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看待三好学生
如何看待三好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的教育方针,自五十余年前毛泽东提出“三好”概念,“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在中国所有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深深影响了无数青少年。但是,在新时代这一至高荣誉却备受争议,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三好学生”呢?
从好的方面说,“三好学生”的评选无疑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考取优秀的成绩,并且发扬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等优秀品质。在学期末对学生一学期以来进行评估,是对学生优秀表现的肯定和激励,为其他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同时一个班级的名额有限,也增加了竞争力。
但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三好学生”评选备受争议,也是因为它存在着很多弊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就曾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在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孩子大器晚成,在小学阶段会表现得非常一般,如果过早地给他一些“你不如别人”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另外,比起学生,家长更加看重这个“三好学生”称号,不单是虚荣心和对孩子的肯定,因为他们有社会经验,这些荣誉会和孩子的发展挂钩,和利益挂钩。
近些年,一直作为学生至高荣誉的“三好”,渐渐有些变味---“三好”变成了“一好”,即学习成绩好,人选大多集中在学习成绩排前10名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失去了激励作用;标准过于统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三好学生”称号“含金量”渐长,在关键时刻能兑现为考场上的“特权”,评比过程自然有更多因素介入。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每个孩子都得有被认可被关注被尊重的机会。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表现是有起伏的,如果过早地给他一些‘你不如别人’的心理暗示,会给他们带来精神压力。要给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环境,才能够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那么,“三好学生”应存应废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应只考虑其存废,而是应该进行改革。去掉评价方式的局限性,去掉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的评价模式。有的地区已将评价方式改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的“多元评价”,倡导“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好公民——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其全面发展。此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校内表现,而是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考量,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构筑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平台”。这既体现了教育者的导引性,也拓展了孩子的“荣誉选择”空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教育新境界。更适合孩子发展,更贴近时代,更贴近社会。
“新三好”评价改革已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制定新的“三好学生”新“国标”已是大势所趋。期待“国标”的早日实施和多层面群体的合作,为学生们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具有亲合力的教育评价“平台”,让更多的孩子沐浴“新三好”的阳光,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篇:如何看待城乡
如何看待城乡“麻将馆”遍布,赌博风盛行现象
现在的确到处都有人打麻将,甚至老的少的都会,麻将似乎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佳的活动之一了。打麻将其实也不能完全否定,但是把麻将作为赚钱的工具,想借麻将发家致富直至赌博便是要制止的。就此我对我所在的车站社区坐了一个调查,据统计大大小小的麻将馆不下二十家。我还对一家麻将馆进行了访问,十分感谢老板的配合。问题1: 你们开麻将馆多少年了? 向女士(麻将馆老板):八年了。问题2: 你们为什么选择开麻将馆?
向女士: 赚些钱吧,而且这边闲着没事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以前就有人一起坐在我们家打麻将,后来才决定开麻将馆的。问题3: 每次收费是多少? 向女士: 5块一人
问题4 :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向女士:大多都是些闲在家的老人。问题5: 什么时候的人最多?
向女士: 周末吧。有些上班的人放假了无聊了也会打打小牌。问题6: 您自己打麻将的吗? 向女士: 很无奈,我会打。
问题7: 你们一般晚上营业吗?那么几点关门呢? 向女士: 营业,12点吧。
问题8: 这对你们的生活影响吗?
向女士:习惯了吧。睡的晚。上午不营业所以也可以起的晚一些。问题9: 家里有小孩吗?影响学习吗?
向女士: 有,她说她自己也习惯了,倒是不怎么影响。其实来我们这里打麻将的一般除了麻将声倒是不会大喊大叫的。毕竟我们住的地方倒也是比较安静的。问题10: 你们这里有没有打大牌的呢?
向女士: 我们的没有,但是别的地方有,我们这里输赢不大
谢谢!
签名:
2012.8.26
我又对来麻将馆打麻将的周奶奶进行了采访: 周奶奶您好!你好!
我问:您为什么喜欢打牌呢?
周奶奶笑一笑说:老人家没什么事做,就和几个老人一起打打牌,输赢也不大。我:那您一周打几次? 周奶奶:三四次吧。我:您今年多少岁了啊? 周奶奶:63岁 我:打牌不打钱好不?
