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日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燃眉之急。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反思的价值与优势
教师的反思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的反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及行为的依据,通过回顾、论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二是指向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它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对象,引发教师对目前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思考,促使教师更加明晰自己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
1、彰显自我,凸显主体
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己主动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是促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自律、自发的行动,凸显了教师的主体性。同时,在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全方位地审视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惑,整个过程是教师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也是充分彰显自我的过程。
2、增长智慧,丰富理论
反思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积极的、不断的反思,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教师之间通过相互观摩和讨论,一方面能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实践知识,增长教学智慧;另一方面能够看到“理论”与“应用”之间的不一致,从而真正把倡导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享受到提升教育理念的乐趣、增长新知识与发展新技能的喜悦以及教学相长的益处。
3、和谐关系,共享资源
反思实践不仅仅是对自我的反思,高质量的反思对象还包括实践中的各种关系,如自身与同伴的关系、活动与背景的关系等。集体同伴反思是高效能反思的要素之一,经常采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伙伴式的专业考察、交流、切磋、协调、合作、讨论、分析和反思,既能够加深同事情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不断地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可以学人所长,补己之短,从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更新和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最终获得专业发展。
4、提升能力,提高水平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
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作出更理想、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决定,提升教学实践的实效性,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有效反思的途径
1、树立反思的专业发展观
随着教师专业化趋势的加强和教师专业标准的提高,教师不仅要确立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的观念,而且要确立教学实践反思的专业发展观,这是提高反思效能、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前提。
(1)确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和意识既是教师成长的起点,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自我意识是人成为自己发展主体的必要条件。教师自我专业意识的发展,将会促使教师自主性教学行为的提高,使教师实现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越强,对自身发展的责任感就越大,参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就越高,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能使教师在志趣、能力和心向上具有高度活性,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能适应社会与教育的急剧变革,使职业生涯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教师只有确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促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2)强化反思的专业发展理念
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教师是否具有反思的理念、能否进行有效的反思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它将促进教师由外控的专业发展向内控的专业发展转变,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自觉地把教育实践作为自己认识、监控的对象,在亲身经历的实践反思中获得感受。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经过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循环,其教学智慧才能得以提升。相反,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固守陈腐传统,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水平不可能有本质性的提高。
