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业职工演讲稿
铭记“三节约”
党群分工会常相辉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我是来自党群分工会的常相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铭记“三节约”》。朋友们,如果给您一分钱,你能做什么?是的,你笑了,你感觉什么都做不了,但如果全中国十三亿人每人给您一分钱,那么恭喜你,你成为千万富翁了!如果有一张纸,弄皱了,我们顺手扔进了垃圾箱,如果双鸭山电业局一千二百多名员工每人扔这么一下,两棵大树从地球上消失了,因为据测算,一棵大树生成的木桨只能生产出六百张A4纸。一寸导线形容起来或许不会如果直观,但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共有员工33294人,如果每个人紧紧挨着拿着一寸(3.33厘米)的导线,就是1公里还要长。
触目惊心吗?我的朋友?您这时候是不是明白了,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倡导“三节约”,并将其做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在国际金融危机越演越烈的大背景下,我们供电企业必须坚持“勤俭办事、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才能抵御经济严冬,并在严冬中冬训,在磨砺中成长。
有人说我们生不逢时,姜凯光局长说“不”,我们是“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自1 月10日双鸭山电业局正式挂牌成立已来,虽然不满百天,但节约在企业中已成风尚。旧仓库改造的临时办公楼,虽略显拥挤却也其乐融融;绿色植物点缀其间,让空气清
新,上下班用轻新音乐送你一天好心情。走进办公区,几个部门共享一台打印机、传真机,工作却也有条不紊,总经理工作部的文书王艳荣,总是非常忙碌,因为她负责着OA系统的文件流传,这是实现无纸化办公的重要途径,她每天的笑容告诉着我们,她热爱着这个与“三节约”密切相关的岗位。会议室内瓶装水已是贵宾们的专享,平时自家开会,一律热水杯,喝水?自备!
“三节约”的文明之风刮遍了双鸭山电业局的每个角落,面对成本压缩、工资总额下调的种种压力,我们企业的领导班子、经营者集团并没有停止奋发的脚步,他们紧紧把握建设以双鸭山为中心的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有利契机,为黑龙江省及至整个东北电网担当起了“节约大任”,算起了电网规划的“一笔大帐”。
现在黑龙江省“东电西送”已有两条500千伏四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每年输出电能为300万千瓦时,而已经规划从宝清至辽宁建设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一条线路的输电能力为500万,如果共杆并架两回线路,就能输电1000万。是已有六条线路总量的3.3倍,而且特高压电网极大地节约线路走廊占地、节省工程投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输电损耗,这其中的节约将是以亿元计算的。双鸭山电业局正在逐步推进的“七星拱月”电网格局就是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特四大”战略,而精心规划的,这就是双鸭山电业局管理层面的践行“三节约”的成功案例。
从大处入手,抓小事落实。在“三节约”活动中,有许多故事让我们难忘,办公室副主任宋艳馥,每天吃饭都在等到最后,她
要统计一下有多少人, 剩多少饭,为第二天食堂的精确采购提供数据支持。而往往由于她自己的精确,等到她吃饭时,什么都没有了。工会副主席陈喆上班时摔倒,脚扭伤了,手上划破的口子整整缝了八针,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她没有休息半天,用一只手在电脑敲出了《双鸭山电业局“三节约”工作方案》。此处是否有掌声?她用毅力与坚忍,诠释了“三节约”的真谛,他所做到工作方案,是融入血泪的,是沉甸甸的。
朋友们,节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所沉淀的美德。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陆游说:“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三节约”的理念将做为双鸭山电业局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永远传承下去。最后我用一副对联来结束我的演讲,也将最好的祝福送给刚刚百天的双鸭山电业局:
上联:看机遇,“特高压”落户煤电集地双鸭山电网捧出“七星拱月”。下联:危机下,“当家人”勇立事业潮头科学发展观书写 “日新月异”。横批:铭记“三节约”!
谢谢大家!
第二篇:电业职工楷模事迹材料[范文]
电业职工楷模事迹材料在xx省中部的小城xx,九十年代有三个名字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一个是已故的市纪检委副书记于xx,人们忘不了他廉政为民的事迹;另一个是银行行长张立华,他勇斗歹徒,保卫国家财产的壮举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第三个名字流传得更久,并且变得越来越响亮,这就是周xx,长春电业局xx供电局一个普普通通的运行工人,共产党员。周xx,作为一名电业职工,共产党员,十几年来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责任。作为一个运行工人,周xx最不能容忍的是自己工作上的差距周xx1958年2月出生于一个电业职工家庭。父亲周学贵是一个老配电工程师,这种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作一名电业职工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他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长期以来,周xx家境贫寒。母亲长年患病,家庭人口多,这种家世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对遇到困难的群众充满着无限的同情。从1978年到1982年,周xx参军入伍,在海军航空兵某部从事无线电维护工作。四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求真务实,要干就一定干好。1981年年底,在服役的最后一个年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十几年来,在党内外经济政治生活的锻炼中,他不断地经受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是非标准越来越明确,思想境界一次次得到升华。1983年5月,周xx来到xx供电局环城变电所当上了一名运行工人。当时他是全所五位同志中唯一的共产党员,但对于电力生产和运行,他还是一个门外汉。作为一个运行工人,周xx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工作上的差距。他决心通过刻苦学习,尽快使自己由外行变为内行。为了迅速掌握安全规程,周xx想出了一个强化记忆的好办法。他把安全规程写在扑克牌大小的上百张硬纸卡片上,一有点闲暇就抽一张出来背诵;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和所里的青年工友胡xx互相抽签提问考试,并约定只有答题无误才准许吃饭;上班时间不够用,他就把题签拿回家去,让妻子齐兆凤抽考自己。经过一段艰苦的努力,他终于把安规背得滚瓜溜熟。局里举行安规考试,从一百多道题中任意抽出三道题考他,只要有一点差错就扣分,可是周xx却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满分。