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校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校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住建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校舍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为了全面推进我市校舍建设,保障师生安全,提高校舍建设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当前,住建局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对我市的校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今年以来,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共新建教学楼5栋,面积 6755平方米,新建宿舍3栋,面积4241平方米,新建幼儿园3栋,面积3646平方米,新建餐厅2处,面积2628平方米,新建总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从公开招标、严格办理建筑手续,严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验收关,使校舍建设由量变到质变,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可以说,在乡镇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牢固的地方是学校。虽然,在校舍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年,由于社会转型的原因,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较多,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并镇,城市区划调整、城市不断扩大。尽管近年新建学校和布局调整的力度很大,但由于生源流向的变化,现有的学校布局显得不太适应。从生源变化来看,人口出生率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生源总体上呈较大幅度下降
趋势。普通高中学生人数近年内呈上升趋势,现已呈现下降趋势;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爆满,但依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从流向变化来看,生源流向城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2005年以来,取消了借读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大量涌入,市区大班化现象日益严重,与此相对照,农村生源日渐减少,撤并学校尚未进入稳定阶段,学校教育半径越来越大,因路途遥远,学生上学难的现象再现,迫使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
由此看来,学校布局不适应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学校布点显得比较多,学校规模普遍较小,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二是市区学校布点显得比较少,平均班额普遍较大,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市区因为住宅小区的教育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义务教育阶段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
二、政策建议
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教育发展要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打造新品牌,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坚持以优先发展的要求办教育,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办教育;第二,坚持义务教育政府为主,非义务教育民办为主的发展取向;第三,各级各部门在教育发展上,要坚持做到该保的要保住,该管的要管好,该改的要改活,该放的要放开。为此,提出以下
政策建议:
科学编制学校布局规划。要把学校布局规划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学校的兴建、改造和发展。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学生生源及流向的变化情况,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布局规划。政府要按照“小学联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办学格局,调整中小学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二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城市住宅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使用”。三是集中有限房屋建设资金,规划设计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初中工程,合理定点、精心选址,建设数量虽少但规模较大和较好育人条件的的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推动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以解决农村留守未成年的教育问题。四是规划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都能满足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缩小城乡教育差异,要把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并列出年度工作计划,逐年实施,以市区为单位进行验收。五是要花大力气办好我市的职业教育中心,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012年10月22日
第二篇: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培植优势、增强后劲的重大举措,是主动对接、乘势而上,实现文秘杂烩网赶超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市委党校校级课题调研组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行调研,形成以下几点建议。
思考之一: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发展的关键
(一)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解决文秘杂烩网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目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还较靠后,要赶上全省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改善自身的形象,必须以重点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2006年以来,我市坚持选商择资、跑项争资、激活民资并重,通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年”活动,共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96个,目前这些项目已实现产值43.1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安排就业5.5万人,出口创汇1.1亿美元。
(二)我市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大项目少,项目带动能力弱,经济发展缺乏“引擎”,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大大制约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我市占领赣西区域发展制高点的战略要求不匹配。东边的新余“国家队”有新钢,“地方队”有赛维,西边的萍乡也有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优势产业。我们要正视文秘杂烩网发展短板,开展大项目建设,知“短”然后奋起,找到文秘杂烩网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咬定大项目不放松,大力推动文秘杂烩网经济的发展。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在扩大“增量”、改善“存量”上下功夫。扩大“增量”,重点是解决好“招商引资规模”问题,坚持“好”字当头,下大气力招大商、引大资,努力在“招大”上实现新突破;改善“存量”,重点是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扶强”上实现新突破。
(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市现实条件,依靠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可能性有限,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招引和培育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本地实际的大项目,可以对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产生裂变式的扩容。新中源集团落户高安,对该市建筑陶瓷产业的迅速壮大,产生了颠覆性的战略效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对调整发展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却带来了机遇。我市要在困境中牢牢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招大扶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抢占制高点。中心城区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六大产业要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力争将钽铌产业发展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医药产业发展成“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产业园”;服务业发展成“赣西服务业高地”;建材产业发展成“江西建材之乡”;机电产业发展成“全国机械工业城”;油茶产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