(3)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才能主动研究教学中的信息,以质疑的态度来分析教学方法的价值,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环境中不断地享受自己成功的经验,领悟失败的教训,对外在的环境变化加以评判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调节和控制;才能在不断自我反思中获取自己专业成长的养料,提高反思的效能,并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从而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快速成长。因此,具备反思能力和潜质已成为新时代合格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2、运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1)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实践历程中,要及时捕捉能够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现象,通过理性检查与加工,逐渐形成系统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包括实践内容、实践技术与实践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实践内容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前,需要对活动所关涉的内容本身进行反省,这是教师课程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的责任和权利。实践技术的反思是指教师对活动展开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时机等的适宜程度的总结检讨,其目的在于对自己的行动轨迹进行回溯,发现问题和不足,探寻更佳的方案。实践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角度的需要满足程度与教师自己角度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受益状况,后者要考察教师在确定价值取向、实施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状况、对个人经验的提升状况、对教学理念和理论的促进状况。
(2)对个人经验的反思
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个人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从而获得提升。如果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的判断、反省与批判的权限,教师的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也不一定与教师个人的独特经验成正比。如果不对其进行反思,那么这些经历将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断地经历着,又不断地忘却这些经历,致使教师的经验系统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归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独特经验,从而使得教师那些具有极大潜在意义的经历失去了应有意义。可见,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他的经历升华为真正的、富于个人气息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如果教师只对个人经验作出描述性的记录而不进行解释,那么这些经验就无法得到深层次的解读,只有对经验作出解释后,对经验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经验形成过程的同时应该是解释和理解的过程,重新阅读经验的过程也仍然是解释和理解的过程,这样才能常读常新,每一次的阅读过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在教学反思实践中,人们经常使用的“反思档案”就应该有这样两种用途,一是描述记录并分析所发生的种种情况,使之成为文本形式的经验,二是对文本经验本身不断加工和再创造,使经验得到升华,改善教师的理念与操作体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学理论。目前看来这第二步的功夫尚显不足。
(3)对教学关系的反思
通常在教学反思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对具体事务的反思上,而不可见的关系在反思活动中经常被忽视。从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当前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的关系、教师本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从教学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关系;从教学理论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课程与教学改革、时代精神与理念等的关系等等。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在教学反思活动中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为教学理论反思提供基础,可以使
实践与经验反思得到升华。
(4)对教学理论的反思
任何教学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持续高效的,在不同的时代、价值取向、技术条件、人员素质面前,理论都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同时,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源泉,实践活动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可能性理论。对于教师个人经历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体系,应不断地从理论层面进行解释和建构,通过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之间的不断审视、反省,完成对实践的理论提升、订正。在理解和学习教学理论时,教师是主人而不是理论的奴仆,教师有权利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与学术专长对教学理论进行反省,对理论进行修正与再创造,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理论发现某一理论的缺憾,从而不断更新建构新理论。
(5)学习观摩
观摩他人成功的教学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典范,让他们感受与学习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教学风格等。在观摩公开课、示范课或评优课的过程中,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师一起边看、边评、边议,面对面地相互切磋、交流研讨、反复研究他人或自己的成功与失误,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迫使教师多听、多想、多问和多做。教师通过反思、感悟和行动,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可以增进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把握,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提升反思能力。所以学习观摩是教师直接吸取他人成功经验的过程,是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理念和行为的过程,是教学反思的基本生长点。
