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坚持依法治校 实行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教育
湖北省仙桃市实验小学
湖北省仙桃市实验小学历经七十多年沧桑巨变,在沉甸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厚积,于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薄发。在悠久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 “以尊重的教育关爱人,以扬长的教育培养人,以和谐的教育发展人”的办学理念。全体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阳光的规则下,张扬个性,展示才华,创造价值;学生在阳光的沐浴下,放飞心灵,彰显童真,饱享童趣。
这片赤诚的热土,已满含着收获的喜悦。世界冠军李小双、李大双从这里走向奥运金牌领奖台。学校与全国十八个省市学校和教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新加坡道南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学校还被认定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600强学校”,“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家长学校示范校”。
“依法治校、民主立校、科研兴校”是我校的治校方略。长期以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教育法规,始终如一地坚持依法治校。尤其是“五五”普法以来,我校把依法治校、积极创建“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作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学校品牌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依法治校
学校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领导,校长则是领头羊。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把依法治校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学校还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校长游传贵任组长,各位副校长任副组长,聘请市公安局领导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各处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任成员,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着力抓,各处室具体抓,教职工人人参与管理的工作机制,真正落实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定期召开依法治校工作会议,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计划,做到有检查、有总结。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还定期为师生上法制辅导课,形成齐抓
共管的工作格局,保障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
规章制度是工作指导性的规定,也是约束办学行为的准则。为了使学校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照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约束机制,我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的法规性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章程。一方面,校委会对照章程对以往的制度重新进行修订,使学校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学校各个层面的管理都有相关的配套制度,各科室和所有教师的考核、评定、奖惩都有章可依。如《仙桃市实验小学教导处职责》,《教学工作考核标准》,《师德考核标准》,《少先队工作考核标准》等。另一方面,把校内常规管理中已经形成的经验上升为制度,如《仙桃市实验小学教研活动制度》。这些动作实现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坚持校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
学校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做为依法治校的重要工作去落实。
(1)依法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调动全体教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学校工会按《工会法》和《教代会管理条例》,从筹备到操作严格按程序实施,学校在岗优秀教工参加教代会。如在去年的教工大会中教工代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解决落实了很多实际问题,解决不了的都做了客观的说明和处理。经过教代会,全体教工参与决策,明确了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今年的教工大会现在正在筹备中,预计在12月下旬召开。
(2)坚持校务公开,发挥教师艰苦创业的精神。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是维护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我校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学校坚持:责任公开、财务公开、奖惩公开、评先评优公开、收费及使用公开、考核干部和发展党员公开、聘用干部和教师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公开等校务公开制度。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建设看得清,想得细,做得好,全体教师工作起来有信心,有干劲,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
为了更全面地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将学校的重要通知、重大决策、招生规定和国家的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事项向
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四、维护师生权益,确保主人翁地位
(1)工会行使维护教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时刻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每逢节日配合学校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慰问工作;教职工每遇伤病、丧事时,工会及时关心慰问,将“温暖”送到家门;对特困教师倾注爱心,做好帮扶工作;工会还配合学校为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创设良好条件,同时关心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建立教职工体育和文娱活动场所,利用节假日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处处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此外,我校还成立了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工作机构,及时依法调解各种纠纷,化解各种矛盾,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2)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的建设中来,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经过各中队的推荐,大队部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把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吸纳进大队部,设立校长助理等岗位,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相关政务,畅通了学生和学校双方沟通、交流、申诉的渠道,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自我服务”的模式。
