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的文化分析和交流情况自查报告
最近,我们在xxxxxxxx中学习了大量的关于组织文化的相关理论,如:何为文化,组织是什么,交流在组织变化中的作用和策略,交流策略包括交流渠道、交流方向、交流类型等。组织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如何解决教职工本人和核心价值的冲突,在交流中进一步形成新的共识,达到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下面就按照这一顺序对我校的文化建设加以阐述,对我校的交流现状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改进的策略。
学校文化是以其最基础的共同价值观为指南,他告诉其雇员如何从事他们的工作和他们将促进和接受什么样的变化。他包括学校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做事情的方式和基本的理念,它还包括这些价值观和信仰被交流的方式。
我校是1991年建校,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1100名学生,170名教师和职员,包括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中三个年级。二十年来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形成了以提高学术成绩为核心,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2011年,我到学校任校长,我们借助我校二十年校庆之际,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传统以及学校的现状,再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提出了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工作要求。首先,我们认为学校不但要追求学生的成绩提升,更要关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学校不但关注课堂学习还应关注培养能力的各项活动和培养个性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道德规范和公民教育。所以,我们据此提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创造生长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为成长而付出的努力带来的快乐。要办一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国外称为学生中心的学校)。我们从我校的现实出发,针对一些忽视学生在学习和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和办学中对学生的需要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提出“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学生热爱的学校,成就师生精彩人生的共同愿景”。同时,我们对我校的校训、校徽、校旗和学校的标识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改造,定制了带有学校logo的各种奖品和用品,形成了学校的系列符号标识。
我们相信只要能围绕学生的需求,以开放的心态去不断地学习新的方法,去思考事物的本源,去积极尝试各种解决方法,坚持用正确的的价值观去指导我们的工作的持续的改进,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我一直坚信当我们的工作效果不理想时,不是做不到理想效果,而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位,还没有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路径。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找到恰当的办法。
在工作上,我们提倡决策之前的广泛讨论,决策的集体协商,执行中的主管负责,执行后的评估和汇报。我们提倡职责权限内和常规的自主负责,创新和涉及其他部门要请示和协商,把它作为我们民主管理的核心内容来对待。我们即重视由上而下的贯彻,也重视研讨和反馈,更重视实践中对大家权力的尊重。
我们提出建设主动学习的课堂,就是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一对多的教学,变成多对多的学习活动,由老师教会变成学生学会。
我们鼓励教师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教师的业余爱好,更鼓励教师之间的学术研究和相互工作合作。鼓励教师和家长的交流,特别是鼓励教师把自己的计划和对家长的要求及时通报家长,鼓励教师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Schein,1992,p.300)学习文化必须建立在这个理念上,即信息和沟通是组织幸福的核心,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多渠道的沟通系统,他也允许每个人之间的沟通。”
为了,更好的为教师之间的沟通创设渠道,我们改善我们的网络环境,建立门户网站、协同办公协同、信息发布系统、教师研修系统、资源支撑系统等正式技术支持的交流渠道。我们还鼓励教师充分使用社会的沟通渠道,发挥无线网的优势和智能手机的优势,鼓励大家使用非正式的渠道沟通。
虽然,我们价值观是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肯定会有相当多的人,在践行它的时候和自己的工作习惯、工作认识、个人的相关利益相矛盾。例如,我们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但是当出现成绩问题,学生学习困难问题,老师还是习惯埋怨学生。我们谈建立主动学习的课堂,还有老师不会上学生活动的课,当他看到学生的秩序有问题时,他就用老的办法,不让学生动,那么学生怎能互助学习,没有身体的自由怎能有心灵上的自由呢。我们讲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又担心学生搞得不好而不放心或者收回权力。这些,都是在具体工作中,在贯彻价值观的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有些还相当激烈,处理不好,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我们的解决办法,首先,理念和现实之间允许教师有探索的过程,允许犯错误,处理原则是“对现象要纠正,对人要保护”。其次,利用各种机会,在未做事之前,先讨论各种可能的错误行为,提出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供大家参考,把培训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信息的透明度,我们把上级的要求和学校的文件全部公开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随时查阅。我们加大工作的计划性,有五年规划,还要有每年的实施细则,有每学期的计划还要有周安排,让大家知道将要和以后将要发生的一切和发展的方向。这样让理念和目标指导我们的所有工作,在长期的改进中去让共同价值观弥漫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学校就是一个组织,是一个既要服从于社会,又要对社会的文化有选择的接受的组织,还要构建适合自己的文化的组织,这样他才能承担其使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这些人将来才能引领社会进步。
第二篇:学校的文化分析和交流情况自查
学校的文化分析和交流情况自查
最近,我们在550---Communication for learning 中学习了大量的关于组织文化的相关理论,如:何为文化,组织是什么,交流在组织变化中的作用和策略,交流策略包括交流渠道、交流方向、交流类型等。组织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如何解决教职工本人和核心价值的冲突,在交流中进一步形成新的共识,达到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下面就按照这一顺序对我校的文化建设加以阐述,对我校的交流现状加以分析,并且提出改进的策略。
学校文化是以其最基础的共同价值观为指南,他告诉其雇员如何从事他们的工作和他们将促进和接受什么样的变化。他包括学校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做事情的方式和基本的理念,它还包括这些价值观和信仰被交流的方式。