在反思实践中,人们探索了多种反思方式。如:在反思时间上,有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期中反思、期末反思,就一堂课而言,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在反思主体上,有个人反思、教师集体反思、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教师与专家共同反思、教师与家长共同反思;在反思内容上,有个案反思、主题反思、学科反思、跨学科反思,具体到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有讲课反思、作业反思、评价反思、活动组织反思,有学生成长反思、教师成长反思、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改革反思;在表现形式上,有反思日记、反思档案、反思报告、反思个案等。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除了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针对具体的条件与问题,创造更为适合的方式方法。因为没有哪一种方式方法是适合每个人、每件事的,创造本身就是教学反思所追求的境界。
三、反思的保障措施
无论采取或创造怎样的反思方式,教师在教学反思行动中都需要坚持这样的策略。
1、要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
教师经常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和事件不知道该对哪一个进行反思,对于自己的心灵活动不知道哪些可以成为反思的话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保持开放、敏感而好奇的心灵,时刻捕捉可能的反思对象。
2、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
不仅对不同事件或现象经常进行反思,对于同一个事件或现象,也要不断地持续地进行反思。对于教学活动的日常反思绝不能一蹴而就,对于不同的或者同一个反思对象,不同的人进行反思,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产生新的疑问。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心境下,反思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与不同的主体共同反思,认识也会有所不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也会提示出新的答案、新的问题。反思的实质,是教师在不断的反思活动中,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3、创设自我反思的氛围。
教学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活动,它既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内部情境的影响,更依存于一定的组织机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的通力合作。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合作的学校教师反思氛围,鼓励教师个人或教师之间合作收集自身实践的资料,并经分析、判断和重建逐步实现教师的提升,并促成教师反思的日常化,使教师在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评判和合作中逐渐培养反思能力,获得知识,发展个性,提升专业素养。
4、创建反思的管理制度。
没有一定的制度约束,大部分教师都不愿意自觉进行反思,个别有反思意识的教师,其反思也往往浮于表面。霍顿认为:“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观念,你不应该试图从理智上说服他们。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引入一定的情境,使其必须依赖新观念行动,而不要争辩这些观念。”由此可见,要促进教师反思,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反思成为习惯,成为其职业生活的一部分。
5、建立反思的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激励机制是教师有效开展反思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保障。它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改善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学校管理者应该尽量创设宽松的评价激励氛围,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把握奖惩的度,挖掘教师的潜在价值,调动教师的反思热情,鼓励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并与教师一起分析和探讨,对教师存在的优势、不足和进步尽量形成一致的认识,注重引导教师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有效地进行反思和主动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身价值的不断实现。
总而言之,教师要适应发展和变革,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反思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提高专业发展意识,探寻反思策略,努力提升有效反思的能力;学校应该建立反思的长效机制,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积极鼓励教师反思,从而促进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第二篇:沙龙: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论坛三:
沙龙: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时间:2010年10月24日 地点:海门市实验小学 主持:贲友林
参与者:张兴华 施银燕 王俊 张冬梅 蔡宏圣
主持:贲友林:很高兴今天我们能聚在这里,共话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
王:我说三句话。第一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第二句话:老爹给根绳,圈地在个人。第三句话:老天给根绳,创造在个人。
我先说第一句话:2001年,我有幸成为了张兴华的弟子,说实话,我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可塑之才,论才智、论口才、论形象,在座的每一位都比我强。可是,我思考了一下,再弱的、再劣质的东西,他都会有他精品的成分在里面。猎豹跑得快,乌龟虽然跑得慢,但它寿命比较长。其实,面对他们这些名师,我不用自卑,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记得师傅教过变式和反例,教变式时,他把一个长方形图形画得比较夸张,这就是典型的变式。那么我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是不是另辟蹊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同时又蕴含着数学的本质,这是我思考的东西。