我校还秉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成效;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升旗仪式、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学科兴趣小组、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锻炼学生意志,张扬学生个性,陶冶学生心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宣传橱窗、广播站、标语、树木、名人名言等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五、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和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做到计划、教材、课时、人员四落实,做到学教与考核相结合。聘请高校教师以及公、检、法领导在学校进行了《刑法》、《民法》、《宪法》、《法理》讲座,而且进行了法律知识测试,领导和教师均得到好成绩。
另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利用早自习、班队会、升旗仪式及开学典礼、散学典礼等形式进行法纪教育。我校还将法纪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校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校长都要在升旗仪式上进行法制教育的讲话,各班级举办法制宣传日主题队会,定期邀请法制辅导员来校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利用校园网、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广泛进行法制宣传,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法津知识的兴趣和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我校还千方百计作好安全工作。由于学校地处交通要道,车辆多,人流大,给师生安全造成极大危害。通过协调,我校和交警大队合作,在上学和放学时段设立交警护学岗,保证了师生的出行安全。近年来,我校还拿出专门的资金购置了校园监控设施,聘请保安人员,确保全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切实的保护。
总之,我校党政领导深深意识到依法治校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品牌,学校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围绕普法、法律、监督等环节,逐步实现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法治化管理目标。依法治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学校稳定和谐,连续多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治安事故为零,为构建和谐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篇: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泰兴市溪桥小学
2012年8月市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三清一创”白日行动,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活动中我们对依法治校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体验:我们认为,依法治校,首先是依法行事,也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行事,无论是国家宏观性的政策、法律,还是《义务教育法》以及与规范办学行为有关的一些规定,我们都要认真地予以贯彻执行。我校在“三清一创”白日行动中,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校的主要做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加强思想引领,树立依法治校的意识
古人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制度能规范教师的行为,但只可制其行,不可让其悟,而意识的引领与形成不仅能使教师领其悟,还能让教师愿其行。
理念文化中,我们面向全体师生强调“法制意识”。在法制意识的引领下,全体师生习惯于用法律、制度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有疑问或者争议出现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法律、制度上的依据,这些法律、制度,便是我们学校内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大家都习惯于运用这些规章、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我们向全体教师倡导和强调“零障碍意识”的养成。在“零障碍意识”的启发下,使教师们明白了制度的真正意义,把制度看作是桥梁,不走桥,想泅渡而过,不仅增加了困难,更增加了危险;把制度看作篱笆,扎上篱笆不是不让我们走路,而是让我们走更好的路,走向通往目标的路;把制度看作灯塔,只有明确这个方向,自己才不会触礁;把制度看作护身符,只有读懂它,相信它,并遵守、执行它,才会安全,不被惩罚。有了这种意识,思想就会顺畅,工作就会顺利,真正实现“零”障碍。
二、健全制度,完善依法治校的举措
我校的学校管理坚持依法行政,注重内部章程、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形成既与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相配套衔接,又与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紧密结合的管理制度。我校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我校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学校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各职能部门及教工严格依照章程制度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
我校建立和健全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依法治校实施方案、“三清一创”白日行动实施方案、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实施方案,始终将法制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使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制、学额和教师编制等规范行为办学,坚持有计划,按规范不断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课程计划,均衡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推行校务公开,构建依法治校的管理通道
