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19-05-14 09:5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2009-8-5 15:24:14 阅读数:697 网友评论:0(顶:0,踩:0)条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

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这样,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2、目前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2、书写潦草不规范,坐姿差;

3、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

4、课堂上不善于动脑,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缺少个性;

5、学习缺乏自觉性,作业懒散,做事拖拉;

6、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

7、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老师教学工作被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我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制定“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督促、学生的自我管理下,养成如下习惯:

1、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2、书写规范,坐姿端正;

3、认真倾听的习惯;

4、课堂上善于动脑,不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有自己个性;

5、学习自觉,作业不懒散,做事不拖拉;

6、善于使用工具书,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

7、养成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精心设计师生问卷,在各班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我校小学生学习习惯有关内容的数据。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的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与研究改进方法、提倡素质和能力,实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4、观察法: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注意他们在不同课堂情景中的表现方式,同时要观察学生教师的反应。

5、案例研究法:本课题通过模拟在校选择的师生典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找出规律。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5月

①、成立学校中心课题组;

②、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③、制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性的教学环境研究”子课题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2009年6月——2010年10月

①、深入落实课题实施方案:

②、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③、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④、每学年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⑤、每学年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底

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集,接受专家鉴定。

七、课题成果与形式

1、子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若干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争取发表或获奖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威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三项主题活动”课题研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制定威海市第八中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的文学家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威海市第八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通过调查了解,发现不少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⑨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⑩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选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第一,国内外有关行为习惯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张向葵、关文信著)等。许多学校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初中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而言,适应性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面等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显得薄弱。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第二,坚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进行的,师生的观念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我们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为导向,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课题研究。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对于创造性学习习惯的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深入、广泛地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整套能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序列。对于基本学习习惯的研究已从理论研究深入到实践操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培养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观念的逐渐更新,孩子们具有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应再只是基本习惯而已,而应该养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学习习惯。只有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革命。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以创新思维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个性化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即按照他们的个性特点去再塑他们个性化的学习习惯。

对此,我们认为,学习习惯培养的发展将越来越显现如下的趋势:

第一,在培养内容上,除要完善一整套基本学习习惯培养系列,更要对创造性学习习惯进行深入扎实的研究.第二,在培养方法上,在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内部动因的激发,做到规范科学,突现个性。

第三,在学习习惯的评价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研究课题,将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从而呈现出它的研价值.1、观念问题: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如何一以贯之落到实处,必须从学生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抓起,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素质都没有,何谈素质教育?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以及有关行为习惯研究的理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水平为目标,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

3、技术问题: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运用教育理论,对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最终探索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实践操作技术。

4、实践问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目的之一。本课题研究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稳定持久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促进学校形成好学奋进的学风,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①通过对学生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通过研究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③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21世纪这个充满活力、充满竞争、弘扬个性、追求创新的新时代,需要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农村初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初中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初中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探索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术,填补了当前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拥有结构合理、学识广博、治学严谨的一流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书万余册,理化生实验室及普教电教仪器、音体美器材设备、教学配套软件等均达到一类标准配备。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形成了八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师队伍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小组。学校及时为课题研究排忧解难;从政策上给课题研究以保障,从财力上给予支持。教导处加强档案建设,制定了科学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交流研究的情况,调控研究的进程,优化研究的方案。为加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工作,我校还将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标准等。对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以此作为教师评职晋级聘任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探索课题研究的新路子,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学习习惯的界定: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

研究依据:有关学习习惯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支撑。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中,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个人内部自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的动力系统。习惯一经养成,人们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去改变这种习惯,这是学习习惯形成应遵循的心理规则。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个体的认知因素,个性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次,个性因素中性格也是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其中意志特征的影响特别明显。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实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行为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家长的巨大影响力,除了在共性要求之外,还必须关注孩子的个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此作为具体实施这一框架的科学支撑。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使学生走上学习科学化之路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初步养成创造性的学习习惯。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4、在培养内容上,要形成一整套学习习惯培养系列,在培养方法上,在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内部动因的激发,做到规范科学,突现个性。在学习习惯的评价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5、通过研究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为初中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2、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研究:(1)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

