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中坪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同课异构
活动总结
为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尽快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4月底语文教研组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是要求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所有教师选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研读教材,独立设计教学预案,然后分小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学校同一学科全体教师通过备课、说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让教师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这一活动,一方面使授课教师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另一方面所有学科教师都能从中借鉴到许多新颖的做法,体验别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一、“同课异构”活动的操作程序
1、组织动员: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2、确定备课课题。
根据教学进度表选择一年级《四个太阳》一课。
3、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4、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同课异构讲课时间定为4月27日上午在一(1)班教师举行,要求参加听课的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5、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说教学过程中比较成功的设计,说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教研组内互动评课,要求评课教师敞开心扉,实事求是的评价授课教师,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都要分析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和值得商榷之处,优点要少谈,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通过集体智慧的对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让教师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功底、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成效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和改进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其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还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2016年5月1日
语文教研组
第二篇: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2016~2017学
上学期语文同课异构赛课活动总结 李锟
20160920 大家下午好!学校小学部语文同课异构赛课活动结束了,首先向为本次活动付出辛劳的各位参赛老师及各备课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活动跨越两个小周,历时6天,20位老师对小学语文的六种课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讨,同时为本次活动提供了20节精彩的课堂。我相信本次赛课活动将对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本次活动中,我有幸听了10节语文课,下面就我听过的语文课在此谈一些个人观感。
总体看,各位老师课前都能认真备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教学指导、教学设计思路都比较好,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学中注意实践新课程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机渗透和应用。新课程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思考方式已被绝大多数教师付诸于实践。
首先谈谈值得称道的地方。
1、课堂教学程序建构业已成型。无论导入、教学目标、学习指导、重难点突破、目标训练,还是课堂小结、当堂训练,都显得那么应用自如,完美衔接,顺理成章。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2、学习环境井然有序。我们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秩序与课堂教学效果存在着必然联系。这一次听课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所有各年级各班课堂教学秩序都非常好,我觉得应该提出表扬的应该是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一年级小学生能坚持45分钟不动,不乱,真的是很难呢!这正应验了大诗人陆游留给后代的那一句至理名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对低年级来讲,好的课堂秩序为课堂有效教学奠定了50%的基础。
3、语文课语文味比较浓。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训练在时间和力度上都很实在。非语文、泛语文现象减少了。如,过多资料补充、过多媒体演示而冷落了教科书的现象少了,过多的非语文活动,过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现象比较少。
4、大多数老师素质高。我发现咱们学校绝大多数参赛教师潜质非常好,接受和创新能力非常强,在同课异构赛课中,当第一节评课议课中被指出来的问题,多数情况下第二节课就不会再出现了。相比较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会更趋完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只要保持这股虚心、善于接受的精神,我想大家不久就会在课堂教学上有一个质的飞跃,随之带来的就是教学成绩的明显提升。
5、课堂导入简洁、恰当。这是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导入这个开头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多数为第二课时,所以,各位老师在自己执教的课中,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减少了许多无关效应,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为加大课堂训练密度提供了时间保障。
6、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参赛课教学设计大多数科学合理,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师们目标设定“三维”意识增强了,大多数教师对年段目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标把握较为准确,“了解”、“知道“、“掌握”“背会”“懂得”、“运用”等动词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得很恰当。有效地克服了“越位”或“不到位”现象。
7、评价方式丰富、准确。不少教师,或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许的目光;或用轻柔的抚摸,或用微微的点头、或提示其他同学鼓掌……不但和学生形成会心的交流,而且提高了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
