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好学校章程(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9:3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定好学校章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定好学校章程》。

第一篇:制定好学校章程

制定好学校章程,促进学校管理工作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搞好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做到依法治教,依章治校。而搞好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就势在必行,必不可少。本文就如何制定好学校章程作一探讨,以期达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学校章程制定工作的现状

我国《民法通则》和《公司法》中就明确规定法人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自己的章程,同时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作为法人单位理所当然应该有自己的学校章程。但是多年来学校章程的制定工作无人问津,致使学校管理工作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在《教育法》颁布之后,许多学校开始了学校章程的制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从全局看,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的发展十分不平衡。我市的绝大多数的学校制定了学校章程,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极个别学校置若罔闻,根本没制定;有的学校章程内容和形式都不规范,欠缺必要的内容,章、节、条款混乱,无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学校章程照抄照搬其它省、市学校的,千篇一律,无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制定的章程一经制定就束之高阁,从不实施也不修改,缺乏与时俱进精神;在2001年由资阳市教育局编辑出版的《资阳教育科研文集》中收集了包括教育和学校管理的300多篇论文,没有一篇是研究学校章程的文章。可见学校章程制定的研究工作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因此必须将学校章程的制定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使之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

二、制定学校章程的意义

要搞好学校管理,就必须依法制定好学校章程;只有依法制定好学校章程,才能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实现教育的目标。

1、制定学校章程是教育法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教育法》明确地指出了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章程并且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所以,制定学校章程是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教育法对设立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章程的基本要求。

2、制定学校章程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在现代世界许多教育发展较好的学校都制定了学校章程,并依据学校章程规范对学校进行现代管理。如: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为增强公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和竞争能力,早在1993年7月就启动了“未来学校”计划,其四项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每所学校必须制定一份学校章程,明确学校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学校的各项财务决算、评估等。学校章程制定出来后,下一步就是要求学校按照章程进行教学和管理,接受所在社区的监督。在泰国,为加强对私立大学的管理,1979年颁布了《泰国私立大学法》规定私立大学必须制定至少包括校名、办学目的、学校所在地等11项内容的章程。在我国,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发出文件,要求各类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章程,并对章程的制定的主要内容作了指导性规定,各级教育督导部门也将制定学校章程纳入了督导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制定好学校章程是促进学校科学管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3、制定好学校章程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学校必须做到科学化、法制化,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在贯彻执行《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要针对本单位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章程,以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促进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了规范学校现代管理,对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都作出了相应规定,资阳市教育局以资教策(2001)45号文和雁江区教委以区教发(2001)14号文通知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制定并实施办学章程。

三、对学校章程的两个问题的认识

1、学校章程的性质和地位: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问题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也就是学校全局性、纲领性文件。它是学校的“基本法”,是学校作为法人的基本条件,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文件,是教育行政、社会及学校自身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

2、学校章程与学校一般规章制度的关系,这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其联系在于:学校章程是制定学校一般规章制度的基本依据,而学校一般规章制度是学校章程的具体化和补充。其区别为:①学校章程是学校申请设立及成为法人的基本条件,是学校的“基本法”,处于“母法”层次;学校一般规章制度是学校章程的“子法”,两者是“母与子”的关系。②学校章程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它的内容为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③从制定程序看,学校章程需报学校隶属的主管部门核准;而学校一般规章制度则无此程序。

四、学校章程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学校章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和教育管理基本模式要求,必须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学校章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1、学校的名称、地址和办学形式:学校的名称应符合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到真实、准确反映学校的教育层次。学校的地址要具体、明确,要标明学校所在的行政区域或具体地点。办学形式要标明是否是全日制学校或者是函授学校等其它形式的学校。

2、学校的举办者、所有制性质:主要是标明学校的办学单位是谁,是国家的(标明是哪一级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集体或个人的;所有制性质是全民所有制学校还是集体所有制学校或私立学校。

3、办学宗旨:即学校的办学目的、所实施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宗旨既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如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等),又要具有学校自身的特点。为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

章程一般应对学校的办学目的、培养目标、教育的基本原则、发展规划等做出规定。

4、主要任务。学校章程应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方式、基本要求等做出规定。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章程还要对教育科研、总务后勤、卫生保健、安全保卫工作以及与家庭、社区建立广泛联系等项目做出规定。

5、内部管理体制:即对学校内部设立的主要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总称。我国学校目前实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有:“校长负责制”、“学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学校章程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做出明确规定。要具体规定校长的职责、权限及履行方式,党的基层组织在学校的职责、权限及开展工作的方式,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工作方式,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形式与途径,学校主要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分工,副校长及主要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等。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其章程还要对校董事会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

6、教师、其他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学校章程要对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来源、聘任或解聘、评价、晋升、奖励及处分等做出规定,明确和落实教职工在学校中的权利和义务、载明学校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基本意见、目标和步骤等。学校章程也应对学生入学及学籍管理、日常管理等做出规定,要明确和落实法律规定的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7、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管理。学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是其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学校章程应明确学校日常办学经费的来源,并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做出规定。章程中应载明学校经费的开支范围、审批支付程序,教职工福利待遇基本标准和分配原则,学校经费的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主要人员的职责,以及校内财务检查、监督体制等。

8、章程的产生和修改程序:学校章程应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产生,经教职工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审议通过后,由校长签名,报主管部门核准后生效。章程的修改程序与此相同。学校章程应对这一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在章程的管理制度中,下列内容不可缺少:校长负责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制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学校议事制度、学校工作评估制度、教职工继续教育制度、教(职)代会民主监督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奖惩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

另外,在学校章程中,学校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一些有较强个性和特色的内容,如: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徽、校歌、校庆日等。

五、怎样起草好学校章程

1、设计好学校章程的总则、分则和附则。

(1)总则。学校章程的总则一般以“总则”二字为标题,在章程的第一章明确地表达。学校章程的总则与分则、附则相对应,在学校章程整体中居于统领地位,事关学校章程全局内容的总称。起草总则时需注意:第一,要把整个章程中的纲领和事关章程的全局的内容,集

中在总则中加以规定或表现;第二,不能把其它内容或以为不好放的内容,都放在总则中,使总则变成了杂则。总则一般应顺序载明:制定章程的目的、根据;学校的名称、校址;学校的性质、隶属关系、办学规模;办学目的、培养目标、教育的基本原则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校庆日等。

