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时间:2019-05-13 18:1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第一篇:《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名称:《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 课题批准号:0601110127

课题级别: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负责人:刘小莲,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

主要成员:蔡定基、李广文、彭雪庄、高俊、黄佩仪、冯巨恒、冯颖、丁奕刚、李静、张安安、邓均燕

一、内容与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越秀教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本课题依据基层需求,立足于我区课程改革需要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研究区域内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发挥越秀区域优势,建立一套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地方课程资源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并以此管理模式为基础构建一个面向全区中小学支持教与学活动于一体的开放、协助、共建、共享的区域课程资源平台,为全区中小学校服务,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现代化。

(二)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本课题采用了文献研究、评价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同的研究内容又根据需要,综合调查法、观察法、准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具体的方法、技术来收集研究数据和材料,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

究数据和材料。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尤其在课题研究初期,更需要以大量的文献调研、调查研究为基础来构建整个研究与实践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协助开发与共享模式的构建采取了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不断通过行动研究反思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协助开发模式、资源平台功能和共享激励方式,并通过评价研究制定共享激励的评价准则。

二、结论与对策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通过学区管理模式构建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模式和机制是有效可行的,能很好的发挥教师共同协作组成开发团队的作用,使知识、师资、设施场所等各类课程资源可以在区域内充分得到利用和共享,对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有重要的作用。内建外引的建设方式使得课程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助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监督约束机制与评价机制的建立,为激励和奖励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学校和个人提供了依据,有助促进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共享。

(二)做好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主要对策有:

1、学区化管理是在原有的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之间的一种以空间地域为界线,以地域内所有教育资源为内容,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机构、学校共同组织策划的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人才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机制。以学区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学区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开展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可以充分发挥学区效益最大化、结构最优化、管理组织扁平化的特点。

2、建立资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学区课程资源建设的高效管理,要从区域层面、学区层面、学校层面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体制,形成联动机制。

3、建立合适的过程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尤其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奖励,可以促进与提高学校、教师协作开发与共享的积极性。

4、鼓励和支持学区、学校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应用项目和专题学习网站等课程资源,以项目形式,实施申报、审核,区对通过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同时项目建成后需要在区内共享,包括专题网站、学习社区、教育学习系统等。

5、协作内建资源的同时,重视外引优秀资源,只有丰富、实用的资源共享,才能促进教师的协作二次资源开发与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交流。

三、成果与影响

(一)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1、课题组经过研究和总结归纳出一套以学区为基础架构的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的模式:以学区资源共享平台为中心,以学区架构为基础开展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活动,通过骨干教师为首的工作室建设,打造协作开发教学知识资源的团队,通过学区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地方课程资源共享的支撑平台与环境。

通过这一模式的运作,有效实现了共享学区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平台的“三共享”。通过场室借用、师资共享、联合备课、师徒帮带、工作室协作等多种形式实现课程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共享。在学区内建立没有围墙的学校,优秀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共享,促进学区内的不同等级的学校均衡化发展。

这种模式体现了教师间的协作联盟,是一种团队运作模式,通过合作参与筹划各种活动,互相学习启发,形成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与学校的深层次交流与融合,也推动各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2、根据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模式,开发建设了地方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平台http://share.gzyxedu.net,通过学区、工作室等协作团队开发制作的资源,在共享平台上按照教材章节有条理的整理归类,不仅为课程资源的区域协作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环境和支撑平台,还实现了全区统一共享的动态资源库,教师只需要进入学区管理平台,就可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的全区共建共享的资源。

三年来,在学区平台上,开设了名师、名校长、教坛新秀工作室1087个,公开课数量达4419节,开展了丰富的网上教研交流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交流活动,教师上传同步资源共享量达77199条,容量达35G,公布共享的体育设施、实验设施、后勤设施等硬件资源有600多项,设备设施资源共享借用率达83%。

3、开发建设了越秀教育培训网http://、越秀教育研训网http://等区域应用平台,有效支撑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内协作与交流。通过区域经费支持和学区管理模式鼓励学区与学校协作开发特色专题网站,目前已建成“古越秀色”、“黄花绿韵”等一批初具影响力的优秀地方课程资源。

4、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资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过程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

(1)资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越秀区教育局通过建立精简高效的学区管理机制实现学区课程资源建设的高效管理,通过学区三级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从区域层面、学区层面、学校层面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体制,形成联动机制。

(2)过程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

课题组协助越秀区教育局制定了《越秀区构建学区管理模式绩效评估方案》、《越秀区学区建设情况评估表》、《越秀区学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积分规则》,对教师、学校和学区实行监督约束和激励评价。

5、2008-2010年,课题组成员在各类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蔡定基撰写的论文《学区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应用价值分析》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3期;蔡定基撰写的论文《学区管理内涵与实践》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8期;李广文撰写的论文《信息技术发展性综合教学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发表于《广东教育》2009年4期;李广文撰写的论文《区域教育信息化维护外包的实施与探索》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2期;彭雪庄撰写的论文《学区化管理承载教师专业发展之重》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8期;张安安撰写的论文《试论信息化在学区建设中的作用》发表于《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年第2期;冯颖撰写的《区域学业质量评价科学化的思考与实践》发表于《越秀教育》2010年第6期。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影响

1、通过学区实现地方课程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共享使区内学校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推动越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课题开展研究以来,越秀地方课程资源逐渐完善,区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年我区中考、高考继续保持广州市领先优势。

2、2008-2010年,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越秀区教师参加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共获得国家级奖励34件,省级奖励186件,市级奖励311件,这些优秀的作品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区开展课程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研究所取得的成效。作品通过区资源平台共享全区使

用和交流,发挥了较大的辐射示范作用。

3、越秀学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得到上级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09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将位置邻近的义务教育学校划归同一学区,统筹使用教育教学资源”的意见,将学区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之一在全省加以推广。中央及省市主流宣传媒体也纷纷对越秀学区建设和课程资源协作开发、共享进行了大量报道。

四、改进与完善

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们觉得有以下地方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根据学区的实施情况和课题研究的深入,继续开发学区共享平台三期项目,发挥工作室和备课组的协作开发作用,进一步鼓励全区教师上传优质的教学资源,充实学区共享资源库,争取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资源库。激励和评估机制不断完善,通过表彰和培训,树立先进典范,扩大影响力。此外,还需要重视共享过程中教师创作的知识产权问题,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想方设法保护教师创作和共享的积极性。