我想,赛课活动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又站在了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的起点上。希望各位语文老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来。另外,为了在现有基础上我们腾龙学校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我认为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将着重解决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
通过本次赛课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语文教师,自身基本素养,特别是专业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接受正规师范教育较少,再如教师的流动频繁,每学年接受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次数寥寥无几,其次受办学条件限制,教学教研无法保证正常开展等等。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可以专业不精的理由。
希望各位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学课标,钻教材,研教法。既对小学语文总体目标了然于胸,又对阶段目标准确把握。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整体把握、瞻前顾后、步步落实”,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如这次赛课活动中就出现了以下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欠缺点拨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忽略肢体语言和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忽略写法领悟、忽略积累引导、忽略标点指导,以读本为本狭隘理解等等。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同时,作为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但要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教育部推荐给大家的100本书,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如《细节决定成败》、《梅林对话》、《杨老师谈作文》《在教一年级的日子里》,还有语文专业方面的工具书《说文解字》《笔顺笔划规范》等,这些书对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有直接的帮助。而且大家还要多交流,多请教,多和同行形成思维碰撞。象实验学校教务处专门在语文老师中建立了一个交流平台(一个群)起名为“翰林院”,在这个群里,老师们有关语文教学方面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与交流和分享,专业成长效果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一步步向“合格教师→优秀教师”迈进。
二、课堂实效性普遍不高的问题
1、对课标了解不到位。低段忽视了字词教学,有加强理解课文的倾向。大多数教师对字词的教学只是检查一遍,没做为重点指导。低段、高段阅读教学究竟有何区别?低段重点是字词教学,对于课文内容:低段(了解)————中段(理解)————高段(揣摩)。对于高段:阅读不但要理解,还要体会作者怎样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让学生经历一个感知——感悟——感受——揣摩的过程,很多老师只重视理解,忽略对表达方法的学习。
2、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老师对课文的重难点没把握准确。
3、品读重点词句浅尝辄止,学生没有把文字背后藏着的东西读懂。
4、教师在教学中放手还是不够,牵制得过多,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给学生真正自读自悟、思考交流的充足时间,许多合作、自学环节都是蜻蜓点水,走了过场。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老师们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
5、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够灵活、很难看到精彩的课堂随机生成,对学生的指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导、点拨、引领、提升等作用发挥不太理想,多数教师面对课堂生成还是很被动、很无奈。比如:很多老师课堂的过渡语言生硬、甚至让人感觉突兀等。
6、朗读指导没有实效。好像只是为了朗读而朗读,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
7、语言训练要加强。
在课堂上老师要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的参与度、交往度、达成度最大化。
语言训练离不开“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规律。在今后我们要努力克服“理解方式单一”、“积累渠道单调”、“运用缺乏达标检测和跟进辅导”等弊端。要重视学生在语言运用中纠错能力的培养。有学者认为,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准,重要看三个方面: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纠错能力。“理解”是积累的前提,“积累”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有一个精当、准确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除了要解决识字量,还要教给学生理解语言的一般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实际”等等。在中、高年级还要教会学生通过“比一比”、“换一换”等方法学会“品”出语言的感情-色彩、表达效果等等。
阅读课中还要做到不但理解内容,还要体会写法。
积累语言不能只锁定在教材中,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利用网络、学校图书室、集体用餐等资源,扩大学生接触语言的时间和范围。
关于“运用语言”要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用语文”的意识。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训而不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提不高的。要加强“小练笔”、“段落训练”,同时要做到“练有目标”、“练有检测”、不达标的要有“跟进辅导”。
三、学生课外阅读跟进不力的问题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全国小语理事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讲到:调查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有阅读习惯者仅占5%。从这一点来说,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算不上成功。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145万字;课外阅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生活,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幸福。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读书。英国政府曾创造性地将读书周延长为阅读年。日本文部省也将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美国联邦政府自1995年再度提倡学童读写运动以来,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阅读高峰会”等计划并付诸实施。布什总统上任后,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政策的主轴,拨款50亿美元,希望在5年内,让所有三年级小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
