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9:2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中小学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取得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不知道人应当怎样活着。一些青少在对共产党不了解,不知道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一个小学学生回答说:“共产党是打仗的”,“新中国是从旧社会来的,当问到共产党的诞生日、新中国成立时间及新中国开国领袖是谁等问题时,几个六年级学生都回答不上来。有些六年级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理想。有的说:“理想就是钱,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连学都上不成”。有的青年职工说:“现在讲理想有什么用,许多当大官的都贪污、胡来,他们都是共产党还给我们讲什么理想”。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认真、不遵守校纪校规,有些社会青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社区干部谈到这部分人,都感头痛。

二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

有些小学校,口头上讲重视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实际上智育至上,德育“搭称”,德育教育安排不具体,甚至没有计划,德育教研室空有其名,不抓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的老师不能完整地讲出党的教育方针。在走访中,没有一个学校把教育方针完整地写在醒目地方。给学生发的思想品德课辅助教材如《走进新世纪》、《党的知识学习问答》等,内容很好,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但教师不教,学生不看。

三是城市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讲吃讲穿,大手大脚,抽烟喝酒,过生日互相请客送礼,不愿参加义务劳动,在家一切由父母代劳。他们还讲“艰苦奋斗是过去的事,现在富了,不吃好、穿好,是不文明,别人看不起。”

四是不良社会环境严重影响青少年成长。算卦、看相公开摆上街头,大街小巷麻将、挖坑、赌博声声人耳,随处可见,丧事、婚事等大操大办等等,都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二、产生原因

一是教育者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抓智育是硬任务,德育教育成果难以看见,是软任务;“升学率”是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学生分数高低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了行动上的随意性,出了问题抓一抓,没有问题就不管。教师常讲“工作做得再好,升学率低就不是好教师”!学生也讲:“好事做了一大堆,考不上学校谁管你!”

二是德育工作缺乏持续性、扎实性。学校出了问题,上面来人检查,这才想起德育教育,大讲“要提高认识”,“要加强领导“,“要采取有力措施”,但计划很不具体,都是理论的、空洞的,没有实施、检查、落实的办法,过后仍是老一套。没有钢性规定,没有好的载体,确保德育教育持续、扎实、深人地开展。

三是教育方法简单、生硬,训斥、体罚和变相体罚,缺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耐心。如有些教师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当面训斥、撕掉作业本、不准进教室、罚站、拧耳朵、动不动叫家长,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使其产生逆反心里,破罐子破摔。

四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三种类型:其一,溺爱型。视孩子若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尽量满足,使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难以自力、自强,难以溶入社会。其二,严厉型。望子成龙心切,以分数为标尺,成绩差则动辄打骂,孩子受不了就”上梁山”,离家出走。其三,放任型。借口工作忙、顾不上,不加强教育,使孩于我行我素,不服管教。有些家庭父母不和、吵嘴打架,孩子感到家里不温暖,不愿在家里,便结交哥们,寻求快乐,而误人歧途,不能自拔。

在是社会上不良文化及丑恶现象对孩子影响大,使他们没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织金县街街都有网吧,但没有一个青少年活动场所,没有文化室、图书楼,全县小学、初中没有一个有图书室,学生节假日无处去玩。腐败现象对孩子也有影响,有些学生为了当班长、小组长,甚至为了调一个好座位,也要给老师送钱、送物。

三、采取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要解决上述存在问题,铲除其根源,关键还是要从加强宣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抓起,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氛围,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动员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全方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好事、办实事。从关工委角度讲,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要完善和健全学校关工委组织机构。学校有了关工委组织,就能配合学校更好地做教育青少年工作。目前,我县各中小学校都组建了关教组织。我校由陈昌银校长担任学校关工委主任,县关工委领导为指导员,离退休老同志为关工委副主任,在学校下设关教工作组,由“五老”和教师担任组长和辅导员,在节假日开展各种帮教活动。

二是组建、完善家长学校,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架起桥梁。我校在组建学校关工委的同时,还组建了家长学校,请“五老”作辅导员。我校强化家庭教育,几年来坚持做到“八个一”: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作一次家教知识辅导报告,进行一次家长教子经验交流,每年召开一次家教研讨会,办好一个家教论坛专栏,每学期评选一次文明家长,每学期作一次法律知识报告,作一次环保和交通安全知识报告。这样做,既能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又能使家长和学校、关工委老同志结合起来,便于在节假日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文娱、体育、公益劳动、关爱敬老等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