下面我说第二句话,就是刚才说的“老爹给根绳,圈地在个人。”其实这句话蕴含着很多变与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有综合性的,那么就像今天这堂课,变与不变我们既可以从周长的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面积的角度去考虑。变与不变其实是辩证的。有两句经典的话:这个世界上,永恒的不变就是变化;所有的不变其实就是变化。其实,我也在思考,我觉得我这堂课还是有一点小野心,就是想体现一点人类的思考,我想表达的主题是:人类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是人类的本质。你看,今天的课上,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要把地围成一个圆,但是在这个圆的背后,就像蜜蜂筑巢一样,它如果不考虑别人,外围就围成一个圆,它如果考虑周围邻居的话,他就会围成正六边形。其实我们每个人也一样,对待生命也一样,在今天,地球已经被我们肆意破坏得不成样子的时候,我们人类有没有想到,我们人类和植物动物怎么活命呢?我们只顾考虑自己,欲望在不断壮大,就像绳子圈地,如果每人都画个圆,那么周围是不是有空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呢?这是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点,就是老天给根绳,创造在个人。就像我刚才说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无形的绳子,你想,老天是不是给了我们每个人生命?它就像绳子一样,有始有终,那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么我们有没有把它围成一个面积呢?我想,对于一个浑浑噩噩,常年不反思自己生命的人来讲,他是没有长度没有面积的,那么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人都能围成一个圆形,但我们必须去思考,酌情考虑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其实我这样思考,是来源于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最高的知识是关于善的知识。谢谢大家。
张兴华:十年前,我认识了王俊。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1。他很真诚,对人对事都很真诚;2。做任何事情总爱思考为什么。他读过哲学,很有哲学的思想,他今天所上的课与其说是实践活动课,不如说是哲学课。在课堂中,他向我们传递了很多哲学的思想、哲学的思考。由此我想到,作为一个名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作为一个数学名师,他本身的数学素养固然重要,但哲学的思想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思辨深刻。可以这样说,哲学是上位于数学的思考,哲学是一切理论的母亲。今天,贲友林的课堂中也充满了哲学的思辨,一次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他在度的把握上掌握得非常好。一个教师,他成熟的标志就是能把握好课堂中间各个环节、各个方法、各个手段的度,度的把握来自于哲学的思考。例如在郭沫若《白鹭》中所描述的白鹭一样,在教学中我们如果也能把握到这个度就好了。这需要哲学的把握,我想我们名师应该要有更多的哲学的思考。
主持人:针对这个话题,我们每个人都要说,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作为主持人我顶一个规矩,每人最多针对这个话题说三句话。
张冬梅:我们这个团队有一个非常好的优良的作风,那就是:有问题从不藏着。王俊老师的数学课上,哲学意义很浓,但是我想问王俊老师:“作为一堂数学课,在这堂数学课上,数学意义有哪些?”第二句话,我们觉得我们这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向我们这样,以课例为载体,专家引领,同伴的合作,这样的形式是最好的一个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就是自觉跋涉。
蔡宏圣:我认为把问题、读书、上课、思考、做课、反思总结把它打造成一条紧密相连的攀登的链条。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你的课堂要有突破,这就有进步了。
施银燕:在我没说完之前全是逗号。一说到教师专业发展,我就想到了很多公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再加上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我觉得这么一堆公式毫无作用,为什么?我当老师当了好几年,当我像只乌龟慢慢地向前爬的时候,有师傅领着,我感觉看到了很大的希望。前面有个师姐,她虽然受到的专业引领时间比我长,但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觉得正在慢慢接近她。但是等到97年张齐华一到这儿的时候,我发现全都完了。他到这儿来了两个月,就上了一节南通市的公开课,一上完我觉得我十多年都白走了,他来了两个月 2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就跑到我前面去了。我当时就惊呆了,所以我觉得那些专业发展的公式都没用。但是,后来一想,我可能怎么也到不了他那个高度,但我可以做我最好的自己。这样一想,那些公式又都成立。
专业发展和同伴引领,我这里提一个专业发展。应该说我很幸运遇到了师傅,师傅是一个很能看见别人身上闪光点的人。我知道我身上有优点,但不容易被人发现。我不能歌善舞,我长得很丑,写的字也很难看。就拿基本功来说,要什么没什么,但是师傅发现我优点,比如说我善于投稿,师傅是发现我退稿信才知道的。别人都是拿着稿子向师傅请教,可我不是那样的人,因为我特别怕师傅说我写得这么烂。我一般自己的东西都藏着,我喜欢悄悄地去投稿,我不让师傅发现。师傅老问我,你写的拿过来看看,好让你成长得快一点,我不愿意。我投稿后被退回来了,放在传达室里,我收起来了。其实师傅已经在传达室发现了我的退稿信。有一天,他问我要退稿信,全办公室的人,我感觉特丢人。在师傅的逼迫下我拿了出来,你知道我师傅怎么说?他说:“很不容易呀,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投过去一般都是扔掉的,他能退给你已经不错了,说不定和他杂志的版面要求不符。”我记得很清楚,1994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在《江苏教育》发表了。师傅在教师大会上把我那篇文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然后师傅说:“因为这是施银燕的第一篇,所以学校将奖励三倍的稿酬,以后谁投的第一篇,学校也奖三倍的稿酬。”实小的这一传统就从我那时开始,因为有了第一篇就会有第二、第三篇,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我的第一个故事。
贲:到底是数学教育博士,说的就是比我们本科生好!
施:其实一般我总躲在后面不说话的,今天我是真忍不住。接下来我说第二句话。我觉得有些东西明着学的是比较多,但是还有些是长期生活在一起受到的感染。我还说师傅是一个特真的人,这个真体现在做人上,也体现在做学问上。昨天听师傅报告的时候,不知大家是否在意,师父说变式和反例的时候,因为现在一直的观点是反例是变式的一种,可是师傅说:“我个人还不太赞同这样的说法,我觉得还是要把它分开。”我觉得师傅完全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他说:“变式还是算概念的一个外延部分,而反例就根本不是了。”我觉得师傅那种读书都要想想为什么,如果那个东西跟我原有东西相像,能纳入进来,我就纳入;如果那个东西跟我原有认知有冲突,我就不接受。什么时候能接受了再接受。我觉得这一点我像师傅,所以我读书从来都是站着读不跪着读,那怕你是大专家,凡是我都要想想这到底有什么道理。所以记得那次基本功比赛,周围老师都在恶补心理学的东西,关于同化、顺应 3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都找来很多书,但是还是不懂。我在下面能指出关于同化、顺应的很多数学上的例子。师傅要不要我回答一下,看我回答得对不对?