无论从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来说,还是从给每个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来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读写,是我们的份内之事。老师们会问:时间从哪儿来?课外书在哪儿?我们要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时间从阅读课中省一点儿,自习课、活动课借一点儿,一周能安排两三节就安排两三节,至少一节总可以吧!集中这一、二、三节课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老师做一些推荐图书、指导阅读、组织交流的工作。可以不定期地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或推介读物,或进行阅读指导,或进行展示交流,召开“班级读书会”。在小学阶段,如果使自己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做到“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样的老师功得无量。
书呢?学校买一点,同学凑一点,一人拿出一本,全班就是几十本。再不然,把文章抄在黑板上,抄在板报上让学生读。有古人借书、抄书来读,在树叶上作
●教学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总结
诗那股劲儿,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多读一篇总比少读一篇强一些。营造读书氛围,持续开展课外读写,是新课程的要求,是建设书香社会的需要。
优质课比赛是一次大练兵,比赛的结果是次要的,扬长避短,提高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各位教师都能够把本次的比赛结果当作今后奋斗的一个新起点,在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博采众长,熔于一炉”、“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不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愿我们都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
谢谢大家
第三篇: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为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尽快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本学期9月份底开始,学校语文教研组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是要求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所有教师选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研读教材,独立设计教学预案,然后分小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学校同一学科全体教师通过备课、说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让教师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这一活动,一方面使授课教师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另一方面所有学科教师都能从中借鉴到许多新颖的做法,体验别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一、“同课异构”活动的操作程序
本学期9月份底,学校就制定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中心校辅导站、各基点校教导主任,负责对同课异构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
1、组织动员:组织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2、确定备课课题。
根据教学进度表选择四年级《猫》一课。
3、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4、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以基点校为单位,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组内集体备课。在基点校教导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课教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辅导站教研员深入各小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指导。
5、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本学期举行同课异构讲课时间定为10月27日上午在中心校听课,下午在团结点基点听课,并集中研讨交流。要求全校同学科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6、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说教学过程中比较成功的设计,说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教研组内互动评课,要求评课教师敞开心扉,实事求是的评价授课教师,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都要分析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和值得商榷之处,优点要少谈,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通过集体智
慧的对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让教师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功底、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活动要求
1、活动人员:本中心校四年级语文科教师必须全部参加本次活动。
2、活动以基点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除了参加本教研组活动外,应尽可能多地参加其他教研组的活动。
3、要求四年级语文科教师都必须思想重视,人人做好讲课准备,体现“异构”的独特性、创新性、全员性,任何教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随意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应付本项活动。
四、活动成效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和改进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
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其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还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第四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本期同课异构前两站到目前为止用六个字概括就是顺利、圆满、丰实。本次同课异构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三个“新”,新加盟一所学校,xx高中、新的活动方案,集中上课评课、专家评课同时介绍了课堂观察方法。
在xx一中的同课异构我用“完美、精彩、盛宴”六个字简单总结,今天我将用8个字四个方面进行小结。
一、策划
校长对轮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每个环节都对我做了详实的解读,责成我安排好每一项活动,当初要求我全面负责,正赶上我在教育学院学习和省学科带头人学习,结果是校长本人全面负责了。
