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寄宿制学校管理实践的初探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实践的初探
专业:教育管理学号:047130129姓名:李福海 摘 要:镇康县忙丙乡中心学校是较早创办的寄宿制学校之一,在寄宿制管理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逐步摸索出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方法,本文从农村寄宿制学校与寄宿学生、养成教育成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必然选择、养成教育措施、实施养成教育的体会,四个方面详尽而全面地论述了养成教育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养成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2004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对西部教育投入最大的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始实施。以解决西部地区由于特殊地理情况而导致的办学容量问题,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5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共计减少4万多所中小学校。从以上可以看出,创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已逐渐成为广大农村办学的必由之路。由于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项目地区多为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再加上缺乏经验,因此不少地区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科学、有效的指导。镇康县忙丙乡中心学校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中出现的师资水平不均衡、总体办学条件不高、学生辍学率高等实际问题,从2004年秋季学期开始把全乡各村、教学点的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集中到村完小就读,同时实行寄宿制管理,现在全校的寄宿生人数已达588人,在实施寄宿制管理的几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与寄宿学生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寄宿制小学的出现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于并校前规模较小的学校,他们在原来学校里接受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放学后的日常生活都是由父母来照顾。而学校合并之后,规模急剧扩大,特别是寄宿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校需要更加严格日常管理。同时,寄宿生年龄都比较小,又突然离开父母来到学校独立生活,由于长时间与家庭分离,问题极多,往往表现为自卑、沉默、悲现、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的性格。这种性格和情绪上的缺陷,将会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产生不良的影响。寄宿生自理能力的缺乏,心理上的饥渴,行为上的乖张,这些都成为广大寄宿制学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给学校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养成教育成为寄宿制学校的必然选择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养成教育着眼于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少年儿童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便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寄宿制学校为什么选择养成教育作为自己的教育模式呢?
1、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适宜采用养成教育模式。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决定了养成教育必定成为儿童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儿童少年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寄宿制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弥补了社会家庭教育的缺陷 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必须面对生存的挑战,处于此种境遇下他们不得不主动参加生活实践。因此在寄宿制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具有先天的优性,它弥补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缺陷。另外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寄宿生的衣食住行得不到合理有效的管理,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所以养成教育模式成为寄宿制学校的理想的选择。
三、养成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1、激情明理,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愿。在实施养成教育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端正学生的认识态度,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进行内在激励。让学生了解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自觉地遵守规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在每一学年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规范活动,如“规范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我心中的规范”演讲比赛。“规范与我同行”征文比赛,让各种规章制度深入人心,让遵守规范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2、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校生活中形成自理能力。“生活能力”是指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生存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等。在学校生活中,通过有目的培养使学生形 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以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不会产生特别的障碍,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准备。
①寄宿制本身就是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学校学会照顾自己,洗脸、刷牙、铺床、叠被、整理房间、洗餐具、洗澡,保管自己的物品,合理安排零花钱,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这些活动都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无形当中强化了学生的自理能力。
② 整理学校的规章制度,实行养成教育目标化管理。为了便于寄宿制管理,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先后拟订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班级评比标准》、《文明就餐标准》、《文明寝室评比细则》、《小学生养成教育量化考核表》,使学校养成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
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先后开展了“文明餐桌” 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勤俭节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开展了“我是寝室美容家”评比 活动,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④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管理实践中形成能力。我们精心策划了“我是一日小老师” 活动,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领悟纪律的重要性,同学之间相互关心谦让的必要性。另外,我们在每个寝室中选拔室长,在全校学生中选出小干部,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从自理能力上升为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
3、优化环境,营造养成教育氛围。一方面我们着力建设校园软环境,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学生。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少先队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努力改造校园硬环境,为此学校精心设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兴建了棕榈园、翠竹林,让花草树木来怡情悦性,铺设了名人大道,让道旁的名人塑像感化教育学生。我们试图让校园每一方墙壁、每一寸土地,都具有教育意义,极力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四、实施养成教育促成小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体会
1、工作要做得细、实、恒。养成教育实施的各个环节工作要做得细致具体,制度要细,不能大而空,检查要细,不能仅是一般要求,要高标准。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不能一般号召,要有要求,有检查,有评价反馈,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更不能一阵风,要坚持不懈,天天不变样,这些说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但真要做到,并非易事。
