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环保意识优化育人环境
增强环保意识优化育人环境
——龙海二中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工作汇报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坐落于鱼米之乡、花果之城的九龙江畔的古月港——海澄镇,学校创办于1942年3月,1992年10月晋升省三级达标中学。如今,学校一派生机盎然,教学设备良好,办学规模较大,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成为一所驰名海内外,誉满全社会的省重点中学,成为传播先进文化阵地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曾荣获“省文明学校”、“五无学校”、“龙海市绿色学校”、“漳州市绿色学校”等多种殊荣。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纪,在这个世纪,绿色是它的主色调,作为培养未来“绿色世纪”主人的“绿色学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钟情和青睐。绿色学校是由绿色学校教育、绿色校园建设、以及开发绿色学校教育管理手段、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三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龙海二中作为一所重点中学,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近几年来,学校更是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创建活动,引导师生明确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人人有责,每一位师生都要成为创建“绿色学校”的主力军。逐渐形成了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特色。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学校环境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环境教育有了新的突破,各方面成绩显著。
一、完善的组织管理:
1、领导高度重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成立了以吴木宾校长为组长、以全体行政和段长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学校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年制订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都有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容,各年段和教研组据此订立符合本年段和教研组具体情况的落实计划,由学校加以检查、反馈,年终在各年段、教研组总结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评比。
2、档案资料齐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总结、论文、教材、教案、录像等资料一应俱全,可供师生随时查阅。学校老师人手一册《“绿色教育”知识500问》,全校各班都订了《福建卫生报》。
3、宣传教育到位:学校经常开辟环保教育专题宣传栏,校园里随处可见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这些标语时时警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爱护环境,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政教处每年组织“环保教育”专题黑板报评比,广播室经常播放有关环保常识,校刊《月港潮》能结合相关环保活动出 1
好环保宣传专刊,图书室、阅览室不定期开展“学习环保常识,争做环保卫士”的读书比好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训练中,学校都注意渗透有关环保教育的内容。
4、环保培训充分:校长、教务主任多次参加市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2002年学校还选派两位老师参加市教委举办的“三防”培训。学校还邀请漳州市环保局对教师进行环保知识师资培训,各年段、教研组利用教研时间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学习活动,各班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的主题班会,通过这些,让环保观念真正深入每一位师生的内心,是他们意识到:环保,人人有责。
二、生动的课内教育
1、渗透于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显著特点,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也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各学科任课教师,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都能注意结合学科的特点,紧扣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渗透内容贴切,观点正确,学生反映好。学校共收集到各科渗透环保教育内容的教案八百多课时。各年段每学年有三次以上的环境教育研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针对性强。
2、寄寓于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促进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有效载体,学校经常举行环保教育报告会,开展团队活动、少先队活动,积极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社会调查,深入社区参与环境建设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开设环保选修课,各年段不定期地举办环保讲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三、多样的课外教育
1、小组活动,灵活多样:学校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成立了各种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相关学科如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辅导老师,尝试评估周边的环境问题,例如调查废弃物的去向,研究将垃圾分类回收的可行性,水资源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等。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纪念日开展全校性主题宣传活动,内容包括讲座、竞赛以及海报广播宣传等,这些小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保护环境的兴趣,受到全校上下的强烈反响,也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平常,学校组织学生动手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学校把近七十亩的校园,划分为五十多块的环境区。各班级每天派学生,打扫各自的环境区。每星期二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规定的卫生大扫除时间,学校把评比结果记入先进班级评比积分中。寒暑假学校还组织各班学生返校打扫校园。学校把搞好包干卫生区与培养学生环境道德观念相结合,让学生树立“美化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学校还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节假日组织学生前往晏海楼、城隍庙等公共场所,清理卫生死角;走街串巷,刮洗街面上的广告牛皮癣;义务宣传,到海澄农贸市场等地张贴倡议书,呼吁市民爱护环境。学生还自编环保手抄报,互相交流,这些活动,增长了学生见闻,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给学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
四、良好的教育效果