掌握了安全规程,周xx就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地去做。为了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万无一失,他除了按规定的早、午、晚和交、接班等时间必须巡视外,自己每次值班都增加五、六次巡视。1993年12月13日上午,当他巡视到高压室时,闻到一股特殊气味,仔细查看,发现普一组开关端子排有灰尘飘落,他判断是接点过热,立即找来同班同志进行蜡触试验,在一根绝缘棒的顶端绑上蜡烛,去碰接点,蜡烛随即就溶化了,周xx见自己的判断已被证实,马上打电话向局领导汇报,使缺欠得到了及时处理,消灭了隐患。从1989年到1995年,周xx在环城变电所工作期间,共发现7次较大设备隐患,由于排除及时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周xx是一个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上班时不用说了,即使是休班,只要他认为需要,就会主动到班上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1991年6月有一天上午,他下班后回到家,爱人已经上班去了,只有六岁的儿子在家,爱人走时留下话,让他看好儿子,今天还要给孩子打针。[!--empirenews.page--]他刚侍候孩子吃了早饭,忽然外边刮起了大风,周xx立刻想起变电所主控室顶上的大片铁瓦有可能被风掀起来,一旦落在母线上,就会酿成大事故。想到这儿,他一刻也不停留就要上变电所,可是儿子不干了,说:“今天你休班,妈妈才没把我带到姥姥家,你不能扔下我走!”望着年幼的爱子,周xx来不及细说什么,只对孩子说:“好儿子,爸爸去去就回!”就把儿子锁在屋子里,顶着大风跑到了变电所。正如周xx预料的那样,铁瓦已经被风刮起了六七米长的口子,的确很危险了。那天当值的只有两个人,留下一个人监盘,另一个人出来与周xx处理险情。当时隐患部位在屋檐边,风很大,非常危险,周xx腰系绳子,另一位同志拽着他,防止他被风刮下来。他房上房下往返7次,把14块20多斤重的水泥方砖压在被掀起的铁瓦上,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周xx回到值班室,气还没喘匀,一杯开水还没凉,配电室的接地铃声响起,随即,就有一个用户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一个被风刮下来的树头挂在高压线上,非常危险。周xx问清地点,二话没说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出事地点,这时供电局负责配电修理的两个同志已到了现场,正苦于人手不够,周xx就和他们一起把挂在高压线上的树头取了下来,保证了用户用电安全。周xx在外边忙碌了六、七个小时,回到家时,已是下午三点来钟了,他打开自家的房门,看见儿子泪痕点点地睡在沙发上可怜的模样,才恍然想起今天的若干家务事。于是赶紧又撑起疲惫的身子,钻进厨房,想做顿晚饭,在妻子面前“将功补过”,“表现表现”,可是这时妻子已提前下班,要抱孩子去打针了„„作为一个电业职工,周xx最感到欣慰的是自己能为企业多做贡献有人给周xx粗略地算过一笔帐:他平均每年义务献工都在70天左右(最多的一年132天),这样,即使从1988年累计到现在,这种“义务工”他也献了600多天了,等于多干了两年的活儿。由于他经常不在家,另外他无论是为公家办事儿还是去帮助别人,经常需要找妻子要钱。有人就问他的妻子齐兆凤:“你不怕周xx在外边有什么事?”多年来相濡以沫的妻子说:“不能,在外边有事的男人都注重打扮,周xx一天工作服不离身,他不是那样儿的!”其实,当初她也疑心过周xx,有几次周xx休班时她就特地请假回家“核实”,可是走在半路上,居高临下就看到周xx在变电所里忙忙碌碌的样子,也就信服了。有许多次,她带着孩子回家,路上母子俩就打赌: “儿子,你猜爸爸今天在不在家?”儿子通常都说“在家”。而她说“不在家”。当然,多数情况下输家都是儿子。周xx夫妇都非常疼爱他们的独生儿子xx。这孩子生下来就患有“足外翻”的毛病(经矫正,已大有好转),出生8个月,又得了过敏性哮喘,每年都得住几次院。孩子每次住院,都是齐兆凤护理。有一次,孩子的病发作很厉害,夫妇俩带他去长春市儿童医院抢救。周xx安顿好母子俩就赶回来上班,等到休班,他又去看望母子俩时,已经人去床空。周xx傻了眼,经过打听还未出院的邻床患儿家长,才知道孩子又患上中毒性痢疾,已转到了长春市传染病院了。周xx赶到传染病院,看到病得很厉害的儿子和消瘦了许多的妻子,心里非常难受。尽管他也想作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但他更想作一个好工人。他匆匆忙忙买来一些水果和食品,就告别妻儿,当晚又返回了xx。[!--empirenews.page--]周xx的母亲身患黄疸性肝炎,中间发生肝硬化和肝腹水,到1987年11月,住进长春白求恩医大二院,确诊已转化成肝癌。周xx强忍悲痛,利用一个休班时间,起大早赶到长春看望母亲。老太太不知自己的确切病情,叫着周xx的名字说:“我这病不是一时半会能好的,你不要总来看我,耽误工作,你在单位干好了,比给我买啥都强!”周xx牢记着这慈祥而又沉重的嘱托,又返回了工作岗位。就是他母亲去世的当晚,他也还在变电所的值班岗位上。周xx这样顾不上家,顾不上儿子,顾不上母亲,他的兴趣和精力都用在哪里了呢?用在了事业上。作为一个电业职工,周xx最感到欣慰的就是自己能为企业多做贡献。1989年,长春电业局提出要把变电所建成果园、花园、菜园的“三园化”要求,但当时供电局的工作重点在xx一次变。工作在环城变电所的周xx没有等待本所变成重点再行动,也没等领导布置,就自己掏腰包先后买来100多棵果树和xx多棵草莓,栽到了变电所周围。本所栽完剩余部分,他又送到5里之外的当时的铁南变电所。1988年,他看到变电所的墙皮有脱落的地方,就把自己家里收拾房子时准备的水泥、沙子、白灰拿来,重新把墙抹好;1983年,他看到单位大门旧了,就从局里找来银粉、亮油把大门粉刷一新;他看到会议室的沙发罩脏了,就一个个解下来拿到家去洗好又一个个罩上。过后人们感叹说:“不用说洗,70张沙发,每张3件罩子,这三七二百一十个罩子,光解下来、罩上去就得费多少功夫!”其实,周xx掏脏水井,那更费功夫。1990年冬天,变电所的渗水井堵塞了,给全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困难,卫生没法搞,环境也脏起来。要是雇工来疏通的话,一来当时的xx不好找人,二来钱肯定也少不了。周xx就利用一个休班时间,另约了两个同志,拿着铁锹和脏水桶,去掏这口井。周xx自己跳到井下,由于口径太小,人在里边连身都转不过来,铁锹根本使不上,周xx就用手抠,把那些脏兮兮的东西一捧一捧地捧到桶里,再一桶一桶往外倒。他们苦干了一整天,掏净了一米多深的淤泥,可是水管还是不通。后来周xx又利用两个休班时间,把下水管路挖开七八米长,终于在一个拐弯处发现堵着的砖头和水泥块,疏通了管道。这以后变电所的同志痛痛快快地整理了一次内外卫生,全所面貌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如果说周xx掏脏水井、修下水管路费了几天功夫,克服了不少困难的话,那么1991年冬天,他为解决所里用水问题,花的气力就更大了。当时,通往变电所的自来水管路冻了,这一下变电所工作人员用水、取暖锅炉用水和职工家属生活用水都成了大难题。关于变电所工作人员用水,所里曾打算雇人挑,周xx说:“别雇啦,我负责!”结果这一负责从12月中旬就负责到来年3月中旬,周xx本人整整挑了三个多月水,就算每天三担水吧,也是三百多担呀!关于取暖锅炉用水,因为需要量大而且集中,单凭周xx一根扁担已解决不了问题,他就去附近消防队联系借用水车拉水,为了表达感谢之情,他自己掏钱买了香烟送给司机。关于变电所家属生活用水问题,自来水一停,大家都到一个住户去挑,大冬天开门关门,日久天长人家也有烦的时候,周xx就自己掏出70元钱来,给那家的老太太,说:“我们单位没少在你家使水,多少是个意思!”[!--empirenews.page--]老太太问:“用不用我给你出手续?”周xx说不用,老太太就怀疑他是自己掏腰包,说什么不肯收,他只好让老太太给出了张白条子。当然,这是不能回单位报销的。过后,其他家属去挑水,见老太太态度好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呢!周xx献身电力事业,经受锻炼和考验最大、最集中、最全面的,要算他到xx变电所工作这段时间了。