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福县城关中学3-5年发展规划
安福县城关中学3-5年发展规划
近几年我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不太稳定,为了增强后劲,办成真正的一流初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订学校3-5年发展规划,作为我校未来发展的指针。
一、学校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城关中学创建于1986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33772平米,校舍面积14708平米。现有49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
2、有利条件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校现有教职工191人,其中专任教师190。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骨干教师2,县级学科带头人5人,县级骨干教师10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
3、不利因素
学校管理还不科学部规范,“三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平均年龄偏大,课改意识不够强。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卫生习惯差,道德水平不高。
学校硬件建设还有待加强,学校布局还不科学。
二、学校总体目标
吉安市一流初中
学校理想目标:科学的管理内涵,优秀的教师队伍,文明的学生素养,鲜明的教学特色,先进的科研成果,厚重的学校文化。
三、主要任务
1、办学条件:按照新的校园规划,对校园布局合理调整,新建两栋高标准教学楼,改造学生食堂,新建学生宿舍。
2、队伍建设:锤炼一支“严精实活、诲人不倦”的奉献型教师队伍,5年内培养省学科带头人5人,省骨干教师10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人,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0人。
3、特色建设
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使学校的德育教育特色进一步显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行政队伍建设
1、学校将依据发展需要,按照德才兼备、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调整配备党、政、工领导班子,将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培训列入学校的校本规划,促使干部成为学校各个部门的优秀领导者,不断推进管理创新。
2、坚持行政会、教师例会学习制度,汲取经验,加强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喝完善廉洁勤政制度,把校务公开、公示、民主评议落到实处。同时采用集中和分散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每学期组织学习教育部今年11月出台的师德十条和省、市、县对师德师风的有关规定,平时工作对照检查,写出承诺。
2、为了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确立了“以课堂研究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名师引路、合作提高”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3、在教师中强化六种意识:全局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
4、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争取5年内达到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目标。
(三)突出“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的办学理念
1、建立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
2、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和考核,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教育方法好的班主任队伍。
3、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要求,严格对照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按照七年级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八年级以成人教育为主题,九年级以成才教育为主题进行德育系列化教育。
4、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长在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格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建好新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
5、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各种阵地和各种活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改革
1、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和试点,总结出适合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
2、明年起争取在三个年级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学校特色建设,营造书香校园。建好一个教师书吧,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五)完善校园实施
1、明年把职高校园合并后,重新对我校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新建两栋教学楼。
3、调整田径场的走向,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尽早把田径场改造为标准化的塑胶田径场。
4、班班通设备更新换代。
(六)不断修订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发展和各项政策,适时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今后五年学校进入发展关键期,学校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面对新挑战和机遇,以学校《3-5年发展规划》为目标,脚
踏实地,勤奋工作,不断进取,把学校真正办成家长满意,质量一流的学校。
第二篇:城关村产业发展规划(模版)
为了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现结合××村实际,制定《××村2006-2009年产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概况
××村位于××镇西南,与便仓镇、盐都大冈镇毗邻。全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63户,人口1703人,劳动力940人。全村总面积3130亩,耕地面积2900亩,水稻种植面积2050亩,其中杂交稻制种1500亩,棉花380亩,其他经济作物470亩。生猪出栏4400头,家禽出栏11万只。农业总产值1100万元,其中林牧渔总产值400万元。工业以生产加工长毛绒玩具为主,“双带”玩具厂吸纳全镇近千名农村妇女从事玩具加工,吸纳村民160多人就业,年销售200万元,利税25万元。全村实现一二三产业增加值1400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39:48:13,人均纯收入4562元。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和率先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快步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玩具加工、服装加工及水稻制种、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促进全村经济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及产业发展重点