2、要严中有情。在养成教育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如对待表现较差的同学,我们不嫌弃,而是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班主任多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规范。如我们抓学生爱护校园环境教育,是通过进行爱校教育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进而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校园环境的。总之,教育者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情,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寄宿学校施行养成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它一方面迎合了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另一方面寄宿制学校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养成教育成为其必然的选择。这两者的结合必
然给当前的寄宿制学校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活力。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才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健康发展,使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参考文献:
【l】 赵明 中央6 0亿资金投向农村寄宿制学校
(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8月l1日 要闻栏
【2】 综合新华社北京电((关注农村流动人I:1家庭
问题》(新华日报 2006年3月l0日第A4版
【3】 王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 浙江
教育出版社 l993年月l1月第l版
【4】 赫伯特.斯宾塞 颜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
育》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2年l0月第l版
维普资讯 http://__
第二篇: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
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重细节科学管理为寄宿制学生创设最优成长环境
1984年以来,在省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建校园于景、治食宿于欣、立学风于劲、创质量于精、树人才于莘”为建设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示范带动、突出特色、严格管理、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寄宿制学校住宿的学生年龄小、年龄跨度大,认知水平、生理条件差异都很大,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而家长对学校寄宿管理的要求是:安全有保障,吃住能放心,教学质量高。我们深信建一所寄宿制学校实属不易,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更难。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针对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大胆创新,注重细节,科学管理,使寄宿制学校教育模式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做到了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放心,让教师开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
在不断总结寄宿制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家共同学习研究,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大家反复论证,我校制订了《寄宿制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手册》等,内容涉及学生在校饮食、住宿、学习、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往返安全等各个方面,形成寄宿 工作项项有目标、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双哨小学学校对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率先探索、制定了《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卫生保健员岗位职责》、《寄宿生家校联系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寄宿生学生一日常规制度》等,从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等提出分时段工作要求,实行精细化的一日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细化,为寄宿制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保障。
二、安全教育,坚持常抓不懈
构建寄宿生管理网络,我们要求学校成立以主任为主要责任人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以值周领导、部门负责人、值周教师、班主任为框架的五级管理网络,与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规范形成学生在校的全天侯、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学生的安全,其次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除了开展日常防触电、防溺水、防火灾、防意外事故、防煤气中毒等“五防”安全教育外,我们还实行“三制”、“六册”制度。“三制”即家长学校交接手续制、值班教师校园巡查制、食堂宿舍定期消毒制;“六册”即“寄宿生花名册”、“接送登记册”、“卫生检查册”、“请假登记册”、“药品登记册”、“生病学生护理登记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尤其是课余安全、饮食安全、就寝安全、往返途中安全。做到环环相扣不留空缺。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寄宿制管理工作中,我们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养成教育。利用每天夜间活动时间,教师对寄宿学生进行辅导,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寄宿学生洗漱、吃饭、内务整理等方面进行手把手辅导,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意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每个学生宿舍任命宿舍长,让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通过上述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强化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中,我们一是要求学校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推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情化服务。对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学校统一造册,在管理中对其加以特别关照,让学生在管理中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情。二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小学低段开展“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小学高级开展“内务整理大比武”的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学开展“营造温馨宿舍”的主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根据寄宿制学生的特点,组建兴趣小组,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彰显学生个性特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三是重视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合一的寄宿生教育模式。建立寄宿生信 3 息卡,定期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开放家校沟通渠道,建立民主、平等、互信互访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主动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五、积极探索,建设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
为了体现环境育人的特点,我们一是积极实施学校绿化美化工程。在实施整体建设,包括围墙、操场、食堂、餐厅、道路、花园工程时,聘请专人参与指导,策划花园花坛的建设,树木花卉的栽植,体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雍容高雅的特点。同时,我们对学校建筑物表面的装饰,包括涂料、油漆、窗帘的颜色也做了统一要求。体现活泼、活跃、大方的主题。使学校绿化与建筑物色调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特殊功效。积极构建走廊文化、围墙文化、校园宣传栏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班级特色文化等校园文化体系,将学生的视角引向世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化,使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六、强化师资,提升管理水平