三是依托社会教育机制,创建德育教育基地,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关工委与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社会教育机构共同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形成校内校外、多层面、多角度教育机制,使青少年校外活动更加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

四是各级关工委配合学校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县关工委领导同志,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理想前途、爱党爱国教育,要求学生从小做起,把远大理想同当前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我县关工委每年3月结合学雷锋,配合学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行为规范生”活动;7月,结合党的生日,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或演讲比赛活动;9月结合新学年开始,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10月,结合国庆,开展爱国主义讲演活动。织金县古有“三名”。即名人、名酒、名洞的历史。县关工委配合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这些名胜之地,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学校还建有荣誉室,各种荣誉陈列其中,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我以校为荣,校荣我自豪,我为学校添光彩”活动,以上这些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全面素质,都起到了很好作用。

五是农村关工委,大力开展“三校、三室、三队”等阵地创建活动,把青年人组织起来,吸引过来,开展“学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等各种大手拉小手活动等。同时,要特别关爱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多给他们办实事、好事。如;帮助特困生免费人学;帮助辍学的劝其上学,读完义务教育;发动“五老”动员社会各界捐物捐款,改造学校危房,帮助患有大病而无钱治疗的青少年看病等。

六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逐步克服应试教育蔽端,不能以升学率高低评价一个学校,一个教师,也不能以分数高低评价一个学生,应在德育为首的前提下,看全面素质。各级政府要向群众大力宣传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育人环境;每年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治理,取缔不良网吧、黄色书摊、严厉打击损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严禁在公开场合打麻将、挖坑、赌博等活动;铲除算卦、看相、装神弄鬼搞封建迷信及反科学的不良现象等。

织金县山脚小学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第二篇:关工委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工委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工委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

去年,我们接到省关工委关于青少年教育等几个问题的调查通知后,立即召开市关工委主任会组织学习讨论,研究了贯彻办法,并将《通知》和我们的安排意见下发各县(市)关工委,随后由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本好范文星浩同志带领伍定川、齐向东、王伟志等

秘书处同志分两次对8个县(市、区)进行调查。其他3县(市)因抗洪救灾紧张,未能成行。现将调查情况分两个问题反映如下。

青少年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在合阳、大荔、蒲城、临渭、白水、韩城等县(市、区),我们侧重了解目前青少年教育现状及对策。总的看,近年来,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中小学校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取得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不知道人应当怎样活着。一些青少在对共产党不了解,不知道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临渭区一个初中学生回答说:“共产党是打仗的”,“新中国是从旧社会来的,当问到共产党的诞生日、新中国成立时间及新中国开国领袖是谁等问题时,几个六年级学生都回答不上来。有些初中生不知道什么叫理想。有的说:“理想就是钱,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连学都上不成”。有的青年职工说:“现在讲理想有什么用,许多当大官的都贪污、胡来,他们都是共产党还给我们讲什么理想”。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认真、不遵守校纪校规,有些社会青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社区干部谈到这部分人,都感头痛。

二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有些中小学校,口头上讲重视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实际上智育至上,德育“搭称”,德育教育安排不具体,甚至没有计划,德育教研室空有其名,不抓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的老师不能完整地讲出党的教育方针。在走访中,没有一个学校把教育方针完整地写在醒目地方。给学生发的政治课辅助教材如《走进新世纪》、《党的知识学习问答》等,内容很好,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但教师不教,学生不看。

三是城市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讲吃讲穿,大手大脚,抽烟喝酒,过生日互相请客送礼,不愿参加义务劳动,在家一切由父母代劳。他们还讲“艰苦奋斗是过去的事,现在富了,不吃好、穿好,是不文明,别人看不起。”

四是不良社会环境严重影响青少年成长。算卦、看相公开摆上街头,大街小巷麻将、挖坑、赌博声声人耳,随处可见,丧事、婚事等大操大办等等,都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二、产生原因

一是教育者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抓智育是硬任务,德育教育成果难以看见,是软任务;“升学率”是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学生分数高低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了行动上的随意性,出了问题抓一抓,没有问题就不管。教师常讲“工作做得再好,升学率低就不是好教师”!学生也讲:“好事做了一大堆,考不上学校谁管你!”