(2)客观因素的分析(包括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

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

(1)一般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①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②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③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④培养学生认真笔记的习惯;⑤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⑥培养学生及时系统复习的习惯;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考试习惯等方法培养。

(2)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对学生科学用脑、讲求效益、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4、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四大方面,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必须要让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讨论,明确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然后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并分析影响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勤于思考、大胆质疑、自我监控等发展性学习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拟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归因分析。

2、文献研究法。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本地实际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3、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学习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

4、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六、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成果:主要是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典型案例、教育叙事、论文展示、阶段性研究报告,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结果。(2007、12-----2011、7)

2、最终研究成果:主体研究报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理论与实践》专集。(2011、9------2011、12)

3、最终成果转化:①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指导本校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得到养成,学会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学校学风有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同类学校提供可行性经验。(2007、12------2011、12)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的阶段性步骤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7、12——2008、2),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由杨秋兰负责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区、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2、第二阶段(2008、3——2011、7),研究实施阶段。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08年3月——2008年7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由王海华负责。

(2)2008年9月——2009年7月,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刘佳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2009年9月——2010年7月,侧重于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陈华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4)2010年9月——2011年7月,重点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邱焕英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第三阶段(2011、9——2011、12),研究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其它成果著述结集,申请结题验收。具体总结工作由杨秋兰完成。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处、教导处、教科室和后勤处的中层干部为成员,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课题主持者具体管理课题实验研究,充实各子课题组的主研人员,做好协调工作。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

4、对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5、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研人员要走出书斋,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6、研究成员每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7、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处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对课题主研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8、增强成果意识。主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教科室要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向报刊投稿工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开发区级以上报刊发表。

9、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10、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主研人员进行奖励。

八、课题组织管理及成员具体分工 课题领导小组:

长:刘丽波

副组长:杨秋兰

成员:王海华、刘佳、邵建明、刘君、王思海、邱焕英

第二篇: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课题的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课题的研究方案

—— “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创建”子课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位于开福区的最北端,离城区较远,生源主要是本地的农民子女,但是我们自安小学全体教职员工一直秉持着“本真务实,追雅求新”的精神进行办学的,坚持树立“让地处乡村的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的宗旨,而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创办优质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而且写好汉字的意义非常重大。

写好汉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不仅仅可以巩固识字,也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训练,它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过程。让学生写好字,其意义远远超出写字本身。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写字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我通过调查发现极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他们完全把写字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部分学生写字能力较低,达到新课程标准“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求的仅占一小部分。翻开学生的作业,就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写字不符合要求,主要表现为:①占格不当。有的字写得“顶天立地”,有的字缩在格中像小蚂蚁,大小不

一、歪歪扭扭;②比例失调。不该写大的写大,不该写小的写小,有的像“火柴棒”,有的如“扁南瓜”,“千姿百态” ;③错字较多。音近字、形近字乱写一气,或把合体字写得“分了家”。

2、针对是什么原因造成部分学生写字兴趣低下,造成他们书写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笔画松散,无章法可循,错别字连篇呢?我们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分析,主要成因分析如下:

(1)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写字教学一向不大被学校、教师、家长所重视。虽然大纲上有要求,课程表中也排入了写字课,但实际上常常马马虎虎,草草了事。1 部分语文教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养成。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无暇顾及书写的质量,教师批改也只注重字的笔画的对错 忽视对字写得是否美观、规范的评价。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写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对于学生的书写情况关注得就更少了。写字教学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而在家中,学生做作业时,不管强光还是弱光,学生都在写,家长也不给予劝告,以致于孩子的视力日益下降,现在小学生中近视眼数量日益增加。

