制度,把我们的教研工作搞的有声有色。
(四)校园文化
1、书香校园
自教育局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校连续三年获得了县级书香校园光荣称号,先后有8个班级被评为县级书香班级、6人获县级书香校园先进个人。现在全校师生借书、读书、用书、谈感受,写笔记已成为一种常态。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制作及展示、古诗词背诵、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将学校的读书活动由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
2、缔造完美教室 开展新教育活动以来,我们学校各班从班徽、班标、班级愿景、班主任寄语、班级口号、班规、班规、班训、学生作品专栏、班级明星、励志标语、教室图书角等方面进行整理,各班发挥学生潜能,每个教室都充实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3、社团活动
打造特色学校是我们的办学方向,我校为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以课外文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定我校的体、音、美教师为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舞蹈、电子琴、绘画、书法、剪纸、武术等多个社团活动小组,努力打造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作为一项制度,我们把每一个指导教师所指导的社团活动展示的成绩,作为他们的期末考试积分,这样既解决了以往无法考究体、音、美老师成绩的难题,也调动社团小组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们的社团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五)主要荣誉
多一份辛勤,多一份收获,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教研教改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标兵”、“县级先进管理学校”、“县级文明学校”、“县级师德师风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3年被教体局评为县级“书香校园”。
随着学校规模的壮大,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学设备设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装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形势所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课件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可以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节省出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对于留守子女来说,由于父母工作时间地点的流动性,平时接触电子教育信息的机会比较少,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吸引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近年来,学校在保障教育教学必要经费开支的前提下,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到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建设等方面,如今学校急需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因此,我们请求政府能够考虑我校的实际困难,给予解决,促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此报告,请领导批复。
滑县XXX乡第一初级中学
二○一八年五月
第五篇:装备报告
就新时期消防装备建设的调研报告
现代战争倡导零伤亡,现代火灾扑救也同样追求零伤亡。21世纪的现代消防已进入了一个以高素质人才结合高科技装备建设为主的全新发展阶段。随着人们消防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对消防投入不断增加,车辆器材装备的数量、质量、功能不断完善,科技强警步伐不断加快,现阶段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为在各类恶劣的环境下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纵观近年来一些重特大火灾扑救过程,同样也存在个别拉不出、打不响,装备配备结构不合理,高精尖装备未发挥应有作用等现象。就新时期消防装备建设,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依托政府,抢抓机遇,以“十一五”消防装备规划落实为抓手,促进消防装备的更新换代
近年来,台州支队结合实际,牢牢树立“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的装备建设理念,立足科学发展,着力改革创新,面对抢险救援和灭火战斗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积极谋划,借消防“十一五”规划的契机,制订全面落实台州消防部队装备建设现代化的五年规划,在台州市政府发文的《台州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台政发[2007]61号)文件中,2006-2010年间台州消防部队共列入装备建设经费18174万元,更新、新增消防车辆65辆及大量的个人防护装备、特种装备,逐步淘汰性能差、设计落后的老旧装备,更新不切合现代火场及使用不便、不快捷的设备。在依托政府的前提下,支队两级党委不等不靠,借助社会力量,抢抓机遇实行“多条腿”走路,在政府提供财力不能满足消防快速前进步伐前提下,采取政府担保企业出资,政府牵头地方集资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用以改善装备建设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温岭大队于2006年采取政府牵头地方集资的形式筹措社会资金700余万元购置了1台53米马基路斯举高消防车;三门大队身处省级经济欠发达县则采取政府担保企业出资的方式预先购入1台高性能的进口底盘重型水罐消防车,填补了该县消防史的空白,2007年该大队又借辖区内三门核电站拟组建专职消防队之机,提出核电出资,将三门大队打造成一支专业性较强,极具针对性的特勤队伍,并由消防专职队来担负核电的主要消防保卫任务的双赢策略,2007年由核电出资消防使用的举高消防车已到位并投入执勤,1辆高性能的空气压缩泡沫消防车采购也已列入议事日程,使得省级经济欠发达县的三门大队完成了消防装备质的飞跃。据统计,2006年至今,台州支队共投入装备建设资金5065万元,购置了各类消防车辆26辆及大批的个人防护装备、特种装备,初步完成了台州范围内的车辆装备更新升级工作。
二、结合实际,优化结构,以战术思想、战术原则和具体的战术方法指导现代装备的配备
装备建设应紧密结合辖区的保卫对象、火情特点、道路状况等,正确选择车型及装备。无论车辆装备如何尖端先进,若做不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作战目的,则一切都是徒劳。这就需要我们的装备建设既要兼顾共性,又要突出个性的配备原则。部局及总队针对不同类别的消防站(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器材配备数量和种类均有明确的规定,但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状况、经济结构、人文地貌等不同,火灾数量和种类也各不相同,发达地区灭火救援次数多,任务艰巨,欠发达地区灭火救援次数少,任务相对较轻。而辖区人口、工商业和建筑分布等的不同,各消防队站的重点保卫对象和处置常见灾害、事故的类别也不尽相同。
