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城记
《双城记》内容简介
它以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法国巴黎的一位外科医生梅尼特和得伐石太太两家的遭遇。
有一天,梅尼特医生突然被厄费里蒙地兄弟绑架到侯爵的府中,强迫他给两个病人看病。其中一个少年中了很重的剑伤,另一位
妇女已经奄奄一息,后来医生得知:是侯爵兄弟糟蹋了这位美丽的农妇,并杀死了农妇的丈夫和父亲,受剑伤的是农妇的弟弟。
他决心要给姐姐报仇,就把幸存下来的妹妹(也就是后来参加法国大革命的得伐石太太)先送到乡下,然后就到侯爵府去报仇,由于侯爵府内人多势众,他反而被打成重伤。得知真相后,正直善良的梅尼特医生对侯爵的行为十分愤怒,不顾个人安危,直接
给朝廷写信,告发侯爵的罪行。可是,侯爵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医生反而被投进了巴士底监狱,长达18年之久。狱中,医
生也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他写下了血书,记录了侯爵的罪行。等到出狱时,他已经被折磨的神志不清了,在女儿路茜和好友劳雷的照料下,医生逐渐恢复了健康,并且又开始行医了。可意想不到的是,路茜爱上了他仇人的侄子代尔那。对此,医生心中十分
恼火。在他被痛苦和矛盾困扰的不知所措时,代尔那为了爱情放弃了侯爵的财产和地位而自食其力了,医生才同意他们结婚。婚
后不久,代尔那为了营救老管家,不顾自身安危,去了**中的巴黎,被革命者得伐石夫妇逮捕下狱。后来医生和路茜前去巴黎
营救,结果未能成功。得伐石夫妇判侯爵的侄子代尔那死刑。这使医生的精神上又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时,一位不满现实的青年
卡尔登,早就暗恋代尔那的妻子路茜。为了成全心上人的幸福,他偷偷混进监狱,利用自己与代尔那面貌相似的特点,替名顶替,换出了代尔那,让代尔那一家安全逃出巴黎,而卡尔登自己却登上了断头台。《双城记》赏析评论
这部小说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
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得伐石夫妇等革命群众。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得伐石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
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革命爆发前后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但当革命进一步深入时,就笔锋一转,把她贬斥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尤其是当她
到医生住所搜捕路茜和小路茜时,更被表现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后,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明确地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梅尼特父女、代尔纳、劳雷和卡
尔登等。梅尼特医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对侯爵兄弟怀有深仇大恨,但是为了女儿的爱,可以摒弃宿仇旧恨;代尔纳是侯
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彻大悟,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这对互相辉映的人物,一
个是贵族暴政的受害者,宽容为怀;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主张仁爱。他们中间,更有作为女儿和妻子的路茜。在爱的纽带的维系下,他们组成一个互相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这显然是作者设想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实际的。
《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
物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
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双城记》
风格肃穆、沉郁,充满忧愤,但缺少早期作品的幽默。
《双城记》读后感
革命让人疯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几日对这句话颇有体会。感觉如果每天坚持阅读,阅读就会变得轻松,但若稍有怠懈,就会离文字的感觉很远。这几日将《双城记》读完,里尔克的法文诗和车槿山先生翻译的马尔多罗之歌仍半途而废地躺在床上,亦如深宫中的女子等待着皇帝的宠幸。书那么多,读得有多少,印象深刻的又有多少,连续坚持读了十几年的又有多少?时间
匆匆走,书的梦却永远如梦魇般掺入整个生活,又如绦虫般寄生在体内。第一次看狄更斯的书,他是经久不衰的作家,又是作品
经常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家,那么,他的小说中理应有一种有趣的情节,能够支撑起一部好看的电影。他写什么?他关注什么?他的风格又是什么?带着种种的疑问,我第一次翻开了《双城记》。ATaleOfTwoCities,由英国立即联想到法国,两个仅隔一道海峡的国家,从中世纪开始就频繁往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血统....也许就像是双胞胎兄弟般,有着颇为神似的面貌。一损