我校做到民主渠道畅通,真诚欢迎师生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让师生员工支持和参与依法治校工作。坚持做到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群团组织在学校建章立制、遵章守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做到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坚持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制度,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使教师与学校同步健康发展。
我校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以便广大师生员工和家长群众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廉政建设制度,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严格做到按上级标准收费并公开收费项目,绝不乱收费;让家长明白缴费项目和标准,绝不搭车收费;学校统一收支,绝不设立“小金库”、“帐外帐”,依法接受监督。基建、修缮和较大开支项目实行行政会议、理财小组集体讨论采购、招标、议标或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并落实到文明科室评比、文明教工评比、文明班级评比之中等等。
四、规范教育维权,增强依法治校的实效
我校从教师的招聘到使用再到继续教育,坚持“以教师为本”,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依据《教师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关内容,学校坚持做到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证承担给聘用教师买劳动保险的经费,保障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学校还通过教代会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并建立和实施了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从而使教师权益得到保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自查、互查,学校排查活动,及时发现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我校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学校和教师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来看待,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十分强调:以人格塑造人格,用心灵呵护心灵。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几年来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五、拓展监管范围,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
在开展依法治校工作过程中,我校坚持以制度管事,以制度育人。促使学校管理日趋目标化、规范化、法治化,每项工作、每件事情的处理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各部门运作有序,各环节管理有条不紊。为确保这些制度的落实,学校还积极拓宽监管范围,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来推动依法治校工作:一是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保证监督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贯彻落实。三是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监督,学校决策重民主,办事重民意。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发挥教工代表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对校长的工作报告和重大改革方案行使审议权,对学校的重大事项行使表决权,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财务收支行使监督权,提高校务工作的透明度和教工的主人翁地位。四是每学年开好1—2次学生代表大会,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小手牵大手,童眼打隐患,并且学校做到案案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五是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设立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投拆电话,在校门口设立意见箱,广泛征求民主治校的群众意见,了解师生的心声,调整各项工作。六是设置校长接待日和家访周制度,虚心听取学生家长对办学治校的建议和意见。七是设立党风监督和行风监督制度,聘请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担任学校党风监督员和行风监督员。八是依法建立家长委员会,借助家长和社会力量帮助学校抓好行风建设和依法治教,和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让群众参与到学校的各项之中。
只有依法治校认识到位,实施过程到位,才能实现学校依法治校的效果到位。学校以政通、人和、校兴体现着全面实施依法治校的种种美好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借“三清一创”白日行动的东风,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构建和谐校
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坚持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侨乡法治文化研究征文
坚持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恩平市恩城第一小学 陈作仕
摘 要:近年来,我校在保持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法制文化进学校”的工作目标,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严格按照“五五”普法的各项要求,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使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以及依法办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依法治校 法制文化 和谐校园
我校是一所有着60年办学历史的市重点小学、省一级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校风。特别是在近十多年,学校坚持不懈抓好法制教育,进行法制宣传,并在实践中学法用法,依法治校。十多年来违法犯罪率为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及教师、学生屡获殊荣。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省安全文明示范单位、省少先队红旗大队、江门市未成年人工作先进集体、江门市红领巾示范校、江门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禁毒示范学校等。抓德育的领导刘兆意、陈小琼等同志多次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其中岑运洪校长被评为恩平市“师德建设十大楷模”,总辅导员聂健洪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我校聘请的法制副校长孙佳华同志被评为江门市普法先进个人。现
在,我校以教风正、学风浓、校风优成了广大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名校。