因此,为使消防装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发挥好保驾护航的作用,消防装备建设应与驻地经济发展相一致,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配备消防器材装备,不能仅限于配置规定的器材装备数量。在经济发达、人员集中的中心城市、重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化工企业较多地区,在配齐常规装备外应着重配备灭火救援对象相一致的特勤装备,以适应灭火救援的需要;对于企业不密集、危险性不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基本按相关标准配齐常规消防执勤器材装备即可。以台州支队为例,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四区一市的中心城市地带,近年支队在车辆装备配备中着重以配备各类登高和高喷消防车、大功率水罐消防车为主,着力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和人员逃生能力,以及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玉环县地处海岛,淡水紧缺,旱情严重时全年有近半时间靠从温州等地购买淡水维持,日常年份全县也有超过3/5的时间实行淡水限量供应,针对此现状,在装备配备时,该大队即着力加强水渍损小、灭火高效的车辆装备配备,同时装备了运量达40吨的两辆火场供水车,较好地缓解了火场用水与水源匮乏的矛盾;而台州作为以民营经济为主地区,消防基础设施滞后,企业消防投入欠帐较多,群死群伤及恶性火灾的压力居高不下,从灭火角度出发,全面做好装备准备工作刻不容缓,综合救援车、防化抢险车、充气泵车等特种车辆的陆续到位,为未来的抢险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确保功能完备,处置有效,同一战区内装备互补性强的前提下,真正体现装备配置宜“精”不在于“多”、宜“用”不在于“大”的原则,系统合理地配齐高科技、新型、高效灭火救援装备。
三、狠抓培训,加强管理,通过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来提升现有装备的战力
性能先进的装备只有在高素质的人才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力。消防的发展只有在加强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保证在火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部队各级要将专业技术培训当作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当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部队的保障设施和车辆装备建设也以一年一个台阶的步伐稳步前进,随着进口、尖端的设备不断进入消防部队,必须要有懂技术的专业人员来管理和使用这些设备,如各类特种消防车和装备器材,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由于精密度高、操作繁杂、技术要求高,按一般方法操作极易损坏装备,对专门技术人才的培训就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们要结合现有装备的特点,将技术培训与岗位练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措施,突出“练为战”的目标。首先强化装备操作人员的自我提高意识,提供他们自学成才、岗位成才的平台,选择那些乐于奉献、安心本职的人员作为骨干培养,引导他们培养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技术的兴趣,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并保证每个单位拥有较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其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利用消防与社会面接触较广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技术资源,采取现场辅导和参加地方同类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部队装备骨干人员的管装用装水平。
加强对现有车辆装备的管理,立足总队的“消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狠抓装备管理与使用人员的素质,及时更新系统数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高效、科学的依据。装备管理制度化,督促开展好装备管理“四无”活动(无损坏、无丢失、无锈蚀、无霉烂变质),对装备建设落实好定人与定责相结合,在做好日检查同保养的基础上,中队每月应对装备管理情况进行总结讲评,支队每季对每个中队实行不少于1次的抽查。
四、创新发展,走科技强消之路,通过装备器材革新促成部队新战力
首先依靠手中现有装备,针对灭火抢险救援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实战需求出发,大胆改革创新,对手中装备进行科学整合,改善装备结构,提升装备效能,在原有装备上产生新的战斗力增长点。其次是针对进口装备损坏后维修难、零部件采购难等问题,依靠国内生产厂家,特别是具有高端研发能力的研究所等,结合当地执勤备战需要,通过高科技成果的转换,寻求“高、精、尖”装备的国产化。
总之,我认为只要用科学发展观对待新时期消防装备建设问题,加大经费的投入、熟练掌握手中装备、强化管理职能,并不断进行科技革新,就一定能快速实现“同步经济发展,促进总量增加,大小配套结合,加强重点配置,突出质的提升,满足任务需要”的装备建设总目标。
消防部队后勤工作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部队建设健康向上发展的有力保证。消防装备建设作为后勤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应着部队建设发展的水平是衡量部队“三基”工程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加强消防部队消防装备建设已成为当前消防部队后勤工作的重要课题。下面,本人就当前消防部队消防装备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消防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部队主要领导事业心不强,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装备建设现状认识不足。
具体表现在装备建设没目标、没计划,对国家标准掌握不清不细,不知道自身差距多大。工作缺少主动性,不思进取和维持现状的思想还很突出,创新理念不强。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消防装备建设向前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是消防部队装备供给关系的特殊化,决定着装备建设的发展进程。