(2)分则。分则是指在学校章程中与总则相对应,使总则内容得以具体化的条件和规范的总称,它是学校章程中的实体性内容。起草分则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内容的全面性。分则要对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及学校基本的重大问题做出全面规定;第二,结构的合理性。一般来说,分则的内容比总则、附则的内容都多,这就使结构层次、顺序的安排较复杂。从顺序来说,如果分则各部分内容处于平行、并列的地位,那么就应该按其重要程序来确定顺序,先写重要的内容;第三,避免分则的内容与总则内容相抵触,避免分则内容自身的矛盾。

(3)附则。附则是指在学校章程中,作为总则和分则辅助性内容而存在的部分。它的存在对总则和分则的实施有重要意义。附则的内容和排列顺序一般为:关于名词术语的定义,关于需在附则中规定的特色内容,关于学校章程解释权的授权规定,关于制定规章制度的授权规定,关于施行问题的规定。

2、设置好章、条、款、项。

(1)章。章是了解学校章程结构、整体、主要内容和风格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在起草中必须弄清楚:①应当设哪些章,②各章的主题是什么,③怎样为各章设计最佳标题,④如何使各章之间的关系和谐,⑤怎样使各章的顺序和逻辑关系最佳,⑥如何使章的结构最理想等。根据中小学校特点,学校章程一般可设立以下六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主要任务;第三章管理体制;第四章教师、其它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第五章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第六章附则。

(2)条、款、项。

条是学校章程最重要的单位。起草条文时需注意3点:①每个条文的内容都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②条文的内在顺序,应按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来排列。③尽量使条文内容长短适中。

款是隶属于条文的一种结构要件。当一个条文的内容有两层以上意思时,便需要运用款这一要件。一款只能规定条文中的一层意思,同一层的意思只能规定在同一款中。款是以自然段的形式出现在条文中的。在一个条文有多款存在的情况下,各款的位置安排应以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为依据。

项是包含于款之中的,通常当款的内容有两个以上层次出现时。项一般以序数形式分段加以表现。在一款中有多项存在的情况下,各项的位置安排,亦以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为依据。

3、注意学校章程语言的运用

学校章程在运用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具体。二是用规范化的语言。三是应

注意“要”、“不得”等常用语的运用。一般来讲,“要”、“不得”等词,如果用在学校对班级、教师等的要求上,则没什么问题;而一旦用在学校对自身的要求上,则不符合章程的语言规范,欠妥当。

六、认真搞好学校章程实施工作

1、必须依法实施学校章程。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法治教、按章治校和依法自我管理的基础性、法规性文件。学校及其所属教育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原则上不能违反章程的规定或超越章程的范围;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也没有凌驾于或超越章程的特权,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任何人都必须服从于章程的规定和约束。章程一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管理中必须尊重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章程的规定,依法行政,不得干扰或剥夺学校的依法管理权。

2、必须全面实施学校章程。学校章程一经批准就成为学校纲领性文件。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必须认真地全面地实施学校章程,不得片面理解,唯我所用。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学校贯彻实施章程情况纳入学校工作检查考核范围,进行督导评估。同时学校在贯彻实施章程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研究总结、发现问题、以利不断探索学校章程的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学校章程,促进学校章程的制定、实施工作,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总之,只有认真制定好学校章程,方能促进学校搞好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提出的宏伟目标。

第二篇:学校章程制定工作方案Microsoft-Word-文档-

宁陵县刘楼乡第一中学

学校章程制定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快推进和规范我校章程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章程建设的通知》(教政法[2015]361号)的精神,为加快推进“一校一章程”工作,进一步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学校治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真正做到依法治校,特制程张村中学章程建设计划及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章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校长负责、民主管理”为核心,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任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改革创新成功经验和制度成果,为推进学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以及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建设高水平完全中学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学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接学校具体管理规章,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中,要遵循法制统一原则,避免与上位法出现矛盾和冲突,保证章程合法、合规,切实可行。

(二)充分发扬民主。章程的制定不只是文本撰写层面,更是凝聚办学共识,形成发展合力的过程。要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章程制定始终,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章程制定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民主,深入开展讨论,广泛听取共识,鼓励全校各方对学校发展模式,特别是学校发展特色及内涵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为学校未来发展拓展空间。

(三)立足长远发展。章程制定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要突破观念束缚和现有体制机制的樊篱,不拘泥于现有制度规范的约束。在章程编制过程中,应符合我校改革发展方向,成熟合法的内容可以详细撰写,正在探索中的只能明确原则的内容简略撰写,要保持必要的弹性,不追求制定一劳永逸的章程。要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逐步建立我校现代学校制度,并以此引领校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系统梳理和修改,健全学校的治理结构、决策机制、民主管理、教研教改机制、社会合作等制度,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创新和长远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一)学校章程建设领导小组

杨杜军 副组长

成员

刘玉田

路统昭

化一伟

刘一峰

卢训雷

化一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全面领导章程的建设与推动工作;听取章程建设起草办公室的汇报,提出意见建议;组织、推动各单位和部门做好相关制度的梳理、审核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章程建设起草小组

组 长: 杨杜军

副组长: 化一伟 路统昭

成 员: 刘玉田 化一建 刘天斌 刘 丽 路秀阁 卢训雷

章程起草小组职责:负责章程起草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起草工作计划制订及推进、起草工作的组织、研究和撰写、修改等。按照工作要求和各自分管的任务分工,组织开展校内专题培训及研讨,认真梳理各项部门规章制度,对照有关政策、法规,深入研究、分析学校特色与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完成章程的起草工作。筹备召开学校章程制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汇报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学校章程修改、材料汇总及章程核准稿编印等工作。

四、主要任务

制定章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前期的学习调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见、校内审定、主管部门核准等,其中确定章程内容、形成草案是章程制定的重点和核心,涉及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的发展定位、战略布局、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治理结构、机构体系、办学活动、对外交流、管理保障、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和合法权、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等。

五、进度安排

(一)学习调研阶段(2015年3月)

成立章程修改工作机构,召开章程建设工作启动会,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氛围。校领导分头深入各职能部门实地调研,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相关体制机制的修订与完善。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章程制定相关人员选择若干已完成制定、修订工作或相关经验丰富的兄弟学校调研,学习相关学校章程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明确我校章程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对章程编制工作的初步思考。

