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专题讨论会议记录
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专题讨论会议记录
时间:2012.10
地点:实验中学小会议室
与会人员:全体校委会成员、各处室管理员
主持人:刘军
记录:李贤奎
主题:查找制约我校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努力优化教育环境
议程:
刘军:校园面积不足,办学条件有限。学校成立5年来,仍然是校产不明,四至界限不清。县政府2008年6月24日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关于划分一中与实验中学校产的有关内容没有落实。教育技术装备及各功能室的数量和配备标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运动场面积太小,学生的体育课和课间操无法正常开展,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勤耕:校园安全存在重大隐患。学校门楼被卖给个体业主,无门卫室,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校园,加之校内住户都是外来人员,住户经常变动,组成复杂,学校后门又不能封闭,导致校园不能实行封闭管理,社会闲散人员经常入校闹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石坚:办学经费困难。新学校,老校舍,维修任务重,设备购置任务重,加上原寄宿初中债务200多万元,学校无力偿还,债主经常来校讨债闹事。
吴新明: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网吧、游戏室、宾馆等娱乐场所云集,校门正临繁华街道,车流量密集,噪声干扰大,正常教学秩序深受影响。
刘军:请求上级增加对我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尽快划清校园权属,给与我校更多的重视和关怀。
第二篇: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学习材料
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学习材料
十七大报告内容解读
十七大报告全文分为十二个部分,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中国未来五年的一个全方位的展望与规划。
(一)解读之一:旗帜 道路 理论
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党的十七大把新时期29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引发的新觉醒集中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深刻揭示了其科学内涵。一是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正确道路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二是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科学总结,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三是首次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这“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以及由二者共同构成的“一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我们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论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成熟,体现了我们党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一贯性,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二)解读之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其次,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靠发展;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靠发展;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因此,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主要是因为:以人为本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三)解读之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对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转变发展方式要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根据新的形势,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量目标修改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人均目标,对实现这一目标增加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更高要求,使得这一指标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以指导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经过29年来的改革,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繁荣。但改革任务尚未完成,制约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仍然大量存在,改革攻坚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任重道远。
三是要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四是要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和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这种发展格局是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的。针对这种状况,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促进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这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是要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这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还不完全适应,需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指明了方向。
3、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一是强化教育的要求。十七大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首位。这是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是充分就业和扩大社会保障的要求。十七大适应我国城镇化加快的历史趋势,要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我国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市民还是农民,都要享有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
三是收入分配合理有序的要求。要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四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要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五是加强社会管理的目标。要使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5、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解读之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提出了八项任务,第一位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看出,报告对此高度重视,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还特别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2、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这是一个重要的新提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4、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提出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方面,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报告还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6、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这是对我国城镇化道路的新表述。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且提出,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7、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报告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8、提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这次报告对我国对外开放有了新的表述。提出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并且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五)解读之五: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1、从“积极稳妥”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相较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这一表述的变化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2、扩大人民民主 提出多项举措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D�D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民主”。报告还从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报告提出,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一重要举措,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这必将使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更加规范和顺畅。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必将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将使人大常委会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规、监督“一府两院”。
“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D�D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一原则性要求让代表们感到十分兴奋。这意味着,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将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百姓将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D�D十七大报告的这一提法,让人眼睛一亮。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十七大报告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进一步凸显了基层民主的重要性,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D�D根据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有望被进一步界定;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变;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范畴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都由群众自治,从而扩大群众自治范围,以更好地发挥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步伐加快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就全面落实这一基本方略进行了部署�D�D 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报告突出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进一步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求,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坚强信念。
4、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
“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并用20个字概括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5、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D�D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运行上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
为了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报告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报告还要求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同时突出强调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六)解读之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虽然也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实力和总体水平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因此,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D正视与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这一新名词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引起人们特别关注。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重要论述,以及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
报告重点提出并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的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二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D�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工程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必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三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D�D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报告中许多令人感奋的新思想、新观点获得与会代表和广大民众一致共鸣。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强调,体现了我国人民公民权利的新拓展;“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提出,让人们感到我国人民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获得丰富与提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精神生活全面提高的真实反映,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
报告在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时,明确了“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充满感人温情的具体目标,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努力方向。
(七)解读之七:努力使全体人民享有“五有”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
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义务教育基本上已全面普及,比同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好。总的来看,我国教育公平的成效是显著的。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社会公平环境优化了,教育公平增长空间就会加大;而教育公平程度提高了,社会公平水准也会随之提升。
