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教学反思8
教育教学反思8
公开课课后反思
濮阳县一中郑洁琼
最近学校安排了一轮又一轮的听课活动,其目的是选拔“十佳明星”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活动,昨天,争霸赛圆满结束,结果如何,还不知道。上这几次公开课,使我有了很大的感触,尤其是对学生的看法。
差生并非“朽木不可雕”。我带的班级虽然是次重点,但是众所周知,成绩并不好,有的甚至很差,考试成绩只有一百多分。这样的学生,说实在话,我并不是太看重,只要他们不捣乱、遵守纪律就行了,别无所求。可是,这几次公开课上他们的表现,让我彻底该变了对他们的看法。提前发下的预习题他们做得很认真,课堂上全神贯注,积极回答问题,尽力展现自己,尤其是平常根本就没有主动回答过问题的学生,这次很积极地回答问题,像王岳庆、张聪、陆维乐等。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快毕业了,觉醒了吗?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什么时候觉悟都不算晚,更何况,离高考还有二十多天呢。关键时刻学生很给力。这次讲课大赛有个特殊要求:必须用三疑三探模式教学。说实在的,这种教学模式是上学期才开始提倡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流程,我并不是十分了解,尤其是如何安排这些教学环节,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设疑自探到底是安排在课堂还是课不清楚;解疑合探展示时,到底是教师制定组还是随机产生人选?改有序还是争先恐后上?这些我不能弄清楚;质疑再探应该安排什么内容也不知道;最后的拓展就必须是让学生编一道习题吗?不得而知。但是,我只认准一点,那就是课堂应该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高三学生平时按三疑三探上课次数不多,即使上,学生也是图一时新鲜,过后,依然“涛声依旧”,有时只是一个形式,我真的担心学生是否配合,现在看来我多虑了,学生不但积极参与课堂,而且十分活跃,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成了课堂的主人,每次他们都表现得很好,很给力!
学生很宽容,很善解人意。都高三啦,上这样的公开课无疑是会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但是学生毫无怨言,很配合,比如因为讲公开课耽误了周考的时间,改时间再考,学生很理解,并坦然接受,这一点我很感动,学生竟然这样宽容,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我对学生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觉得这些孩子越来越可爱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总之,这次公开课比赛让我看到了学生身上很多的优点:团结、宽容、善解人意、集体荣誉感强。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得很对呀!
第二篇:教学反思 8
教学反思之一
本月迎来了深圳罗湖区名师团导师的手把手教导,深感差距还很大,还需要苦练内功,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开展更加活泼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感想如下:
一。名师团张老师认真负责,对我提出了很好,很实用的建议。教学思路不太清晰,教学基本功有待进一步提高,苦练基本功,注意磨练语言,专业性,突出重点,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让学生完全进入体验学习过程。
二. 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幻灯片展示教学过程,让学生印象深刻,提高教学效率,也为教师自己减负。
三. 重视教学手段多元化,提高学习兴趣,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体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根据学生实际处理教材,教学节奏要更加紧凑,取得更好效果。
五. 思路清晰,课前充分准备,重点突出,掌握好教学节奏,让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思维,教学环节设计要更加合理,教学方法要得当,师生互动要充分。
六. 复习课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设计合理,层次分明,知识结构概括全面,语言清晰,表述准确,讲练结合,取得更好的综合效果。或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知识点的复习融入典例剖析中,以期取得更好复习效果。
七. 继续努力钻研教材教法,不断丰富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八. 精讲多练,课堂上多动手训练,多反馈,修正教学效果。
九. 虚心好学,多动脑筋,不断探索创新,取得更好的效果。
十. 带领数学组教师相互学习,无障碍沟通,交流探讨,锤炼课堂,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组朱 林2013.10.30
第三篇:教学反思8
做语文教师的反思 2011.10.31 一直以来,仅把教师做为我的职业,或者谋生的手段,从来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什么更长远的打算,更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教育者的位置,去审视自己的责任、价值。透过韩军,我赫然照见了自己的卑微、渺小。同为教育者,我该怎样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身份,审视自己的责任,审视自己的价值呢?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我们,是否配得上这一至高荣誉?语文教师,应是真正去构筑学生灵魂的大师,去开发学生的灵性,去调动学生的悟性,但我们又做了什么?诚如韩军老师所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实在是应该对下列问题反躬自问、冷静反思:
由于过重的应试压力,自从我们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本宣科、编题、做题、阅卷,我们是否对应试与题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除了关注学生字字词词句句之外,是否真正关注过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们是不是每天就是抱着那些试题、教参、课本翻来覆去的把玩?
我们是否下笔就能写出超过自己班级中等写作水平的学生的文章?
我们还有多少灵性、多少浪漫、多少想象?
我们教出来的孩子是否还有灵性?