我们消防部队装备供给与其他军种、警种不同,是地方供给制,这样,如何处理好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我们又面临着地方经费来源少,器材装备购置量又逐年增大,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消防装备越来越面临多元化、复杂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拨款又严重不足,可支配资金十分有限。但消防部队任务范围的拓展,特别是抢险救援任务大量增加,需要配备大量门类齐全的特勤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有限的经费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消防经费来源与保障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拉越大,器材装备的不足将严重影响我们值勤战备任务的完成经费来源与装备需求的不协调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是基层部队之间的器材装备建设发展进度不协调。
当前,消防装备建设受地方经济发展等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制约,地区差距较大,这就给我们基层部队装备建设进度造成很大差距。当前的现状就是特勤消防站好于普通消防站。各基层大队之间装备建设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标兵单位和达标单位差距也很大,一些单位的器材装备陈旧老化现象还比较突出,基层部队装备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已影响到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目前,基层部队装备建设全面发展以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是技术人才力量与先进的器材装备发展不协调。
基层部队专业人才的缺乏,技术手段落后,安全隐患增加。随着大量高科技器材装备在消防部队的推广使用,队伍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消防部队执勤一线的兵员,懂技术的人员不多,那些既能熟练使用和保养器材,又熟悉器材性能,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装备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的专业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往往一些特种器材装备操作人员,刚刚熟练掌握器材性能就到了服役年限,退出了现役复员回家,这也是给我们造成技术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并且,目前高科技器材装备不会使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器材装备技能掌握还是以理论讲解为主,实地操作过少。当前,消防部队对车辆器材装备的检查审验大多停留在表面、肤浅、简易的操作层面上,随意性很强。报废、留用器材装备缺乏标准,使得部分本应报废的器材装备超期服役,安全隐患增加。这一问题也是目前我们基层部队急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怎样的解决方式和方法
一是加强思想观念教育,提高装备建设意识。我们要从基层部队主官入手,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装备建设意识。在年初制定出装备建设工作目标,与基层部队主官层层签定责任状,量化装备购置指标,建立健全奖惩工作制度,对于完不成装备购置指标的,单位要取消评先创优资格,对个人不能晋职、晋级。我们采取强有力得手段,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部队主官的创新意识,转变陈旧老化的思想观念。另外,我们还要深入开展“学标准、学制度、爱装备”活动,通过学习国家标准使基层部队主官清楚的掌握本单位装备建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及时的调整装备建设资金的投入,合理利用资金,购置所需器材装备,为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的顺利的完成提供有利的保障。
二是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关系,从根本出发解决消防部队经费来源问题,实现消防部队消防装备建设快速发展。
第一,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关系的协调,利用有利时机,加强经费筹措力度。由于今年是三基工程建设的第二年,也是打基础的关键年,推进消防部队消防装备保障社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消防部队工作的诸多方面,也与地方许多行业和部门密切相关。为了使部队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我们消防部队的各级主官都要积极地与地方各级政府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公安部、财政部制定出台的《公安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保障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利时机,积极向政府请示汇报,争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促使各级政府把推进消防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作为改进和加强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提高消防业务费投入指标,完成器材装备的购置任务,为基层部队装备建设奠定基础。
才配备更要跟上步伐,否则,技术人才力量和先进的器材装备就不能同步的协调发展。因此,第二,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筹集方式来缓解装备经费紧张问题。在资金筹措上我们不能只单一的停留在等靠政府拨款的资金筹集方式中,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采取多元化和社会化的筹集方式,不断拓宽筹集范围,抓住时机,开发各种资金筹集渠道,加大装备器材资金的筹集比例,完成消防装备建设工作任务。在筹集方法上比如采取向有些地方政府利用与发展银行和厂家贷款的有利时机,主动联系,获得贷款,争取大量贷款资金,完成器材装备的购置任务。另外,要利用好中央补助资金下达的有利时机,充分调动各级政府装备建设的积极性,按要求完成匹配资金指标,加速特勤器材购置任务的完成。在就是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我们争的当地政府的支持,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由政府牵头,采取社会集资的筹集方法,来解决特种车辆和一些专用器材的购置资金不足问题。通过以上筹集形式基本解决了困绕基层部队多年来的装备器材短缺问题。从而调整了基层部队之间装备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缩短了基层部队之间的差距,至使部队整体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完成消防部队技术人才力量与先进器材装备建设协调发展。