(2)学生身心的局限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掌肌肉尚未发育健全,力量较弱,对笔的控制能力较差,且姿势也不够端正。另外小孩子对写字兴趣爱好程度相对于其他较为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来说要低得多,性格特点的影响使有些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许多教师不为学生作范写指导,原因是自己写不好;有些教师范字写了,但不规范,随心所欲,为“范写”而范写。教师缺乏写字基本功,手下无“功”,是当前写字教学所以搞不好的因素之一。到小学中段时,老师不能坚持用正楷教学生字,在教学时使用非正楷字教学,在黑板上书写和写评语时寥寥草草,长期以来没有给学生有到模范作用,就导致学生也不用正楷字书写。

(3)电脑普及的影响

经过调查我们在各书店发现,学生字帖销售专柜前显得非常冷清,与作文、习题等专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大部分工作人员介绍,平时很少有学生买字帖,倒是中老年人比较多,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多年了。他们说,以前练字是学生的一种主要课外兴趣活动,现在则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消遣方式。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写得一手好字的越来越少。许多孩子都能熟练地用电脑键盘敲字,但写字却会“爬”,十分难看,且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可随着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日臻成熟,使一部分人误认为有了电脑,写字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加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学生、家长重知识、成绩,疏忽了写字基本功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不正确,书写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更认识不到书写水平对学生品格养成教育的影响。我们将通过写字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写字能力的重要,并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2 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写字这一基本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行为规范。教会学生写一手好字,并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品格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界定:

课堂教学 :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写字能力: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写字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能力。

三、目标要求

通过对学生有计划、分步骤的系统训练和培养,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形成正确的写字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提高教师写字能力。首先,在教师中形成写好字的良好风气,通过一些活动,使教师从书法中找到乐趣,并使书写质量不断提高。

2、锻炼学生写字能力。使学生自觉纠正不良写字习惯,逐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在写字前观察、思考和写规范字的习惯,克服在作业中依赖橡皮的毛病,把“写出一手好字”当成自己的一项技能,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逐渐提高写字速度和质量,努力使学生的写字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3、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从小掌握汉字的写字技法提高写字技能,从写字中发现美,进而去创造美,在创造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写”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确立阶段目标。采用的方法有:各科任教师协助,对学生“写”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写字姿势、质量、速度),制作调查问卷(包括问卷方案、问卷、问卷统计以及问卷分析),确立阶段目标。制定班级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中期研究阶段)

针对“现状”开展活动。

1、组织学习,明确目标。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阶段奋斗目标,各学科渗透良好写字习惯养成教育活动。(2014年2月份——2014年6月份)

2、多形式评价,集体提升。纠正与激励相结合,采用方法有:自评、互评;小组评、班级评、年级评;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2014年9月份——2014年12月份)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对自己承担的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以及积累的个案材料和大量的零散的各种相关材料加以分析、提炼、整合,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和报告,完成《结题研究报告》、《结题申请报告》、《课题工作报告》、《自查报告》。(2015年1月份——2015年12月)

五、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组织教师充实自己的理论,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日常的研究活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探寻好的方法,使学生乐学。同时进行优质高效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和子课题研讨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研究的水平。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调查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学生对写字习惯的态度、所需,以便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 :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实验对象变化、发展状况的观察,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的验证和完善假说。

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六、具体措施

低段学生尤其是我们现在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写字习惯较差,交上来的作业不管是拼音还是抄写的生字都是东倒西歪的,格式也不正确,所以语文老师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纠正,教他们正确的书写方法。而且小学生在生理上对写字的细微动作 4 不注意,心理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写字了,我们可以对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小奖励,如一枝小铅笔、一本小本子,乃至低年级的小朋友,奖给他们一颗小红星,都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精神动力。