1、为何引入新的伙伴。引入xx高中不只是上课老师人数的增加,目的是激活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实践证明xx高中的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很高,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为今后更大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2、为何改变为三个阶段上课。三个阶段上课更能使听课老师集中参加学习,尽可能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影响,所以这次要求同一个学科的必须听课、其他学科欢迎听课。
3、为何安排年级主任、德育主任、教务主任这些人也参加xx同课异构活动。
年级主任主要学习年级管理经验、德育主任学习学生管理经验、教务主任学习教学管理经验,这三个人每人都拿出半天的时间与xx高中的对应干部进行交流学习。xx主任全部参入了各项活动。他们所学习的经验会在后续的管理中结合我校的特点逐步体现出来。同时也为下一步老师、干部交流学习提供方向,因为要学人家的长处,所以就要提前的考核。
二、收获
1、上课评课方面
xx之行我校上课和评课的六位教师展现了个人的风采、呈现了教研组的业务能力、落实了我校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崔东丽老师的课稳重老练,环节设计丝丝入扣、李恒组长在评课中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生物老师门少云的课教材处理精当,概念挖掘深入、张立波组长点评恰到好处,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连云港生物名师工作室在xx高中活动,参加听课教师26位,连云港教研室主任李玉柱教授级专家亲临现场听课评课。连云港正在推进生态课堂)。尹路老师的课激情四射,显现年轻人的活力,现场发挥超过在校的准备。刘作敏特教的评课高瞻远瞩,理论功底深厚,令人耳目一新。(xx高中两位政治特级教师,教学副校长蒋悍是连云港政治名师工作室组长,也是连云港生态课堂的组织者之一)
我校这次上课中、历史xx老师课教材处理完美,教学环节设计新颖、xx点评展现了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用校长的话说是开了个好头。杨磊的化学课堂多次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之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有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过程。李桂玉老师的点评体现了对教材、课堂、新课标理解的深度,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佟文刚老师的物理课在设计环节上推陈出新,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教学手段多样。毕雨露老师点评细致入微,体现业务功底深厚。
2、专家点评方面
这次三位专家的点评,各具特色。xx老师告诉我们怎样的进行课堂观察,也就是听课要从那些面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预设问题的生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7个方面结合三节课做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建议老师们看看《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咱家图书馆有20多本。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我建议大家研究一下美国人写的《透视课堂》。徐瑞阳老师在评课中提出的三不讲值得我们反思,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个不讲体现了新课程教育价值观,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在我省减轻课业负担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张世国老师提出的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尊重学生,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尊重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层次、合作学习应有小组合作的文化基础,合作不是简单的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有其固定的模式,探究的过程不能老师包办代替。不是探究课就必须做实验也可以进行理论探究,也不是探究活动就必须的有结果,探究课不是理科课堂的专利,文科课也有探究的空间。我建议每一个20高中的老师都要仔细琢磨专家提出的课堂教学的观点,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素养。
3、两校对活动的准备方面
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价一次活动。从上课的安排、接待的安排方面,体现了两地生活习惯,两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同课异构活动价值所在。相互学习到他人好的经验是收获,看到他人的不足之处是更大的收获,这样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同时也坚定了我们今后举办活动的心态、姿态。
三、反思
1、记得去年我们安排同课异构上课教师的时候,很多老师担心因为自己的课而影响学校的面子。通过四次的同课异构发现,我们家的老师上课是一流的、我们教研组的教研风气是一流的、我们评课教师的评课水平是一流的。当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应该通过同课异构寻找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方法和途径。现在大家比较认可通过上课和评课是提升业务素养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每一次磨练之后,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例如李桂玉老师去年是自己上课,今年是点评他人上课,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压力,更是不同的收获。
2、通过同课异构我们发现,不同学校的教师对课堂设计的理念真的不同,xx高中教师讲授多点、xx一中双边活动多点、我校探究活动多点。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眼观看待同行的课堂设计?是欣赏的眼光还是挑剔的眼光。欣赏的眼光能学到人家的长处,挑剔的眼光能让自己少犯同样的错误。一堂好课到底有没有标准?我看课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当然这四个方面不是割裂的,是统一的整体。
(一)、学习问题 即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不是合理,两个方面
1、知识维度 事实、概念、程序、元认知
2、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二)、教学问题 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不是为目标的达成而设计。
(三)、测评问题 通过什么样的环节测评目标是不是达成,以及达成度如何。
(四)、一致性的问题。就是这三个方面之间是不是内部高度统一。例如,教学目标设定为概念的理解,但是教学环节设计的是让学生记忆概念,这样的课堂设计就不是高效的课堂设计,因为没有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理解的定义是这样的,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理解有7个方面18种表现形式:1解释(澄清、释意、描述、转化),2举例(事例、实例化),3分类(归类、归入),4总结(概括、归纳),5推断(断定、外推、内推、预测),6比较(对比、对应、配对),7说明(建模)
3、我经常的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呢?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学习后能解决新的问题这样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才是学习过程,否则就是原有知识的再现的过程,只能算作原有知识的复习巩固。那么在课堂上到底是教师讲授好、还是多边活动好、还是自主探究好呢?
