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话培训计划与安排
普 通 话 培 训 计 划 与 安 排
教员: 傅郁文
一、培训目标、要求:
通过培训要求多数学员能掌握普通话一般技巧并达到普通话二级及以上水平
二、培训内容:
1.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其与四川话的发音比较,难点音的训练
2.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方音辩正及难点音的训练
3.普通话声调的读音要求、容易出现的语音错误,读音训练
4.常见的音变现象及其训练
5.口语与书面语及“统读”的要求
6.朗读、说话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技巧
7.测试的程序及评分要点
三、学时安排:
计划培训时间:30学时(即5个全天)
其中:
1.国家法规及对各类人员普通话要求:0.5学时
2.普通话的声调:2.5学时
3.普通话的声母、韵母:6学时
4.常见的音变现象:6学时
5.作品朗读指导:3学时(除重点指导部分有代表性的篇目外,其余篇目分散安排)
6.说话及应试技巧:3学时
7.口语与书面语及“统读”的要求:1学时
8.测试的程序及评分要点:2学时、9.测试综合训练:3学时
10模拟测试:3学时
四、教材:
省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2006年版)
五、教具:
自制课件
六、考核:
由成都市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测试考核
七、具体安排:
第一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
1.国家法规及对各类人员普通话要求
2.普通话的声调
(二)重点:阳平、上声、古入声字
(三)练习:p 109p324(一)朗读作品1号
(四)课后练习:p 109p324(一)朗读作品4号、5号
第二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
1.普通话的声母
2.单韵母
(二)重点:鼻边音、平翘舌 开口度和圆唇度训练 声母辨正
(三)练习:p 26_p55相关内容p325(二)
(三)朗读作品2号
(四)课后练习:p 26_p55相关内容朗读作品4号、11号
第三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普通话的复韵母和鼻韵母
(二)重点:复韵母动程、前后鼻韵母训练 韵母辨正
(三)练习:p72_p79相关内容补充单音节字词训练朗读作品7号、15号
(四)课后练习:p72_p79相关内容p325(二)
(三)朗读作品14号、17号
第四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1〕
(二)重点:上声及
一、不的音变轻声
(三)练习:p167_p175相关内容多音节词语训练p326(一)朗读作品6号
(四)课后练习:p167_p175相关内容 朗读作品25号、28号
第五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2〕
(二)重点:常见双音节轻声词、圆唇元音的儿化
(三)练习:p187_p190及p194_p198相关内容朗读作品3号、26号
(四)课后练习:p187_p190相关内容p194_p198相关内容朗读作品8号、19号 第六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朗读技巧
(二)重点:朗读指导:停连、重音、节奏、语调
(三)练习:p194_p198圆唇元音儿化内容补充多音节词语训练 朗读作品24号、29号
(四)课后练习:p194_p198圆唇元音儿化内容朗读作品10号、12号
第七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说话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技巧
(二)重点:说话技巧
(三)练习:说话训练
(四)课后练习:朗读作品21号、23号
第八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
1.口语与书面语及“统读”的要求
2.测试的程序及评分要点及应试技巧
(二)练习:补充双音节词语训练朗读作品16号、20号
(三)课后练习:朗读作品13号、22号
第九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 综合训练
(一)重点:缺陷音的克服朗读和说话针对性训练
(二)练习:补充单音节字词训练和多音节词语训练朗读作品18号、27号
(四)课后练习:朗读作品17号、30号
第十次培训:三学时
(一)内容:模拟测试
(二)重点:点评
(三)课后练习:针对自己薄弱环节训练
第二篇:灵石三中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及安排
普通话培训计划及安排
灵
石
第三
中
学
灵石三中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
说好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推普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直接影响。我校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照市、区语委办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为工作出发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校园辐射能力,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向纵深发展。结合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提高我校全体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工作实际及教育教学发展前景,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在全校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发展学校校本培训特色。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宪法和教育法、教师法明确规定的任务,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3.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课的内容,能否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能否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在教师中普及普通话,并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的水平,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普通话培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以及对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重要意义的认识,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
三、培训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质条件,教师的推普工作应再接再厉,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发展。全校教师要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意义的认识和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说普通话能力。