中段学生在一、二年级写字的基础上学习笔划特点,用钢笔正确书写偏旁、词语、句子;学习用毛笔描红;继续巩固字的笔划特点、作文书写用钢笔正楷誊写,知道字的结构特点,以词语、句子书写为主;学习用毛笔仿影;在习字时,相应地练习一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容,如:国歌、校训、校歌、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写字教师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书写状况,加强习字指导,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展示成果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字的兴趣,增强习字的成功感。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顺口溜如:“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子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其次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应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过去抓学生的坐姿,握笔,只要求做到“三个一”,至于为什么要“三个一”,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难以坚持,现在,我把工作做到细微处。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靠近笔尖,学生立刻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再让学生手指离笔尖稍远些,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与桌沿一拳的距离了。这样,使学生在体验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另外,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让家长不断的提醒孩子,在写作业、练字时都保持正确的写作姿势和握笔姿势。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长期以往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面”。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 5 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做写字的习惯真是让人担心。有的书写方法不当:有横握着笔,有拳握着笔,有的一直握到笔尖处,有的又远离笔尖。有的落笔太重,每字的一笔一画都是那么用力,仿佛是在刻字。有的落笔很轻,仿佛蜻蜓点水。有的坐姿不正:斜着坐的(摆出喝茶老人的姿势),弯弓坐的(像上了年纪似的),有的手托下巴,(好像头会掉下来似的。)那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呢?这是此课题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基础。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顺口溜如:“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子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

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学好规矩,循序渐进”。写字技巧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为此,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我们把八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范字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各个象样。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

3、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好习惯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在众多正楷字帖中,一些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等的字帖都是很好的范本。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6 如临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4、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惯

勤学苦练是古今书家的共同之处。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做法是讲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我们在写字课中有重点地介绍他们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在碑前观了三天才离去。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我们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即教学生字时有机地进行写字指导。当然,仅靠一周一节写字课,学生是不可能把字写好的。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练字的计划。确定每天练字的时间,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5分钟练字,回家练15分钟,并要求家长督促,真正落实“天天练”。因为有了老师的指导,家长的督促,学生进步更明显了,兴趣更浓了。

5、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天天在练字”。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面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写字的习惯。为此,我在写字课上,对学生反复强调,一定要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有“提笔即是练字时”这种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特别要抓紧日常各门作业这一练写字的最好机会,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要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七、预期成果

1、推出成功的学生书法作品47份。

2、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若干。3.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4.形成较优秀的写字教学案例若干。

5、形成研究论文若干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我校在教研主任刘主任的带领下,已经做了多项可行性的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一次的研究过程中,既锻炼我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激发我们的科研热情我们坚信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专家、同行们的指点、帮助下,经过全体主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搞好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研究人员,都是乐于钻研、敢于吃苦的中青年教师,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九、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1、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名单 特别顾问:刘厚军

组长: 麻邵英(自安小学 语文教研组长)

成员: 黄丽梅(自安小学 语文教研副组长)

江锦辉(自安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郭爱军(自安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陈和平(自安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毛建萍(自安小学 市级骨干教师)

黄晓林(自安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石芳君(自安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陈 玲(自安小学 班主任)

刘英姿(自安小学 班主任)

宋晓珍(自安小学 班主任)

易 浏(自安小学 班主任)

课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宏观调控研究进 8 程。

2、课题主研人员名单

主研负责人:刘厚军(自安小学 教研组长)

参加课题研究,负责课题立项、申报工作,对课题研究进行各方面的协调,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负责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性计划、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并负责课题资料的保存。

课题参研人员:

黄丽梅(自安小学 语文教研副组长)

江锦辉(自安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郭爱军(自安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陈和平(自安小学 小学高级教师)

毛建萍(自安小学 市级骨干教师)

黄晓林(自安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石芳君(自安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

陈 玲(自安小学 班主任)

刘英姿(自安小学 班主任)

宋晓珍(自安小学 班主任)

易 浏(自安小学 班主任)

参加课题研究实验,负责撰写开题发言稿,收集整理资料负责专题论文,具体实验实施方案及总结,形成主报告。

陈和平(小学高级教师)及时写好简报,实践操作,形成教学案例 石芳君(小学一级教师)参与写字习惯变革的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案例 参研人员:

石芳君(小学一级教师)收集学生的优秀写字习惯的方式 黄晓林(小学一级教师)实践操作,形成教学案例 陈 玲(班主任)实践操作,形成教学案例 易 浏(班主任)实践操作,形成教学案例 刘英姿(班主任)实践操作,形成教学案例

宋晓珍(班主任)参与实践,总结形成教学案例

十、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标》 《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 《有效教学方法》