我校是1991年建校,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1100名学生,170名教师和职员,包括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中三个年级。二十年来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形成了以提高学术成绩为核心,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2011年,我到学校任校长,我们借助我校二十年校庆之际,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传统以及学校的现状,再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提出了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工作要求。首先,我们认为学校不但要追求学生的成绩提升,更要关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学校不但关注课堂学习还应关注培养能力的各项活动和培养个性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道德规范和公民教育。所以,我们据此提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创造生长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为成长而付出的努力带来的快乐。要办一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国外称为学生中心的学校)。我们从我校的现实出发,针对一些忽视学生在学习和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和办学中对学生的需要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提出“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学生热爱的学校,成就师生精彩人生的共同愿景”。同时,我们对我校的校训、校徽、校旗和学校的标识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改造,定制了带有学校logo的各种奖品和用品,形成了学校的系列符号标识。
我们相信只要能围绕学生的需求,以开放的心态去不断地学习新的方法,去思考事物的本源,去积极尝试各种解决方法,坚持用正确的的价值观去指导我们的工作的持续的改进,我们的教育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我一直坚信当我们的工作效果不理想时,不是做不到理想效果,而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位,还没有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路径。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找到恰当的办法。
在工作上,我们提倡决策之前的广泛讨论,决策的集体协商,执行中的主管负责,执行后的评估和汇报。我们提倡职责权限内和常规的自主负责,创新和涉及其他部门要请示和协商,把它作为我们民主管理的核心内容来对待。我们即重视由上而下的贯彻,也重视研讨和反馈,更重视实践中对大家权力的尊重。
我们提出建设主动学习的课堂,就是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一对多的教学,变成多对多的学习活动,由老师教会变成学生学会。
我们鼓励教师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教师的业余爱好,更鼓励教师之间的学术研究和相互工作合作。鼓励教师和家长的交流,特别是鼓励教师把自己的计划和对家长的要求及时通报家长,鼓励教师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Schein,1992,p.300)学习文化必须建立在这个理念上,即信息和沟通是组织幸福的核心,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多渠道的沟通系统,他也允许每个人之间的沟通。”
为了,更好的为教师之间的沟通创设渠道,我们改善我们的网络环境,建立门户网站、协同办公协同、信息发布系统、教师研修系统、资源支撑系统等正式技术支持的交流渠道。我们还鼓励教师充分使用社会的沟通渠道,发挥无线网的优势和智能手机的优势,鼓励大家使用非正式的渠道沟通。
虽然,我们价值观是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肯定会有相当多的人,在践行它的时候和自己的工作习惯、工作认识、个人的相关利益相矛盾。例如,我们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但是当出现成绩问题,学生学习困难问题,老师还是习惯埋怨学生。我们谈建立主动学习的课堂,还有老师不会上学生活动的课,当他看到学生的秩序有问题时,他就用老的办法,不让学生动,那么学生怎能互助学习,没有身体的自由怎能有心灵上的自由呢。我们讲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又担心学生搞得不好而不放心或者收回权力。这些,都是在具体工作中,在贯彻价值观的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有些还相当激烈,处理不好,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我们的解决办法,首先,理念和现实之间允许教师有探索的过程,允许犯错误,处理原则是“对现象要纠正,对人要保护”。其次,利用各种机会,在未做事之前,先讨论各种可能的错误行为,提出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供大家参考,把培训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信息的透明度,我们把上级的要求和学校的文件全部公开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随时查阅。我们加大工作的计划性,有五年规划,还要有每年的实施细则,有每学期的计划还要有周安排,让大家知道将要和以后将要发生的一切和发展的方向。这样让理念和目标指导我们的所有工作,在长期的改进中去让共同价值观弥漫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学校就是一个组织,是一个既要服从于社会,又要对社会的文化有选择的接受的组织,还要构建适合自己的文化的组织,这样他才能承担其使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这些人将来才能引领社会进步。
第三篇:关于2014学校教师交流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2014学校教师交流工作
自查报告
* * * 小 学
2014年9月
关于2014学校教师交流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教育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学校关于教师交流的考核制度》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教师交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充分调动教师交流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教师交流工作取得实效,我校的具体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考核监督,使交流工作逐步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教师交流工作考核方案》和《教师交流工作德能勤绩量化考核表》。从教师的 “备讲批辅研”入手,详化了对教学常规的考核,通过对教师“德能勤绩”四方面的考核确保教师对自我交流工作的重视。
二、交流教师工作完成情况说明
我校交流教师,思想素质好、学习热情高、工作态度端正,能积极主动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对于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能主动地完成。
1、出勤
根据我校《秋季作息时间表》的安排,教师能根据学校要求按时签到,切实保证了教学工作时间。
2、课程安排
根据学校课程设置要求,交流教师能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于学
期初统筹设置好自己的课程。
3、课程完成
通过查看个人《课程表》、推门听课等方式,了解到我校各位交流教师能按《课表》及各科进度准时进教室上课,完成各课时目标。
4、教案
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落实过程管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教导处采取抽查和月底集中检查等方式了解各学科的备课情况,目前,各位交流教师能按学校要求认真备课。
总之,我校将扎扎实实做好交流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坚决避免搞形式、走过场,真正把交流活动做实做好,不断提高教师交流工作水平。
„„小学
2014年9月23日
第四篇:文化自查报告
文化自查报告【三篇】
【篇一】文化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校坚持扬长教育理念为指导,全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入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熟悉并能够很好地贯彻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政策。能够很好地处理艺术教育与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艺术教育在扬长理念指导下取得初步成效。