1、养成了自觉的环保行为: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和多年潜移默化的教育,师生们树立了很好的环境意识,具有高度自觉的环保行为;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自觉意识,无吸烟、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具有较强的环保参与意识,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就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行为素质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应养成的习惯,要求学生穿戴整洁,不留长发,不穿奇装怪服,不许在饮食区外吃东西,值日同学要提前到校清扫室内外卫生,做到每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做到窗明几净,桌凳摆设整齐、地面无纸屑,墙面无脚印,在公共场所放置果皮箱、垃圾箱等卫生设施。教育学生做好卫生保洁工作,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等弃物,看到废弃物时应随手捡起,不在门窗、桌凳、墙壁上乱画,养成爱护公物,随手关灯、关电扇、关窗、关水龙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向上具体环保意识的现代生活方式。
2、取得了有效的教育成果: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师生们纷纷写出一些高质量的论文、总结等相关文章,有的还获了奖,林泉龙老师的一篇论文获得了国家二等奖,学生中获奖的论文就更多了,近来每年都有人获得漳州市的奖励。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选择了数十个与环保有关的课题,撰写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仅2003年就有钟浩正等同学的课题《海澄镇水葫芦的污染现状和治理设想》获漳州市二等奖,甘雅娟等同学的《南溪海澄段水污染状况调查》获漳州市三等奖。
五、优美的校园环境
1、校园绿化初具规模:一所学校环境优美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欣赏美、追求美的思想水平。几年来,学校先后投资近20万元,用于绿化场地配套建设,结合60多年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素材,创建了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科学景观为一体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布局合理,目前,校园绿化面积达8544.35平方米,生均绿地面积3.16平方米。如今,学校在平面绿化、立体绿化、整体绿化上,常年见绿、四季有花,堪称“花园式”学校。学校在绿化建设中侧重抓好如下工作:一是统筹规划、分期实施。学校据校情出发,对校园的活动区、公共道路、绿化场地作了统一规划,制定校园绿化分期实施方案,使之布局合理、造型美观。二是建立基地,培育花卉。学校建设花圃基地,面积达400平方米,配置专人专职管理,并配合生物教师指导“红领巾花卉种植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使学生增强了劳动观点。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培育了四十多种的近千盆的花卉,为绿化、美化校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常抓不懈,优化管理。在绿化管理中,学校做到“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学校由2名管
理人员负责绿地、花卉的正常管理工作,还把绿化养护责任区划分班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绿化管理制度”,形成人人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的好风气。学校还切实抓好种植、浇水、施肥、修剪、治虫管理措施,并定期聘请校外技术人员临场指导。
2、卫生状况令人满意:校园清洁优美,教室整洁宽敞、布置规范,食堂符合卫生标准,厕所干净,无臭味、异味,无卫生死角。寄宿生宿舍整洁,各种用品摆放整齐划一。垃圾得到妥善的分类处理。
3、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将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教育引导师生养成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校园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团委会不定期的举行废旧电池回收和旧书、旧报的回收利用。学校疏通了泮池的排水通道并在池中放养了观赏鱼类,净化了池水。年段举行回收旧报纸、易拉罐、矿泉水瓶等活动。初中部还举行利用废弃物搞小制作的比赛。这些活动有效的控制了校园的污染源,使可再生资源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也使得师生与校园更能和谐相处。
春色满园绿常在,桃李芬芳美名扬。龙海二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赢得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的一致赞誉。如今,龙海二中正迎着教育改革的春风,沿着绿化的通道,谱写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第二篇:增强家长教育意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摘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教育的延伸和保障,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教育好学生。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教育的延伸和保障,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教育好学生。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家庭教育由于在家庭之中,是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优势。
早期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如: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长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
权威性。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并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很有益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如此。
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
及时性。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学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二、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逐步被人们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家庭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过分溺爱现象普遍。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现如今,家庭原有的教育功能淡化了,孩子受到了父母过度的呵护和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象十分普遍,孩子很少甚至不参加任何家务活动。
拔苗助长现象严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过大,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法简单。过高的期望,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很容易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出外打工成为热门,“留守孩子”增多。同时,离婚幅度上升,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也逐渐增多。不少孩子普遍缺乏归属感,心理脆弱,容易受到伤害。
