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

时间:2019-05-13 18: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

第一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陈国富加入时间:2009-10-10 12:49:51点击:1349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已成为伴随人们一生的活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关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成为学习型的人,组织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学校和家庭作为教育年轻一代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其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成长。现实中家长和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学习习惯等品质的培养。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强调关注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指导性学习等理念,应该说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但教师理念与指导学生的实践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流于形式之嫌。家长对新一轮课改认识不明确,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仍就按过去的经验教导孩子,死读书、读死书,迷信权威,缺乏独立性„„。教师和家长更多地把精力用在学习的结果上。而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些正与学校教育改革背道而驰,也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当今社会的发展,时代信息和internet的完善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好各门功课,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地处镇江市南门外城乡结合部,本地学生多为农村孩子,再加上近年随着镇江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子女占我校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以此情况为契机向市教科所提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课题研究,力争在下面的研究中努力培养我校学生学习方面的好习惯。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习惯,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

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小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有:

1、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

2、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3、预习的习惯

4、认真听课的习惯

5、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6、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7、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8、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0、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上升的过程。随着学习习惯的逐渐形成、成熟、定型,最终成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不懈地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树立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知道良好学习习惯应达到的要求。形成各年级段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系列要求,并逐步养成积极参与,主动合作、探究、开放、自主的学习习惯,并把这些学习行为经过自觉操练或不自觉重复,最终成为自动化的学习行为习惯而爱学习,善学习,成为其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学习习惯的培养涉及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识和态度,也与家长、教师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息息相关。为此,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

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质研究;

2.做好调查问卷,我校应研究解决学生学习习惯中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做好我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因素分析;

4.研究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并形成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课题开题前,设计问卷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情况,教师和家长的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还要了解与学习习惯培养有关的理论和做法,以便确定研究题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2.个案分析法

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个案材料的积累、分析,进行个别指导。

3.行动研究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注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边研究边总结,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方案,修改计划,再进行研究。

六、主要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1.成立市课题组,确立实验班级;

2.确定市课题组成员,签定协议书,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3.制定问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4.研究论证并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

5.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08年12月----2010年1月):

1.各课题组成员根据题组提供的实验研究思路,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具体实验研究;

2.通过教师、学生交流经验,召开研讨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等,修改、补充、完善实验方案,调整实验研究计划。

3.验证实验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1.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2.请市教科所对课题进行总体评估、验收;

3.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七、组织管理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落实好相关措施,学校成立课题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负责教科研日常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孙文生(全面负责课题组工作)

副组长:卢海程(主抓课题组工作)

课题组成员:

范优宝、戴龙霞、朱伟玲(负责语文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卢海程、戴林兵、陈国富、徐燕、潘荔(负责数学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

陈红军、吴婷(负责英语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

第二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研究方案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实验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

1、课题研究现实意义

对于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讲,习惯的比技能的传授更重要。因此,把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放在了写字教学最重要的位置上。在当今课改大潮中也有很多学校已经或正在研究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也有很多的研究报告、论著诞生;但就我们小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写字习惯差、字体不工整,卷面不干净等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等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2002年5月,教育部基教[2002]8号《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我们认为:搞好写字教学,进而搞好书法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多的识字,更好地完成各科书面作业;而且对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审美教育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这是由于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畴的承认。也就是说,写字教学具有育德、启智、冶情、健体等多项功能,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小学语文教学新使命背景

对于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在本地明显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与家庭教育中,普遍忽视、轻视写字教学,缺乏对学生写字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忽视学生写字技能的训练,学生普遍都存在着写字习惯差,坐姿、执笔方法不正确,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再有,在以往的写字、书法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特长生的培养,淡化大多数学生写字技能的提高。有关专家曾经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好汉字是我们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形成的启蒙期,而对小学生进行写字与书法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智力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书写能力的形成过程与培养人的思想、意志、毅力等诸多非智力因素也有着密切联系,搞好写字教育必将有力促进学生这些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以及重要观点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外型优美、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和艺术美,最能给人以想象的文字。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文字,只有汉字的书写演变成为一门艺术,而且在国际艺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把中国字写得规范漂亮,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做到的。把学好汉字纳入课程改革中,进行写字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练出一笔好字,同时也是以写字常规为手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人能写字,字同样也能“写”人。写字教学给我们一个启示: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