周奶奶:没什么味,有些输赢才有趣。
签名:
2012.8.26
经过采访,我觉得大多数都是觉得闲在家里无聊才选择打牌的,其实我们社区的文娱活动并不是特别的丰富,老人家除了晚饭后去公园跳跳舞也确实没什么事干。而且向女士说我们社区闲着的人很多。我觉得社区可以多安排些有益的文娱活动,打麻将也许也是一种但还是有很多方式的。
我上网查了麻将的有关资料: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还有的说,麻将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根据麻将的历史我知道麻将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就如我开始所说,打麻将不能否定,但是赌博要否定。麻将的打法有很多种,各式各样的玩法也为麻将增添了乐趣。
赌博是大量资金的流动,而且没有定性输赢很快,有时一场下来可以赚很多钱多过有些人幸幸苦苦几年的血汗钱,有时却也可以将自己家产输的精光。正因为赌博这样的特性,人们才愿意赌博,才愿意寻求刺激,才愿意做梦做靠赌博发家致富的梦。
最后,我想说,远离赌博幸福一生。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第三篇:如何看待鲁迅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鲁迅
马雪晴
摘要: 70多年来,对鲁迅先生的解读和阐释、褒扬和审视、争议和攻讦,几乎从未停歇过,而真实的鲁迅只有一个。所以现在“还原历史中的鲁迅”,把鲁迅重新归位于真实,在真实还原的基础上,重估鲁迅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无疑是对鲁迅的一次正本清源,让鲁迅以更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关键词:两种现象正确看待还原鲁迅当今价值
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鲁迅被严重的“神化”、“革命化”或者“意识化”,所以把鲁迅归位,重新估量鲁迅的价值和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先生有深刻研究的网友梁由之说:“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用心,将鲁迅神圣化或者妖魔化,都是一种背离本真的歪曲,都是荒唐可嗤、不足为训的。也终将是徒劳的。”① 我们更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去看待鲁迅。
一、当今社会对鲁迅的态度
鲁迅先生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因为自己的巨大丰富性而具有多种意义的存在,因此成为借题发挥、借酒浇愁、借古讽今、借机报复……和“借此机会”的机会,鲁迅也差不多具有了观兴群怨的功用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像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淫,经学家看到易,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仁者用来行仁,智者用来取智,恶者用来施恶的工具或大旗。这就不免要从为我所用的目的出发,来改装鲁迅,或是单单突出鲁迅某一符合自己需求的特性。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的对待鲁迅的态度。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对峙现象。
(一)被“神化”和“妖魔化”的鲁迅
左派景仰他的反封建,右派则为他玩命的咒骂政府的本事而疯狂,于是,他就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捧为神,成了所谓的偶像。
上世纪初,鲁迅是“孺子牛”,是青年人的朋友、导师、长者,他就在青年人当中。而现在呢,鲁迅还“活”在青年人心中么?鲁迅在一些人心里已然远去。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事例是,当鲁迅的曾孙女周璟馨因参加一档娱乐节目而成为一时之新闻时,竟有人问这了样一句:鲁迅的后人怎么不姓鲁了?呜呼,连鲁迅姓什么都不知道,何谈在我心中!
其次,读鲁迅的人在减少。前些时,老牌文学网站“红袖添香”发起的“影响青少年的作家排行榜”出炉,调查结果显示,鲁迅位列第六,敌不过“玉女作家”。何以如此呢?我以为一位80后的读者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我对鲁迅没有什么好感,如果不是因为教科书上有他的文章,我想我根本不会去读,因为他的文章虽然说在那个年代已经很白化了,但是对我而言,还是有些深奥。还有就是一种逆反思想,书上都把他说的有些神化,给他的定位太高。
这确实是鲁迅在当今遇到的难题,他是一个亲近青年的人,现在却无法亲近青年人,既有鲁迅被神化后青年人对他的反感,也在于鲁迅的难于读懂。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鲁迅“两棵枣树”的思想内涵。大致是这么论证的:因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所以“两棵枣树”必有深刻内涵。既然如此,就一定要越过字面,深入分析。作者深入分析的结论是“两棵枣树”体现出“鲁迅先生矛盾辩证的哲学思想”。最后作者说:“鲁迅先生连这么小的细节之处,都体现出思想的严谨,这更能说明鲁迅先生思想之深刻而且已入骨三分,所以说,鲁迅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受之无愧的!”
