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药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实施方案
《药剂学》是电大药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它是研究药物剂型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一、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使学员掌握剂型、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调剂、制剂的生产以及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
二、教材、授课方式和学时数
本课程选用由张强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药剂学》一书作为教材。全书共十六章,另含药剂学实验部分。与之配套的教学媒体还有录像教材和IP课件。
各教学班可采用面授辅导(聘请熟悉该课程内容的教师任课)与自学相结合方式完成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参加面授辅导、完成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其中电视课27学时,实验54学时,其它自学,开设两学期。
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章至第七章的内容,第二学期讲授第八章至第十六章的内容。
三、课程重点内容
本书的内容可分为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剂学实验三大部分。重点讲授各种剂型的定义、分类、特点、辅料、处方设计、制备方法、质量评价等内容,介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药剂学的定义、重要性、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剂型、制剂、制剂学、调剂学等名词的意义
3、掌握原料药必须制成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的原因
4、熟悉药剂学的主要分支科学
5、熟悉中国药典与国外药典概况、发展以及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使用中的法律效力
6、熟悉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资料要求
7、了解药品的药典外标准及“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第二章液体药剂(1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应用特点及分散度与疗效的关系
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与应用
3、掌握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
4、掌握常用的防腐剂
5、掌握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6、掌握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稳定剂,制备方法与质量评定
7、掌握乳化剂的种类,选用要点及常用乳化剂,乳剂的类型与稳定性,制备与质量评定
8、熟悉液体药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9、熟悉溶胶剂的概念与特性
10、熟悉合剂、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
11、了解乳剂的形成理论,复乳的制备与应用
第三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各种因素与解决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各种方法
2、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特别是加速实验法与有效期制定的依据
3、熟悉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与某些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第四章灭菌法(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湿热灭菌法,特别是热压灭菌法及其安全操作
2、掌握无菌操作法与无菌检查法
3、熟悉干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
4、了解F0的定义、数学表达式、计算方法及其在灭菌中的意义
第五章注射剂(10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方法
2、掌握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和制备注射用水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注射剂的附加剂
4、掌握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5、熟悉注射剂生产车间的设计要求,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6、熟悉注射用油的要求
7、熟悉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方法
第六章滴眼剂(2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滴眼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
2、掌握滴眼剂的常用的附加剂
3、掌握滴眼剂的制备工艺
4、熟悉影响眼用药物吸收的因素
第七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方法、器械与影响因素
2、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制备和质量要求
3、熟悉散剂的吸湿及包装、贮藏
四、考试方式、其他
期末考试性质(统、市)见中央电大期末考试安排,考试时间:2小时
本期各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可在一起研讨教学问题,或采用个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若有教学方面的问题请于每周一、三及周五(上午)来市电大理工导学中心或来电话商讨。
现电大新校区地址:重庆市九龙坡九龙科技园华龙大道1号 邮编:400052
Tel :68465120 E-mail:Wangliyan@cqdd.cq.cn
五、药剂学实验安排(45学时)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员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
(一)、说明
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使学员掌握制剂实验的基本技能,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各类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员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各类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 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四 注射剂的制备(8学时)
实验五 滴眼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六 片剂的制备(12学时)
实验七 软膏剂的制备(6学时)
实验八 凝胶剂的制备(4学时)
实验九 栓剂的制备(4学时)
实验十 微囊的制备(4学时)
实验十一 滴丸的制备(4学时)
实验十二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4学时)
说明:实验共54学时,该课程的实验市电大不作统一安排,各教学班自行与市内高校联系完成或在有条件完成实验的单位解决,并根据当地实验条件来确定开设项目。
由于各地仪器设备及药品等多方面条件不同,各教学班可根据当地实验条件来确定选做上述实验项目。
实验完成后,应由指导教师批改,并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各办学单位应将学生实验报告交当在电大分校、工作站验收盖章,并将验收后的学生实验成绩填入市电大教学处统一下发的实践性环节验收表(一式三份)。各验收单位应保存好相关的原始资料,市电大对其进行终审。
第二篇:药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药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药品经营、生产、检验、管理和使用的具有大学专科水平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 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化学、生物学及相关的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物制剂、药物鉴定、药物分析及各项常规药学实验等方面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三)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四)教学计划中所列选修课程供地方电大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地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 工作由各省级电大负责。
(五)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六)有实验、实习和平时作业的统设课程,必须按中央电大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学生未完成实验、实习,或实验、实习不及格,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每门课程的平时作业的 成绩在总成绩中应占一定的比例,但不能超过20%。
(七)集中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提供的教学大纲(或要求)组织实施。本专业安排毕业实习13周,毕业作业5周。试点单位可结合当地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将所 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14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及获 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医学科药学类
药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课程说明
1.无机化学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其中电视课20学时,实验9学时,开设一学期。
无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 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溶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配位 化合物、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及试验。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2.有机化学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基本反应、简单的结构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 础。课程的主要内容:烷烃、烯烃、炔烃及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杂环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类脂和萜类、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重要代表物在医药中的应用等,以及立体化学 基础、红外光谱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用分析化学等。