素养的提高。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它对提高民族自信力,加强文化凝聚力,提高人们的美学、美育水平都大有益处,作为书法教育的早期教育写字教学尤为重要。

写字具有实用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字大多是写给别人看的,必须工整、规范、让人看着舒服。写一手好字,将来就业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其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正因为写字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实用性,所以写好字是事关民族素质的大计,是每个中国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志。正如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曾说:“写字的意义已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感情、认知上去。

写字具有审美功能,能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写字实际上是一个感受美、探索美、领悟美和表现美的能动的构建过程。鲁迅先生有一段精辟论述:“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他还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字是一个人的第二仪表,是一种充满激情的审美导引。因此,写字教学是美育的有效手段。

写字能熏陶学生的优良品德。郭沫若先生早在1962年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写到:“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郭沫若先生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事实证明,要想写好字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苦练,学生的韧劲与耐力,正可以从汉字的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来获得,从而培养出蹊、契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格。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关注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文字,就产生了传授文字的写字教学。早在甲骨文、金文时代,就开始了家传师教式的写字教学;秦汉时出现了私塾,把识字、习字作为传授文化启蒙的重要手段;到了清末明初废科举兴学堂,中小学开始设置了写字课。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以临习名家碑帖为主要方式的写字课,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了较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纲要和教材。在当今课改的大浪潮中也有很多教师已经或正在研究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也有很多的研究报告、论著诞生,但就我们宁夏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实际教学与家庭教育中,普遍忽视、轻视写字教学,缺乏对学生写字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忽视学生写字技能的训练,学生普遍都存在着写字习惯差,坐姿、执笔方法不正确,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一致认为: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终身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重要,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研究,抓紧改进,为此,我组选定了本课题。

四、本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界定在“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个范围内的,因而本课题对以下概念进行界定:

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令人满意的、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农村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渐养成而且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令人满意的、好的写字习惯。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研究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与爱美情趣。

研究内容:

1.充分认识写字教学与学生终身学习、工作、自身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研究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3.研究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A、探索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策略;B、摸索小学生书写技能形成的规律及特点,不断改进写字教学。

4.引导学生通过书写艺术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课题以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总结法和统计法。课题组制定写字教学研究方案,提出课题假想。在实验中,以课堂指导为主渠道,以为学生提供练习空间为辅渠道,注意纵向跟踪和横向比较,将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反复验证。

七、研究实施步骤及预期研究成果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成果预设

本课题研究总时间预计两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1)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组,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班级,确定实验教师。

(3)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方案,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发放调查表,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小学生的书写现状。

成果名称及形式:调查报告《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的调查结果》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8月)

(1)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2)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3)组织阶段性研究经验交流活动。

(4)进行阶段性研究经验交流会。

成果名称及形式:论文《试论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差的原因》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

(2)撰写研究报告,整理典型案例、优秀论文、经验交流材料。

成果名称及形式:论文《提高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及方法》

资料《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典型案例》

2、最终完成时间和最终研究目的本课题最终完成的时间:2012年12月

(1)预期达到的目标:在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书写差、乱的原因,总结提出提高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策略及方法,并整理出相关的资料。

(2)最终研究成果:论文《提高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及方法》、资料《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典型案例》

