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第二学期校本教研课题
2011----2012学年度 第二学期校本教研课题1、2、3、4、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作文写作中的景物写作初探。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第二篇:2012-2013第二学期校本教研课题
2012----2013学 第二学期校本教研课题1、2、3、4、5、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篇:校本教研计划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计划
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在中心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究为基本形式,扎实而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二、主要工作:
案例研讨:在问题中提升教学技巧
案例研讨的核心是通过提问使观点或意见得以检验,提问包括开放性问题、假设性问题、诊断性问题等。在案例研究中,我们的基本步骤是:先由执教者(一般为先进教师或骨干教师),介绍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然后让研讨者分组进行合作讨论,接着由研讨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并进行相互交流。
这种方法,不仅使各科教师超越了学科知识本身的界限,而且使教师深入探讨了课程的共同价值,不仅使教师能免有效的吸收先进的课程设计思想,而且能够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进一步提升设计的艺术。
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搜集整理,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有现实指导性的问题的研讨会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
(三)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同步提高 传统的老带新的教师帮扶机制,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已有些不够适应,我们在课改实践和校本教研中发现,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认同感要强一些,接受、理解、运用的好一些,还有些教师显得无所适从。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建设了“先”帮“后”的教师互帮互助模式。要求帮扶双方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既欣赏又质疑,加强相互间的研讨和动态合作,从而提升双方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双方的专业发展,认真搞好坚持多年的“我听人人,人人听我”、“我评人人,人人评我”的听课活动,积极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听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四)专业引领:形成课改骨干教师群
我们根据教师的学科专长和实践经验,确立“课改教师”,这些教师上观摩课、研讨课。“再以课改教师”为榜样,也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我们还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听课、听讲座、报告,通过以上工作,使得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不但有了课改理论专家的理论指导,而且有了身边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的现实说法,从而把课改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期缩短,加速学校课程改革进程。
晏家屯中心大色学校
2010——2011第二学期
校 本 教 研 计 划
2011.2
第四篇:2012—2013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我们学校乘上新课程的航船,全体教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面向学生均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做好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同时,围绕教科处开校工作计划,参加竞赛和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在开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开校初,各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中枢二小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科处、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认识,丰富校本教研含义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力,活动有序进行
本学期,学校结合实际,将原来的13个教研组整合为现在的7个教研组,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语文组: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照计划开展了10堂高质量的教研课。
2、数学组: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课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3、英语组: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开展了“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对待班中后进生”等教学沙龙,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艺体组: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开展了具有特色的艺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配合学校完成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11月的学校冬季校运会。
5、综合组:在教研活动上突出一个“新”字。《科学》、《自然》学科围绕“三新”开展教学课堂研讨、说课、上课评课活动。并进行了《在自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然课教师的基本功及训练》等四次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6、远程教育教研组:进一步作好向教师进行远程教育宣传工作,探讨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组织培训青年教师使用计算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实际上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现代远程教育档案。
7、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该教研组围绕“研”字作文章。本学期开校初,根据实际情况新增建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本组本着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已过去,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有我们值得回味的,因为我们一起努力过、奋斗过;也有我们感到遗憾的,因为受条件的制约,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好。我们坚信,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我们不断的进取,我们一定会突破一个个瓶颈,从胜利走向胜利!xxxx学校
第五篇:校本教研计划.2014第二学期
加区三中小教部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2013—2014第二学期 学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坚持“抓课改,促创新;抓评价,促改革;抓管理,促质量”三条工作主线,开拓创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做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写字教育工作
在学校己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规范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开设,突出学校多年来剪纸的校本课程特色,完善校本课程研发管理体系,总结推广校内校本课程经验及成果。按要求开全地方课程,抓好写字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写字 水平。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组织教师观看名师、教育专家讲座、教材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校级骨干型教师的培训等。
本学期在教师成长方面将通过“教师成长三部曲”来完成校本教研工作
主题
一、让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厚一些
1)生态课堂内容方面的学习
2)专题性学习
3)教材的深度研究
主题
二、让教师的专业功底更实一些
1)写字(每周一篇硬笔书法、每月一副作品)
2)语文名师课例(薛法根)
3)三级建模课堂大赛
4)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5)科任教师说课、展示课活动
主题
三、让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深一些
(生态课题的研究)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以课堂为载体,开哦站行动研究,构建教学模式,实
现一模多法
3)班主任语文学科生态课堂诊断课(每人一节第一课时阅读教学)
4)教学评价用语的研究(收集、研究并使用名师教学评价用语)
5)探究语文单元生字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A 构建语文单元生字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B 班主任每人一节语文单元生字复习课
C 内容:第一、二单元生字
D 指导反馈与交流
进行促进教师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的意识,采取讲座与研讨相结合、作业与定期测试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本学期要求教师把教学工作中形成的经验,撰写成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形成制度。要求教师要积极向《校本教研简报》投稿。
(三)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重点抓好年组集体备课和年组校本教研活动,突出实效性。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把1、2、3年设为一个教研组,4、5、6年设为一个教研组,科任设为一个教研组,集体备课安排在每周三4:30—5:00,在年组校本教研活动中,重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2、坚持听评课制度,强化课堂常规管理,业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听课指导,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为教师营造研讨、交流的氛围,以教研组为单位,及时梳理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每月每位教师上交一份个性问题研究。
4、校内高效课堂研讨活动,充分运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5、开展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30节。
6、落实好《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生态课堂课堂研究计划、活动方案等。引导教师积极学习有关资料,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7、开展读书工程:本学期将开展“读经一本书”活动,印制统一的读书笔记,教师将把本学期所选读书内容的经典句段共享、读书内容简介、精彩句段推荐、简短感言记录下来并加以运用。
(四)、研讨课活动,促进校本研修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1、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两次校内展示课,充分给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教学水平的平台。
2、要求教师们高度重视,积极准备。
(1)、认真备课,准备充分。
(2)、教研组成员互听课。(分高年组、低年组)
(3)、听课教师要提前与科任教师串好课。
(4)、提前一天上交到教务处一份学案设计。一式两份(成长档案一份,上交教务一份)。
(5)、课后及时反馈本节课教学的得与失,并上交课后反馈记实。
3、研讨课之后上交一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五)、网络教研与专项技能训练,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底。
1、本学期对各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进行具体安排。
2、参加网络教研研讨的教师做好活动记录。
3、参加网络研讨的教师要积极跟帖或上麦。(做好跟帖记录)
我们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学校重点抓好教研活动。及时制定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计划,做好教材研发等工作,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2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