一、课程的开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开课率为 100%。提倡非艺术学科的教师能够将艺术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欣赏、表演等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校通过艺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形成热爱艺术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美术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满足学生艺术兴趣和爱好,结合我校艺术教师的专长,近几年来,自主开发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校本艺术课程,开设剪纸、纸艺、葫芦丝、儿童画等校本艺术课程。按学生的实际水平自编教材、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业辅导老师,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校本艺术课程。
二、活动开展:
我校坚持突出育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能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学生参与率达 100%,学校德育部门牵头,每年举行一次校园艺术科技文化节,活动中,星光舞台、科技制作比赛,操场马路画、给学生提供了扬我特长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进行自我展示,提升自信,扬师生艺术特长。艺术节每年都有不同活动主题,每次活动前都会由校艺术领导小组反复商讨活动计划,确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的活动项目,充分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各项活动中,全校师生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加,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我校把德育教育与艺术活动相结合。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唱弘扬民族精
神的歌曲,说民族英雄的故事等。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和竞赛,认真落实“四个一”活动,每天上下午大课间结束后安排统一时间练习班班有歌声,歌曲为学校校歌和自选曲目,并把自选曲目做为班歌,并定期举行以校歌和班歌为主的合唱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班班有歌声的质量,扬班级风采。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操活动安排校园集体舞内容,师生共舞,陶冶情操。我校艺术特色为葫芦丝,保证人手一个,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艺术环境,学校每天中午 11:00 下课铃响后葫芦丝演奏的经典曲目定时响起,学生听着幽雅的音乐午餐,受到全校教师的欢迎,学校还利用学校小广播站,升旗仪式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个体和班集体展示的机会。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合唱队、舞蹈队、葫芦丝队、剪纸艺术队,使学校各个艺术团队,各队伍教师制定训练计划,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系统的常年坚持训练,教师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参加区级以上的竞赛和社区展演活动,得到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三、队伍建设: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音乐专业教师一名,美术专业教师一名,配备数量和教师学历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都为专业本科学历,有牢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周课时量均为 19 节,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学校对艺术教师的工作量也进行了合理计算。学校十分重视艺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也十分重视艺术教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通过教研组扎扎实实的主题教研活动,来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质和科研意识。
四、工作成效:
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资源,发挥老师、学生的创造力,让每一块墙面成为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主阵地。随处可见班中独具匠心的板报、墙面设计;走廊上随处可见儿童画、手工工艺品,剪纸等各具特色的学生艺术作品;“校本课程作品展室”是我校艺术化工作学生成果的积累,这块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心智的完善欢乐天地。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葫芦丝,并能熟炼吹奏曲目,学校的剪纸作品内涵不断提升,这项传统艺术越来越多受到师生家长的好评。学校定期组织艺术教师外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音乐和美术老师先后参加了东师大的培训,顺利结业,并做了学习成果汇报。学校各项竞赛活动积
极参与,力争取得好成绩,在区美术绘画比赛中我校美术作品获一等奖三名,二等两名,三等一名,教师获优秀奖,创历史成绩。舞蹈区级比赛中我校自编的舞蹈《茉莉花》也获得历史成绩。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整体艺术工作的提升,学生艺术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五、艺术特色:
对于美术和葫芦丝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我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以满足学生多方面兴趣和个性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确立了“剪纸“葫芦丝”特色课程。我们现已自行编制教材。这两套校本教材,内容由易到难,既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还强调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操作,充分体现了特色教材的实效性与实用性。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此,我校把着力点放在利用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上。“剪纸———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和葫芦丝民间乐器,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剪纸”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基于“剪纸”和葫芦丝厚重的文化背景和美好的寓意,并便于取材,编制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耐心、细心、爱心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所以,我校把传统艺术纳入学校特色课程进行开发、推广,将特色课程放入常规课中,考虑到课程特点,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六、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艺术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太少,专业性还需进一步提高,今后学校要加大培训经费投入,真正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性和科研意识。
(二)、艺术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不重视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学,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三)、经费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学校艺术类器材和教具比较多,但远远不能适应教师的实际需要。
(四)、艺术化校园文化建设还不到位,作品整体质量不高,不注重过程资料和作品的积累。