第二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与研究

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报告

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 陈立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传媒手段等的突飞猛进,早已使学校德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高墙夷为平地,使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有一种对现时代学校德育无所适从的感叹与反思。德育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对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互关系的新视角。社会环境(专指学校外德育环境)带有许多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普遍性与开放性。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在一定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道德的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于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二是文化性与隐蔽性。校园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社区、大众传媒和家庭影响,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是隐蔽的、渗透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三是互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影响时空及作用方式,而且塑造了一定阶段和一定国土之上的道德,决定了学校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一定社会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方向。如果说德育的主要矛盾是道德施教者同受德育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则是社会文化所推动的。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中小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开发地方德育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一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针对了现行中小学德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让中小学德育从僵化的、刻板的、一统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贴近实际,通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探索出提高中小学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对传统德育脱离中小学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背叛,针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不良状况,开发既具有生活气息又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富有地方资源的德育课程,促进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本课题研究着力凸显了中小学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中小学学生在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地方课程德育资源中,通过立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课堂实践、活动实践、社会实践,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产生心灵火花,在心灵震憾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形成创新意识的优良品德。

本课题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回归生活,让德育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发展,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所处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充分考虑把德育课程地方资源充分发挥起来,让中小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形成优良的道德人格。

二、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一)课题的界定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但不能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根据课程资源所分布的空间不同,课程资源又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地方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学校所在地的课程资源就是地方课程资源。

本课题所研究的“德育课程地方的资源”指的是南京的德育课程资源。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著名的孙中山、周恩来、王安石等著名的历史人物的足迹;有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明城墙、中国第二历史纪念馆、梅园新村等历史场馆,这些地方德育资源是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具有地方德育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独特的资源。

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就是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性,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杜威认为,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因此,3 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的开发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形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

西方不少学者对生活教育有过系统的阐述。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只是主观地设想儿童的未来,不考虑儿童的现在,不考虑儿童现在的生活,儿童的能力以及他的天性。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动力。他主张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不脱离生活,这样的学习易懂、有趣,对生活有用。因此,他要求“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师”。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他说:“教育即生活,生活的特征是生长,因此,教育即生长。生长只能有一个目的,更多的教育。”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他说:“教育即生活的过程,不是生活的预备。”他认为一旦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必然要教以成长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儿童此时此刻的需要与兴趣,会导致儿童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他要求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一,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实际上他并不排斥“预备”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如果使得生活继续发展,‘预备’自然是需要的,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要用全副的力量,使得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样一来,‘现在’即在不知不觉中掺入‘将来’,‘将来’也就同时照顾到了。”与“教育即生活”相联系,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其成为现代教育之父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生活教育思想也源远流长。道家的“无为”和“顺乎自然”的教育主张,实际上体现了教育和生活两个过程的统一。魏晋时的嵇康以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挥了老庄思想,针对儒家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主张,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虚伪的道德教育,主张以实现生命价值为目的的“养生教育”,教人顺人性情,循自然之则去认识和获得“生理之理”和“自然之理”,实现自身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开辟了一条人格自我完善、保全生命、坚持节操的教育之路。宋代理学家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十五岁受小学教育和十五岁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教之以洒扫、应付、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他专为蒙童编写的《童蒙须知》,就儿童在封建社会中的日常行为,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 4 扫应对”、“读书知识”以及“杂细事宜”等项,每项都作了细致的规定。可见,他的小学教育主张,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教育内容。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主张“知行合一”。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性,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他的这一主张,强调了教育过程和生活实践的统一。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反对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提出了“顺导性情”的儿童教育论,主张鼓舞兴趣,强调自求自得,提倡独立思考。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明末清初的颜元,提出了“行动教育法”,主张“习动贵行”,他认为,不仅要通过实际活动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要通过实际活动去巩固知识。他对“格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事物,亲自做事,如同用手去格杀猛兽,身实习之,体实行之。通过格物的个体实践和亲身体尝而获得知识,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在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与之相联系,他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其教学论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会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便学都以做为中心。”可见,他强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的,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取知识的源泉。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生活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说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两朵奇葩,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将教育与生活等同,将学习过程与认识过程混为一谈,忽视了教育的自身价值。把学校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自然是一种生活,但不是杜威所说的“简化的社会生活”,也不是陶行知所关注的日常琐碎的生活,而是根据育人的宗旨,有计划地加以组织并对学生施加某种影响的生活,即教育生活。生活教育的理论起点,在于强调学校教育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世界为活动前景的,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是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是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融合的。这里所说的“儿童生活世界”是指儿童遇到的、与之进行交道的一切人、事、物、时间、空间,包括他们通过情感、思想、想象和其它任何感官所知道的东西,这是儿童一切活动的背景。在这样的教育生活中,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也在自己的活动中改变自己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不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达到成为具有创造性生活主体的目的。

2、情境教育理论

情境教育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从研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入手开创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用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情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教育学中的情境概念始于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引起思维的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使其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青少年学生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一是情境驱动原理。即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二是暗示倾向原理。即情境教育利用暗示倾向,通过周围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共鸣的过程,迅速推动教育活动的过程。三是角色转换原理。即通过“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检验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的角色转换过程,使青少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成了真正的角色。四是心理场整合原理。即情境教育作用心理场,形成推进教育活动的正诱发力,在顿悟中改变认识结构乃至心理结构。

3、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裴娣娜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等。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二是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活动可以使个体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现实因素。三是主体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 6 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成果

(一)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发现在以往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能很好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更不敢谈及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很少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成为空话,更谈不上大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应该注意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原则,以达到我们的创新教育目标。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德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课程,一直担任着“德育主渠道的角色”。无论是原大纲或现行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品德课在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多年来,中小学思想品德在课程教学中,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小学生认识规律,以提高小学生思想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对该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地概括。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坚持“五爱”的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分层次、分阶段,组织不同的教育形式,安排不同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3、主体性原则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善于运用教育艺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师生间要平等地交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感受学生的兴趣,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生中的典型。

4、实践性原则

开发地方资源德育课程要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基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出发,做到开展活动,教、学、做结合,增加情感交流与切身体验,加深对认 7 知的理解,发展实践能力。

5、有效性原则

由于德育课程资源的来源广,划分的标准不同,提取的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不同,在开发和利用品德课程资源时,必须坚持有效性原则。第一,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二,能启动学生的真情实感。第三,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认识的能力。第四,能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发展。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或者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符合品德课程的特点,服务于品德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清楚地区分:哪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教学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哪些有间接的关系?权衡筛选,按不同的价值取向录用,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内容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丰富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纪念馆及其他文化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德育资源。我区科教资源丰富,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南京分院等知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40多家,江苏省仅有的75名两院院士中,玄武区占了近半数。以新的德育资源观,整合、开发、利用特有的地方的人文资源、科技资源和新闻媒体资源,丰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独特的地方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1、开发博物展馆德育课程资源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博物展馆,如南京博物院、南京地质展览馆、南京历史博物院、南京古生物馆、云锦展览馆、科技博物馆等等,开发这些博物展馆的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灿烂悠久的民族历史,汲取丰富厚实的民族营养,增强坚定博大的民族精神。