(二)论证章程起草阶段(2015年4月)

对照省教育厅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全面启动章程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和工作进度要求,认真梳理近年来学校内部治理的改革成果以及与现代完全中学制度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各项工作规定、程序和机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眼光,深入开展研讨、论证,明确章程各部分的内容,完成章程建设草案初稿。

(三)征求意见阶段(2015年5月)

通过网络调查、小型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专家咨询小组、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师生员工、离退休教师、民主党派人士、校友代表等的意见建议,尤其是涉及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关乎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听取意见,科学论证,形成共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修订工作,形成修订稿。

(四)提交审核阶段(2015年8月中旬)

征求意见结束后,将章程草案提交教师代表大会讨论,同时,章程工作小组将章程起草情况与主要问题,向教师代表大会做出说明。教代会通过后,提交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审议讨论审定。

(五)审定核准阶段(2015年9月上旬)

将审定稿上报区教体局章程核准委员会,经核准后的章程文本为正式文本,以学校名义向本校和社会公开。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章程建设意义重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学校章程制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专题研究,根据各自工作分工,认真开展调研,就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教师治学、师生权益保障等内容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扎实做好章程修改工作。

(二)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坚持程序优先原则,深入研究上级教育部门文件,严格遵照制定程序,确保重要内容和核心要件不遗漏有明确。加强对章程修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章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章程修改工作进行整体策划和统筹协调;章程起草小组负责章程的修改起草工作和相关日常事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章程修改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同时要明确相关人员负责章程制定的具体工作;要充分发挥小组在章程制定中的咨询、指导作用。

(三)注重民主,集思广益。在章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发动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作用,保障各方表达和参与渠道的畅通,达到集思广益、提高认识、达成共识的目的,使章程建设真正成为学校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发展合力的过程。

(四)彰显特色,科学规范。章程建设要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要充分彰显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避免内容空泛,与其他学校形式雷同。要力求做到科学规范,所有条文都要做到有依据、有出处,用语要准确、简洁,条文内容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宁陵县刘楼乡第一中学

2015年3月

第三篇:学校章程及制度制定的几个问题

学校章程及制度制定的几个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依法治教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章程和学校管理制度日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学校章程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而管理制度又是学校贯彻章程的重要保证。

一、为什么要制定学校章

制定学校章程是不是多此一举,是不是没事找事,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学校章程是校长教育思想、工作作风、领导艺术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贯彻《教育法》更好地实现教育改革的强有力的保证。好校长留下的精华需要传承,只有传承才能得到积淀、才能不断地发扬光大。

2、学校章程是保障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重要规范。

3、学校章程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4、学校章程是社会了解、监督学校的重要依据。

5、学校章程有利于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形成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

6、学校章程有利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7、学校章程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因此,“对内,章程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依据和保障,对外,是向社会宣传学校、学校形象的塑造。一部好的章程能够提升学校的竞争力,章程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等,体现学校特色,而这正是建立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章程制定过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炼,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化。”“是感性的实践到理性的总结,再到感性的实践,再到理性的提升。”“通过制定章程审视自己的管理行为,优化自己的管理行为。” 章程不仅仅是约定的一种规章制度,更多的应该是体现学校的一种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育人目标等,它应该有自己学校的特质在里面。”“它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章程也是对家长和社会的一种承诺。”

二、怎样制定学校章程

(一)学校章程的基本特征

学校章程在学校管理中的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前瞻性

学校章程应该对学校期望达到的办学境界进行定位,为全体师生员工描绘出一幅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它对全校师生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激励。因此,制定时必须体现“超前性”。另外,学校章程还应该反映时代的特点,适应社会进步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学校章程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就应该及时地作出修改。

2、规范性

学校章程是学校的一部内部“法律”,其规范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内容设定规范;二是表述方式规范;三是制定程序规范,必须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四是对校长的办学行为有制约作用,校长行政,必须以《学校章程》为准绳,自觉维护《学校章程》的严肃性,努力达成《学校章程》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不允许出现与《学校章程》相抵触的行为,不得随意修改《学校章程》的内容,校长可以围绕《学校章程》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当时的实际,确定自己任期内的办学目标和治校方略,分步实施。当校长发现《学校章程》不能与教育、学校发展相适应时,有权提出修改建议并组织修改。

3、指向性

由于学校章程的内容中包含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所以发挥学校章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是实施目标管理的一项具体举措。目标管理是领导者引导被领导者共同努力追求未来新成果的组织行为。无论是目标还是理念对管理活动都具有指向性,对人的行为能够产生激励与导向作用。

4、可控性

学校章程所提出的预期目标应该是可以控制的,学校章程的可控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章程所提出的目标与策略是否符合学校实际;二是能否根据这些目标与策略来制定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可以操作、可以检测的具体措施,并且,通过对这些具体措施实施,可以评估学校章程提出的预期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说学校章程的内容表述只能是提纲挈领的,它还需要一系列根据章程所制定的相关制度与之配套。

5、特色性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每一所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性质、办学基础、师资水平、生源结构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学校章程在兼顾共性的同时,更要突出个性(即特色),必须明确只有个性才是学校发展的支点。那么,怎样建构学校的特色蓝图呢?其基础是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劣势、潜能和生长点。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学校章程,是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的。

(二)制定学校章程的依据

制定学校章程的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有法律依据,当前制定小学学校章程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小学管理规程》等章程,以及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及规章等。在制定学校章程时绝不能与这些法律法规相抵触。另外一个制定学校章程的依据是指从学校客观实际出发的客观依据,它包括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由于各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制定出的学校章程也就不可能一样。如学校章程中有关学校领导体制的内容、内部管理体制的内容、学校发展目标等,都会因各学校实行的体制、机制、办学目标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三)制定学校章程的基本原则 既然学校章程是学校的“小宪法”,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在制定学校章程时决不能草率,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学校章程的制定首先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不能与现行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如法律规定学校应当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作为学校章程就不能另行规定本校的收费标准。同时学校章程不能越权,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不能超越本校的职权范围,把本来应由法律法规或上级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制定在章程中。如学校章程不能自己改变学校的性质;不能对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或非学校人员等提出义务或禁止性要求。另外制定学校章程要将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学校章程作为学校的“小宪法”必须对学校重大的基本问题做出原则的规定,而对于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以及许多具体问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出具体规定。对于这些局部性问题,须通过制定其他管理制度来加以规范,从而形成完备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同时,学校章程的法律地位也要求其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便政府监督调控和学校自主管理的正常运行,不具有操作性的学校章程其实是一纸空文。其次制定学校章程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脱离本校现实的办学条件和特点、生搬硬套别的学校的经验。当然不容否认,同一类学校由于具有诸多共同特性,决定了其学校章程的基本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四)制定学校章程的程序

