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紫云卫生监督所2011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紫云卫生监督所
2011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紫云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通知》(紫府办发[2011]184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减少和预防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在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从县教育科技局和卫生食药局抽调了人员组成了检查组,对全县的学校食堂进行了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此次检查从11月8日开始,11月14日结束,共历时5天时间,出动车俩9台次,监督人员18人次,共检查学校食堂34家。
通过这次专项行动检查,发现全县的学校食堂在食品安全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相对完善的工作:
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齐全;
2、食堂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3、各种食品在加工前均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做到了生熟分开,无违规制售冷荤凉菜的现象。
4、食堂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良好,无蓄长指甲、戴首
饰上岗的现象。
5、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情况。大多数学校食堂无专门的消毒保洁设施,均由学生自己清洗保存。
二、存在问题:
1、未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部分学校食堂未给从业人员配置统一的工作衣帽;
2、食品留样不规范。存在留样数量不足100-200克、留样时间不足48小时、留样标签填写不规范的现象。
3、食品原料的贮存不符合相关要求,存在用有色塑料袋存放原料现象;
4、火花中学《餐饮服务许可证》已过期,从业人员无有效的健康证明;
5、未很好地执行索证索票制度、部分学校的台帐记录欠规范和完整。
6、学校周边固定的小餐馆均办理有《餐饮服务许可证》,但饮食流动摊贩的治理是一个长期工作,还需要多家部门的配合。
为进一步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做好、做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结合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准入关。
2、从业人员在进入学校食堂前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从
业。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家学校食堂完善各方面的工作。
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二篇:卫生监督所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篇一:上半年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上半年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范医疗机构广告发布行为,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虚假违法医疗广告进行了集中专项整治,有效的遏制了虚假医疗广告的滋生和蔓延,效果显著。现将专项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卫生监督所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大宣传、指导与执法力度,创新监管模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落实。2006年12月8日召开了市直各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全国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了新修订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对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的目标、措施、时间要求进行了重点部署,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对个别发布医疗广告量大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采取上门或现场调度的方式进行座谈,分析目前医疗广告的新政策,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危害,了解他们的想法,协助、督促、指导各医疗机构办理《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按照新规定规范广告内容。同时,加强了与莱芜日报社广告公司的联系与沟通,达成共识,取得理解和支持,引导广告行业加强自律,规范发布,为开展医疗广告集中清理整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加大“三个力度”,严惩违法医疗广告发布行为。
1、加大对医疗广告的日常监测力度。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从医疗广告监测入手,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广告监测制度。重点监测医疗广告发布量大、违法率高的区域和媒体,增强发现虚假违法广告的敏感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市卫生监督所指定专人对我市范围内印发的莱芜日报、鲁中晨刊、莱芜广播电视报、赢周刊、金点子广告及莱芜电台、莱芜电视台(综合、公共、生活频道)、莱芜教育电视台等发布的医疗广告进行全方位监测,并且坚持定期监测与日常监测相结合,全面掌握媒体发布医疗广告动态。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监测各类医疗广告120条次,查出违法医疗广告 120条次,违法率为 100%,同时还认真组织人员收集医疗广告印刷品 30份,为严厉打击非法医疗广告提供了可靠证据。
2、加大违法医疗广告的检查和查处力度。在加大监测力度的基础上,针对医疗广告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教育和处理相结合,整顿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对市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妇保院、莱城区人民医院、市皮防所、新汶矿务局莱芜医院、市医院朝阳社区卫生服务站、凤城街道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安男科(医院)门诊部、博爱门诊部等20余家重点发布医疗广告的单位逐一进行了检查。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20余项次,责令限期整改20户次,行政警告处罚1户次,现已整改到位18户,取得明显效果。如:凤城街道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大力气撤掉了违法牌匾;平安门诊部、朝阳门诊部、博爱门诊部等医疗机构已停止在各大媒体发布医疗广告;多数医疗机构现正申请办理《医疗广告审查证明》,逐步实现了医疗广告的规范化、制度化,有效的净化了医疗广告市场。
3、加大违法医疗广告的公告和曝光力度。