(二)注重实际,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1.领导要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广大教师、学生都会说普通话,逐步做到校园内一切场合坚持用普通话,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2.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和课间活动中都要坚持使用普通话,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各环节也要坚持与学生说普通话。
3.建立普通话奖惩制度和细则,保障普通话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全面开展普通话教学,参与普通话培训
1.为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掌握普通话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我校将定期进行教师演讲、朗读练习,并举行教师普通话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把用普通话教学列入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查内容,并做为评选各类先进教师的条件之一。2.做好重点人员的培训工作
培训的重点是测试未达标的教师,争取早日完成全体教师达到二级甲等的工作目标。
3.做好“推普周”的宣传工作。在推普周将开展“教师粉笔字书写比赛”、“我爱祖国语言美”演讲比赛等活动。
4.继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有关推普精神。
(四)加强督导检查
根据市、区语委下发的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细则》,加强对普通话工作的督导检查。
对拟调入我校的教职工普通话情况进行严格审查,普通话不合格者不得调入;结合全员聘任制,•普通话不合格者坚决不予聘任;在岗教师普通话测试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结合常规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师教案书写和上课用语的管理:每学期由业务教干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教案,对使用汉字不规范的教师提出批评,限期改正;开展不定期听课活动,检查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
班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普通话的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五)做好学校普通话档案管理工作
• 注意活动资料和记录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使学校的普通话档案完善、齐全、实用。
灵石三中
2010年9月20日
灵石三中教师普通话培训具体安排
根据市县语委办的有关文件,将对全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要求必须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普通话水平。并将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合格的一项条件。为推动这项工作,使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学校将有计划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一、提高普及普通话的认识
说好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推普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自觉成为推普积极分子。
二、普通话等级标准介绍
普通话水平分三级六等:一级甲等:测试总失分率不超过3%; 一级乙等:测试总失分率不超过8%;二级甲等:测试总失分率不超过13% ;二级乙等:测试总失分率不超过20%;三级甲等:测试总失分率不超过30%;三级乙等:测试总失分率不超过40%。
三、我校培训的具体安排
根据要求,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为合格,语文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根据我校普通话水平现状,并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普通话培训工作将采取分步走的做法。
第一阶段:1967年1月(含1967年1月)以后出生的教师分为两批在2010年培训结束,并通过普通话测试。若有测试不能达标的,必须在2011年上半年补测通过。
第二阶段:1957年1月(含1957年1月)以后至1967年以前出生的教师将在2011年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普通话水平提高较快的,可以在当年参加普通话测试。但最迟应在2011年年底完成测试工作,取得合格证书。
第三阶段:从2012年起,开始对1957年以前出生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工作,争取通过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全部取得合格证书。今后从外校调入的教师或毕业分配到我校的教师都必须持有普通话测试合格证书。在进行普通话培训的同时,还应挖掘潜力,送出部分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参加省级培训,争取取得测试员的资格,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普通话普及工作。
灵石三中
2010年10月20日
第三篇:普通话培训计划
大宇职业技术学校 2015年普通话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学生都能够考过普通话,我们的目标是二级甲等。
二、培训内容:
1.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其与四川话的发音比较,难点音的训练
2.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方音辩正及难点音的训练 3.普通话声调的读音要求、容易出现的语音错误,读音训练 4.常见的音变现象及其训练 5.口语与书面语及“统读”的要求 6.朗读、说话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技巧 7.测试的程序及评分要点
三、学时安排:
1、普通话的声调:
2、常见的音变现象
3、作品朗读指导
4、说话及应试技巧
5、口语与书面语及“统读”的要求
6、测试的程序及评分要点
7、测试综合训练
8、模拟测试
四、教材:
省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
五、具体安排:
(一)普通话的声调
重点:阳平、上声、古入声字
练习:p 109 p324(一)朗读作品1号
课后练习:p 109 p324(一)朗读作品4号、5号
(二)普通话的声母和单韵母
重点:鼻边音、平翘舌 开口度和圆唇度训练 声母辨正 练习:p 26_p55相关内容 p325(二)
(三)朗读作品2号 课后练习:p 26_p55相关内容 朗读作品4号、11号
(三)普通话的复韵母和鼻韵母
重点:复韵母动程、前后鼻韵母训练 韵母辨正
练习:p72_p79相关内容 补充单音节字词训练 朗读作品7号、15号 课后练习:p72_p79相关内容 p325(二)
(三)朗读作品14号、17号
(四)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1〕
重点:上声及
一、不的音变 轻声,练习:p167_p175相关内容 多音节词语训练p326(一)朗读作品6号 课后练习:p167_p175相关内容 朗读作品25号、28号