重点围绕“以工兴村快突破、以农富民快调整、二三产业并举促增收”的发展道路,全力实施“二一二一”工程(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美元,每年新办2家企业,工业销售1亿元),大力度招商引资,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发展。到2009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0万元,年均增幅20%,其中二产增加值预期达2000万元,三产增加值预期达950万元,人均gdp2.6万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1:59:20。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元(1000美元),年均增幅12.7%,可支配村级集体积累总额500万元。
1、工业:以玩具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向左右扩展,引进服装、轻工、电子等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5-10家。实现增加值2000万元,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700万元,利润400万元。
2、农业: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导,稳定发展水稻制种面积,大力发展家畜饲养量,积极发展油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实现农业增加值730万元;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其中林牧渔业产值800万元。
3、建筑、服务业:以在外务工的瓦工、木工、油漆工等600多人的服务人员为主体,组建外出人员中心;围绕中心村建设,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新建现代化的农民服务中心。
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重抓集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办好工业集中区是促进村级经济快速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把玩具加工作为××村的支柱产业来抓,以现有的××村“双带”玩具厂为龙头,建设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的工业集中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要坚持“四个结合、一个统一”,的原则,即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交通建设规划相结合,与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与开发本地资源和产品优势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在此基础上,一是大力推进工业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拓展引资渠道,大力引进玩具加工配套企业、电子玩具企业、服装加工业和轻工业等劳动密集企业。加大对玩具加工业的引入力度,开发引进电子玩具、智能玩具、宠物玩具等,着力拉长产业链,注重吸引与本村产业有关联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来××落户。力争每年新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2家以上,项目达产新增销售2000万元以上。二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变企业在产品工艺、内部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促进企业在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工艺等方面上台阶,达到扩大总量、提高效益要求。三是重点培植销售收入过千万骨干企业,在熟练劳动力、短期周转资金等生产要素方面村里给予优先扶持和帮助,进一步增强支柱企业的发展能力。到2009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700万元。
2、重抓农业结构调整,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传统的优势产业,做大规模化产业基地:一是依靠本村传统的水稻制种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与农技、科研单位合作,扩大抗病稻、抗虫稻等示范区面积,高度重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把绿色食品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建立2000亩水稻制种基地。组建××水稻种子服务公司,注册“××”商标,提高水稻良种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巩固畜禽饲养基地。在农民分散饲养母猪繁育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品种、提高品质,鼓励养殖能人建设百头母猪繁
育饲养场,全村建设1000头母猪繁育基地,实现销售100万元;建设大型养鸡场1个,年出栏量80万只以上,实现销售400万元。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基地,新上肉鸡食品加工厂,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四是推广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工程,全面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和生产情况,正确引导农业生产。力争在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
3、重抓市场载体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按照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全面调整和确定村庄居住区规划的思路及定位,既考虑现在村庄沿袭了多年的住房布局和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因素,又要充分体现现代化村庄在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建成一个富有现代气息、功能齐全的农民住宅集中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小康社会的美好,同时也为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3-5年的建设,开发农民别墅100套,实现销售1000万元,建设中心村农贸市场1 个,实现销售2000万元。并力争通过4-5年的努力,新建一个现代化的农民服务中心,为广大村民提供科技咨询、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利的场所。将××建成全区优美、舒适、卫生、安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不仅在城镇功能定位、社会事业上与城市接轨,更在社会文明程度、群众综合素质上尽快与城市接轨。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逐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群众的整体素质。
4、重抓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确保产业发展坚实的领导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富民是第一目标。始终紧扣发展和富民这个主题,把加快发展、加快富民、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作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富农民、富裕农村,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建设一支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带民创业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队伍,是农村发展之所急、群众之所盼。要积极扶持引导各界人士带资金、带技术入股,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及运销民营企业,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资金,创办独资、合资、合作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企业,为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把思想素质高、会创业、能致富的能人选拔、吸纳到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中来,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走上富裕小康之路。
第三篇:城关中心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盈江县平原镇城关校区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年--2020年)
