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杏子铺镇合格学校建设总结
杏子铺镇合格学校建设总结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镇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教育改革中一系列掣肘的突出矛盾,杏子中心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殷切关注下,在杏子铺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开始了令人欢欣鼓舞的学校改造进程。到目前为止,杏子铺镇26所中小学已有所学校跻身为省级合格学校行列,我镇教育在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下面我就杏子合格学校建设相关工作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镇党委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学校建设。多年来,杏子铺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教育兴镇”“教育强镇”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战略。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发动社会参与,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乡镇教育莫大支持。
1、镇党委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建立工作责任机制。
原镇党委书记彭永义曾多次主持修订学校发展规划,制订改造方案,并在多个学校进行现场办公解决教育难题。今年正月初六,现任书记胡奇志上任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在镇中心小学,同当地人脉共商该校创建合格学校具体事宜;5月份,胡书记在党校学习期间抽空回镇组织了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将乡镇主要领导与全镇26所中小学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联系跟进责任机制,全力保障学校建设。
2、多方筹措并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2010年,由镇党委政府牵头联谊名士、南走北呼,筹资100多
万元成立了娄底市首个乡镇教育发展基金“树人工程教育基金会”,为更多的学子求索进取提供了强有力的长效扶助保障。在已建成的合格学校建设中,镇党委政府共投入资金达万元;对规划在建和即将启动的建设项目,镇党委不遗余力,通过召开辖地村委会议发动社会力量支援和部署校友联谊会议等方式,助推学校建设。
3、协调校群矛盾,为教育秩序保驾护航。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学校了解建设进展情况,排查安全隐患,督导工程建设。其中在测水、花家、丰中、欧源等校的征地矛盾中多次出面协调、积极斡旋,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学校秩序。
二、杏子中心学校科学谋划、统一布局,逐步推进教育均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杏子中心学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在全社会重教兴教的良好氛围下,全面部署全镇学校发展蓝图,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标准化办学水平。具体措施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强化认识、健全机构,完善学校改造工作方案。
各校结合学校实际,立足长远,以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为动力,结合学校建设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制订年度建设任务明确、工作措施清晰的学校发展规划。中心学校统一部署,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加强培训,理解建设标准,把握评价要求。根据上级精神,集中精力和财力,全力搞好农村合格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心学校督促各校规划在先,有梯度地逐步推进我镇合格学校建设。
2、突出重点,落实制度,抓好学校硬件建设。
近几年来,中心学校坚持通过示范引领,以合格学校建设取得的良好收益影响和带动周边薄弱学校的建设。一是优先基础设施较好的学校,二是优先当地重教意识浓厚的学校,三是优先辐射范围广、示范作用强的学校。在合格学校创建进程中,中心学校加强督导和监管职责,以相关制度为准绳,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我镇共投入资金万元,新建校舍平方米,维修校舍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平方米。
3、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建立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4、规范办学,优先质量,努力提高办学品位。按创建合格学校的要求,中心学校加强了对各校办学行为的督查。对乱收费、有偿补课等违规现象进行了严厉查处。积极争取特岗老师调配,组织新老师和骨干力量进行业务培训。中心学校还把教学效益高低作为合格学校创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除了开展常态化教学管理,同时通过精心组织各类赛课研讨活动,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心学校把小组合作、阅读教育、养成教育三项主题工作发展为教育特色,使学校办学水平广受好评。
第二篇:井头镇东山完小合格学校建设总结
井头镇东山完小合格学校建设总结
我校于2011年5月启动合格学校创建工作,7、8月开始搞硬件建设,9、10月学校组织专人进行学校软件整理、档案管理,10月底组织综合自评。现将我校整个创建活动作一个简单总结: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
创建工作启动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局领导及相关教育职能部门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镇政府、中心学校领导多次到学校检查、协调、督办。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合格学校建设有关文件,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成立了以刘黎明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学校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高规格、严管理”的创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东山完小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小组的成员、职责、目标,大家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协作。明晰了创建工作“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档案资料整理”的思路,统筹了创建工作中任务与时间的合理安排。学校发动全体教职工(15人)积极参与。工作小组中廖俊良、刘清、陶文甲3人都是校委会成员,同时又是小
五、小六的语数任课老师。他们一方面搞好自己的常规教学与管理工作,一面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参与学校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标准”,商量归类,推敲文案,常常是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
继续工作,有时甚至带病工作。
硬件工作主要利用暑假完成,校委会成员牺牲假期时间,不发补助,制订了值班表,每天安排两位同志值班。如有需要,其他同志根据需要迅速参与。学校每天只安排中餐吃单餐。早上8点前到岗,下午6点后方可离校。大家不畏酷暑,坚守岗位。为了各项建设工作费心尽力,出谋划策,力求把事做好,把好质量关、安全关。特别是主管后勤的刘清主任,做起事来干劲十足,废寝忘食,有时冒着烈日,骑着摩托上街购物,一天跑几趟。虽然家在西渡,但却是以校为家。廖俊良同志既要值班,又要搞资料,整个暑假都坚持在校,很少回去看望一人在家的老父。
正是有这样的好领导,带动了其他教职工,做事更加认真负责,甘于奉献,涌现了一些典型,如:戴锦原、王娟、王小红等老师。大家齐心合力,使得学校创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高质量完成。