3.人体解剖生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重要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一般生理活动规律,建立起人体是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体的观念,从而为学习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人体各主要系统的解剖,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人体的主要生理活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 温、泌尿、神经、感官、内分泌、生殖)。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理学等。
4.医学生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18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细胞,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糖类,脂类,核酸,酶,维生素,新陈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代谢调控,生化药物的制备原则。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人体解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微生物与免疫、药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等。
5.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18学时,实验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医学科药学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学免疫学,第二部分为微生物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 专业术语;了解和掌握系统的微生物学的知识。为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 必要的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临床预防、分析、诊断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的主要内容:
医学免疫学主要教学内容: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抗原抗体的概念、补体系统及变态反应。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教学内容: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生长繁殖与代谢、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抗细菌感染免疫;消毒灭菌及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察原则,特异防治及药物防治原则等 基础知识;病源性与条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介绍,致病性与免疫型,防治原则;病毒 的基本性状、分类,病毒的感染、免疫及实验室检测原则、防治原则,临床常见病毒的致病 性与免疫性,检查及防治原则;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治病性 与免疫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基础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理学、临床各学科课程。
6.病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电视课模块化设计,开设一学期。
病理学是中央电大医药类各专业一门必修课。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 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科学,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 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新的病理学课程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新的课程结构的形式重新组合,将疾病时机体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和形态学改变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概念,注重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 理论,特别是基本病理过程和重大疾病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课程的主要内容: 疾病学概论;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 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 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诊断学及临床各学科课程。
7.药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医、药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药理学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和抗惊厥药;抗神经失常药;抗震颤麻痹药;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枢兴奋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拟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 上腺素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物和钙拮抗剂;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和脱水药;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组胺与抗组胺药;肾 上腺皮质激素药;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抗生素;磺胺类及其他人工合成抗菌 素;抗结核药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类各学科专业课程。
8.药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掌握化学结构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和特殊个性,为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 物准备必要理论基础;理解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结构形成和制备原理,为质量控制和检验准 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了解新药发展的去向,初步掌握由结构命名查找资料的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化学药物的分类结构类型和命名,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主要结构类型的药物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及典型药的特殊个性,如 何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物;典型药物的合成和结构修饰;基本化学药物的典 型反应和鉴别方法;主要类型药物的发现和发展以及典型药物的创制经验。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等。
9.药用分析化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7学时,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主要结构与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同时使学 生具有明确的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掌握常用药物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本原 理与方法,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药物分析的测定,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生化药物分析和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 风。
课程的主要内容: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色谱法;药物中的杂质及纯度,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规定杂质限度的科学根据,药物中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操作要点及杂质限量计算方法;中国药典 中收载的典型药物的基本结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鉴别、法定含量测定方 法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制剂的分析特点和拟定分析方法的思路,常用剂型中干扰物质的种类 及排除方法,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分析特点和方法,医院药房快速检验方法;体内药物分析 的特点和方法以及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我国现行的各级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原则和内容。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剂学、生药学等。
10.药事管理学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其中电视课9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管理方面的有关专业法律法规,熟悉和了解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点,树立依法从业的观念,初步 具备运用药事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特殊药品管理办法,药事管理体制,药品质量监督管理;新药研制、审批管理;药品广告管理;药品专利产权保护等。