学校章程的制定程序一般为先由学校成立专门的章程起草小组,负责章程的调研起草工作。起草小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及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后,完成学校章程草案。然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起草小组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将章程草案提交学校决策机构(校长办公会和校务会议)审议。审议后,再将学校章程草案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将学校的章程报送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学校章程制定程序也就宣告结束。此时的章程,也就具有了法律上确立的地位。外界形式的变化以及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对学校章程都将不断提出修改要求,因此我们在学校章程的附则中规定了修改程序,学校章程的修改必须经校务会议讨论,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生效。

(五)学校章程的内容与实施

关于学校章程的内容,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定。但如前所述,学校章程由于其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一般应该包括学校名称、办学宗旨、主要任务、教育教学形式、内部管理体制、财务和人事管理制度、章程的修改程序以及其他必要事项等内容。我们在制定学校章程时把章程分为八章:总则,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学校、社会、家庭和附则。

1. 总则

总则一般应对学校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地阐述,包括如下内容:学校的名称、学校的性质、学校隶属关系、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整体目标、学校的教育培养目称、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学校的管理体制等。

2. 行政管理

作为第二章行政管理应包括如下内容:学校法人、学校校长的任免、学校校长的权力和职责、党支部的任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学校干部的任免、学校的管理机制、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学校会议制度等。

3. 教育、教学管理 第三章教育、教学管理应包括如下内容:作为教育教学职能部门教导处的职能、学校教学目标、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科研室工作职责、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作息制度、学校考试制度、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等。

4. 教职工管理

第四章教职工管理应包括如下内容:教职工任职资格、教职工队伍管理、教职工的权力与义务、继续教育、见习教师制、教师考核与奖惩、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学校临时工的聘请等。

5. 学生管理

第五章学生管理应包括如下内容:学生学籍管理、教学形式、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奖惩条例、帮教帮困条例、毕业证书的发放等。

6. 总务管理

第六章总务管理应包括如下内容:学校经费来源、学校经费的使用、学校校产管理、学校校园建设、捐资助学、校办企业等。

7. 学校、社会、家庭

第七章学校、社会、家庭应包括如下内容: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家长委员会等。

8. 附则

第八章附则应包括如下内容:本章程制定与修改的程序、章程的实施等。由于国家对学校章程的内容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学校章程的框架、章节的划分标准、章节的标题等都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政府及社会的监督管理。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作用

无论从学校管理角度、改革的角度,还是教育角度、社会角度,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1. 导向作用

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制度的权威性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我们的管理制度有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学校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还有对工作的考核评估条例,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学校可以使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它要求每个人都要按“规矩”做事,受“规矩”制约。各项管理制度还从保证质量出发,明确规定了各部门该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岗位职责,以建立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校园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领导工作作风,并使之不断地良性循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发挥出整体效益。

2. 沟通、协调作用

科学的管理制度对校内的人际关系起着沟通、协调作用。制度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也是集体行为的准则。它明确具体地规定处理师生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等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守则和要求,它对加强纪律,增进团结,发展友谊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并最终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职能和管理效能的发挥。

3. 激励作用

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通过管理制度奖勤罚懒,对教职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调动有着一定的刺激作用。优胜劣汰,竟争的动力和目的,往往包含着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利益的满足。合理的分配制度,保证竞争机制的引入,实现优化劳动组合,保证了人员素质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4. 保证作用

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各层次的领导者职责清楚,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防微杜渐,从而又可以保证校长可以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即深入其中,又超乎其上,把精力集中到统全局、抓中心、带队伍、管班子上,集中到处理“大事”、“新题”上,运筹帷幄学校新的前景。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 1. 政策性

政策性指学校管理制度应遵循学校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它与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保持高度的一致,并保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我们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就以《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切实贯彻学校章程,具体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制度还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其他一切政策、法令,因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同其他的政策、法规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学校管理制度无论违反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法规,还是违反其他政策和法规,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具有约束力的。

2. 科学性

科学性指学校管理制度应符合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不带主观随意性。我们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制定的管理制度符合教师劳动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各类工作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学校工作的本质属性。制度中各项要求合理,既严格要求,又切实可行。因为我们认为只有用这样的管理制度去管理,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3. 民主性

民主性指学校管理制度应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并获得大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学校管理制度不是学校领导单方面的需要,而是学校工作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共同的客观需要。所以我们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始终相信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尤其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更注意让大家参加讨论,共同研究制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循环往复,不仅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经验,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而且制定制度的过程成了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过程,使大家明确了制度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大家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制度制定都要经过大家讨论,但要加强调查研究,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努力将群众的意见得到反映。

4. 教育性

教育性指学校管理制度具有教育作用。学校管理制度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在制度中注意向师生员工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制等教育,我们制定了教工行为规范条例、小学生一日常规、学校禁烟制度、教职工义务献血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

5. 激励性

激励性指学校管理制度带有强制性,它既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又是激励师生员工奋发进取,勇于开拓的教育手段。我们制定的管理制度每一项规章制度和每一条内容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使大家在规章的压力面前,变压力为动力,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

6. 稳定性

稳定性指学校管理制度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如果管理制度朝令夕改,就会使人们无所适从,这样也会使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严肃性,不能发挥其规范化的作用。管理制度只有相对稳定,才能发挥它在建立正常工作和学习秩序、培养师生员工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形成优良校风等方面的作用。但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也是这样。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的今天,要不断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校内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适应总体形势变化,作为管理制度就必须及时修订,不适用的要修改、不全面的要补充、不适应的要删去,做到 “适时、适度”,使管理不断处于新水平上、高水平中,以适应新的形势。所以管理制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此我们规定学校管理制度可以通过校务会议和教代会进行修订,以此保证制度的相对稳定。