2、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的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两个提高”是针对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举措。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围绕建立这三项制度作了系统论述。一是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实际上已经勾勒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2006年底,我国享有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1800多万人,占当年城乡就业人员76400万的28%,说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还相当窄,要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面。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我国从1998年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今年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面推进这三项制度建设,在2010年之前就可以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三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目前,我国城镇普遍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也于2007年上半年初步建立。但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各方面还不完善,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做好完善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八)解读之八: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且提出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和一系列创新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
1、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主线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就强调要做到“两个务必”。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建设,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长期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基于对不断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的战略思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2、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是在总结多年试点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举措,对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加强作风建设
党风问题的核心是党群关系问题。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宗旨,也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包括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进行。一是要着力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二是要切实改进党政机关作风,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坚持以良好的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三是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4、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并把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5、“四个一定要”
党的十七大报道突出强调的“四个一定要”就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四个一定要”,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把握、切实贯彻。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总体看来这次会议公报和建议突出三个重点、一个亮点、三个新提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前所未有关注民生。十二五期间,党的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是让人民富起来。如果用数字表示:一个坚持、两个时期、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会议概况
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现实背景:
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成绩辉煌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球第二,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仅从人均收入看,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的水平迈进,纵向比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截止到第三季度,外汇储备2.65万亿美元,黄金储备1054吨。
2、过去五年,成就巨大
3、过去一年,进展显著
4、承上启下,崭新起点。
(二)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精神******************00000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四个“更加注重”: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五个坚持对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做明确部署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十大“任务”】 ●扩大内需
●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四、根本保证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五中全会最大亮点:追求民富 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一度申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如果用数字表示,此次会议重点掌握:一个坚持、两个时期、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一个坚持--科学发展
两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不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三个重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个更加--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五个要--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五种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胡锦涛中纪委全会讲话精神
中直工委发出通知,要求中直机关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中直工委近日发出《关于中直机关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章的通知》,要求中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硬的措施带头学习贯彻好党章,为全党作出表率。
通知指出,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党章,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专题研讨,深刻领会党章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党章的精神实质。要把学习贯彻党章同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今年部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部委(党组)中心组在学习贯彻党章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章,进一步强化党章意识和党员意识,着力解决好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发展党内民主、严明政治纪律、强化制约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六个方面的问题,使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成为中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扎实推进中直机关党的建设。学习贯彻党章要在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上,严格政治纪律、完善制度上,促进各项工作上等五个方面见成效。各单位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全过程。
通知强调,学习贯彻好党章,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也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各部委(党组)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加强领导,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各机关党委要在部委(党组)领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抓好落实工作。各机关纪委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切实担负起维护党章的职能作用,坚决查处各种违反党章的行为,保障党章的切实贯彻和严格执行。
第三篇: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第一阶段总结
交通运输局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
第一阶段总结
根据区委有关文件要求,从七月下旬开始,我局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进入第一阶段——学习讨论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市委王书记关于优化两个环境会议讲话精神、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区领导在全区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交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求实、创新、争优的实际行动上来。我局专门召开了大讨论中心组成员会议,制订本阶段活动安排。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文件在会上,局长传达了交通局有关文件精神,强调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并对每一位职工提出了明确要求。与会职工在深入领会活动内容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测试,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我局的大讨论活动和加强工作纪律等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交通整体工作上台阶。
二、全体学习,切合实际
我局再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杨局长主持,孟局长作了题为《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讲话。孟局长指出,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活动是一场与时俱进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大发展紧密相连。号召广大交通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将这次活动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竞争风气,努力实现思想的不断解放,行政执法工作的不断进步,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在提升中培养人才。同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重申了工作纪律,并要求全体职工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写出心得体会,将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三 转变风格,听取建议
我们还设置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就我局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室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工作作风、实际成效、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听取大家的建议。
在全体职工会议上,孟局长向参会的同志们汇报了我局下半年的工作思路,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提建议、谈体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杨局长做了动员,希望大家本着主人翁的精神畅所欲言。广大交通职工认识到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纷纷在征求意见表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一阶段活动小结
城固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局优化发展环境
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县整教办:
按照城整教办发05号文件要求,我局认真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按阶段时间安排,已完成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营造宣传氛围、成立组织机构
局党组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迅速在系统内传达了大讨论活动各项要求,使干部职工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系统内营造浓厚的大讨论氛围,局机关带头在院内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出版报三期,悬挂横幅两幅,书写标语若干,并建立学习园地一面,让每名干部职工都能知晓。同时于8月12日召开系统动员大会,在会上对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韩禄田为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和督查组。动员大会上,全系统120人参加了本次动员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韩禄田在动员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对全系统整训活动全面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动员系统机关全体人员增强爱岗敬业和服务意识,切实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态度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全面推动和促进城建系统效能建设。全局动员大会之后,各下属单位和机关各科室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局党组的要求,立即部署,全面启动,迅速掀起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的热潮。
二、认真组织学习,开展专题讨论
自活动拉开后,我局利用每周一集中学习,周四党员学习,以及各科室自行学习,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定》和张会民胡润泽同志在全市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在动员会上传达了刘双耀陈心亮同志在全县干部作风教育推进会上的讲话,将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开展大讨论活动,由各科室先进行了分组讨论,其后讨论结果由局作风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将合理化建议形成大调研内容进行整理。
三、讨论内容充实、意见建议多样
通过大讨论,机关内部干部职工认真发言,从多个方面对城建工作如何发展,如何优化发发展环境进行建言献策,通过征集梳理,共收集到六个方面十七条建议。一是纪律方面,要强化纪律观,在工作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迅速,以铁的纪律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严把制度关,把各项制度认真执行,做到令行禁止,不能因个人主义影响城建工作。三是树立服务意识,把服务贯穿于整个城建规划和建设工
作,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四是增强效能,将“效”和“能”联系起来,围绕城市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效率。五是要有吃苦精神,干工作不怕苦累,迎难而上。六是创新突破,从重点工程上入手,解决紧要问题,化解难题。
四、打好基础,再接再厉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在大讨论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挖掘存在的问题,更广泛的征集意见建议,争取将影响到发展环境的问题系统的总结出来,并找出问题结症,努力加强城建工作力度,以此次教育活动为契机,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O一一年九月七日
第五篇: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大力改善发展环境。
群众目光是雪亮的,干部作风有哪些问题,工作有哪些不足,都看得一清二楚。群众最重实际,有没有办实事、见实效,群众心里都有杆秤。
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关键是学会换位思考。多听一听群众的愿望,多想一想群众的感受,多看一看群众的工作状况,才会发现问题所在,才会了解群众所盼,工作才能做到百姓心坎上。
群众满意了,发展的软环境改善了,发展的平台搭好了,才能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