这些问题,着实令我汗颜,令我心虚。毋庸置疑的,作为教师,在庸庸碌碌中,我的精神品位,我的文化视野,已经一天天下降,而我却狭隘而不自知。同时,作为教师,我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了扼杀学生灵性的刽子手,“成了扼杀学生独立自我精神的执剑者,成了独立思维、独立言语者的‘封喉人’”(韩军语)。有幸的是,在我们的前方,有许多的先行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韩军,就是一位语文教育之路上执着的领航人。韩军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盏语文教育的领航之灯。他指出,我们的语文教育要“真实自由,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本”,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弘扬人文精神。韩军老师认为,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抒展、灵魂生长,是一切形式的教育中最最重要的。而“学语言,本质上就是形成人的独立的精神本体,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人的自我的精神与人格,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就是建立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自我”。一句话,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可悲的是,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已脱离了这个灵魂,在语文教育的边缘游走。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塑自我,方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回归,方能让语文教育焕发光彩。我们应做到:
与梦同行——教师自我的重塑,个人的成长,必得有梦想相伴。若无为师之志,难以真心的投入,难以坚持长期的探索、创新。
与书为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文化底蕴再深厚,精神品位再高尚,若无文学作品的浸润,若无新的教学观念的洗涤,若无时代信息的冲刷,他必将成为一个精神匮乏之人,被时代淘汰之人。这样的教师,又何谈“以语言立人”?
构建自己的艺术殿堂——课堂,是教师的舞台,也是学生的舞台。艺术性的驾驭课堂,让孩子与老师一起真心地、全心地投入自己的角色中,方能演绎舞台的精彩,也才能真正在课堂中让孩子受到情感和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人的自我的精神与人格,从而最终达到“人文”的回归。
第四篇:《识字8》教学反思
《识字8》教学反思
杨守敬小学
王琴
本课是一篇识字教学,由八个词语组成。其中,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是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而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都是当今的高科技成果。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本课既让学生识字,又让学生了解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代的科学成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在课上讲故事。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让学生走入“神话故事的世界”,先去听、看故事,再复习新词语。例如:在讲后羿射日一词时,是由老师讲的故事,在学习精卫填海一词时就让学生讲故事。在介绍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时,我为学生录制了中国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实况。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学生有了一种“在快乐中学,在学中快乐”的感觉。他们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仿句说话,故事强化。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入课后我会读的训练。让学生仿照句式用“是„„也是„„”,“能„„也能„„”说句子,此时,课程大约进行了一半,再让学生到讲台讲述课文中提到的神话故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在轻松中休息了大脑。识字,课文,故事的圆满融合,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形式多样,学会表达。
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读的任务不是很重,但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本课中坚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做到神话故事朗朗上口,现代科技了然于心。
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尽管自己很投入,同学们兴趣盎然,但是还有点点疏漏。在现代科技学习的环节设计上应先让同学们交流之后,再看图、感悟,老师补充。在整节课上,男孩子比女孩子的兴趣浓一些,还没有真正的做到面向全体。今后我将把教学环节设计的再合理些,并进一步加强教学机智。
第五篇:化学教学反思8
利用课改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1.改变师生关系,转变工作方式。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更加紧密地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一位老师讲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他不是按照一般实验课的程序,即先给学生明确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后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规程进行实验,而是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规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用玻璃棒转移溶液时,学生常出现液体溅洒出容量瓶的现象,而且也比较难操作,问题产生了。此时老师先不回答学生的问题,可以问他们自己是否有什么改进措施。此时有的学生很容易就想到用漏斗代替玻璃棒移液?而且说用漏斗的好处就是移液快而且液体不容易溅出,但他没有注意到用漏斗不利的一面。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提出意见。最后这位老师给提出改进的同学提供所需的仪器,让他去验证。而且随着验证的深入,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也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掌握越来越深刻。课堂是学生的,应该还给学生。当一个老师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之后,学生就变成被动的接收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路难免会脱离老师的思路,一旦脱离就很难再跟上,这样的课堂效率会大打折扣。但如果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课堂的思路就由学生自己来把握,自己的思路自己会清楚的多,也容易理解的多。而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帮助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那样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识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
色。如: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更加广泛的学习资源。如在研究金属钠的性质时,通过应用研究物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学习、研究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组织学习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时候,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如何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并进一步认识钠的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下的问题:①你看到了什么?②你想到了什么?③你还想知道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怎样科学有效的利用研究物质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3.运用多样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化学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问题解决法、自学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在讲解摩尔质量、摩尔体积两个物理量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交流•研讨”设置的问题,引导通过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学习、对1mol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表格的分析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还可以补充设置问题:“为什么第2个问题只是问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气体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而没有问固体、液体呢?”增加的一个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简单的粒子来解释或让学生课后学习“知识点击”栏目的内容。在使用新教科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4.寻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评价既要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采取活动表现评价、学习
档案评价、实验评价、纸笔测验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保证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