市卫生监督所及时将医疗广告监测结果通过卫生监督信息简报及莱芜卫生监督网站向社会进行公告,对违法严重或多次查处的医疗广告给予曝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震慑违法者。同时,将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广告知识在网上进行公布,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消费者防范知识和识别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能力,正确引导了消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经过前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医疗广告违法率呈现下降趋势,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形式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少数医疗广告发布者对整治工作存有侥幸心理,自律性差,持观望态度的思想依然存在。二是媒介之间相互攀比,违法广告屡禁不止,特别是莱芜市人民医院准分子眼科和莱芜市妇幼保健院形象广告仍在莱芜电视台继续播出,对报社影响较大。三是外地医疗机构在我市新闻媒体发布医疗广告,对我市医疗机构产生负面影响,我所对其又无法监管,需要工商部门的查处,是整治的重点和难点。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工商部门的协作,联合执法,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不断探索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好我市的医疗广告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篇二:2011年如东县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2011年如东县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南通市《2011年全市卫生监督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和《2011年全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我们在去年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的基础上,2011年全县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创新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配合,积极协作,认真开展了医疗广告的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将全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共有53家,专科门诊部1家。其中发布医疗广告的共有4家,为如东县人民医院,如东县中医院,博爱医院和建国门诊。
二、主要做法
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好医疗服务市场暨医疗广告专项整治的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必须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思想,深刻认识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7月初,我局就成立了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卫生局张旭初局长任组长,卫生局医政科王跃成科长、卫生监督所缪卫宏所长,许庆忠副所长任副组长,卫生局医政科及卫生监督所医疗卫生监督科工作人员为成员。要求全县卫生系统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以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为契机,推动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联席会议单位加强协作,联合开展整治行动。积极联合工商局,县广播电视局等单位分别对媒介、医疗机构及其广告代理公司召开医疗广告的专项整治和诚信宣传的动员大会,传达国家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的目标、措施,要求媒介、广告代理公司及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的熟悉,并积极参加整治医疗广告的行动,自觉依法诚信经营,逐步规范医疗广告发布行为。并开展专项检查,促进广告的规范和市场的净化。
二、规范和创新监管措施,探索规范化、制度化标本兼治的长效监管机制。
在2011年的医疗广告专项整治中,我所在现有广告监管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监管措施,探索规范化、制度化标本兼治的长效监管机制。
(一)加强全方位和动态监管,做到“四个强化”。
为严厉惩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降低医疗广告违法率,我所对新闻媒介、医疗机构及其代理公司加强全方位和动态监管,做到“四个强化”,一是治理源头,强化对医疗机构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把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医疗机构作为整治重点;二是卡住环节,强化对广告代理公司的监管,督促广告代理公司健全和落实广告治理制度,规范医疗广告设计、制作和代理行为;三是堵住出口,强化对媒介单位的监管,督促媒介完善广告审查制度,落实发布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四是规范市场,强化对广告市场的动态监管,充分发挥基层分所的力量,加强广告市场的日常巡查,全方位地整治和规范医疗广告。
(二)加大“三个力度”,严惩违法医疗广告发布行为。在整治工作中,我局加大“三个力度”,以严惩违法医疗广告发布行为。加大“三个力度”,即:加大医疗广告的监测和检查力度;加大违法医疗广告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违法医疗广告的公告和曝光力度。
1、加大对医疗广告的日常监测、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严惩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2011年,我所集中力量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加大对医疗广告的日常监测、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做到虚假违法广告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共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执法车辆13台次。
2、充分利用工商信息网发布监测公告和违法医疗广告公告,提高消费者防范和识别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能力。
(三)加强部门协作,落实“七项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共同整治虚假违法广告,我所与各成员单位继续加强部门沟通和协作,发挥各部门的行政职能,落实“七项制度”,即:发布违法广告的新闻媒体单位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违法广告联合公告制度,广告市场信用监管制度、广告活动主体退出广告市场机制、广告审查员制度、广告活动主体评先评优违法广告一票否决制度、执法办案协调制度等制度,逐步实现对我县广告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监管。
(四)坚持惩治违法与弘扬诚信并举,推行医疗广告诚信宣传,引导医疗广告活动主体三方加强自律。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广告发布行为,坚持惩治违法与弘扬诚信并举。一是要求医疗广告活动主体三方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自查,并自觉进行整改。二是引导医疗广告活动主体三方树立诚信意识,推进医疗广告诚信宣传,用诚信保护和发展自己。
三、存在的问题
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通过努力,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要求,工商局、卫生监督机构对非法发布虚假信息的医疗广告行为打击力度还是不够,未能有效遏制虚假医疗广告的欺诈和误导患者的现象,各媒体如有线电视台以新闻和专家咨询形式的医疗广告仍然较多。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少数广告经营者、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对整治工作仍心存侥幸,持观望态度的思想依然存在;二是法律、法规滞后和不完善,给行政执法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对策及下一步打算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是一场攻坚战,各有关部门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在巩固医疗广告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对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广告的整治。在做到“三个强化”,加大“三个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不断探索规范化、制度化标本兼治的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好我县医疗广告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东县卫生监督所