7. 系统性

系统性指学校管理制度具有系统、整体的特点。由于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人事、图书资料、总务、财务以及服务等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在有些管理制度的制定时,如岗位责任制,既要注意使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有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又注意使各个部门明确自己所管理的范围只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部分,必须自觉地把本部门放在学校整体范围内,做到上下畅通,同心协力。另外,我们认为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该有制度,做到常规的事情,“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有章可循”。同时学校校长室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有个较为系统的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章程的要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配套的学校管理制度。

(三)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学校管理工作是有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建设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能使学校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为了更好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积极稳妥推进素质教育,在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时必须从它的特点出发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 要以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学校的任何管理制度都是一定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学校在组织制定任何一项管理制度时,都应组织全体师生员工或有关人员一起深入学习有关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以及上级有关指示、条例等,把制度别定的过程转度为学习教育思想的过程,为建立上下一致、纵横交错、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为保证责任制的落实奠定思想基础。

2. 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学校实际。

学校的管理制度,首先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符合后校教育工作市管制工作的客观规律。这是制定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若违背或脱离了这个依据和原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制定管理制度的意义。其次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本校的特点,合情合理,切实可行,绝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其他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果脱离了学校的实际特点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不但执行不下去,而且还会带来许多负作用。

3. 既要注重教育性,又要减少惩罚性。学校管理制度具有强制性,在强制性中就寓于惩罚性。谁违背了,难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管理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在体现强制性、惩罚性的同时,更要充分体现其教育性。决不能在制定制度时,不管什么方面的制度都充满惩罚性的内容,给大家造成一种压抑感,形成心理上的反感,从而阻碍了以后制度的执行。制定的每项管理制度的内容,都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规定,有什么作用,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启发、引导大家自觉自愿地执行与遵守,形成一切工作都要符合管理制度要求的这样一种思想观念。

4. 讲究民主性,防止片面性。

学校管理制度能否行之有效,不仅在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还在于是否能反映群众利益、群众要求。有些学校在制定管理制度过程中,往往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根本不到群众中去征求、吸收群众的意见。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在很多内容上往往脱离实际,具有很大的主观片面性,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广泛听取、吸收广大师生的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强群众的参与性。这样,既可以防止不切实际的主观片面性,又可以提高大家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因为大家参与了制订制度的过程,既是动员、教育大家的过程,又是为执行制度大造舆论的过程。只有经过大家参与制定的制度,才能充分体现大家的意志和要求,成为大家的“公约”,从而产生强大的约束力。

5. 内容统一,文字简明。

学校管理制度很多,从大的方面说,如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育工作管理制度、总务工作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奖惩制度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内容必须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虽然它们性质不同、内容有别,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内容和效能往往互相依存、互相配合、互相照应、互相补充,绝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抵消。否则,将会造成混乱,无法执行。同时,管理制度的条文要精炼,语言要简明,力求便于掌握、记忆,利于贯彻、执行。

(四)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容与实施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首先应该要从学校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出发,对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主要任务,完成任务的质量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使之目标

一、岗位明、职责清。其次,要从学校育工作的整体性出发,对一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同其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协作关系作出明确规定,使之协调运转。再次,要从学校工作的程序性出发,对一个部门及其工依人员的工作程序作出恰当的规定,使之有序同步运转。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1. 学校各部门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正常生活是由校内各个部门的工作构成的,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既不胜相互干扰,也不能各行其是,只能是在学校整体目标的指导下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调地工作。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科学管理。首先在学校行政方面建立一套会议制度。学校行政作为校内上层管理机构,有着沟通信息,调控学校各部门工作的作用。而会议是学校行政方面实现领导之间、上下之间交流,各部门之间协调的主要手段。如校长办公会议是领导之间协调的主要手段。如校务会议是领导人之间相互交流,制定决策,避免互相扯皮。教研组长今没是利于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再如班主任会义、年级组长会议等都对学校各项工作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会议制度有利于学校各部门的调整和协调,实现学校正常工作。其次学校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教导处还应健全学生学籍健康以及教师业务等管理制度,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也可以建立对教师奖惩的依据,实行赏罚分明,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总务处应健全财经心管理制度,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进行,为学校工作提供物质基础。另外对于教学设备和设施的管理,例如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也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以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学校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也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在组织规章的指导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2. 学校岗位责任制 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虽然不同,但其总体的目标与任务则是相同的。为了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管理上必须明确分工,分线负责,合理各部门的职能,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学校岗位责任制是各部门中各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同时岗位又涉及到每个人的具体责任。岗位责任制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确立个人责任。个人明确各自工作责任,按岗位设人,按责任行事,有助于实现各尽其责,各尽其能,推动学校工作前进,有利于调动个人积极性,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表现。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是全校管理协调统一的基础。个人责任的明确与执行才能保证学校各部门,各方面工作的统筹协调。责任落实到人是执行其他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也是评定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岗位责任制是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的核心。

3. 学校集体活动制度

由于学校部门、人员、工作极其复杂,为了保证学校集体目标的实现,合理的集体活动制度必不可少,以促使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有一个统一的准则规范,统一全体人员认识,协调一致,实现统一管理。对于教职工,要健全考勤制度,建立政治学习、业务进修等制度,设立师德准则等。对于学生应建立在校常规、优秀学生评比条件等。另外,要制定所有师生员工都要遵守的作息制度、卫生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设置,还可以作为奖惩依据,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

4. 学校奖惩条例

奖惩条例的设立有助于保证其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维持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充分发挥奖惩制度的益处,要求制定此项制度要合理而科学,实施要功过分明、奖惩分明,同时奖惩要全面,领导、教职工、学生均有相应的奖惩条例。奖惩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要树立正确的奖惩观,这样才不致于产生错误导向。

《二》 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是一项细致、艰苦的工作,而贯彻执行管理制度则更加艰苦和困难。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执行,不执行,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完全失去了制度的意义。因此,有章可循固然重要,有章必行就更重要,管理制度一经建立,学校就必须花大力气组织广大师生员工,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

1. 广泛宣传,统一认识

学校管理制度的确带有强制性,具有约束力,但毕竟它不是“管、卡、压”的工具,而是使学校各项工作遵守规范和秩序,以取得最佳效益的手段。因此,在贯彻实施管理制度过程中,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宣传,讲明管理制度的意义、目的,讲清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使大家理解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变强制性为自觉性。只有全体人员一致自觉执行制度,才能有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