xx镇是一个新建立的经济开发区,离xx市区大约50华里远。为了适应开发区建设需要,1995年底,局里要在xx新投运一个二次变电所,按需要得配备7名职工,可是局里准备安排的同志都因各种具体困难去不了。鉴于当时外地已经有办夫妻变电所的先例,1995年11月27日,领导就找周xx谈话,征求他的意见,周xx说:“只要工作需要,领导安排,我就去干!”领导问他爱人能想通吗?他说:“她的工作我来做!”其实他是有许多具体困难的:当时齐兆凤是xx汽车配件厂的材料会计,还不是电力系统职工,工作怎么办?他的儿子从小身体不好,现在又正上小学,扔给谁?谁辅导?齐兆凤的父亲刚去世不久,母亲年事渐高,谁照顾?谁安慰?两口子连着唠了几个晚上,有争论也有筹划,有犹豫也有憧憬,有疑虑也有决心,反正谁也没向领导打“退堂鼓”。后来,周xx给齐兆凤在原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把孩子交给年迈的岳母,于12月1日来到xx变。想一想刚完成土建施工的变电所是个什么样子吧:院子里、地面上、楼梯口,到处是遗留下来的建筑垃圾,屋顶和墙壁上是厚厚的灰尘,一切都显得那么凌乱,没有秩序。第一天晚上,夫妻两人孤零零地呆在这空旷的变电所里,齐兆凤作为母亲,在此以前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上班她送儿子上学,中午儿子到她单位吃午饭,晚上儿子放学到她单位跟她一起回家„„现在变电所里是一片混乱,外面是呼啸的北风和偶尔驶过的汽车马达声。齐兆凤流泪了。她的心事不说周xx也知道。可是这时的周xx已经在筹划他建设变电所的“三步曲”了。齐兆凤又一次被丈夫的情绪所感染,两口子一起动起手来。第一步,先从与安全密切相关的部位着手,清理电缆沟、巡视道、清擦设备,该封的封,该堵的堵,很快就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第二步,他们平整场地,清除垃圾,达到文明生产的要求。这是非常艰苦的一步,干活有多累就别说了,两口子手套省着用,正面磨破了用反面,两副迭起来用,还磨坏了50多副!光建筑垃圾就用拖拉机拉了16手扶。齐兆凤看周xx累得睡觉都直呻吟,心疼得落泪;周xx看齐兆凤手疼得不能拿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却鼓励妻子说:“再坚持一下,清完就好了。”两口子互相鼓励,终于理出了眉目。春节前夕,周xx买来八面彩旗、两盏纱灯挂在变电所门前,儿子放假也去看他们,成绩又在班里名列前茅,一家人充满了胜利的喜悦。第三步,从1996年春天起,他们又开始绿化美化环境。可以说,现在的xx变电所,处处凝结着他们夫妻的汗水,处处展示着他们夫妻的构思,处处寄托着他们夫妻的追求。看一看今天的xx变电所又是个什么样子吧:当我们走进变电所的大门,迎面就可以看到周xx自己设计的一条富有夫妻变特色的安全标语“多忙别忘了安全”,镶嵌在设备场区的护栏上,平坦的水泥广场右侧,13盏路灯高低相间,列成威严的阵容;进入右边的庭园,先要穿过由葡萄架搭成的走廊,然后可以看到满园的李子树,还间作套种着许多蔬菜;庭园中央是人造大理石的圆桌和四个石凳;左侧的庭园当中布置了假山,甬道边用彩色石子摆成了长春电业局的企业形象标识,一畦畦的蔬菜,春芽破土,充满生机;进入变电所,一楼大厅,是两块巨大的玻璃镜子,是周xx折价买来的,有污水迹的地方用红油刷上了醒目的七个大字“人民电业为人民”;走上楼梯,扶手边的木架上陈列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二楼主控室的窗台上,摆着周xx当年从部队带回的珊瑚盆景和假山石,窗台下一字排开,摆着龟背竹、海棠、象皮树、八宝等花卉。[!--empirenews.page--]为了建设变电所,周xx已花掉个人积蓄近万元。他们夫妇两人用七个月的时间干了七个人要用一年也许才能干完的活,把xx变电所建成了开发区一景,领导机关同志路过这里,都会慕名停下来看一看,每次这种突击检查,人们看到的,都是如花似锦的庭园景色和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赞叹着离去。1995年,刚成立的xx变电所本来可以不参加文明生产检查,可是在来过里的同志的热情推荐下,上级还是对xx变进行了严肃的年检。结果在长春地区36个变电所中,xx变名列榜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周xx最见不得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困难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至今周xx也还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彩电。但是1992年下半年有一天,他在别人家看到电视节目里关于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的报道,就动了心。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周xx最见不得的是人民群众生活发生困难。当下他就拿出100元钱,找到xx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文明办因当时没有接受个人捐资助学的先例,不便贸然处理,建议他去市教育集资办看看;他又到了集资办,那里的同志也还没有办过这种业务,又一直请示到xx市委。市委领导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委托教育集资办收下了这笔钱。就这样,周xx成了xx市第一个向“希望工程”捐款的人。这次捐资过程使周xx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能不能就近捐助一个困难的学生。他就向曾经当过xx市二十三中校长的市教育集资办主任张敬池谈了自己的想法。张敬池介绍他找到了二十三中的金、张两位校长,了解到有一位周淑玲同学父亲残疾,母亲聋哑,家庭困难,因交不上学费即将辍学。周xx就找到周淑玲,帮她交上了学费,并送去学习用品和衣物。他先后捐资500元,使周淑玲顺利地在二十三中读完书走向社会。学校专门召开了大会,号召师生学习周xx,并聘请他担任校外辅导员。1996年农历正月初五,周xx看到xx镇东边的东风六社有一户农家失火,他就大老远赶去扑救。救完后他看到这一家生活面临许多困难,就不顾疲劳跑回家,给失火的人家送去一袋白面,一些衣物和200元钱,当时由于匆忙,互相没留姓名。直到6月份,失火的人家打听到了周xx,到变电所来送感谢信,周xx也才知道失火的人家叫郭万兴。还有一次,周xx在和变电所邻近一个修车部的人说话中得知附近和气八社有个特困户叫王江,妻子智力障碍,一把火烧了房子,“雪上加霜”,快过不下去了。他就拿出一袋大米和200元钱,找到和气村的村长,请村长用这笔钱找人帮王江家修房子。后来有一次王江到镇上来办事,碰到周xx,说话中提到春天种地,需要买二氨没有钱,周xx又拿出105元给王江,并一再嘱咐他要“专款专用”,王江千恩万谢而去。在xx市工农街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孤寡老太太xx氏,八十多岁了,丈夫已去世多年,她住在一个小外屋里,每月拿着政府给的40元救济款,生活非常艰难。1989年11月份,在xx供电局组织的党员向社会送温暖活动中,周xx认识了xx氏。活动结束后,周xx的心里就再也放不下这位老人。春节前夕,他又来到老人家里,问过节需要什么。老人说:“我什么也不缺,就缺一棵大白菜。”周xx想,老人缺的远远不止一棵大白菜,她这么说,是因为和我不熟悉。第三天休班,他就从家里带来一筐冬储大白菜,还从街里买来两条大带鱼、二斤肉、二斤干豆腐和两把粉条,送到老人身边。老人摸着鱼和肉,断断续续地哽咽着说:“孩子,我已经有十来年没吃到鱼和肉了„„”[!--empirenews.page--]周xx握住老人的手,动情地说:“您的岁数和我姥姥差不多,今后,我就把您当姥姥,我能穿上背心,您也能穿上背心,我能穿上棉袄,您也能穿上棉袄!”从此,xx氏老人的衣、食、住、医就纳入了周xx的生活日程。有一次,老太太拉肚子,内裤弄脏了,不好意思让周xx帮洗,就藏了起来。周xx去洗衣服时发现少了一件,问老太太她也不说,就到处找,最后从柴禾堆里找了出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1995年周xx参加先进标兵健康疗养去山东威海,他漫步在繁华的闹市之上,徜徉于辽阔的海天之间,心中却始终牵挂着xx氏的那间斗室。