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术氛围主要靠谁建设二辩5篇

时间:2019-05-13 18:2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学术氛围主要靠谁建设二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学术氛围主要靠谁建设二辩》。

第一篇:大学学术氛围主要靠谁建设二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我要指出,对方辩友的立论已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对方同学认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引领,学校才是学术氛围建设的中坚力量,但是对方辩友似乎忘了,政策条文是死的,仪器设备也是死的,(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换种说法,比如政策条文是人(老师)制定的,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紧扣一辩对学生的定义。或者政策条文是需要有实施和执行的主体的,这个主体就是学生,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一纸空文,设备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钢铁,反正一切都要向人,这个因素上去靠)只有作为学校的主要构成要素----学生参与建设,大学的学术氛围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下面我将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学生在学术氛围建设中做什么?

1、从纵向上看:学术氛围是各种学问在时间的不断洗涤之后形成的一种人造气候,在此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当然是无数的学者(指出他们是以知识为师,以真理为师的一个群体,终极目标:他们也是学生中的一部分)。(注意学术氛围的解释千万不要和一辩相矛盾,仔细考察哈)抗战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众多大学被迫内迁。。(好好调查下西南联大的历史,一定要透彻,包括当时的管理体制)以当时实力最为雄厚的西南联大为例,其师资、设施、环境与现今的众多高校都无法相比。但是(由于有了。。等一批勤奋好学的优秀学生,)在那样的恶劣条件下却走出了邓稼先、杨振宁、(可以多举几个,甚至一些世界知名的研究成果)等一大批科学家。其学术造诣也是今天任何一所大学所不能比拟的。但是我们能说西南联大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因为其环境优美,师资雄厚,设备齐全造就的吗?(这段的表述要围绕学生是学术氛围建设的主要因素来引用论据,重点是学生,由于学生的努力,由于学生的上进,等等原因都是因为学生,所以没有任何物质条件,科研条件什么什么的,反正根据对方的论点或论据来举例,但是要防止对方抓住我方定义的学校的含义,所以要多考虑,要用的巧妙)

2、从横向来看:师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亦是增强学术氛围的重要途径。校内我们有各种科研立项以及学术讲座,而校级交流可以以剑桥与麻省理工的学术交流为例:从2000年起,两校每年各送30位品学兼优的大三学生到对校进行学术交流,以学习对方顶尖的科学技术或历史悠久的人文气息。每年约上百名学生申请各校的30位名额,竞争相当激烈,也因而铸就了两校之间十分和谐的学术氛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术氛围的建设,学生才是中坚力量。(可以说学校正确的政策导向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进取。。。防止对方以绝对的标准来反击我方)

第二、学术氛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南大学的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学术氛围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学术成员、资源、管理制度和学术活动四个层面。并且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学术氛围的建设过程中,学术成员是灵魂,学术资源是条件,学术管理制度是保障,学术活动则是体现。(指出,资源、管理制度都是人(老师)创制,而学术成员,学术活动确是学生在参与,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好的资源制度=0)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术资源、管理制度、学术活动固然重要,但是对学术氛围的建设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术成员,而这里的学术成员,正是我方一辩论述中提到的广义上的学生。

还要再斟酌,事例的选用,怎么用,怎么说选用那一部分都要认真斟酌为我方论点服务。要将你使用的论据调查透彻,一定要靠牢,找准,切不可犯知识上的漏洞,错误。任何一点最终落到我方的哪一个观点,都要清晰明了。再仔细斟酌,改改

第二篇:学风建设关键在学生二辩辩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同学晚上好,感谢对方辩友的陈词,首先我就对方辩友陈词中出现的错误加以指出。。

接下来我就分三点从哲学原理方面来对我方观点加以论述

第一、从矛盾规律来看,我方并不否认学生和老师在学风建设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今天我们谈到的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所以两者必定是对立的。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也是学风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毋庸置疑,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是内因,而老师是外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而学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决定了学生的内在自觉性才是关键所在。

第二、从量变质变的规律来讲,先不谈一个学校老师和学生各占的比重如何,我们就先来看看学风考察的几个方面到底是谁在其主导作用:

1、管理体系:学生工作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管理。那我们看看学校参与学生工作的学生会、团委、学工部、勤工助学中心哪一个不是学生唱主角,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制度。

2、教育载体 :指的是学校组织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以及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对良好学风起的促进作用。而这些活动的大部分组织和实践者难道不是学生吗?

3、形象表现:指的是学生群体形象的表现和学习、生活作风也能够影响到学风。而这些现象的主导者不也是学生吗?