2. 领导带头,以身示范

为了维护学校管理制度的威信,充分发挥它的效能,学校领导干部心须带头执行和遵守。要求大家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这将大大加强口头宣传教育的说服力。否则,一切宣传教育将是徒劳的。试想,制度中明确规定开会、学习不准迟到,而几位领导干部却经常要迟到;明明规定教师要准时进教室上课,而教导主任却经常不能准时等等。事实告诉我们,领导带头,以身示范,是保证学校管理制度顺利执行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3. 严格执行,加强监督

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到纪律严明,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违反了,都要受到适当的处理。特别对那些自由散漫的、明知故犯的所谓“刺头、钉子”更要严肃教育,严格要求。另外,为了防止学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学校适应在建立制度的同时,建立起检查督促的工作制度。为了做到令行禁止,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就必须要有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离开督促检查,制度就会成为桌上的“摆设”。在完成督促检查制度同时,要注意赏罚分明,它对发挥制度应有效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不遵守制度,明知故犯者要批评教育,乃至必要的处罚。任何放松、马虎或者软弱都是有害的。而与此同时,对于模范遵守制度的人则要大力表扬和鼓励。当然,督促检查是相互的,只有要求严格了,督促检查经常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得到落实。

三、制订学校章程的几点说明

1、性质与地位。办一所学校,要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学校章程。《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第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第二,有合格教师;第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第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应成为学校法制建设的突破口。理由如下:“无章办学”是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依章办学”早有法律规定。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原则上应实行“一校一章程”,《教育法》实施前依法设立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凡未制订章程的,应当逐步制订和完善学校章程,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制订章程使学校管理“纲举目张”。学校章程是依据《教育法》确定的学校教育工作的总的规范,学校管理的“小宪法”,也是学校作为独立法人的必备条件。规范性和约束力是学校章程的本质属性,章程对学校既有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作用,又能将学校的办学目标、方向、行为等昭示于社会,也是政府实施监管、评价的基本依据。

2、基本原则:一是具有合法性,不得违背国家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重要政策;二是具有规范性,对校内全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普遍的约束力;三是具有先进性,体现现代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奋斗目标、办学宗旨;四是具有可操作性,既是制定其他各类制度的基本依据,更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框架;五是具有个性和特色,反映学校在教育思想、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3、制订的程序

(1)起草过程。①学校应建立领导小组,组织专门人员学习研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清理本校现有规章制度,起草章程讨论稿。②提交学校各部门、各年级组、教研组进行讨论,并进行修改。③提交学校行政会、党支部(总支)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修改、审议,必须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审议通过。④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核准。⑤要求语言简洁、周密、内容繁简得当,结构体系完整、协调。

(2)内容与结构。学校章程一般应载明下列主要内容:①学校的名称、校址:学校的名称要真实、准确,要反映学校的教育层次。学校的地址要具体、明确,要标明学校所在的行政区域及其具体地点。②办学宗旨:办学宗旨是学校办学目的、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的体现。为体现办学宗旨,学校章程一般应对学校的办学目的、培养目标、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发展规划等作出规定。还可根据自己的特色,规定一些较强个性的内容,如校训、校徽、校歌、校庆纪念日等。③办学规模:学校章程应载明学校教职工的基本编制数,以及基本的班级数、学生数和学校的预期规模等。④主要任务: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章程应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实施方式、基本要求等作出规定。⑤内部管理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校内设立的主要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和运行方式的总称。学校章程要根据“校长负责制”、“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不同管理体制,根据各自的实际加以明确的规定。要具体规定校长的职责、权限及履行职责、权限的方式,党的基层组织在学校中的地位、作用及开展方式,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方式,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方式与途径。此外,对学校机构设置和职能,副校长及主要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也应作出明确规定。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其章程还要对校董会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定等作出明确规定。⑥教师、其他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学校章程要对其工作者的来源、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等,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作出规定。学校章程还应对学生入学及学籍和日常管理、对学生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⑦经费、财产和财务制度:学校稳定的经费来源,是取得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学校章程应明确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使用和管理机构、程序、原则等,明确教职工福利待遇及分配的原则。⑧总则、分则、附则:学校章程的上述内容一般通过总则、分则、附则三块构成。总则部分、一般应载明:制定章程的目的、依据,学校的名称、校址,学校的性质、隶属关系、办学目的、培养目标、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办学规模,及校训、校歌、校庆纪念日等。分则,是学校章程整体中的实体性内容。其要求:第一,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第二,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设置好章、条、款、项;第三,要避免分则内容和总则内容相抵触,分则内容自身之间的矛盾。附则,是学校章程整体中,作为总则与分则的辅助性部分,对前两者的实施起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和排列顺序一般为:关于名词、术语的定义;关于需要修订章程的授权规定;关于施行日期的规定等。⑨修改程序:学校章程是学校全局性、纲领性的文件,是学校“小宪法”。这种性质和地位决定其具有较强的法规性、严肃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学校章程中应明确规定其修改的程序。(3)公布与实施。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的学校章程,学校应以适当方式将其公告师生员工。实施可分为试行和正式实施。实施章程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校长要成为依法治校的实践者。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谓法人,是指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组织。校长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校长要把依法按章管理学校上升到依法治校的高度,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管理权限;其次要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要逐步完善与章程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第四自觉加强民主监督。第五责任到位,各司其职。依法治校并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员工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

五、制定学校章程应注意那些问题

1、学校章程必须以国家法律、政策为依托

学校章程虽然是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的一个内部“法律”,但是,由于学校是人才的培养机构,学校管理具有“中介性”,它在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教员职工、学生之间是一个连结器和转换器,所以,学校章程不能游离于国家的法律、政策之外,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对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例如不能出现“处罚”可以“处分”,不能出现“校长聘用教师”是“学校聘用教师”,不能“低职高聘”。

2、学校章程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

学校章程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自然体现在对管理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上。学校工作的对象是人,完成教育任务的执行者也是人,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因此,学校章程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支撑。

3、学校章程的制定过程要体现民主参与

从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目标来看,学校章程应该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景”。能否成为“共同愿景”的关键是对章程的认同与内化,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章程的制定过程,不仅是为了完善方案,还是为了促进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章程的认同与内化。一个被充分理解与认同了的学校章程,执行起来才有动力、有合力,才能对校长的办学行为实施有效的民主监督。不能使用缩略语句。

