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3 19:5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第一篇: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2014年9月5日我在临沂四小参加了临沂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首先陈中杰传达了小语会改革精神,临沂一小纪海霞,朴园小学徐茜等五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同一课题《画家和牧童》,这几位老师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形式多样,展现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

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虽然一样,但是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纪海霞老师的课平实、质朴,时而舒缓、时而激情澎湃,让我们身临其境,同时她让学生熟读课文,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临沂九小的孙秀霞老师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感动,她让学生自主读书释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升华感情,在读中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作用,学生真正体会到情感后,就势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读。临沂四小的冯浩老师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番感受,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感受课文的内涵,在教学时让学生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语句去交流。

在短短的40分钟里,老师们并没有因为时间短暂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都非常重视对生字词的解读,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生字,为理解课文的内涵扫清了障碍。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优势,决不能放弃。所以语文的课堂改革大家一定要记住:先夯实好基础,然后追求创新,决不能放弃我们的好传统,片面追求创新。

同课异构各显风采,大家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教学风格

各异。教学设计是一位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把握的程度的体现,是教师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体现,是教师如何用教材资源的开发资源的体现。在课堂设计中,大家都体现了课标要求,大家尽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自己收获很多,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要想成长离不开学习,我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样的学习机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让自己的课堂更适合学生,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教学,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周冬冬

2014年9月

第二篇:“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五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12月4日,枣庄市五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第二阶段在曹庄中学如期进行。来自五区一市六个学校100余名老师听了数学、历史两个学科总计10节课。我听了其中五节数学课,颇有感受,现将听课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在这五节课中,五校的数学教师纷纷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好课,各自体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示了各自学校教改模式的课例。其中曹庄中学的“诱思自学、合作探究、分层评价”,周营镇中的“自主探究、精当点拨”,彭楼中学在“三六五”模式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西王庄中学的“感知目标、有效预习、点拨互动、反馈训练”,南沙河中学的“诱思自学、分组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反馈”,可谓各具特色,值得互相借鉴。

在首先听曹庄中学老师的课时,进入课堂,感觉好象到了杜朗口中学的教室一样,学生的表现特别突出,老师的点拨精简、恰当,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改思路,课堂效果比较明显。

而在听了彭楼中学老师的课后,感觉其教学环节设计精心,构思巧妙,灵活运用教具方面别具匠心,较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其学校的“三六五”模式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周营中学的老师先以一个精彩的动画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打乱教材顺序,自成体系,节省了一些时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要老师在课堂上对我校“十六字”导学案的应用把握很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恰当,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南沙河中学的老师在课堂上很好的体现了“诱思自学、分组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反馈”的模式特点,导学案利用很恰当,朴实中见真功,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综观五位教师的课,感觉新课改理念在这几位教师的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导学案设计合理、高效,引导学生活动方法得当,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以后多进行相关的活动,多走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使自己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梁景辉

2009年12月4日,我们全体数学组的成员参加了在峄城曹庄中学举办的“全市五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让我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我的感受是:出公开课不是一个人的事。个人的单打独斗往往走不出本身的局限,走不出个人经验的狭隘空间。任何一节公开课的出示,都要依靠团体的精诚协作,才能开阔视野。大家真诚交流,在反复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实现了优势互补,分享集体智慧,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得到不断完善。

上午我们分别听的五位老师的同一内容的课,把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分析一下:

第一节曹庄中学袁义老师的课。袁老师把自己学校的课改模式与杜郎口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课堂充分的放给学生。让通过让学生切实动手操作画图、观察、总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指挥者。本来很抽象的数学问题在袁老师的引导下迎刃而解。整个课堂节奏紧凑,学生全员参与,各有收获。袁老师点拨到位,总结及时。充分体现的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思想。

第二节台儿庄彭楼中学孙景彩老师。孙老师虽然没有用多媒体,但孙老师的课也不乏精彩,孙老师应用了小黑板(带有网格线)、还自己制作的一条鱼,让学生先画再动手进行移动,亲切、直观体会了鱼的变化过程。本堂课,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给学生引导的十分到位,教学语言亲切。孙老师敢于把问题放给学生,让学生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三节薛城周营中学的陈芹老师。陈老师的课件引入不错,由在一条不断进行变化的鱼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陈老师在整节课中的语言十分温柔、贴切。对教材也进行了整合,先讲了横向的变化,又讲了纵向的变化,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随着课件的展示的同时,学生的动手也不断深入,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第四节是我们学校要凯老师。要老师的课件导入让人眼前一亮,图声并茂学生积极性无形之中被提高了。本节课中要老师对课堂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处理的非常得当,教育机制运用得很好。要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引导到位,能够进行适时的拓展和变式练习,总结及时,导学案与课件结合恰当。