我不是吃鲁迅饭的,既没有干过无限拔高鲁迅2的事情,现在也不打算论证鲁迅2不等于鲁迅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是一种补救策略,以便继续神化之),我所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鲁迅3对我们会有怎样的影响?比如说顾颉刚,对于二十世纪的史学来说,本有绝大贡献,但因为鲁迅讥讽过他的“禹是一条虫”的说法(并且捎带着连顾氏的相貌也讽刺了一下,不太厚道),算是被钉上了耻辱柱。顾氏晚年撰成长文,其中为“禹是一条虫”辩解时,连鲁迅的名字都没敢提,反而大提特提国民党官员如何如何。关于鲁迅,我想,将来还会有很多人继续钻研X1是怎样与X2不同,或者X3是怎样的伟大、光荣、正确……我以为,研究也未尝不可,但不要用研究戴安娜之死的心态和方法去研究,才是正道。否则这种神化的鲁迅现象会对青少年正确认识鲁迅带来心里上的障碍同时也为还原鲁迅带来弊端。
(二)鲁迅是汉奸
在鲁迅被神化的同时也有人大张旗鼓的反抗鲁迅,更有甚者说他是汉奸。因为鲁迅当年绝少写作、发表直接批判日本侵略者的文章,和日本出版商内山完造关系过于亲密,有特务嫌疑,和一些后来著名的抗日人物有深刻矛盾,更有的说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后来被日寇拉去做了伪政权的教育官员,成了汉奸,表明了他家人中有汉奸的事实,鲁迅难辞其咎,假如鲁迅活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刻,有可能也跟其弟弟一样为日本人服务,成为实实在在的汉奸,也有说鲁迅一直拿着国民政府的津贴,而且一直拿到死的,却反对国民政府,而当时国民政府致力于抗战准备工作,所以,鲁迅如此做,就是汉奸行为,而且是很小人的行为……
不容质疑,这样看待鲁迅同神化鲁迅有同样的弊病且更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不尊重。所以凡是用偏激的心态去认识和看待鲁迅的行为都是不可取得。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和认识去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二、正确评价鲁迅
对于鲁迅的评价应该是客观而科学的,我认为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就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一)不要误读了鲁迅的精神
“独立思考”固然是鲁迅精神的一个侧面,但我认为并非是他的“真精神”。他的真精神毋宁说是勇于实践的精神。鲁迅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不是搞纯文学或纯学术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关注着现实,关注着自己生存的外部环境,他的所有思想和创作都是他对中国现实社会的种种情状进行观察后,所作出的思考与回应。鲁迅不仅仅限于思想领域的文化生产,更注重社会领域的文化实践。他参与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用文字和行动主动介入了“三一八”学生运动,亲眼目睹了青年的血的迸流。同各种文艺思潮展开论争,加入左联,指导青年创作;加入民盟,参与社会民主运动。他的文章如此有力,使敌对者恨之入骨,令当局严密封杀,他便用几十个笔名发表文章。他的文章影响力如此之广,以至于追摹者愈来愈多,形成杂文的“鲁迅风”现象。我们说,把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生命激情整个地投入到现实斗争中,以期换来一个新世界,使后人“平静的度日,幸福的做人”,才是鲁迅的一种“真精神”。
可是我们有些鲁迅研究者总是喜欢喋喋不休地说鲁迅善于独立思考,论证鲁迅首先是一个“思想家”,标榜鲁迅的精神生活如何复杂,生命结构如何多样,想把他打扮成一个纯粹静观的思想者形象。其实这是研究者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塑造鲁迅,与真正的鲁迅,距离何啻千里?我们现在应该对鲁迅有一种平常的心理,他是伟大的,但他不是没有缺点,就是对那些听起来不大入耳的话,我们也要学会容忍,不能因为他是伟大的,就不让别人评价。
(二)、我们讲“还原鲁迅”,实际上是还原一个丰富的鲁迅,而不是单角度的、片面的在绍兴举行的“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解读出了一个丰富的鲁迅。在人们的记忆里,说起鲁迅,总是“横眉冷对”的印象。其实鲁迅后人一直频频提出“愿大家纪念一个丰富的鲁迅”。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杨剑龙呼吁学界“要用平视的眼光来观察鲁迅的特点,然后进行探究与评说”。学者们认为,鲁迅特别关注民生,一直不遗余力地与恶势力做斗争……这些都值得当下那些只关注车子、房子和只写风花雪月的作家们深思。鲁迅也是一个收藏家,他收藏的碑拓达4700多种;鲁迅有很高的绘画天分—这是日本学者从他在日本学医期间画的人体骨骼图中发现的;鲁迅还是个设计师—北京大学校徽的设计者也是他。鲁迅的骨头并不是最硬,也没那么高风亮节,鲁迅一边骂国民党,一边还从国民党的大学到教育部挂名领取干薪。
鲁迅不是完人,遭人诟病颇多,尤其是他的偏激和尖刻,更是生前就树敌无数,死后仍授人以柄。他幼年遇过庸医,就以偏概全,把整个中医一棍子打死,贬薄得恍若巫术;为女师大**怒骂杨荫榆校长,竟挖苦到一个女教徒的婚姻状况;他因成见而苛责胡适,不仅对胡适忍辱负重的艰难努力视而不见,还屡加冷嘲热讽;在临死前写下的遗嘱中,他流露出对人世的深深怨愤,令初读者寒彻骨髓……
止庵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我们现在还原只是还原到鲁迅做过什么,还有大量鲁迅没有做的。作为一个生活着的人,他还有很多很多爱好,比如喜欢收藏,喜欢看电影——在鲁迅最后一个月19天里,他看了好几部电影,看了杜布罗夫斯基,还给很多人写信推荐,说你们赶紧去看吧……他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所以我想对现在的青少年说:你们别怕,鲁迅他经常会讲笑话,有的时候还会做恶作剧;鲁迅只有16
1公分高,不像你们心目中想的这样高;鲁迅不是那么瘦,他还是挺英俊潇洒的。”
(三)、要关注鲁迅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悲情意识
读鲁迅先生与同时代人物的论战文字,常觉得那双明察秋毫的睿眼中,冷凝着太多的猜疑和无情,固然洞穿了许多鬼影,却也盯伤了许多好人,正如林语堂所说:“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被鲁迅先生骂为“奴隶总管”的徐懋庸,送先生的挽联却是“仰公吊公,我唯问心;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如今读来,仍能觉出那难言的哀伤和隐痛,令人扼腕而叹……
但是,如果你能沿着鲁迅先生的心迹,去了解他的一生,就不难体察酿成那双凛冽冷眼的无尽悲情——正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淬炼出那罕见的冷峻;是无数次明枪暗箭的中伤和猝不及防的攻击,使他“不惮于用最坏的想法,去揣度中国人”。在鲁迅成名之后,他的各个集子中的题序(跋)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但有一种悲愤之情一以贯之——“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我的生命……”
