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油中片大学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中片大学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中片大学区将在金台区教体局“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金台区教体局关于在全区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指示精神为指导,依据金台区教研室《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要点》和《中片大学区实施方案》,立足三校实际和学期特点,稳步启动工作,扎实推进工作,积极探索实践,争取最大收效,努力使学区各校在更多的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升。
一、主要工作
(一)基础工作
1.完善并落实大学区管理考核评价制度。规范和促进学区的建设和发展,督促和激励各校的主动发展和快速提升。
2.建立并开通大学区专栏。搭建网上学习、研究、交流、宣传及资源积累平台。
3.建立并实施大学区联合教研制度。实行各校在教学、科研部门及学科组层面的对口交流与联合教研,发挥其在教师发展、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建立并实施“三校一体”常态开放制度。互通信息,为对方提供交流条件和保证。
(1)常态开放学校课堂。涉及观摩学习听课、指导督导听课等。
(2)常态开放学校资源。涉及网上资源、校刊、校报、考试试题等。
(3)常态开放教研活动。涉及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等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
(4)常态开放学校大型活动。涉及“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语文课本剧、英语风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
(二)重点工作
1、开展学校领导培训及管理研讨交流。通过举办学术报告、深入学校调研督导、开展研讨交流等形式,促进领导专业的发展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效益的增长。
2、开展教师培训及教学、科研交流。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互派教师上课、开展自由听课、开展联合教研、组织学区联考等工作,促进教师的业务提升和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开展学生学习、培养活动交流。通过联合举办学生体育、艺术及主题教育和学习等集体活动,促进各校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学生的成长发展。
4、开展针对各校发展的调研督导。通过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调研了解,发现问题,敦促改进,促进发展。
5、组织大学区工作开展情况的阶段性总结与研讨。
二、具体安排
(一)认真准备,做好相关基础工作(2013年9月26日前完成以下任务)。
1.完善并确定《中片大学区实施方案》、《中片大学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完善并落实大学区管理考核评价制度;
3.建好三校大学区网上交流平台,开学第一周网上资源全面向对方开放;
4.完成大学区联合教研制度、机制的建立。
(二)加强管理,开展学区调研指导。
开展一次调研指导活动。对各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调研,通过调研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指明发展方向,督促学校改进,力促学校发展。
(三)立足常态,开展学区联合教研。
1.每月举行一次学区联合教研活动。组织三校教研组长交流学校教学、科研情况。
2.三校各学科组,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业务交流。
(四)精心策划,开展学区统一活动。
1.开展一次学区“同课异构活动”,确立主题,明确目标,加强组织、交流、研讨和总结。
2.举行一次学区“高三考试”检测,结合试题分析和成绩分析,组织考试之后的高考研讨交流。
3.举办一次学区“学生模联活动”,选好主题,设置主会场、分会场,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五)及时总结,不断提升学区工作。
举行一次学区工作开展情况的阶段性总结与研讨,全面总结工作,认真研讨问题,不断改进工作。
三、总体要求
1.学区全体成员要积极树立“大学区”意识、“办学共同体”意识和“学区人”意识,针对学区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热情投入,争取获得最大的发展增量。
2.学区长学校要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毫无保留输出资源,积极主动提供支持,同时,虚心学习各成员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全力促进学区建设和各成员校发展。
3.各成员校要密切配合学区工作安排,主动输出优质资源,积极吸纳其它学校的先进经验,为学区建设和各自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所有工作,力求“高起点设计,高目标要求,高质量落实”,力戒形式,务求实效。
中片大学区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9月
第二篇:大学区片工作总结
明德大学区片工作总结
自区教育局提出大学区管理工作以来,我校作为明德片片长,能够认真按照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学区片工作,在充分理解大学区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强带弱,结合明德片的实际情况,以联校教研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思路,分层推进,强化管理,为大学区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落实朝阳区“大学区”管理的要求,片内学校各司其职,明确工作思路和方向,3月18日在明德小学四楼小会议室召开了明德大学区片教学校长工作例会。这次新学期的教学校长工作例会由明德小学吴丹阳副校长主持。五所学校教学校长共同谋划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本着校校参与、经历过程、体验快乐、培养能力的原则,确定了英语学科优秀教研团队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流程。
二、“大学区”人力资源共享,实现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最能体现大学区优势之一的就是集体备课和开展教研活动,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常规:凡是教研员或各部门在我校搞的各种教研活动,或者是我们自己组织的活动,我们都会把学区内的相关老师请到我校一起参加教研。
5月27日下午,明德小学承办了朝阳区首届中小学综合学科教师才艺展示大赛。此次大赛共分音乐、美术、体育和心理四个学科进行展示,其中,我校综合学科教师们多才多艺的表演、形式各异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博得了大赛评委的一致认可。大赛在激烈紧张的氛围中进行,我校音乐教师团队以优美的器乐和震撼的中国鼓,一举夺得了综合学科教师才艺大赛(音乐教师分赛)的特等奖。美术教师团队以独具特色绳画作品的《孔雀》和学生的书画作品,荣获综合学科教师才艺大赛(美术教师分赛)的特等奖。体育教师李军老师则以高超的控球技术荣获综合学科教师才艺大赛(体育教师分赛)的一等奖。