二o一一年十一月一日篇三:违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卫生院关于开展违法医疗广告 专项整治活动的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医疗广告管理,净化医疗服务市场,提高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诚信行医的意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局关于开展违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认真贯彻落实,在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以及*院长的领导下,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配合,积极协作,认真开展了医疗广告的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此项整治活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大宣传、指导与执法力度,创新监管模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对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的目标、措施、时间要求进行了重点部署,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
二、加大“三个力度”,严惩违法医疗广告发布行为
1、加大对医疗广告的日常监测力度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从医疗广告监测入手,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广告监测制度。重点监测医疗广告发布量大、违法率高的区域,增强发现虚假违法广告的敏感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监测各类医疗广告9条次,查出违法医疗广告9条次,违法率为 100%,同时还认真组织人员销毁医疗广告9处,为严厉打击非法医疗广告提供了可靠证据。
2、加大违法医疗广告的检查和查处力度
在加大监测力度的基础上,针对医疗广告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实
行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教育和处理相结合,整顿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实现了医疗广告的规范化、制度化,有效的净化了医疗广告市场。
3、加大违法医疗广告的公告和曝光力度
我院及时将医疗广告监测结果对外公布,对违法严重或多次查处 的医疗广告给予曝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震慑违法者。同时,将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广告知识在辖区内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消费者防范知识和识别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能力,正确引导了消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经过前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医疗广告违法率呈现下降趋势,整治 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形式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少数医疗广告发布者仍存有侥幸心理,自律性差,持观望态 度的思想依然存在。
二是媒介之间相互攀比,违法广告屡禁不止。
三是外地医疗机构在我辖区发布医疗广告,对我辖区医疗机构产 生负面影响,我院对其又无法监管,是整治的重点和难点。
督检查力度,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不断探索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好我辖区的医疗广告市场,杜绝无证发布,超范围发布和虚假医疗广告,彻底净化医疗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健康权益。**卫生院 2015-2-14
第三篇: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2011年工作总结
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所卫生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学校综合卫生监督、医疗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等热点、难点问题,结合2011年全县卫生监督重点,不断探索卫生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快和完善卫生执法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为确保我县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监督环境。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1年的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以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明执法、执政为民”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对公共场所、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及食堂卫生和医疗卫生行业、传染病、职业病防治等综合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健康的违法行为,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有证餐饮单位184家(含33家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公共场所78户、保健食品经营户17户、放射诊 疗单位17家、医疗机构150户(其中卫生室122家、个体诊所10家)、职业危害企业28户、供水单位1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3家、学校52所(不含农村点校,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15所、幼儿园19所)
一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我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到2011年11月底,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98%,卫生许可证申请发放率达到100%,一年内无投诉案件。
三、日常业务工作
(一)食品卫生监督
一年来,我所开展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灌食鸡”、“辣椒制品”、“地沟油”、查处无证无照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40余台次,人员214人次,检查餐饮经营单位346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39份,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做好职责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完成了我县元旦春节期间、两会期间、五一期间、“九运会”期间、“中国贵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国庆中秋期间、党代会期间及“格凸河攀岩挑战赛”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二)公共场所监督
自5月份起,结合今年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我所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专项检 查,共出动执法车辆34台次,执法人员65人次,监督检查各类从业单位126户次,监督覆盖率达98%,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落实和整改。
(三)生活饮用水监督