二、实事求是、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自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学校本着“实事求是、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的原则创新开展创建工作。一是召开教代会,集思广益,修改、补充、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几十项,明确了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目标,规范了办学行为。二是软件从实,收集整理学校的各项档案资料,切合实际,精益求精,提炼出能够反映我校特色的各种文档。
三是硬件从严,实事求是,群策群力,开源节流,通过多种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八十多万元。拆除D级危房60㎡;新建校门1个、铁门5扇、围墙530㎡、厕所1个60㎡、沙坑1个、单双杠区一个、60m跑道1条、文化长廊14m、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台2个;硬化地面900㎡;维修校舍1800㎡;加高护拦长80m;更换了教学楼的门窗;线路全面改造;植树30株、绿化600㎡;新做水沟300m。加强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添置了仪器设备30万元、图书3.3万元;购置课桌200套,完善了教学设备,彻底改变校园面貌,完成了校园的美化、亮化工程,推进了教育现代化。
三、规范管理,扎实开展工作,促进学校全面持续发展1、实施科学管理,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是抓班子重教。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的理念,旗帜鲜明地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相互探讨,树立名师效应,榜样效应,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做到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设身处地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交流,协调工作,发挥各自智慧,形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合力。
(2)是抓制度管理。不断修改、完善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真正做到了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注重实施,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是抓情感管理。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职工工作和生活予以全方位的关怀,努力让全校教职工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创建了团结、信任、平等、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热情。
(4)是抓民主管理。切实推行校务公开,认真抓好“规范程序、落实职能、强化监督”三项工作,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严格按省颁的课程标准和计划组织教学,遵循教育规律,规范教师教育行为。
学校非常关注潜能生的成长,把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关注到学生,责任到教师。如:陶小红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课间休息和放学后时常可以看到她工作的场景。有时与学生谈心,沟通、启发、教育学生;有时以情动人,从学习上、从生活上帮助学生;有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学生,成绩突出,深受同行和家长的好评。
学校也特别注重安全教育,制订完善各种制度,通过安
全课、集会、墙报、班报,观看安全教育光碟,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应急技能。实行一日目测,建立安全工作台帐,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实行封闭管理,对外来人员实行询问、登记,确保安全时时讲,天天抓,创建平安校园。主管安全的廖俊良同志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同时也狠抓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上墙,责任到人,重点防范,加强监督,做到预防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确保无食物中毒现象发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普遍提高。
3、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培训提高
(1)、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团队意识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执行教师从教行为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按时开展政治学习,教育法规学习,落实师德规范,强化依法执教。同时,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2)、加快学历进修,重视技能培训
近几年,我校已有十来位青年教师参加了师范类专业的专科、本科学习,绝大部分教师已获毕业文凭。每学期,学校还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现代各学科远程教育培训,让教走出去,带回来。
(3)、出台激励机制,加速业务成长。
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比武活动,激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加大对教科研成果的表彰力度,并认真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选苗于、压担子,让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4、加强文化建设,体现校园特色
在文化建设的考虑中,我们基于“和谐”、“快乐”这一理念,创建“诚信、创新、勤奋、健康”的校园,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从外部来说.,有植物园、文化长廓、体育活动区、固定性标语、名言警句等;从内在来说,就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中,体现在师生的日常行为活动中。
合格学校的建设能够促使学校进一步发展、进步、提高,这对于我们东山完小来说,既是挑战、检阅,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合格学校建设的成功将会使学校管理更有特色,教育教学更有特点,师生更能健康发展。未来的东山完小将真正成为师生幸福的乐园。
第三篇:合格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为促进娄星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全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娄星区教育局把合格学校建设摆在了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动员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通过落实四个到位、狠抓五个环节、强化三项举措,确保了全区合格学校建设的顺利推进,为打造教育强区、构建和谐娄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落实“四个到位”,确保政府投入