二是德育工作缺乏持续性、扎实性。学校出了问题,上面来人检查,这才想起德育教育,大讲“要提高认识”,“要加强领导“,“要采取有力措施”,但计划很不具体,都是理论的、空洞的,没有实施、检查、落实的办法,过后仍是老一套。没有钢性规定,没有好的载体,确保德育教育持续、扎实、深人地开展。

三是教育方法简单、生硬,训斥、体罚和变相体罚,缺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耐心。如有些教师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当面训斥、撕掉作业本、不准进教室、罚站、拧耳朵、动不动叫家长,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使其产生逆反心里,破罐子破摔。

四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三种类型:其一,溺爱型。视孩子若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尽量满足,使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难以自力、自强,难以溶入社会。其二,严厉型。望子成龙心切,以分数为标尺,成绩差则动辄打骂,孩子受不了就”上梁山”,离家出走。其三,放任型。借口工作忙、顾不上,不加强教育,使孩于我行我素,不服管教。有些家庭父母不和、吵嘴打架,孩子感到家里不温暖,不愿在家里,便结交哥们,寻求快乐,而误人歧途,不能自拔。

在是社会上不良文化及丑恶现象对孩子影响大,使他们没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合阳县街街都有网吧,但没有一个青少年活动场所,没有文化室、图书楼,全县小学、初中没有一个有图书室,学生节假日无处去玩。腐败现象对孩子也有影响,有些学生为了当班长、小组长,甚至为了调一个好座位,也要给老师送钱、送物。

三、采取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要解决上述存在问题,铲除其根源,关键还是要从加强宣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抓起,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氛围,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动员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全方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好事、办实事。从关工委角度讲,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要完善和健全学校关工委组织机构。学校有了关工委组织,就能配合学校更好地做

教育青少年工作。目前,我市各中小学校都组建了关教组织,有的还以学区为中心组建了学区关教工作网络。大荔县城关中心小学,由好范文校长担任学区关工委主任,县、镇关工委领导为指导员,聘请学区三个村的村长和三大居委会主任担任学区关工委名誉主任,离退休老同志为关工委副主任,在学区下设6个关教工作组,由“五老”和教师担任组长和辅导员,在节假日开展各种帮教活动。蒲城县实验中学学区关工委,在区内村、组、楼、院成立了10个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关教小组,有的老同志还在家里办起了辅导站,使关教活动深入到最基层。

二是组建、完善家长学校,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架起桥梁。临渭区南塘小学、蒲城县城关小学、合阳县南街小学,在组建学区关工委的同时,还组建了家长学校总校及村上分校,请“五老”作辅导员。白水县东凤小学强化家庭教育,几年来坚持做到“八个一”: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作一次家教知识辅导报告,进行一次家长教子经验交流,每年召开一次家教研讨会,办好一个家教论坛专栏,每学期评选一次文明家长,每学期作一次法律知识报告,作一次环保和交通安全知识报告。这样做,既能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又能使家长和学校、关工委老同志结合起来,便于在节假日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文娱、体育、公益劳动、关爱敬老等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

三是依托社会教育机制,创建德育教育基地,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韩城市学巷小学关工委与市烈士陵园、博物馆、司马迁祠、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等社会教育机构共同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蒲城县实验中学以杨虎城故居、王鼎故居、县博物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作为校外教育基地。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同市交警队共建交通安全学校,在解放军高塘培训基地,渭华起义纪念馆、渭南福利院,双王养猪抓场、泷河植物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基地筹,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形成校内校外、多层面、多角度教育机制,使青少年校外活动更加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

四是各级关工委配合学校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大荔县石槽乡关工委团主任林岚同志,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向乡初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理想前途、爱党爱国教育,要求学生从小做起,把远大理想同当前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临渭区育红初级中学关工委每年3月结合学雷锋,配合学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行为规范生”活动;7月,结合党的生日,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或演讲比赛活动;9月结合新学年开始,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10月,结合国庆,开展爱国主义讲演活动。白水县古有“四圣”。即仓颌造字、蔡伦造纸、杜康造酒、雷公造碗的历史。该县城关东风小学关工委配合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这些名胜之地,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学校还建有荣誉室,各种荣誉陈列其中,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我以校为荣,校荣我自豪,我为学校添光彩”活动,以上这些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全面素质,都起到了很好作用。

五是农村关工委,大力开展“三校、三室、三队”等阵地创建活动,把青年人组织起来,吸引过来,开展“学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等各种大手拉小手活动等。同时,要特别关爱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多给他们办实事、好事。如;帮助特困生免费人学;帮助辍学的劝其上学,读完义务教育;发动“五老”动员社会各界捐物捐款,改造学校危房,帮助患有大病而无钱治疗的青少年看病等。

六是建议教育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逐步克服应试教育蔽端,不能以升学率高低评价一个学校,一个教师,也不能以分数高低评价一个学生,应在德育为首的前提下,看全面素质。各级政府要向群众大力宣传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育人环境;每年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治理,取缔不良网吧、黄色书摊、严厉打击损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严禁在公开场合打麻将、挖坑、赌博等活动;铲除算卦、看相、装神弄鬼搞封建迷信及反科学的不良现象等。