俱损,一荣俱荣?书中的历史大背景是法国大革命,那一个英国人笔下的法国大革命与一个法国人眼中的法国大革命是否会有不
同呢?狄更斯的这部小说或许多多少少能够具有些借鉴意义。我对于历史懂得并不多,文史哲本不分家,但我对于那些年代和已
经发生的事总是有一种距离感,无法发声共鸣,更无法记住。但在《双城记》中,法国大革命带给我的是一种疯狂的感觉。革命
革命,要革谁的命?谁高兴了?谁牺牲了?谁被赶下去了?谁上台了?小说本身并不是对于历史影像的完全再现,因而它必有作
家的一定寓意,至少传达着作家的一种情感。《双城记》中有那些被划分为“第三等公民”的人,比如马奈特医生,比如德发日
夫妇。在革命前他们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只能被碾做泥,屈辱地活着。而当鲁莽的革命脚步步步逼近,闯入他们的生活时,革命在他们身上造成的变化是巨大的。也许你可以像马奈特先生那样变得宽容,饶恕一些人;又或者会像德发日太太那样变得疯
狂,不顾他人的死活,只为让那些无辜的人为他们的祖辈的罪孽去死。新世纪开始时,国王受到审判,被处以斩首;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宣扬在每个街区。革命啊革命,没有停歇,没有怜悯,没有和平,没有片刻的缓冲休息,没有时间的度量。全国人
民处于癫狂的状态,正像一个病人在发烧时的那样。这让我想起《霸王别姬》中革命的那一幕,令人心酸,兄弟间互骂,亲人间
诋毁....一切都还在,一切又都以不在。在恐怖与恐怖中滋生的那些革命者,以亢奋的状态执行着对革命事业忠贞的动作,他们
令人畏惧,他们变得粗俗鄙陋,他们那一张张轮廓模糊的面孔,因疯狂而扭曲的表情。狄更斯所描绘的法国大革命留给我的就是
这样一种疯狂的感觉。人们说他是温和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改革,但反对暴力革命,因而他对法国大革命有着客观审视的态
度,他与卡莱尔一样将法国大革命当作一种前车之鉴。他们作为文人,敏感地意识到当革命的激情达到顶峰后就会泛滥成灾,不
可收拾。人会变得阴森可怖,野蛮凶残。“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小说的结尾带有宗教感,带有传奇感。卡屯代
替了夏尔·达奈走上了断头台,他自愿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抑或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理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死得那样从容,那样心安理得,让你不得不被这个人物感动。以爱战胜恨,以牺牲自己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狄更斯多多少少在推崇着这样一
种理性的道德原则,这让我想起托尔斯泰的小说,感觉他们的作品都散发着一种人文主义和宗教似的赎罪感。《双城记》是狄更
斯的迟暮制作,那他在晚年是否已经原谅了这个令他批判的社会,而转向对上帝的虔诚?这一问题我也许都会在以后的阅读中弄
明白。总体上还是蛮喜欢这部小说的,一本并不费心力的书,可以顺顺畅畅地像看侦探小说似的将这本书读完。简约严整的结构,凝练婉约的语言,让人重新去领略一下革命中如火如荼的日子。
第二篇:双城记
《双城记》读后感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后人认为他的成就仅次于莎士比亚,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狄更斯由于少年的坎坷经历,总是善于在作品中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遭遇,深刻地反应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情况,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些作品中,有一部是在他的晚年完成的,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那边是——《双城记》。
在创作《双城记》之时,狄更斯已是47岁的年纪,在此之前,他仔细的阅读了像英国历史学家卡来尔的《法国革命史》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著作,由此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对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产生了极大的担忧。于是,在这种忧国伤时的情绪的驱动下,狄更斯拿起了手中的笔,创作了这部作品,想借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英国的统治阶级敲响警钟,试图为社会矛盾日益加重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双城记》顾名思义,就一个发生在两个城市的故事,那就是巴黎和伦敦。小说总体来说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那就是仇恨和爱情。