针对以上不足我校会力争上下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艺术化教育工作的认识,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完成上级相关规定任务之外,进行创造性开展自选类艺术化
工作。力争学校艺术化教育工作全面提升。
【篇二】文化自查报告
xx 县 xx 中学是一所有 30 年历史的乡镇初级中学。现有 37 个教学班,2041名学生,教职工 159 人,专任教师 144 人。学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 40 岁以下教师 105 人,中学高级教师 13 人,中学一级教师 64 人,中学二级教师 81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 34 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以青年教师为主。学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优良的校园塑造人,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人,以良好的教师风范感染人,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繁荣的校园文化陶冶人”的办学思想,以“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做合格加专长的教师,育全面加特长的学生,争创市级示范学校”为办学目标,负重争先,与时俱进。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教科研明星学校”、“渭南市德育示范学校”、“渭南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渭南市级和谐校园”、“渭南市书信文化优秀组织单位”、“县级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县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力争再用三年的时间,在现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把学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平等的校园。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一)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了以焦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具体,责任明确。XX 年学校制定了 xx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2、每学年,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目标分解,确保每一个阶段任务顺利完成。
3、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活动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示范作用突出。
4、校园文化建设投资情况
XX 年起,学校先后投资了 20 余万对校园进行文化布置,投资 10 余万元组建了兴趣班和教师活动中心。
5、强化校风建设,学校制定有《章程》;有充分体现办学理念的校训、校徽、校歌。
(二)校园物态文化建设
6、各功能室做到管理制度上墙,责任明确,有专任教师管理。
7、学校环境整洁优美,绿化景观别致,警示标语美观大方。教室布置规范统一。
8、校园广播站,每天广播一次。班班有广播员,周周有材料。组织活跃,影响力大。XX 年被共青团县委委评为“青年文明号”团支部。
9、室外环境建设布局合理,体现高度的艺术性。墙壁文化有特色,有个性特点。宣传橱窗内容定期更换。
(三)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10、学校每年召开大型文艺活动,成功开设了兴趣班,举办教职工文体活动,成果显著。
11、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3 月 5 日开展学雷锋活动,4 月 5 日清明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七一”和“十一”召开以爱党、爱国为核心内容的主题班会、团会,“八一”建军节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五四”青年节召开接收新团员大会活动,“12 月 9 日”举办纪念“12。9”诗歌朗诵比赛。
12、坚持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师生全员参加,校领导和值周教师做国旗下讲话。学生每天坚持眼保健操和阳光体育活动。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13、在学生中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礼仪教育。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份师德学习体会。
14、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有绩效考核方案,领导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月考核制度。不仅制度上墙,而且汇编成册。
15、领导班子务实廉政,团队精神突出;教师间团结互助,为人师表,学生文明守纪,校风良好。
(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6、校训:“尚德励志、博学笃行”;校徽:“托起明天的希望”,突出体现了我们的特色和办学理念,师生人人准确理解校训、校徽的内涵,师生人人会唱校
歌:《扬帆起航》。
17、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全面育人的宗旨。本着“进步就是优秀”办学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科学评价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8、校长坚持以人为本、以法制校、以研兴校、以管强校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创新教育为龙头,以养成教育、艺术教育为两翼的办学特色,全面发展、全面育人。
19、学校制定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每学期考核一次,在教师中树立了“协作、务实、拼搏、创新”的良好教风。积极开展教学反思研讨实践活动,成果显著。
20、学生形成了“明理、勤奋、惜时、守纪”的良好学风,学习习惯方法正确,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群体素质逐步提高。
二、经验与做法
(一)领导重视到位
1、认识有高度
全面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学校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孕育希望的园地。
2、加大投入
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在资金上舍得投入。计划每年投资10 余万元美化校园、改善办学条件。
(二)工作落实到位
1、建立组织机构
我校制定了师生发展性评价方案,不仅看工作结果,而且重工作过程的管理。加强评价的功能和激励机制,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活动、座谈访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对师生进行综合评价。由于评价体系科学公正,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过程管理
学校开展每项工作,分管领导都要亲自参与活动,亲自考核评价。活动结束后,校领导都要认真地从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对照制度实施奖惩。
3、我校对在开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领导和教师进行认真的反思,吸取经验与教训,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三)营造育人氛围到位
1、环境文化启迪人
幽雅的静态环境具有启迪的作用,我们的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别致,引人注目。师生走进校园就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2、宣传文化激励人
走廊、门厅、教室文化不仅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而且突出校园文化的个性。每层楼都有不同的教育主题,教室里有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班训等。班级文化各具特色,催人奋进。校园文化已成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从而实现了校园文化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四)活动育人到位