回顾我校多年来法制教育、学法用法、依法治校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识到,学法用法,依法治校是办好学校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切切实实地抓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工作
加强法制教育,学法用法,依法治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我校的领导班子对普法工作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为此,我校一直坚持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由正校长,政教副校长、法制副校长、派出所所长、政教主任、总辅导员、各级级长组成的普法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普法工作。每学期领导小组都召开会议,研究法制教育的内容、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制订措施,做到有计划、有督促、有检查、有总结。实行每日一检查,期中一小结,期末一总结,每学期评选法制教育的先进班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在法制副校长的指导下,我校制定了《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在法制教育上提出具体的要求,另外,普法领导小组还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法制,并要求教师们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学习笔记、有学习总结、有心得体会,并定期组织法制知识测试,将测试成绩与教师岗位责任制相挂钩,保证学法制度的落实。
为了把普法工作引向深入,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注意模范地执行制度。如在制订有关制度时专门学习有关法律和政策,使之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我校还充分发挥党、团、工、教的作用,每次制度在公布之前,在党支部会上提出征求意见,再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2
以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同。
二、落实普法内容,加强法制观念
为了使普法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个教师、学生身上,我校结合时代要求和本地实际,认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普法计划,普法内容突出了“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活动”,每学期均定出每月的教育主题。每周的学习内容,分阶段地定期开展各类法制知识学习活动。实现了普法内容系列化。如上学期九月份开展的“尊师守纪月”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教师法》,教育学生尊敬师长,遵纪守法,做尊师守纪的好孩子;十月份开展“爱国爱乡爱校月”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十一月份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教育学生注意防火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游泳安全、活动安全、防盗安全、食物安全、交友安全、上学、放学安全等,本学期三月份开展了拒进“两吧四室”的大队主题教育,目的旨在通过活动,使队员认识到进“两吧四室”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两吧四室”,同时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刻苦学习,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以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习一次,学习与教育工作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并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当前的社会形势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学法用法。如上学年在邻校发生教师处罚学生不当的现象后,我校马上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让教师清醒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法律责任;在去年底,某中学发生初中学生打群架的事件后,我校迅速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时地在师生当中开展法制 3
教育,增强了师生的法律观念,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三、开展教育活动 法制文化进校
学法用法,法制教育,实质是让师生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使他们旗帜鲜明地维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合法,什么是不合法,为此,学校把法制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中。采取了正课灌输、学科渗透、环境熏陶、榜样引路、自我教育、竞赛提高等形式,形成了“处处受感染、处处受教育、人人教育人、事事教育人”的普法教育新格局。
在专题法制教育的形式上,我校更是多想办法,力图通过生动形象的活动吸引学生学法、用法。如在法制副校长的牵头下,我校请来了交警大队的指导员,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小交警”管理队,通过实地训练、协助交警大队上路现场指挥执勤、示范表演等活动形式,加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抓好了学生安全自护教育。由于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为此在我校召开了两次交通安全教育现场会,在全市推广我校安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为抓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我校开展了“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全国禁毒》录像和挂图,还观看了《中国禁毒法规宣传片》、《新型毒品——世纪之患》、《警惕!冰毒就在你身边》等有关禁毒宣传片,邀请我校外聘的法制副校长孙佳华同志到学校进行了“为了明天,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宣誓大会和签名仪式。学校出版了预防吸毒宣传专栏,利用红领巾广播开辟了“拒绝毒品”的专栏节目,举办禁毒漫画创作比赛。各中队还举办了“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中队主题会,最后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禁毒知识征文大赛”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禁毒教 4
育真正地深入到每个学生当中,效果非常显著。多年来,我校未发现过一宗学生吸毒事件。
此外,我校还抓好“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拒绝邪教”的教育,订阅了《法制画报》,出法制专栏,开展过“雏鹰争章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万人禁毒誓师大会”及拒进“两吧四室”的大队主题会及签名仪式,组织师生参加宣判大会等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并把班会、主题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文艺汇演等形式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参与学法、用法的兴趣,使法制教育不再枯燥单调,变得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形象、直观地使学生提高了法律意识。