家长信息接受滞后。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使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信息差,造成了沟通与施教上的困难。
三、家庭教育的策略选择
充分了解,有的放矢。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根据年龄特点和个体特征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沟通时要注意:选择时机,有问有答;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平心静气,细心聆听;分析后果,表达关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平等交友,相互尊重。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习,双方共处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无论如何忙碌,家长也应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交流,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他们一起活动,密切双方的了解。
加强锻炼,强化意识。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对事物进行独立判断的能力,培养做事的能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逐渐地把社会责任灌输到他们的心中,强化他们的责任感。
经受挫折,磨炼意志。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将来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迎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能取得节节胜利。
正确引导,净化心灵。青少年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孩子提高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净化孩子幼小的心灵。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家长必须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人格的力量和亲情的感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础
摘要: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问题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下一代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础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础,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幼儿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幼儿时期,父亲就带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时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家长在幼儿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将是孩子智力发民乃至今后成长的关键。
(二)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都在接受着家庭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其一生。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同时家风又反映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同时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大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
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家庭教育及时性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把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家家庭教育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人才的重任。家长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通过合理、科学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
代新人。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不断增加,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教育的理念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而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到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使得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增强环保意识 2
增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校园
大通县长宁镇下鲍学校李福才
环保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了使环保教育有新的起色,在环境教育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决定自加压力,创建绿色校园。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并制定绿色学校创建计划,同时任命环保监督员负责实施创建计划。认真组织师生开展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学习和活动,并认真进行收集、整理、保存资料,力求达到“徐州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培养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善待地球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宗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校园是我们的绿色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着“处处有教育”的思想,利用春季大好时机,调整花木布局,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了解花木具有消除和抵抗污染的特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制作宣传标语,规范师生绿色行为。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创设美丽清新的校园环境,形成环境教育氛围。
二、认真搞好环保培训工作。
为了使广大教师掌握环保知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环境教育学习和活
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环境教育能力。学校订阅了4份有关环境的报刊,为师生提供了学习资料。有利于教师搞好环境教育工作。
三、认真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通过学校宣传栏、班级板报、广播语、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家长会等,面向全体师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进行宣传教育,使绿色教育在家庭、社区扎根、开花、结果。
四、认真做好课内教育。