梅尼特医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在1757年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轻医生梅尼特在散步的时候,突然被当地贵族厄佛里蒙地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中,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发狂的绝色农夫以及一个死于剑下的少年,当他告知是侯爵为了霸占农妇而杀了她的全家的内情。侯爵打算用重金收买他,却被他严词拒绝了,他写信向朝廷告发,却反而被侯爵兄弟关进了监狱。在出狱无望的情况下,他用血水写下了一份文件,控告侯爵兄弟及他们家族的每一个人。在他被关进巴士底狱的日子里,他的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医生的妻子心碎而死,而他幼小的女儿被露西却被好友罗瑞带到了伦敦抚养。多年之后,梅尼特医生获释,由于在监狱中的长期生活,致使这位善良的医生精神失常。女儿露西赶到法国,要将终于获得自由的父亲带回英国生活。在旅途中,他们遇到了法国青年代尔,并受到了他的精心照顾,在后来的相互接触中,两位年轻人产生了感情。回到英国后,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医生梅尼特的精神恢复了正常,这时,医生已经得知代尔就是侯爵家族的后代,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他还是决定埋葬过去,要为爱、为别人的幸福活着。
代尔虽是无恶不作的侯爵厄佛里蒙地的后代,但他厌恶自己家族的罪恶,依然放弃家族财产的继承权,并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氏,移居到了巴黎,做了一名法语教师。并在同梅尼特父女交往的过程中,与露西产生了美好的爱情,于是他与露西结合了,并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就在大家都以为故事至此就会这么完美地进行下去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并且要把贵族一个个地送上断头台,善良的代尔为了营救管家盖白勒,冒险回国,却被因为是贵族身份逮捕入狱。于是,梅尼特及露西为了就他,再次踏上了法国的领土。
在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是将利他主义发展到极致的一个绝色,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具人道主义精神、能够化解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那就是卡尔登。卡尔登聪明,有才气,但他总是被他人利用,为他的一个做律师的朋友充当“军师”,帮助他打赢了很多的官司,他不善钻营,缺乏在当时社会必不可少的“精明”,于是他处处遭排挤,甚至于被人们冷落。卡尔登有美好的情感,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谁会去发现这么一颗金子般的心呢,大家都在削尖了脑袋想跻入上层社会,所有人注重的是金钱和成功。于是卡尔登厌恶这个社会,然而仅凭他的一己之力是不足以改变什么的,于是痛苦失望的他只好借酒消愁,自暴自弃,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善解人意的露西,并且爱上了这位善良的姑娘,他向她袒露心迹,却被告知芳心早已有了归属。他很痛苦,却一言不发的退出了。后来,在卡尔被逮捕入狱之后,他亲眼目睹了露西的痛苦,便决心牺牲自己来成全露西的幸福,他买通了狱卒,混进监狱,冒名顶替了卡尔,自己上了断头台。卡尔登为了爱情,成全别人,牺牲了自己。
在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中,有一个形象同样多人耳目,那便是得伐石太太。这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女人,终年脸上看不见一丝的笑容,让人望而生畏,她总是低头编织着自己的活计,没有人知道她手中的针织品竟是她用来记载贵族恶行的工具。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的命运令人可悲可叹。因为她的真实身份,竟是那位曾惨遭侯爵虐杀的农妇的小妹妹,当年的她曾亲眼目睹了那群恶人犯下的罪行,于是从此,她与贵族阶级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革命爆发后,得伐石太太一马当先,积极投入到了巩固胜利成果的斗争中去,同时执着的向侯爵家族极其后代卡尔发起了复仇行动,甚至露西及他们的女儿,甚至坐过牢的医生梅尼特。最终,得伐石太太在与露西的女仆普洛斯的扭打中,被自己的手枪打死。作者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作为革命者的得伐石太太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她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她的复仇已经超出了应有的程度。
《双城记》被认为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是现实问题。在小说中,作者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作者认为,当时的法国贵族阶级腐朽、残忍、飞扬跋扈,致使了下层人民长期仇恨的总爆发。而当时的英国竟是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作者同样也是在借法国大革命告诫英国统治者,若是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必然导致急剧的社会动荡。然而作者虽然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与正义性,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作者看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可怕的,运动中的群众是疯狂的、盲目的、丧失理智的。