如北京东路小学运用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江苏省气象台、玄武湖鸟类生态园、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紫金山天文台等地方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德育课程,成立了“北京东路小学娃娃科学院”,分设“地学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气象研究所”、“电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航模研究所”,利用活动课时间,让学生做科研的小主人,走向自然,走近科学,动手操作,大胆实践。学校多次在全国无线电测试、航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娃娃科学院两任院长分别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接见。与“娃娃科学院”并列,还有“娃娃电视台”、“娃娃书报苑”、“娃娃心语屋”、“娃娃图书馆”等“娃娃系列”。这一娃娃系列德育课程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热情,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又如昆仑路小学先后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率先建立了“院士科普点”,设立了天体物理,古生物学、地学兴趣小组,每周为学生开设一次科普(科技)课。免费向社区内的学生们开放《土壤标本陈列室》、《地理科研成果展示室》、《史前生物陈列室》等科普场馆。与省气象学会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社区气象学校――北极阁社区气象学校,省气象局赵局长到场揭牌,省气象台老台长周振奎亲自担任气象科普辅导员,现已组织4批学生参观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每个寒暑假,都组织学生到古生物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玄武湖鸟类生态园、台城等地参观,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

2、开发纪念场馆德育课程资源

南京曾经过无数次革命的洗礼,建起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航空纪念馆等纪念场馆,这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好教材,开发这些的德育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把南京航空烈士纪念馆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不屈精神教育的教育基地。在航空烈士墓中安息的是名垂千古的抗日英雄,他们中间既有被称为“无敌勇将”的高志航、“中华之魂”的陈怀民、“中国红武士”的刘粹刚、被人们誉为“飞将军”的乐已琴、首中敌舰的梁鸿云、为周总理开过飞机的金雯等烈士,也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捐躯的外国友人等。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步行前往烈士墓祭扫,开展凭吊英烈,缅怀先烈的事迹的活动,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面对着烈士的塑像,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一届届的学生在这里得到心灵的陶冶,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3、开发伟人教育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曾是孙中山、周恩来、王安石等伟人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地区内两所中小学的名字与与伟人有关――梅园中学、逸仙小学、半山园小学。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地方这一极佳的德育课程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像周总理那样“立身为人”,全面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早在1986年,命名梅园中学初二(1)班为“周恩来班”,1998年5月,孙中山纪念馆和逸仙小学又共建了“孙中山班”。长期以来,“学习伟人风范,争做四有新人”的主题活动,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梅园中学多次组织学生举办了“树立起心中的丰碑”及“我爱南京、我爱梅园”系列活动,并将“学总理”活动系列化、经常化,如每逢周总理诞辰及逝世纪念日,就要组织学生在周总理铜像前献花蓝活动;“五·四”、“一二·九”新团员在梅园纪念馆宣誓活动;每年暑假“周恩来班”的学生们到总理的故乡淮安举办夏令营活动等。

4、开发文化景观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有玄武湖、紫金山、九华山、北极格和省歌舞剧院、南京市艺术中心、省美术馆、南京图书馆等丰富的文化景观,开发这些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名城底蕴,陶冶高尚情操,去追求真、善、美。

如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以玄武湖的状况与文化背景为内容开发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使学生了解了玄武湖的历史,欣赏玄武湖的迷人风光,提高了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激发了为玄武湖而自豪,要保护玄武湖,让玄武湖更加干净、美丽的激情!

又如九中、长江路小学等学校以省歌舞剧院、南京市艺术中心、省美术馆等地方文化单位为德育课程资源,用高尚的艺术感染学生。

5、开发驻地部队德育课程资源

我区是南京军区及南京空军的所在地,驻地部队多。我们充分运用这一独天得后的优秀德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如各学校新生入学请驻地部队进行军训,上好德育第一课。通过军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的精神;增强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的观念;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的作风;营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再如樱花小学与83417部队学员三队开展了共建德育基地的活动,部队帮助学校成立了少年军校;玄武中专与军理工大自动化指挥学院、炮兵学院结成共建对子,经常性开展共建活动,学生们定期到部队进行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增强了国防意识,提高了组织性和纪社律性。

又如海英小学与海军指挥学院紧邻,他们充分利用这一地方资源开发了海洋国防教育德育课程。学校教学大楼与地面主题色彩为淡蓝色与浅黄灰相间,以显示海洋的宁静与博大;在校园北墙上设计了海洋国防教育主题文化墙,从“海洋国土”、“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军风采”、“海军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海洋国防教育,让学生在活泼鲜艳的画面中了解我国海疆,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校还专门设立国防教育宣讲教室,配合学校校本课程与校本读物,设计制作了国防宣讲展览,从文字、图片、实物(各种舰艇模型与海洋生物标本)等方面对学生国防教育。

6、开发社区街道德育课程资源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学校与社区携手共建,开辟生活化育德环境,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创建文明社区誓师会,提高主人翁意识;与社区街道联合开办学生模拟法庭,开展学法守法自我教育;与区法院青少年庭联合组织家长学校,开展法制专题讲座;与南师大携手,构建大、中学生德育践行平台;开发社区的特色资源开展德育教育。如半山园小学地处后宰门街道,而打腰鼓是后宰门街道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半山园小学就充分利用这一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德育 10 课程。在腰鼓训练初期,学生长时间地站立,腿酸了,脚麻了,烈日晒黑了皮肤,寒风冻裂了小手,有家长心疼不已,打起了退堂鼓,可孩子们谁也不愿退出,个个争先恐后,都想在活动表现自己。渐渐的,懒惰的孩子勤快了,聪明的孩子更能干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越打越起劲,一次次成功的喜悦,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体验了形体美、艺体美、健身美的乐趣。打腰鼓还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体验了集体温暖。打腰鼓时学生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在训练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促进,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艺术效果。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展,他们懂得了配合,协作,互相谦让。三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身心素质。腰鼓队为学生积极开辟了一个实践、体验的大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了参加省军区纪念抗美援朝100周年活动,多少个寒风吹拂的早上他们累得腰酸腿疼,多少个烈日当头的下午他们练得大汗淋淋,练了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虽然人练瘦了,皮肤晒黑了,但他们的意志练得更加坚定了。为了打好腰鼓,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学们就是在这种不留痕迹的教育氛围中,产生了心灵感悟,将说教与灌输变成了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枯操的道德要求,变成了无形的渗透和正向的激励,在腰鼓声中,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了提高。

(三)研究了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应用的方法

1、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是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某一项实践活动,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内心深处留下刻骨铭心的烙印,不断地引发心灵的矛盾冲突,内化为自身的良好思想品德,外显为高尚的行为。此方法是从学生品德培养的行为入手,适用小学各年级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是一项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的活动过程为:引导参与 → 实践感受 → 体验内化 → 反馈外化。