此次大赛,不但使我区综合学科教师素质齐头并进,打造综合学科教育教学特色,也体现了我校艺术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使我校综合学科教学工作得到教育中诸多教学专家评委们的赏识,教育局德育领导们的认可!也使明德小学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和心理四个学科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们从艺术教育中找到自我,在体育活动中完善自我,在思想教育中坚定自我,在综合课堂中发展自我。通过活动,使我们感受到:大学区联校教研,可以共同解决所有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校本教研更加具有实效性,教研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活动的开展,也打破了以往各校间相互封闭教研的局限,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片内各校教师的优势互补与交流共享,促进了大家的共同提高。
三、“大学区”课程资源共享,实现学校共同发展。
打破区内原有学校界限,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实现学区内统一组织教研活动、统一开展质量监测(片内学校分工明确,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联合命题,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统一组织校本培训、教师培训。
为了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共享教育教学资源,2014年3月24日,“吉林省孙小华美术名师工作室教学开放活动暨朝阳区孙小华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在明德小学召开了。此次活动面向省、市、区中小学校全员开放并与朝阳区名师送教活动和朝阳区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阶段活动相整合。
活动伊始,先由工作室主持人孙小华老师对工作室活动宗旨及工作室本次活动作了简单的介绍,明德小学吴丹阳副校长做为工作室主持人所在校和此次活动承办校的领导进行了发言。接下来由工作室成员同时还是朝阳区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特聘师傅东北师大二附小马宏艳老师讲授了五年级《扭拧折弯》一课,马老师向大家展示了附小先进的小学教育理念和新颖美术媒材所构建的课堂呈现状态,让听课教师感受到了与传统教材、教法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第二节公开课是白城市洮北区平台小学闫芳老师讲授的一年级《谁画的鱼大》一课,闫老师营造的温馨趣味的的课堂氛围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尽情想像创作表现,展示出一名充满爱心和教学智慧的成熟教师的魅力。
两位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最后由主持人孙小华做了题为《做有生命力的美术教师》的讲座,孙老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她对美术教育教学中怎样寻找教学兴奋点转化成科研点进而拥有专业生命力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独到思考和见解,使老师们领略了她深厚的教学功底、睿智的教学智慧、刻苦的探索精神,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反响,使大家深受启发。
本次活动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引领,还加强各个学校间在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实现了教师专业生命气息的传递,真正做到了高效的资源共享。
历经半年的精心筹备,在朝阳区进修学校小教部正确指导下,明德大学区片“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彰显生命活力”主题教研活动在今天圆满落下帷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长春市英语教研员史才春老师,朝阳进修学校刘晓玲副主任,于凤兰副主任和全体教研员,以及各学区片片长和部分英语教师。
活动共分为5个环节。首先,是明德大学区片负责人吴丹阳副校长做简单的汇报。接下来是分别来自富锦和明德小学的2位英语老师的课堂展示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3个环节 “如何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专题论坛活动,在交流中,老师们不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史才春老师也针对教师现场提出的关于“文本再构”的问题做出了精彩回答。不仅使我们受益匪浅,也把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第4个环节是学生的英语汇报表演,孩子们的精彩表演,也为活动锦上添花。
5月7号上午,在明德小学举行了明德大学区片“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彰显生命活力”主题教研活动。参加会议的有市英语教研员史才春老师,区进修小教部的主任,英语教研员徐红、张秋芬老师及各校英语组老师。我校由教学校长任伟校长亲自带队,英语教师李杰和四年一班学生刘岳坤参加了这次活动。英语教师李杰参加了英语论坛活动,在会上探讨了关于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并在论坛中讲了在特教英语课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自己存在的一些困惑,这都引起了参会教师的感慨。市教研员史老师觉得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很不容易,向我们特教教师致敬。论坛后,片上各校表演了节目,我校学生刘岳坤,用流利的英语向所有帮助过他的人表达了一颗感恩的心并与明德小学学生一起表演了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参会教师无不为他流利的口语,身残志坚行为所感动,许多老师都留下了眼泪。当他走下舞台,许多老师都冲他竖起了大拇指,鼓励他,表扬他,让他继续好好学习。从参加这次活动中看到我们的孩子,虽然可能存在身体或智力上的残疾,但他们通过努力,完全可以与正常孩子同台,依然可以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2014年5月12日,吉林省“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观摩研讨活动暨2014年吉林省“做中学”工作会议在明德小学南五楼多功能厅召开。光临本次会议的有吉林省小学科学教研室王秀霞老师、长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王玉琢老师、长春市朝阳区进修学校副校长崔红及来自省内的长春、吉林、通化、白城、白山五市区教研员和各“做中学”项目实验学校的校长、实验教师。
会议由长春市朝阳区进修学校教研员董兴伟老师主持。由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单丽君老师做观摩课《机械摆钟》;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小学张岩老师做观摩课《连接电路》。在这两节课上,两位老师能够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获得科学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用“做中学”教学理念创建科学课堂,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以创新的教学激活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课后,两位老师做了教学设计说明和反思,来自各市区的教研员、实验教师也进行了点评及交流研讨,他们对上课的教师给与了肯定的评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吉林省小学科学教研室王秀霞老师对2014年吉林省“做中学”工作内容进行了发布。
此次会议加强了项目学校和项目教师间的交流与分享,共同提高,保证了项目工作的连续性与发展性,我校教师也在此次“做中学”活动中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她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获得更快的提高。