思考之二: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由于区位、历史等原因,我市项目的来源不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个别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在建设要素尚不齐全时就盲目“上马”,开工后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短缺的问题,推进速度较慢,甚至形成“半截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足,不符合项目审批要求,给项目的争取造成了一定困难。就项目工作而言,不少同志有抓项目的热情,但缺少抓项目的手段和办法。
(二)企业做大做强受资金制约突出。一是缺乏国家财政投资计划导向的超前判断能力。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国家投资计划导向信息的嗅觉不灵敏,对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及建设程序不熟悉。二是缺乏对金融机构投资意向与企业贷款需求之间的供需对接能力。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条件苛刻,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少,银行贷款难问题突出。2008年,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3.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96.22亿元。三是融资渠道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逐渐增多。我市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部分企业不愿意走合资合作道路,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手段用得不多。
(三)项目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人是项目中最重要的因素,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人才在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人才问题也会越来越紧迫。打造优秀人才聚集洼地,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将是一条增强大项目发展后劲,实现竞争制胜和推动大项目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单一,结构支撑性差,特别是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缺少出色的项目运作者和管理者,导致项目用人选择的余地非常小,项目运作和管理水平下降。
(四)发展
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机关及其公务员中仍存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改革创新意识不足、为民服务观念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一些部门谋划工作不从全市大局出发,履行职能围绕部门利益进行,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用权、轻服务”的问题,部门利益至上,大局意识不强。在审批方面主要表现在审批手续繁琐、缺少范本指导、审批流程不清晰和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在效能方面,部分服务窗口对审批事项受理后既不能“现场办理”,也无法“网上操作”,一些即刻就能办结完毕的事项,也要等到承诺时限期满;在执法方面,部分部门执法简单粗暴,收费标准不透明,为了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着法子以岗谋私、索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损害企业利益和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主要领导重招商环境,具体办事人员轻招商环境的“小鬼难缠”现象。
思考之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增长仍属投资主导型,重大项目在整个投资规模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市近期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集聚生产要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选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促进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中心城区根据资源条件和现实基础,确定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为六大产业,总体上看,产业优势仍不突出,产业定位尚不清晰,缺少目标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要立足文秘杂烩网矿产特别是钽铌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建设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矿业企业,做强产业群,延长产业链,特别是其中的锂电产业,把文秘杂烩网打造成为“亚洲锂都”和“中国锂电产业基地”。
(二)培养、引进高水平的项目运作和管理人才。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项目管理人才,引导广大干部潜心钻研项目知识,熟悉项目建设程序,拓宽项目建设思路,切实提高抓项目的能力、建设项目的能力和治理项目的能力,使之成为策划项目的高手,跑项目和争项目的能手,为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支链条、一个基地”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和专题招商,不断增强招商工作实效。同时,按照产业分工,组织专门的招商队伍。加大通过市场配置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力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采取创新机制激活一批、公开招聘引进一批、政策激励留住一批、加强培养造就一批、搭建平台用好一批等“五个一批”的办法,着力解决项目策划、资本运作、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人才短缺问题。
(三)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一是加强银企交流与合作。通过政府、商会等为中介召开银企融资会,扩大企业贷款规模。金融部门要灵活运用信贷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倾斜。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约束管理,收集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建立信贷诚信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金融健康发展营造浓厚的诚信环境。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资本运作,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企业家摒弃排外思想,培养战略思维和眼光,强化与国际国内大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借助外力、谋求合作中化解资金瓶颈,实现做大做强。
(四)加强项目论证、包装和项目库建设。按照已确定的产业定位,聘请和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协作,按照产业链的要求设计、论证、策划和包装好项目,选择钽铌、医药等标志性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项目库建成后,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报送汇总制度,随时更新,每月调度。加快“门户网站”建设,通过互联网集中展示我市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全面推荐重点产业和项目,引进一批辐射能力较强的大项目,吸引投资者。重视招商项目的储备和包装宣传,增加推介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资源质量,增加对接的可能性。通过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把域外的资金、管理技术等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去,提高项目总体质量。对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把抓大项目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的一项主要指标,从项目策划包装、对外推介、落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每个项目有领导促、有主管部门管、有实施单位抓、有项目法人干的全方位的责任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