内容: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2〕
重点:常见双音节轻声词、圆唇元音的儿化
练习:p187_p190及p194_p198相关内容 朗读作品3号、26号 课后练习:p187_p190相关内容 p194_p198相关内容 朗读作品8号、19号
(五)朗读技巧
重点:朗读指导:停连、重音、节奏、语调
练习:p194_p198圆唇元音儿化内容 补充多音节词语训练 朗读作品24号、29号
课后练习:p194_p198圆唇元音儿化内容 朗读作品10号、12号
(六)说话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技巧 重点:说话技巧 练习:说话训练
课后练习:朗读作品21号、23号
(七)1.口语与书面语及“统读”的要求
2.测试的程序及评分要点及应试技巧
练习:补充双音节词语训练 朗读作品16号、20号 课后练习:朗读作品13号、22号
(八)内容: 综合训练 重点:缺陷音的克服 朗读和说话针对性训练
练习:补充单音节字词训练和多音节词语训练 朗读作品18号、27号 课后练习:朗读作品17号、30号
(九)内容:模拟测试 重点:点评
课后练习:针对自己薄弱环节训练
第四篇:普通话培训计划
刘集中心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
(2009——2010学)
说好普通话,提高祖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督促全校教师说好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特定
计划如下:
一、学校成立普通话督导小组
由学校领导及教研组长组成普通话督导小组,在校园内利用广播、黑板报等渠道大力推广普通话,提高全校师生对普及普通话的认识,严格的督导全校师生说好普通话。
二、从领导做起,从教师做起,以身作则,以点带面,说好普通话。
在校园内,不论是领导还是教师,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不论是在会议中还是其他的集体活动中都使用普通话,在校园内创设一个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三、每月利用一次教研日时间,学校普通话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对于个别水平相对落后的教师采取“包人”原则,由优秀分子包落后分子,带动他们讲好普通话。
四、每月对教师的普通话进行一次达标评比,以测促训,以训学测,此项工作列入教师年终的百分考核当中,也作为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评优的条件之一。
五、全体教师的普通话的达标水平为: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不低于二级乙等,鼓励各任课老师冲刺一级乙等。
六、要求35周岁以下的教师校内校外都必须用普通话。35周岁以上校内教师必须说普通话。
刘集中心小学 2009年9月
第五篇:普通话培训计划
普通话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神,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我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提高教师普通话的水平,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制定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普通话培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对推广普通话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工作
(一)完善机构、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推普领导机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部署和落实具体工作,制订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计划,提高教师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水平。
(二)加强学习、注重实践。
1、继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有关推普精神,坚持集体培训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2、教师的普通话训练主要靠自己挤时间学习,自己学、自己练、自觉的学、自觉的练,当然也离不开指导。所有教师要按照发准声韵调、读准语言音变规律、掌握常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辨析等内容进行学习。
3、突出“练口”与精通理论相结合口语是声音传递的,教师的普通话培训,突出“练口”内容,遵照口语训练的规律,严格训练,教学中突出普通话的要求,在注重练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读有关理论,以达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
4、把普通话日常培训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运用中吸取新知识,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5、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讲普通话水平。抓紧学习,把它作为平时业务学习的一项内容来执行,鼓励所有达到二级甲等的教师加强学习与提高,参加一级乙等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并对通过一级乙等水平测试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大使用普通话的宣传力度。在校园内适当的地方悬挂或粘贴宣传使用普通话的永久性标语。在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关注社会文化生活,监督、评测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并面向社会做好宣传、咨询和服务工作,尤其要充分利用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让讲普通话和写规范字深入人心,使“推普工作”成为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围绕主题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员工意识到推广普通话,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服务。
(四)加强检查评估,注重资料收集。
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检查评估。一是将这项工作纳入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文明创建活动;二是列入各类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进一步规范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求全校师生在校内所有活动中一律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我校的校园语言。成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监督小组。监督小组的任务是抽查本教研组教师说普通话的情况,并根据抽查情况评选“说普通话”积极分子。
普通话培训计划
塔西坡小学
20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