1、抓有利契机,促爱国教育我校以开学典礼、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通过校园橱窗、板报,班、团会、广播站、演讲、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抓一日常规,促养成教育
我校结合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力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我校的实际,制定了我校“学生一日细则”,细则中对学生在校一天的活动作了明确规定。校值周检查小组,坚持天天有检查,周周有总结,期末有总评。由于我们坚持多年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学生时时事事处于管理之中,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讲究卫生,文明礼貌,勤奋学习,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几年来,我校的校风,班风一直良好,教学秩序井然。
3、抓“书香校园”活动开展
我们在全校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学期初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学校图书室长期开放,有专人负责。学校开展征集论文、读后感活动。把好的文章转载到学校网站、举办学习专栏展示。结合重大节日在师生中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师生踊跃参加。“书香校园”活动不仅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使一大批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学校书香氛围浓郁。
4、抓特色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成立学校兴趣班,开设绘画、书法、器乐、声乐、形体训练,举办艺术活动是我校工作的一大亮点。目前,兴趣班活动已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目标迈进。
三、存在的问题
1、因为学校没有学生操场,缺少大型运动会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
2、因办学条件不足,缺少校园电视台。
3、因办学条件不足,学校绿化面积不能达标。
4、师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体育、音乐、美术缺少专任教师。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提高办学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通过自评、自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创建评估得分为 90 分。
【篇三】文化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文化部文化馆评估组一行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文化工作极大的关心和支持。首先,我代表乌苏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乌苏市文化馆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乌苏市地处自治区规划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西端,是通往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岸的重要门户,与国家石化基地独山子、新型商贸城奎屯市形成北疆“金三角”,国道 312 线、217 线和欧亚第二大陆桥(铁路)横贯东西,奎一赛高等级公路从镜内穿过,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全市区域总面积 2.07 万平方公里,辖10 镇、7 乡、3 个牧场、1 个林场、5 个街道办事处,境内有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五大主体民族,24 个民族成分,总人口 21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 7.5万人,占 35.64%。近几年,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步伐,紧紧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培植市级财源和构建和谐乌苏”三大主题,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
力的促进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XX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3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2%。地方财政收入突破 2 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1 亿元,增长 19.3%。农牧民人均收入 6167 元,增加 441 元。
乌苏文化馆始建于 1956 年,是乌苏市的群众文化综合单位,建馆五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努力把工作重心放在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提出基础服务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原则,分层次地推进群众文化服务,并不断深化、创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品位的文化,为乌苏市的群众文化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自身建设中,能结合实际,立足创新,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全面推进了群众文化工作繁荣发展。XX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文化馆、自治区一级文化馆。本次评估工作开始后,我市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文体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学习评估要求及细则,制定出最准确的评估实施方案,对文化馆 XX 年以来的设施建设、设备、经费拨款、队伍建设、馆办活动、辅导培训、档案、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自评,按时完成了文化馆自查、复评工作。
二、加强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为了限度地满足各族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馆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想办法找出路,加大投入力度,加速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截止 XX 年底,文化馆馆舍建筑总面积达 215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1200平方米,无出租房,办公用房有四间,占总面积的 2%,设有文化活动室、文化娱乐室、舞蹈排练厅、声乐排练厅等文化活动厅室 6 间、设有多功能厅(不含剧场,含民间文化展示厅),宣传橱窗 25 米,展板 20 块,各类文化教室 14间,基本满足了我市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自 1977 年文化馆建档以来,设有独立的档案室和专门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整理完成档案 70 卷。近年来,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文化馆不断加大投入资金先后购置了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信息网络设备、现代化技术设备、艺术展览和演出设备等。总值达 40.9 万元,比 XX 年增加 65%。网络设施、消防安全装备齐全,建筑环境布置舒适、幽雅,文化氛围浓厚,符合行业标准。文化馆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100%由财政全额拨款,无事业收入。
三、实施人才战略,建设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