比如群众跳“卡尔马纽尔”舞,再比如陷入狂热的复仇中而无法自拔的得伐石太太。作者既肯定了革命的必然性和争议性,又反对群众运动和革命暴力,这两者之间明显存在着矛盾,因为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只能通过群众的暴力革命运动才能实现。狄更斯为社会开出的良方是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化,在作者的笔下,梅尼特是善的化身,他为了女儿的幸福甘愿埋葬过去,卡尔登是最具人道主义光辉的人物,他为了他人的幸福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然而,历史证明,这种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但至少,这是可以鼓舞人心的。
《双城记》的叙事技巧是极为高超的,作者采用了典型的多元整一的结构,严谨有序。小说整体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梅尼特一家的故事;得伐石夫妇的故事;厄佛里蒙地家族的故事;卡尔登的生活与献身;以及克朗丘的生活与经历。五个部分之间虽有紧密联系,但并不互相包含或隶属,而是相互独立、平行发展的。于是各部分均有各自的发展脉络,但却构成了故事的整体。
在我看来,双城记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小说中的悬念迭生,极大地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如梅尼特与侯爵的关系以及他在巴士底狱中写下的那份文件,在大悬念中甚至插入了众多的小悬念,如克朗丘的盗墓。小说的开始描写了小克朗丘发现自己从不拿铁器的父亲嚼过的草根上竟有铁锈味,继而又发现自己父亲晚上干着盗墓的营生,草根上的铁锈味就是父亲拿过盗墓工具的手留下的,从而解开了悬念。包括后来克朗丘盗墓却一无所获,而卡尔登和密探巴尔摊牌,棺材的悬念才又被打开。在小说中,随着主要悬念的解开,过去的事件也一件件地被翻起,情节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到梅尼特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的原因与经过被彻底揭出,故事也就急转直下,最后,以卡尔登的从容就义收束全书。
这不能不算是一部巨著。其中有着极为深刻的思想内容,还有着巧妙的构思,以及高超的艺术手法,都令读者为之深深的折服。
第三篇:双城记
《双城记》读后感
《双城记》是19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再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矛盾和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发生地。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了霸占一农妇,几乎虐杀这个农妇全家。医生梅尼特写信向朝廷告发此事,却反被侯爵兄弟关进巴士底狱达十八年之久。获释后,神智失常的医生被女儿露西接回伦敦。露西有两个追求者代尔那和卡尔登,她嫁给了卡尔那。代尔那为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成员。法国大革命中,代尔那在法国被捕,受到梅尼特过去的仆人伐石夫妇的控告,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露西带着女儿和父亲一起去巴黎营救未果,深爱着露西的卡尔登冒名顶替,救出卡尔那。医生一家在希望中返回英国。
小说的主要人物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梅尼特、露西、代尔那、卡尔登、伐石夫妇、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这些人就可以划分两类,一边是梅尼特、露西、代尔那、卡尔登代表的人性美,另一边是伐石夫妇、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人性恶。
梅尼特医生被囚在监狱中长达18 年之久,直到后来丧失理智。梅尼特的女儿露茜用浓浓的父女亲情使父亲恢复了常态。他的恢复象征着他的“起死回生”和“重生”。梅尼特医生在女儿与使他蒙冤入狱人的侄子代尔那结婚前夕,才知道代尔那的真实身份。为了女儿的幸福,他不计个人仇恨,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梅尼特医生在代尔那在入狱后不计前嫌,千方百计救他出狱,这种爱的力量有超越凡世的威力。作家笔下的梅尼特是“爱”的象征,无论面对“地狱”般的黑暗与邪恶,还是出狱后的“复活”,抑或是拯救代尔那,他都能用博大的爱心善待众生。他是仁爱的化身,又富于同情心,从不向邪恶势力屈服;他又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不乏灵智。他的宽容和博大的胸怀令人感动,他的“仁爱”之心战胜了他内心的仇恨,使读者看到人性中最伟大的父爱和最光辉的仁爱。