1、各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教学之中。教师能够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结合实际生活,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2、认真上好环境教育课。学校每周二晨会课安排环保教育课程。教师能够做到三有:有教材、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充分利用环保日,通过国旗下的演讲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专题或渗透教育。
4、认真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认真开展“三个一”活动,五、认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1、各班都以组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都有相应的活动内容及管理人员,能够定期搞好环保活动。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积极开展“筑起一片绿色天地”活动。开展捐花活动,学会护理花草树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
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3、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
(1)、组织学生对附近街道、村庄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绿色行为。
(2)、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进行水质调查,寻找污染源,并写出调查报告。
4、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环保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树节。每年都要组织师生进行植树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并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为家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活动。
(2)、4月22日,地球日。少先队开展了“热爱我们的地球妈妈”的主题队会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只有一个地球”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3)、6月5日,环境日。少先队开展了保护环境的专题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4)、9月11日-21日开展了“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的系列活动,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浓厚。
5、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开展回收废电池,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活动。
6、收集信息,整理资料。
组织学生查阅报刊,收集信息资料,了解环保信息,掌握环保知识,并制作小报,向社会宣传。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而意义深刻的大事,是学校环境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环境教育工作,我们以“教育每个孩子,影响每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的,为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增强环境意识
增强环境意识 倡导环保行为 争创绿色学校
我校创办于1984年,现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德育先进学校”、“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省中学生读书活动团体 奖”、“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卫生工作先进学校”、“市先进教研集体”、“市绿化合格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班级24个,学生1100余人,教职员工60余人。校园占地16亩。学校绿化率达覆盖面积30%以上。校园内芳草如茵,绿树掩映,小桥流水,亭池相映,环境清幽,景色宜人。
我校开展环境教育有近20年的历史,早在八十年代初,学校在原先的“校园气象哨”基础上成立环境观测小组,对一些环保问题开始研究探讨。90年代初期,学校成立环保教育领导小组,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近年来我们坚持开展少先队员认养绿地活动,并建立爱绿护绿小分队,活动在校内外,清除白色垃圾。今天,学校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许多老师创优课都以渗透环境教育为主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保的自觉性。
做为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在办学的实践中,我们强化环境教育,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倡导环境教育,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始终把环境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纳入同步发展的轨道,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绿色教育新路子。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绿色环保教育体系
绿色象征生命,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工会、教导处、大队部、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学校环保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指导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近年来,学校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常规》、《环境教育活动要求》、《学科环境教育规范》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人人爱绿,人
人护绿”意识,做到“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环境”。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体师生形成了责任重于泰山的群体意识。全校建立环境监督岗,由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映,采取改善措施。环境教育还渗透进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纳入了班主任计划,如不准损坏一草一木,不准随地吐痰,墙脚不准有球印、脚印等。
二、构建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构建具有丁中特色的环境课程体系,包括目标、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估机制,是落实环境教育的基本保证。
1、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确立课程目标。小学教育的性质属于基础教育,这就决定小学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总体来说是普及环境教育,帮助正在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小学生,对环境科学综 合性的基础知识体系应有较系统的认识;对环境观念(持续发展观念、基本国策观念、环境资 源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德观念、环境法规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2、改革课程结构