5月13日下午一点,在明德小学五楼多功能教室举办了朝阳区语文低年级 “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朝阳区进修学校曲淑霞老师主持,会议伊始,曲老师深刻剖析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误区,明确了教师的改进的方向,使老师们如沐春风。这种务实的教育精神也深得老师们的认可。之后,明德小学二年组全体教师对长春版二年级下册第十版块“神话”进行了积极的研讨,大家针对第十板块分别从前置作业的设置、识字写字的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点以及课后习题、表达的训练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教师们的情感和智慧都得以升华。
这次集体备课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展示了明德小学教师的风采。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次集体备课的展示最大的优势,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老师们在交流、研讨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集体备课是明德小学多年来一直贯彻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教研制度。
明德小学教师一直坚持以主题式备课和常规性备课相结合的原则,打造富有明德特色的集体备课形式。此次集体备课充分体现教师们的教研能力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建构的能力。
会后,我区与会的老师们也畅所欲言,交流了看法,大家都迫切希望再次举行这样深入人心的集体汇课。集体备课就像一片沃土,使每位教师在明德这片教育沃土中吸收养分!
四、“大学区”学校文化共享,打造学校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学区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相互牵手,相互促进,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研、师资培训、质量监测、主题活动、教师交流等方面实行整体规划,互相促进。学区内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学区的每一所学校都在拓宽办学空间,挖掘自身潜力、发展优势等方面做努力。我校将继续深化开展“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文化的软实力。
五、发挥“大学区”学校特色优势,形成学校教育品牌。我们逐步把视野从关注硬件设备转移到更加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着眼这六年,为了今后六十年”的办学理念,“书香校园”文化建设,都凸显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学校特色活动,挖掘了学校的内在潜力,形成了“书香校园”的校园文化品牌。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大学区片教研活动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有利于实现学区内各校的资源共享。各学校师资力量和其他办学条件具有互补性,通过协作,各方面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人人都能享受到均衡的教育资源。
第二,有利于实现学区内校际间的交流。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各校在办学理念、文化建设、制度建构、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体系建构、教学策略建构等方面的研究与交流,有助于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使学生受到公平的教育。
第三,有利于实现教师素质的提升。这样的教研为各校普通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第四,有利于发挥区域优质教师资源的价值。大学区教研使一些优秀教师跨出校门,他们的思想、经验、做法在联片教研中发挥了更充分的作用,同时他们自身也在共享中更加优秀、成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学区教研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育智慧与动力,我们愿意在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关怀与指导下,继续探索我们的大学区教研之路,使学区内各校的教育更加均衡发展,使我区教育事业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明德大学区片工作总结
明德小学 2014.7
第三篇:藉口学区2016—2017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16—2017学第一学期高效课堂建设
暨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藉口中心小学 2016年8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及教学任务,坚持质量为核心、教学为中心、课堂为重心、管理为轴心,力争做细做实每一项工作,将“教学是学校第一要务,教研是学校第一生产力,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切实抓好教研、教学、教改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积极营造教研氛围,遵循教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原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工作。
二、教学工作目标
1.教学管理精细化。加大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和密度,“求真”、“务实”、“高效”,努力使教学管理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教学质量优质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创新备课模式,强化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注重反思和精讲精练,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学生素质综合化。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科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本教研形式
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围绕教学主题,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学习做到组内学习与自己自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组内每人围绕主题上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严把“六关”,突出过程管理,力求真实有效
没有好的管理,没有规范的制度,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更谈不上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教学管理工作更要重视过程管理,细节管理,重点通过严把备课、上课、听课、训练、辅导、督查“六关”,点点落实,步步稳扎,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1)“备课”关。备课要考虑三重目标,即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居高临下地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求超前一周备课,本学期各学科均采用手写备课。备课应追求“规范+实效”,让备课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抓好三维目标落实的同时,要切实加强“个人主讲+集体讨论+形成共识”的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杜绝为应付检查而补交备课材料的现象发生。