第一,强化特种装备技术人才培训专业化。我们特种装备和一些先进器材配齐后,人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调整技术人才力量与先进器材装备之间的不协调问题。首先,我们要制定一些相关的培训制度和规定,年初制定培训计划,每年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分批、分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一线官兵的整体素质,加强爱装备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本单位技术尖子的有利优势,经常开展一些装备竞赛活动,并且要充分利用好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有利契机,积极鼓励和培养出一批懂得一定修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小能人”来完成基层部队器材装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保养工作。通过提高一线全体官兵装备技能的掌握程度,才能进一步解决好技术人才力量与先进器材装备之间的关键问题。其次,我们要控制技术人才流动性大的不利局面,对于技术骨干的个人问题我们要优先考虑,尤其是在士官选取和晋职、晋级时,都要把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对象进行考虑,我们要留住人,更要留住心。在人员交流和调整时,要把握好各单位装备技术人员的平衡力量,合理调整技术人员。第二,实行车辆审验工作社会化。车辆审验不能只停留单一的自检、自查操作层面上,我们要提高车辆审验工作质量,就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与地方交管部门联系,建立联络机制。充分利用交管部门的先进检车设备来完成我们部队车辆的审验工作,这样提高了车辆审验的质量,并且加大了车辆安全系数。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消防意识的增强,消防工作的任务日趋繁重,这也给消防装备建设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立足服务基层、指导基层的工作态度,才能在不断探索创新中追求消防工作的进一步提升,达到“保障有力”的工作目标。
就消防工作有效融入社区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消防警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消防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借助社会力量来共同搞好消防安全工作已经成为消防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搞好社区的消防工作。本人就如何将消防工作有效融入社区警务战略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与社区警务战略有机融入的难点
一是重视不够是制约社区警务战略的关键所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认识的高度,就没有工作的力度。由于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一时难以见到成效,再加上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等,而各地经费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少数地方特别是领导同志未能政治性、全局性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导致全市总体发展不平衡,进展缓慢,个别地方仍然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主官缺位。没有实行“一把手”工程,社区警务战略没有纳入全局的重要议事日程,致使投入不足,工作不到位。
二是主官畏难。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既有工作理念的冲突,又有人财物的不足,可谓困难重重,需要主要领导迎难而上,创新办法,推进工作,否则就容易出现观望等待,束手无策,应付了事。二是警力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制约社区警务战略的瓶颈卡点。按照社会管理学的资源配置观点,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决定了管理是否科学。基层是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是各项工作依靠的基础,更是社区警务战略实施的平台,理应成为警力布置的重点,警务资源配置无疑应向基层倾斜。但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到目前为止,仍然有部分地方存在机关“三多一好”:机构多、人员多、无效劳动多、工作条件好;基层“三少一差”:警力少、经费少、装备少、工作条件差。警力的严重不足和资源不合理是当前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工作需要大力攻克的难点。
三是警务保障不足是制约社区警务战略的客观因素。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部门差异十分严重。客观讲,没有经费保障的社区警务就是华而不实,容易造成基层办案不依法,基础不愿抓,群众反映差的怪现象。警务保障的改善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讲究实用,务求实效。要按照“必需必配,急需急配”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上,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四是基层警力的任务过于繁重、工作考评机制偏差是制约社区警务战略的错误导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所有工作的落实最终都要归结到基层。基层一方面是警力不足,另一方面是要落实上级机关若干职能部门分配的任务和应付大量的活动,还要维持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导致社区民警每天疲于奔命,没有精力来专心做好本职工作,民警在警务室的时间难以保证,在群众最需要民警的时段、地点见不到民警,民警的工作浮于面上,许多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加之,考核激励机制不合理,在片面的绩效考核导向下,真正常年扎根社区工作的民警工作绩效得不到应有的肯定,极大地挫伤了社区民警抓基础工作的积极性致使社区民警静不下心来,“眼睛朝上,脚跟不稳”,从而荒废了社区警务这块“责任田”。
二、实现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与社区警务战略有机融入的**对策一是准确把握社区警务战略的内涵。