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完成文化馆工作的有生力量。文化馆在人才培养上制定结合实际的学习培训方案,鼓励工作人员努力学习,提高群众文化服务水平,通过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在职培训与半脱产培训、本市培训与外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人均每年培训 56 课时。目前文化馆在职职工 12 人,大专以上学历 9 人,中级职称 6 人,专业人员站全馆人员的 90%,本科以上相关学历人数占职工总数的 30%;职工教育及岗位培训达到 100%;馆职工都有专业技术职称,中级职称占业务人员的 50%。近年来业务人员坚持不断学习和创作,在地州各级文艺调演和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文化馆张峰的油画作品《鹰》和郜百峰的摄影作品《胡扬》荣获全国“群星奖”自治区选拔优秀奖;曹涛的国画作品《先觉独香》在“醴泉铭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由本馆专业人员编导的舞蹈《红韵》荣获地区广场文艺汇演银奖。
四、开展优质群众文化服务,以健康向上的文化触角深入基层
搞好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每年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的文化活动中,专业人员能积极辅导、督促、组织,按照工作需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都能圆满完成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任务。XX 年以来,文化馆先后举办了 6 次大型元宵节花灯展、社火表演,共展出花灯作品 1300 多件,观看花灯和社火表演的观众人数年均达 3.5 万余人次。
在激情四射,精彩纷呈的“万紫千红”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中,文化馆每年组织文艺演出近30 场次,参加演出人员上千人次,观众人数年均达 12 万余人次。演出内容包括形式活泼、内容健康向上的歌舞、小品、相声、哑剧、豫剧、京剧、器乐演奏、武术表演,还有传统的“江格尔演唱”、“阿肯弹唱”等,可谓好戏连台,高潮迭起,为我市的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我市已连续五年荣获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先进市,XX 年底自治区奖励我市 2 万余元的百日广场文化活动演出器材。
XX 年以来,文化馆每年都组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迎新春书画作品展览、“蓓蕾杯”少儿书画大赛、迎国庆书画展、科技图片展、海洋生物展、民间工艺品展等大型展览 8 次。其中迎新春书画展和“蓓蕾杯”少儿书画展已举办九届。展出书法、油画、国画、剪纸、水粉、蜡笔画、摄影、民间工艺品等作品6980 幅,观众人数达 127800 余人次。书画展的举办调动了我市书画爱好者的书
画创作热忱,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水平。(见表二)
XX 年以来,文化馆组织举办大型理论研讨会 3 次,就《如何搞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论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等课题进行研讨,开展讨论明确了文化工作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业务人员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对乌苏文化发展的认识,明确了搞好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向。由文化馆组织辅导的群众文艺团体有“乌苏市夕阳红老年艺术团”、“雅马哈艺术学校”、“老年合唱团”、“少儿合唱团”、“曲艺艺术团”等。今年来组织这些馆办文艺团队和专业文工团组台合作下乡演出、接待演出每年达 60 场次,其中农村演出占到 70%。另外在市文化馆、市第四小学、哈图布呼镇、甘河子镇、九间楼乡等地设有未成年人校外文化活动示范基地 5 个,在市文化馆、老干局、军民路社区、哈图布呼镇、甘河子镇设有中老年文化活动示范基地 5 个。业务人员每年都有计划的对上述文化活动基地进行培训和辅导,使全市群众文化活动能始终沿着健康向上的轨道发展。
提高全市乡(场)镇、社区文化专干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指导基层文化工作的能力,是加快农牧区、社区基层文化工作发展,丰富农牧区、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的关键。文化馆对此十分重视,多年来,我们采取派下去,请上来的办法对基层文化专干进行培训,每年组织业务人员下乡辅导文化站业务工作人均 60 天,不定期的组织举办文化站站长及文化专干培训班 3 期,通过培训使基层文化专干的工作能力迅速提高,使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更加深入社会。
为了丰富和提高全市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馆面向社会每年不定期举办中老年舞蹈、书法、摄影、国画等培训班 8 期。为乌苏市的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文化馆与老干局联合举办了乌苏市老年大学,并承担乌苏市老年教育培训任务,常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举办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 15 期。由文化馆组织举办的雅马哈艺术学校承担未成年人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常年举办舞蹈、声乐、书法、美术、摄影、电子琴、钢琴、小提琴、吉他、英语等各类培训班。这些文化艺术类培训对提高全市各族群众和少年儿童的文化艺术鉴赏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XX 年以来,经文化馆业务人员辅导的学生、演员获县(市)级以上文化作品奖励近100 篇,其中文化馆选送的《加格丽阿肯弹唱》荣获第五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金牌;舞蹈《亲亲茉莉花》荣获第三届全国新人、新词、新曲选拔活动新疆选区一等奖;陕北道情《xxxx 放光芒》荣获新世纪自治区首届农牧区文艺调演金奖。
为表达我市各族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声,提高我市少年儿童的艺术水平,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才能和爱好,文化馆每年举办“雏鹰风采”文艺展示、“蓓蕾杯”少儿文体大赛、少儿书画展、少儿摄影展等文艺大赛。并选出部分优秀参赛选手送往上级参加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在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方面,文化馆注重抢救和保护,每年举办古尔邦节、努肉孜节、麦得尔节等专场文艺晚会,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蒙古族的“江格尔演唱会”,维吾尔族的民间文化艺术等更是长盛不衰,一批民间老艺人被发现并得到尊重,一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被青年人传承。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我馆分别收集整理了《柳花茶的制作工艺》及传承人资料 6 份;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现场录音 10 盒及传承人资料;新疆曲子实唱录音带 20 盒;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演唱实录带 5 盒;蒙古族民歌长、短调录音带 15盒等民间文化遗产 15 项。同时,目前其它挖掘整理工作也在认真进行中。
在宣传及新闻报道方面,文化馆通过制作版面、悬挂横幅、网站发布、广播电视报道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激发了全市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面。XX 年以来,电视网站报道、报刊发表信息近100 篇。
五、完善“文化服务绿色通道”加强文化服务
在服务措施上文化馆始终坚持,“突出重点,特殊需求,灵活处理,热情服务”的宗旨,为解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缺乏场地的问题,近年来,文化馆先后开辟了文化活动室、文化娱乐厅、舞蹈排练厅等厅室 6 个、各文化教室 14 间、多功能展厅 1 个,常年对公众提供开馆服务,每天达 7 小时,并配置现代设备,免费辅导曲艺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等文艺爱好者和广场文艺演出单位排练。
六、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文化馆现有党员 5 名,属文体局党支部,文化馆的党员都能按照上级组织安排,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文化知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馆长符合“四化”标准,领导能力强,事业心强,作风正派,关心群众,责任心强。馆内也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做到了“各有各位、各行其职”,使文化馆的工作开展的有理有序。