所谓“同化”,应该是新的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矛盾的,纳入新的知识后原有认知结构并没有改变,只是丰富了原有认知结构。而“顺应”不一样,应该说新的知识跟原有认知结构有冲突,需要先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才能纳入。我想正是因我学什么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都记得住。什么是同化,举例子了。他们说小数的加法就是“同化”,我说:“不,看你怎么教,比如教整数加法,如果老师只教个位对齐或末位对齐,那你到了小数加减法那边读不起,你肯定“同化”不了;但是如果你老是特别有眼光,你教整数加减法的时候强调的是相同单位的对齐,也就是比较上位的东西,那么你教小数加减法时就是“同化”。
张兴华:我认为,现在小燕子的数学素养和学术水平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是成正比的。你在同组成员中,数学素养是最高的,所以,现在的小燕子是很自信的。
贲友林:其实,我觉得施银燕的自信就像来源于她自己刚才所说的那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认为我们老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就是:首先我们每个老师,应该要发现自己。也许我没有别人优秀,但我做“我能做好的我”。第二就是:在课堂上寻找你的专业发展,在课堂上寻找自己,扎根课堂,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慢慢去想,慢慢琢磨,在课堂上成长我认为学生成长,你也就成长了。
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是一个开放的团队,这个开放体现在1:。我们每个人都是以个体的姿态在成长;2这个开放体现在欢迎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这次活动到此结束了,希望下次活动我们再交流。非常感谢大家,再见。
第三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
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
——参加广州市第一批农村地区初中学科教师培训有感
增城市新塘镇永新中学 黄智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我叫黄智玲,来自增城市新塘镇永新中学。是广州市第一批农村地区初中学科教师培训班的学员。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学习经验,我发言的题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参加广州市第一批农村地区初中学科教师培训有感》,两年的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这里发言,感谢我的三位恩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何琼老师、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吴美娟老师和增城市教研室刘芳主任对我的悉心栽培;感谢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我们农村地区老师的关爱,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我找到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专家引领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教育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塑造和完善教育职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005年大学毕业的我带着希望,充满激情踏上三尺讲台,但在教学实践中,身在农村学校教书的我们,与城里的老师相比,相对的来说比较缺乏专业指导,缺少培训机会,缺乏交流机会。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越来越渴望有一个学习的机会,有一个成长的平台,恰好2006年12月广州市举办第一批农村地区初中学科教师培训,我有幸被学校推荐参加培训。培训期间,聆听了很多教育专家的报告、观摩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例,更有幸与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的吴美娟老师结对子,这一切都带给我全新的体验,工作中的困惑和迷茫都在培训交流中迎刃而解,我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也不断创新。培训期间听了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黄宪主任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农村学校的有效教学》讲座,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农村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而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林少杰书记的《如何开展教育科研》讲座让我明白教师成长必须不断关注自己的课堂,从实践中反思、撰写成文,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并初步掌握了开展教育科研的方法;还有我们历史学科富有经验的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李宪老师的《历史学科教学技能浅说》、《关于好课标准问题的思考》、广州市长兴中学廖晓红校长的《历 1 史学科三维目标与教学设计》等讲座从历史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我明白了设计教学目标必须是可操作、可检测的,也明白一堂好课应该是实用的、常态的课,所达成的目标是完整、全面的,好课是生成的,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终身发展等等。这些讲座都为我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二、磨课促进专业发展
磨课是聚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培训中,我们历史学科进行了城乡教师结对子活动,结对教师每学期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而在集中培训时则以实际课例研讨历史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我有幸与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吴美娟老师结对子,吴老师有着先进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我这个来自农村学校的年轻教师更是悉心指导,不断向我传授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技巧。在培训中期成果展示会吴老师积极认真与我一起磨课,使得我在中期成果展示会上展示的课例获得了一致好评,大大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让我更多地思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以我在广州市第十七中学上的公开课《浴血奋战、共赴国难》为例谈谈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有效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其中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源,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因此,我们需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由于网络的发达和计算机的普及,各种资料林林总总,一开始我在备这节课时不是有效的选用历史资料,而是堆砌历史资料,变成了“媒体的奴隶”。经与吴老师磨课后,我认识到资料的选用要准确、有代表性,是由历史教学的目标决定的,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浴血奋战,共赴国难》课例中主要讲述的是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史实,突显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儿女共赴国难,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所以课例资料的选用应紧紧围绕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南京大屠杀来选取,最后,本课例在资料的选用上有口号、文字材料、歌词、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不断通过史料内容的变化来感性认识历史,关注历史,从而达到一种共鸣。下面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说明——(出示南京大屠杀原设计图片)