已经耗尽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而正是这样的悲情和冷眼,使鲁迅的目光无比犀利,对社会弊端及其思想根源的洞察力,远远超过同时代人。在参悟世事、透视黑暗、洞察人心、确诊病源方面,他的深刻和睿智实在惊人,是诸人远远不及的,这也是我们至今无法绕过鲁迅的主要原因。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认为:“鲁迅一生始终爱憎分明,毫不含混,思想中有那种既极其清醒又分外深沉的个性特征。”林毓生说鲁迅:“外观上他疏远,淡漠,内心则悲愤,沉郁;但他却有一种诚挚的关怀和道德的热情,这使他能以巨大的雄辩力表达他对中国文化危机的极度痛苦”。
三、鲁迅在当今的价值
鲁迅的当代价值究竟在哪里?这的确是鲁迅登上五四文坛后,中国思想界一直追问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陈独秀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的文章里表露: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是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⑨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并不同于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政治领域的思想家,而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透彻观察中国之现实,认识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不搬掉这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不可能解放。为此他写了一系列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伤逝》、《药》、《**》、《铸剑》、《非攻》、《理水》等。这些作品中爱国主义思想到处可见。“狂人”是寻求正理、要求改革而被迫害成狂人的战士,他彻底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的野蛮性和残酷性,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文明史就是“吃人”史。
(二)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但是并不同于专门致力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革命家,而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是并不同于茅盾、沈从文那样的侧重描摹社会世态与乡土风俗的文学家,而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妗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将,他的爱国热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对待中国文化遗产的态度,显示了中华民族与传统文化最可敬的一面,这二者在鲁迅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三)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省
鲁迅是一位他青年时代就大声呼唤的致力于中国人精神革命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提出“立人”主张,反对已经弥漫整个世界的轻精神的“质化”倾向;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
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倾心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
(四)鲁迅的价值无关政治
鲁迅的这种当代价值,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所独享的,而是普世的,即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一直以来我们在认识鲁迅的时候常常把他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特别是毛泽东以政治语言、立场阐释了鲁迅思想之后,使鲁迅的意义从各个方面上升到政治的角度。如果以一个鲁迅评价者、研究者的身份,毛泽东完全有权利说出他自己所理解的鲁迅。但是,一旦毛泽东成为最高领导人,特别是在后来的造神运动中成为“神”,他的看法便成为最正确、最权威、最神圣的唯一的看法,于是,每一个人谈鲁迅,都是谈“毛泽东的”鲁迅,鲁迅便不可避免地被歪曲了。而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一面,被塑造成造神旗手,而“横眉冷对千夫指”一面,则成为打击“阶级敌人”的精神武器,特别是鲁迅的战斗精神,一经“立场”化,便偷梁换柱偷天换日,被用以打击“臭老九”,“牛鬼蛇神”。思想的政治化总意味着思想的异化、工具化。以政治语言面貌出现的思想便不再是思想家的思想,而是政治家与政客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认识鲁迅特别是他的思想的时候,决不能把他同政治联系起来。
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每一次的文化论战也都要把鲁迅牵连进去。只有正确的认识到了鲁迅的价值才能够更好的去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纪念鲁迅,就不要惧怕还原真实的鲁迅,让我们看到,在坚持“韧”的战斗的鲁迅,始终保持着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他反对虚伪,因此也不隐藏他内心充满的矛盾和自身的缺陷。鲁迅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应该拓展鲁迅研究视野,以一种亚洲视角、世界视阈去研究,才能将鲁迅研究拓展一个新的境界。
第四篇:如何看待问题
如何看待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谈之六
所谓问题,就是我们工作和建设上的弱项和短板。无论哪个单位或者哪项工作,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度决定着领导干部水平的高低。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抓落实、做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的本质反映。