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其解决的途径

在大荔、蒲城、澄城三县,我们着重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大荔县反映,去年14-16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与上年同比增加了20%,其中犯罪的青少年多数是辍学、失学的。三个县青年犯罪有几个共同点:

一是年龄低化,辍学作恶。大荔苏村乡初中15岁辍学少年XXX,纠集5个同龄失学生,手持刀子、匕首、棍棒,沿路抢劫出租车司机钱物;城区失学少年白XX,16岁,辍学第4天,便纠集3个同龄辍学少年,夜间翻墙入院,持菜刀、匕首杀人,抢劫钱物。

二是由单个型向团伙型演变。大荔城区少年张XX,16岁,辍学在家,在网吧与澄城、蒲城两个同龄人相识,进而勾结一起,无所事事,梦想发大财,大白天用刀子在县中心电视塔周围公开抢人财物。失学少年孙XX在辍学第4天,就与其他三个同龄人抱团结伙,在汽车站公开对两名少女进行抢劫。

三是胆大妄为,手段残忍。朝邑镇大寨子失学青年张XX,石XX,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去年夏季将一出租车骗到城外,杀死女司机。抢去手机、首饰等价值3万余元的财物。然后对尸体进行奸污,手段残忍,情节十分恶劣。

四是辍学是因,上网是害.犯罪是果。这三个县的犯罪青少年,都是辍学、失学的。都是迷恋网吧的。当审问这些少年时,他们都说从网上学来的色倩、暴力。他们不学法、不懂法。蒲城县一学生为上网不择手段,以大欺小,以强欺弱,诈骗小学生200元钱。还有一学生为上网偷自行车、卖自行车。蒲城一女学生XXX,因上网进行“网恋”,寒假背着家长去兰州会男友,虽安全归来,但对家长造成很大的精神伤害。学生王Xx,原来物理在班上是第一。因上网荒废学业,经常旷课,成绩下降。家长为了挽救孩子,停止生意,明接暗送,陪同上学,一陪就是三年。

针对上述情况,三个县的关工委共同认为,要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要最大限度地控制辍学、失学。建议学校要改变“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教学思想,教师不能只爱成绩好的学生,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学校不可因学生成绩差而被拒之校外。对于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子女失学、辍学,父母又不加管教的,要追究家长责任;对于家庭困难的、上不起学的,政府、关工委要尽量帮助,减免学费,让其继续学习。在这方面,三县的关工委都做了大量工作,帮助了一大批辍学、失学青少年重返校园。

(2)要净化文化市场,特别是要取缔一些违法经营的网吧。他们建议文化、公安、工商部门联合行动,齐抓共管,不能一家管发证,一家管收费,一家管执法,更不能一家开红灯,一家开绿灯,一家当保护伞,使违规网吧得以长期存在。要分街建立网吧管理责任制,一段一段管,一家一家查,发现问题,严加追究。各级关工委可以组织老年志愿者,由政府或关工委发监督证,进行民主监督或执法监督。

(3)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三个县关工委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他们都配合有关部门,给每个学校配置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教育辅导员、报告员,使其经常给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抵制违法行为。大荔县关工委还深入大墙内,帮教失足青少年。他们采取作报告、个别走访、写信、赠书、赠物的方法,使其改过自新。他们先后向2000多名本县犯罪青少年做过报告,其中50名青年通过帮教,走上新生路,有的参了军,有的参加了工作,还有的上了重点大学。澄城县关工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组成帮教团前往莲花寺监狱对该县服刑青少年进行帮教,通过文艺活动、大会教育、小会谈心、个别走访、表扬鼓励等方式,使服刑青少年深受教育,效果很好。长刑犯竟相立功,争取减刑,短刑犯努力改造,争取早日获释重新做人。我市其他县(市)也在法制教育方面采取了很多好办法。如:白水县关工委在东风小学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和“两法两制”,教师“八不准”,提高教师执法水平。该校还开设了法制课,每两周一节,每学期法制辅导员作两次法律报告,提高学生从小知法、懂法,自觉养成遵纪守法习惯,减少违法,防止犯罪。韩城市关工委配合一中除了采取法律宣传、法制报告、法律常识竞赛教育,还在政治课中让学生分析、判断案例,并在学生中开展“摸拟法庭”活动,强化法制教育过程中体验教育,收效颇佳,也深受学生欢迎。