南京大屠杀内容。原本设计是列举南京大屠杀的基本知识,展示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血淋淋的大屠杀的照片,经与吴老师研磨后,决定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南京 大屠杀(播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时很多学生和老师都留泪了。
(二)问题设计须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重视学生情感体验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设计问题是简单的“对不对”、“是不是”或者学了南京大屠杀后有什么感想等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例的研磨过程中,我不断获得新认识,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例如——
1、导入部分。以“卢沟晓月”图片和“日本侵华老兵卢沟桥上下跪忏悔”图片导入新课,提问“日本老兵为什么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2、中国军队奋勇抗战。原本设计是播放一些反映当时历史的电影场景资料,让学生去“欣赏”,去激动;磨课后,让学生自己从书本中找史实并说出来,用了两个口号“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桥在人在,桥亡人亡”,仿佛使学生听到了七十年前中国军人的吼声,看到了中国军人宁可战死、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军人气慨,就让学生体验到了中国军人用生命谱写爱国的壮丽诗篇。
3、南京大屠杀。磨课后图片展示当今某些日本人否认这一历史事实的行径,如: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让学生讨论“面对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历史,接着,介绍剧情纪录片《张纯如》,建议学生观看,探寻历史真相以及知道探寻历史真相的方法,从而明白回顾历史,是为了让人民共同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正视历史、尊重历史,是为了维护和平,使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间悲剧不再重演,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二)从人性的高度彰显历史教育的特色
以往我在教学中着重于历史知识的传授,再高一点的层面就是教育学生以史为鉴,经过研磨课程后,我认识到历史教育尤其是初中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对学生进行人性的关怀。例如战争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历史,更不能埋下复仇心理,而应引导学生追求和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1、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内容,由原来的线索图改为材料、图片。从国共两党的政治宣言材料,使学生领悟到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了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通过展示“父送子‘死’旗”的故事、爱国华侨支持抗战和“1938年广州街头擦鞋童将自己一日劳动所得捐献抗日”的 3 照片,使学生感悟到一个普通的百姓送自己的儿子去“死”,爱国华侨倾囊支持抗日,一个擦鞋童把自己的劳动所得捐献抗日,全国人民和爱国华侨共赴国难,使学生深深感悟到那个时代普通百姓关注什么?积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感悟到中国民众那种自发的、纯朴的爱国之情,使学生多了一份作为公民的历史责任感。
2、南京大屠杀
在学完南京大屠杀之后,原本设计某些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及一些中国人忘记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图片,引导学生不要忘记历史,要以史为鉴。图片比较触目惊心,看后会引起不舒服及沉重心情,甚至会在学生心里埋下复仇的种子,经磨课后,我认识到我们进行历史教育的本质,决不是埋下复仇的种子,要把人间的真、善、美传给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关怀。于是出示“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照片,讲述聂荣臻在抗战时收养日本小女孩的故事,提问:“你认为该不该救日本小女孩呢?为什么?”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感想,在讨论和交流中明白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一个悲惨的事件,也是人性的扭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我们人类要共同反对战争,珍爱生命。人间依然存在真、善、美,我们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同时要把日本右翼分子和日本人民的态度区分开,抛却复仇心理,正视历史、尊重历史,共同促进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这样就从人性的高度彰显历史教育的特色,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和公民素质的培养。
这节课最后以材料选取精妙、问题设计合理,重视学生的感悟性学习,并从“人性”的高度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善与恶,充分彰显历史教育特色而受到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何琼老师和全体学员及结对老师的高度评价。
经过本次课例的研磨,我的视野开阔了,教育教学观念也发生变化。回到本学校后,我有意识地把这些理念运用于我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我们农村学校不像城区学校具备齐全的多媒体设备,但仍然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教师和学生资源,从实际情况出发,更多地关注农村学生的主体感受,同时要把情感目标放在历史教育的首要位置,从人性的高度彰显历史教育的特色。如我在我们学校上这节课时就充分利用了黑板、教材、教师、学生以及课外资源,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没有多媒体,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
三、自我研修