第五节课滕州南沙河中学的魏超老师,魏老师也没有运用多媒体,但是魏老师的导学案运用的特别好,运用几个简单的题目就把本节的知识巧妙地串连在一起,很有层次感,又步步为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新授知识掌握了。整体来说魏老师很巧妙的利用数形结合把整节的主要内容介绍完了!课堂的高潮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解题、画图,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方法告诉学生,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

下午又进行的评课环节我受益颇丰。在听课中我往往只能看到教学过程的表象,而各位老师站在新的高度来点评,发现其中的亮点及问题所在。这时才认识到自己还是多么肤浅,我的教学之路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经验需要学习。

联系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好好反思自己,充分认识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不再倡导教师满堂灌,教师是引导者、激励者,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适时的激励和引导。比如说,有学生不认真听讲了,我们可以就该生本节课的优点加以表扬,或是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调动学生,而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学生。让自己不断充实,不断认识,不断提高,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从容面对新的课改模式,做一位优秀的教师。

枣庄市五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

枣庄市西王庄中学数学组:要焱焱

2009年12月4日,我校全体数学组的同事参加了在峄城曹庄中学举办的“全市五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我代表数学组讲了一节课:八年级数学上5.3变化的“鱼”第一课时,感谢学校给我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能工作学习结合起来,能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到十分庆幸。在这个奋发向上的群体里,我很珍惜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深感受益匪浅,他们的课堂上,无时不闪动教改之光,无处不洋溢和谐之氛围。

第一节课,是曹庄中学的袁义老师。袁老师把自己学校的课改模式与杜郎口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特别的方式牢牢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让学生切实动手操作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本来很抽象的数学问题在袁老师的引导下迎刃而解。整个课堂融合了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袁老师赋有情感的教学,充分体现的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也为我指引了教学方式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节课,是台儿庄彭楼中学孙景彩老师。孙老师虽然没用课件,但用了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小黑板(带有网格线的)、三角板等,还自己制作的一条鱼,以供学生能方便操作。本堂课,孙老师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给学生引导的十分到位,并且留给我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动手操作,进一步完成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小结时,孙老师也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完成。

第三节课,是薛城周营中学的陈芹老师。陈老师制作的课件很生动,由在海洋里不断进行变化的鱼为导入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随着课件的不断展示,学生差不多都能根据课件的提示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

第四节课是我代表我们学校展示的一堂课,在其余几位老师的帮助下,自认为本节课在整体上看还算不错,但是,仍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五节课滕州南沙河中学的魏超老师,魏老师也没有运用多媒体,但是魏老师的导学案运用的特别好,运用几个简单的题目就把本节的知识巧妙地串连在一起,很有层次感,又步步为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新授知识掌握了。整体来说魏老师很巧妙的利用数形结合把整节的主要内容介绍完了!课堂的高潮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解题、画图,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方法告诉学生,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

中午就餐后,安排了讲课教师和各学校推选的的一名教师进行评课。说课,包苦熬我在内的五位老师各有特色,主要的说出了自己学校的课改特色,和教学设计思路,是我感触颇多。在评课环节我受益颇丰。在听课中我往往只能看到教学过程的表象,而各学校的代表站在新的高度来点评,发现其中的亮点及问题所在。这时才认识到自己还是多么肤浅,我的教学之路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经验需要学习。在以后还需要继续学习,提高,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能早日进入到优秀教师的行列中去。

这次活动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尤其是最后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几位领导和专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了程度不一的点评。使我切实感觉到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只有不断的超越自己,追赶先进,才不会被课改的浪潮所淘汰、淹没。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

“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观摩体会

今天,我参加了在临沂四小举办的“临沂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研讨会”。活动为期一天,共观摩了五位老师分别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之后是上课教师说课及各位专家的点评。

可以说这次活动的举办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几位教师讲的都是同一课题,但他们对课文的解读角度不尽相同,驾驭课堂的技巧各有千秋,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也各有侧重。特别是郯城实验小学的徐荣老师的那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整堂课都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生动的课件画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整堂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读、乐说、乐写,而且读的指导层次分明,真的很值得我学习。各位专家的交流研讨,也让我静下心来再次反观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要上好一节课,课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有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把握,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去丰富、拓宽、延伸教材内容,快速、大容量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做到高屋建瓴。其次要有对学生学情的透彻分析,学情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同时还要做好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甚至做好相关预案,以期做到以变应变。

