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

时间:2019-05-13 19:5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

第一篇:《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

《比多少》教学反思

1、导入新课部分我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一游戏,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意渗透了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2、本课设计时因考虑到“两个数比较大小”和“用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大小”这两节课的内容较简单,因此改革了教材的原来编排顺序,创造性的设计了教案。

3、能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使学生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要解放老师的思想,还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老师和学生都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即减少生——师之间的一一对话,而增加一个学生和全体学生之间的对话。

5、要让学生区分“数”和“数字”的区别。

第二篇:比多少教学反思

一、了解孩子的知识储备,因材施教,比多少教学反思。多少次备课的时候都告诉自己,备课更要备学生。虽然对现在的孩子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我想对他们的了解我是远远不够的。我今天面对的不再是城市里接受着良好家庭教育,有着较好学前教育基础的孩子,而是来自农村,学前教育几乎为零的孩子。他们连普通话的聆听和表述都有点困难,怪不得很多次课堂里的提问孩子们都答非所问呢!有些孩子连对数的概念都没有,“2可以分成2和3”的笑话竟然不是个例。如此对孩子的知识储备一无所知,如何能找到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呢!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态势,适时调控,教学反思《比多少教学反思》。虽然在课中一次次地惊讶于孩子们的表现,但自己却没有因孩子们流露出的疲态而有所改进。依然急急忙忙的走课,也许自己有些措手不及,也许有些颓然无序,后来的环节看似热闹却远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这就是教学机智缺失的表现。如果我能根据孩子们的情绪态势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控,也许孩子们会学得更快乐些。

游离于学生之外的课怎么着都不能成为一堂好课,精彩是别人的,我被关在了门外。亲近孩子,理解孩子,我该为此而努力。

第三篇:教学反思(比多少)(定稿)

教学反思: 《比多少》教学反思

蒋晓朦

《比多少》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一比》中的一个内容,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利用教材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引入课题。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故事更能吸引注意力。首先展示主题图,然后结合《三只小猪》的故事介绍本节课内容的背景。在这一环节中,故事讲解的较为生动有趣,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故事只是作为一个引入课题的起始点,简洁干练即可。

2、教授“同样多”。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兔子有几只?砖头有几块?”这两个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很快数出的兔子和砖头的数量。这时,将兔子和砖头一一对应起来,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我们说“兔子和砖头的数量同样多”。利用教具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出同样多的两个图,其余学生判断摆出的图对不对,并在学生摆的东西旁边板书“多”“少”突出重点。在练习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让所有的学生摆一摆,在动手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同样多”这个概念。

3、教授“多”和“少”。有了“同样多”这个概念,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猪和木头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学生会发现他们的数量不是同样多,一一对应后发现木头还有剩余,此时告诉学生这样的情况我们说“木头多,猪少”。紧接着,由学生自由摆出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多,并能够说出“谁多谁少”。在学生摆的东西旁边板书“多”“少”突出重点。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猪和木头的数量除了用“谁多谁少”来形容,还可以怎么说?“猪比木头少,木头比猪多。”这里的关键是谁跟谁比,参照物不同,多少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带着学生一起找出猪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并引导学生说“兔子比猪多,猪比兔子少”。

4、开放性练习。主题图中还有很多数量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我采用在书上盖“表现优异”的红章为奖励,只要学生能够说出“谁多谁少”就奖励一枚红章,并且重复学生说的话,带着全班一起说“谁比谁多”和“谁比谁少”这两个句式,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经过三四轮发言,全班都能够积极认真的找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且说的也很不错。

通过这节课,全班都能够说出任意两个东西的数量关系,但在形容“谁比谁多”和“谁比谁少”时,还需要再多加练习。学生充满活力的听完一节课后都有所收获,同时,我也收获颇丰。

1、上课时老师不仅自己要花心思准备,也要让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例如,让学生准备圆、三角形、正方形这些图形的卡片,在理解“同样多”、“多”和“少”时,每位同学都能自己摆一摆,通过动手更深刻的知道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帮助学习。

2、一年级的学生大多都比较好动,课堂纪律需要不间断的维持。为此,需要及时表扬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并让其余学生以此为榜样。

3、做题时,不仅需要给学生读题,还要让学生自己重复题目的内容,理解题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能够说对“谁多谁少”,但是不能够按照题目的要求给出正确答案,原因就在于学生不清楚题目的内容。

第四篇: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一)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 100 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 100 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老师买来了一些不同颜色的三中金鱼,分别把它们放在了三个鱼缸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三缸鱼的多少,先引出“„„比„„多、„„比„„少。”再根据多的程度和少的程度不同引出“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让学生理解这四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接下来再建模一个游戏——猜小棒的根数。游戏过程中,老师有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引导学生猜,猜出来之后再请学生用着四个词描述三袋小棒的关系。此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很高。由于一年级学生有好动的特点,所以接下来给学生听一分钟音乐进入休息阶段。为了让学生学后能灵活的运用,我又大量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以不同的体型训练学生说。在拓展部分,引申到“贵得多、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十分显着。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学好了,但没有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今后需加强训练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明确小组合作的分工与汇报。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二)今年开学有点与众不同。说是开学第一周为学前准备周。这个新名词之前多少有点耳闻,但不知具体如何操作。在接到文件的时候才真实的明白其中意蕴。认真学习了数学学前教学的要求后,竟有点不以为然,不就是把新授课上成活动课嘛!让孩子们以游戏和活动为载体,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简单!