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途径,在吴美娟老师的指导下,三年来,我根据 4 自身的教学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地精读一些论著,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增强教学实践的理性自觉,使自己能清醒地前行。在教育理念方面,如《多元智能》,《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在专业知识方面,如《全球通史》、《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在教学技术方面,如赵亚夫教授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等。如今,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应当成为我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如今我成功结业了,并获得了“广州市第一批农村地区初中学科教师培训优秀学员”称号。三年来我不断地把自己在培训中所学到的运用于我的教学中,现在我明显感觉自己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工作方法都在不断进步、不断成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教研、科研方面:我于07年至今参与刘芳主任主持的省级课题《历史课程 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我校主持的增城市级课题《“认知学徒制”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的研究并获得阶段性成果;07年撰写的论文《浅探农村中学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发表在期刊《增城教育》上,论文《“心得与疑问”——我与学生共成长》获得09年增城市历史教师“我的教学故事”征文一等奖;08年被评为增城市第二届“先进科研、教研工作者”。
教育教学方面:教学方面,07年获得学校“优质课”评比一等奖,08年获得学校“教学新星”称号,连年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在刚结束的增城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学能手评比中,我凭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较好的教学水平获得了“增城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学能手”称号。德育教育方面,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成绩优异,连年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现带班级被学校推荐参加了增城市优秀班集体评选,我也被评为08学年新塘镇优秀班主任,今年又被推荐为“广州市优秀班主任”。
四、怀着感恩的心工作
由于得到广州与增城两级教研员的关爱,我多次参加区市的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活动,各方面能力均得到很大提升;更因广州市农村教师培训这个平台,增城市教研室刘主任和我的结对老师吴美娟给了我很大的关注,不但给我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还在思想、生活等很多方面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我衷心向她们说一声:“谢谢!”如今,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在担任学校史地生科组长、学生会辅导员工作中,带领本科组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发挥史地生这三科的作用,悉心指导学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增城市教研活动中也多次发言,把我所学到的先进理念带给我们 5 增城市的历史教师们,如今年10月我们增城市教研活动中,我发言的《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我们增城历史教师的课程观,同时,我还协助我们教研员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命题工作,由于题目新颖、富有时代性,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受到好评。
两年的培训是短暂的,但对我人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它像是一盏启明灯,照亮着我前进的道路,为我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今后,我将会一如既往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教书育人和提升自我,并把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传达给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们,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性化;同时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今天是广州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第二期培训班开班的日子,请大家把握这个愉快而又充实的学习机会,及时给自己充电,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智慧型教师。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总结
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总结
暑假期间,文登市教育局邀请知名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提升为主题,先后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芦咏莉、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校长王岚、北京五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梁捷、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管委会主任高金英、原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五位知名学者,分别就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永存感恩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道德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学习是短暂的,但它留给我们的收获与启示却是长久深远的。它如一缕清新凉爽的风,让我们在炎炎的夏日不再感到酷暑的难耐,它也像一杯温绵醇厚的酒,让我们的心长久的浸润在那股悠远绵长的香气里。使我不得不对我多年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而应当作自己的事业,只有全身心的投入,爱自己的事业,事业才会成功。爱事业,爱学生,爱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自身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专业知识水平。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讲一口流利的口语是十分的重要,并且老师的读音必然影响学生听觉神经对英语语音的反应。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语音构成,我在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听录音、练发音,力求在语音上做到尽可能准确,它能无形中感染学生的口语表达、提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道德修养水平。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灵的塑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因此我常常以此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即使在遇到学生行为上有问题时,也是跟他们讲道理,让他们主动认识他们的错误,并帮他们改正。
其次,要了解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每每接受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群新的学生,我总会利用课后的时间多与他们聊天,谈他们的学习、生活等等各个方面,有他们喜欢的,也有他们不知道的不了解的,通过聊天,我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向他们渗透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他们重视英语的学习,同时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他们成为朋友。