《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新做法》《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 《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第三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陈国富加入时间:2009-10-10 12:49:51点击:1349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已成为伴随人们一生的活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关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成为学习型的人,组织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学校和家庭作为教育年轻一代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其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成长。现实中家长和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学习习惯等品质的培养。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强调关注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指导性学习等理念,应该说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但教师理念与指导学生的实践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流于形式之嫌。家长对新一轮课改认识不明确,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仍就按过去的经验教导孩子,死读书、读死书,迷信权威,缺乏独立性„„。教师和家长更多地把精力用在学习的结果上。而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些正与学校教育改革背道而驰,也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当今社会的发展,时代信息和internet的完善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好各门功课,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地处镇江市南门外城乡结合部,本地学生多为农村孩子,再加上近年随着镇江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子女占我校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以此情况为契机向市教科所提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课题研究,力争在下面的研究中努力培养我校学生学习方面的好习惯。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习惯,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

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小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有:

1、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

2、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3、预习的习惯

4、认真听课的习惯

5、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6、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7、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8、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0、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上升的过程。随着学习习惯的逐渐形成、成熟、定型,最终成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不懈地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树立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知道良好学习习惯应达到的要求。形成各年级段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系列要求,并逐步养成积极参与,主动合作、探究、开放、自主的学习习惯,并把这些学习行为经过自觉操练或不自觉重复,最终成为自动化的学习行为习惯而爱学习,善学习,成为其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学习习惯的培养涉及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识和态度,也与家长、教师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息息相关。为此,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

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质研究;

2.做好调查问卷,我校应研究解决学生学习习惯中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做好我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因素分析;

4.研究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并形成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课题开题前,设计问卷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情况,教师和家长的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还要了解与学习习惯培养有关的理论和做法,以便确定研究题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2.个案分析法

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个案材料的积累、分析,进行个别指导。

3.行动研究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注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边研究边总结,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方案,修改计划,再进行研究。

六、主要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1.成立市课题组,确立实验班级;

2.确定市课题组成员,签定协议书,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3.制定问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4.研究论证并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

5.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08年12月----2010年1月):

1.各课题组成员根据题组提供的实验研究思路,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具体实验研究;

2.通过教师、学生交流经验,召开研讨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等,修改、补充、完善实验方案,调整实验研究计划。

3.验证实验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1.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2.请市教科所对课题进行总体评估、验收;

3.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七、组织管理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落实好相关措施,学校成立课题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负责教科研日常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孙文生(全面负责课题组工作)

副组长:卢海程(主抓课题组工作)

课题组成员:

范优宝、戴龙霞、朱伟玲(负责语文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卢海程、戴林兵、陈国富、徐燕、潘荔(负责数学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

陈红军、吴婷(负责英语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

第四篇:《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正确的坐姿、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内容。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技巧等综合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使学习变为容易。学生学会了学习,必然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赫尔在其学习理论中就提出了学习过程是由内驱力和习惯或习惯强度两方面的因素构成,当内驱力为零时,反应势能就会为零;当内驱力增大时,反应势能就增高,增到多高,这就要视习惯强度而定。尽管赫尔的观点也有不足之处,但他重视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给予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即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的制约,这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重视研究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所谓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三个部

分。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习惯与元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在其生成学习论中指出,生成模式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人们倾向于生成与以前的学习相一致的知觉与意义”。”各项研究都证明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已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积极投入地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是学生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长远的意义、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家庭学习为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是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范围很广,在课堂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途径探索;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如何利用少先队阵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初探。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途径探索,难点是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初探。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使用示范诱导法、观察法、调查法、对比法和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的组成领导:

课题组组长:罗寿文

课题主持人:钟随波

课题组成员:罗全新、王奎、五、课题研究过程及基本方法

该课题申报成为十堰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到外事市以及周边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进行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

四、研究策略及过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本校小学部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预习复习情况,家庭作业环境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对待各科作业的态度等18道试题。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等。

课题组要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拟订了三份调查报告。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针对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三份低、中、高年级实验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另一方面课题组每名成员选择了一名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名学习习惯好的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三、借助“各方”力量,内外因素结合,促使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