11.药剂学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54学时,开设二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物剂型与制剂、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与正确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剂型的制备与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使用方便的药品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和进展;主要剂型设计、基本处方分析、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常用制剂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及安全;剂型制备中主要 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新剂型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制剂配伍变化的原理 及一般处理原则;药物体内过程及药物动力学。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等。
12.生药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培养基本技能;掌握生药的来源、生产及加工,化学成分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药效药理与临床用途。掌握天然药产物中主 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 从事天然产物开发利用,药物制剂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
总论:生药学的定义,生药分类方法与生药拉丁名的命名原则,生药鉴定的任务与常用方法,影响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各论:植物的形态解剖、基本类群、各类生药的形状与显微识别特点、重点生药的来源、加 工;药理作用与功效;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和分离提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天然药用化学、药理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剂学
13.英语Ⅰ(1)(2)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16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 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若干相关的常用词组及基础语法知识;能够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 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够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 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条等;能够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
第三篇:山东电大药学专业(专科)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山东电大药学专业(专科)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为搞好开放试点专业的教学工作,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教学质量,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药学专业(专科)毕业实习提出的基本要求。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特制定药学专业(专科)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毕业后从事医药工作打下基础。
各办学单位应根据中央电大的基本要求,组织有关专家拟定药学专业毕业实习细则、实习手册和考核要求。实习单位选在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医院药房、具有一定指导能力的批发、零售企业或药品检验所等单位进行实习。毕业实习12周,毕业实习总结1周; 实习作业5周,计18学分。各科毕业实习必须保证规定时间,学员若不能集中脱产完成全部实习任务,可在保证各科实习时间连续的前提下,累计进行。指导教师应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说明:在相关科室或岗位上工作时间两年以上的学员,可以申请免该科室的实习,但必须按“中央电大药学专业实习手册”的要求进行实习操作考核。
免修实习必须由本人申请、所在单位证明,报试点电大审核同意后进行。
毕业实习基本要求
一、医院科室实习基本要求
(一)医院药剂科基本知识(3周)
1、了解医院药剂科的机构设置(调剂部门、制剂部门、要检部门、药库、中药加工部门、药学研究部门)
2、了解药剂科人员的职称(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和相应的职责。
3、了解医院药剂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
4、了解医院药剂科的性质和任务。
5、掌握特殊药品(毒性、麻醉、精神、放射)、危险药品的定义、种类和管理办法及使用原 则。
6、掌握医院内各种处方(制剂处方、协定处方、医师处方、单方、验方、秘方)的种类和格式,了解医院的处方制度。
(二)调剂部门(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实习基本要求(2周)
1、熟悉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用途、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2、掌握处方审查的内容(处方前记、处方概貌、药品规格、药物剂量、配伍禁忌、不合理用药、医师签字)与方法。
3、掌握处方调配的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
4、掌握处方药品核对的内容及付发的基本要求。
5、了解调剂过程中的差错及处理办法。
(三)普通制剂室实习基本要求(3周)1.了解普通制剂室的工作任务。
2.了解普通制剂室的业务技术管理。
3.熟悉普通制剂室常用机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掌握常用普通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1)滴眼剂
(2)软膏剂
(3)合剂
(4)滴耳鼻剂
(5)糖浆剂
(6)乳剂
(7)片剂
(四)药检室实习基本要求(3周)
1.药检室基本知识
(1)了解药检室的工作任务。
(2)了解药检室的业务技术管理。
(3)熟悉制剂质量检查的项目、程序及方法。
(4)掌握常用制剂快速检验的操作规程。
(5)掌握药品检验报告书的书写方法。2.药检中常用操作方法。
(1)掌握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2)掌握热原检查方法。
(3)掌握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3.药检室常用检验仪器
(1)掌握旋光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PH计的使用方法。
(3)掌握分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4)掌握片剂溶出仪的使用方法
(5)掌握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五)药库实习基本知识。(0.5周)
1.了解药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2.掌握药品采集的基本原则。3.熟悉药品进出库的手续程序。4.熟悉药库的设施和设备使用要求。
(六)药品保管知识(0.5周)
1.掌握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
2.掌握一般药品的保管方法。3.掌握特殊药品的保管方法。
二、社会药房实习基本要求
(一)零售药店实习(1周)
1. 了解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的差别。2. 了解社会零售药店的人员基本要求。3. 掌握社会零售药店的店面布局及要求。4. 熟练掌握社会零售药店的基本工作方法。
5.有关零售药店的经营质量内容,参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课程
(二)熟悉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采购与配送方法。(1周)
第四篇: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实 施 细 则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一、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正文字数为5000字以上。
二、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范围内。为方便学生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供参考: 提高我国广告业设计水平的对策思考 2 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机制建设 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探索 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若干思考 5 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灵活应用 6 体验营销方案策划与实施策略研究 7 论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9 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研究 10 论建筑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 因特网数据中心的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 12 “壳”资源重组有关问题的研究 13 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14 我国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论我国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16 中国企业的民族品牌策略研究 论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18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19 某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析 20 论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21 论现代企业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 现代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23 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成功的营销战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5 论我国零售物流企业如何迎接国际化挑战 26 中国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研究 27 论电子商务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 28 论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29 论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 某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分析 31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汽车制造业的品牌经营策略 33 创业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34 房地产企业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35 体育服务器材市场渠道管理研究 36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37 教育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38 国企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39 某地区家政服务业市场分析 40 论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设计 41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论我国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营销管理 43 论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环保管理 44 论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45 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管理 46 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研究