如小营小学在教育学生远离危险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向交警咨询有关注意安全的事项。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教师只起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又感悟了远离危险、注意安全的道理。

2、调查研究法

调查是指人们直接接触社会现象,搜集事实,数据和资料,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研究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把感情材料,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调查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11 调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研究是探索“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调查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方法从学生的品德培养的“知”入手。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其基本的操作流程为:确定调查对象 → 拟定调查提纲 → 实在开展调查→结果分析处理→提出对策建议

如南京市梅园中学针对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弱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小组汇报等形式,开展“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调查研讨活动。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调查“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对几所学校200多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不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了解法律的程度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特定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认定和所持的态度,了解学生面对违法行为时的行为方式;还访问了检察院和法院的法官,了解专家对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看法。这样把课本知识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切身体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自律与自保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防止并减少了校园内易被忽视的违法行为的发生。

3、参观访问法

所谓参观访问法一般地说,就是结合学校中教育的需要,组织学生赴基地进行参观访问,让学生置身于空旷无边的大自然,真切动情的人文环境、军整严肃的军营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参观访问虽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实践活动,但深受学生欢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如锁金中学全校大型秋游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南京这个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走进大自然,体验农家风情,浏览大江风光。让学生在云锦、山水、田园、农趣的参观游览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秋游为中心融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绘画摄影、采集标本、手工制作、怡心健体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影响激励法

影响激励法是利用德育课程地方资源,通过活动载体,转变为德育影响。如梅园中学综合利用梅园新村纪念馆这一德育课程地方资源,用伟人的高尚品德影响激励学生,努力将周恩来的精神内化为师生奋发向上的道德信念和进取向上的内在需要和精神支柱。他们争创光荣的“周恩来班”从第一届到如今经历了整整19个年头,历届“周恩来班”都是在全校争创先进班集体的基础上择优命名的,每届毕业时的合格率均达100%。学校还增设“双特爱心班”,招收特困特优生,免收学杂费,提供午餐和学习用品,用特困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影响 12 其他学生,在全校形成一种互动格局,使全校同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爱心班”已办了三年,非常成功,全市已多次在我校召开现场会,分管市长、市、区教育局长也十分关心这些学生。我校“周恩来爱心班”在全市产生了很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资助。“周恩来班”、“周恩来团支部”和“双特爱心班”是我校德育特色的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模范行为的影响下,学校的“学习周恩来,像周恩来那样学习、生活、工作”蔚然成风。

5、心理疏导法

人类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发展,使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系列巨大而复杂的变化,人类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不仅如此,中小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自身特殊的问题,威胁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拨开心理迷雾,提高心理素质,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南师大、南大、东大等高校的心理研究所和南京陶老师工作站等心理援助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多中形式对具有心理疑难需要帮助,存有心理困扰需要排除或患有轻微心理疾病需要治疗的学生进行直接的咨询或间接的帮助、启发和指导。通过心理教师的疏导,使求助者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心理困扰或轻微心理疾病得到排除或减轻,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增进心理健康。

一是认知发展疏导,使中小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常规或特殊指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智能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良认知,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二是情绪稳定疏导,使中小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两极化波动。使其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心理失衡,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三是意志优化疏导,使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才中的作用,以及自身意志品质的弱点,帮助学生提高调节自我、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内部困难,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使其不为偶发诱因所驱使。学会应付挫折剌激,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避免偏差,具备果断、持久、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是学习适应疏导,使中小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

五是人际和谐疏导,使中小学生有意识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交往技术,在群体中能够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13 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有较强的人际知觉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帮助中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际冲突,达到人际和谐。六是心理障碍疏导,使中小学生对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和认识,指导他们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高他们自我预防心理变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鉴别各种行为问题和轻微的心理障碍,并知道如何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加以矫治。

四、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一)课题研究的结论

我们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的研究中,从提高德育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得出了以下结论。

1、鲜活的德育来自于身边

面对“重智轻德”、“重分轻人”的社会倾向,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欲成才先成人的道理,而道德品行作为成人的核心,必然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推上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某些社会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也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不切学生的实际,缺乏真实的内涵,知、行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为了让我们的德育改变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我校把整合德育资源,寻求鲜活的德育内容作为改革学校德育的切入口,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沟通,逐步形成了“活活泼泼、实实在在”的德育特色。

“基础教育应从书本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并通过教育对儿童生活方式进行建构,这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我们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让学生在身边的德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从而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真实的教育来自于生活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以实效性为思想灵魂,有助于转变落后的德育观念,科学地认识德育的价值;有助于摒除把德育视为管理学生的工具并强迫学生服从管理的观念,把德育看成不仅是进行社会整合的需要,也是进行个人驱动的需要。从社会学和价值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感人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社会整合和个人驱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对社会有用且能自己负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人。

3、真切的感悟来自于实践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博物馆墙上一句醒目的格言,其核心就是“我做了就理解了”。而做,就是实践。实践体验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中小学生心理是在主体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 14 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是实现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亲身感受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能动的反映。通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极感受,不断体验,不断内化积累,使学生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反思

但是由于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性、教育与环境的不一致性和学校教育的滞后性,不少学校仍然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对象,用统一不变的德育规范进行灌输,不重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特定的情景,不重视根据各学校的实际去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内化,从而导致与学生生活脱节,造成德育的“高空作业”,难以真正收到实际效果。因此在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的开发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克服智德分离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不可能离开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的。教育和教学无法分割,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现在学校里,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智德分离是个大问题。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具有其内在的道德涵义。现在学校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教数学的只管教数学的学科知识,教物理的只管教物理知识,至于德育,是由学校单独设课,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师、干部来讲,学科教师不管。这种分割造成了德育的分散、割裂状态以及形式化、表浅化。要发挥学科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德育功能。

2、要改变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老师们是在一个脱离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的、相对封闭的德育课堂上讲德育。于是,德育课成了空洞说教的课,学生当然听不进去。许多学生在德育课上看课外书或是做数学、语文作业。教师往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把道德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甚至有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完全按照语文课分字、词、句、章来讲解,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死记硬背。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德育的困惑——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与学生生活脱节。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工作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

3、要让学生体验内化

我们的德育从内容到方式都要进行大的改革。德育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有些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一旦面临现实情境 15 却难以付诸有道德的行为。这是德育的悲哀。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感受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价值观总是与个体经验相联系的,实践体验是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必然过程。我们能够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离学生近一点,再近一点,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再小一点,让学生去实践体验,使学生通过自己实践体验内化,自我调节、自我矫治、自我完善,感悟人生。

第三篇: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中小学舞蹈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落实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一环。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美育,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生认识自我、认知生活、感悟艺术,同时培养良好的身体语言、审美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并最终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气质。

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教学之本,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资源,每节课都要靠教师独立创编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学习舞蹈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选择社会舞蹈考级教材或舞蹈专业教材的简化版对学生进行训练;有的教师照搬社会流行的舞蹈进行教学。因此,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舞蹈课程资源迫在眉睫。