(2)“上课”关。教师上课,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每一个提问都要力求富有启发,每一种设计都要力求精心巧妙,每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典型规范,每一步环节都要力求严谨相关。在保证知识技能目标顺利达成的同时,强调过程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养成习惯,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听课”关。根据学校要求,积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段,互相听课,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每个教研组听完课要及时组织评课,并有评课记录,对存在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切实起到示范、指导作用。外出学习听课的教师,回校后要在教研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加强随堂听课,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
(4)“训练”关。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反而提高,这是科学实验的结论。本学期既要抓好作业量的控制,又要进一步规范各学科对作业的要求和教师批改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确立正确的作业观,全面认识作业对于学生掌握“双基”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安排各科作业。倡导自己精心设计作业,要把“减负”的重点从学生数量上的减、形式上的限,转变到质量上的保证、效率上的提高上。严格控制单元测试次数,优化节假日作业、作业批改和讲评的环节。
(5)“辅导”关。在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的前提下,认真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使各科教学质量再上台阶。语文老师可着重在习作(写话)方面,数学老师可着重在“计算与应用”方面,英语老师可着重在“听说”方面进行“培优”。教师还应特别注重“辅差”,学期
开始摸清致差原因,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学困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辅导、不放任;力争班级学生的合格率达到目标要求。同时,教导处加大调研力度,及时了解各学科存在的问题,对薄弱年级、学科继续采取跟踪调研,做好学科质量调研的分析、总结工作。
(6)“督查”关。本学期继续实行年级组教学质量包级督导制度,以规范教学行为。一方面抓好教学质量督导,根据不同年级段的教学要求、师资队伍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质量督导,重在对教师工作状态、学生学习情况等做出随机诊断性的了解和分析,提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针对以前质量分析,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的单项抽测,分别安排时间统一进行。调研卷子组织批改后,及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某个知识点或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一阶段中进行补偿教学,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更有效地进行课程实施。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常规督导:教师教学常规包括:听课、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测试及试卷分析等,学校每月抓一个重点进行检查,采用备课组重点检查及教导处抽查的形式,期末集中检查。
(二)深入课堂,强化教学研究,追求优质高效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杜绝“小学科”被挤占及放学上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交叉兼课、加强督查等制度,建立科学的巡课机制,教导处组织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巡课,确保教学课程的安排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研究课堂教学新气象。继续探索不同学
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构建体现课程性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塑造体现先学后教,少讲多练为价值观念的课堂教学观,大力营造有效课堂教学气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参与联片教研活动,实践区域内校际之间的教研共同体建设,实现教研活动的互补性,促进教研活动新的生命。
另外,组织教师认真积极地参加上级部门与学校安排的各种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在活动后能积极的进行反思,并将反思成果实际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我们学校创设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业务评比平台,组织好教师优质课的评比工作,加强新教师的跟踪培养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教师试题(卷)编制、评点以及解题能力活动。
3.着力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教研组和谐发展。本继续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制度制度,努力打造教师教研共同体。各教研组要能结合学校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究,丰富教研活动的手段,积极开展活动,开展好各片联校教研活动(语、数、英公开课),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各教研组制定好教研计划,制定公开课上课安排表,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要求每一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英语教研组教师每人两节公开课(后附上课安排表)。切实保障校本研究的制度化、正常化和规范化。
4.强化教研主题,创新教研范式。要立足于“主题确立、教学诊断、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技术整合”来实施教研活动的转型,要更多地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进入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落实在无处不在的教学活动中间。各教研组学年开始,从教师的需求中确立教研主题,每个学期要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加强教研活动向规范化、深度化发展。