一、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善于发现问题
工作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认识中把握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在全面、具体、真切掌握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认识上的盲点、工作上的缺点、前进中的难点,从而找到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的招数。一要关注细节。许多问题的产生和暴露都是有症候的,特别是一些案件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苗头和端倪可察。如果我们对此麻痹大意,工作就跟不上,就会使小问题变大,最后酿成大祸。因此,要注意从细枝末节抓起,做到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二要认清本质。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深化过程。因此,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应当把敏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客观、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三要预见发展。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在判断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它的过去和现在,预测它的将来。古人云:“有道 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认知、发现问题也一样,要以点上的问题为线索,在面上搞好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解剖一个点或多个点,了解哪些问题是带有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属于个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必然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偶然性的,从而,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大胆揭露问题。
每一个单位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单位是不存在的。敢不敢揭露本单位的问题,是考验领导干部责任心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工作态度端不端正的重要尺度。一要摆脱看待问题的名利思想。有的同志认为“丑事家家有,不露是高手”,喜欢把大问题说成小问题,把小问题说成没问题,主要是怕揭露自己的问题,在领导那里“丢分”,在群众那里“丢脸”,在别的单位面前“丢人”。其实质是名利思想是问题滋长和繁殖的温床,谁遮掩自己的问题,不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而越捂越多,越积越重,使自己最终陷入困境,积重难返,自食苦果。因此,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揭开比捂着好,自己揭比领导揭好。只有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老老实实对待问题。二要树立正视问题的正确态度。当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地向上级汇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避讳,不遮掩,以便上级掌握真实情况,帮助总结教训,解决问题。要有“家丑”不怕外扬的气魄,敢于给自己的问题曝光,敢于拿自己的短处跟人家的长处比,敢于听别人说长道短。乐于学习人家的经验和长处,补自己的不足。三要具有直 面问题的宽广胸怀。俗话说,要想了解自己的问题,最好问问别人。基层人员处在工作的第一线,对平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领导同志工作指导上的问题看得清,知得细。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对主动揭露问题的单位,领导干部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帮助、少埋怨,切实形成人人都敢揭短亮丑的良好风气。
三、强化问题意识,就要深入研究问题
调查研究,是一个深入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实际的了解,用新的认识丰富已有的认识并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决策的过程,注重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一要结合实际。人社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查找到问题的症结,认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单纯按上级指示办、盲目学着别人搞、简单照着过去干的工作方法,把心思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从大量的感性素材中提炼带规律性的东西,找到切合实际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二要善于思考。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对问题萌芽的感知度,掌握问题产生的基本途径,增强思考问题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既要时时从大处着眼,着重关注那些关乎全局的问题,又要处处留心小事,盯住最显而易见的部分。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学会多角度观察和评价事物,实现思维的发散加工和收敛加工的有机结合,防止思想僵化,不断推动和深化问题研究。三要相信群众。基层群众是人社工作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基层长远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与广大群众的联系,坚定地相信基层、依靠基层、关心基层,认真倾听基层的呼声,科学总结基层群众的创造,运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各种形式动员和组织大家,有效解决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四、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全力解决问题