回来时,他没有给妻子带回珍珠首饰,也没有给儿子带回海鲜产品,却用仅有的100多元机动钱给xx氏老人买回了一块藏青色布料。1995年冬天,周xx调到xx变电所工作,不能象以前那样经常看望老人了,就委托在新城变电所工作的弟弟每周去看望老人。临走时,他把单位新分的100斤大米和200元钱交给弟弟,让他给老人送去。1996年6月,周xx接到xx市工农街联委李主任打来的电话,说xx氏想他,让他回去一趟。摞下电话,周xx心里直犯嘀咕,是不是老人病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回xx,一看老人挺好的。原来是老人所住的这条新华大街要拓宽,房子需要拆迁。当地给老人安排了附近一个生产队的仓库,老人心里没底,就想到了他唯一的“亲人”,共产党员周xx,要和周xx商量商量。周xx了解老人的心思,就请供电局领导和他一起出面,找民政部门协调,征得同意,把老人接到xx敬老院。由于老人不属于xx镇收养范围,又需要照顾,周xx就每月从工资中拿出250元支付老人的生活费用。老人搬家那天,供电局出了一台汽车,当时好多有儿有女的搬迁户也还没有搬家,在周xx背xx氏上汽车的时候,好几个邻居老太太拉着周xx的手说:“孩子,你积德了,你都调走了,还记得这老太太,她遇上你,比我们都有福啊!”人们粗略地估计一下,在周xx照顾xx氏的九年间,他用于补助老人生活的钱至少也在9000元以上。每当有人向老人了解周xx的事,老人就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小君(周xx)长的什么模样,但我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周xx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诵,他的一片赤子心肠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净化着人们的心灵。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周xx请一位个体服装店老板到家为xx氏裁衣服。开始女老板嫌麻烦,高低不肯,后来周xx只好说出自己和xx氏的关系,女老板破例欣然前往,并且说什么也不肯收加工费。第二天,还给老人买来一双过冬的棉鞋。xx市有一位个体老中医冯先生,有一次被周xx请去给xx氏看病,问周xx“老太太是你什么人?”xx氏就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告诉了冯先生。冯先生非常感动,不但不收往诊费,连药费也没收。有一回周xx雇了一辆三轮车给xx氏办年货,蹬三轮的小伙子往屋里搬东西时,知道周xx是为孤寡老人办年货,一分钱车钱也没要,临走时还扔下一句话:“哥们,再有事找我!”今年4月26日,xx省电力工业局局长王xx同志在阅读了一份周xx事迹材料之后批示道:“周xx同志的事迹很感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长时间坚持学习雷锋同志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值得全省电力职工学习”。[!--empirenews.page--]电业职工楷模事迹材料的延伸阅读——事迹材料写作注意事项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
第三篇:电业职工楷模事迹材料
电业职工楷模事迹材料
在xx省中部的小城xx,九十年代有三个名字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一个是已故的市纪检委副书记于xx,人们忘不了他廉政为民的事迹;另一个是银行行长张立华,他勇斗歹徒,保卫国家财产的壮举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第三个名字流传得更久,并且变得越来越响亮,这就是周xx,长春电业局xx供电局一个普普通通的运行工人,共产党员。
周xx,作为一名电业职工,共产党员,十几年来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责任。
作为一个运行工人,周xx
最不能容忍的是自己工作上的差距
周xx1958年2月出生于一个电业职工家庭。父亲周学贵是一个老配电工程师,这种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作一名电业职工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他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
长期以来,周xx家境贫寒。母亲长年患病,家庭人口多,这种家世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对遇到困难的群众充满着无限的同情。
从1978年到1982年,周xx参军入伍,在海军航空兵某部从事无线电维护工作。四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求真务实,要干就一定干好。
1981年年底,在服役的最后一个年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十几年来,在党内外经济政治生活的锻炼中,他不断地经受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是非标准越来越明确,思想境界一次次得到升华。
1983年5月,周xx来到xx供电局环城变电所当上了一名运行工人。当时他是全所五位同志中唯一的共产党员,但对于电力生产和运行,他还是一个门外汉。作为一个运行工人,周xx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工作上的差距。他决心通过刻苦学习,尽快使自己由外行变为内行。
为了迅速掌握安全规程,周xx想出了一个强化记忆的好办法。他把安全规程写在扑克牌大小的上百张硬纸卡片上,一有点闲暇就抽一张出来背诵;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和所里的青年工友胡xx互相抽签提问考试,并约定只有答题无误才准许吃饭;上班时间不够用,他就把题签拿回家去,让妻子齐兆凤抽考自己。经过一段艰苦的努力,他终于把安规背得滚瓜溜熟。局里举行安规考试,从一百多道题中任意抽出三道题考他,只要有一点差错就扣分,可是周xx却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满分。
掌握了安全规程,周xx就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地去做。为了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万无一失,他除了按规定的早、午、晚和交、接班等时间必须巡视外,自己每次值班都增加五、六次巡视。1993年12月13日上午,当他巡视到高压室时,闻到一股特殊气味,仔细查看,发现普一组开关端子排有灰尘飘落,他判断是接点过热,立即找来同班同志进行蜡触试验,在一根绝缘棒的顶端绑上蜡烛,去碰接点,蜡烛随即就溶化了,周xx见自己的判断已被证实,马上打电话向局领导汇报,使缺欠得到了及时处理,消灭了隐患。从1989年到1995年,周xx在环城变电所工作期间,共发现7次较大设备隐患,由于排除及时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周xx是一个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上班时不用说了,即使是休班,只要他认为需要,就会主动到班上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1991年6月有一天上午,他下班后回到家,爱人已经上班去了,只有六岁的儿子在家,爱人走时留下话,让他看好儿子,今天还要给孩子打针。
他刚侍候孩子吃了早饭,忽然外边刮起了大风,周xx立刻想起变电所主控室顶上的大片铁瓦有可能被风掀起来,一旦落在母线上,就会酿成大事故。想到这儿,他一刻也不停留就要上变电所,可是儿子不干了,说:“今天你休班,妈妈才没把我带到姥姥家,你不能扔下我走!”