一、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舞蹈课程资源

舞蹈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认知。为了更好地研发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为中小学舞蹈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源补充,我们组建了由相关舞蹈领域的专家、教研员和海淀区30名中小学一线舞蹈及音乐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研发团队。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研发中小学舞蹈课程资源,借鉴当前国内外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身体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断实践。

舞蹈“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有情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或多种真实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身体体验与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释放学生的表演潜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舞蹈核心素养。

以《钓鱼》一课为例,舞蹈动作以地面前压腿、旁压腿训练为主。教师设置的情境是在“大海”里“钓鱼”,师生坐于地面,双手“划船”来到“大海”中“钓鱼”。实际上,“划船”“钓鱼”训练的是学生地面前压腿的舞蹈基本动作,与单纯的喊口令训练相比,有情境的训练学生不易感到枯燥,练习时非常积极、投入。当学生没有钓到“大鱼”表现出“失望”的心情时,教师鼓励学生不要气馁;当学生经过努力终于钓到“大鱼”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返航时,教师指导学生改变姿势,双腿打开,变成一艘小船,学生练习的是地面压旁腿。在返航的途中,教师设计了遇到风暴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风浪强弱的变化,变换节奏进行压旁腿训练。这样的情境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腿部柔韧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想象力。

二、贴近师生需求,构建舞蹈课程资源框架

中小学舞蹈教学资源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及学生实际需求创编,在边实践边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它有别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开放性、科学性、主体性特点,同时,教学目的明确。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舞蹈课程资源的六大内容领域(表1),其中,舞蹈基本能力训练主要是改变学生的自然状态,提升学生身体的健康指标,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即兴舞蹈创编主要是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舞蹈综合表演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吃苦精神以及综合表现能力;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舞蹈作品欣赏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与生活品质;多元舞蹈文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舞蹈与文化。舞蹈课程资源由学生示范、教师讲解、教学片段、微课程等形式构成,便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

三、稳妥推进实验,形成舞蹈课程资源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情况,课题组首先选择了海淀区10所小学参加舞蹈课程资源的实践。这些学校都有专职的舞蹈教师和专用的舞蹈教室,同时,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全体学生舞蹈素质的发展。随着课程资源研发的不断推进,参与实验的学校由原来的10所增加到30所。

在资源研发的过程中,针对实验学校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的实验报告,课题组多次聘请儿童心理学、运动学、舞蹈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专家亲临课堂现场进行指导。专家们从课程资源本身、资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教师课堂教授情况、学生发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耐心的指导,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历经了“形成―实践―研究―修改―再形成”的反复打磨过程。经过十余年的舞蹈课堂教学问诊、舞蹈教学方法研究、舞蹈教学资源创编与实践,《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低年级)最终于2015年6月正式出版。这套教程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针对性很强,丰富了小学舞蹈教学资源的内容,尤其是“情境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特点。

四、课堂发生的变化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在北京市海淀区和其他几个区进行了推广使用,教师们普遍反映这套课程资源让舞蹈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也学得更快乐了。不少教师这样评价道,“这套教程对舞蹈教学太有帮助了,不喜欢舞蹈的学生也开始喜欢舞蹈了,喜欢舞蹈的学生更加热爱舞蹈了”“这套舞蹈课程资源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给了我全新的启示”。

1.转变了教师传统的专业舞蹈教育观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舞蹈教师的一大难题。《小学舞蹈艺术教程》引导教师摒弃了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对中小学舞蹈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摸索并尝试以一种独特的、新颖的模式开展中小学舞蹈教学。通过对课例、案例以及舞蹈“情境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们在授课形式、授课方法、课堂组织,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思考。这套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最终达到“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快乐”的目的。

2.教法更加灵活,舞蹈学习更加有趣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中的每一课都以一个领域的内容为主,每一课都有“情境”的设计。教师在授课时将“情境”悄然带入课堂,每一个“情境”的设计都遵循“从生活中发现舞蹈,从舞蹈中挖掘美感”的原则。在“情境”的选择上,以自然环境、生活场景、校园生活、动物模仿等为主,既有科学性,又不乏趣味性;既有舞蹈训练,又有即兴创意;既有民族特点,又不强加民族风格;既有主题设计,又能关注个性差异。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在自由的空间里,纵情驰骋想象,无拘无束地舞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肢体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舞蹈艺术教程》把“情境教学”巧妙地运用于课堂,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环境、体验社会生活时,自如地舒展肢体,自由地表达情感。舞蹈不再是抽象、枯燥的动作技术训练,也不再是学生抵触抗拒的动作重复,学生在舞蹈中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认识了真善美,课堂上呈现出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富有朝气和生机的生命体。我们真诚地希望舞蹈课堂能够开启孩子们通向舞蹈世界的大门,舞蹈学习能够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

第四篇:书香校园建设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

书香校园建设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

李君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145万字,而小学课本文章字数数量加起来也只有10多万字,所以就要到课外补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化小学生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改革语文教学,积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我们学生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

1、现代传媒抢占孩子大量时间,如电视、电影、游戏等。

2、家庭不能提供好的读书环境。

3、部分教师缺乏正确阅读观。

4、学生没有养成好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基于此,我们经过反复考证学习研讨锤炼,确定了“书香校园文化资源开发运用研究”课题。围绕课题,开发校本课程,用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施工,集思广益,努力打造人文诗意,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导向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建设的准则与导向,减少课程开发的随意性,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关系,保证三类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发展性。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校本课程开发要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开放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充分发掘与整合。从作为课程要素的课程资源来看,不管哪类学校,其课程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扩展到社区,辐射到社会;从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为实践性强的综合课程。

(四)地方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素材,提炼出课程开发主题,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独创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社区与学校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突出学校特色,尊重学生选择,以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六)民主性。校长、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共同体,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与尊重各方面的意见与需求,特别是学生的意见与需求,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民主氛围,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二、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1.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因此,我们课题组确立了校本课程的教育思想,即:“为学生的精神打底,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要想校本课程的持久发展,其生命力不仅仅在于校情、师情,更重要的是在于生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正值事理观念萌生阶段,而《三字经》里讲的就是应该怎样做事,怎样做人的基本道理,就推选《三字经》为校本课程内容;二年级学生正值道德观念萌生阶段,他们最爱听反映善良的、具有道德观的故事,可以推选《弟子规》为校本课程内容;三年级选择《笠翁对韵》为校本课程内容;四年级选择《千字文》为校本课程内容;五年级选择《大学》为校本课程内容;六年级选择《论语》为校本课程内容。通过经典诵读,陶冶他们的情操,积蓄他们的文学底蕴,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2.课程形式的产生