一是为民服务是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根本点。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宗旨。社区警务工作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体现宗旨精神、服务职能。而且,社区警务只有根植于社区群众中才有生命力。要取得人民群众的配合和支持,在工作中就必须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如果靠建设几个警务室搞所谓的“形象”工程,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二是社会资源是社区警务战略的切入点。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维护社会稳定光靠公安单打鼓、独划船,过去不行,今后也不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同时,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要为整合社区资源提供了内在动力。当前,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已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现实基础,这就需要基层警力积极摸索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社会资源整合工作方式和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办法,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达到警民互动的最大有效值。三是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工作的支撑点。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的主体,是带动社区警务工作的龙头。社区警务工作实质就是在社区如何开展群众工作,社区民警在社区基层组织的协助下,义不容辞地发挥工作领导作用。通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激活社会资源为巡逻守护、社会帮教等工作服务。社区警务的各项活动都需要社区民警去精心组织和推动,这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
二是提高对社区警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实行“一把手”工程。少数领导对社区警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还不高,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下功夫精心研究,不掌握实际情况,导致一些措施不力,致使社区警务建设不能很好地打开局面。有的职能部门为领导当参谋的作用发挥得不好,没有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影响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把这项工作抓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此项工作的质量,决定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对事关社区警务战略的重大问题,亲自调查研究,亲自沟通协调,亲自检查督促,亲自解决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各级治安部门要直接抓,形成一级对一级的工作格局。
三是科学设置警务室,不断夯实社区警务工作的平台。要充分考虑基层所队和基层民警的承受能力,设身处地体谅基层所队和基层民警的意见、建议,着力提高政策措施、目标规范的科学化水平;在推动工作、明确要求时,要注意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把目标任务的着力点放在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所队和基层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来,给基层所队和基层民警留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空间,通过明责、减负、降压,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提升基层战斗力”。在警务室的设置上,要本着需要和可能的原则,根据各地实际,科学划分警务区,合理设置警务室,不搞一刀切。因此,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指导派出所综合考虑辖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警力等因素,科学划分警务区,科学选点,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办公地点。为了节约资金和方便工作,如没有条件单独设立的地方,可以依托委会、学校、企业等设立。
四是强化社区民警的工作效能,不断提升社区警务工作的龙头作用。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的第一主体,如何发挥这支队伍的工作效能至关重要。主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布兵,解决好社区民警办公前移、工作下沉的问题。二是完善警务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要进一步细化、量化社区警务区民警的职责任务,科学设岗定责,形成制度规范。三是组织培训,解决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问题。社区警务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问题。许多民警对如何做群众工作既不愿做,也不会做。所以,要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四是提高社区民警的待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高社区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进一步把民警吸引、稳定在社区。要全面落实社区民警休假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落实基层民警因公负伤快速救治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救治保障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警务室和社(责任)区民警,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大力表彰。想方设法妥善解决好社区民警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扎根社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一方平安,实现自身价值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基于我市消防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任务伴随着也日益增多,特别是近年来诸如地震、洪涝灾害、雨雪冰冻等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中,消防部队充分发挥了专业性强、业务精湛的优势,起到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为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以灵活、高效、统一的政府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是当前急需着手解决的工作,是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社会和谐安全的一条良策。笔者结合消防部队的一些实际情况简要地谈谈自身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一、当前应急救援机制存在的问题。