望着年幼的爱子,周xx来不及细说什么,只对孩子说:“好儿子,爸爸去去就回!”就把儿子锁在屋子里,顶着大风跑到了变电所。
正如周xx预料的那样,铁瓦已经被风刮起了六七米长的口子,的确很危险了。那天当值的只有两个人,留下一个人监盘,另一个人出来与周xx处理险情。当时隐患部位在屋檐边,风很大,非常危险,周xx腰系绳子,另一位同志拽着他,防止他被风刮下来。他房上房下往返7次,把14块20多斤重的水泥方砖压在被掀起的铁瓦上,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周xx回到值班室,气还没喘匀,一杯开水还没凉,配电室的接地铃声响起,随即,就有一个用户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一个被风刮下来的树头挂在高压线上,非常危险。周xx问清地点,二话没说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出事地点,这时供电局负责配电修理的两个同志已到了现场,正苦于人手不够,周xx就和他们一起把挂在高压线上的树头取了下来,保证了用户用电安全。
周xx在外边忙碌了六、七个小时,回到家时,已是下午三点来钟了,他打开自家的房门,看见儿子泪痕点点地睡在沙发上可怜的模样,才恍然想起今天的若干家务事。于是赶紧又撑起疲惫的身子,钻进厨房,想做顿晚饭,在妻子面前“将功补过”,“表现表现”,可是这时妻子已提前下班,要抱孩子去打针了……
作为一个电业职工,周xx
最感到欣慰的是自己能为企业多做贡献
有人给周xx粗略地算过一笔帐:他平均每年义务献工都在70天左右(最多的一年132天),这样,即使从1988年累计到现在,这种“义务工”他也献了600多天了,等于多干了两年的活儿。由于他经常不在家,另外他无论是为公家办事儿还是去帮助别人,经常需要找妻子要钱。有人就问他的妻子齐兆凤:“你不怕周xx在外边有什么事?”
多年来相濡以沫的妻子说:“不能,在外边有事的男人都注重打扮,周xx一天工作服不离身,他不是那样儿的!”
其实,当初她也疑心过周xx,有几次周xx休班时她就特地请假回家“核实”,可是走在半路上,居高临下就看到周xx在变电所里忙忙碌碌的样子,也就信服了。
有许多次,她带着孩子回家,路上母子俩就打赌: “儿子,你猜爸爸今天在不在家?”
儿子通常都说“在家”。而她说“不在家”。当然,多数情况下输家都是儿子。
周xx夫妇都非常疼爱他们的独生儿子xx。这孩子生下来就患有“足外翻”的毛病(经矫正,已大有好转),出生8个月,又得了过敏性哮喘,每年都得住几次院。孩子每次住院,都是齐兆凤护理。有一次,孩子的病发作很厉害,夫妇俩带他去长春市儿童医院抢救。周xx安顿好母子俩就赶回来上班,等到休班,他又去看望母子俩时,已经人去床空。周xx傻了眼,经过打听还未出院的邻床患儿家长,才知道孩子又患上中毒性痢疾,已转到了长春市传染病院了。
周xx赶到传染病院,看到病得很厉害的儿子和消瘦了许多的妻子,心里非常难受。尽管他也想作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但他更想作一个好工人。他匆匆忙忙买来一些水果和食品,就告别妻儿,当晚又返回了xx。
周xx的母亲身患黄疸性肝炎,中间发生肝硬化和肝腹水,到1987年11月,住进长春白求恩医大二院,确诊已转化成肝癌。周xx强忍悲痛,利用一个休班时间,起大早赶到长春看望母亲。老太太不知自己的确切病情,叫着周xx的名字说:“我这病不是一时半会能好的,你不要总来看我,耽误工作,你在单位干好了,比给我买啥都强!”
周xx牢记着这慈祥而又沉重的嘱托,又返回了工作岗位。就是他母亲去世的当晚,他也还在变电所的值班岗位上。
周xx这样顾不上家,顾不上儿子,顾不上母亲,他的兴趣和精力都用在哪里了呢?用在了事业上。作为一个电业职工,周xx最感到欣慰的就是自己能为企业多做贡献。
1989年,长春电业局提出要把变电所建成果园、花园、菜园的“三园化”要求,但当时供电局的工作重点在xx一次变。工作在环城变电所的周xx没有等待本所变成重点再行动,也没等领导布置,就自己掏腰包先后买来100多棵果树和2000多棵草莓,栽到了变电所周围。
本所栽完剩余部分,他又送到5里之外的当时的铁南变电所。
1988年,他看到变电所的墙皮有脱落的地方,就把自己家里收拾房子时准备的水泥、沙子、白灰拿来,重新把墙抹好;1983年,他看到单位大门旧了,就从局里找来银粉、亮油把大门粉刷一新;他看到会议室的沙发罩脏了,就一个个解下来拿到家去洗好又一个个罩上。过后人们感叹说:“不用说洗,70张沙发,每张3件罩子,这三七二百一十个罩子,光解下来、罩上去就得费多少功夫!”