我县集中式供水单位1家,无学校自建水厂和二次供水单位。集中式供水单位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100%;共有职工42人,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共31人,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为100%;日供水量约1500吨,供水人口3.5万人。使用水质处理器;供水单位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水污染防范措施完善。2011年县疾控中心共对水站进行了16份出厂水和84份末梢水水质普检,进行了3项指标的检验,合格率为98%。
(四)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文件要求和职能划分,我所于4月份在商业街、猫营街上、宏泰化工厂区等地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咨询活动,让宣传走进社区,让广大职工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权利。这次宣传共印发宣传资料10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3条,张贴宣传画30余张,深入企业宣传2次,出动车辆4台次,出动宣传人员共12人次,共计接受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宣传过程中,宣传员耐心接受群众咨询,解答劳动者提出的健康保护的相关问题,得到了现场群众的好评。我县共有X射线机的医疗机构共17家(县医院、疾控中心、保健站、12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私立医院),其中正常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有13家,4家乡镇卫生院因设备损坏未进行正常使用。
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医疗机构在放射卫生问题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各家单位均未进行个人剂量监测;(2)放射场所未进行现场监测;(3)机房改建后未经过有资质的单位审查;(4)工作人员上岗前未经过岗前培训和体检;(5)防护用品准备不齐。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所现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尽快整改。
在对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县医院)的监督检查方面,对他们存在的问题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要求必须《职业健康体检表》并规范填写;按要求进行规范体检;详细询问职业史;根据在岗情况应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重点体检;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用人单位,同时按要求通报县卫生食药局、卫生监督所和安监局。一年来,共有三家企业(宏泰化工、呈祥建材有限公司、五峰水泥厂)共计76人到县医院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
(五)学校卫生监督
健全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机制。今年我所对全县9家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教学卫生、生活饮用水等方面的设施和制度建设、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2所存在问题的学 校下达了监督意见书,提出整改意见。
在学校食堂方面,目前全县持有有效《餐饮服务许可症》的学校共33个,共中中学16个、小学4个、幼儿园13个,我所均对这些学校食堂进行了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平均监督频次达2次/户,同时开展了学校食堂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量化率达100%。
(六)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医疗机构疫情监测和报告、预检分诊制度、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等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执法。
2011年,对全县1家县医院、1家疾控中心、1家保健站、12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私立医院进行了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医疗卫生机构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
根据《贵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4年)的通知〉》(黔卫发[2011]104号文件)和《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不再设置紫云自治县卫伦单采血浆站有关后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紫府办发[2011]140号)文件精神,紫云卫伦单采血浆站已于2011年8月1日正式停止运行采浆。通过检查,全县2家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和停止运行前的卫伦单采血浆站无私 采、频采、超采或非法买卖血液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对检查中发现的血液采集、发放、运输、使用及登记欠规范的行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七)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2011年处于起步阶段,经过了宣传动员、培训、现场指导、整改提高、现场评审五阶段,目前此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1、公共场所:目前已完成辖区县城内30%的公共场所经营户的量化评分工作。
2、餐饮服务经营户:已完成县城内95%的持证餐饮经营户的量化评分工作。
通过评分、评级,将量化分级的信誉等级在公共场所和餐饮经营户的显著位置规范的张贴公示,向社会广泛推荐卫生信誉度高的经营户,使卫生管理水平高的经营户辐射带动更多的经营户,让他们更加自觉的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消费和就餐环境。
(八)卫生许可发放
2011年截止到11月10日,我所共发放卫生许可235家,其中餐饮服务许可184家、公共场所许可36家、保健食品许可15家。在受理许可的同时,严把卫生许可关,从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体检,软件资料和现场审核等多方 面综合评价,进一步规范了卫生许可程序,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九)行风、目标考核工作
1、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加强对业务和行风工作和考核评议,不断规范了卫生监督人员执法行为。
2、按照年初与县卫生食药局签订的责任状各项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争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信息工作。完善了卫生监督报告系统,全年共向省、市相关部门报送各类信息12条。
(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执法工作 1、4月12日-14日,派出4人参与了由县政府牵头,教育、工商、住建、环保、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进行全县校园安全大检查; 2、6月3日-4日,派出4人次参加县政府太头,食药、工商、住建组成的“双考”保障检查组,对“双考”各考点进行检查; 3、9月5日-22日,专门抽调业务科长杨赟同志到贵阳参加“九运会”的卫生监督保障工作,为“九运会”的顺利召开贡献了一份热情; 4、9月20日-21日,出动4人参加了由县“食安办”牵头,农业、工商、质临、食药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县各经营户开 展“地沟油”专项检查。
(十一)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工作