另外,要善于反思总结。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会尽快成长起来呢?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 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 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 威文本。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 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教材中有些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 情境的创设,并不一定很贴近此时 此地学生的生活,不一定能引起大 多数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预设的教学设计外,我经常通过上一个班级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的反响程度,课后进行思考,并根据学生的程度和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策略的改进,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做到带着理念进课堂,认真记录课堂出现的问题和如何处理一些偶发事件,多写案例和反思,与其他老师多探讨,在反思和探讨的过程中使自己加速成长。
转眼间,我在三尺讲台上已经站了15个年头了,这些年当中,我尝到了酸甜苦辣,同时也体会到做一名受学生爱戴和家长喜欢的老师的不易,但要想做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更加不易。感谢新课改,它的实施为我们的反思性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我应时刻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改的大潮中,不断生成反思能力。不仅能吃一堑,长一智,而且要经一事,长几智。在反思中辩得失,在反思中去浮躁,在反思中寻规律,在反思中出智慧。实现教师专业的真正成长,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与改进中越来越走向成熟,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第五篇: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逐渐地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成学者型的教师。同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反思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吾日三省吾身”。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这几句话说明了人要进步、要成长、要发展就要反思。我们从哲人的观点可以看出反思的重要性。今天在全国上下都大力提倡的校本教研中,反思是校本教研的首要核心。可见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反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因为只知道重复,一味照搬,教学工作只能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绝不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的。也只有反思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为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美国心理学家吻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校本教研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最基本的核心要素。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指教师个体的反思,又包括教师群体间共同的反思。归纳起来,反思应该分这样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设计,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前反思”。指的是教师反思在教学中是如何收集、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的;做出教学决策的基础,包括情感体验、信念,价值观和道德等成分,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等。它深刻地影响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所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方式等。同时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行之有效。
2、反思教学行为,这是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反思”。指的是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包括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态度、行为、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目的。(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2)反思教学策略。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如可以反思这些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教学策略,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等。(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
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教师对成功的经验归纳整理,作为自己成长的动力,教师对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分析,这样他就能主动地将与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按照教育家杜威的说法,当教师进入反思时,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行动,即使不会令人满意或非常劳累也会坚持不懈。
3、反思教学效果。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后反思”。主要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未能达标的原因,将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等。从而达到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每位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和反思有机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总之校本教研中的“自我反思”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已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而是要通过教学主体的不断探究、质疑,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审慎地考虑教学实践并不断矫正不正确的教学行为,是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这样使自身的教学具有发展的价值、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价值,使自我经验型的教师发展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同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姓名:白芮鸿
作者单位:河北省易县教研室
邮政编码:074200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河北省易县朝阳路阳光国际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