邓小平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带领班子成员搞建设,谋发展,固然要做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上篇文章,更关键的是要做好下篇文章,一项一项落实各项措施,实打实地地解决问题。一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时刻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个人出政绩与推动单位建设发展统一起来,把解决问题真正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工作的每一环节中,把工夫下在解决问题的每一项措施的落实上。要把解决难点、重点问题看作是对自己能力和素质的考验,勇于担重任、破难题、克难关,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越是难度大的问题,越要下工夫去解决。越是群众反映最多、困难最大的问题,越要敢于碰硬,敢于触及问题的,主动靠上去解决。二要带头解决突出问题。首先,要加强党性锻炼,带头解决好信念不坚定的问题。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不断增强明辨是非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牢固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牢记党的宗旨,带头解决好在位不尽责的问题。想问题、抓工作、做决策、办事情,要多考虑基层需要不需要,多考虑基层满意不满意,坚持从广大基层人员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决策、民主政策,坚持从本单位的财力、物力着眼,量力而行,量力而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抓,重点问题深入抓反复抓,通过完善的制度,形成抓落实的良好习惯,真正把科学决策落到实处。第三,要强化自律意识,带头解决为政不清廉的问题。要严守廉政准则,力戒攀比心理,坚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谨防因权欲、钱欲、色欲的膨胀跌入欲海深渊;要力戒侥幸心理,谨遵“手莫伸,伸手必备捉”的警训;要力戒放任心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和政治本色。三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解决基层建设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矛盾,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就要大胆地试,积极地改,不能只是等上面下指示、给办法。要善于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和提炼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在实践经验的反思总结中拓展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新思路
第五篇:如何看待职业倦怠
如何正视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代名词,也是各行各业都存在的状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去正视它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去上课,亦有可能一周的课程都是重复的课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心态很重要。
曼德拉说:“挫折是人生最好的大学。”面对挫折时我们不要去抱怨,而是要想着去做点什么,我们做点什么,即可以改变一些现实状况,又酸又涩的柠檬并不等于生活挫折,不要去做生活的受害者,要学会将不幸变为财富。
在正视“职业倦怠”之前,我们需要对症下药的做一番了解,“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职业倦怠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缘自心理的疲乏。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
在本次学习课程中,马老师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课题,使我从中明白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去人性化,这与教学目标中布鲁姆的三个维度相似,只不过结果是大相径庭。随着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发展,人们在工作中的激情越来越少,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慢慢地在工作中失去了幸福感,也会与工作环境中的一切刻意保持距离,对自己进行消极评价,这对我们的身心及工作都有严重地负面影响,如何去正视面对,以马老师在课中所提到“蜡炬成灰还是持续燃烧?为例进行分析 这个实验是:同样的两个杯子中放进去长短不一的蜡烛,看它们的熄灭顺序,哪个又会提前熄灭,结果就是长蜡烛灭的快,这是因为氧气的空间不足造成的。其实两个杯子的空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蜡烛的长度,这里的“杯子”就好比我们的“工作空间”,“蜡烛”就如同“我们”,要想让火苗持续燃烧,就要改变我们的工作空间,这正如同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要找准源头。
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来自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摆正心态。
首先,要有良好的燃烧环境。它包括社会资源和心理资源,社会资源指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榜样的带动与示范作用、积极言语的劝说与感化,如完善的组织、优化的家庭等;心里资源指提升自我效能、压力与情绪管理、良好的心态,如成功经验的激励、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加抗逆力等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事情,对于逆境要学会理性认知。
其次,要做到外力与内功相结合。外力指我们要觉察自己真实的情绪,接受气愤情绪;内功指我们要详细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重新认识自己,合理宣泄不良的情绪,学习放松的技巧。
总而言之,不管是燃烧环境还是外力内功,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一切,重燃火焰,享受快乐,轻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