2011年,在县卫生食药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聚餐备案指导工作。根据紫云自治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印发紫云自治县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紫食协委[2011]4号)精神要求,对聚餐人数达500人以上的农村集体聚餐,我所均派出监督员到聚餐地点进行现场指导,指导内容包括了聚餐地点的环境卫生要求,食品及原材料的采购要求、存放条件的要求,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等等,让举办人和乡村厨师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尽可能将食品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一年来,全县12个乡镇共申报的农村集体聚餐共486户(次),聚餐人数小于500人的由乡(镇)卫生院或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指导,我所对聚餐人数达500人的65户(次)进行了现场指导,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1、我所全年举办了12期内部培训,共有9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共派出6人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卫生监督员培训班; 2、9月14日举办了餐饮服务环节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班,共有30余人参加了培训。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大大提高了监督员的执法水平,壮大了卫生监督队伍,树立了监督队伍的良好新形象。
五、存在问题
1、监督抽检工作滞后。单位缺少各种检验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日常监管工作的需要。
2、卫生监督人力、物力不足,安全监管覆盖率低。
3、卫生监督员培训机会少,专业知识不足,急需加强队伍建设。
4、“四小”行业基础设施差,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多,取缔尚有难度,需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
5、经费不足。财政预算办公经费少,加上专项整治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使得部分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不顺利,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推进生成很大困扰。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管理,将工作分解、责任明确,任务具体落实到人。
2、继续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大中型公共场所和餐饮经营户实施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每季巡回监督覆盖率达100%,对检查中发现违法经营单位进行处罚,力争早日实现全覆盖。
3、继续做好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工作。(1)掌握辖区内职业、放射卫生用人单位基本资料,并建立数据库档案。开展职业、放射卫生监督,监督覆盖率力争达到上级要求。(2)按时上报职业、放射卫生报表,完善档案,甄定各种资料。
4、继续做好卫生法律法规稽查工作。进行一步加大对卫生监督执法进行督查督办力度,提出指导意见,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执法水平。
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四篇:阿勒泰卫生监督所开展春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阿勒泰卫生监督所开展春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自治区下发新食药监电〔2012〕9号文件精神,阿勒泰地区各县(市)卫生监督所立即组织监督员开展了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学生集体食堂有118家,托幼机构有20家,共计138家。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68人次,车辆16车次。
二、检查重点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卫生检查重点
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是各中小学、托幼机构内的食堂、食品摊点、学校饮用水管理。检查主要内容有学校食品安全的组织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建立、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情况;食品原料索证索票、进货验收情况;食品用工具、冰箱、加工设备、餐饮具、食堂内外环境等消毒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学校食堂因面积较小,食堂食品加工流程不够合理,不能进行区域划分,硬件设施不足,不符合学校食堂卫生要求。
2、部分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进货验收制度未落实索票索证及台账登记,有的食堂即使作了登记,也项目不全,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个别学校存在许可证过期未及时换证,极个别从业人员未能进行健康体检上岗,卫生监督员在检查中已对学校管理负责人进行教育并责令立即整改。
4、部分学校未配备专(兼)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堂卫生管理督查力度不足,卫生制度不落实,个别从业人员缺乏卫生意识。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卫生执法人员当即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对未按要求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我所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措施
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执行学校食堂卫生规范、标准,督促卫生许可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尽快完善整改。食品原料的采购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及台账登记,杜绝过期食品及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上墙,配备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落实、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3、建议本学期内开展一次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及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培训,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加大对学校食品卫生检查力度,要校内校外一起抓,要把整治校园周边的食品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落实,对无证经营者要坚决予以取缔。
阿勒泰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五篇:2011年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工作汇报
2011年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工作汇报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和县卫生食药局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卫生监督体制,继续探索和实践卫生监督工作运行新模式;继续坚持以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和医疗服务市场监督为重点,实施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现将今年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有证餐饮单位184家(含33家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公共场所78户、保健食品经营户17户、放射诊疗单位17家、医疗机构150户(其中卫生室122家、个体诊所10家)、职业危害企业28户、供水单位1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3家、学校52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15所、幼儿园19所)。