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48 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需求个性化下的营销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51 论现代企业应具备的环保意识 52 论投资活动中的造价管理 53 我国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55 论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6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57 论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58 论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59 论企业的危机管理
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
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2 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63 某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论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65 论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
中国外资利用的状况分析及合理利用外资策略研究 67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68 新环境下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 69 管理本土化问题研究
论银行如何加强对民企放贷款的管理 70 某企业总经销制方案设计 71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对策思考
经济转型阶段国有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的重构研究 73 国有大中型企业薪酬机制研究
论新的资质就位政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75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76 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77 对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网络营销的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研究 79 论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 80 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81 论企业如何创建名牌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83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论我国外贸发展从比较优势战略到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 85 论如何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品牌 86 论国有资产重组与国企活力再造 87 我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
论我国轿车制造企业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 89 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现状分析 90 试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 91 企业重大事故预防机制研究 92 论房地产企业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 94 论金融风险管理
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96 论我国保险企业的诚信经营 97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研究 98 我国房改存在的问题分析
论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100 企业战略并购行为研究 101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10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103 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104 国有企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105 论烟草行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关于中国保险市场规范化管理的系统思考 108 中国城镇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 109 国有企业要走创新之路 110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分析 112 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供需矛盾分析 114 企业CIS的导入研究 115 财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探索 116 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
现代商业连锁经营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 119 中国商品批发企业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120 旅游市场问题及研究
三、毕业论文档案
毕业论文档案包括统一的包装、论文正文、经指导教师审定过的论文初稿等内容,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四、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在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达到最低毕业学分的80%以上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不得少于6个月。
五、指导教师
1、毕业论文写作必须配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本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财经类专职教师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指导教师由地方电大遴选和确定,其资格审查由北京电大负责,并报北京电大备案。
3、指导教师只能指导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
4、一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数量原则上以10人为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电大专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指导人数。
5、在本校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向社会聘请指导教师,但资格标准不得降低。
6、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其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签署评阅意见。指导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定期与自己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二稿和定稿,指导过程中的各种意见要点须写在工作记录表上。
7、指导论文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8学时/人。学校应按照学分折合工作量为指导教师计酬。
六、成绩评定
1、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按百分制评定。
优:(85分——100分)
①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
②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③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良:(75分——84分)
①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②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及格:(60分——74分)
①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②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③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④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0分——59分)
①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②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③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2、成绩评定办法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经过分校论文审查小组审核,根据毕业论文与审核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成绩再由北京电大核审后报中央电大,由中央电大进行抽查和认定。
3、学分
毕业论文经审核后成绩在及格以上(含及格)者给予5学分,并取得毕业资格。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注意:1.所有同学必须于下学期第五周上交毕业论文初稿,如有逾期未交者,视同放弃,需于下次重新申报,并交纳补做费用。
2.论文写作过程禁止抄袭,如有抄袭行为取消下次论文写作资格。
第五篇:浙江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必修