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欣赏水平,文化馆的全体职工深深体会到,只有创新才有吸引力,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乌苏广场文化活动始于 1998年,历时近XX 年,每场广场演出都力求在主题、内容、形式上取得突破,求得创新,力争做到让群众喜闻乐见。近年来,文化馆紧紧围绕节庆日、纪念日、活动日、宣传周、主题月,紧密结合各阶段、各部门重点工作,从不同角度,借助各种形式精心编排自创节目,充分反映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和睦、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好形势,使广大观众耳闻目睹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解放军好”的主旋律。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创新,从原来单一的歌舞变为现在的家庭才艺展、少儿书画大赛、歌手大赛、小品大赛、广场舞会、广场电影、农牧区文化艺术周、少儿文化艺术周、残疾人文艺演出等多种元素的融入,XX 年还举办首届农牧区文化艺术节、首届残疾人文艺演出等题材多意的活动,保证了场场有新的亮点,场场有新人、新作,为乌苏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为构建和谐乌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乌苏市文化馆的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也有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活动的创新和创作上。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让我市的群众文化工作更上一层台阶。
第五篇:学校交流材料
注重“生情”加强养成教育 立足“校本”抓实“比访”工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布局的调整,**乡中心小学历经九年先后合并了全乡八所村级小学,形成了目前有教职工45人、学生703人、共有13个教学班。多年来,我校坚持“让每一位孩子得到和谐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精细学校管理,壮大师资师队,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教育质量,创农村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的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下面是我校在“养成教育”和“比教学,访万家”工作中的一些尝试与做法。
近年来,由于我乡是劳务输出大乡,百分之七十的儿童留守在家,导致本来天真活泼的性格变得“野性足”、习惯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落实《**市开展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精神,把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杜绝养成教育形式化。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对培养和塑造儿童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以及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针对学校的现状,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精神,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局养成教育的细则、要求及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师生专题会,成立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先后分期分批到邻近的云梦多所学校观摩、学习、取回真经,在制定习惯养成教育的各种方案实施考核细则中,我们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做到养成教育不是走过场、搞形式。
二、规范管理,明确要求,使得养成教育具体化。我校依据《市局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年级摸清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突出的不良习惯,从基础的礼仪、环境卫生、学习习惯、自主管理四方面入手,尝试着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特点,对各年龄段进行分层要求,明确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一二年级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主。三四年级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主。五六年级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行、感恩教育为主;对开展的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组织、有方案、有考核评估标准,这样通过规范养成教育的运作方式,使养成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得到了有效的扼制,体现了养成教育的层次性和侧重点。
学校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在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的同时,学校在养成教育实施中结合实际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大型活动学生要求》、《班级文明公约》、《班级安全卫生公约》、《养成教育之星评选标准》等条例,对学生的礼仪、上课、大课间、集体活动、课间休息、卫生打扫、自主管理、课外活动、校外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该怎么做。
三、拓宽内容、活动载体,促进养成教育系列化 我校在每学期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从实施方案、计划的制定到考核评估总结等都作出了非常具体的安排。
我们把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始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注重活动的经常性,其经常性的活动主要有:
大课间活动。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是养成教育的载体,也是展示平台。我们不断更新和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广播体操、武术操、自编校园集体舞、感恩手语操、校园集体舞、名人名言、校训诵读等。我们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创意编排,使活动不落俗套,不沉闷,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养成教育的效率。
兴趣小组活动。我校结合实际先后成立了文艺、乒乓球、体操、武术、手工制作、书画等兴趣小组。文艺兴趣小组里的鼓号队、合唱队、腰鼓队曾多次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每个兴趣小组有专人任辅导教师,按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真正成为第二课堂,使我们的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重大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使学生受到教育。例如,植树节让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三八”开展“我爱妈妈”“五个一”活动(唱一首爱妈妈的歌,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祝福语,做一件家务,写一封感恩信),“清明节”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五一”爱劳动主题教育,三月学雷锋活动,“六一”“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活动,还有环保日、爱眼日……等。总之结合节日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教育,做到事半功倍之效。