(五)创新服务工作机制。结合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着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推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一是建立服务监督制度。设立“项目建设热线电话”,统一受理项目法人举报。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工作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运输、电力等困难,切实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是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努力缩短项目相关专项报告的审查时限,土地、规划、设计等职能部门结合相关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建立“特派监察员”制度。在对本市产业发展起核心带动作用、投资额大的建设项目或重点工业企业中,可采取派驻一批“特派监察员”,每月与所派驻企业或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一次,采取走访、座谈、听取意见等方式了解掌握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情况;四是建立提前告知制度。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法规政策和有关收费,要求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指导,促进项目建设规范、有序进行;五是强化执法教育。坚持用“硬”办法治理软环境,深入开展“双评活动”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第三篇: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五”期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牧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1、农牧民物质文件生活显著改善。一是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比2001年增加939元,增长了36.4%;二是各项生活消费出支全面增长。2004年全市农牧民家庭人均主要生活费用支出2675.13元,比2001年增加746.61元,增长38.7%;三是生活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更加合理。近年来,农牧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只要求吃饱、穿暖,现在则“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食品和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住房、用品和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1364.77元,比2001年增加311.75元,增长了29.6%;而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54.6%下降到了51%,下降了3.6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居住、用品、交通通讯、文件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1310.36元,比2001年增加434.86元,增长了49.7%;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45.4%上升到了49%,上升了3.6个百分点;四是耐用生活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档次提高。农牧民家庭的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已经普及,摩托车、电冰箱、电话和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成倍增长,照相机、抽油烟机、吸尘器和冷、冷暖空调也开始逐步进了收入较高的农牧民家庭。2004年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的摩托车62.5辆、电冰箱15台、电话52.2部、移动电话43.9部,分别是2001年的1.6倍、1.7倍、2.6倍和40倍;五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26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6平方米,增长30%;其中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暖气、钢窗、地板砖等装饰品已进入大部分农牧民家庭,不少农牧民住房设计了客厅、厨房和两、三个卧室,有的还设计了卫生间。
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村民委员会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民主管理,农村民主法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3、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公路全部畅通,旗县区所在地与乡镇之间公路基本上全是柏油路。农牧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砖木结构住房占到了80%。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
4、农村牧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义务教育全部普及,职业教育在现代农民中基本普及。合作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环境大为改观。
5、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事业开始起步,老有所养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农牧区增收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增收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增收难度偏大,与农牧民小康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市农牧民收入的%来自于农业,收入来源单一,农副产品多以原料出售,不能实现转化增值,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我市农村牧区的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近些年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后劲不足。一是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与达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还相差较远,特别是旗县区交界地段的道路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进入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电脑,有线电视在农村牧区的拥有率和覆盖面还较低,农牧民信息量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不能及时维修完善,影响了基础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牧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牧民的生活较为困难,由于一些牧民前一轮草牧场承包时经营不善,再加上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等第二轮草牧场承包时已成为无畜户,使之进一步致富达小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项目、跨世纪农牧民培训项目的带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但时间较短,并且数量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五)集镇化水平低,乡村卫生条件差,村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大多数旗县区村镇都是80年代时的规划,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规违章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较远。
(六)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一是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点较少,也不尽合理,照成农牧民子女读书成本过高;二是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刚刚起步,只有极少部分农牧民收益,绝大多数农牧民还
第四篇:关于我市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模版)
关于我市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0/7/9 9:33:55 来源: 延安日报 作者: 查看网友评论 跟贴 0 条 点击: 75
5一、全市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我市辖1区12县,市域面积37037km2。除延安中心城市外,有县城12个,建制镇82个,集镇81个。全市平均每227km2有一个小城镇,城镇密度为22.1个/万km2,若含集镇可达到44个/万km2。全市除少量以石油、煤炭、化工、旅游业为主的工矿型与服务型小城镇外,其余都是综合商贸型小城镇。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方针,不断强化城市理念,全面提升城镇功能,使全市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并显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乡镇柏油路通达率达到100%,村庄柏油路(水泥路)通达率达到90%,基本形成了快捷便利的城乡交通网络。二是构建城乡供水网。通过加大投入,加快供水管网铺设,推进自来水管道向农村延伸,有效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人畜安全饮水。三是构建城乡清洁能源供应网。在城镇,加快了天然气管道铺设,使集中供气普及率不断提高。在农村,大力推广了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改造,各县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也全面铺开。目前,安塞、志丹、吴起3县已建成投运。同时,还建成了吴起采油厂、长庆采油三厂等8个石油废水联合站和延炼动力锅炉脱硫回收工程。五是构建城乡信息网。自然村通电率达到了100%,乡镇和公路沿线的中心村已实现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的通达。广播覆盖率达到96.9%,电视覆盖率达到98.4%。与此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较高覆盖和较高保障水平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市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