一、教育现状
平原镇地处盈江县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土面积414.1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村(居)委会,136个自然村,161个村民小组,98个居民小区,是一个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乡镇。2012年末,全镇人口总数8.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5万人,常住人口5.7万人(农业人口3.4万人,非农人口2.3万人)。平原镇于2006年3月三乡并镇,设立平原镇中心校,由于校点过多不便管理,于2011年3月又重新划分为城关、岗勐、户勐三个校区。
城关中心学校生源主要来自3个行政村4个办事处,5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3713人,其中傣族12323人、汉族17321人、景颇族2431人、其它民族1638人,进城务工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5%。目前城关校区共有7所完全小学,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71人(含学前班)。教职工12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67人,小学一级教师51人,工勤人员3人。辖区内有1所公立幼儿园、9所私立幼儿园,辖区目前共有3-5周岁幼儿1320名,各类幼儿园在园幼儿3112名,学前一年入园率为99%,学前三年入园率为79 %;全校区现有保教人员265名,具备幼师资格的教师120人,专业合格率45.3%。
近年来,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平原镇城关校区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2010年“3.10”地震后,共投入资金1798.32万元,新建了县第二小学综合教学楼、厕所、餐厅、大门,思浪小学学生宿舍、餐厅、厕所,第五小学教学楼、教师周转房、厕所、餐厅、围墙、大门等,面积共7523.48平方米。除了拉洪弄恍小学因为市政建设规划需要搬迁撤并外,校区所有D级危房基本得到解决。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坚持政治与业务并重,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教师能遵守职业规范,遵循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和“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实事求是、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好全体教职员工的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奋发有力,廉洁从教,率先垂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养,树立“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廉洁从教,勤学乐教,合作奉献”的师德风尚。
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下,学校教育科研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大过程管理力度,加强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强化与落实和对教学秩序的管理。在课堂教学中,全校区教师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聚焦课堂,关注教学,重视常规,关注过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有成效,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经验文章,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共有州级课题3个,县级课题3个,校级课题6个。办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办学
效益显著,近几年来城关校区学年水平测试成绩平均分均在80分以上,特别是毕业生小考,上学年优秀率(180分以上)突破31%,各项教育教学目标在全县均名列前茅。
“两基”工作得到巩固和提高。学校积极做好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两基”工作,认真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制。加大经费投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困难学生的扶持,强化学校服务意识,从而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来,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都保持在99%以上;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科普知识推广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抗震保教和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按时完成;各学校办学特色主题鲜明,各有特色。如:如中心小学以“快乐英语、快乐生活”为主题,创建英语-汉语双语教学的办学特色;思浪小学以“劳动光荣、快乐劳动”为主题,创建勤工俭学、自力更生的办学特色;蛮丙小学以“传承傣文化优良传统”为主题,创建傣-汉双语双文教学的办学特色等初显成效。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勇于创新、提高质量、追求和谐、享受快乐”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铺路,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努力”为办学宗旨,各学校正朝着制度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办学特色化发展,为开创盈江县平原镇教育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薄弱学校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为契机,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努力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为适龄儿童、少年创造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事求是,采取分校规划、分类指导的方式,整体推进全校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均衡。
(二)规划原则
结合我校区实际,规划应该坚持五条原则:
1、创新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
2、“龙头带动”原则。在我校区重点建设盈江县第二小学和第五小学,发挥两所学校的窗口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全校区其他学校的全面发展。
3、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坚持使教育的发展与本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步,甚至要适度超前发展。
4、坚持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发展规划,分解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既要立足本地,便于实施,又要放眼未来,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总体目标
随着平原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不断高涨,经城关中心校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平原镇教育发展情况,到2020年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巩固“两基”成果,调整学校布局,彻底消灭危房,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办学条件。
2、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建立以中心校为核心的镇级校园网络体系,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3、落实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基本实现知识化、专业化,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