浙江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必修
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内容说明
刑事诉讼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大专阶段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54学时,占3学分。一学期开设。
刑事诉讼法学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为依据,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多媒体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规格要求,系统阐述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集中讲授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刑事诉讼实际问题的能力。
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由二十章组成,各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构成刑事诉讼法学的完整体系。前十二章解决对刑事诉讼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问题及证据问题,后八章是程序编,它解决刑事诉讼中各个诉讼阶段和诉讼行为的条件、内容和程序等问题。
本课程注重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当用所学的理沦知识分析和研究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倡同学们在学习时相互讨论和辩论,这样可以加深对课程的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的教学(学习)媒体
(一)文字教材
1、主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该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教学要求明确、具体、重点突出。各章正文之前设有要点提示和学习方法引导,每章之后有小结和思考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是同学们学习和考试的依据。
2、《刑事诉讼法学学习指导》,北京电大李文杰副教授编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该指导书为了帮助同学们自学,设置了复习预习学习、教学目的和要求、内容结构、主要概念、主要问题解析、讨论案例、自测题及答案等多个栏目,是同学们学习本课程的好帮手。
3、《刑事诉讼法规汇编》,北京电大李文杰副教授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该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发布和国务院批准的行政法规及行政部门发布的行政规章。第二部分法律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及单独发布的法律解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本内容丰富、资料齐全的助学资料。
(二)音像教材(建设中)
1、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以文字主教材为依据,对主教材内容进行系统、重点阐释,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作用。录像教材由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主讲,18课时。
2、IP课件。IP课件的制作采取专题式讲座。专题讲座结合有关立法和司法实践,介绍刑事诉讼法学最新动态和发展,对刑事诉讼法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辅导。
(三)其他
1、网络资源。在中央电大网络教育平台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同学们学习使用。主要内容有: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辅导、练习题、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问题解答、在线答疑等。
2、其他学习支持服务手段。除了上述媒体以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面授、函授、VBI、双向视频、电视直播课堂、电话等形式参与学习交流。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
刑事诉讼法学与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关系十分密切。具体安排本课程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与之衔接、配合和分工,避免相互脱节或重复。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尤为密切。二者都属于刑事法律,都是用于解决犯罪问题的法律;刑法是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任务与方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正是这二者的有机统一。刑事诉讼对刑事案件的处理,既要有刑法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又要有刑事诉讼法来保证刑刑法所规定的内容,只有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才能正确地实施。同样,如果没有刑法作为刑事诉讼的内容和标准,刑事诉讼的一切规定,也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是程序法,因而,三个诉讼法中规定的许多原则、制度和程序都是相同的。但三个诉讼法的任务与目的是不同的:刑事诉讼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是否犯罪及其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民事诉讼法所要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与争议的问题;行政诉讼法所要解决的是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人民和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问题。”
四、平时作业和课程考核
本课程中央电大统一安排四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未完成作业者,记为0分。
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作业考核与课程结业考试共同组成。
两次平时作业成绩的平均值按2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无平时作业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课程考试实行闭卷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命题。卷面成绩按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试卷采用百分制,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第一节 刑事诉讼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
第五节 刑事诉讼目的、职能和价值
第二章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
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加人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第四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第三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第四节 依靠群众
第五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节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七节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第八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九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第十节 审判公开
第十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第十二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三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第十四节 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章
管辖
第一节 管辖概述 第二节 立案管辖 第三节 审判管辖
第六章
回避
第一节 回避制度概述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和对象 第三节 回避的种类 第四节 回避的程序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一节 刑事辩护 第二节 刑事代理
第八章
刑事证据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第九章
刑事诉讼证明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 第二节 证明责任 第三节 证明对象 第四节 证明要求
第五节 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
第十章
强制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拘传
第三节 取保候审 第四节 监视居住 第五节 拘留 第六节 逮捕
第十一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第十二章
期间、送达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诉讼期间的中止与终止 第三节 送达
第十三章
立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立案的条件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第十四章
侦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侦查行为
第三节 律师对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帮助 第四节 侦查终结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第六节 补充侦查 第七节 侦查监督
第十五章
提起公诉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任务 第二节 审查起诉 第三节
提起公诉 第四节
不起诉
第十六章
刑事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刑事审判概述
第二节 公诉案件普通审理程序 第三节 审判障碍及其处理 第四节 自诉案件审理程序 第五节 简易程序
第六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两审终审制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第四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核准权 第三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第二十章
执行
第一节 刑事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