在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结构和心理需要,那么在课程形式上,也要尊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心理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课,比如:蒙学摇篮、童话王国、快乐书场等;在上述的活动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安排学生申请参加他们所喜欢的某种形式的课。如:“蒙学摇篮”教师可采用多种活泼有趣的形式:唱三字经、讲365个《三字经》故事、看《三字经》影院等,同时把诵读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孩子们均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

“快乐书场”则可采用“说评书、打擂台”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理解篇章内容,然后将某一个章节或某一个片断,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出评书段子,表演给同学们。同学们则根据自己的认识、理解、看法,为每一个说评书的学生评价,使课堂成为欢乐的海洋„„

这样的课程活动使学生在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心理需求中畅游,在畅游中读好书、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使学生在自主的、张扬个性的课堂上激发活力,引发读书热情。

三、书香校本课程《读趣》编排说明 1.《读趣》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

我校书香课程编写组共编写1-12册校本教材,每册校本教材分为三大部分和附表。第一部分:经典诵读,包括古代典籍,古诗词,现代经典。第二部分:主题阅读,每册根据语文教材年段特点,确定三个不同的主题,采用群文阅读方式,选择4篇表达方式不同的文章进行组合阅读,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第三部分:好书荐读,每册校本教材中荐读的好书都是根据学生年段特点,认知水平进行选择,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兴趣为目的。附表部分包括:阅读交流会表(书名、作者、主要内容、我的感想、我的疑惑),我是背诵高手(篇目、作者),我是小书虫(书名、作者、阅读时间)。

2.《读趣》校本教材的主要特点

第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基本理念,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我们围绕教学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工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校本教材,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如六年级上册主题一,“走进大自然”选择了《四季风》《溪流》《雨落在校园里》《晚霞的启示》,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历久弥新。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情暖人间”、“月是故乡明”、“让脑筋转个弯”等主题,提高学生感受力,培养想象力,思辨力。

第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读趣》校本教材按专题分组编写,注意整合。每一个专题都有导语,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提示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例文中,利用有趣的“小书虫吐泡泡”形式,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回答问题,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第三、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材注意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首先表现在精心编排“好书荐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从读单一的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整套书,从读国内名著到读国外名著,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校本课程《读趣》的实施和管理

为了让《读趣》这一校本课程,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其作用,我们制定了《读趣》的管理细则,并且不断实践着。

(一)建立管理体系

完善的组织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教导处负责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其中,学校开设了每星期1节的“阅读课”(即进行《读趣》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我们健全了《图书馆管理员工作职责》、《图书馆借阅管理制度》和《学生阅览馆阅览制度》,《峨眉一小学生阅览安排表》等,并将这些制度上墙,让图书管理员和教师、学生借阅时自觉按制度去做。

(二)设置多种课型

根据学校资源,根据《读趣》课程体系,我们推出四种课型——阅读启蒙课,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介课等,体现引导学生喜爱读书,阅读好书,并在读中收益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基本上由语文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具体如下:

1.阅读启蒙课——营造阅读兴趣

阅读启蒙课试图沿着“创设情境—情趣识字—试读文章—体验成功—产生兴趣”的教学走向,让学生喜爱阅读,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识字,可为读书服务,读文又能学习生字的情感体验,感受读书乐,激起阅读同类文章的欲望,从而引导孩子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上这类课通常在学校的“书香雅苑”图书馆进行。

2.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方法 指导学生按“限时、定量不定篇”的原则制订读书计划,教给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读书卡片,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学期学校都要安排有经验的老师上阅读指导课,开展教研活动,使阅读指导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受益的课。

3.读物推介课——唤醒阅读期待

读书推介课实施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教师借助形象思维和富有激励、吸引性的情趣,去调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同时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了解、掌握和研究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素质,情感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基础上,择要精讲释疑,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认识事物,提升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所谓学生推介,就是通过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果,在小组、大组内互相沟通、互相碰撞,以丰富个体的思维领域。

4.阅读交流课——分享阅读成果

开设读书交流课,就是为学生提供阅读成果展示平台,为学生同伴间互相学习提供机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老师结合选文特点,借鉴学生喜闻乐见的游艺节目中的呈现形式为教学所用,按照积累---理解----运用等模式组织教学。整个过程,学生的阅读体验伴随着交流过程,阅读积累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

(三)实行多元评价

对学生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自主选择学习。实行等级制管理,每年根据设计的评价要求进行等级考核,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1.尝试阅读考级

打算编印人手一册的《学生阅读成长册》,其中有课外阅读量表、考级办法及必考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等。成长册中安排了大量的摘记卡和体会卡,以及读书小窍门集萃和每学期末进行的自我评价。办法规定: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和记录摘记卡和体会卡数量的基础上才可以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获取与级别对应的各色封面证书。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选定充分考虑读物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内涵以及学生的认识能力及年龄特征,按级段编排。其做法让课外书的阅读变得更有情趣和充满挑战性,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活动,如我校二3班已经开始实验使用。2.评选“阅读之星”

拟评定的“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按评比条件和要求有序展开,被推荐人选必须具备阅读量大,面广,质量高,有一定的读书摘记和心得体会等条件,且阅读兴趣广泛,并将读书所得内化为语文能力,品行端庄,精神强健,谈吐不凡,有一定的图书藏量,是班级同学公认的书迷。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读趣》课程的引领下,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为了让阅读热潮持久,我们教导处配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我们学校在“好书推介”读书节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层面有:“诵读经典”比赛活动、征文比赛、课本剧展演、读书心得展览等。班级层面有:班级读书会、“我心爱的童话”故事赛、我喜爱的一本书„„这些都对孩子的阅读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五、开发校本课程《读趣》的收获

随着校园文化构建地深入,伴着《读趣》的实施,促进了学生不断地成长,学校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校本课程《读趣》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许多孩子都爱上了阅读,每天的午休时间,教室里、阅览室,孩子们惬意地捧着书,他们款款地翻,细细地读,或一人独处,尽享书中精彩;或二人相倚,领略书中奥秘;间或三人并坐,共尝书中滋味„„逐渐,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并且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读书,使孩子们成为主动学习的人,成了生活的主人,他们的独立净胜、自我意识在多样的读书活动中日益彰显;读书,使孩子们成了善于交流、会合作、有思想的人,使他们懂得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书香的童年是我们峨眉一小教师的追求和理想。我们坚信,在书香校园的环境中,在校本教材《读趣》的引领下,我们的努力定能为孩子的精神打好底色,为孩子的人生奠好基础!