要上好一节课,目标的明确是不容置疑的。首先我们要明确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目标务必要具体明确。不管你想怎么建构这节课,其教学目标是不变的。然后我们要明确课时目标和各环节目标,目标的确立要有教学理念的支撑。比如阅读课中的字词教学,我们务必要明确抓哪些词语来认读,为什么抓这几个词语?抓的这几个词语分别怎么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

这次研讨活动给我留下深刻感触的还有各位专家的点评,这既是个人专业素养的展示,更是学校集体智慧的体现。与之相比,我们的认识有些肤浅,更别说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这就督促平时多学习,多思考,多去关注一些教育前沿的东西,让自己跟上教育前进的步伐。

王全华2014、9、5

第四篇:同课异构培训学习体会

培训学习体会

2011年10月21日-23日,我有幸参加全国语、数、外同课异构培训,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观看了新形式教学。这次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特别是那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造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可谓受益无穷,下面是我结合专家的报告和自身的实际谈谈我的收获。

一、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

看到踏踏实实这几个字,我都觉得汗颜。前段时间因为个人的事情太多,几乎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备过一节课,批改过一本作业,每次上课都是临时抱佛脚,大体看看有思路就讲,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成绩可想而知。月考后我好好的反思过自己前段时间的教学,虽有所领悟但很模糊。这次去参加培训,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才真正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真正的找到病因。“好好过日子,不折腾”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对于我们这些情绪化的人来说要真真正正的做到却是一件很难的事。狭义的讲这句话用到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静下心来,备教材、备学生,虽不能说每节课都上好,但可以尽全力上好。静下心来,研究一下教材,与学生谈谈心,也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新的压力,我们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这次培训能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更新:

1、新的教学观。通过聆听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老师的报告和观看他们的课堂我更加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不再是单向的授课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同时要尊重自己的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潜力,都有进步的希望,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实行魏书生老师的“赏识教育”,放下架子,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成为一个好教师应具有:慧眼、慧心、慧情,才能教好你的学生。

2、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设计要有趣,问题设计要有趣,教学语言要有趣,教师良好基本功激情激趣,才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做好更多的事情。除此之外,我还意识到无论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这两种模式之所以会有成效最本质的原因是都在放手但不放任、自主但不自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愿意学。所以我们应借鉴这中成功的经验,结合学科特点,研究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加教师培训机会是难得的,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更大了,但我一定要把压力变成动力,在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与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切实以新观念、新方法投入教学,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作出贡献!

第五篇:语文同课异构

由“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到“同课”异构、殊途同归

——两次同课异构的得失及其意义

浙江嵊泗中学 孔建军

(舟山教育)

每年12月为我校的教研月,“同课异构”是我校教研月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2009年教研月我们语文各备课组都举行了同课异构活动,结果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同课异构成了“异课”异构。活动结束后,我们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多次理论学习,达成了一些共识。

首先是对“课”的含义的认识。语文阅读教学的“同课异构”,“课”等同于课文(文本)。所以“同课异构”也有叫“同题异构”、“同篇异构”或“同篇教学比较研究”的。从这次的“同课异构”来看,教学目标大都不同,教学内容五花八门。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确定的随意性,显然不利于语文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从理论上讲,同一本语文教科书、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面对学情类似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一致,至少大致趋同。

但事实是,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一直存在着(只是“同课异构”将其更加明晰化了),因为我们没法不随意。从早先的语文教学大纲到今天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确切地告诉我们语文该教什么,具体的文本该教什么。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知识性学科因其有确定的教学内容,有什么就能教什么;而语文的麻烦在于一篇课文能教的东西太多,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无不可教,一些指导性的文件(如课程标准)又没有明确的“指导”,教师必须很无奈也很费心地在众多可教的内容中自行选择并建构。在个体备课状态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建构就成了一件首要、必须而自然的事。因为不同的教师对每一篇课文的理解不会全然相同,甚至可能大相径庭,对语文教学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于是就有了自然状态下的教学内容的“异构”。当下,我们天天必做的功课便是不自觉的无组织的所谓“同课异构”。