代尔那身为厄弗里蒙地侯爵的侄子,却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厌恶自己家族的罪恶,厌恶贵族对善良人民惨无人道的欺压。他自己身体力行,将自己的财产处理后用于抚恤人民,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其家族的暴行赎罪。在偶然结识了梅尼特医生的女儿路茜后,他便被这位善良美丽的下层女子所吸引,更通过其实际行动而打动了路茜和梅尼特医生。梅尼特医生能摒弃前嫌,接受自己的仇人的侄子,除了为自己女儿的幸福外,代尔那本身的表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年轻的英国律师卡尔登是一个有着出众的才华和丰富的感情的年轻人,但是他又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同样深爱着梅尼特医生的女儿路茜,但是因为代尔那的出现,让他陷入了
痛苦与迷茫,最终导致其意志消沉。他深深地希望路茜能够幸福,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资格给路茜带来幸福,他羡慕代尔那,但是又恨着代尔那,他的身上充满了矛盾的思想。虽然饱受痛苦情绪的折磨,但是卡尔登还是深深地祝福路茜,愿意为了路茜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所有。在小说的最后,卡尔登为了成全路茜的幸福,代替代尔那走上了断头台。这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体现出了卡尔登“爱”的伟大。
梅尼特身上闪耀的事宽恕和仁爱,露西对父亲不离不弃,卡尔那勇敢的反抗贵族阶级的黑暗压迫,卡尔登为了心爱的人可以放弃生命,这些人都是可歌可泣的。同样残忍无情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和被复仇冲昏头脑的伐石夫妇也是令人发指的。
厄弗里蒙地侯爵是下层人民为草芥,作恶毫无顾忌。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害死农妇一家5口人。他压死平民的孩子,反却责怪父母没把孩子看好,惊吓他的马。毫无仁爱之心;一个农妇向他要一块小木板或石头,刻上名字放在丈夫坟前,他却断然拒绝了。他顽固坚持贵族特权,愿意为此付出生命。为了防止侄儿代尔那做出有损家族利益的事,甚至想把他投入监狱。
德法日太太是本书中仇恨的象征,随着情节的发展,她埋在心里的仇恨越来越深。她的冷酷暴力和变态的心理是狄更斯着墨最多的。为了复仇,她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她是一个充满了仇恨、丧心病狂和失去理智的复仇者。狄更斯运用了另一个象征,就是德发日太太的毛线。她将自己的命运和仇恨编织在了自己的毛线中,这种编织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愈加狂热。她的仇恨加深了她对社会的厌恶,对人性的泯灭,她甚至将自己的生死编织在了仇恨之中。德法日太太是一个受压迫的底层人物,到最终走向人性对立面的女性形象。
这些人都是那个年代的缩影,狄更斯用笔墨生动的再现了一副立体的时代画面。使我们今天回顾过去思考现在。
第四篇:双城记
《双城记》读后感:
生命有两座城,一个住着死亡。一个住着永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开篇第一句话被无数次引用。但我猜知道这句话的人并一定小说《双城记》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何而说。如果想理解这句话的原意,以及为何说写出这句经典名句,那自然是要读读原著的。
“---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这句话其实解释了上述经典句子的两个问题:为何这么说,对谁而说。这也就是小说出世的原因之一,狄更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小说,通过描述法国大革命给人民大众带来灾难来表示自己的担心,同时告诫英国的危险处境。一段革命史,两座分别代表两个国家的城市,几个风雨飘摇中的人,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素。
虽然《双城记》是一本经典的小说,但因为其明确提出这段革命背景是法国大革命,于是对革命的表现就被认为是作者的历史观。而这正是对小说无数争议的焦点。狄更斯在小说中除了以细腻的笔墨展示了贵族的残忍,同样也展示了革命群众非理性的破坏。他认为,革命是一种压迫取代了另一种压迫,一场直接浓重的血腥暴动替代了另外一场血腥。对攻占巴士底狱以及对暴动民众的一系列描写——血腥,残忍,狡诈,恶毒是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
狄更斯把在描写暴民邪恶之处倾心了大量的笔墨,展示了他对暴民的痛恨,从某种层度上可以说是对革命的痛恨。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的狄更斯也指出了拯救世界的良药:爱。这种爱,体现在小说中的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这种私人间的感情,也包括抛弃贵族,拯救苍生的那种博爱。其中,最为出彩的是对卡顿之爱的描写。
我非常喜欢卡顿。实际上,卡顿就是狄更斯的化身,狄更斯正是首先想到了卡顿这个人和他身上的某种精神进而构思成这本小说的。那么,卡顿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小说中描述:“太阳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见的景物,没有比这个人更惨的了。他富有才华,情感高尚,却没有施展才华流露情感的机会,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谋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症结所在,却听天由命,任凭自己年复一年的虚度光阴,消耗殆尽。”