5.扎根教学实践,强化研教合一。科研和教研要同步,要在实践中提高老师的科研能力,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到科研与课堂结合。学校一线老师的研究,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它主要是运用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在其理论指导下,围绕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进行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核心是课堂教学的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只有把课堂作为实验的基地,才能把课堂的经验转化为指导课堂的理论,从而实现教师的“教”与“研”的能力相长。同时,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6.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落实“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进一步深化“因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的“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 的课堂教学要求。各学科要继续推进评价制度的落实,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课堂教学展示“以学评教”进行课堂诊断和后续改进。完善学生评价制度,全面建立
“活力”学生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学生学业负担以及学生学习情绪变化的监控制度。另外,每位教师爱护要每一个学生,不歧视、讽刺、挖苦学生,杜绝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校将以问卷调查和走访家长的形式进行监控管理。
7.做好新课标的研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理念,将新的理念能运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教材研讨来改善以往旧的教学模式,重点做好六年级数学、英语教材教法研讨工作。同时培养新上岗的教师,督促他们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尽快是他们能站稳讲台,为他们今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夯实基础,面对此项工作,教导处要做好新教师过关课活动工作。本学期还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做到: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每堂课的教后反思。每教师个人撰写相关论文1篇,心得体会1篇,优秀篇目推荐发表。
8.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要做一名合格的现代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全面地为教学服务,能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与课堂教学整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学、帮、带”等形式,促进教师教育技能力的提高。
(三)多彩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本学期,我们将以各学科建设的突破口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文化、道德、审美等素养。
1.兴趣小组活动。我们要继续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 各类文艺、体育、科技等快乐社团活动。各社团负责人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充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尝试研究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成果展示及评价考核方案。
2.体育活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加强体育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落实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校园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构建快乐校园。
3.学科竞赛。本学期校内继续开展年级组学科竞赛,结合教体局的安排,结合学校“体育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开展一些校级学科单项、综合竞赛,力争使学生取得好成绩,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补充,使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围绕各年级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每天要充分利用中午和课余时间让学生静心读书,让学生在与经典、与大家、名师的对话中丰厚文化底蕴,汲取做人智慧。
五、完善教研机构,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作用
学校各教研组要在学习教育理论,广泛搜集各科教研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上级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确定教研的目标,全盘部署教研工作,各学科教研组要依据学校的教研目标及学科特点,确定各学科组的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总结。
七、教研工作计划安排 八月下旬
1.制订教研、各学科工作计划;
2.召开教师会议,了解本计划内容;
3.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九月、十月
1.各校、教研组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2011版); 2.学区各片组织联校教研活动(语、数、英公开课); 3.学区各片组织联校教研活动; 4.承办开展秦州区西川片联校教研活动; 5.组织好考试命题工作,做好期中阶段性检测。
十一月
1.六年级数学、英语教材教法研讨; 2.新教师过关课活动。
十二月
1.一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作文学科竞赛活动; 2.总结本学期教研工作,制订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元月
期末质量监测考试
第四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第四联合学区工作计划
第四联合学区2013—2014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快推进实施“联合学区管理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创建教育强区,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本学期联合学区将科学整合和利用各成员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校际间的优势互补,有计划,有组织,有侧重点的开展学区内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联校教研为抓手,以素质教育活动为主阵地,以学科教师交流为突破口,促进学区内各校教育教学的不断提升。
二、工作目标
1.有重点的开展联合学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有秩序的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
3.通过学科教师交流深化联合学区一体化思想。
三、联合区管理的主要工作
1.按照本学区管理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校长联席会议。
2.学区片分别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及工作安排表。
3.多措并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5.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以学生活动为突破口,开展适宜的素质教育活动。
7.统一质量检测,进行质量分析、对比。
四、具体工作措施
1.学期联合学区各校主要领导开碰头会,研究学区工
作的推进方案和本学期工作计划。每月坚持召开一次校长联席会议。