一是领导到位。在省市提出要大力创建合格学校的要求后,区教育局党委积极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合格学校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区委经济工作会和区人代会上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建设教育强区领导小组在召开了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后,深入开展调研,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和建设协调会,及时解决学校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责任到位。区政府制订了《区直部门和各乡镇合格学校建设工作责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和教育工作两个系列进行考评。各部门认真履职,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合格学校建设“规划及时审批、用地优先满足、规费特别优惠”的要求。各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合格学校建设,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督促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全程参与。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三是投入到位。区财政尽管十分困难,在保证教育经费预算进一步增长,专项资金及时到位的基础上,投入合格学校建设的资金达XX多万元。有合格学校建设任务的乡镇办事处也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为合格学校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宣传到位。为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区教育局在相关报刊、网络上设立专栏,并编发了工作简报8期,及时报道全区合格学校建设工作,营造了关心、支持和参与合格学校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抓好“五个环节”,增强工作实效。
一是科学规划,完善工作方案。区教育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了《娄星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实施意见》,计划在2015年前将全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42所中小学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同时,明确了建设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是健全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综合协调、督导评估、硬件建设和学校管理等工作小组,任务到组,责任到人,进度到时。以省《建设标准》、市《评分细则》和各地合格学校建设的经验为教材,先后组织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乡镇中小学校长、学校主管人员参加的三轮培训,让每个参训者理解了建设标准,把握了评价要求。
三是突出重点,抓好硬件建设。2011年全区投资XX多万元,新建校舍8000m2,维修校舍4240m2,新增绿化面积1800m2。投入专项资金120万元,为全区1000名义务教育阶段新生统一配备了高标准的课桌椅。投入资金60万元新建、改造电脑室2个,新建实验室2个,新配置了价值30万元的仪器设备。投入资金近80万元配齐了相关学校的图书、音体美器材和卫生室设备。
四是落实制度,强化工作督查。在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组织专项督查的同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督查。一是局领导包校全程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二是政府教育督导室蹲点督查,督导室所有工作人员定期下到各单位,加强建设指导。三是组织模拟验收,2011年12月和2011年2月,局领导小组带领各工作小组,分别对迎检学校进行了模拟验收,并发出整改通知,督促各单位按时整改到位。
五是及时交流,注重典型引路。2011年10月底,在当时合格学校建设进度较快的杉山中学举行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现场会;11月初,又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卓有成效的娄底二小召开全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会。所有与会人员通过查阅软件资料、参观硬件设施、听取经验介绍,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
三、强化“三项举措”,打造特色校园
一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突出规范办学行为这个重点,重申了《娄星区教育管理规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加强了对办学行为的督查,并对办重点班、乱收费、乱摊销、有偿补课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暑假按创建合格学校的要求,又组织全区300多名班主任和骨干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对合格学校建设单位的师资进行了合理调配。
二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把教学质量是否有效提高作为合格学校创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局党委一班人和机关干部下乡下校检查工作,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与广大师生共同探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先后召开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引领作用。
2、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实施重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后进生相结合的评价方案,大力表彰奖励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娄底二小童小燕老师获全国语文教学比武一等奖、戴容华、朱西红、梁洁琼等老师分别获得全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一等奖。
3、课题研究卓有成效。近年来,两所合格学校老师撰写的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在各级各类的评比中获奖500多次、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40多篇。《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创新研究》课题成果获得省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一等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参加全省“十五”课题成果汇报获得了特等奖。
三是着力提升办学品位。各学校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从办学理念和教育管理着手,着力打造高品位的合格学校,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娄底二小实践活动开展颇具特色,“万人签名仪式”、“学会感恩”、“值日小校长”、“环保老街行”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三字歌》、《绿色家园》、《我爱学校》等富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编写具有新意,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德育特色。杉山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体质健康教育与检测、疾病控防、师生文体活动、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也均开展正常。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2011年,全区已高标准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所。今年,我区将全力完成包括4所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校在内的9所合格学校建设任务。