4、学校规划不能替代学校章程

学校规划与学校章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在学校管理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章程是学校办学的校内最高规范,其内容比较稳定,适用时间较长;规划有近期、中期和远期之分,它比较容易受校长的个人意志和当地政府对学校的影响,可变因素较多。第二,两者所属的层面不同,章程属于理念层面,偏重于对学校未来及各项管理的理性定位;规划则属于操作层面,它更突出阶段性和操作性。两者也有联系,章程是制定规划的依据,规划则可作为实现章程所述愿景的一种阶段性目标和措施。

5、学校章程应该注重学校的“个性”设计

所谓学校的“个性”设计,包括“定位”和“识别”两个方面。“定位”就是指学校适合在什么方向上发展;“识别”也就是学校被社会所接受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念上的识别,二是行为上的识别,三是视觉上的识别。每一所学校都要从实际出发办学,从特色出发立校,从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出发施教。

6、学校章程必须与时俱进

学校章程对各任校长来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仔细反思一下,校长必然是制定学校章程的主谋,在学校章程的字里行间无不充分渗透着当时的那位校长的教育思想、价值观念和办学理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一个学校章程不可能预见到一所学校十年乃至几十年以后的一切。我们强调传承不等于守旧,校长还是要审时度势,在“继承与发扬”、“稳定与创新”的辩证思想指导下,与时俱进,结合学校的实际,适时地通过规范的程序对学校章程作合理的修订,使学校章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永保青春。

第四篇:章程制定汇报材料

章程制定汇报材料

章程是学校校内的“宪章”,是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学校接受外部监督、实施自我监督的基本依据,具有规范和统领校内管理制度的功能。为了完善石佛小学制度,指导和规范学校章程建设,促进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有关规定,遵循义务教育规律,围绕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体现和保护学校改革创新与制度成果,我校通过科学、民主、公开的程序,通过公开征求意见、论证、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等形式研究制定,着重完善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具备应有的法律效力的学校章程。

一、章程的主要内容

学校章程分为序言、总则、附则三部分。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章程制定的原则、内容、程序等内容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主要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目的就在于完成体现学校需求与特色的高质量的章程。章程分几下几部分内容:

一是学校登记名称、简称、英文译名等,学校办学地点、所在地;

二是学校机构性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 三是经审批机关核定的办学层次、规模;

四是学校领导体制、法定代表人、组织机构、决策机制、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内设机构的组成、职责、管理体制; 五是学校经费的来源渠道、财产属性、使用原则和管理制度;

六是学校教学、德育、人事、后勤、安全等多方面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七是章程修改的启动、审议程序,以及章程解释权的归属;

八是学校与相关社会组织关系等学校认为必要的事项,以及本办法规定的需要在章程中规定的重大事项;

九是章程明确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组成与负责人产生规则,以及议事程序等,教师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相关事项的民主决策、实施监督的权利。

十是章程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健全保障教师、学生权益机制,对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自主设置的如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章程中明确规定其地位、宗旨及基本的组织与议事规则。突出对教师、学生权益和地位的确认与保护,明确其权利义务,明确学校受理教师、学生申诉的机构与程序。

二、章程制定的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章程在起草之前,成立了章程制定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等组成。首先对什么是章程、制定章程的目的和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在校内形成制定章程、制定好章程就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法”这样一个氛围。

2、多种形式、多方论证,保证章程制定的严谨性。多年来,学校以 “让校园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为办学宗旨;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个性”为办学理念开展工作。学校章程制定以学校五年规划为基础,章程制定领导小组深入研究、分析学校五年规划内容,从学校长远发展着眼,广泛地在校内公开争求教师的意见、与主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充分论证,起草了学校的章程,使章程起草成为学校凝聚共识、促进管理、增进和谐的过程。

学校章程草案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把章程起草情况与主要问题,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出说明,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形成章程核准稿和说明,由学校法定代表人签字报核准机关。

3、保障师生的权益,彰显学校特色

章程的制定过程中,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等相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对教职工代表大会、调解委员会等的作用、职能、工作程序等做了明确说明,使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中来,使全校师生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学校发展“以德育为首,国学育人,以排球拉动,形成体育氛围,以学农基地活动,突显农村特色”作为长期目标,以这一目标为基础,在章程制定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进行了明确,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总之,学校章程的制定凝聚着学校每位教师的智慧,每个人都是章程制定的参与者,章程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上报教育局主管部门核准后,将成为学校工作必需遵守了准则,指导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

石佛小学

2014.12.30

第五篇: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1号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已经2011年7月12日教育部第21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章程的起草、审议、修订以及核准、备案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高等学校应当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

高等学校应当公开章程,接受举办者、教育主管部门、其他有关机关以及教师、学生、社会公众依据章程实施的监督、评估。

第四条 高等学校制定章程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应当促进改革创新,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依法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体现和保护学校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制度成果;应当着重完善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五条 高等学校的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章程明确界定与学校的关系,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发展原则,落实举办者权利义务,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第六条 章程用语应当准确、简洁、规范,条文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章程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编、章、节、条、款、项、目。

第二章 章程内容

第七条 章程应当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载明以下内容:

(一)学校的登记名称、简称、英文译名等,学校办学地点、住所地;

(二)学校的机构性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

(三)经审批机关核定的办学层次、规模;

(四)学校的主要学科门类,以及设置和调整的原则、程序;

(五)学校实施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不同教育形式的性质、目的、要求;

(六)学校的领导体制、法定代表人,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内设机构的组成、职责、管理体制;

(七)学校经费的来源渠道、财产属性、使用原则和管理制度,接受捐赠的规则与办法;

(八)学校的举办者,举办者对学校进行管理或考核的方式、标准等,学校负责人的产生与任命机制,举办者的投入与保障义务;

(九)章程修改的启动、审议程序,以及章程解释权的归属;

(十)学校的分立、合并及终止事由,校徽、校歌等学校标志物、学校与相关社会组织关系等学校认为必要的事项,以及本办法规定的需要在章程中规定的重大事项。

第八条 章程应当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健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与监督机制,明确以下事项的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

(一)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二)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三)制订招生方案,调节系科招生比例,确定选拔学生的条件、标准、办法和程序;