这种状态下,不同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便呈现不同的情况,所学到的知识、形成的语文能力也就有了一些差异甚至很大差异,也就人为地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不公平。有组织的“同课异构”,将进一步推进这种不公平,进一步发展这种教学目标及内容的无规划状态;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教什么”将更加迷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还将继续徘徊不前。

应该说,“同课异构”的组织形式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的约束和规定。

我们不能将“课”理解为“课文”或者让其成为事实上的“课文”。在我看来,“课”就是在单位授课时间内完成的内容,也就是语文课的“教什么”。“同课”就是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同一个单位授课时间内应该完成的共同内容。有了教学文本的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那么我们也可以“有什么就能教什么”了。

其次是“异”的范围。如果阅读教学的“同课”就是同一个单位授课时间内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的话,那么“异构”的当是“怎么教”,即根据“学情”来结构课堂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这属于教法方面的内容。

如果为共同的教学内容来异构“怎么教”,那么首先考虑的当是教学效益的问题。即面对知识和能力层次相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宜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并施教,用最少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定区域内(一个省,至少是一个地区)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学校和教师是很难根据学情来自主选择甚至自编教材的;而所有要求升学的学生又都将面临同一份升学试题。这意味着知识和能力方面有差异的学生将接受统一要求下的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同课”也成为一种必然,“异构”的地位就凸显出来。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用同样的教学目标及内容来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实施教学,只要方法得当,在层次低一些的班级里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有时可能用时略为久一些。这样,方法就成了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对于知识和能力层次低一些的学生群体施教,我们可能还要多做些衔接、铺垫的工作,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清扫一些障碍。

这样,“异构”研究的应该是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的途径、方法等问题。“异构”须在求“同”(相同的教学目标及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意在“殊途同归”。

衡量“异构”是否高效的最重要指标是“学情”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用时”。学情相似,达到目标用时少的是高效;学情不相类,低层次班级能用同样时间达成与高一些层次班级共同的教学目标的也是高效。

第三“同课”与“异构”。当下那种无共同教学目标,无统一教学内容,最终无基本共识的三无型“同课异构”,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同课异构”。根据前面的分析,“同课”与“异构”实属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同课”是同一年级不同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是“异构”的基础,“异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达成教学目标,简言之,即因材施教。而事实上“同课”并不存在,“异构”也就无从附着。这样,求“同”便成了“同 2

课异构”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但目前的问题是,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很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有笼统的能力目标而无“教学内容”(哪怕是笼统的),教材中的文本是构成教学内容的素材而非教学内容,教参大多为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而没有提出“教什么”的参考意见。我们常常手捧课标、教材、教参,却难以确定教学内容。但再难,我们总不能坐等专家们搞出一套教学内容来再进课堂!我们不妨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文本的体式特征和内容实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层次,来探讨、筛选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作为教师“异构”的共同性内容。

“同课异构”,通常有区域性活动和校本活动两种。当下的“同课异构”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应作较大的调整和改进。

区域性活动,参与人数多,影响大。“同课异构”,可先确定教学文本,由包括执教教师在内的研究小组分头细读文本、提出“教什么”及其理由,然后一起研究并确定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而由执教者根据实情(学生的、教师的、环境的)设计教学方案并上课,比较其教学内容的落实和目标达成的情况,选择“好课”做成“实录”或完善教案,以“同课异构”的成果而保存、沿用。这样,比给一篇文章任由执教教师“异构”着、上课着,大家评议着,要来得切实、有效。

校本活动,有学科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两种。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同课异构”的内容和形式可与区域性活动相同。学科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下设的教研组织,集体备课是其主要的活动形式,开展有效的“同课异构”活动能起到“同伴互助”的作用。

学科备课组的“同课异构”,最好能将教科书中的每篇课文都纳入其中,这可能很难做到,主要是受时间所限,但我们可以精选一些文本来做“同课异构”,比如每周一篇交由组员细读文本。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解读文本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教学的主问题及其理由。(课堂教学本来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一般包括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面。)集体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求“同”,讨论、分析、确定课堂教学的问题和答案。然后由教师各自设计教学方案施教。备课组宜要求教师根据施教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使之完善,然后选择最佳的几个教案作为“同课异构”的成果存档、沿用,成为集体享用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操作富有针对性,简便,有效。