第五篇:关于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情况汇报

关于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和科普基础设施

建设工程的情况汇报

三明市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6月)

一、关于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工程实施情况

我市历来重视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工作。不断开发、集成优秀科普资源,针对建设三明科普资源开发、集散、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科普资源有效整合等内容,总结科普资源科学发展的经验,发现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认真探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科学方法。

(一)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网络平台

1、以数字化实现科普资源共享。由三明市科协兴建的海西(三明)数字科普馆于2009年2月9日建成开通,是全省首家数字科普馆,该科普馆设有科技前沿、科技博览、科普动态、探索自然、多彩生活等11个大栏目70多个子栏目,数字科普馆创建以来,共发布7000多条科普信息,1100多幅科普图片,被群众誉为看得见、用得上、读得懂、学的会、信得过的三明人自己数字科普网。在互联网时代,海西(三明)数字科普网站是三明市最重要的公共科普资源。网站上的科普资源不仅面向三明地区也面向全国,与所有人群和机构共享。

2、共建网络科普资源共享新平台,大力发展网络科普,充分整合网络科普资源,并利用互联网对全市44家重点网站进行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共建三明市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下发《三明市网络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倡议书》及通讯录,共同促进我市网络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提升我市科普工作水平,提高我市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3、以科普巡展方式共享。“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将不同的科普内容作成模块单元,在全市12个县(市、区)巡展。目前已经有近100站次展出,参观人数达到上十万人。

4、实现科普品牌活动网上交流展示。我市每年都把由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协主办的“科技•人才活动周”活动和市科协主办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开展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农业科技、地震科普、气象科普、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等面向广大市民和企业的科普活动,集中上网,更大范围地展示宣传了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最新成就。

(二)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1、我市抓好科普作品创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开展科普、科技、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效合作,形成了报纸、电视、广播、刊物、手机等七大载体互动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型科普传播形式。如三明电视台开办的《科技之光》栏目、三明日报社创办的《科普天地》栏目、三明广播电台创办的《科普之声》栏目、市科协联合移动公司三明分公司出版了《移动•科普——民生资讯通、商务随心通、农家致富通》系列丛书等,被民众誉为“流动”的科普馆、“口袋”的科普馆、“掌上”的科普馆。

2、以开展多种创新、创意竞赛活动调动公众参与科普创作的积极 性,如我市举办“华宇杯”首届三明市青少年科普动漫创意大赛,激发青少年创意热情。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文化与出版局、市广电局、三明学院、华宇(福建)置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华宇杯”首届三明市青少年科普动漫(创意)大赛是首届海峡两岸(三明)创意产业暨动漫动画高峰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以“动漫人人爱,科普我参与”为主题,旨在促进我市动漫产业发展,培养青少年动漫人才,挖掘青少年动漫作品,为青少年动漫爱好者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创造平台。

(三)支持和鼓励面向公众生活实际需求的科普创作

1、我市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作品创新活动。2006年以来,三明市科协、三明市教育局、三明市环保局、三明市科技局每年都联合举办了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选拔赛和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通过竞赛筛选出的优秀个人和队伍,代表三明市在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相应的竞赛中都斩获佳绩,有一支队伍获得国际银牌,一支队伍获国家级金牌,高士其奖一名,国家级一等奖一名,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奖100人次,省级竞赛获奖300余次。

2、科普创作成果丰硕。自2006年以来我市各行各业有识之士主动开展科普创作活动。如市科普作家协会创作了期刊《迎春花》和《三明市科普创作通讯》,出版了各类科普专辑;市农业局编印了《农业155技术手册》、《农业155百名专家顾问介绍》和《天宝岩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与管理手册》;市卫生局联合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三明市健康教育协会编印了《三明市民健康膳食指南》、《幸福生活》和《健康一百岁》系列科普书刊;市科协编印了《三明科普动态》、《三 明科普》等期刊,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普作品创作局面。

(四)重视科普人力资源,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普队伍 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以市科协作家科协等为骨干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造就一批科普作家及热心创作的科普工作者,构成我市科普创作队伍的主体。

1、三明市的科普作家协会和科普志愿者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是三明宝贵的科普人力资源财富。目前,三明市有科普作家协会会员88人,注册的科普志愿者有14只队伍共1100人,他们可以从事科普组织工作和多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

2、我市利用科普作家协会资源优势,广泛吸纳科普资源的专家,对科普产品进行研究、评价,对科普资源开发企业和科普产品进行认定和推介,并编印三明市科普创作通讯等科普创作刊物,扩大对外宣传和影响力。

3、通过全民科普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制定出科普工作先进人物评选标准,定期对科普工作先进人物进行表彰,每年对在科普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或者积极投身科普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志愿者给予奖励。

4、三明市在现在科普志愿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村官作为科普宣传员的遴选、确定工作,充分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在社区重点建设科普活动室和展室从事辅导和讲解;把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时间计算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同时设立科普志愿者奖项,对作出成绩的社会各界科普志愿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五)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和交流机制 1、2006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建设问题,先后出台了《三明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三明市“科普惠农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等政策性文件,以科普活动为主转向以科普服务为主,紧紧抓住科普资源整合集成、开发加工、配送服务三个环节,着力搭建科普出版物配送服务平台、科普活动服务平台、展览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互联网科普服务平台,努力把三明市科协建设成为科普资源开发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2、科普信息资源库。我们采用整合、采购、开发和交流的方式,使分散在各单位的社会科普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3、科普人力资源库。我们通过建立科普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科普专业机构信息资源网络数据库,逐步扩大数据库的记录和检索服务功能。在已有的两个数据库里可以查询本市科普专职人员、科普工作联络员、科普信息管理员、科普创作人员、科普志愿者、科技新闻工作者、科普专业机构等信息。

4、定期通过科普作家协会等组织发布科普信息、简报,提供科普资源展示服务。收集和发布各类科普讲座、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的科普化宣传、展览展示、报告会、培训、知识竞赛及各类专题活动信息,及时更新,便于有需要的人群快捷查询。(例如:三明市科普创作通讯、农业155技术手册等)

5、依托科普讲师团开设网上课堂,提供在线学习功能,通过视频、音频、图片、Flash、动漫等形式来表现科普的丰富内涵,为广大多媒体创作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六)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1、近年来,三明市知识产权保护局根据《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了《县(市、区)工作考核科技创新工作评分标准》,将“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增长幅度”、“知识产权机构建设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并相继出台了《三明市知识产权局行政执法行为的依据》、《三明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公开制度(试行)》、《三明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说明理由制度(试行)》、《三明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试行)》和《三明市知识产权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等多部法规作为保障科普创作原创性的执法依据。

2、我市通过举办各类企业和试点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来提高企业和单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了解,通过不断加大对专利工作的考核力度和强化专利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各县(市、区)将专利工作摆在科技工作的更突出位置,促进全市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有效地保护了广大科普工作者开展科普作品创作的积极性。