(四)制订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

(五)设置教学、科研及行政职能部门;

(六)确定内部收入分配原则;

(七)招聘、管理和使用人才;

(八)学校财产和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九)其他学校可以自主决定的重大事项。

第九条 章程应当依照法律及其他有关规定,健全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具体实施规则、实施意见,规范学校党委集体领导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明确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的制度规范。

章程应当明确校长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管理工作的职权范围;规范校长办公会议或者校务会议的组成、职责、议事规则等内容。

第十条 章程应当根据学校实际与发展需要,科学设计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框架,明确学校与内设机构,以及各管理层级、系统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的程序与规则。

章程根据学校实际,可以按照有利于推进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有利于调动基层组织积极性的原则,设置并规范学院(学部、系)、其他内设机构以及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章程应当明确规定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及其他学术组织的组成原则、负责人产生机制、运行规则与监督机制,保障学术组织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学术发展、教学科研计划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咨询、审议、决策作用,维护学术活动的独立性。

章程应当明确学校学术评价和学位授予的基本规则和办法;明确尊重和保障教师、学生在教学、研究和学习方面依法享有的学术自由、探索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第十二条 章程应当明确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组成与负责人产生规则,以及议事程序等,维护师生员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相关事项的民主决策、实施监督的权利。

对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自主设置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校务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校友会等,章程中应明确其地位、宗旨以及基本的组织与议事规则。

第十三条 章程应当明确学校开展社会服务、获得社会支持、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与办法,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有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代表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的,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的地位作用、组成和议事规则。

第十四条 章程应当围绕提高质量的核心任务,明确学校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与制度,规定学校对学科、专业、课程以及教学、科研的水平与质量进行评价、考核的基本规则,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

第十五条 章程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健全教师、学生权益的救济机制,突出对教师、学生权益、地位的确认与保护,明确其权利义务;明确学校受理教师、学生申诉的机构与程序。

第三章 章程制定程序

第十六条 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成立专门起草组织开展章程起草工作。

章程起草组织应当由学校党政领导、学术组织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相关专家,以及学校举办者或者主管部门的代表组成,可以邀请社会相关方面的代表、社会知名人士、退休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等参加。

第十七条 高等学校起草章程,应当深入研究、分析学校的特色与需求,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内部组织、师生员工的意见,充分反映学校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以及教职员工、学生的要求与意愿,使章程起草成为学校凝聚共识、促进管理、增进和谐的过程。

第十八条 章程起草过程中,应当在校内公开听取意见;涉及到关系学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管理体制,以及与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充分论证。

第十九条 起草章程,涉及到与举办者权利关系的内容,高等学校应当与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协商。

第二十条 章程草案应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章程起草组织负责人,应当就章程起草情况与主要问题,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出说明。

第二十一条 章程草案征求意见结束后,起草组织应当将章程草案及其起草说明,以及征求意见的情况、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等,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审议。

第二十二条 章程草案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学校党委会讨论审定。

章程草案经讨论审定后,应当形成章程核准稿和说明,由学校法定代表人签发,报核准机关。

第四章 章程核准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 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的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其中本科以上高等学校的章程核准后,应当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核准;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章程,经主管部门同意,报教育部核准。

第二十四条 章程报送核准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核准申请书;

(二)章程核准稿;

(三)对章程制定程序和主要内容的说明。

第二十五条 核准机关应当指定专门机构依照本办法的要求,对章程核准稿的合法性、适当性、规范性以及制定程序,进行初步审查。审查通过的,提交核准机关组织的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

章程核准委员会由核准机关、有关主管部门推荐代表,高校、社会代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第二十六条 核准机关应当自收到核准申请2个月内完成初步审查。涉及对核准稿条款、文字进行修改的,核准机关应当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提出修改意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准机关可以提出时限,要求学校修改后,重新申请核准:

(一)违反法律、法规的;

(二)超越高等学校职权的;

(三)章程核准委员会未予通过或者提出重大修改意见的;

(四)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

(五)核准期间发现学校内部存在重大分歧的;

(六)有其他不宜核准情形的。

第二十七条 经核准机关核准的章程文本为正式文本。高等学校应当以学校名义发布章程的正式文本,并向本校和社会公开。

第二十八条 高等学校应当保持章程的稳定。

高等学校发生分立、合并、终止,或者名称、类别层次、办学宗旨、发展目标、举办与管理体制变化等重大事项的,可以依据章程规定的程序,对章程进行修订。

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章程的修订案,应当依法报原核准机关核准。

章程修订案经核准后,高等学校应当重新发布章程。

第三十条 高等学校应当指定专门机构监督章程的执行情况,依据章程审查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

第三十一条 高等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对章程中自主确定的不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强制性规定的办学形式、管理办法等,应当予以认可;对高等学校履行章程情况应当进行

指导、监督;对高等学校不执行章程的情况或者违反章程规定自行实施的管理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新设立的高等学校,由学校举办者或者其委托的筹设机构,依法制定章程,并报审批机关批准;其中新设立的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其章程应当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内容;民办高等学校和中外合作举办的高等学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章程,章程内容可参照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制定好学校章程(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定好学校章程(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办学校章程制定要求

    民办学校章程制定要求 民办学校章程是民办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的自律性文件。章程记载事项分为必须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必须记载事项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的......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有关......

    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章程须知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公司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章程须知 制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章程须知 一、企业章程可由合......

    班主任如何制定好班规

    班主任如何制定好班规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和其它的行业规定有相似的作用,但本质上是不同,所谓班规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标准,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学生有......

    章程制定汇报材料(共5则范文)

    章程修订汇报材料 章程是幼儿园园内的“宪章”,是幼儿园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接受外部监督、实施自我监督的基本依据,具有规范和统领园内管理制度的功能。为了店子中心幼儿......

    关于开展学校章程制定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自查报告[小编整理]

    本号田心小学 关于开展学校章程制定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县教科局相关文件精神的统一部署及要求,我校对近三年来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

    学校章程

    甘亭中心校燕壁学校学校章程(2017年9月1日经全体教师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9月10日起发布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依......

    学校章程[范文模版]

    祝家庄初级中学章程 (2015年 年11月18日经教师大会审议通过,2015年11 月19日经校务委员会研究通过。) 序 言 祝家庄初级中学创建于1997年8月,由原“祝家庄镇驸马庄初级中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