八、研究基础及条件保证

完成本课题在时间、经费保证、图书资料、电教和多媒体设备等科研条件与手段上基本都能得到相应的保证。

(1)完成本课题研究时间、精力的保证

课题负责人及组成人员,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小学语文教学并且在农村小学认教,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本课题的研究,其它诸多方面也都便利于本课题的研究,这就确保此课题不会流于形式。而且特别注重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有积极投身课改的精神以及具备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2)经费保证、图书资料、电教多媒体设备保证

课题组成员,学校、家中都有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学校有多媒体教室,电教设施较齐全,他们本人都掌握了一定的电教技术,打字、上网查资料,都熟练自如,完全可以辅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秦训刚《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2年6月

(2)《宁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研究》《江苏教育》上的相关文章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 东北师大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学网”上的相关文章

九、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及成员

1、课题负责人

小学语文教师

2、课题组成员

甘利娟绿园区红民小学书法教师

刘亚飞绿园区红民小学语文教师

潘茹绿园区红民小学语文教师

3、课题分工

课题前期、中期、后期的调查研究工作全员参与。成果整理分工如下:

阶段成果整理工作负责人:甘利娟、刘亚飞、潘茹.

第三篇:小学生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与认识

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责任心。其中,道德责任心的培养尤为重要。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责任不论大小,都属于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范围。责任无论对人或对社会都是一种庄严的承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尽责的人,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人,就谈不上对别人的守信诚实和在过错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更谈不上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未来负责。而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以国家、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开创者、建设者。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的教育没能遵循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的教育目标,而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责任心的培养与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们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显得苍白无力。,现在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我们认为,对小学生深入进行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责任心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3.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由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的体验、负责任的行为等因素构成,它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会随之越强。在培养学生责任心

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教育变为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主动实践,敢于负责,从而增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渗透性原则

学校教育应当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康的人格培养,而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责任心的培养就构成了主宰、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获取幸福人生的决定因素。习惯的养成教育、责任心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处不在,浸入到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真正的有效的德育,应当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

3.实践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它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扩展而扩展;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光凭说教,不让学生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是不能养成任何责任心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责任心的基础,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⑴ 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⑵ 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⑶ 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⑷ 自然责任心: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研究方法

(1)讨论理解法

: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责任心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背诵古诗文,悟出做人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C 情境体验: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D 行为训练: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 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

行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责任心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和社小学 赖杰燕

(电话:***邮编:537226)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我深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以下是我对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下认识。

一、兴趣、训练促习惯养成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所以抓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我的做法是:反复训练、严格把关、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在对学生进行排队出操训练时,我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静、快、齐”,听到口令,老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直到达到要求,形成习惯为止。

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并持之以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将要求转化为学生可具体操作的行为方式和程序,这对低年级儿童和初始训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例如,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可设计成下面这样四方面的要求:①看——全神贯注地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②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③想——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和同学的回答,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④做——认真动手操作实践和进行练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三、情感带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低年级的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作为班主任要创设更多教育机会,使学生在入情入理的教育中体验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为此,我每天都会利用好晨会课时间,及时把班中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事情,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好坏。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对做了错事的学生提出要求,寄予希望,使孩子们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何振明是我们班的皮大王,一开学我就让他做领读的小老师,带领大家早

读。站在讲台上的他站得规规矩矩,领读的声音非常的响亮,做好了同学的榜样。但好景不长,不久他的坏习惯就暴露出来了,上课插嘴,做小动作。我就跟他谈心,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说:“老师,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我想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就耐心地教育他说:“老师知道一个人的坏习惯是不可能一下子改掉的,可是不能以这个作为挡箭牌,老师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每天要改掉一点,自己督促自己,老师也随时提醒帮助你,好吗?”他听了非常开心,一下课就写了个纸条给我,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就这样,他每天都会来问我今天表现得好不好?如果我说好,他就会一蹦老高,如果我说你表现得还不够,他就会悄悄地做一些好事,现在他上课总是积极发言,课余还主动去督促帮助班里的后进生呢!,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