4、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指的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愿的参加的科技活动和文化活动。如学校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试问这些活动又都是老师能掌控的吗?关键恐怕还是在学生的本身吧!综合以上学风考察的几个方面,几乎每个方面都有学生的参与,都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这些量达到了,学风建设才能够有质的飞跃,所以学风建设的关键在学生。

第三、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强,灵活变通,能够更加充分的激发人的潜能,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人的资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这也刚好符合了学风建设过程中所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而老师在教学中对同学的管理的强制性,虽然可以维持秩序,但是无法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行为,甚至可能会使人产生一种依赖、抵触、逆反情绪,所以我们依然坚持学风建设的关键在学生。

我方可以攻打的几个点:主要是学风考察的几个方面

1、校园氛围

2、学生管理

3、教育载体:主要指文体、社团、科技、社会活动

4、形象表现

5、课外科技活动

第三篇:渤海大学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渤海大学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第一条为加强学风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修养,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努力建设一支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学术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校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出本意见。

第二条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应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学术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行为,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端正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强对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努力使他们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培养他们增强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观念。

第三条学校各类人员在学术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严守学术道德。下列行为属于违背学术道德行为:

(一)学术研究人员违背学术道德行为

1、在学术活动中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发表的学术成果不实事求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或转引第三人成果不明确注明出处;引用已经出版的文献不注明出版 1

机构、出版地和版次等。

3、对外宣传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时,故意夸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对外宣传不符合保密要求。

4、盗用、贩卖或擅自传播课题组技术专利、专有数据、保密资料等未公开的技术成果。

5、篡改、伪造试验数据、调查数据、原始记录等;隐瞒不利数据用于伪造创新成果和新发现。

6、伪造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等,擅自更改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中的排名顺序和成果等级。

7、侵占、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包括论文成果,技术报告和研究数据等)。

8、在未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著作、科研成果中署名,分享学术荣誉。

9、请他人代写文章或购买文章作为自己的论文,或代他人写文章作为自己的学术论文。

10、在增刊或非正式刊物发表文章冒充正刊使用。

11、学术论文一稿多发,重复使用。

12、虚报学术成果或故意提供与实际不符的学术成果材料。

13、虚开或篡改发表文章接受函。

14、谎报学历、学位。

15、利用学术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对他人进行学术贿赂。

16、伪造专家推荐信或其他评定(或审批)意见,伪造领导或专家签名。

17、以各种手段要求他人或组织提供虚假证明。

18、以不正当手段影响研究成果鉴定、论文评阅等。

19、诽谤、陷害、恐吓、报复、辱骂和恶意攻击学术成果评审人或有关人员。

20、有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的行为。

(二)学术评价人员违背学术道德行为

1、在学术评价活动中不遵守工作纪律,泄露工作秘密,不能严格按照条件做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2、对弄虚作假材料知情不报。

3、私自更改材料和评议结果。

4、为学术研究人员游说、拉票。

5、接受学术研究人员及所在单位的宴请和礼品、礼金。

6、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或打击压制学术研究人员。

7、在学术评价评审期间违反规定与相关学术研究人员进行接触。

8、有其他违背学术届公认的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其他人员违背学术道德行为

1、学校相关部门及人员提供虚假证明。

2、在学术活动中负责收卷和审核工作的人员接收虚假和未经资格审查的学术材料,受理不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学术材料。

3、参与学术评价活动的相关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干扰专家、评委的正常学术评价活动。

第四条建立学术惩戒处罚制度。

严格执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对各类参与学术活动人员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一经查实,按照参与学术活动类别分别给予撤销已取得的项目、解聘已取得的职务、取消已取得的资

格或称号、取消评委(学科组成员)资格,三年内不得参加同类活动处理。同时,要视具体情节给予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党纪、政纪处分或解聘等相应的处罚。违反学术道德特别严重而触犯法律者,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条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在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职务评聘和岗位业绩考核等方面要体现正确的政策导向,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研究、制定和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和相关指标体系,以成果质量评价科研水平高低,努力形成有利于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并防止学术浮躁、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

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要注重正面教育,大力宣传严谨治学的典型事例和学术道德建设成绩卓著的单位。要把教师学术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职务聘任、晋级晋职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要检查、监督学术道德建设,把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切实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第六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大学XX年学术学风道德建设月活动方案

大学XX年学术学风道德建设月活动方

各学院、全体研究生: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全体研究生中倡导诚信严谨、开拓创新的学风,营造追求真理、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进一步发扬我校研究生崇尚学术、追求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特举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八届“杏林风”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暨研究生学术学风道德建设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弘扬学术道德,创建优良学风

二、活动时间:XX年4月

三、参加对象:全体在校研究生

四、活动安排

.启动仪式:举行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九届“杏林风”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开幕式暨研究生学术学风道德建设活动月启动仪式(发布活动倡议书,签订诚信承诺书,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2.宣传动员:利用广播、橱窗等传统载体与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研究生“弘扬学术道德,创建优良学风”的重要意义。

3.集中学习:组织全校研究生深入学习《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牢固研究生诚信意识。

4.研讨交流:邀请校内外学术科研优秀典型,就学术创新、论文写作等方面与研究生广泛开展研讨交流,积极营造科学道德与学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5.示范引领:各学院组织优秀学生代表(例如首届十佳大学生、各类奖学金获得者等)担任主讲人,分享其求学经历。通过朋辈精英的言传身教,帮助研究生群体确立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弘扬科研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端正治学态度,共建优良学风。