第四篇:合格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合格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根据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我校认真对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标准》的要求,积极地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摸底和完善准备。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全校师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认为已经具备了省合格学校的条件。下面就我校创建省合格学校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宁乡县龙田镇隔山小学学校位于宁乡县龙田镇隔山村,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现有5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为76人,教职工7人,在编在岗教师6人。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拥有科学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教学仪器价值80万余元,藏书近近千册, ,图书室定期为师生开放;各项设施都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创建工作
(一)、政府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自学校申报合格校建设以来,政府投入及学校自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其中2012年小学部教学楼改造,新建厕所、厨房,50米跑道,目前学校又启动了教师周转房项目。
(二)、学校全体师生努力完成合格校建设,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学校一直秉承“以德立身,以学立业;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教师成长搭台、为学校发展添彩”的理念,以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深化内部管理,推行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合格校建设。
在创建过程中。层层召开了创建工作专题会,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中心校喻叔凡书记亲自挂帅,班子成员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协作。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动员会、行政专题研究会、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专题议教会、工作小组碰头会、工作布置会,县教育局领导亲自住校指导,把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2、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把创建工作与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结合起来。规范办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学生异动手续齐全。学校强化了管理,实行了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坚持正面教育,每月有一个德育主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活动落实德育教学工作。
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以制度管人。各部门和各处室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责任人,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制度,成立以财务人员为核心的预算编制管理小组。规范、完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第五篇:合格学校建设典型材料(修改版)(定稿)
加大合格学校建设力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深刻主题,加速合格学校建设,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为学校品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全县义务教育步入了均衡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优秀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省建设教育强县先进集体、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等荣誉称号。我们的做法是:
一、突出“三个结合”,统筹建设规划
我县坚持“长远、均衡、协调发展”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按照“三个结合”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2008—2014年全县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6年时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坚持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由于历史原因,我县中小学凸现设点多、分布散、效益低的弊端。近年我们摒弃学校调整建设眼光短浅、效益低下、百校一面的建设模式,提出了“调少数量、调大规模、调强功能、调优质量、调显特色”的总要求,学校布局调整加快实现“四集中一同步”,即“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区和中心乡镇所在地集中、完全小学向集镇集中、教育资源向城区和乡镇所在地集中,学校硬件投入与软实力建设同步”。近5年,全县小学由209所调减至107所,初中由32所调减至22所,较大提升了学校办学综合效益。首先,我们针对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着力解决其“强而挤”,将原林业局所在区域无偿划拨给德昌小学,对城区实验小学、花甲湖小学、五完小扩建增容,通过征地扩容、局部增容、整体兴建等办法,努力做到城区学校班额、学额容量合理。其次,乡村学校由分散向集中强点转移。我县对农村乡镇所在地学校布局坚持“减少数量、增大容量、提高质量”的战略,明确各乡镇重点建设好一所初中、一所镇中心小学和3-5所农村完小,构建布局合理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同时,我县对于交通地理位置优势明显的学校重点加大投入,将其做大做强。我们集中力量对地处城郊结合部、招生辐射面广的新颜学校分批投入近3000万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县政府无偿划拨40亩“黄金土地”用于学校扩容,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迅速扩充。第三,建设重点由凸显初中向倾斜完小转移。随着农村交通环境的日益改善,我县以乡镇中心小学建设为重点,带动村级小学撤点、合班、并校,在调整中实行 “撤、并、促、改”四字诀,近年全县撤除学校45所、合并37所、促强28所、改办学前教育8所,教育资源得到了扩容、优化、提质,农村小学“弱而空”的现象正逐步好转。
(二)坚持与学校项目建设相结合。我县财政基础薄弱,办学投入不可能像撒胡椒面,遍地开花。为实现县域学校布局调整建设效益的最大化,我们一方面将危改项目、中西部农村初中工程、合格学校建设、校安工程等上级项目与县本级财政 投入资金、转移支付资金、新机制校舍维修等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并“指”握“拳”办急事、办大事。3年来,我县共投入校舍建设资金近1.6亿元,新建、改建、扩建校舍面积45万平方米;投入3200万元添置教学配套实施设备。另一方面,对全县所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逐一摸底,按建设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实行“三个优先”,即优先D级危房拆除重建,优先安排危房多、师生规模大的中心中学、小学,优先教学用房、师生生活用房建设。同时,坚持重点建设长期保留学校,改造过渡时期的D级危房,撤并学校一律不建设的总体要求。近3年,我县共投入资金5703.05万元建成合格学校48所。今年,又投入资金3796.7万元,建成合格学校15所。