四、拓宽普法渠道 面向师生家长
学校作为普法的主要阵地,但如果不重视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则普法工作就难以进一步开展,甚至会事倍功半。为此,我校在管理上形成了“校长——政教处——级科组”的普法网络,教育上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建好德育阵地,办好家长学校,要求教师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普访一次以上,后进生多访,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家长学校每学期上课两次,由学校印发家长学校教科书,组织上好教育课,重点突出法制教育。我校每学期定期邀请政治机关同志来校上法纪教育课,介绍当前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让学生对学法、用法有深层的认识。为了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落实后进生帮教制度,我校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转化活动,其中,利用法制副校长的社会效应,利用体验教育的新模式也是转化差生的经验之一。如我校原有一名学生小冯,他父母离异,母亲带着他一个人过活,由于忙于生活和打麻将。因此对小冯 5
疏于管教,小冯常是吃了这一顿不知下一顿该到哪里吃,许多时候放了学回家都吃“闭门羹”,甚于等至深夜也不见母亲回来,只能空着肚子倚在门边睡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渐渐地,小冯放了学就到电子游戏机室打电子游戏机,或者四处游荡,从而结交了一帮社会不良分子,染上吸烟、偷窃等恶习。至此,他已无心向学,常缺课逃学,与他的“哥儿们”一起去闹事、夜晚也不归家,有时在公园长椅时睡一晚,有时在天桥底也能过一夜,当学校了解这情况后,学校领导、政教主任协同法制副校长一起对他进行了教育,伍主任还亲自找小冯谈话。带他到市看守所去了解犯人在监狱的生活情况,对他进行体验教育,使他知道违法犯罪是要受到应有的惩罚的,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再辅以教育,对他加以关心,又协同学校领导一起,对小冯的母亲进行了教育,向她宣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内容,使她反省自己的行为,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小冯同学加倍关心,真正地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使到小冯同学重新感受到了母爱温暖。后来,小冯同学找回了学习的信心,痛改前非,努力学习,决心好好做人,在去年,他参加学校的电脑兴趣小组,积极学习电脑技术,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市的计算机操作大赛获得了二等奖。此外我们还建立和健全了后进生转化档案,要求班主任与家长一起,做好跟踪教育,要求后进生转化率达到90%以上,还定期召开转化教育经验交流会、总结会,使转化工作做到完全、彻底。
由于我校在普法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依法治校工作取得了成效,教师、学生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五年级学生梁伟军在上学路上见到一歹徒企图勒索同学的财物,机智地打“110”报警电话,将歹徒绳之以法;六年级学生黄杰龙同学在校门口见到几个中学生围攻我校的学生,挺身而出,宣传法
律,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四年级学生小吴利用学到的法律知识成功地劝告父亲戒了赌;我校校警基叔见到一歹徒在校门口抢家长的财物,奋不顾身地上前追赶,奋力从歹徒手中夺回了钱包,我校青年教师发现一骗子乘管理人员外出之机,偷走了理光一体印刷机热敏头(价值5000多元)并窜到汽车站准备外逃,他机智地与罪犯周旋,协同学校领导、派出所干警一起将罪犯抓获......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我校普法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师生的素质逐渐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构建和谐校园,实施名校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恩平市恩城第一小学 副校长(体育小学高级教师)恩平恩城沿江西路5号 529400 陈作仕 7737699 *** 3980字)
第四篇: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题目,是因为伟大诗人歌德的一句话,他这样说过:“能够带来安定的无非是两种力量,一种是道德,而另一种就是法治。”当我们谈及“法治”这个严肃的词汇时,大家联想到的可能是厚厚的法典,或许还有冰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我想说,“法治”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它存于无形、温暖地守候在我们的身边。它是人类自由翱翔的风筝线,是和谐校园的守护神。《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让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圆了读书梦;《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颁布,使大批被漠视的女童迈进了学堂;《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使广大青少年触摸到了法律的温暖。同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紧紧握住了法治这双亲切而有力的手,为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系上了一条携手进步的安全带。
古人云:“天下从事者,不可无法仪。”然而近年来,在教育的神圣世界里,阴暗可耻的黑影频频闪现,从北航大学的招生勒索到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泄露答案;从厚颜无耻的学术腐败到令人寒心的师德沦丧;从老师体罚学生到学生殴打老师,这些嘈杂的声音时时袭扰着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家庭无不从心底呼唤,我们需要用法治的力量,来肃净学风;用法治的力量,来规范教学;用法治的力量,来创造和谐校园,开辟一方属于全社会的教育净土。
今天,当“法治”的利器真正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时候,它那劈荆斩棘、荡涤腐朽的力量,让你、让我、让关心教育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和谐的光芒。
请听一听社会的声音:《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11种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形,同时也规定了不承担法律责任的学生伤害事故。这一规章的出台与施行,使曾经因为学生伤害事件导致家长状告学校、对簿公堂,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家庭学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整个社会为我们的学生共同承担应有的责任,学校跃马扬鞭,轻足前行!
请看一看我身边的事:我有位同事因为学生问题与家长发生意见分歧,家长蛮横无理,出口大骂,甚至还想动手打人,我们的老师只能忍受满肚子的委屈而无处“伸冤”,全心的付出换来得却是恶语相加,她那红肿的双眼和委屈的泪水,让我永远无法忘记。老师们,那是一种痛啊!那是伤及内心深处的痛啊!而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出台,让这样的往事不再重现。《教师法》第三十五条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我们当然可以依法疾呼:教师的尊严不容侵犯!