这样,阅读教学“同课异构”的基本流程可概括为:定篇→求同→异构→实施→成果。3

其中的“求同”是重点也是难点,求同的问题解决好了,将大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进而提高效益。在备课组活动中,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异构”后的施教不一定每次都要进行观课,可采用检测的方式来评价其“异构”的效果。对于通过比较研究而形成的“同课异构”的佳品,我们要加以重视和珍惜,不仅因其为集思广益的结晶,更为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达成了以上共识,2010年12月的这次教研月活动,我校邀请定海一中、舟山二中的老师参加“同课异构”活动。三位语文老师用不同的班讲了高二语文的《<论语>选读》中的《君子之风》第一课时。一课三讲,同课异构,异彩纷呈,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赞赏。我以这次同课异构为例,具体谈谈同课异构及其意义。

一、同课异构

什么是同课异构?就是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各自教学经验,遵循学科规律,借助同伴帮助,筛选多种教学资源,合理构想、设计,并将构想、设计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

“同课”是可以“异构”,而且也是应该“异构”的。

1、从新课程理论看同课异构的重要性。新课程教学观强调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认为教师和学生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也是课程的建构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重要的课程创造者。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创生取向”的动态的体验和主动建构的理念。课程与课堂、资源与教学逐步走向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情景的营造,凸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学习与自我建构,创设多纬度、多层次的师生对话与互动平台;实施课堂教学,注重师生关系的角色互换与转化和谐;课堂教学注重动态生成与静态预设原则的统一、和谐,讲求学思一体,注意动静结合;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引入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逐步接轨等新型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精神通领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因此从新课程理论观看同课异构是十分重要的。

2、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同课异构的必然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认知主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学习和重组,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面对相同的教学素材,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以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学习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加以重新认知和编码,从而建构新的知识框架的过程也肯定是不同的。

3、从教学方法论看同课异构的必要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迥异、教学对象的不同„„种种的因素,需要进行“同课异构”。“教无 4

定法,贵在得法。”同课异构,教师才会个性飞扬!同课异构,学生才会灵气迸射!同课异构,课堂才会绚丽多姿!

4、从同伴互助理论看同课异构的发展性。罗宾斯(Robbins)提出,“同伴互助”是指两个或多个教师一起,共同反思当前的教学实践,改进与建立新的技能,相互教导,共享经验,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并在工作中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支持同伴互助这种方式,将其作为一种获得课程与教学反馈的手段。同伴互助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人数上可以是两个也可以多个;教师组合上可以是同一类型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教师。教师同伴互助的方式与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堂教学观摩,还可以是共同研讨、示范教学、共同参与教育研究等。同课异构正是如此,教师同伴互助最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同课异构的“同”

同课异构的“同”是指同一教学内容、同一篇课文。但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那是有失偏颇的。我们知道,“同课异构”是一种行动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常态教学的活动,所以“异中有同”的取向和蕴涵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丰富的、立体的。

第一,从语文教材观的角度来看,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是有规定性的。某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是由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它被偏撰者放在教材中的什么位置上,它的教学价值定位就有了规定性。所以不管有多少位老师参加“同课异构”比赛,所有施教者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大致是相似的。例如《君子之风》同课异构,这次活动三位老师都将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第二,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同课异构的课堂面对的学生群体其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大致相同。这次同课异构在我校高二年级三个平行班进行,高二学生已学完了必修内容,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情感兴趣和学科的能力已较为厚实,这就使授课人达成教学目标有了较好的基础。

第三,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看,同课异构要尊重的教学规律是相同的。这规律既指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更指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三位老师的课堂自主、和谐、高效、真实,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特点中去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创设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感悟了孔子的高尚情怀和乐观精神,形象地理解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

三、同课异构的“异”

同课异构的“异”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自己的 5

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对话,研读,构建出不同的意义,然后,为达成目标,在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不同的教师总是根据自身的能力、习惯和授课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安排做到因材施教。

“异构”概括起来说,包括文本解读上的异,教学资源重组和利用上的异,教学设计与构思上的异,教学方法上的异,教学风格上的异等。

以下来看《君子之风》的异构:

一位老师的课堂可概括为“释义——概括哲理——举例应用”三个主要环节。首先是“释义”。这位老师对这节课学习的6.11、7.16、7.19三章每章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释字义”,指导学生结合教材注释,认真阅读文章,自行疏通字词,教师对重点字词予以强调讲解——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古文功底。第二个环节是“释文意”,教师鼓励、启发学生主动寻疑,然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比如7.16章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浮云”的比喻义如何理解?同学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不仅明白了“浮云”的比喻义,还对“于我如浮云”有所感悟,孔子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达得十分肯定。