(4)警示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好举措。蒲城县关工委与有关部门配合,近年来在中小学校开展警示教育5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8万多人次,受教育家长2万多人次,效果很好。他们挑了4-6名少年犯或劳教学员,由原单位带队,到各学校巡回演讲,典型案例有《都是金钱惹的祸》、《电子游戏机害了我》、《警惕!不要被狐朋狗友诱惑》、《我憎恨那可怕的录相》、《一时冲动酿成终生遗憾》等。警示教育在该县收到良好效果:一是提高了中小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城关镇初中学生安赞军,原来和同学打架吃了亏,曾扬有要用刀子捅死对方。警示大会后,思想上震动大、教育深,打消了报复念头。蒲城中学学生许保亮,过去受打架,现在不打架了。还主动向学校反映打架苗头,及时制止了一次群架发生。二是进一步落实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促进了养成教育。城关镇在镇小学按照《小学生行为规范》,坚持不懈地开展“五个一养成训练”和“礼仪常规”教育,学生的文明习惯、学校的校风校纪明显好转。尧山中学深入开展“学雷锋、育新人,青年志愿者活动”,上学期做好人好事400余次,收到感谢信40余封,锦旗两面。三是促进了“两法合格学校”和“示范学校”活动深人开展。孙镇中学、陈庄中学等普遍重视平安校园建设,提高了“平安校园”水平。尧山中学还同县政法委、司法局、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对学校周边的“三吧”、“书摊”、“碟屋”、“赌场“进行了清理,错毁、收缴了一批黄色光盘、书籍,使学校周边环境得到了净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在和各县(市)关工委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依德治国、依法治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在这两方面的教育中,关工委老同志有很大的优势,可做的工作不少。只要我们把离退休中的教育界、司法、公安、法院、纪检等部门的同志吸收进来,组织起来开展工作,坚持不懈、持之一恒,久而久之,就能在两个教育中收到很大成效,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一定会大批涌现。

第三篇: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

社会工作06级薛静2006441475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特点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犯罪年龄低龄化。据统计,某地区1998年以来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13.5%。二是犯罪类型多元化。青少年犯罪类型越来越多,主要有盗窃、抢劫、伤害、敲诈。此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犯罪手段成人化。十几岁的孩子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后伪造现场,一些从报刊影视上学到的反侦查手段被频频使用,使得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了明显的成人化、智能化特点。四是犯罪方式团伙化。据统计,60%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

1、渴望独立的心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一些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6、17、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20至25岁,犯罪人数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13岁至20岁这个年龄段非常关键,如果引导不好,很可能酿成终生悲刷。经分析,有几种心理在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意气心理、报复心理、利己心理。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 1

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部分青少年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交友不慎,很容易被人利用。

2、少数青少年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3、少数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二)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1)、家长教育方法不好。一种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第二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毒打,甚至赶出家门。(2)、家长监护不力。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3)、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4)、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5)、有的家长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主动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一旦孩子出事,就把发生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2、学校教育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二是学校监管不力。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够,和治安等有关部门沟通少,其结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脱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起不到防微杜渐作用。三是学校法制、思想道德教育不够,课时少,且形式呆板、效果差。四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轻则讽刺挖苦、状告家长,重则打骂、赶出教室,致使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3、社会诱因的侵蚀。(1)、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有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特别是音响制品和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有些网吧的业主还利用各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网,并给买烟、买食品、开夜场等,致使他们“乐不思蜀”,学习没心思,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成瘾者就如同吸毒一样,对孩子的身体、精神造成严重损害。他们上网的钱是有限的,没有了钱,有的向家里人要,有的就去偷,去抢。据调查,违法青少年,绝大部分是游戏迷。(2)、我县缺少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课余时间无处可去。(3)、少数学生在外租房,造成学校、家长监管失控,极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1.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自尊、自爱、自重,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或者制止犯罪。

2.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道德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开展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如观看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戏剧、文艺演出、举办法制报告会,搞好警校共建等。

3.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不仅要把教育子女作为一种家庭私事看待,更要把子女教育与国家、社会利益联系起来。在家庭环境中,不仅要有严教善教的家教,还需有文化、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强的好父母。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的犯罪的因素和条件。

4.社会各界都要自觉地参与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要严格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要深入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方法。因此,法制教育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又重视法律意识、情感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行为实践。而且充分认识法律制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及家庭各方面的配合。