有幸聆听了一节由幼儿园老师执教的一节《数一数》,觉得幼儿园的老师真亲切,孩子们学得无拘无束。整个课堂似乎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对比自己以往的课堂不禁有点惭愧。幼儿园和小学还真不一样呢!心里这样想的时候其实有点自欺欺人,怎么会不一样?只是对待课堂,对待孩子,对待学习的心态不同而已。那时似乎才真正的明白学前准备周提出的意义之大决非容自己小觑。

在接到学区调研任务的时候终于感觉到了一丝压力。如何能甩掉原来的教学惯性,彻头彻尾地让自己和孩子们站在一起,愉快的学习呢?准备是仓促的,但对于经历过多次公开课的我似乎还是信心百倍。脑海里多次浮起那位幼儿园老师笑容可掬的面庞,我能做到她那样吗?

可进入课堂后,我竟如赤手空拳的战士,面对孩子们越来越迷茫的眼神节节败退,孩子们的快乐在哪里?我的轻松在哪里?一切都离自己的设想太远了。孩子们的答非所问,举手时的屈指可数,无法拒绝的心猿意马,都斩钉截铁的告诉我,我离孩子们的心好远好远。这让我好不气馁。

课后很长时间我都无法释怀。直到一周以后的今天静下心来梳理和回忆那节课,不禁猛醒。

一、了解孩子的知识储备,因材施教。多少次备课的时候都告诉自己,备课更要备学生。虽然对现在的孩子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我想对他们的了解我是远远不够的。我今天面对的不再是城市里接受着良好家庭教育,有着较好学前教育基础的孩子,而是来自农村,学前教育几乎为零的孩子。他们连普通话的聆听和表述都有点困难,怪不得很多次课堂里的提问孩子们都答非所问呢!有些孩子连对数的概念都没有,“ 2 可以分成 2 和 3 ”的笑话竟然不是个例。如此对孩子的知识储备一无所知,如何能找到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呢!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态势,适时调控。虽然在课中一次次地惊讶于孩子们的表现,但自己却没有因孩子们流露出的疲态而有所改进。依然急急忙忙的走课,也许自己有些措手不及,也许有些颓然无序,后来的环节看似热闹却远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这就是教学机智缺失的表现。如果我能根据孩子们的情绪态势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控,也许孩子们会学得更快乐些。

游离于学生之外的课怎么着都不能成为一堂好课,精彩是别人的,我被关在了门外。亲近孩子,理解孩子,我该为此而努力。

一年级比多少教学反思

(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稳定性不强,他们往往就会被一些无关事物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以趣致动。这堂课由跳伞表演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发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总是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来回答。一般都是请后进的同学先来试着说一说,他们虽然只能说出只言片语,我也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说话。最后再让优生来说,他们所回答的已经能提高一个层次了。当然老师给优等生适当的鼓励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了。我们的本意想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加法问题:有 11 只小蚂蚁参加跳伞表演,有 7 只小蜗牛参加跳伞表演,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参加跳伞表演?让第二个同学也来提一提时,他说的和第一位同学说的一样,这时,我就想到有必要要求他们提不同的问题了。再提问时,第三位同学提出了减法问题:有 11 只笑骂蚁参加跳伞表演,有 7 只小蜗牛参加跳伞表演,小蚂蚁比小蜗牛多几只?这时,我还不满足,再次提问还有谁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有 11 只小蚂蚁参加跳伞表演,有 7 只小蜗牛参加跳伞表演,小蜗牛比小蚂蚁少几只?

低年级学生学习“ 比多比少” 的应用题,按以往的教学,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是解题方法,知道这一类型用减法,那一类型用加法,根本无数学的对应思想而言。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如11 只小骂蚁 和 7 只小蜗牛,让学生先用物体(圆圈和三角形)来表示物体的数量,然后一起结对子,最后学生发现多出了4 个。在学生对大量的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我们把这些实物直接抽象成线段图,再让学生讨论哪一部分的线段之间是对应的;最后可以出示一组线段图,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来举例说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物的对应关系。因为每一线段图都可以表示无数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应,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对应思想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在他们的头脑之中。从而得出谁多,谁少。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化一化﹑摆一摆)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各小组可以借助学具演示计算方法。老师分别板书学生的算法。

学生可能得出的方法有:

方法 1 :用圆片代替蜜蜂从 11 里面减去和蜗牛同样多的 7 只,可以看出多 4 只。

方法 2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 11 根中减去 7 根,还剩 4 根。

方法 3 :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7+4=11,11-7=4.(想加算减)

方法 4 :把 11 拆成 10 和 1,10-7=3,3+1=4.方法 5 :推理: 10-7=3,11-7=4.让学生自己选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允许是自己想的,也可学他人较为优秀的方法。

三、理解运用,巩固算法

小动物们为谁多谁少“ 吵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学生可能得出的方法有:

形式丰富的练习,可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并且使练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们发现中下层学生还是难以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的原理。希望大家给多点建议。

第五篇:《比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 多 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情,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语的含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根据己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数据,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

3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语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的数感 教具准备: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往后看一看,今天听课的老师多吗? 生:多

师:听课老师的人数和咱们的人数相比怎么样? 生:听课老师的人数比咱们小朋友的人数多得多 师:谁知道你们班有多少人?