二、关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2006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科普 基础设施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设施建设,尤其把各类科技博物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馆、站、室建设摆上重要议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着力抓好市科技馆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下,2006年6月开工兴建三明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该中心由市科协与三明市捷龙商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82亿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4330平方米,室外广场1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29323平方米,其中设在科技会展中心的海峡闽中科技馆总面积为10900平方米,仅科技馆部分约需投资3600万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布展和二次装修的准备工作。二是着力抓好自然类科学博物馆建设。我市建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6个:沙县博物馆、永安地质博物馆、泰宁地质博物馆、尤溪博物馆、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万寿岩博物馆;自然保护区5个:将乐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明溪君子峰自然保护区、沙县富口镇七仙洞自然保护区;行业特色科技技馆4个:三明林业局动物标本馆、闽西地质大队动植物陈列馆、三钢陈列馆、消防科技馆。三是着力抓好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市教育厅、市科协、团市委、市妇联加强青少年宫、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场所建设,丰富内容、增强科普教育功能,现有市级青少年宫和儿童活动中心各1个;县级青少年宫3个;县级儿童活动中心12个;县级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中心6个。四是着力抓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社区建设。我市建有科普教育基地35个(其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9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个),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2个(其中全国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个,福建省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9个),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个,省科普示范社区33个。五是着力抓好市区科普画廊建设。我市建有统一标准的不锈钢科普画廊48座,总长达480米(每个社区均有一座科普画廊),总投资38万元。科普画廊由两区科协负责管理,统一制作版面,每两个月更换一次版面。六是着力抓好社区科普大学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我市三元、梅列两区分别建有综合性的科技活动中心、三元区于2007年建成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共有科普活动综合性场所展教面积10618平方米。梅列区科技活动中心成立2006年5月,地点设在江滨社区,中心下设有青少年绿色网吧、科普活动室等,共有科普活动综合性场所展教面积10536平方米。两区都实行以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形式。目前已成立社区科普大学6所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个。七是着力抓好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市科协、市财政厅加大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力度,在农村抓好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我市农村已建成482个科普宣传栏、592个科普服务站,配备809个科普宣传员,并结合开设各县农函大分校、乡镇教学辅导站、村辅导班,形成上下贯通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科 普网络。八是着力抓好海西(三明)数字科普馆建设。海西(三明)数字科普馆于今年年2月9日建成开通,设有科技前沿、科技博览、科普动态、探索自然、多彩生活等11个大栏目70多个子栏目,并于今年5月21日和三明市44家重点网站结成网络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数字科普馆创建以来,共发布5000多条科普信息,1100多幅科普图片,被群众誉为看得见、用得上、读得懂、学的会、信得过的三明人自己数字科普网。九是着力抓好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科普传播载体建设。联合电视台、报社、电台、信息中心等不断拓展科普工作新领域,形成了报纸、电视、广播、刊物、手机等六大载体互动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型科普传播形式。市委组织部在市电视台开设《党的建设》栏目,在广大党员中开展科普教育。市卫生局健康教育所与电视台联办《人人健康》栏目。市科协成立了三明科协声像中心,先后投入经费近40万元购置声像设备,由中心人员采编制作节目,并与三明电视台联合开办《科技之光》栏目;与三明日报社联合创办《科普天地》栏目,与三明电台联办《科普之声》专题,联合三明移动公司出版了《移动〃科普——民生资讯通、商务随心通、农家致富通》等系列丛书,共印制10万册,成为 “流动”科普馆、“口袋”科普馆、“掌上”科普馆。移动、联通和气象局等单位都利用短信平台开展科普教育。

(二)我市科普场馆队伍建设情况

海峡闽中科技馆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人员配备为10人。其中,行政管理部门:馆长1人、副馆长1人、管理人员3人,科技馆设展览研发部、公众服务部、工程管理部。根据国家建设部、发改委发布的《科技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市科技馆的主要功能设置有展览教育用房:常设展厅、非常设展厅、学术报告厅、同声传译厅、影像厅、科普活动室;公众服务用房:门厅、大厅、休息厅、卫生间、票房、问讯处、展销部、医疗室;业务研究用房:图书资料室、声像制作室、展品设计研究室、展品维修、仓储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保安监控室、工程部管理用房、食堂、车库等功能。这些都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现正在积极筹备中,准备采取招收专业人员和临时聘用的办法来解决。

除海峡闽中科技馆以外,我市的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生物标本馆、数字科普馆等科技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站(活动中心、活动室)和社区科普大学、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科普设施,以及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校外科技活动中心、自然保护区等由科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配备专兼职科普人员,其中专职80多人,兼职150多人。

(三)我市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政策引导。《科学技术普及法》、《福建省科普条例》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后,市委、市政府把科普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7月16日,市委书记黄琪玉到三明工作不到三个月,就带领有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专门到市科协调研,听取市科协工作汇报,并就贯彻落实《科普法》、《纲要》、《科普条例》,加强我市科普工作和科普设施建设提出 了具体意见;黄琪玉书记、刘道崎市长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到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调研,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今年上半年,市政协主席袁德俊、副主席吕凯明带领市政协部分委员到我市科普场馆进行调研视察。上级科协领导对我市科普设施建设也给予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宋南平,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顺煌和主管全国科技馆的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曾先后调研考察了建设中海峡闽中科技馆,他们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设施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建设问题,市里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科协等多个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三明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三明市“科普惠农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等政策性文件,对促进我市科普场馆建设、加快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整合社会资源,坚持合力共建。我市坚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把科普设施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在坚持“政府推动”的基础上,实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为科普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坚持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为科 普场馆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部门联动。市政府建立了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各有关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跳出部门圈子抓好科普设施建设,并在工作上实行大联合、大协作,做到工作上互相支持,信息上互通有无,资金、设备上互相支持,资源上互相共享。三是上下联动。市里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市、区)对科普场馆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科普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抓科普设施建设的工作格局。四是典型带动。为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科普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总结推广了一批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如,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导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的组织安排,认真制定科普工作实施方案,对科普工作的内容、形式等都作出统一安排,为科普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领导将科普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日程,做到亲历亲为,并从单位有限的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用于基地的日常维护和科普工作的开展,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收集相关的材料。

3、突出因地制宜,坚持分类指导。在开展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意分期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对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做到高起点、高水平、高档次规划和建设。如市科技会展中心(海峡闽中科技馆),该项目2006年6月动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桩基工程、土方工程、地下室和主体施工,及外立面装饰部分、室外广场、展馆周边道路衔接及夜景工程的施工,目前已投入资金1.37亿元。永安地 质博物馆、泰宁地质博物馆、将乐生物标本馆都按标准要求建设,建设档次较高。海西(三明)数字科普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开发相关网络科普资源,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对基层科普设施,主要功能定位在乡镇、街道等范围内进行科普展示,做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同时,还依托科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规划和建设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及场所。如文化馆、青少年宫等文化、教育类科普场馆,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具有科普展功能的自然、历史、生态等社会公共场所。有效地加强和推进了我市科普场馆的建设和使用。

下载《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