其实,周xx掏脏水井,那更费功夫。1990年冬天,变电所的渗水井堵塞了,给全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困难,卫生没法搞,环境也脏起来。要是雇工来疏通的话,一来当时的xx不好找人,二来钱肯定也少不了。周xx就利用一个休班时间,另约了两个同志,拿着铁锹和脏水桶,去掏这口井。周xx自己跳到井下,由于口径太小,人在里边连身都转不过来,铁锹根本使不上,周xx就用手抠,把那些脏兮兮的东西一捧一捧地捧到桶里,再一桶一桶往外倒。他们苦干了一整天,掏净了一米多深的淤泥,可是水管还是不通。后来周xx又利用两个休班时间,把下水管路挖开七八米长,终于在一个拐弯处发现堵着的砖头和水泥块,疏通了管道。
这以后变电所的同志痛痛快快地整理了一次内外卫生,全所面貌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果说周xx掏脏水井、修下水管路费了几天功夫,克服了不少困难的话,那么1991年冬天,他为解决所里用水问题,花的气力就更大了。
当时,通往变电所的自来水管路冻了,这一下变电所工作人员用水、取暖锅炉用水和职工家属生活用水都成了大难题。
关于变电所工作人员用水,所里曾打算雇人挑,周xx说:“别雇啦,我负责!”
结果这一负责从12月中旬就负责到来年3月中旬,周xx本人整整挑了三个多月水,就算每天三担水吧,也是三百多担呀!
关于取暖锅炉用水,因为需要量大而且集中,单凭周xx一根扁担已解决不了问题,他就去附近消防队联系借用水车拉水,为了表达感谢之情,他自己掏钱买了香烟送给司机。
关于变电所家属生活用水问题,自来水一停,大家都到一个住户去挑,大冬天开门关门,日久天长人家也有烦的时候,周xx就自己掏出70元钱来,给那家的老太太,说:“我们单位没少在你家使水,多少是个意思!”
老太太问:“用不用我给你出手续?”
周xx说不用,老太太就怀疑他是自己掏腰包,说什么不肯收,他只好让老太太给出了张白条子。当然,这是不能回单位报销的。过后,其他家属去挑水,见老太太态度好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呢!
周xx献身电力事业,经受锻炼和考验最大、最集中、最全面的,要算他到xx变电所工作这段时间了。
xx镇是一个新建立的经济开发区,离xx市区大约50华里远。为了适应开发区建设需要,1995年底,局里要在xx新投运一个二次变电所,按需要得配备7名职工,可是局里准备安排的同志都因各种具体困难去不了。
鉴于当时外地已经有办夫妻变电所的先例,1995年11月27日,领导就找周xx谈话,征求他的意见,周xx说:“只要工作需要,领导安排,我就去干!”
领导问他爱人能想通吗?他说:“她的工作我来做!”
其实他是有许多具体困难的:当时齐兆凤是xx汽车配件厂的材料会计,还不是电力系统职工,工作怎么办?他的儿子从小身体不好,现在又正上小学,扔给谁?谁辅导?齐兆凤的父亲刚去世不久,母亲年事渐高,谁照顾?谁安慰?
两口子连着唠了几个晚上,有争论也有筹划,有犹豫也有憧憬,有疑虑也有决心,反正谁也没向领导打“退堂鼓”。
后来,周xx给齐兆凤在原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把孩子交给年迈的岳母,于12月1日来到xx变。
想一想刚完成土建施工的变电所是个什么样子吧:
院子里、地面上、楼梯口,到处是遗留下来的建筑垃圾,屋顶和墙壁上是厚厚的灰尘,一切都显得那么凌乱,没有秩序。
第一天晚上,夫妻两人孤零零地呆在这空旷的变电所里,齐兆凤作为母亲,在此以前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上班她送儿子上学,中午儿子到她单位吃午饭,晚上儿子放学到她单位跟她一起回家……现在变电所里是一片混乱,外面是呼啸的北风和偶尔驶过的汽车马达声。齐兆凤流泪了。她的心事不说周xx也知道。
可是这时的周xx已经在筹划他建设变电所的“三步曲”了。齐兆凤又一次被丈夫的情绪所感染,两口子一起动起手来。
第一步,先从与安全密切相关的部位着手,清理电缆沟、巡视道、清擦设备,该封的封,该堵的堵,很快就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二步,他们平整场地,清除垃圾,达到文明生产的要求。这是非常艰苦的一步,干活有多累就别说了,两口子手套省着用,正面磨破了用反面,两副迭起来用,还磨坏了50多副!光建筑垃圾就用拖拉机拉了16手扶。
齐兆凤看周xx累得睡觉都直呻吟,心疼得落泪;周xx看齐兆凤手疼得不能拿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却鼓励妻子说:“再坚持一下,清完就好了。”
两口子互相鼓励,终于理出了眉目。春节前夕,周xx买来八面彩旗、两盏纱灯挂在变电所门前,儿子放假也去看他们,成绩又在班里名列前茅,一家人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第三步,从1996年春天起,他们又开始绿化美化环境。可以说,现在的xx变电所,处处凝结着他们夫妻的汗水,处处展示着他们夫妻的构思,处处寄托着他们夫妻的追求。
看一看今天的xx变电所又是个什么样子吧:
当我们走进变电所的大门,迎面就可以看到周xx自己设计的一条富有夫妻变特色的安全标语“多忙别忘了安全”,镶嵌在设备场区的护栏上,平坦的水泥广场右侧,13盏路灯高低相间,列成威严的阵容;进入右边的庭园,先要穿过由葡萄架搭成的走廊,然后可以看到满园的李子树,还间作套种着许多蔬菜;庭园中央是人造大理石的圆桌和四个石凳;左侧的庭园当中布置了假山,甬道边用彩色石子摆成了长春电业局的企业形象标识,一畦畦的蔬菜,春芽破土,充满生机;进入变电所,一楼大厅,是两块巨大的玻璃镜子,是周xx折价买来的,有污水迹的地方用红油刷上了醒目的七个大字“人民电业为人民”;走上楼梯,扶手边的木架上陈列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二楼主控室的窗台上,摆着周xx当年从部队带回的珊瑚盆景和假山石,窗台下一字排开,摆着龟背竹、海棠、象皮树、八宝等花卉。
为了建设变电所,周xx已花掉个人积蓄近万元。他们夫妇两人用七个月的时间干了七个人要用一年也许才能干完的活,把xx变电所建成了开发区一景,领导机关同志路过这里,都会慕名停下来看一看,每次这种突击检查,人们看到的,都是如花似锦的庭园景色和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赞叹着离去。
1995年,刚成立的xx变电所本来可以不参加文明生产检查,可是在来过里的同志的热情推荐下,上级还是对xx变进行了严肃的年检。结果在长春地区36个变电所中,xx变名列榜首。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周xx