其次,我们要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孩子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内因、外因”谁起作用的辩论会,“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教室、家庭、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开设科研沙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七、课题人员分工

徐丽小学生数学、综合科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李倩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尹鹏小学生英语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的成功者。”

第五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对习惯形成的解释是:“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建立、巩固并臻于熟练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学校每个老师都担负着几十个孩子的教育教学任务,要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学生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儿童刚入学即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应该从低年级起,老师就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一、教学生明白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使人终身受益。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孩子年龄小,他们对学习的目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自己学习的习惯,由幼儿园的以“玩”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入学就要立规矩,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其生命才能放出异彩,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只有学生明白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后,学生才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可能。

二、一般学习习惯的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整理和使用习惯等。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习惯训练。如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发言时声音洪亮。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课前准备儿歌:“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准备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文具摆放儿歌:“书包左边放,文具盒在右上,本堂课用书本、摆在面前好取放。”最后,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形成的技能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阶段,多以鼓励加奖励的正面强化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及时的提醒、督促、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人人养成好习惯,班级面貌自然得到发展。

三、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不同,我们把它称为特殊学习习惯。像语文学科的书写习惯,是低年级学生必须养成的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指导学生握笔运笔,而且要指导他们按笔顺规则书写,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语文课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善于倾听,善于表达,课堂上师生才能够收放自如。高效率利用课堂40分钟。班主任和班上其他任课老师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老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从点滴入手,循序渐进,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四、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施策略

科学安排,由易到难,逐步积累,注重差异

我们不能因为习惯的重要,而一下子对学生提出一大堆养成习惯的要求。起先让孩子服从2---3项容易达到的要求。如果用大量的规则去要求孩子,那你就是迫使他去违反它们中间的这一个或那一个规则,因而你想使他养成的习惯也不可能在他身上扎下根来。在一个时期内(如一个学期),只能重点培养一两个习惯。例如,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入学初,应该从“明日学具,准备齐全”(每天晚上按第二天课表准备齐学具),“读书写字,姿势正确”(一尺一拳一寸和执笔姿势)等动作性习惯入手培养;“读书看报,查找资料”“学有目标,学有计划”,则应在中高段重点培养。

培养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各自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达到要求的能力有差异,老师可以分层次对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要求。让学生在进步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采用多种激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每当学生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肯定或奖励,那么他发生这种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这就是“正强化”。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代币制。如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哪天做到了,就奖励一颗星,没做到就不奖,积累了五颗星换一个月亮,积累了五个月亮换一个太阳,积累了一个太阳就兑现事先约定的奖励。所定的行为要具体、可行,最终的“强化物”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这个方法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2].行为契约。由父母与孩子签订(亲子契约),也可由老师和学生签订(师生契约),双方都要承诺做到的行为,做到了有奖励办法,做不到有惩罚办法,要规定契约的有效时期,并张贴在室内显著位置。这个办法要注意成人与儿童要保持平等地位,承诺的行为要具体、可观察到,惩罚办法要有针对性,讲究适度、巧妙。

教师与家长密切合作

儿童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养成的。儿童的习惯如何,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终生学校。”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不容忽视,父母与儿童的特殊关系,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长对儿童的各种习惯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办家教报,组织家长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增强教育效果,在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氛围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总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只要我们每位老师都具有母亲般的情怀,在工作中多一分耐心与热情,对学生多一分宽容,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我们付出的汗水总会收获桃李芬芳。

下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荐五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该如何养成呢?我觉得要从态度和方法两方面着手: 1、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探求新知识的前奏,能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

    小学生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与认识 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者:段金德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中心学校通讯地址: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中心学校联系电话:***邮编:678200678200邮编:浅谈在语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中期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中期总结荣成12中课题组 荣成十二中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开展以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实践,使这项工作突显出研究特......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张书云李赛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制定......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一、制订计划习惯 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订清单式的生活、读书、实践活动计划,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计划......

    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被记者采访时说:“我不是在大学,而是在幼儿园学到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说的这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