一个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教师。为此,我们通过向寄宿制学校补充优秀教师、加大教师寄宿制相关培训、不断丰富教师职能,狠抓各项管理工作,促进了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我们一是为寄宿制学校充实了学历高、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定期组织山区寄宿制学校领导教师到城里学校、市区名校听名师上课,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通过教师互动、学生互动等多种形式提高 教学质量。二是不断深化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管理作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求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充分认识到寄宿学生生活既是学校围墙中的“家庭”,又是家庭之外的“学校”,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既是传授知识之师,又是辅导生活之师,从而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三是加大对青年教师基本看护知识的培训。包括医务知识、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的培训,真正使教师较变成合格的“代理家长”。
农村中小学实施标准化寄宿制以来,我们感到效果非常明显。一是义务教育段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全部达到“两基”要求,巩固了“普九”成果。二是教师队伍稳定了,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条件差距减小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安心了。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了。四是学生文明程度提高了,以前学生见了老师或上级来检查的领导,总是躲躲闪闪的,现在是大大方方,主动问好。五是群众普遍满意了,学生在校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安全有保证,家长放心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同时还要以建立并完善务实高效、规范有序、科学系统的现代管理制度为重点,强化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常规四方面的管理;以培育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目标,大力开展以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户县教育的品位,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篇:(寄宿制学校管理浅谈)
寄宿制学校管理浅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务工人员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父母外出就读,从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小学生源的急剧下降。基于这种现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中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大趋势,学校的寄宿制就顺应而生。
寄宿制学校住宿的学生年龄小、年龄跨度大,认知水平、生理条件差异都很大,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而家长对学校寄宿管理的要求是:安全有保障,吃住能放心,教学质量高。我们深信建一所寄宿制学校实属不易,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更难。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针对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大胆创新,注重细节,科学管理,使寄宿制学校教育模式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做到了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放心,让教师开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
在不断总结寄宿制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家共同学习研究,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大家反复论证,我校制订了《寄宿制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手册》等,内容涉及学生在校饮食、住宿、学习、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往返安全等各个方面,形成寄宿工作项项有目标、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葛牌九年制学校对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率先探索、制定了《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卫生保健员岗位职责》、《寄宿生家校联系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寄宿生学生一日常规制度》、《校车安全运行登记制度》等,从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等提出分时段工作要求,实行精细化的一日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细化,为寄宿制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保障。
二、安全教育,坚持常抓不懈
构建寄宿生管理网络,我们要求学校成立以主任为主要责任人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以值周领导、部门负责人、值周教师、班主任为框架 的五级管理网络,与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规范形成学生在校的全天侯、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学生的安全,其次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除了开展日常防触电、防溺水、防火灾、防意外事故、防煤气中毒等“五防”安全教育外,我们还实行“三制”、“五册”制度。“三制”即家长学校交接手续制、值班教师校园巡查制、食堂宿舍定期消毒制;“五册”即“寄宿生花名册”、“接送登记册”、“卫生检查册”、“请假登记册”、“生病学生跟踪登记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尤其是课余安全、饮食安全、就寝安全、往返途中安全。做到环环相扣不留空缺。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寄宿制管理工作中,我们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养成教育。利用每天夜间活动时间,教师对寄宿学生进行辅导,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寄宿学生洗漱、吃饭、内务整理等方面进行手把手辅导,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意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每个学生宿舍任命宿舍长,让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通过上述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强化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中,我们一是要求学校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推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情化服务。对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学校统一造册,在管理中对其加以特别关照,让学生在管理中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情。二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小学低段开展“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小学高级开展“内务整理大比武”的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学开展“营造温馨宿舍”的主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根据寄宿制学生的特点,开展少年宫活动,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彰显学生个性特点,深入推进素质 教育的实施。三是重视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合一的寄宿生教育模式。建立寄宿生信息卡,定期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开放家校沟通渠道,建立民主、平等、互信互访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主动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五、积极探索,建设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
为了体现环境育人的特点,我们一是积极实施学校绿化美化工程。在实施整体建设,包括围墙、操场、食堂、餐厅、道路、花园工程时,聘请专人参与指导,策划花园花坛的建设,树木花卉的栽植,体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雍容高雅的特点。同时,我们对学校建筑物表面的装饰,包括涂料、油漆、窗帘的颜色也做了统一要求。体现活泼、活跃、大方的主题。使学校绿化与建筑物色调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特殊功效。积极构建走廊文化、围墙文化、校园宣传栏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班级特色文化等校园文化体系,将学生的视角引向世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化,使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六、强化师资,提升管理水平