1)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的薄弱。一是救援力量少,难于处置重、特大事故。目前,各地专业性质的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中小城市,真正专业性救援力量除消防、公安、武警外,只能依靠省会或较大城市以及国家专业的抢险救援队伍进行支援,不能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处置和救助。二是专业性不强。大多数救援队伍没有经过系统地、专业性的训练,接触重特大救援事故较少,使之一旦遇到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置。
2)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存在着问题。一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定不细。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模糊、混乱不清,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估算。二是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定格式化。应急救援中心在制定市级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哪个救援工具等像这样的问题布置得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从而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发展规律和计划指挥与临场指挥的关系,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三是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事故设定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对策等内容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事故设定过于简单,如只确定一个事故点或是不设置事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危化品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整个预案就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作用,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四是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制定的预案脱节。对于一些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和辖区单位和地区都会制定同一地点的应急救援预案,但是如果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衔接工作,往往就会造成力量部署如停车位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的设置甚至任务分工不协调。一旦出现应急救援中心调动多种力量作战时,就很可能造成作战任务重叠或者应急救援中心制定的预案失去作用。
二、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机制中的优势和重要性。
1、性质和任务优势。消防部队是一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人员集中、思想稳定、纪律严明、行动迅速、作风果敢、抢险技能全面。
2、全天候备勤和快速出动优势。消防部队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人员、装备随时保证在岗在位,接警后,1分钟之内就能携带所有装备出动,迅速地赶赴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按照国家颁布的消防队站建设规范,城市消防队要能在接警后5分钟赶到事故地点,故灾害事故地辖区消防队能在最快时间内,就能赶到灾害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这是其他单位和部门的队伍都无法达到。
3、具有救援应急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优势。消防部队实行科技强警,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消防官兵长期经受灭火战斗、抢险救援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频繁参与灾害事故处置,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救援方法,掌握了较强救援专业理论知识,养成顽强的作风,练就了官兵不怕流血牺牲的顽强意志。
4、先进的器材装备优势。消防部队专业的车辆器材装备和特勤器材,为应对各种灾害事故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消防指战员在长期与火灾等灾害事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开发和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各种常规装备和特勤装备。如防化车、化学洗消车、多功能救援车、登高车、移动式生物快速检测仪、化学毒气侦检仪、生命探测仪、破拆、登高、照明器材及设备,形成种类多,功能全的救援器材装备体系。
三、加强完善消防部队各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在应急救援机制中的作用。
1、进一步建立完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的灭火抢险救援指挥部,加强统一指挥调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参战力量的职能定位和责权范围,提高协同作战能力。根据国家、省内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县(市、区)特大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和灾害事故类型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加强区域性和跨地区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建立市级灭火救援专家组,积极参与复杂疑难灭火抢险救援现场的作战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提高组织指挥专业化水平。
2、解决消防部队编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消防部队编制体制薄弱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消防