第二步是概括哲理。这位老师在学生明晓了章句的意义后,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找出与所学章句揭示的道理相同或相通的论述。比如学了“孔子师徒的表现”这三章后,教师引入了《论语》中孔子安贫乐道的另外三章(内容略),这种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存同求异思维的锻炼十分有效,对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第三步是“举例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来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对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无疑是具有很大的价值。比如,学习了孔子的义利观后,这位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社会上时有出现的以黑心棉、假医假药、劣质奶粉等丑恶现象,反思孔子义利观的当代价值。比如,当学生概括出孔子安贫乐道的精神后,这位老师很自然地引出这样两个问题:

1、这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试举例。

2、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否适用于今天社会?这样的教学,通过“举例应用”,可以提高学生正确、深入的看待种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更好的体会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另一位老师的课堂可概括为“在体验中评析——在互动中评析——在点评中评析”,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自我体验,在体验中完成评析。这位老师在具体章的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评析。比如这位老师在7.16、7.19两章 6

“孔子自道”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示范,带领学生多次朗读,让学生反复揣摩孔子的语气,唤起他们的体验,使其感悟夫子的高尚情怀和乐观精神,真正地理解了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

第二步是同伴互动,在互动中丰富评析。这位老师创设条件,把学生的评析放到群体性的对话中,让各种意见碰撞交流,对同一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析,从而丰富个体的评析,这位老师主要通过讨论达成了这些目标。比如,让学生以“市场经济时代的义利观”为题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

第三步是专家点评,在点评中提升评析。学生缺乏成人所拥有的“人生经验”和“眼力”,解读《论语》时,会因自身的局限而使评析停留在肤浅层面。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为他们“架桥铺路“,把评析引向更深处。学习专家点评应该是提升学生评析层次的有效手段。对《论语》的阐释评点很多,如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等等,这些评点都是治《论语》者多年研究的成果,较之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内涵深刻,因此学生与这些评点对话时,自然会从中获益。这位老师在小结了孔子安贫乐道,乐以忘忧的精神后,适时引出了《论语心得》中的文字,体会于丹的独特感受: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这实际上就是一位不在场的老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而学生则借助评点的指引,抵达了原来抵达不到的层面,体味了原来体味不到的滋味,进而提高了境界。

上述两位老师在“异构“中达成了相同的目标: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到对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最终都达成了该课程的核心目标即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这样看来,同课异构,从形式看是异曲同工,从过程看是和而不同,从目的看是殊途同归。

四、同课异构的意义

同课异构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提升教师常态教学质量的校本教研形式,相对于其它教研模式,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是在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的背景下产生的。同课异构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有利于教学和研究的结合,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更好地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 7

生特点的教学情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课异构用理论诠释实践,用案例解读理论,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课异构可以借鉴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创造性地生成自己的案例,有利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与风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研讨与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都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研讨中思考得失,寻求突破,因而也最容易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氛围,其最主要的优势就在于以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提升了教师的团队和合作意识,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2、同课异构是一种有效的教研策略,在当下校本教研中被广泛使用,它尊重教师教学的差异和学生学习的差异,吻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强调教师积极参与课堂观察,增强比较意识,通过互相学习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它作为一种校本教研模式,摒弃了公开课与示范课多次试讲与反复操练的无效重复和浪费,具有“小而实”的特点,让参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研读文本,钻研教法,有利于解决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课异构还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开发了立体的教育资源,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模式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更快的成长,它打开了集体备课的新思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高质高效发展,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舟山教育)

下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同课异构

    “语文同课异构”科组教研活动记实 五指山市一小 赖丽洪 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于教师和谐、开明、优质的教学过程,在于学生能从中获取人生的未来,也是在智慧的课堂里使学生的生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课异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听课心得体会般阳路小学牛蕊2011年3月15号,我参加了全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真的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么一次宝贵......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 学习心得

    “同课异构”听课学习心得 王兆宏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目的是把同课教材放在同一个平台,围绕学科的理念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通过不......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学习心得

    听课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教体局在卢氏一小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通知

    关于举办农十师首届小学语文教师“同课异构”授课、说课大赛的通知各团场(矿)学校、北屯中学:为了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更好地提高我师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异地同课异构”活动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异地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在县第三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异地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几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同一课题,但给人感受到了每位......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2016~2017学年度 上学期语文同课异构赛课活动总结 李锟 20160920 大家下午好! 学校小学部语文同课异构赛课活动结束了,首先向为本次活动付出......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中坪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同课异构 活动总结 为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尽快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