4、提高教学成绩,使全镇教学成绩保持在全县各乡镇的前列。
5、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6、规范学前教育,规范私立幼儿园,建设一所乡镇级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使学前教育得到保障。
四、主要任务
1、巩固“两基”成果,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办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在2000年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巩固并逐
步提高“两基”的水平和质量,保证校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年年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8%以上。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子女与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
到2020年以前,彻底消灭危房。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勐町小学撤并到盈江县第二小学(平原镇中心小学)做大做强中心小学,在校学生达800人左右;盈江县第五小学(仕明小学)建成一所城区标准的半寄宿制完全小学,解决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把大庄小学和大蛮丙小学的高年级撤并到第五小学,在校学生达800人左右;根据市政规划要求撤并或重建拉洪弄恍小学;巩固好思浪小学,在校学生保持在200人以上;勐町小学改扩建成乡镇级公办幼儿园;大庄小学闲置校产用来开办学前教育。将撤并校点的办学资源归属到接纳学校,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学位和活动场所,体育卫生设施基本满足要求,有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必要设施。
2、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协调关系,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建立以中心校为核心的镇级校园网络体系,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基本实现现代化。县二小和县五小学校建立语音室。
3、完善教育经费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审计工作。
4、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教育内部活力。
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度。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并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工作。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强化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教师向现代化、知识化、专业化型转变。注重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
落实素质教育,把教师和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和考核的重点,努力造就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学校领导及管理干部队伍。
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名教师。树立身边的典型,进一步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示范作用。
不断加强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学历水平全部达到《教师法》规定标准。
全面推行结构工资制度,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继续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
5、结合我镇实际,采取有利措施提高教学成绩。
我校区的教学成绩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在全县各乡镇的前列。但在新教材实施和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教育质量的提高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而我们不能掉以轻
心。
要建立能促进教师工作热情的考核体系,为教师搭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改革教学方法。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建立要加大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力度,探索适合与我镇实际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要具体,要细化,要切合实际,要构建完整的全镇教研体系,研究课题落实到人,要求教师从最基础的每一课开始研究,逐步扩大研究领域,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落实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因而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并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
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落实中小学德育纲要和守则、规范。
遵循青少年生理成长规律,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要建立起新时期的现代化教学体系。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增强教育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要改革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水平,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形成一支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教书育人队伍。
要进一步优化社会育人环境,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建立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健全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沟通配合的制度,形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治理,创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7、提高意识,服务社会,规范学前教育。
集中力量办好一所示范幼儿园,力争在2020年前进入全县示范幼儿园行列。没有幼儿园的农村学校要有建制学前班,入一年级学生,必须受过学前三年或建制学前班的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努力使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五、主要措施
1、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作用,高度关注和重视。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教办通力协作,为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我镇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局面。
2、抓重点,重实施。
针对我校区教育发展规划重点,在今后的五年内,我镇将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师生德育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体制改革工作、素质教育实施工作、教材教法研究工作、示范性学校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示范幼儿园建设工作。中心校要按照重点落实的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紧落实,并将各项重点落实工作进展情况逐年报告。
3、多方协调资金,广开经费渠道。