2、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
完成了城区“三山”绿化。市区沟道开发、环线建设全面推进,中心街改造、西北川公园建设等项目加快实施。市政功能设施日趋完善。污水收集、供气、供暖范围不断扩大,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3%,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20万平方米。各县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年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9%。
3、项目带动效果明显。
2009年我市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0.3亿元,安排项目480个,部分已建成投用。市级10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0亿元,增长33.4%。重大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增长9.3个百分点,不仅对保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促进城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农业产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加强。
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77.1万吨,创近十年新高。苹果面积达到280万亩,总产196.9万吨;红枣40万亩,总产4.3万吨;核桃25万亩,总产5300吨。肉、蛋、奶分别增长15%、7%和16%。新建高标准大棚6090座,累计达到8.9万座。建成新农村试点村101个。吴起县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互动促农村,转移农民富农民”的思路,坚持“就镇、就近、就路”的原则,采取“建、改、留、移”相结合的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县上先后投资5.7亿元,使全县70%的人口住进了新居,城镇化率提高到51%。志丹县发挥本级财力优势,围绕草畜业、林果业、棚栽业和小杂粮四大产业,立足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建立了“政府贴息、以奖代补”的长效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农业主导产业开发。子长县建立完善了城乡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一是对城镇结合部的村庄,走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通过小区开发,使城郊村“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让农民变市民,使农民从农村起家,在城镇安家。二是对城镇近郊村和乡镇中心村,走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发展模式。依托建筑建材、煤炭石油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及其它非农产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三是其它村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从而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我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也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发展的运动过程。虽然说我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目标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对城镇化发展很难形成持久的财源支持。就全市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经济和财源结构,石油工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收入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石油资源又主要分布在北部几个县区,目前各产油大县实力雄厚,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很强,有的县不但解决了县域中心城市的发展问题,而且还措资解决了一些重点镇村的建设问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南部塬区和黄河沿线各县,农业产业发展稳定,形成了苹果、大棚菜等农业规模产业,但由于工业资源匮乏,基础薄弱,财政收入相当困难,有限的财力很难对城镇化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很难独立完成。单一经济结构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已逐步显现,形成了北部县区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完善,但相对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南部塬区和黄河沿线各县虽有一定的农业规模产业,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缺乏聚集和带动功能。加之油煤气等资源都属于不再生资源,随着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都将面临着不断减少和最后枯竭的结局,对漫长的城镇化发展很难形成持久的财源支持。
(二)产业发展缓慢,特色不够明显,产业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不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坚实的产业做基础,如果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就不可能提供劳动力转移的岗位,城镇化也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顺利地转移到城市并实现稳定的就业,而城镇要实现稳定就业又在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的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中小企业和现代加工业、服务业发展缓慢,扩大就业的空间相当有限。一些小城镇由于产业发展滞后,功能不配套,后劲不足,仅仅是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对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很难形成拉动作用。
(三)制度建设滞后,城镇化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不明显。一般来说,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拉动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要求,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增长空间。但就我市而言,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城镇化对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还未能充分显现。应该看到,实现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数十万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和调整。近年来一些进城的农民工没有通过落户的方式彻底转为市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也未完全实现城镇化,这就很难有效地拉动内需增长,实现社会结构的城功转型。
(四)建设资金不足,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调研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一是市县区财政由于硬性支出不断增加,只能将有限财力重点投放在城市的市政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镇村一级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仅仅是个“吃饭”财政,无力参与和实施公益事业建设。二是银行贷款。现行银行加强了风险管理,注重了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而城镇化建设注重长期性和公益性,投资大、回报期长,建设和开发很难得到银行信贷的全力支持。三是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由于优势不明显,吸引力弱,在招商引资方面很难有大的手笔。就目前而言,全市在城镇化建设中招商引资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四是专项资金,由于专项资金数目小、量有限,大多都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投放到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上去。