2.各校互相通报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把学区主
要工作纳入到各校的学期工作中,以便统一开展重点工作。
3.通过学区办公网下达学区内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通
知和发布各种教研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4.统一学区内课程计划、教学进度。建立学区质量监
测体系和评价体系,及时召开学情分析会,确保学区内各校教学质量提高。
5.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本学期以《班班通》课题
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开展教研活动。
6.以牵头学校为主办校开展丰富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
动。牵头分别以高效课堂研讨会、一人一课教学观摩及优课观摩等开展活动。
7.开展适宜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各成员校统一每月的素质教育主题,开展丰富的学生体验活动。
8.主动与教育局领导、进校领导和教研室教研员沟通,争取有力的指导和帮助。不断的吸取其它学区内好的经验和做法,改进本学区的工作。
9.学期末召开学区工作总结会,由学区领导小组成员总结本学期各项工作,提出改进意见,畅谈新学期的工作打算。
蓟县实验小学
2013年9月
第五篇:桦甸市小学中片学区第二次区域联动
桦甸市小学中片学区第二次区域联动
活动预案
承办单位:——桦甸市桦南小学
(征求意见稿)
为了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建设”的顺利实施,继小学中片学区成立启动会议之后,我校被确定为“学区区域联动”活动的第二个承办单位。
为了把此次区域联动活动组织好、落实好,按照学区校长联席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此次活动的组织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认识,从而推动全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提升。
以此次活动的展示为平台,帮助教师树立主人翁工作意识,继而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此次活动的全方位准备为契机,真实的暴露学校整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准确把握工作方向,为进一步更加有效的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建设”提供借鉴。
二、活动的整体设想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组织是否得力,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活动的整体设计。为把此次活动组织好、落实好,整体设想如下:
1、活动的主题
以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为主题。
2、活动的具体安排
区域联动活动的基本流程:共设计7项,全程3个小时。第一项:桦南小学刘启魁校长就学校落实“大学区”建设的工作情况和承办此次联动活动的准备情况作工作汇报。(5分钟)
第二项:听课2节(第一节:三年语文第九单元第一课《第一次 》张晓红,第二节:五年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杨桂萍)【语文1节,数学1节。着重体现蔡氏教学模式的落实】。(90分钟)
第三项:部分教师(王冬梅、于善明、逄明波、于凤枝、田晓华)和业务领导听课后现场评课及出课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沙龙:主要体现教师对蔡氏教学模式的内化状况)。(25分钟)
第四项:邱主任就学区第二批“蔡林森式教师”评选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点评。(20分钟)
第五项:学区长讲话。(10分钟)
第六项:抽签确定下次活动的承办单位。(10分钟)第七项:参观展室(20分钟)。活动实施由课改办邱主任主持。
3、筹备工作
⑴、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专题会议,落实相关的工作要求。⑵、召开全校教师会议,通报学校班子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全体教师最大程度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⑶、委派学校的业务领导,根据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际情况,在综合、全面把握与了解的
基础上,确定2名教师,【注】:语文、数学各一节。从讲课内容的确定,教案的编制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以备在活动中进行汇报展示。
⑷、安排布置活动展室 展室展出内容设计:
整个展室展示的内容分为五大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接受承办任务后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工作的记录、相关工作的安排部署、下发的有关会议的文件通知、组织学习讨论的活动记录等等。
二是活动再现。(展室的主体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职能部门组织开展落实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如:学校组织有关活动的通知、文件;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案、工作布置、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具体开展活动的过程性系列材料。如:研讨课、汇报课、展评课的教案、研讨记录等等。
三是研修学习。
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各种研讨活动发现问题后,学校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校本研修培训活动的系列材料。如:学校业务领导进行的业务讲座、理论学习、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材料;聘请上级行政、业务部门有关人员进行的理论讲座、专题辅导材料等等。
四是考核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对教师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
学模式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系列材料。如:学校的考评制度、有关活动考核评价的过程性材料、学校教师提交的业务学习、政治学习记录本、按学校要求上交的学习体会、学习心得等等。
五是成果收获。
主要内容包括:自“大学区”成立以来,学校和学校的教师取得的各层次的行政、业务奖励证书、奖牌、奖状等等。
三、活动的协调
1、活动筹备期间,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制。具体工作任务的安排、落实由中华校长负责。
2、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与执行,排出时间表,以确保高质量的完成此次活动任务。
3、上述工作内容的落实,要求在3月10日前拿出较为系统的活动安排思路;3月30号前进入具体的实战落实环节;初步的准备工作完成后,4月10日前,邀请邱主任和学区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进行第一次验收。4、4月15日之前,按照第一次验收存在和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工作建议,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查缺补漏,使之更加完善。5、4月20日前,邀请邱主任和学区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进行第二次验收,并确定活动的规模和具体时间。
6、协调工作由刘启魁校长具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