这是个自甘堕落湮没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的年轻人,为何自甘堕落?小说中似乎并没有交代,自从他一出场就是如此,并且也没有对他的家事背景描写也并不多。个人认为,这个人代表狄更斯自己,因此他无需过多描述——卡顿的堕落,源于自己对日渐堕落的社会的失望。他走上断头台前曾说过,“我看到这个时代的邪恶,和造成这一恶果的前一时代的邪恶,逐渐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
被自己遗弃的悲观者——卡顿,在朋友遇到困难,在所钟爱的女子的丈夫即将被送上断头台时,他突然出现,被救人还不之所以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在紧要关头使了个掉包计策救出了自己的所爱女子的丈夫。
这不正是基督之爱么,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事实上,小说中的卡顿也确实以圣经的口吻在临死前说,“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就是狄更斯为“最坏的时代”开出的良药,然而这毕竟是一种理想。有人说,《双城记》作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没有西德尼.卡顿的存在和所作所为,这部小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光辉。我完全赞同。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两座城,一个住着死亡。一个住着永生。
第五篇:双城记
爱与恨编织的社会
——《双城记》
“那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年代;那是糟得不能再糟的年代;那是闪烁着智慧的岁月;那是充斥着愚蠢的岁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夜沉沉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日;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大家都在升天堂,大家都在下地狱——简言之,那时候的我们非常相似。”就是这样矛盾重重的社会,在《双城记》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那是发生在古老的1775年以及临近这一年的时候。公元1775年,就这样引导着王侯将相和小民百姓——包括本书所要记述的那些人物在内——沿着展现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向前走去。
一、大爱,可以超越生死。
曼内特医生——正直善良,却惨遭迫害。在整部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医生所经历的坎坷,其命运在当时那个社会,既是不幸又是幸运。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曼内特医生被厄弗里蒙得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第,他目睹一个发狂的绝色美女农妇和一个身受剑伤的少年含恨而终的惨状,并通过少年之口得知了侯爵兄弟为了片刻的欢娱、消遣竟然残害他们一家人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并写信向朝廷告发。然而,那是一个不明是非的年代,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从此与世隔绝。18年的牢狱生活,将年轻的医生折磨成一位精神失常,白发苍苍的人——他长了一把白胡子,不长,修剪得很乱;面颊凹陷,眼睛异常明亮。因为面颊干瘦和凹陷,长在仍然深浓的眉毛和乱糟糟的头发之下的那双眼睛似乎显得很大,虽然实际上并非如此一-它们天生就大,可现在看去却大得不自然。他那破烂的黄衬衫领口敞开,露出瘦骨嶙峋的身子。由于长期与直接的阳光和空气隔绝,他跟他那帆布外衣、松垂的长袜和破烂的衣衫全都淡成了羊皮纸似的灰黄,混成一片,难以分清了。当18年后,获释的他与美丽的女儿相见。在女儿的悉心照料下,老人逐渐恢复了常人的生活。在他渐渐摆脱牢狱生活的阴影之后,重新触动他心里的那根弦的事突然发生——他的女儿与侯爵的儿子达尔内相爱了。一个是他积累了18年的仇恨,一个是女儿的幸福。然而,善良的医生为了女儿的幸福,决定埋葬过去,欣然同意他们的婚事。虽然在女儿结婚那天,“医生脸色惨白,一丝血色也没有并且又有了从前那种躲躲闪闪、惶恐害怕的神情,好像刚才有一阵凛冽的寒风从他身上掠过。”抛弃仇恨,忘掉过去并选择接受仇人的后代作为女婿,这需要的勇气并非常人所能拥有。然而,在那样的社会时代,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大爱的人物形象。虽然当时的法国贵族荒淫残暴,人民群众苦难重重,可怕的暴力革命随时都会爆发。但作者依然让人们对未来有所期待,给予人们对未来关于美好的遐想空间。曼内特医生,一个鲜活的大爱天使的形象,便为人们的期待提供了载体。从作者对医生的一系列描述中,我们可以从人物形象背后的深度去思考,这个人物除了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主线之外,更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一缕阳光。
同样有“爱”,而西德尼〃卡顿的爱,更让读者为之动容。作者