基于“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全面兼具特长人材”的育人目标,我校推行的环境教育课程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谐性的特点。其结构为:“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活动 ”、“显性加隐性”,我们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应以必修学科渗透教育为主,同时注重活动课程的开设。活动课程应侧重拓宽学生对环境的感性知识和加强技能方面的学习,增强“有效参与 ”能力的训练,走实践成才的道路。活动课程的设置纳入正式课 程安排,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类和环境课题研究等。从内容到活动形式和规模,灵活多样。
在改革课程结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学科渗透一是没有教师的主动性,就不会有学生乐学的积极性;二是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更益于学生接受;三是只有各学科形成合力,才能使学生的环境意识植根于心灵深处。
3、开展课程实践
学校每年制定环境保护教育计划,并纳入素质教育计划一并实施。确定环境教育的兼职教师。并请有共专家来校外辅导员。教学内容主要有《水——生命的源泉》、《鸟的天堂》、《彩色的翅膀》、《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等。我们还搜集其他环保资料,认真钻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教师
教有方法,学生学有兴趣。学生能认真听课,记好听课笔记,学科测试成绩及格率达95%以上。在交流传授环境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注意本地区的环境问题作为渗透和拓宽,还紧密联系实际,及时将教学的内容与本地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并根据初、高中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确定不同的要求,做到触类旁通,加深理解。
三.开展绿色承诺活动,寓“绿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环保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气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创建绿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突出视听功能,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
学校利用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通过感染力较强的直观的视觉、听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学生经常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并将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及时录像,及时播放。学校广播台开办了《环保之声》固定栏目,定期向全体师生直播,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蓝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每学期大队部开展诸如“我们和鸟做朋友”,“地球呼唤”、“绿色的歌”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班会课形式新颖,有故事、诗歌、小品、歌曲、知识竞答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环保知识。
3、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地球日我们开展“环保知识书画竞赛”、“我爱我家征文比赛”等。植树节发动学生为班级献花,教室里、教师办公室都摆上了几盆绿色盆景,令人神清气爽。教育过程中,注重把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学生们不仅应用了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关注自然,树立了科学思想,提高了素质,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4、走出校园,实施社区教育扩大环境教育的成果
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同学们净化、绿化校园,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走上街头、机关、敬老院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每学期组织队员们上街义务劳动,将道路两旁的“白色垃圾”清扫得干干净净,打扫居民区楼道卫生,为孤寡老人和各单位打扫卫生,他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人人都来爱护环境,将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与学校普遍开设的研究性课程结合,学校把环境兴趣小组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如组织环保兴趣小组对学校周围的工厂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进行调查、滥测与化验等活动,通过监测与分析,就学校周边环境污染整治,并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整治建议,最终争取到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的政策规定。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这类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了解,更使学生对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学校还要求每个学生广泛开展“家庭互助”活动,即不但自己要做环保标兵,而且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
5、从点点滴滴做起,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
一年四季每个班级坚持“一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节假日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了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学校为保护名贵树木,为每个树种挂上了“树名牌”,使其成为校园又一奇特景观;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激发了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净化美好心灵,评选活动中,同学们自觉地掀起了 “绿色带入教室”的活动,栽上一盆花、种上一棵草,装扮自已美好生活。今天,热爱绿色、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学校多年来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使全校师生环保素质得到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教育宣传蔚然成风,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环保监督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全校师生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形成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生动的环保教育局面。学校将在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一如既往地以满腔的热忱深入开展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努力开辟适合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进一步争取环保教育更高层次、更丰富的内涵、更好的品味,真正地为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充满绿色而努力。
第五篇:营造环境教育氛围 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论文提要:
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劣,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而幼儿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环保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既遥远又陌生的概念,他们无法将日常生活中自身接触到的事物与环保概念联系起来,因此,难以对他们实施环保行为的教育。而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环境创设,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与之渗透融合,则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废旧材料,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收集、作品的展示等方法构建环保特色环境,从而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姓名:周飞 教龄:5年
职务:幼教中心人事秘书 职称:幼儿园一级教师
地址:太仓市璜泾镇荣文路1号 邮编:224513 电话号码:1395761050
营造环境教育氛围 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看我园如何巧用废旧材料构建环保特色环境
【摘 要】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劣,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尤为重要。而幼儿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环保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既遥远又陌生的概念,他们无法将日常生活中自身接触到的事物与环保概念联系起来,因此,难以对他们实施环保行为的教育。而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环境创设,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与之渗透融合,则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废旧材料,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收集、作品的展示等方法构建环保特色环境,从而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幼儿 废旧材料 环保意识 环保环境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是一种“隐性课堂”,一个好的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向幼儿传输教育意图的途径,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发展的窗口。在活动的进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让环境推动活动的进程。我园就很好的借助了环保特色环境的这股力量,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具有环保特色的环境会使孩子们流连忘返,熏陶着孩子们的童心,孩子们在变废为宝中发现废旧材料的价值,学会爱护美的环境,创造美的环境。走进我园,你会发现处处彰显着全园师幼热爱家乡、保卫地球的坚定信念,只要留意里面的环境,你就能阅读出其中蕴藏的环保教育信息。
一、让环保环境孕育孩子保护环境的意识 1.多种材料,凸显废物利用的价值
我园地处江南水乡,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为我们的环保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条件。在环保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在材料的选择上,一是大量的选择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竹子、泥巴、芦苇、贝壳、螺丝等,让幼儿感受到这些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经过自己的巧手制作,即能变成一副美丽的风景图画。二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废旧物品,如饮料品、旧报纸、纸盒、果壳、毛线、蛋壳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丢弃的“生活垃圾”经过巧手改造,即能变成造型生动的艺术品。在制作上,我们精心构思,巧手制作,采用教师制作、幼儿制作、师幼合作、亲子制作等形式,一样样不起眼的废旧材料,变成了美丽的 “稻草灯笼”“贝壳鱼馆”“蛋壳画”“五彩毛线变变变”等系列作品,创设出了具有浓郁环保气息的环境特色。孩子们用自己的巧手改变着这些原本要被丢弃的废旧物品,让它们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在制作的过程中,环保意识也一点一滴地在孩子的心中发芽。2.主题墙饰,环保环境的名片
在主题墙饰的设置中,我们提倡利用多种废旧材料来进行创设。这些材料有着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动态和色彩。按照活动的进程,我们提供幼儿不同的材料,让孩子来创造,精心构思,创设具有环保特色的园本环境。
一楼大厅是“纸艺园地”,我们根据环保生成主题《纸是怎么来的》,将各种广告纸、平时用剩的各种彩纸的边角料、包过花束的包装纸、各种纸盒、零食盒,卷筒纸芯、一些胶带纸芯等,制作出各种纸的美丽造型,例如,利用广告纸不规则的色彩剪出了别具一格的窗花,给纸盒添上报纸撕的五官做成纸盒娃娃,在卷筒纸芯的外面用油画棒涂上漂亮的颜色,拼接在墙上,做成了五颜六色的汽车轮胎等。并制作了“纸是怎么来的”图谱,让孩子明白节约用纸就可以保护许多的树木,保护整个森林,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楼展现“农家风情”,幼儿将收集到的各种稻草、芦苇、麦秸等农村废旧自然材料,做成了“麦秸灯笼”“稻草花篮”,悬挂在走廊,好像缤纷的彩虹,“芦苇荡的风景”用芦苇装饰墙壁,展示了绿色环保的农村风貌。
三楼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班级环保风采:小班的塑料制品的妙用、中班的盒子的奇妙造型、大班的牙签拼贴画等,各种废旧材料经过每班幼儿的奇思妙想大改造,都变成了美丽的环保艺术品。过道中又布置着“有趣的纸艺坊”、“稻草创作坊”“废旧材料加工厂”等幼儿活动区域,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班级过道、墙面、自然角、和活动区域环境中,既体现着班级主题教育的轨迹,又随处感受到旧物改造、废物利用的环保气息,在这凸显浓郁环保理念的环境中,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了欣赏力、创造力、想象力,而且孕育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3.活动区域,每一个角落弥漫变废为宝的气息
为了更好的体现环保特色,我们在不同的区域里提供各种废旧材料,让幼儿以区域活动为形式来操作废旧材料。由于墙面布置引发了幼儿对于废旧材料的关注,孩子们就会有目的的留意家中被大人扔弃的废品,他们会自觉地根据老师的要求把干净的废旧材料带来,我们根据区域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让幼儿来动手摆弄。比如小班在“包糖果”区域,幼儿用废旧的泡沫、吃剩的糖纸重新包装好,喂给大嘴巴和小嘴巴吃;中班在编织区,采用收集一些废旧纸箱、鞋盒、废品盒进行剪切成长城的形状,在利用旧毛线和丝带让幼儿在盒子上学编织,可以编织成各式各样的围巾、编织品;大班幼儿在变废为宝区,用带来的多种废品(各种纸盒、瓶盖、树叶、果壳、废光盘、纽扣、布、旧报纸等)进行制作,有的幼儿用干花、干草制作了贺卡,用“开心果”壳做成了项链,有的用贝壳、树叶粘成一幅装饰画等。
我们还结合主题活动内容,对活动区的环境进行创设,在区域中渗透环保教育信息。例如在大班《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各种民族服饰并收集身边一些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包装袋、塑料袋、装饰品、旧花布等废旧材料,我们创设了“民族服饰加工厂”;中班在主题《大树和小花》中,我们结合园内环境创设了“我爱大树和小花”的自然区,让幼儿领养自己心爱的大树或小花,在给它们浇水、观察它们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小班孩子在开展“美丽的秋天”的主题活动后,把捡到的落叶带回教室,创设了“树叶变变变”的活动区„„ 总之,幼儿通过操作使用这些废旧材料,对废旧材料的材质特点有了更直接的了解,使幼儿萌芽状态的环保意识逐渐上升为认知性的环保意识,激发了孩子想要认识了解废旧材料的欲望,为将来的环保意识转变成有意识的环保行为打下基础。