第四篇:流浪乞讨青少年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流浪乞讨青少年问题调查报告 班级:11级会计2班姓名:张慧慧学号:110503080221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教育及自身等方面原因,部分青少年离家外出,有一部分人员在城市居无定所、四处游走,逐步成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据统计,今年我市救助流浪乞讨青少年2553名,其中男性1556名,占61%,女性997名,占39%;6岁以下247名,6-14岁584名,14-18岁426名,18-25岁1296名。现针对流浪乞讨青少年的特点、流浪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流浪乞讨青少年的特点

(一)来源地区:流浪乞讨青少年的来源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大部分是从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据统计表明,有90%以上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是来自农村地区。流浪乞讨青少年性别比例呈现男性居多,占61%,女性相对较少,占39%。流浪乞讨青少年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4(含)-18岁和18(含)-25岁,6岁以下和6(含)-14岁两个年龄段的人数均相对较少。处于14(含)-2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与年龄更小的儿童相比,有了一定的自理与自立能力,所以在流浪乞讨青少年中占有更高的比例。

(二)受教育状况:流浪乞讨青少年文化构成中只有60%左右受过初中教育,有35%左右只上过小学,还有一部分根本就没上过学,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

(三)生活状况:流浪乞讨青少年维持生活的主要方式是捡垃圾、乞讨、做廉价小工、卖艺卖物等。他们浪迹街头,居无定所,衣衫褴褛,没有家人照顾和保护,没有起码的吃、住、卫生条件和医疗、安全保障,享受不到义务教育和计划免疫。流浪乞讨青少年中的儿童大部分是以乞讨为主要谋生手段,但有95%以上流浪儿童的乞讨是假的,是受不法分子指使和利用,进行“职业化”乞讨;还有极少一部分是因为随父母外出务工遭遇某种重大变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没有能力返回家乡,又不知道及时到救助机构求助而流落街头乞讨。

(四)违法犯罪状况:流浪乞讨青少年心理普遍存在缺失感,认为社会不公平,对社会产生埋怨情绪,特别是长期生活在街头的儿童。生活在街头的儿童极

易受到身体上的虐待,女童和残疾儿童尤其如此。有些儿童甚至被人故意致残,然后强迫其去乞讨;还有的由于讨不到足够的钱,无法让操纵者满意,就可能要挨打。为生存所迫,他们学会了撒谎、欺骗及偷盗等。他们在情感方面常常情绪低落,几乎没有自尊心,不信任或仇恨成年人,怨恨社会。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本来正常的心理出现了诸多缺陷,如性格孤僻、自闭、自私、戒备心理强、自卑等。因此,流浪乞讨青少年犯罪几率较大。

(五)接受救助状况:虽然民政部门作为流浪乞讨青少年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的牵头单位,在火车站、市区繁华地带和重点街道建立救助站、日间庇护所和宣传场所,但是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流浪乞讨者没有接受到救助。

二、流浪乞讨原因

(一)社会原因。在我国的贫困地区中,多数家庭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在农闲或者遇到自然灾害时,家长就带子女或者单独让子女外出务工。贫困儿童的盲目外流,又无法获得稳定就业,造成一些青少年衣食无着而流落街头。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流浪乞讨青少年社会保障机制,尤其是在一些困难地区,根本就没有安置渠道和条件。对于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来说,当其家庭遭受巨大变故,失去监护人的监护时,生活上会立即失去依托。而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无法为这一部分的儿童提供有效的救助,造成这些儿童处于无人教育、无人看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大多选择离家出走,而其本身又没有一技之长,最终只能流浪乞讨。

(二)教育原因。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和家庭过于强调分数和升学率,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使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成为“边缘少年”。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是因为是厌恶上学,或者是学习成绩差、受教师批评和家长打骂而出走的。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不大,当他们辍学在家,同时又对家乡贫困单调的生活不满时,离家奔往城市对他们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三)家庭原因。家庭对于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家庭结构稳定性程度、家庭生活环境的优劣,还是家庭教育方式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

响。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6.4%的流浪乞讨青少年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特别是那些长期遭受父母、继父母或养父母虐待的流浪儿童,其心灵上的伤害和人格的扭曲尤为深重,因而逃避现实、离家出走,寻求生路就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有些父母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对待残疾的子女往往采用遗弃的方式,这也造成了一部分残疾青少年长期流落在外。还有些外出流浪的青少年,是父母双亡的孤儿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无依无着,只有被迫流浪。