生: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板书少一些)

师:具体到两个数相比,比如:红金鱼48条和黑金鱼10条相比,一般说成48比10大些,10比48小一些,还有别的结论吗?

生:花金鱼和黑金鱼合起来比红金鱼少得多 生:花金鱼和红金鱼合起来比黑金鱼多得多

2、拓展

师:小朋友说的都相当精彩,我们把这三个鱼缸里鱼的条数相比,得出这么多结论,那么谁还能再举几个数和他们比比呢?

生:80比48大得多 生:15比12大一些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比较,请同学们想想,一个数和不同的数进行比较,结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对,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是根据具体数的比较而说,它不是固定的。

3、巩固 ①猜数游戏: A、师生互猜

师:老师手里这张卡片背面写有一个两位数(85)小朋友来猜一猜这个两位数。

生:同意

师:对,30比35小些

师:青蛙吃害虫,我们以后要保护小青蛙

三、实践应用

1、生活中的数学

师: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歌曲《幸福拍拍手》轻松一下

学生跟着歌曲拍手、跺脚、伸腰

师:刚才这道歌曲的时间是1分钟,想一想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

生(齐声):40分钟

师:你能把这两个时间的长短比一比,说一说吗? 生:1分钟比40分钟短得多 生:40分钟比1分钟长得多 师:做什么事情比一节课的时间长? 生:晚上睡觉的时间比一节课时间长 生:学习的时间比一节课时间长 生:爸爸妈妈上班的时间比一节课时间长

2、模拟小商店(课件出示)

师:现在老师领你们去参观一个小小商店,这个商店东西可齐全了,有学习用品,玩具,生活用品………我知道小朋友都特别喜欢玩玩具,我们来到了玩具专柜前,看!新到的玩具

二组:我们选择的是想一想,这个两位数可能是13、23、33、43、53、63、73、83、93 师: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有可能是从1到9这九个数字,所以这个数有九种可能。

三组:我们选择的是猜年龄,我们想派两个代表表演一下,一个学生扮演爷爷,一个学生扮演孙子

孙子:我7岁了

爷爷:我的年龄比你大得多 孙子:80岁了 爷爷:比80岁小一些 孙子:75岁了

爷爷:你太聪明了,猜对了

五、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玩的高兴吗?(高兴)这节课我们学了比多少,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课下跟你的同学说说,好吗?(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面我把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一简单的汇报,“比多少”这节课是在学生刚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初步掌握了大小两数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会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语描述几个数量相差的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论。同学们通过热烈的讨论,每人发表意见,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在主动参与及合作交流中统一共识,完成了任务。

在后面的猜数游戏中,我又采取了合作交流的方式,同桌互相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学会了互相学习,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特别是在练习上我没有按教材上的设计,做了大量的改变与补充,如猜数游戏及及智力园等,这样使教材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兴趣盎灰然地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拍手有一定节奏

师:有规律的节奏整齐,好听,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探索规律

师:快到“六一”节了,唱了《快乐的节日》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生: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

师:节日里小朋友们决定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课件出示主题图)在这座漂亮的教室里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彩旗、灯笼、小花、小朋友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有没有新的发现?(提示:彩旗,灯笼………都是乱摆乱放的吗?)

1、小组合作探究:教室里哪些地方是有规律排列的,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2、小组汇报结果

3、感受规律美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距离一样有规律摆放的彩旗,花朵,灯笼………你想说什么?

生:①有规律的摆放显得非常美

②有规律的摆放显得非常整齐

③以前我为什么就没想到这样有规律的摆放呢?以后我做什么要有规律……。

师: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都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下课时按一个男生两个女生这样的顺序走。学生兴奋地边按一定的顺序走边拿奖品。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合作交流,活动探究,联系生活等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教”,真正实现学生的“学”,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力求营造出互动教学的氛围。主要体现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本课教学创设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受规律美,数学美,接着让学生交流身边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数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动手摆手具,做游戏”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分组协作,合作交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感受找规律的全过程。同时也受到了数学美的熏陶。

3、让学生在应用中拓展

“数学从生活中来最终又服务于生活”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宗旨,因此本课教学中间一个环节让学生在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找出有规律排列的事物,使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下载《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多少》的教学反思

    《比多少》这一课是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课,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有趣的童话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种形......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一年级下册比多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例9、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平台镇中心校 张金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 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 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比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

    《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中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

    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

    “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比多少)”。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