部队的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器材装备的投入和购置,重点加强特勤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及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矿山、重大环境污染、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科学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一是要准确细致地制定预案,保证质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严格按照预案的六个基本内容(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辩识、评价;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进行制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预见性设置事故大小。二是要简要明确地制定预案,便于使用。要结合各地和单位实际情况,应急救援中心、县(市)和协同单位在救援力量部署方面多做文章,把各参战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与协同作战交代清楚是最重要的,而单位级预案应在上级预案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对实战和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更有指导意义。三是要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实战中发挥最大作用,很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对预案的管理问题。以应急救援中心为例,应急救援中心在对全市(包括县和单位)的预案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勤务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预案效果有人评估。
4、加强和改进执勤训练工作。消防部队要按照勤务实战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灭火救援勤务改革,加强执勤备战,提高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要深化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改革,建立全勤灭火救援指挥部和以信息数据库为支撑的数字化指挥平台,强化各级指挥员技战术和指挥能力培养,提高灭火救援指挥水平。要从实战出发,改革创新训练工作,深入开展执勤岗位练兵活动,强化体能、心理、技术、战术、合成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部队在各种复杂危险情况下的灭火救援能力。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开展以中队指挥、专勤抢险指挥、重大抢险救援事故指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演练,丰富逐级指挥的形式和方法;着眼战训基础工作,研究、制定、完善了大型市场商场以及高速公路抢险救援、反恐怖、防生化等特殊条件下的作战预案,为应对突发情况下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积累指挥经验;采用多种训练模式,加快装备技术训练单一型向装备技术训练复合型、操场示教训练向实战模拟训练、单一兵种训练向多兵种合成训练转变的进程,缩短了操场训练与战场实战的距离。
5、大力提高灭火抢险救援综合能力。全面开展地下、高层建筑、油气储罐火灾模拟和道路交通、建筑倒塌事故模拟训练操法,开展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演练。要建立适宜发展需要的消防模拟训练中心。加快灭火救援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重点部位情况、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对策、危险化学品辅助决策等灭火抢险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灭火抢险救援作战能力。
6、加快“三台合一”建设的步伐。随着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特服号码越设越多。火情需拨119,警情拨打110,路情拨打122,还有其他为数不少的急救号码,这固然反映了专业分工趋于细化的特征,但也出现了许多弊端。一方面由于号码过多,难以记忆,不便于老百姓报警,也容易出现误报、错报现象;另一方面,各“中心”的许多设备和系统相同或相近,职能交叉,造成了资源、经费和人员上的严重浪费。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应急救援情况错综复杂,需要统一协调指挥,却常因分属不同部门,而无法得到及时高效处理。“三台合一”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财力、物力和警力,降低了警务运行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多方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110、119、122“三台合一”后,将有助于建立一个集中、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形成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分类处置、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从而消除各台之间忙闲不均、信息不畅、层层转警、多头请示等诸多弊端,提高警方在面临突发事件和危急情况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防控处置能力,促进急救指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构建和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真正担当起市民的“保护神”角色。无论是国内频发的重大事故,还是震惊世人的东南亚海啸灾难,都警示我们构建完善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和救援机制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许多地方对突发紧急事件和重大事故缺乏明确的统一指挥机构,加之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部门,一旦出事往往临时组织,难以协同作战。因此,改变有悖于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最优化趋势的做法,建构完善的社会应急救援机制,加强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发挥其在危机处理中的公共协调权,是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7、整合资源,完善保障体系。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是我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顺利有效运行,及时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迅速恢复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各级政府应充分提高各部门和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从而对资源的配置、储备、布局、优化、调用等方面形成具体规划、措施和办法,充分做好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设施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特殊资源等保障工作,这是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