开展读书、诵读、演讲、写字、优秀作业展评活动。由教导处组织每学期定期开展“读好书”、经典诵读、即兴演讲、书法比赛、优秀作业展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先在班级里进行,然后再将优秀者推荐出来参加全校的比赛活动,这些活动的落实与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外阅读兴趣,从而促成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每月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具体做法是:一是每月确定好一个教育主题,而且每月的活动既各有侧重点,又互相依存,使教育活动不脱节,形成系列。内容以童趣童真为主,形成不拘一格,丰富多彩;二是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和老师是参与者,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指导,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习惯养成逐步形成。“红领巾监督岗”活动。由各班选出习惯好的学生成立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和“班级文明自律队监督岗”,学校制定红领巾监督小组评分标准,督查学生一日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岗成员实行每周轮换制,从而形成“我监督同学,同学监督我”的互相监督机制,制约了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此外,我们把养成教育的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和班级每周进行评星活动(文明礼仪星、卫生之星、纠错之星、诵读之星、书法之星、演讲之星)每月进行综合评定,给予表扬和激励。期中、期末学校组织考评颁发星级荣誉证书,并给予表扬与奖励。
总之我们在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方面付出了努力,挥洒了汗水,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绩,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发生了格调上的变化,师生的精气神显得十足,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同时稳步提升。
**乡一共有人口4万多,一百六十多个村组,耕地面积相对人均不足一亩,是典型的劳务输出乡。形成儿童的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单方面的局面。我们学校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全校教师立足学校实际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此项工作至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比访工作合力。在认真学习省市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有关精神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和实施“比、访”活动。根据省市相关“比、访”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中心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实施方案》。采用立足学校现状和工作常规,有序展开实施促进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所有校级领导蹲点辅导年级的“比、访”工作,教务处具体负责落实“比、访”工作,责任明确,分工到位,安排具体,在实施中依托各教研组和班主任分组管理,层层签订“比、访”工作责任书,保障“比、访”工作的具体落实。
我校还专门向社会公开印制了《家校齐携手,共同促成长——**小学致家长信》,向家长广泛宣传“比、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家访的时间、要求,此外我们还邀请家长积极到学校参与“课内比教学”活动。形成上级领导,学校开展活动,社会家长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合力。保障比访工作得以落实。
二、集中大比武,常规大练兵,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学期教务处制定“课内比教学”工作方案与计划,组织与领导“大比武”和“常练兵”工作。由各教研组具体组织落实活动的开展及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我校在“比教学”活动中落实好三结合,一是把“比”与“练”相结合,要求教师常规课要像练兵一样进行,为了“练兵”落实,我校制定了课堂监管系列管理办法与制度,值日领导、教务处、学生会都参与到课堂监管中,从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保证了教师常规教学行为的规范性。再是把“比”和“研”相结合,把“比教学”与教师集体研讨、集体备课结合起来,达到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标。三是把“比”与“帮”相结合,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结构差异较大,特别是村小合并进来的老教师,教学观念方法传统,有的根深蒂固,我们就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让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传帮带,有力地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比武是比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抓实“五步”深入推进。一备课,引导教师备课的重要性,要求各教师在备课环节上比对教材的钻研的深度,比对教学目的把握准确度,比对教学重点的理解程度,比对教学难点突破的处理。二讲课,学校鼓励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比武,重点比教学中对重难点的不同处理新方法,比教学的预设生成,比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三评议,比完课后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比武课情况互相交流、评课、评议各教师的教学设计、驾奴课堂的能力,探寻教学效果最优化。四反思,比武课后各位教师都静下心来进行自我反思与感悟,找出“比”中的得与失,通过“比”求创新,达到专业素养提升的目的。五推荐,各年级组在比武课结束后,评选本组优秀教学能手,有机会的将其推荐到全校参加市级的比武竞赛课,还可以推荐到全乡主讲示范课。我校在整个“比教学”活动中做到了立足于学校实际和教学常规,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
三、诚心访万家,精心育“花朵”在沟通中得到形成育人合力。
我校的“访万家”活动严格按“六回访”、“六必进”、“六知道”、“六不准”要求,做好访前培训,行政领导村组包年级的包保责任制,加强对“访万家”活动的领导,注重家访过程的监管,领导小组随时了解家访的具体情况,每周一小节,定期查找家访的失误,决不留“真空”带。
我校把“访万家”活动视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契机。学校规定每周三下午是固定的家访日,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家访时不空跑。每班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制定班级家访工作计划,全校家访集中在一至二个月的时间段里,安排尽量避免在农忙时段。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生的家访争取不落下任何一个儿童。由于我乡地处偏远,家访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但在我们的努力下,每学期对每位学生的家访工作均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一个都没有少”。
老师们在家访时重点关注思想上、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单亲儿童、性格怪癖的儿童、长年留守儿童以班为单位建立回访档案。在家访时我们除了把教育政策、资助方案、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心理辅导方法送达外,还耐心聆听儿童在家的生活与学习情况,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家庭情况,家访中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家访手记、家访心得与体会、家访工作情况报告,班主任对该班每个学生的信息按学校统一要求进行综合整理,为加强对儿童教育提供详实的资料。
“访万家”工作在家长、学生、社会中的反响是积极的,教师们感受到:访万家活动让我们访出了我们工作的特点,访出了我们的师生形象,访出了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增进了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在家访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典型。“访万家”活动访出了**小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