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第五篇:《小学生课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课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倾听,早就存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今天已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并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我班大多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尽人意,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做小动作,师提问题不举手;有些学生不懂得认真去听别人的讲话,小组讨论,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而《新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当今的时代,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而会不会学习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不好,则学生自觉性差,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现实中,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在此背景下,我抓住其中的一个环节,确立了此课题。

2.课题要达到的研究目的:

⑴通过研究使所代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课堂或课外)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⑵通过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生生交流,“听”的习惯一旦养成,浮躁的课堂气氛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会倾听的学生“说”起来就容易了,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强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总结出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4)带动学生课堂常规的整体提高,使学生在严而有序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得以综合和贯穿,多向受益。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课题理论。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而且有能力克服自身的局限。

2.心理学理论。在心理学中,要求教师通过观察课堂交流过程中双方的以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获得许多重要的附加信息。教师要善于运用观察法得到学生倾听习惯的细节。

三、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所教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听课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听课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并把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及对策运用到全班学生身上。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文献,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②行动研究法:通过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获得学生在实验前、中、后的各种差异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养成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和开展培养活动,并对活动不断总结、反思、调整。

③个案研究法:实验中要对倾听习惯良好的学生和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对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个案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为“培养目标”的达成积累有价值的案例,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④经验总结法:首先,在研究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纠正实验中的偏差,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其次,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四、研究过程:

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2月——2009年3月)

提出课题研究申请,编写实验研究方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提高研究水准。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调研(形成数据),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09年9月)

综合开展有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习惯素养

1.培养倾听习惯良好的的“文明使者”,让他们在全体学生中起示范作用,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这个行列。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促进学生倾听素养的提高。

2.成立“倾听习惯培养小记者站”,组织学生收集各种学习资料,经过筛选,宣传,扩大影响。

3.教师研究制定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策略,全面启动本课题的研究,在这过程中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并不断总结,修正研究思路,推进典型倾听习惯培养经验交流,进行定性评价,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研究成果展示,含学生的习惯养成日记、学生作文、习惯养成活动汇报等,教师的书面汇报、论文总结、课堂教学展示等。

五、主要措施;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愿意倾听

1.把握心理,营造氛围

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情境图中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创设好的情境。

2.有效激励,鼓励倾听

①言语激励。

②荣誉激励。

(二)积极引导,使学生学会倾听

1.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2.榜样示范,仿效倾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最直接的镜子。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学生口头交流的时候,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充分得到尊重的气氛中交流,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流畅,否则将挫伤学生再次交流的积极性。当有些学生的叙述显得拖沓和罗嗦时,教师也不应该粗暴地打断,而应耐心地听他讲完,再予以指正。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倾听

1.细化“倾听”要求

学会倾听,不单单是用双耳倾听,更要用心去倾听,边听边思考。课堂上教师可把学会倾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来抓,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四心”:细心、耐心、虚心、用心。

2.提倡“注目”倾听

在全班学生交流发言时,要求其他的学生向发言者投去关注的目光,并用友善或欣赏的态度来关注,以鼓励发言者说得更好,也促使自己听得更专心。当发言的学生在前排时,就让其适当地侧转身子,如果发言的学生在教室的后排,则让前面的学生适当地转过身体。

(四)强化训练,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1.以小组合作为阵地,强化倾听的方法

2.以专项训练为依托,培养倾听的

下载《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推荐五篇]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2009-8-5 15:24:14 阅读数:697 网友评论:0 (顶:0,踩:0) 条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书写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和......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课题的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课题的研究方案 —— “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创建”子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位于开福区的最北端,离城区较远,生源主要是本地的农民子女,但是我们自安小......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我从事低年级教学已经几年了。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还不懂事,如上课坐不住,肯讲话,好动。思想开小差等坏习惯,,要不断进行组织教学,上一节课至少要组......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课题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 究 方 案(数学学科)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李翠兰 我校自课题申报以来,紧紧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课题实施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