二、让环保环境成为增强孩子环保意识的关键 1.废旧材料的收集——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源泉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能激发好奇心、主动尝试的愿望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到废旧材料的收集中,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能让它变得有用,从而让孩子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自主收集材料对幼儿而言,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尤其是废旧材料在生活中随手可得,很容易收集到。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妈妈要把吃完饼干的盒子扔掉,孩子急忙阻拦,并一本正经的放到抽屉里。妈妈看到一抽屉的废旧盒子就问:“宝贝,你收集这么多的废旧物品干什么?”她很自豪的说:“这些盒子很有用的哦,我能用盒子做汽车和相框呢!” 家长也肯定的表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于周围事物的关心度,还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品质。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就像一条长河,废旧材料的收集则是这条长河的源头,在幼儿亲身参与废旧材料的收集、提供、筛选中,他们已经迈出了环保的第一步。
2.环保作品展示——巩固幼儿环保意识的关键
在废旧材料的收集,制作中,诞生了一件件环保作品,有些可以用来当玩具,有些可以用来装饰,每一个作品都是那么富有童趣,富有生机。好的作品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探索,吸取更多有益的经验,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作品制作,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环保意识。于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作品展示活动。Ⅰ.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展示
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师们有意识地将幼儿的环保作品融入到其中,让其与教学活动结合,在活动中进行展示,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在语言活动中,我将幼儿制作的环保作品——花生壳涂色后粘贴成的故事画面运用于其中,让幼儿大胆想象讲述;在艺术活动中,让孩子们穿上自己用碟片、塑料纸做的衣服随音乐翩翩起舞;在健康活动中,我们用饮料罐制作成“梅花桩”,供幼儿练习跳跃„„这些作品让平时的教学活动充满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变废为宝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更加愿意参与到这样的环保行动中。Ⅱ.园部小巧手作品展
好的环保作品,不但要让自己班的孩子欣赏、了解,同时也要让更多的孩子来分享,来了解变废为宝的意义。因此,我们将幼儿制作的环保作品在整个幼儿园内进行了展示,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有趣、生动的作品,难以想象只是利用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他们在一旁讨论着:“哇,你看,小瓶盖做的五子棋!”“稻草编的花篮好美啊!”“看,旺仔罐子做的坦克,我也要回去做一辆!” „„这样的展示活动,让更多的孩子知道了废旧材料的使用价值,也激发了他们收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创作欲望。
三、让环保环境成为互动合作的空间
人和环境并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他们都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性能。环境的潜能只有特定的行为使之实现之后才能起作用。影响幼儿发展的是幼儿和环境彼此交互的因素,而要使环保环境的潜能出现,就必须营造环境的教育氛围,让儿童与环境进行和谐互动。1.我来露一手——利用废旧材料开展环保特色活动
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能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真正成为环境的活动者、参与者。同时教师的巧妙引导,又使教师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在我们开展的一系列环保特色活动中,教师大大提倡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鼓励幼儿大担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各种变废为宝的环保特色活动中“小露一手”。例如,我们开辟了专用活动室“纸浆工作室”,鼓励幼儿与家长收集废旧纸张,通过将旧纸张撕碎放入水中——纸在水中浸泡后拿捣碎成纸浆——给纸浆上色——画出纸浆作品的轮廓——用彩色的纸浆装饰等步骤,一幅幅漂亮的纸浆作品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纸浆海底世界、纸浆动物„„孩子们把这些趣意盎然的作品布置在环保橱窗中,为我们的环保环境再添风采。从收集废旧纸张——制作纸浆作品——利用纸浆作品布置环境,在这整个过程中,都是孩子在找,在做,在出主意,教师给他们一些提示和鼓励,并组织活动的进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幼儿与环保环境之间的互动,环保意识的主观能动也得到了增强。2.亲亲一家人——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的环保理念得到提升,必然有助于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经常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亲子活动、等方法,家园联手开展一系列的“变废为宝”活动。如在“亲子环保时装秀”的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一起精心构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一次性塑料桌布做出梦幻的服装,塑料袋、废弃的皱纹纸成了别致的披风,而树叶和柳树枝围在腰间成了装饰„„各种不起眼的废弃材料,经过家长与孩子们的巧手设计,成了一件件让人惊叹的时装。这样的亲子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还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家长的参与也帮助幼儿获得了相应的环保技能,有助于幼儿环保习惯的养成以及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形成。
此外,我们还结合“世界环境日”、“ 世界水日”“植树节”等特殊的节日,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我们的家长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地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真正意义上做到,让环保环境在幼儿、教师、家长之间成为互动合作的空间。结束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我园在环保特色环境的建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渐渐形成了本园的特色:环保的区域环境,环保的活动材料、环保的活动内容。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在继续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营造环保环境的基础上,挖掘更多有效的环保教育方法,为幼儿环保意识的生根发芽提供良好的土壤。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胡彬,许芊芊.利用幼儿园自然环境养成幼儿的环保行为.学前教育研究。2006.12 3.陆华英.浅议幼儿园环保教育.中国教育文摘.2007.4 4彭菊香.浅谈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8 5.江秀霞.给孩子一个绿色的梦.华夏教育.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