四、设想
同课异构的目的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研讨。通过同课异构学习对方的优点、通过评课指出教学方面不足、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管理经验。
1、能否在课型上有所突破。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
2、能否在评课的人员上有所突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中年教师、青年教师、群体参入。怎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员参入互动。能否就某个共性的问题集中进行探讨、讲座。
3、能否不只是停留在上课、评课上方面。能否在上课、评课之后就一些专题进行研讨交流,能否以课题的形式深入的研究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
各位老师,今天的小结可能是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彝良县示范小学语文组教师赴昭通参加语文学科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执行新课程标准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12月16日校教导主任潘兰带领6位语文教师赴昭阳区第三小学参加昭通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现场指导与“同课异构”活动,这次活动为参与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
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于12月17日上午开始,分两个环节进行,上午观摩授课,下午评课探讨。通过参加两个环节的活动,大家对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三位授课教师上课的优点和不足都有了清晰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观摩授课情况
我们分别观摩了昭阳区三小孔凡玲老师、昭通市实验小学赵渝溪老师、山东济南的张莉老师讲授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爱如茉莉》,3节课,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从课堂效果来看,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与组合都有了科学的把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尽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
(一)授课教师的优点
1、授课教师有较强的教学技能
上课教师都表现出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个人综合素质强,并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渗透课标要求和理念。如赵渝溪老师的授课过程细致入微、设计科学合理、风格独特见长、形成了自已的严谨治学的教学特色;张莉老师教学思想转变较快,课上能落实语文课程的要求,尽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组织、指导、合作的作用体现得较好;孔凡玲老师注重了朗读训练的落实。
2、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有新的转变
通过这三节课,可看出授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3、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
所谓“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
4、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这次活动中,三位教师使用多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授课教师不足之处
1、教师的角色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这样,上课时,老师和学
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会思维活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
2、有的教师对教材挖掘得不深不透,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每一环节的设计不明确,没有对每一环节的设计没有清晰的认识,“为什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学”,“为什么这样学”心中没数。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没有针对性和深度。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
3、没有彻底改变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预设轻生成的现象。课堂上教师的着眼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在预设的问题情境中不要急于将结论告知学生,应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中应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关注生成。
二、评课探讨情况
自由让智慧生长,不同观点的交锋,思想碰撞迸发的灵光,让讨论的气氛不断升温。评课探讨阶段,所有参与教师都分组对上午三位所授《爱如茉莉》一课进行专业评议,大家畅所欲言,熊燕老师说: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从文中品味细节、体会作者抒发感情方面做得好,让学生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感知,将文中的零散细节和学生的感悟整合为一首体现爱是什么的小诗。胡虹老师说:三位老师素养高,应变能力强,在教学教法上各有特点,教学中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在稳当中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许多老师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评课交流,通过评课探讨,参与老师都达成了共识: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 3
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异”中传递着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异”中完善教师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异”中增强因材施教的意识,丰富因材施教的能力储备。同课异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有效、高效提供了研讨的平台。
三、活动反思
“同课异构”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研活动形式。过去,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课程环境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此相反,新课程强调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教参也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余地,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不仅可以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也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这时,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是一个生搬硬套的执行者。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同课异构”正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的一个载体,它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课异构”不仅贴近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能使教师之间有一个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空间,不仅有利于校本教研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动,而且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融合,利于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同课异构”只是一个载体,核心是激发学员的内在潜能,张扬
个性,建构 “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同课异构,追求的是异中有同,同中求异。在同一主题的引领下,既有学员个体对文本的解读,也有小组共同的智慧结晶。同课异构,求大同,存小异。在许多问题的研讨中,大家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丰富我们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同课异构”注重践行与自悟。没有具体教材教法的指导,不执著固定模式的羁绊,学员们寻着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去感悟语文教学的真谛。前行的步伐并不轻松,然而,从试教失败的课堂走出,便有了经受磨砺的勇敢;对现场生成的急中生智,便有了对语文本真的自觉追寻;从选手们唇枪舌箭的辩论中,便有了自身教学理念的提升。亲历此次活动,让我们学员感受到最质朴、最根源的快乐,一种充实丰富、合作分享的快乐。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实践、去探索,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把读书、教学实践、反思渐渐养成一种学习方式,一种行为习惯。
四、今后工作建议
“同课异构”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比照、对比参读的机会。特别在与名师同课异构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和名师的教学相对应,与名师一起感悟文本的意义,感受语言的精彩,学习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建议学校多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与次类活动。
201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