二、日常业务工作
(一)食品卫生监督
一年来,我所开展了食品添加剂、地沟油、学校食堂及周边环节整治、查处无证无照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40余台次,人员214人次,检查餐饮经营单位346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39份,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做好职责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完成了我县元旦春节
期间、两会期间、五一期间、国庆中秋期间、党代会期间及格凸河攀岩交流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二)公共场所监督
自5月份起,结合今年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我所对边区内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34台次,执法人员65人次,监督检查各类从业单位126户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落实和整改。
(三)生活饮用水监督
我县集中式供水单位1家,无学校自建水厂和二次供水单位。集中式供水单位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100%;共有职工42人,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共31人,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为100%;日供水量约1500吨,供水人口3.5万人。使用水质处理器;供水单位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水污染防范措施完善。2011年县疾控中心共对水站进行了16份出厂水和84份末梢水水质普检,进行了3项指标的检验,合格率为98%。
(四)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在4月份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咨询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000多份,悬挂宣传横幅3条,张贴宣传画共30张,深入企业宣传2次,出动车辆4辆次,出动宣传人员共12人次。
我县共有X射线机的医疗机构共17家(县医院、疾控中心、保健站、12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私立医院),其中正常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有13家,4家乡镇卫生院因设备损坏未进行正常使用。
(五)学校卫生监督
健全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机制。今年我所对全县9家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教学卫生、生活饮用水等方面的设施和制度建设、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2所存在问题的学校下达了监督意见书,提出整改意见。
(六)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医疗机构疫情监测和报告、预检分诊制度、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等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执法。
2011年,对全县1家县医院、1家疾控中心、1家保健站、12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私立医院进行了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医疗卫生机构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
(七)初具成效的量化分级工作
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单位制定了《紫云自治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和《紫云自治县餐饮服务单位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按宣传动员、摸底调查、整改提高、现场审查和量化评分五个阶段进行逐阶段落实,卫生监督员加强检查,指导经营单位做好卫生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各类经营单位量化分级评分表的评查内容和评查标准,进行现场检查逐项打分综合评定。
(八)卫生许可发放
2011年截止到11月10日,我所共发放卫生许可235家,其中餐饮服务许可184家、公共场所许可36家、保健食品许可15家。在受理许可的同时,严把卫生许可关,从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体检,软件资料和现场审核等多方面综合评价,进一步规范了卫生许可程序,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九)积极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1年,共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7起,其中1例自然灾害(水灾),6例疑似食物中毒(猴场中学、火花工地食堂、猫营、达邦各1例,白石岩2例。在接到报告后,我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与县疾控中心的联合调查,排除了其中的6起,仅有板当1例定性为食物中毒,上报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网。
(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执法工作1、4月12日-14日,派出4人参与了由县政府牵头,教育、工商、住建、环保、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进行全县校园安全大检查;
2、6月3日-4日,派出4人次参加县政府牵头,食药、工商、住建组成的“双考”保障检查组,对“双考”各考点进行检查;
3、9月20日-21日,出动4人参加了由县“食安办”牵头,农业、工商、质临、食药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县各经营户开展“地沟油”专项检查。
四、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1、我所全年举办了12期内部培训班,共有9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共派出6人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卫生监督员培训班;
2、9月14日举办了餐饮服务环节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班,共有30余人参加了培训。
3、4月上旬,开展了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
4、6月22日举办了“餐饮业、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培训班”,共培训80余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单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不少困难:
(一)卫生监督人员少,编制结构不合理。
1、卫生监督所编制人数仅8人,按照相关卫生监督人员配臵指导意见(0.5-1/万)的配臵标准,我县最低应配臵卫生监督员18名。
2、人员结构出现断层现象。监督所于2003年成立,人员均是从原防疫站抽调组建,除了身体原因不能正常上班的而外,截至目前为止,监督所人员平均年龄44.2岁。
3、全县卫生监督工作点多面广,要做到监督范围全覆盖,监督频次达到相关规定要求,我们面监诸多压力,导致一些工作开展滞后或无法正常有序开展。
(二)经费少。每年财政给监督所预算经费为人头经费和车辆费,仅四万余元。离我们每年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相差太远,制约了各项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能否肯请领导考虑将监督所列为一级预算单位,将日常业务开展经费单独列支预算。
(三)监督所办公楼项目选址和地方配套资金问题。根据《关于转发下达安顺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安发改社会[2011]548号)文件精神,卫生监督所办公楼项目工程须在2012年完工,要按规定时限完成工程,请领导考虑落实项目选址工作和地方配套资金78万的问题。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