最见不得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困难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至今周xx也还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彩电。但是1992年下半年有一天,他在别人家看到电视节目里关于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的报道,就动了心。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周xx最见不得的是人民群众生活发生困难。当下他就拿出100元钱,找到xx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文明办因当时没有接受个人捐资助学的先例,不便贸然处理,建议他去市教育集资办看看;他又到了集资办,那里的同志也还没有办过这种业务,又一直请示到xx市委。市委领导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委托教育集资办收下了这笔钱。就这样,周xx成了xx市第一个向“希望工程”捐款的人。
这次捐资过程使周xx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能不能就近捐助一个困难的学生。他就向曾经当过xx市二十三中校长的市教育集资办主任张敬池谈了自己的想法。张敬池介绍他找到了二十三中的金、张两位校长,了解到有一位周淑玲同学父亲残疾,母亲聋哑,家庭困难,因交不上学费即将辍学。周xx就找到周淑玲,帮她交上了学费,并送去学习用品和衣物。他先后捐资500元,使周淑玲顺利地在二十三中读完书走向社会。学校专门召开了大会,号召师生学习周xx,并聘请他担任校外辅导员。
1996年农历正月初五,周xx看到xx镇东边的东风六社有一户农家失火,他就大老远赶去扑救。救完后他看到这一家生活面临许多困难,就不顾疲劳跑回家,给失火的人家送去一袋白面,一些衣物和200元钱,当时由于匆忙,互相没留姓名。直到6月份,失火的人家打听到了周xx,到变电所来送感谢信,周xx也才知道失火的人家叫郭万兴。
还有一次,周xx在和变电所邻近一个修车部的人说话中得知附近和气八社有个特困户叫王江,妻子智力障碍,一把火烧了房子,“雪上加霜”,快过不下去了。他就拿出一袋大米和200元钱,找到和气村的村长,请村长用这笔钱找人帮王江家修房子。后来有一次王江到镇上来办事,碰到周xx,说话中提到春天种地,需要买二氨没有钱,周xx又拿出105元给王江,并一再嘱咐他要“专款专用”,王江千恩万谢而去。
在xx市工农街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孤寡老太太xx氏,八十多岁了,丈夫已去世多年,她住在一个小外屋里,每月拿着政府给的40元救济款,生活非常艰难。1989年11月份,在xx供电局组织的党员向社会送温暖活动中,周xx认识了xx氏。活动结束后,周xx的心里就再也放不下这位老人。春节前夕,他又来到老人家里,问过节需要什么。老人说:“我什么也不缺,就缺一棵大白菜。”
周xx想,老人缺的远远不止一棵大白菜,她这么说,是因为和我不熟悉。第三天休班,他就从家里带来一筐冬储大白菜,还从街里买来两条大带鱼、二斤肉、二斤干豆腐和两把粉条,送到老人身边。老人摸着鱼和肉,断断续续地哽咽着说:“孩子,我已经有十来年没吃到鱼和肉了……”
周xx握住老人的手,动情地说:“您的岁数和我姥姥差不多,今后,我就把您当姥姥,我能穿上背心,您也能穿上背心,我能穿上棉袄,您也能穿上棉袄!”
从此,xx氏老人的衣、食、住、医就纳入了周xx的生活日程。
有一次,老太太拉肚子,内裤弄脏了,不好意思让周xx帮洗,就藏了起来。周xx去洗衣服时发现少了一件,问老太太她也不说,就到处找,最后从柴禾堆里找了出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1995年周xx参加先进标兵健康疗养去山东威海,他漫步在繁华的闹市之上,徜徉于辽阔的海天之间,心中却始终牵挂着xx氏的那间斗室。回来时,他没有给妻子带回珍珠首饰,也没有给儿子带回海鲜产品,却用仅有的100多元机动钱给xx氏老人买回了一块藏青色布料。
1995年冬天,周xx调到xx变电所工作,不能象以前那样经常看望老人了,就委托在新城变电所工作的弟弟每周去看望老人。临走时,他把单位新分的100斤大米和200元钱交给弟弟,让他给老人送去。
1996年6月,周xx接到xx市工农街联委李主任打来的电话,说xx氏想他,让他回去一趟。摞下电话,周xx心里直犯嘀咕,是不是老人病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回xx,一看老人挺好的。原来是老人所住的这条新华大街要拓宽,房子需要拆迁。当地给老人安排了附近一个生产队的仓库,老人心里没底,就想到了他唯一的“亲人”,共产党员周xx,要和周xx商量商量。
周xx了解老人的心思,就请供电局领导和他一起出面,找民政部门协调,征得同意,把老人接到xx敬老院。由于老人不属于xx镇收养范围,又需要照顾,周xx就每月从工资中拿出250元支付老人的生活费用。
老人搬家那天,供电局出了一台汽车,当时好多有儿有女的搬迁户也还没有搬家,在周xx背xx氏上汽车的时候,好几个邻居老太太拉着周xx的手说:“孩子,你积德了,你都调走了,还记得这老太太,她遇上你,比我们都有福啊!”
人们粗略地估计一下,在周xx照顾xx氏的九年间,他用于补助老人生活的钱至少也在9000元以上。每当有人向老人了解周xx的事,老人就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小君(周xx)长的什么模样,但我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周xx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诵,他的一片赤子心肠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周xx请一位个体服装店老板到家为xx氏裁衣服。开始女老板嫌麻烦,高低不肯,后来周xx只好说出自己和xx氏的关系,女老板破例欣然前往,并且说什么也不肯收加工费。第二天,还给老人买来一双过冬的棉鞋。
xx市有一位个体老中医冯先生,有一次被周xx请去给xx氏看病,问周xx“老太太是你什么人?”xx氏就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告诉了冯先生。冯先生非常感动,不但不收往诊费,连药费也没收。
有一回周xx雇了一辆三轮车给xx氏办年货,蹬三轮的小伙子往屋里搬东西时,知道周xx是为孤寡老人办年货,一分钱车钱也没要,临走时还扔下一句话:“哥们,再有事找我!”
今年4月26日,xx省电力工业局局长王xx同志在阅读了一份周xx事迹材料之后批示道:“周xx同志的事迹很感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长时间坚持学习雷锋同志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值得全省电力职工学习”。
第四篇:电业爱岗敬业演讲稿
天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电业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修试工区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电业人,我为你自豪!