(四)自身原因。青少年好奇心强,好模仿,而且逆反心理强,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主观上有要求家长和社会尊重其个性和独立意识的朦胧意识,但实际上又不具备分辨是非和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旦家长或教师的教养方式失当,一些性格偏激的青少年就会负气离家闯世界。部分农村的青少年,当看到很多同村的人外出打工,便萌发外出打工的念头,但他们受谋生能力所限,往往难以稳定就业,最终因衣食无着而流浪。还有部分青少年是因感觉生活枯燥而单调,缺乏诱惑力和吸引力,而盲目地到外面世界去寻求刺激和挑战等。

三、救助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市救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许多困难,救助工作还在不断地摸索当中前进。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救助保护体系不够健全;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五是“三无”流浪青少年的安置问题,这成为当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四、救助保护流浪乞讨青少年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救助保护体系。一是从源头抓起,做好流浪乞讨青少年的流出地预防和控制工作。例如对于家庭离异、外出打工人员留下的子女以及父母双亡、无人看管的孤儿,由基层居委会、村委会组织协调,利用家庭托管的方式,安排他们日常生活及就学等问题;利用同乡带领务工的方式,帮助他们就业。二是救助机构做好救助安置工作,根据流浪乞讨青少年的能力与专长,酌情帮助安排工作,让他们能自食其力。例如由救助管理机构联系社会爱心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对于想找工作的流浪乞讨青少年给予安排工作;对于想

要工作但没有能力适应工作能力的,帮助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再适时安排工作。三是切实做好街头流浪乞讨青少年的主动救助工作。由公安、城管、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成立流浪乞讨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街头主动救助小分队,定期开展街头集中救助行动。四是公安机关要加大对诱拐儿童行乞或使儿童致残行乞等违法活动的调查和抓捕力度,发现一起,深挖调查一起,发现一个抓一个,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五是由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部门共同加强流浪乞讨青少年的教育力度,消除他们内心的伤痕,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不仅在物质上给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更要对其开展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消极看法,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使他们在祖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受益。

(二)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尝试在有关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一部专门针对流浪乞讨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的办法,为流浪乞讨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提供一个合理、合法的平台,将更有利于流浪乞讨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开展。如整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有关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法规,出台一部专门针对流浪乞讨青少年的救助保护实施条例。

(三)进一步完善人员配备。在政策上吸引专业性人才补充到救助机构队伍中来,完善多层次的人员配备,加强在职人员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流浪乞讨青少年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救助保护工作。建议国家民政部或者省级民政厅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各地对流浪乞讨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先进经验的交流,着力提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地方政府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救助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员、编制。

(四)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做到专款专用,以便使各项活动良好、持续发展。以青少年为本,不断完善救助机构的硬件设施,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娱乐、活动的环境,让他们感觉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另一方面,吸引社会企业、机构、团体、个人捐款,弥补资金的不足,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全社会参与到流浪乞讨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中来,对一

些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做出贡献的企业、机构、团体、个人,政府在政策上要予以补偿或表彰,如根据企业、机构、团体、个人贡献大小在税收等相关政策上提供优惠政策,向他们颁发爱心捐赠牌匾等。

总之,政府、社会都应该重视流浪乞讨青少年问题,认识救助保护流浪乞讨青少年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本地状况制定出符合本地特色的一些救助保护模式,并不断地探索、创新,积极协调各个部门做好流浪乞讨青少年的救助保护工作。

第五篇: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1月至2月

调查地点:重庆市涪陵区各街头,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和第五中学 调查目的: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调查对象:广大青少年、家长、老师等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走访

一、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随着重庆“扫黑除恶”风暴的掀起,黑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

人民的关注。而在扫黑除恶的过程中,人们惊讶地发现,为黑社会头目卖命、办事的竟然大多是未成年的青少年,也就是他们俗称的“小弟”。这些人往往在学校惹是生非,欺压同学;在社会上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吸毒贩毒,甚至拿钱替人“办事”,即使违法犯罪也会因为未满18周岁而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庇护,因此他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上都极为嚣张跋扈。

2011年1月28日,重庆市涪陵区11名少年聚会集体吸毒被抓获,其中9名是在校高中生。据报道,24日上午11时许,当民警敲开涪陵区人民西路61号一居民楼房间时,心情变得格外沉重:6名刚吸食完毒品的同学聚在一起,一边打牌一边兴奋得摇头晃脑。在此之前和随后,又有5名参加该吸毒聚会的学生落网,至此,涪陵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在校生聚众吸食毒品案告破。有专家分析认为,孩子们之所以去尝试吸毒,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听别人说很刺激,二是好奇心驱使,三是从众心理影响。要过年了,孩子手上多少有点钱,一旦有人提议,大家于