(五)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化建设的舆论导向作用还发挥的不够。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到现在已经8年了,今年中央又以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将“统筹城乡”提上了文件的标题位置。国内外的一些专家解读时说,通过1号文件可以看出,中央已开始将农业问题上升至宏观层面,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扩大消费,通过城镇化使中国经济找到新的长期的增长点,可能将成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未来指向。我们在调研中接触到一些干部群众,他们认为城镇化就是在城里盖高楼大厦,改善城市的硬件设施,而对提升农业的产业功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却知之甚少。还有人担心农民进城后农村土地荒芜,农民在城市没有生活能力、生存不下去等问题。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加快延安中心城市建设。要瞄准把延安建设成为80万以上人口的中型城市框架,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转移人口与健全保障体系并重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的市政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打通城市交通内外、环线,推进沟道和山体整体开发,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城市的宜居化改造。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突破口,不断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努力改善城市的“硬环境”。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要重点加强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市政配套设施方面在抓好供排水、供电、通讯、消防、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将解决停车难和公厕少作为重点问题,在大型建筑、商贸区、住宅区等人流集中的部位同步设置公厕和停车场,结合人防设施建设修建地下停车场,完善城市公交车停靠点。同时,还要下大力气抓好政务、市场、法制、信用等“软环境“建设,营造使市民和外来游客都感到宽松、满意的政策环境和公正、高效的办事环境,尽快发挥延安城市对县区经济的辐射功能和拉动作用,对全市人力资源和消费群体的集聚作用和城市文明对全市形象的塑造作用。
2、大力推进县区所在地的特色城市建设。县区所在地是该县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县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明显。如果一个县的城镇化建设搞好了、产业培育起来了,能够拉动一、二万农民进城,全市的城镇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建议有条件的县区特别是产油产煤大县可先走一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完善“以油补农”、“以煤补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发展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同时,应协调中省在延企业共同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将采油厂、炼化厂建设与所在县的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厂部、矿部队站生产基地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实行工矿区建设与乡镇建设一体化。工业经济较差的县应高度重视农村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走先建“市“,后建“城”的路子,依靠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走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3、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我们延安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农民又居住分散、“三农”问题负担沉重、单靠中心城市和县城来解决农民的转移问题是很有限的。建议市上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在全市的建制镇中,择优挑选,依靠产业发展和地理位置进行综合规划,使之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县、乡结合部新的商品集散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乡镇企业集中地。形成农村人口向重点镇集中,农业向产业化集中,产业向城镇周边和园区集中,实现城镇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一体化,拉动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4、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使许多农民不离乡离土就地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对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应该说即就是将来实现了城镇化、农村势必还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群众,他们还要继续生产、生活、生存在农村。所以要用发展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配置要素资源,把现代文明成果向农村辐射。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的基本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当前应抓住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住房,建设中应突出村情,结合实际,坚持方便、整洁、生态的原则,重点在完善功能上下功夫,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
5、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的进程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在延安这个资源富集地区发展工业还是要坚持发展能源工业,但必须要强化经济转型,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要支持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做大做强石油产业,支持中省在延企业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应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加快能源工业转化,即要从资源型转向资源深度加工型,从单一的能源型转向三次产业提高发展型。要继续争取100万吨乙烯项目的立项工作,争取列入国家的“十二五”计划。在配置矿产资源方面,争取将子长、富县煤炭资源配置给地方,优先配置给地方国有煤矿。还应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省市分配比例,比照省对榆林的政策给予延安倾斜。保证延安的能源工业尽可能多地为延安的城镇化发展提供较为长久的财力支持。与此同时,更要重视非能源工业建设,加快发展石油装备、汽车、卷烟、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使非能源工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6、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对于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劳动力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继续抓紧抓好。建议市上在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的思路上,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提供生产要素的企业。同时,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应尽量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减少基础设施投资。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一次变革,它的核心是围绕某主导产业和骨干农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组成一个新的农业体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加工、购销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盈利的产业。建议市上应依据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实施有机农业战略、品牌营销战略和农产品增值工程,大力提升苹果、棚栽、草畜产业发展水平,引导农民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延安建成西部知名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基地,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8、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符号,再漂亮的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只是一个无味的城市。建议市上尽快建设延安历史博物馆,挖掘延安深厚的历史资源和丰富的民间文化,以和延安的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要搞好城乡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争取中省的支持,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小学校。通过城乡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解决城区入学难,大班额及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农村学生来城镇上学,拉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9、广开投入渠道,加大财政支持。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级政府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建设的资金来源,除建立长效的财政支持机制外,还应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资金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突破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