想象您现在身处雪域高原或者是迷人的海滨,想象您现在身处北国边疆或者是西部边陲,您需要的是空气、阳光和水。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经济要发展,祖国要繁荣,电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就如同阳光、空气
和水一样不可缺少。毋庸置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电业。每当看到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享受着便捷的通信,看到现代电业的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我总为自己是一名电业人而自豪。
质量和服务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整个企业工作密不可分。我们修试工区的服务宗旨是用户至上、服务至上、信誉至上。我们每一位员工本着“把方便带给您、把温暖带给您、把优质的服务带给您”的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用户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为用户排忧解难,帮助用户解决使用电力业务中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在平凡的岗位上,微笑着面对用户,为繁琐的工作而忙碌。有人说,我们是一群特殊的人,因为我们的角色总在不断地变换,在用户面前我们代表的是诸城电业,回到公司里,我们就代表着用户,积极与各个相关部门联系,协调解决用户的一切用电问题。工作的成绩是令人欣慰的,但其中的滋味却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您的业务由我们来办理,您的困难由我们来解决”,用户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从什么时候提供服务,对我们的员工来说为了工作,忘了吃饭,是最平常的事了。为了做到用户至上,服务至上,信誉至上,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搞好服务,千方百计让用户满意;有时候一点小事我们常常要往返于公司和用户单位之间,去上4、5次也是常有的事,从接受业务到办理业务,满足用户的要求,员工们穿梭在用户单位的身影就是这个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首歌曾唱到“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面对工作,大家同甘共苦、风雨无阻,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求实进取,让电业服务进入千家万户。在我们这个集体里,多少动人的故事,扣人心弦;多少飞扬的青春,尽情奉献;许多平凡的点点滴滴却给了我最多的感动。在一次出门安装调试途中,我们的车在路上熄了火,那是寒冬腊月,狂风呼啸,天还下着小雨,车怎么也发动不了,由于事先通知了用户,请他们等候,如果临时取消,必然会使用户对电业服务的印象大打折扣。当时车上4名年轻的员工全是女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为了不让用户等着急,大家没有退缩,毅然决定下去推车,这些平时娇滴滴的小姐们关键时刻也不逊色,虽然身着职业装,高跟鞋,但在这种紧要关头个个挺身而上,12月的东关大街似乎特别寒冷,大家当时的狼狈样此时此刻还历历在目,那一刻,空气里只有喘息、加油汇同雨点敲打车身的声音,直到听到发动机响起的一瞬间,大家特别激动,欢呼着跳上了车。当员工们一身湿漉漉地赶到用户单位,充满歉意地向他们解释晚到的原因时,他们却啧啧称赞,说我们的服务做得好,是一群巾帼英雄,用户的一句话把大家一路上的辛苦和委屈都打消了,这也许就是大家总是在抱怨太忙太累却总是圆满完成每件工作的动力吧,能够让用户满意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就表明我们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没有白费。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优质的服务能够在市场中赢得用户信赖,为我们电力企业和用户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树立诸城电业新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它点点滴滴地汇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尽管会使我们暂时吃一点点苦头,受一点点委屈,但也使我们更真切地体会了生活,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并且不断鼓舞自己,考验自己,挑战自己。在今年年初的座谈会上,有一名用户代表激动地向在场所有的人讲述了一席话:“你们所做的工作,你们真正地关心我们,真诚地在为我们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我们都牢记在心里。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诸城电业修试工区、更加感谢负责诸城电业的领导们,一年来为我们所做的努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到诸城电业是值得信赖的!”还有什么比得到用户的肯定更为激动的呢,对,员工们哭了,是高兴的眼泪、幸福的泪水,这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情感浇灌出来的成功啊!
这就是我们这群人接触的世界,它那么真实,那么斑斓,有笑有泪,有委屈有欣慰,唯一不变的是让我们什么时候都不放弃努力。为用户服务是一项起步不久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头,参照有限,经验有限,但我们的存在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诸城电业在行业竞争的舞台上能否出彩的重头戏。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活力的时代,如果不在浪尖,便会很快被吞没在浪底,如果没有浮力,变意味着失去了支撑,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和变革。
任何新生命当她脱离母体初露头角的一
瞬间,迎接她的除了有温情和新奇,更多的会是考验,虽然人类的天性是懂得如何去呵护这些弱小的生命,但生命的成长始终要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不畏惧挑战,因为我们在不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改变自己,我们是企业里年轻的建设者,只有充满信心、一往无前,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才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才能让这道城市里最亮丽的风景焕发更加迷人的光彩!
电业爱岗敬业演讲稿相关文章:
职业道德演讲稿
残疾人事业演讲稿
银行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
信用社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演讲稿
农信演讲稿
供电所争创一流企业演讲稿
物业公司职工演讲稿
研究所科研人员爱岗敬业演讲稿
查看更多>>
爱岗敬业演讲稿
第五篇:电业安全生产演讲稿(本站推荐)
电业安全生产演讲稿-安全是保证生命的金刚锁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而作为一名电业职工,最大的愿望莫过于“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在电力企业,说得最多、份量最重的也莫过于“安全”二字。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无数实践证明,离开安全,电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效益就无从谈起,职工的利益也就无法保证。大家都知道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而美好的生活、宝贵的生命只有得到安全才得以保证。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大家都知道电力行业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殃及四面八方,祸及千家万户。因此,安全就成为电力行业的第一生命。
当医院里新生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由于咱们电力职工的小小的疏忽而造成的停电,就可能失去新的生命。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命,一个和睦美满的幸福家庭,顷刻之间支离破碎,医院里母亲哭得死去活来。这难道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吗?作为电力职工,只有杜绝违章,做好自己安全工作,就能始终感受安全幸福的阳光。
大家都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厂有一位职工在检修中,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有关保证安全的规章制度,从屋顶上掉了下来失去了年仅三十多岁的生命,而这个家庭生活条件本来就差,加上有两个刚上小学的小孩,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没有工作的母亲身上,当我们看到小孩失去父亲那呆滞痛苦神情的时候,哪一颗心不在流泪,哪一颗心不在哭泣,然而这些同情的眼泪和哀叹为时已晚,两个小孩由于失去父亲沉痛的打击,性格变得很内向,少年生活永远失去了欢声笑语。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引起了我的深思,十几年过去了,两个小孩悲伤的哭着喊:“我要爸爸”的声音,那失去亲人绝望的双眼,颤抖的双手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抹不掉。如今我上班已经七年多了,对安全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深深意识到安全的价值,明白了安全是事故的克星,是生命延续的重要保证。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工作工作中,坚持“两票三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没有发生任何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同时,多一点工作责任心,多一点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那么,许多悲剧就不可能发生了。
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我们厂这个大家庭里,大家在工作中彼此协作,互相爱护,不但自己注意安全,而且要注意他人的安全,始终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做到安全防护一次到位,做到万无一失。每项工作前都要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和生产现场安全措施等三项措施,并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故拒之门外,才能有效地杜绝各种违章现象,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氛围,才能彻底保证电力生产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作到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安全就意味着幸福、平安,是保证生命的金刚锁,它寄托着多少亲人的期望和嘱托。只有大家共同携手,筑起安全的钢铁长城,让安全的时钟永不停顿,使生命与安全同行、青春与安全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