6.专家报告:邀请校内外学养深厚、为人师表的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做系列专题报告,帮助研究生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学术能力和执着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提高学风道德水平。

7.调查研究:面向全体研究生,开展“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术发展现状”专题调研,撰写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术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8.典型案例:举办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巡展”,引导研究生树立诚信意识,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

9.摄影比赛:举办研究生“最美研究生”摄影比赛,通过摄影创作的方式,捕捉我校研究生从事科研和医疗的最美瞬间,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和临床实践。(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0.论文检测:建立联动机制,集中对所有申请学位人员学位论文开展学术规范检测工作,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五、工作要求与程序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活动方案,做到时间保证,内容落实,确保研究生学术学风道德建设月活动收到实效;要充分发挥导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对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宣讲力度,努力在本单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学术氛围。

2.各学院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实际需要,拓展活动形式与载体,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各申请单位请将活动开展情况写成书面总结于4月25日前报给研工部管理科23212办公室,联系人:白老师,电话86613663,电子版报送至研工部邮箱

研工部、研究生处

XX年3月31日

第五篇: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科研处-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

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和学科群,提升学校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实力,凝聚、稳定和培养优秀的青年学术研究人才和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参照国家创新团队建设的办法和模式,结合学校重点学科的实际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二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重点支持校内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学术研究群体,聚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并通过承担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重点项目、基地项目、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各类科研课题,产出具有重大理论和社会价值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第三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并实施动态管理。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四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应根据自身形成的学科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和国家的需要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一般应为学校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前沿问题,其成果对国家发展战略、对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五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组成必须由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的人员自然形成和组合而成,团队带头人和成员一般不得超过40周岁,必须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研究工作;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第六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

(1)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学科发展、学术平台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推动作用;

(2)依托至少校重点学科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由5—8名我校在编青年教师组成,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或群体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 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可聘请一名或一名以上知名学者(40周岁以上)作为顾问。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重点课题攻关。2.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40岁;

(3)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有公开出版的专著或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七条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申报,坚持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项目研究的有机结合。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不得同时作为两个及以上团队带头人申报,但在担任一个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同时,可以作为相近研究方向的另一个团队的成员;团队学术成员只能归属一个学术团队。

第八条 团队以学术带头人所在学院、中心(所)为依托单位组建,由团队学术带头人提出并填写《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申请书》一式6份。

第九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实行公开选拔、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选拔方式。由所依托的各学院、中心(所)的学术委员会初审,初审合格后,提交学校科研处,由科研处组织专家组成评议组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支持和资助额度的意见。获得专家组评审通过的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按程序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批准,公布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名单及资助额度。

第十条 获资助的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在接到资助批准后,按照学校安排正式签订《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任务书》。

第四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一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实行“3﹢1”的评价管理模式,前三年为启动和运行阶段,然后进行中期评估验收,验收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合格的继续运行,不合格停止资助,并追究学术带头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 团队由校、院两级共同管理。学校设立有利于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学术创新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应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由科研处负责,包括组织审核团队的研究计划、检查工作进展、组织评估验收等。各依托的单位必须对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工作予以重视,要积极协助和支持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做好日常管理、考核和聘期总结等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团队与所依托单位的关系等,学校将把对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成效纳入相关依托单位年终目标考核范围。

第十三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负责编写团队建设计划,组织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等;按照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要求,经费须由团队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处负责人共同签字支出。

第十四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及时向科研处提出报告,科研处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审批。

第十五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按照《申请书》设定的建设任务和研究计划于每年年底前向科研处和所在学院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计划执行和进展报告;中期评估验收时提交中期验收报告;建设周期完成后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

第十六条 学校以团队所提交的《申请书》设定的建设目标任务、研究计划和总结为基准,由科研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第十七条 经费资助与使用

资助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科研活动、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资助经费。年资助额为5万元。

第十八条 获资助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情形分别采取通报批评、缓拨经费、停止拨款、撤销资助等措施:

(1)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2)执行研究计划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3)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研究工作执行和进展情况,无故不接受学校对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审计;

(4)资助经费的使用不符合财务制度;(5)评估结果不合格。

第十九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团队的管理细则。

第五章 考核

第二十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第二十一条 团队的成员发表、出版与学术团队资助有关的论 文、著作、调研报告、上报获奖成果等,均须标注“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资助”(Supported by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字样,否则不计入考核成果中。

第二十二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三年)考核目标(1)在有影响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且有突破性的或标志性的学术专著不少于1部;

(2)在CSSCI期刊上发表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5篇;

(3)至少争取到省部级项目一项,建设期内项目到账经费不少于5万(不包括学校资助经费);

(4)组织一次国内学术会议。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科研处。

2011年3月2日

下载大学学术氛围主要靠谁建设二辩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学术氛围主要靠谁建设二辩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