一个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教师。为此,我们通过向寄宿制学校补充优秀教师、加大教师寄宿制相关培训、不断丰富教师职能,狠抓各项管理工作,促进了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们一是为寄宿制学校充实了学历高、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定期组织山区寄宿制学校领导教师到城里学校、市区名校听名师上课,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通过教师互动、学生互动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不断深化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管理作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求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充分认识到寄宿学生生活既是学校围墙中的“家庭”,又是家庭之外的“学校”,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既是传授知识之师,又是辅导生活之师,从而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三是加大对青年教师基本看护知识的培训。包括医务知识、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的培训,真正使教师较变成合格的“代理家长”。
农村九年寄宿制以来,我们感到效果非常明显。一是义务教育段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全部达到“两基”要求,巩固了“普九”成果。二是教师队伍稳定了,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条件差距减小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安心了。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了。四是学生文明程度提高了,以前学生见了老师或上级来检查的领导,总是躲躲闪闪的,现在是大大方方,主动问好。五是群众普遍满意了,学生在校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安全有保证,家长放心了。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同时还要以建立并完善务实高效、规范有序、科学系统的现代管理制度为重点,强化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常规四方面的管理;以培育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目标,大力开展以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户县教育的品位,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四篇:寄宿制学校管理
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探索
【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新型教育体系下的产物,也是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既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的难题,又有利于集中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优化。但是在办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安全性不够、管理不到位、人员素质低等等问题,所以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找到一条符合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探索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的落成给大罗密地区的学生上学提供了便利,但随之在学校的经营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样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多各方面的因素,全盘谋划,要让一系列的细则、措施、办法环环紧扣,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管理体系。下面就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给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希望可以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学校建设管理
1、学校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是一个学校的指导纲领,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条文依据,也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有效、高质量的规章制度,对于任何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都是是非常重要的。一套好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制定制度章程时,要依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队伍建设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建设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管理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规定。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舍务教师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家长接送制度、学生住宿制度、寄宿生出勤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食品及卫生环境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等等,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落实责任到人。
2、制度监督管理。有了科学、有效的制度之后,具体实施起来就很方便。但是对于相关人员执行学校制度时,学校要建立监督小组,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在实际操作各项制度的过程中,要求各项环节要实施到位,但人为因素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小的差错,为了减少和避免这些差错的发生,就需要学校加大监管力度,做好监督、检查,做到环环相扣,严密把关,确保不留漏洞,不出现盲点,保证各项制度正常实施。
3、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样重要,它直接反应的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基于制度建设的基础,农村寄宿制学校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目标,重点要放在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方面,通过举行一些丰富、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同时要发挥学校教育设施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铺设一条进步、向上而富有人文情怀的道路。
二、学生管理
1、健全学生服务管理体制。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于农村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关爱,校园的温暖。学校在这个环节中应该增强服务的意识,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办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寄宿生活中感受到温馨。学校在平时要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正常有序,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好、学习好,让家长放心满意。
2、助学机制。对于寄宿制学校,国家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办学经费给予倾斜,并且制度化。对于学生的关爱要体现在学习、生活中,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除了寄宿生补助外国家还要给予一定物质上的帮助,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渡过难关,设置奖学金、助学金,尽最大的能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后勤安全管理
1、宿舍管理。对于宿舍管理这一块,是比较复杂的,学校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也不能把学生宿舍管理的太过于死板。首先,对于宿舍的管理要结合学校、学生家庭和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例如有民族性的差异,还有传染性疾病的特殊情况。其次,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地方,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这点,学校可以开设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宿舍也是学生的一个小家庭,应该形成朝气蓬勃的宿舍氛围。学校可以为宿舍配备一些文体器材,如象棋、跳棋、羽毛球、排球等,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以宿舍为单位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文明卫生宿舍评比和宿舍设计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最后还要加强对寄宿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温暖。
2、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特别重要。
学校在这方面要尽一切的力量,保障学生在学校内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二要做好校内的保卫工作,例如建立校园巡逻机制,保证校内安全;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控制人口进出。第三要确保学生、老师的日常用餐安全,对于学校的食堂要进行不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公开食堂食品的进口和销售价格。