1是都附和。再加上,父母平时工作忙,关心的往往都是孩子学业以及安全,很少关注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结果缺乏判断力和控制力的孩子做出了违法行为。

2009年2月20日,重庆市涪陵区18岁少年邵骜杰在吸毒后丧失

理智,持砍刀在500米内连伤4人,后被警察周某发现后潜逃,周某欲将其抓获归案紧追不放,并与其展开搏斗,最终周某被砍伤至死。事后,邵某被判处死刑。据了解,邵某之前就有两次犯罪前科,后因其不满18周岁被释放。从小父母离异的邵骜杰一直由奶奶抚养,由于缺乏管教,邵骜杰养成好吃懒做的性格,脾气暴躁,常对奶奶打骂,最后更占了奶奶的房子,逼奶奶在外租房居住。由于初中辍学后过早的被抛入社会,邵某并与黑社会上的人来往密切,并染上毒品,多次参与打架斗殴事件,最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据统计,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甚至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生涯。根据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①,而其中以辍学少年居多。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

为了了解青少年犯罪率日益上升的原因,我在重庆市涪陵区各中学校园、各个街头做了调查以及人员访问。其结果显示,大家普遍认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率较高,而青少年犯罪往往由多种因素造成,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原因,自身原因,学校原因,法律原因和社会原因。其中认为是家庭原因的比例最高,达39%。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一)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青少年的成长

受家庭的影响十分巨大。然而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对孩子缺少关爱,有的家长觉得内疚因此从小娇惯纵容孩子,而有的家长不负责任对其放任自流,支离破碎的家庭关系给孩子蒙上了沉痛的心理阴影,让孩子很难再相信他人,养成其自我、叛逆的性格。有的家长工作太忙,或者外出打工,平日很少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照顾和监督,由于缺少关爱和照看,孩子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和诱导,并跟随其抽烟、打架甚至

吸毒,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自身原因

青少年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发

育成熟,判断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害,再加上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青少年很容易走向歧途。许多犯罪分子或者“黑帮”正是利用他们这样的弱点,来收买青少年为其办事。许多青少年性格叛逆冲动,心智不够成熟,为了所谓的义气宁愿两肋插刀,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因此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也是导

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62%的受访者对现今的教育方式表示不满意。如今的学校很少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只关心学生成绩而不关心学生身体和心理问题,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或放弃的态度。对学生的不公平待遇对其心理造成严重打击,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好便万念俱灰放弃自我,有时甚至导致学生过早辍学流向社会,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往往做事冲动、极端,很容易触犯法律。

(四)社会原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内容的视频、书籍和音像制品等腐蚀着青少年的思想。一些营业性的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非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致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堕落,甚至为此逃学旷课。另外,腐败现象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导致一些“富二代”、“官二代”仰仗自己父母有权优势,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除此之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一些组织、个人也常常诱导青少年误入歧途。一些青少年跟着社会上所谓的“大哥”,整天不务正业、打架斗殴,甚至学会坑蒙拐骗,最终很容易发展成为集体犯罪。

(五)法律原因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而事实上,许多利欲熏心的老板仍然知法犯法,任由未成年人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有的司法部门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官商勾结从中谋利。另外国家还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正是由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分包容,导致他们做事肆无忌惮、不负责任,即便是违法犯罪也不会受到刑事处罚。有的“黑帮”正是利用

法律这一漏洞,雇佣培养未成年人作为“打手”,甚至让他们去抢劫、杀人。因此,国家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还是不够完善的。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首先,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青少年时期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的时期。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维护社会道德的观念,增强青少年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对孩子的成长都起着启蒙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应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想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对学生一律平等相待,是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

最后,改善社会风气、完善相关法律,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防止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腐蚀和侵害,打击非法营运的各种网吧和歌舞厅,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品的传播,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把法律搬进课堂,作为学生的一门课程

下载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青少年教育等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

    法律本科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学生姓名:樊指导老师:专业:法永伟律事务三 月二零一二年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青少年犯......

    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

    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报告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

    关于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按:陕西省关工委、省宋庆龄基金会于2003年4月17日联合向省委、省政府并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贾治邦报送了《关于优化青少年咸长环境几......

    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和感化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相继颁布了《未成年......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宁杰 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根据网络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还要更高,达到16.6%。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除了......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产生了变化,其中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观变化尤为显著。青少年受到周边新事物的影响较大,而对一些社会......

    青少年近视调查报告

    青少年近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我们班有非常多的“四眼田鸡”走廊上,操场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数不胜数的近视眼。据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为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小学生22.7%患......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高亚平 一、调查背景: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