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时间:2019-05-13 19:5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第一篇: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课程总目标。

1.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和生活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一、学期课程总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3.培养孩子们的和平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学习,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5.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鼓励他们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教的六年级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求知欲较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但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不良习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四.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分析.1.综合性。

本册教材共设五个单元,每一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开放性。

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开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烦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4.形式活泼。

教材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采用对话式的儿童语言,富有亲切感。

五.教学措施。

1. 积极转变观念。

(1)、要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及时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以便及时地、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4)、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注意整体把握。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尽力挖掘活动空间,从更多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尽可能地体现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朋友。

六.减负提质措施。

1.为了让孩子们轻松而又愉快的学到知识,增强能力,我在课堂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

2.不布置呆板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去读报、上网查资料、做社会小调查等,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七.潜能生转化措施。

针对部分潜能生,本学期需对他们注以更多的爱心和关心,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加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督促和指导,让他们自信而健康地成长。另外我将多注意这些孩子接触外界的情况,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地引导。

八.评价措施。

本学期将采取平时评分制和期末考核制相结合,而不是靠一张试卷定成绩,而且重在平时的学习情况及完成作业、处理问题的情况。再结合家长及同学们的评价情况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评价。

九. 环境教育。

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

十. 教学安排。

周次 课题

第一、二、三周 第一单元

第四——八周 第二单元

第九——十一周 第三单元

第十二——十五周 第四单元

第十六——十八周 第五单元

第十九周 复习

第二十周 考试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军营小学曾齐卉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39人,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六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合作。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小,只能做小事;许多人合作起来力量大,可以做大事,懂得对手也是朋友,在我们的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中竞争和合作无处不在,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在赛场上、在活动中合作,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让学生了解在合作中遇到矛盾怎样处理。

简单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感受新时代,给人民带来的新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从小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初步了解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热爱地球,懂得地球是人类耐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做破坏环境的事。

学会感激。懂得学会了感激,就拥有了快乐与幸福,学会感激亲人、朋友、老师及身边的人。教育学生学习名人与科学家,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

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四)教学进度

1《齐心真好》2课时

2《对手也是朋友》2课时

3《让我们荡起双桨》2课时

4《新时代,新生活》2课时

5《从“东方红”到“神舟”》2课时

6《春天的故事》2课时

7《光辉的瞬间》2课时

8《我为祖国绘蓝图》2课时

9《和平,我们共同的愿望》2课时

10《战争,人类的灾难》2课时

11《让世界沐浴和平的阳光》2课时

12《地球生命的摇篮》2课时

13《大自然的诉说》2课时

14《地球累了》2课时

15《守望碧水蓝天》2课时

16《小小少年》2课时

17《我有一个梦》2课时

18《明天不遥远》2课时

期末复习1课时

期末考试1课时

2011年2月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18人,学生思想纯洁,学习态度好,上进心都很强,爱学习、爱劳动,是个优秀的班集体。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单元,即学会合作、祖国,我为你自豪、放飞和平鸽、只有一个地球、我的未来不是梦。

主题文: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其作用相对灵活。

情景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对话,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课外收集相关的资料。

3、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加深对知识和生活的体验。

4、充分发掘课本资源,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王明韬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C218班和C220班《品德与社会》,班级人数C218--60人,C220--63人,学生主要来源是农民工子女,素质相对较差,行为习惯相对欠佳,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艰苦,社会环境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知识面不宽,老师教学负担相应较重。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会合作”三课书,强调培养合作的重要性和怎样去合作的方法,第二单元“祖国 我为你自豪”五课书,通过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第三单元“放飞和平鸽” 三课书,告诉我们和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第四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四课书,告诉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第五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三课书,告诉我们对未来要充满希望。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五个单元各有相应的重点难点。第一单元“学会合作”两课书的重点难点是:怎么去合作? 第二单元“祖国 我为你自豪”五课书的重点难点是:怎样才是爱祖国? 第三单元“放飞和平鸽” 三课书的重点难点是:和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第四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四课书的重点难点是:怎样保护地球? 第五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三课书的重点难点是:为什么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四、教学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打算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充分抓住新教材的特点,根据新教材教学内容多、教学容量大、教材内容活、课时要求高、内容跳跃大的种种特点,采取主动钻研教材、加强自身修养、大量获取信息材料、力争教学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六个字,这是总的指导思想。

2、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思考。

3、兼顾学生个别差异,关注两头。

4、作好课前准备,积极与班级老师配合,搞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开展相关活动。

5、做好作业与练习,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进度及安排:

齐心真好 2对手也是朋友 2让我们荡起双浆 2新时代,新生活 2春天的故事 2从“东方红”到“神舟” 2光辉的瞬间 2我为祖国绘蓝图 2和平,我们共同的愿望 2战争,人类的灾难 2让世界沐浴和平的阳光 2 地球,生命的摇篮 2大自然的诉说 2地球累了 2守望碧水蓝天 2小小少年 2我有一个梦 2明天不遥远 2复习2测试2

2013年2月27日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从发展阶段来看,六年级下学期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而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非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基础。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生活和学习,具备了一些生活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比以前更为丰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都已经到了一个比以前高的状态,这个时期的学生,向着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目标更加迈进了。

二、教材分析

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我们的统一认识是:《品德与社会》不是《思想品德》和《社会》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地融合。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最高的年级,六年级的教材在编写时不但要和前面的教材做好衔接,也要为接下来的初中阶段做必要的准备,教学内容在五年级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与延伸,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六年级的教材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祖国与世界的认知,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做了必要的准备。

教材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知识方面的编写目标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这些方面: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4、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三、教学注意点:

1、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师用书。

2、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同样的教材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则更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质,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好伙伴和引路人。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能以自己的一片真诚的爱心,不断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真、善、美。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者应当并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以往经常容易被忽略。我们要告别一言堂,把课堂时间给学生。依托教材,让学生与教师展开良好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亲身的体验中锻炼能力,学习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4、开拓新的学习空间

重视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如少年宫、图书馆、社区等等,都是学习的好场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不是仅仅在课堂内就可以完全习得的,而是在全部的生活中得来的。教师要积极开拓新的学习空间,做到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全方位地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载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doc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放眼看世界、珍爱和平生活、只有一个地球。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视野的全球化,主要......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模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培养与训练,他们大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且生活在幸福和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安长峰 一、教材分析 本册的第一单元是放眼看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三课: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与世界同行。着重介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计划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计划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册教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