笔下的卡顿,外表冷漠,内心热情。虽然放荡不羁,但又无私崇高。在他内心深处,他的人生信条是“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他靠着心目中对基督教的信仰,用“博爱”诠释他的人生。卡顿的一出场,便是这样的形象:“卡顿先生始终坐在那儿,盯着法庭的天花板出神,对眼前的这片骚动无动于衷。他安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破旧的长外套半批在身上,肮脏的假发随便地扣在头上,双手插在口袋里,两眼始终望着天花板,他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很失身份”。就是这样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博爱”。当他第一次见到露西小姐时,便爱上了她。然而,为了成全她与达尔内的爱情,他将这份爱深深埋在心底,只字未提,并真诚祝福露西幸福。当得知达尔内被判死刑时,卡顿来的巴黎,买通狱卒,混进监狱,顶替了达尔内。在卡顿的眼里,生命在爱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他说:“我不过是一堆灰烬,你却使我燃烧起来——不过,这火的禀性和我一样,鼓舞不了别人,也照亮不了别人,毫无用处,白白地燃烧掉”。虽然他很理智,但无望的生活让他最终连理智都会消失殆尽——在别人看来如此。他眼里含着泪水,难过的告诉露西,“太晚了,我再也好不了了。我还会衰弱下去,越来越糟的。我过的这种生活,是不益于健康的。像我这样放荡不羁的人,有什么可指望的,又有谁会指望呢?”。他和露西这次坦诚的谈话,真情实意的表白,足以证明卡顿的心胸是博大的,他用博爱之心来对待露西,这种爱超越了男女之爱。他明白他只能带给露西悲惨,悲伤,悔恨,和他一起堕落。所以他不强求露
西的感情,“甚至因为不可能额谢天谢地。”但是他希望露西能记住他,希望有时能够想起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愿意牺自己的生命来换得你所爱的人的生命!——这便是卡顿对自己所爱的人许下的诺言。最终,他以自己的牺牲成就了曼内特医生一家四口的幸福。
“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新约〃约翰福音》里的这一段经文是卡顿的精神支柱。卡顿的爱不仅是对露西,他的爱一直在内心萌动,尽管表面山他给人的感觉是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但在他的血液里,一种博大无疆的爱在逐渐升华。他不仅要拯救露西,拯救曼内特医生一家,他所抗衡的是残暴的杀戮,呼唤人类的良知。一个被社会排挤、遗弃的青年,却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以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来救赎社会。
二、仇恨,造就血雨腥风。
《双城记》中描写了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然而,作者笔下德发奇和太太的却是不容忽视的形象。他们深受法国贵族的欺凌与压榨,过着最下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尤其是德发奇太太,她身上背有家人惨遭迫害的血海深仇,因为这些仇恨,她是一个令人同情又让人害怕的复仇者形象。作者笔下的德发奇太太,前后有两个不同的形象:在革命爆发前,作为酒店老板娘的她,隐忍沉着,坚定不移,机智敏锐地坚持着秘密的革命活动,无时无刻不在编织记录罪恶的名字,任何情况都不会让她有一丝一毫的动摇、畏惧和慌乱。给读者留有印象最深的便是她手
里永不停歇地编织着毛线。“她用自己发明的针法和符号把要记的事情编织起来,谁要是打算从她编织的毛线活里抹去自己的名字和罪行,简直是痴心妄想。”她是一个懂得隐忍的女革命家。她告诉丈夫:“复仇,报复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规律。如同雷电和地震形成一样,需要时间久,但时候一到,它就爆发。”当革命爆发时,她镇定自若,一如往常。手里拿一柄斧头,腰里还别着一把手枪和一柄利刀,率领妇女冲锋陷阵,毫不含糊,俨然一个真正的勇猛的女革命家形象。然而,随着革命的深入,狄更斯笔下的德发奇太太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复仇的烈焰将她燃烧,使她失去人性,陷入凶残冷酷的深渊。她不仅要把厄弗里蒙得侯爵的后代即达尔内杀死,竟对他的妻子与女儿也不放过。“在她看来,一个无辜的人为先辈的罪孽去死,算不了什么。她看见的不是无辜者,而是他的上一辈。他的妻儿沦为孤儿寡母,也算不了什么,反而觉得这种惩罚不解恨。因为他们是天敌,是猎物,根本没有生存的权利。哀求她是白搭,她根本没有恻隐之心,甚至对自己也不例外。”德发奇太太被复仇的欲望扭曲了人性,泼辣狠毒的她就是这么一副铁石心肠。也正是这样,在她与普洛士小姐厮打与纠缠过程中,由于枪支走火,她死在了自己的手里。显而易见,作者将德发奇太太的最终结局定为此,也及表明他对残暴的革命直至失去人性行为的否定。他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但又要求在人道的范围内适可而止。德发奇太太的行为便是超越了人道的范围,成为了丧心病狂的报复,是失去理智乃至人性的复仇,德发奇太太顿时变成了嗜血的怪物,因此,她的结局可想而知。
纵观整部小说,爱与恨就像水与火一般,当恨的火焰窜的越高的时候,爱的水也便越沸腾并散发出巨大的能量。狄更斯始终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选择“爱”,最终让“爱战胜恨”,对任何伤害人、压榨人性的势力提出抗议。他大声疾呼消除暴力,谴责残暴和压迫,主张人与人之间要谅解、包容。提倡正义、真诚和仁爱。作品结尾,卡顿的死,一方面完成了作家最高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实现——爱和自我牺牲;另一方面也是作者身心得到莫大的安慰;再者死对于任何暴力的不赞同,而不是单单对革命暴力的人道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