(三)坚持与校园规范内涵管理相结合。合格学校创建中,我们一方面坚持德育首位,注重全面育人,校园文化坚持“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学校内涵建设生机盎然。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城西中学《晨曦文学》校刊获得“湖南省首届百优社刊社团”,学校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文艺学校”。南洲镇德昌小学注重挖掘校园历史资源,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德育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花甲湖小学以阳光读书活动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南洲实验小学打造“闻香节”和“拾穗节”系列活动品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突出。全县“三独”比赛、运动会、科技创新、体验式德育活动精彩纷呈,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经监测,各学校在创建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学生学业水平和体质健康 均优于评估标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校以政务公开、高效管理为突破口,切实提升学校制度文化的执行力,教职工凝聚力、干事创业热情明显增强。我县教育系统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制,各校内部管理日趋规范。不少学校推进教代会—校务会—年级组的三级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了职代会制度,同时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提醒、示范等柔性管理,营造了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严谨有序的工作氛围,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拓宽“三种渠道”,落实建设资金
我县主要通过 “投、争、省”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证了合格学校建设投入。一是“投”,以财政为主保投入。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县本级财力对合格学校建设支持的力度。县财政对合格学校建设投入实现了“三个优先”。在合格学校经费预算上坚持实行“教育部门端盘子(拿方案),县委政府定调子(审定),财政部门拿票子(执行)”。近年来,投入870多万元,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全覆盖,大力推进“班班通”工程,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先进县。投入183万元对中小学教学楼护栏进行了加高加固;投入130万元,为200栋校舍安装了防雷避雷装置;投入资金613万元,建好了65个教学功能室等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投入260多万元,补充了一大批师生读物,提升了中小学图书馆(室)标准;投入614.4多万元,完成义务教育学生课桌和教师讲台添置;投入19.8万元为城区学校教师办公室添置空调61台。二是“争”,争资引资增投入。我县牢固树立争项目促发展的意识,3年来,我局先后争取上级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积极争取了香港轩辕教育基金、扶苗教育基金、“阅读.梦飞翔”计划在我县实施项目,助推我县合格学校的建设进程。三是“省”,内部挖潜促投入。近年来,我县严格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积极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出台了《南县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各校勤工俭学纯收入的40%以上必须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节约出来的每一分钱,都用于学校基本建设。今年,全县15所合格学校项目校从学校勤工俭学收入和公用经费中挤出120多万元投入学校建设。
三、实施“三项工程”,提高创建水平
我县按照“师资调优、课改争优、督评促优”的合格学校建设思路,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扩优提质”建设。
(一)实施师资提升工程。我县始终紧抓尊师兴师这一发展教育之本。县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集中财力办好教育、多个层面关爱教师、千方百计培养师资。2008年以来,我县对停薪留职人员和病休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停薪留职人员519人,有效规范了教师队伍管理;另一方面,通过新教师招聘、师范生定向培养、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方式,补充256名教师充实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队伍,选调98名教师充实到合格学校创建项目校,教师结构得到较大优化。全县以师德师风建设、业务提升为重点,实施名师名教师工程、青蓝工程等,组织大范围、多批次的送国家、省市师资培训,参培教师达4000多人 次,赴外地学校挂职校长21人,建立了“教师成长册”,积极打造素质精良的教师团队。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总是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克服财政压力,较好保障了教师待遇,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专项资金奖励农村优秀教师,对一线的市、省、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和特级教师给予岗位津贴。同时,加大对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热情饱满,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两名教师分别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省“十佳”师德标兵。
(二)实施课改推进工程。2007年以来,我县尝试开展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以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高为切入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坐下议”、“学着做”的办法,先后组织2000多人次到全国课改先进地方进行学习考察和驻点参培,邀请知名校长、学者来我县讲学,定期开设“校长论坛”、“课改沙龙”。我县围绕教育“提质、进位、增效”主题,确立实现“高效课堂”的主体思路,形成了县域整体推进“六步四疑五悟”课堂教学大框架的基本模式和特色,得到了中央及省教科院的高度评价。省内外同仁近4000人次慕名学习,《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等媒体争相报道。中考学业成绩加速提升,小学学业成绩跃居全市先进行列。
(三)实施督导督评工程。为使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县遵循“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制定了《合格学校建设检查细则》,要求学校对照自查,县局对照督查。督查内容严格按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进行。一查基本条件,二查技术装备,三查学校管理,做到应查尽查,一校不漏,一项不差。同时,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将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任务,纳入了对乡镇政府和学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督查通报长效机制,对合格学校建设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限令按时按质完成。
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将统筹区域教育发展,继续多方筹措资金,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把“合格学校”建设工程不断推向深入,向建设教育强县的目标迈出坚实的脚步,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