第四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做好学生离校和返校的交接工作。最后要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总之,在新的教育体系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将会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我们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中取得了成就,也暴露了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并且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从中收益。
第五篇:浅谈寄宿制学校管理
浅谈寄宿制学校管理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方圆几十里的沟沟岔岔,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开始食宿在校,年龄跨度较大,要让这些认知水平、生理条件差异很大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所以做好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寄宿制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寄宿制学校建成初期,我们就发现,寄宿学生食宿在学校,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简单变化,而且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安全习惯等方面的一次全面变革。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不少寄宿学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
一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的欺侮行为,公共、个人财物的丢失、破坏,女同学因交友不慎重造成性伤害,饮食不挡而导致产生疾病,用药或治疗不当影响身体健康,回家乘车、外出活动易造成意外事故,寝室里乱接电线、使用电器或吸烟、点蚊香引起火灾。
二是性格、行为习惯的问题。寄宿学生和走读学生在性格、行为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寄宿生的卫生习惯不如走读生,寄宿生的饮食水平不如走读生,寄宿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寄宿学生自律能力较差,寄宿学生社会视野往往较窄。但与此同时,寄宿生比走读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又普遍较强。而以上的几个问题如果我们学校管理者不及时既解决的话,就直接关系着国家学校寄宿制建设的这个解决偏远地区学生求学难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政策的成败。
寄宿制制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师的职能,为寄宿制管理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一个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教师,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成功必须要有一群勇于奉献的老师。首先要求全体教师明确职责,对自己作为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 充分认识到寄宿学生生活区是学校范围内的“家庭”,又是家庭之外的“学校”,每一位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既是传授知识之师,更重要的是辅导生活之师。从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寄宿学生管理工作,把寄宿学生管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其次是对一些青年教师进行基本看护知识的培训,全体教师必须时刻明确自己“代理家长“的身份,对于小学低段的班主任老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掌握缝补技术、简单的包扎技术等等是非常必要的,许多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年轻老师由年龄大的女教师或是懂得医务知识的教师亲自给他们传授技能,真正使我们的教师变成合格的“代理家长”
(二)注重人性化管理,营造充满亲情和爱心地成长环境。
针对不同年级寄宿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探索科学、民主、严格的管理方式。我校努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创设人文化环境,实施人情化服务。一是在寄宿学生中开展“亲情连着你我他”的亲情管理制度,根据本地就近联姻的现实情况,我们采取“哥管弟、姐管妹、大管小、”的方式让学生时刻生活在亲情中。在团员中开展“奉献爱心”,让初中学生和低段的学生插花住宿,随时注意学生动态,及时处理不良情况,把年龄小的安排在下铺,严防学生从床上摔跌落地帮助生活老师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对新入学的寄宿生尤其是低龄儿童,学校要更加细心周到的关心、关爱和监护,帮助其尽快适应寄宿生活,防止学生因思家或不适应集体生活而私自离开校园等现象发生,对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学校统一登记造册,在管理的过程的对其加以特别关照,从生活到思想指定班主任全面承担父母的责任,让这些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使他们在充满亲情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营造融洽和谐、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有“学校就是家、老师胜亲人”的感觉。使这些住宿学生不会因为亲情的缺失而导致人格的缺失。
(三)狠抓科学管理,彰显寄宿制在农村教育中的无限魅力。
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就在于整合了教育资源,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比在以前小规模学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提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科学地利用和这些事件和空间是我们学校近几年来探索出的一个寄宿制管理的特色。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学生参与的文化建设让寄宿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喜悦。我们让每面墙都会说话层层构建了走廊文化、围墙文化、校园宣传栏文化、班级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每日赠言等校园文化体系,突出体现“时代性、现代性、世界性”的特点,发挥图片的视角震撼效应。教学楼一楼的主题是成功励志潜能无限教育,二楼主题为科学探秘教育,三楼主题为文学历史教育。特制的文化长廊主题为民族文化教育,围墙文化则是师生共同绘制的校园文明礼貌、劝学上进相关内容的简笔画、农民画。校园宣传栏设有报刊文摘、校园新事、山花期刊等专栏,让学生始终能扑捉到前沿的信息。地方特色文化是将蜚声海内外的我县农民画悬挂于宿办楼、公寓楼,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乡土文化的习惯。班级特色文化是根据各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作本班的班级宣言、成长足迹、班级目标,并依据上述内容对教室进行设置和装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展示班级特色。纵览整个校园,从古今中外、楼内楼外、听说视思等不同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文化的海洋,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以净化,为这些淳朴、鲜活的山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配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在小学地段开展“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小学高段开展"内务整理大比武"的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学开展"营造温馨宿舍"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根据我校自身特点,组织寄宿生开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实验等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是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的寄宿时间,组织寄宿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拓展素质教育的时空。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生气和活力,使寄宿学生获得比走读生更多的形式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园生活的充实很大程度填补了还没有完整人格形成年龄段的寄宿生在性格上的缺陷。
四是根据寄宿学生特点和教师的特长,我们学校组建了美术兴趣小组,泥塑兴趣小组,剪纸兴趣小组,歌舞兴趣小组,“你行我也行”讲故事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科学兴趣小组等等,各项兴趣活动均在寄宿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有方案有落实有评比,有专职的负责教师.开展户县纸房学校第三届师生书画展,“我参与、我快乐、我进步、我自豪”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的能力。
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学校立足本校实际,针对寄宿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充分挖掘特色教育,使寄宿制学校教育模式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做到了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