当然,这一切并不遥远,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亲历着“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带来的累累硕果,亲历着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师们的背影依然那么忙碌,但彰显了更多自信;学生们的笑脸仍然那么清纯,但增添了更多喜悦……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曾经用粉笔塑造过一批又一批学生的灵魂,我们同样能用“法治”撑展起一片属于学生、属于你我、属于整个社会的教育蓝天!教育迎盛世,风好正扬帆!让我们继续携起手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中的伟大祖国,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谢谢大家!
第五篇: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民主法治是根本。所以,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更有义务把法治的精神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实现大学的管理主要由行政性管理向主要由法治性管理的转变。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依法治校,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高校依法治校就是指办学主体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及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运用法律手段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推进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要正确理解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把法律作为学校管理各项事务的依据,即法治的管理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精神。依法治校是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治理学校,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个别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和想法治理学校。在依法治校中学校的党政领导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但依法治校绝不仅是领导者自己的事情,广大师生员工是学校的主人,是依法治校的主体。
2.依法治校的现实意义。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及高校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校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在纷繁复杂的高校管理事务中,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已远远不够,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依靠行政指令去管理高校的管理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已经颁布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师资格条例》、《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等等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的规定进行管理。只有认真严格地按照规定来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办学的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推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二、依法治校的必然性
1.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制基础。系统、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自觉依法办事和依法处理校内外各种关系的前提,可以使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在公平、公正、机会同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促进师生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探索工作;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各种矛盾及纠纷;系统、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共同权益,形成全员上下共同参与、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
2.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时代要求。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界提出的要求。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从全局出发所提出的新的任务和要求,体现了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高等学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以政府行政指令实施管理的理念推进依法治校,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而推进民主治校、科学治校,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3.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是保障高校长足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高校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校园规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社会效益等等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平衡校内外的各种关系,明确职责和任务,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就要从以人为本的实际出发,建立规范、完善、操作性强的校内规章制度,保证民意的畅通、保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保证学校重大发展和关系到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通报,充分发挥校工会、校团委、学生会的积极作用,以一切为民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领导意识,带动全员共同参与学校建设,形成以校为家,为学校的长足发展积极献计献策的良好人文环境与和谐氛围,为高校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现阶段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依法治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育立法的起步较晚,滞后于高校快速发展的实际。
2.管理者依法治校的法制观念淡薄。管理者没能真正把依法治校的法制精神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缺乏法治观念。
3.依法治校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教育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长此以往,大学学术研究的水平会下降,所培养的学生素质会降低,造成大学自身也很难发展下去的尴尬局面。
四、实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制途径
1.强化管理者的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高等学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高等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长远发展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法律至上的原则,处理校内外各项事物。同时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法治教育问题,增强其法律意识。管理者良好的法治意识是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关键,广大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则是这一环境形成的坚实基础。只有全员上下共同努力,树立牢固的依法治校办学理念,才能使依法治校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加强对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制度制定的审查工作。其一,要制定制度程序的审查,即是否按照立项、起草、审查、签发、实施等程序有序进行。其二,是对制度制定的内容的审查。主要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是对其逻辑是否严密,条文是否明确而进行的;实质审查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适应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是否与国家行政规章相协调,是否与学校现行的制度相衔接等。其三,制度执行过程的审查。主要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是否经过法定的程序,是否给相对人申诉的机会等。
3.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严格执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高等学校要大力开展法制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形成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素养。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坚决反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要反对特权,坚持依法办事、依制度办事,做到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树立法制观念,在管理过程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法、公平、公正。
4.健全高等学校教育执法的权力监督机制。在抓好依法治校的法律与制度保障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要依照民主与法治精神,特别注重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要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和范围。凡是学校的重大决定、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都应当按照法律和有关文件的规定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加以公开,有些规定和决定还应当向社会公开。公开是最为有力的监督,是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的有效机制。
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推动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11544020)□
(编辑/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