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茅庄完小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茅庄完小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
三年级一共有学生45人,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三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掷、攀登、追逐、跳绳、踢毽子等大肌肉活动。但动作则显得僵硬呆板。
3、达标情况
在上学期考核中,学生优秀率约80%,合格率100%。
(一)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
1、三年级学生一般为8—9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
2、三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二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较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三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
4、三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
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
5、三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因此,要多安排中、小强度的练习活动,不易安排静力性或爆发性练习。
6、三年级学生的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小于高年级,因此,不易进行过分剧烈或耐久性过大的练习活动。
7、三年级学生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的机能有所增强,学生每日平均需睡眠的时间为10小时左右,清醒时间增多,控制和调节
自己行为的能力提高较明显。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三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
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三年级学生注意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三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三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愿意依靠老师,由老师来评价动作好坏和裁判胜负。
5、男女生在一起活动不受性别的限制,集体意识开始形成,其兴趣由个人活动逐渐转至集体而有组织的活动。特别愿意选择合得来的同
学,结成一组练习。
6、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但被批评后的情绪很容易恢复。
二、教材分析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安排教材。本学年属于水平二阶段,教材安排队列、基本体操、韵律活动、技巧、跳绳、小篮球、投掷、游戏等内容。为适合中年级学生特点,应努力把教材内容尽可能游戏化,在学生的玩中学、玩中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能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能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2、运动技能目标
能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上身动作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会做简单组合动作,如球类、体操、舞蹈、韵律活动。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3、身体健康目标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能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4、心理健康目标
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我,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能克服困难,有意志坚强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
体验并说出个人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并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四、重难点及课时安排
1、教学内容
a、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 约6课时
b、游戏 约8课时
c、韵律活动和舞蹈 约8课时
d、田径 约6课时
e、广播操 约16课时
f、小球类 约6课时
g、学习巩固新的广播操 约3课时
2、重难点
在以上七点内容上,a、e为重点内容,其中e、d为难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立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使学生懂得粗浅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
常识。而新的广播操学生做的还不够规范,应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争取一个月内巩固规范广播操的动作要领。
五、教学措施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特别加强对广播体操的教学
第二篇:茅庄完小捐款总结
堽城镇茅庄完小关于
开展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总结
今年5月19日是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我校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团员要积极带头,捐资救助残疾儿童,送上了一份爱心。
1、我校教职工总计17人,教职工共捐款170元,教职工人均捐款10元;
2、我校学生总计130人,学生共捐款238元,学生人均捐款1.83元;
3、我校教职工和学生共计147人,教职工和学生共捐款408元,全校人均捐款2.78元。
2013年4月
第三篇: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013——2014(下)
由于学校工作调整,本学期我接任三年级体育教学工作,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6名学生,其中男生26名,女生20名,回民5名,回女3名。本学期,新转入2名学生,都是回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在《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队列队形;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小篮球比赛等。
(二)教学难点:
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四、教学措施