在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州县相关项目资金。鼓励社会各方
面对教育的投入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强勤工俭学工作力度,增强学校自身造血机能。
4、大力推进现代化技术教育。
建立以中心校为核心的小学“校校通”网络体系。2015年以前所有学校都能够上网,使全校区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到2020年以前县二小、县五小和思浪小学平均20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上述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探索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重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建立教育软件库、教育信息资源库。
5、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到2015年以前彻底消灭危房,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盘活撤并校点的校有资产,投入到接纳学校的基础建设中。保障现存学校的正常运作。
6、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分配制度,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根据已有的改革成功经验,结合我校区实际,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制定适合本校区实际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加大各校内部分配倾斜力度,拉大分配差距,实现多劳多得,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制度,调动和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篇:安福医药公司申请报告
关于县医药公司拆旧集资筹建
职工安置房及有关具体实施方案的报告 安福县人民政府:
在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鼓舞下,党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关注保障城镇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更是深得民心,我们十分拥护,表示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我公司为我县国有医药企业,然而受市场经济模式的冲击,医药面临放开搞活等诸多因素,企业经营业务平稳,但效益平平,因此,只能维持职工的基本工资保障,多数职工却有困难,尤其是住房的实际问题。我公司现有员工叁佰多人,但仍有许多无房职工。最好的职工宿舍还是80年代初建的,至今已是低矮陈旧的危房,对加快城镇化建设很不协调。
为此,为响应党和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我县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城镇困难职工的住房条件,尤其是我公司困难和无房职工的住房问题,经过公司全体职工会议讨论并联名形成决议,要求拆除原公司中药加工部、仓库和药品超市,建成新的大规模的药品超市、中药加工部和职工安置房。原中药加工部和药品超市位于县城王家巷11号及安城路129号,均是解放前建的砖木结构房屋,现已是破烂不堪,倒塌了三分之一,很是危险,让人担心受怕,而且129号的破房正好在一小区内,一旧一新,极为刺眼,很不协调。
公司统计尚有约40余户职工属住房困难和无房户,急需解决和安置;因此,急职工所急、所盼,担政府所责,尽量体谅政府和减轻负担,特呈交经全体职工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和实施方案的申请报告给县政府主管领导参阅,恳请批复;具体内容为:
一:筹建地段。在公司原中药加工部(安城路129号)
现位置在一住宅小区内,占地约860平方米。拟规划建设与该小区配套的地下一层为停车库,二层为公司中药加工部和中药饮片仓库,3-6层为职工安置房,约解决20余户职工住房。另一地块为王家巷11号,占地约900平方米,一层拟建公司正规的药品超市及配套的中成药仓库,第二层为公司办公室批发部、办公室等,3-6层为职工安置房,约为20余户。该两地段均为拆旧建新。
二:报建土地。该两地块公司早就办有土地使用权证,为此请县政府领导批准划拨该两块地为国有商业用地,如涉及两块土地出让金、税金等规费缴纳问题,按相关政策予以优惠或减免。
三、建设资金。在既能解决安置困难和无房职工的住房问题,又不违反搞福利分房的规定,决定由职工集资兴建,因是本单位困难职工,房价由承建商微利售让,中药加工部、仓库、药品超市、办公室等拆建项目所需资金,由公司用地置换,采取多除少补的方式进行结算。
四:承建商和招投标办法。按正规的招投标程序办,在申请批准为商业用地并向建设部门报建项目规划许可证,公司将采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中标者应提供他已建工程质量的样板实例供认可参阅,然后公司与其签订有关工程建设各项条款和协议。
上述方案如无不妥,请县领导予以批准实施。
2013年4月7日
第五篇:城关小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2015年9月—2018年7月)
室 长:李国臻
成 员:曹红芳 李 丽 王 玲
徐瑞丽 陈安珍
安丘市兴安街道城关小学
2015年9月 我校名师工作室已成立,为了更好地利用名师资源,真正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教学教育良方的生产地、教学经验成果的共创共享地、师德正气的激发地,最终成就一批新的名师,特制定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条件
工作室成员6名,其中有 5人是市教学能手,有3人获教研成果奖,有3人是市优秀班主任,这些将为名师工作室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室成员间发展的差异,虽然成员各有特点,但整体专业素质还不够全面,既专于教学,又长于科研的成员比较少,在同行中影响力还不够。
二、发展战略构想
(一)发展理念
明确目标、自定方向、优势互补、集体奋进,各成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全体工作室成员实现专业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风格特征稳定清晰、同行中影响力明显提升、带动一批年轻教师成长的总目标。
三、发展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6年7月
各成员根据自身基础和发展潜力,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追求目标,并进行合理分解;工作室以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等形式广泛开展活 动,营造成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的良好环境,促使成员自身专业能力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7年7月
有成员在高层次学科竞赛和市属级及以上教学展示中获奖,建立起工作室成员学科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库;各成员有明确的学术专题思考,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以论文、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网络传播等形式向同行辐射、示范,显现成果,形成一定影响,打造工作室的特色和品牌。
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8年7月
不同基础的成员,实现不同跨度的发展,努力培养出几名市属级、市级教坛新秀或学科带头人,和有条件参与特级教师评选的人才。同时,全面总结和整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结构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谋。
四、发展保障措施 1.重机制建设
为保证名师工作室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三年规划的稳步推进,工作室将制订成员工作制度和各类活动考勤制度,建立成员工作周汇报和月小结制,以便工作室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等。
2.强管理效能
工作室实行导师领导下的运行机制,各成员间做到信息畅通、工作有序、活动高效,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进行工作自我总结,工作室拟通过建立各成员每年成长的电子档案,提高对成员的管理效能。
3.拓外校资源 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尽力挖掘潜力用好资源的同时,工作室将借势借力,开拓外校有益资源,建立与省内知名学校的联系,拓宽成员学习提高和施展才华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