10、深化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城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一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引导农民向城镇聚集。应允许农民进城后继续保留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利,鼓励他们对土地进行有尝转让,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应实行以居住地确定落户地点,以现行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在城镇有工作、有住房,就应承认是合法的城镇居民,并给予报注城镇居民户口。三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并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和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就业、养老、升学、就医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总之,要靠制度搭建起农业人口在城镇的进出通道,为实现城镇化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创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五篇: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五”期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牧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1、农牧民物质文件生活显著改善。一是农牧民收
入稳定增加。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比2001年增加939元,增长了36.4;二是各项生活消费出支全面增长。2004年全市农牧民家庭人均主要生活费用支出2675.13元,比2001年增加746.61元,增长38.7;三是生活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更加合理。近年来,农牧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只要求吃饱、穿暖,现在则“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食品和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住房、用品和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1364.77元,比2001年增加311.75元,增长了29.6;而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54.6下降到了51,下降了3.6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居住、用品、交通通讯、文件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1310.36元,比2001年增加434.86元,增长了49.7;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45.4上升到了49,上升了3.6个百分点;四是耐用生活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档次提高。农牧民家庭的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已经普及,摩托车、电冰箱、电话和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成倍增长,照相机、抽油烟机、吸尘器和冷、冷暖空调也开始逐步进了收入较高的农牧民家庭。2004年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的摩托车62.5辆、电冰箱15台、电话52.2部、移动电话43.9部,分别是2001年的1.6倍、1.7倍、2.6倍和40倍;五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26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6平方米,增长30;其中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暖气、钢窗、地板砖等装饰品已进入大部分农牧民家庭,不少农牧民住房设计了客厅、厨房和两、三个卧室,有的还设计了卫生间。
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村民委员会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民主管理,农村民主法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3、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公路全部畅通,旗县区所在地与乡镇之间公路基本上全是柏油路。农牧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砖木结构住房占到了80%。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
4、农村牧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义务教育全部普及,职业教育在现代农民中基本普及。合作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环境大为改观。
5、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事业开始起步,老有所养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农牧区增收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增收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增收难度偏大,与农牧民小康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市农牧民收入的来自于农业,收入来源单一,农副产品多以原料出售,不能实现转化增值,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我市农村牧区的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近些年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后劲不足。一是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与达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还相差较远,特别是旗县区交界地段的道路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进入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电脑,有线电视在农村牧区的拥有率和覆盖面还较低,农牧民信息量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不能及时维修完善,影响了基础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牧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牧民的生活较为困难,由于一些牧民前一轮草牧场承包时经营不善,再加上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等第二轮草牧场承包时已成为无畜户,使之进一步致富达小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项目、跨世纪农牧民培训项目的带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但时间较短,并且数量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五)集镇化水平低,乡村卫生条件差,村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大多数旗县区村镇都是80年代时的规划,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规违章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较远。
(六)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一是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点较少,也不尽合理,照成农牧民子女读书成本过高;二是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刚刚起步,只有极少部分农牧民收益,绝大多数农牧民还存在看病难、看不起病、养老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优势
当前,我市已初步具
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办法,即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对寄宿学生生活费进行补助。
——各旗县区对村镇建设都有了统一的规划,村镇建设有了显著的成效。
——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和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环保能源。
——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近年来市政府对农牧民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典型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实施“双双链”工程,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