(一)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写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二)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认真灵活的运用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五)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六)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狠抓队列队形、路队和两操。
(八)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
(九)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第四篇:茅庄完小十佳活动实施方案
茅庄完小“争做十佳”活动评比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管理,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推进德育精细化管理,提高育人质量,创建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特色,深入开展“争做十佳”这一活动,制定本学期十佳活动评比活动计划。
一、活动宗旨:
围绕“争做十佳”这一主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为目标,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核心,把养成教育、道德教育和学生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主要从学习(上课、作业、考试)、遵纪、卫生、公德、诚信、节俭、感恩、健体、文明礼仪、创新等方面开展活动。
三、活动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利用校会、班会对学生宣讲“争做十佳 ”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通过广播、黑板报、墙报进行广泛宣传。以“争做十佳 ”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班会、队会,把开展“争做十佳 ” 评选活动与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项学生德育教育活动,并经常性、长期性的开展,以推动我校学生德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修改、制定细则
学校在召开动员会,组织师生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上学期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对细则进行修订,制定可行的“争做十佳”学生管理实施细则。
(三)组织实施
细则制定后,即着手实施。学校从活动内容中选取某1-2个方面开始实施,进而带动其他方面,逐渐全面推开。操作时要注意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自己对照十佳学生的标准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另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校要适时修改、总结、完善学生管理细则,以促进“争做十佳”活动深入发展。
(四)主要活动
1、开展“争做十佳”每周一星活动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要及时量化,从学生的学习(上课、作业、考试)、遵纪、卫生、公德、诚信、节俭、感恩、健体、文明礼仪、创新等方面,参考任课教师的意见评选出本周的学习、纪律、卫生、文明之星。在下周的国旗下的讲话上进行表扬。
2、开展“争做十佳”征文活动
围绕“争做十佳”这一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争做十佳”征文比赛,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的做法、经验。征文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能彰显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每班于4月16日前上报教导处征文(一二年级每班上交1篇,三至五年级每班上交3篇,)参加评选,其字数在600—1000字,低年级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放宽(200---400字)A4纸打印。同时电子稿复制在教导处微机上。在召开星级学生表彰大会时介绍经验。
3、开展“争做十佳”演讲比赛
为深入开展这项活动,开展“争做十佳”演讲比赛活动,每班推选1名学生进行演讲,六一期间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争做十佳”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必须使用普通话,要求主题鲜明,精神饱满,仪态自然。(班主任负责修改学生的演讲材料A4纸打印,同时电子稿复
制在教导处微机上。)
4、开展“争做十佳”文明班级评选活动
根据红领巾监督岗检查的结果和教导处检查的结果每月评比一次卫生先进班级和纪律先进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
全体教师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促进“争做十佳”活动正常开展、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学生“争做十佳”的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通报一次开展情况,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认真组织。
通过开展“争做十佳”、“告别不良习惯”、“大家动手,共创卫生校园”等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此同时,学校采取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家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指导和督促,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3、经验推广。
认真总结“争做十佳” 的活动经验,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树立典型,发挥模范作用。
4、注重效果。
通过开展“争做十佳”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优点都得到发扬,不足得到改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文明习惯,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习惯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附:茅庄完小“争做十佳”评比细则
茅庄完小
2012年2月13日
茅庄完小“争做十佳”评比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管理,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推进德育精细化管理,提高育人质量,创建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特色,根据敎办方案精神,从2012年2月份起,深入开展以“争做十佳”为主题的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为便于操作和监控我校从班主任监控管理和学校少先队大部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和班主任进行量化,主要从学生的学习(上课、作业、考试)、遵纪、卫生、公德、诚信、节俭、感恩、健体、文明礼仪、创新等方面开展活动,量化办法如下:
一、班级量化实施办法:
1、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实行值日干部负责制。班委会为每天量化成绩的统计者,周末将成绩汇总,一份交给班主任,一份张贴在教室的班务公开栏内。
2、每位同学基本分为100分,包括:学习、出勤、值日、纪律、仪表、卫生、活动、课间操、集会等。由班委会考核,同学监督,班主任抽查,对同学一一打分,每周公布。
3、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值日干部不得舞弊,更不得对同学报复,如有此类现象发生,则该同学的思想品德评定为不及格。
二、管理细则: A学习方面;(1)课堂表现。
1、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旷课。上课期间,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走动、进出教室。上课迟到者,应在教室前方门外喊“报告”,经任课教师同意后,方可进入教室。(迟到、早退一人次扣1分。
2上课进教室后仍然说笑的扣1分。
3、上课时,坐姿端正,不趴桌子、不歪身体、不侧身坐,被任课教师点名每人每次扣1分
4不专心听讲,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扣2分。
5不安心学习,随便说话的(包括讨论问题)扣3分。6不认真做作业,做小动作被教师点名批评的扣1分。
7、如遇特殊情况,任课老师没到,学生应在教室里面自习,随意走动、说话打闹、进出教室者每人每次扣1分。(2)作业。
①、迟交作业,一次扣1分。②、缺交作业,一次扣5分。
③、经调查或任课老师反映有抄袭他人作业者,抄作业和提供作业者扣5分。
④作业质量差,被任课教师罚重新做的扣2分。⑸做错的作业没有进行改正的扣2分。B课间活动:
(1)下课后在教室内打闹,大声喧哗者扣1分。
(2)校园内追逐打闹,或玩不健康、不安全游戏的扣3分。
(3)破坏公共财物扣3分,并赔偿损失。C卫生:(含责任区)
1、轮到值日不打扫者每次扣5分。
2、打扫不合格扣1分。
3、课间没有正常保洁,每次扣1分
4、课桌下及周边游纸屑果皮等扣2分。
5、随地乱扔纸屑者每次扣1分。
6、学习用品摆放不整齐,下课后不及时擦黑板的扣1分。
7、值日后桌凳整理不整齐,笤帚摆放不整齐的,每人扣1分。
8、衣服特脏,不剪指甲等一次扣2分 D文明礼仪:
1、尊敬师长,主动问好,友爱同学,谈吐举止文雅,使用礼貌语言,不骂人,不说脏话,不给他人起外号、绰号,不嘲笑有生理缺陷的同学,违者每人每次扣1分。
2、有领导或来宾视察我校,要主动让路,行礼问好,不围观,不起哄,违者每人每次扣1分。
3、节约用水用电,故意浪费水资源者每人每次扣1分。E其他。
(1)放学时不排路队(天气异常除外),队形不整,随意散队,打闹的,每次扣0.5分。
(2)破坏公共财产或影响教学秩序的,至少扣5分。(3)不认真做眼保健操、广播操的扣1分。
(4)参加升旗仪式,集会等大型活动不守纪律的扣1分。(5)每次交钱,带工具等未按要求带来的扣1分。
(6)劳动卫生拖拉的,每人每次扣1分.,无故不参加劳动的扣3分(8)严禁在放学队伍中追逐打闹、随便散队,违者扣2分。(9)严禁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违者扣5分 F加分:
(1)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并积极准备的,每人加2分,获得名次或学校奖励的另加3分。能参加镇或县级以上的给予5至10分的奖励。
(2)平时小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按所得成绩给予相应分分数,成绩A的给予3分。被教师点名表扬的加2分。
(3)团结同学,互帮互助,争做优秀学生,获得班级、学校表扬或奖励的,给以3分的加分。
(4)拾金不昧的根据情况给予2—5分的奖励
(5)其他好人好事的,本规定末涉及的由班主任及班干部商定给予适当奖励。
说明:
1、量化评分采取“做好加分,做错减分,重在奖分”的办法积分。不论过去表现如何,每月都从100分起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积分多少,与你过去无关只与你的本月表现有关。上个月的积分不影响本月积分,使每个学生每个月都有争取较高积分的机会。彻底改变以往好生一劳永逸,后进生永无发展表现的机会。每月一次小结,每期一次总结。一学期结束时,根据积分情况,各班评选一定比例的“十佳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推荐一定比例的学生参评“校园文明之星”学校将对“班级、校园文明之星”进行表彰。
2、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细则的学习,让每位学生明白要求,交给学生计分的办法,做到合理、公开、公正,保证细则的顺利实施。
3、此细则为草案试行,各位老师若有好的建议以后调整。
茅庄完小 2012.2.13
“争做十佳”活动评比方案
罡城镇茅庄完小 2012-2-13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学生情况三年级共六个班,每班约 四十三人左右,男女生差不多相等,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2、技能情况三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掷、攀登、追逐、跳绳、踢毽子等大肌肉活动。但动作则显得僵硬呆板。在课堂常规方面,他们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也有较大的兴趣。但在集体活动中,还尚缺乏团结合作意识,而且自律性也不强,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参加活动的动机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这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集体游戏来提高凝聚力,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三、教材分析
(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4)、借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教学目标
①培养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简单锻炼方法。② 发展身体基本素质跑、跳、投,提高运动能力。③ 掌握简单技术动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养成上体育课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⑤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措施
① 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② 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
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③ 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④ 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④ 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⑤ ⑥ 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
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许虎利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