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煜: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探讨
朱煜: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探讨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进,历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发展,对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对历史教师的进修也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然而,现状是历史教师进修内容尚存在许多不足,如比较陈旧,缺乏新颖性、前沿性,或者是急功近利,热衷进修一些研究生课程,而忽略实用性。一言以蔽之,进修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进修的质量。因而,探讨这一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
所谓教师进修,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教师的经验、认识为媒介的“学会教学”和“自我发展”的过程①。也就是说,教师进修不但要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又要求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进入新世纪,教师进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数量不足、学历不合格的问题,而是在新的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提升素质的问题。那么,新世纪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有哪些呢?
(一)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学的基本观念。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性支点。
近20年来,英国历史教学界在教学理念上最重要的一项变革,即是认为“历史科的中心是在于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学生不应只学习那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关于“历史这一门知识是如何而来”的“程序性”的知识。具体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去认识过去,学习批判与诠释,甚而依据史学家的办法来“重建过去”②。美国历史教学界的一些人士认为,历史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搜集事实、日期、名字和地点,而是要求学生:(1)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思考,即能提出问题,并整理论据来回答问题;能超越课本提供的史实,自己查阅历史的记录。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期刊、日记,以及研究工艺品,访问历史古迹和其他过去的证据,富有想象地考虑这些记录建立时的历史条件,并对比当时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2)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论文、辩论等形式来表达观点。1994年颁布的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强调让学生“从做中学”,透过对原始的文献资料的搜集、寻找、阅读或运用,图表的制作,角色的扮演,增加主动学习的机会,使整个学习充满动态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英美等国倡导的这种“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历史教学理念给我们很多启发。新世纪历史教师赋予历史教学以探究性、思辨性的新内涵,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应该的,必须的教学新理念。当然,并非要将每一位学生以未来历史史学家的标准刻意培养,而是要使学生能理解,体会到历史的价值,并为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的历史专业学识
专业学识是指对某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修养。这样的知识和修养,新世纪合格的历史教师怎可或缺?这固然因为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特点,但同时更因为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近几十年,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它不仅表现为史学家的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而且表现为史学研究向纵深开拓,以探索历史的新内容、新层次、新侧面。当代西方史学逐渐确立“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社会史研究的分工日益细密,尤其重视移民史、家庭史、社区史、城市史等等④。史学研究一方面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对历史问题作微观探析,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作整体的综合化的研究的态势。这对历史教学必然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我国新编历史课程内容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增加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并编入大量文献资料,帮助学生感知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笔者手边有两种我国台湾最新出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李孝悌、张元编著以及王仲孚主编的)。这两种历史课本的内容,除了叙述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之外,花了很多笔墨写了士绅社会、城市文化、大众文化、社会变迁等,介绍了一些在学术界相当重视的观念或课题,反映出一个包括文化、思想、社会与生活的“整体历史”⑤。总之,历史叙述的内容不断趋向全面和丰富多彩,已经成为当今海内外历史教科书改革的重要方向。历史教师必须面对这种形势,及时“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学识。
历史教师的专业学识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历史学科的知识,包括丰富的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国别史、专史、地区史知识等。对于在职历史教师来说,亟须补充一些专史知识,如社会史、文明史、宗教史等。二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及时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新颖性。三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当今的历史教师不能再“隔行如隔山”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一无所知,这一点后面还要专门说到。
(三)过硬的历史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当今社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教师,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敏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这种能力不可奢望仅靠职前师范教育就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养成。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应该表现为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历史教学活动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历史教学问题,形成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历史教学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如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也可以是历史教育教学中
带有普遍意义的较为严肃的理论问题,如历史课程和教材编制、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教学心理等。事实上,不少历史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作了大量探索。
(四)精湛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能
现在人们已日益认识到,教师职业与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专业。教师既要有专门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也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作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历史的教学活动的各种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绘制图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等,还应该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但是课本、地图册、教学挂图、教师语言、板书等,这些传统媒体的效能是有限的。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综合编排处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信息容量;不受时空限制地再现历史场景;提供清晰的历史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其形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动态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近年,有些地方的历史教师分别掌握了Animator Pro,Photoshop Power Point,Front Page,Flash,Authorware等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取得自行设计、制作课堂演示型教学课件的经验⑦。有的教师还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制作网页等网络技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历史教学。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历史教师尚未掌握这些现代教学技能,更谈不上达到“精湛”的程度。据有关人士对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师现状的调查,完全不会多媒体教学的历史教师的比例高达63.42%。最近笔者面向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广西、辽宁、湖北、江西、贵州、新疆等全国13个省市区的在职历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收回有效问卷574份。调查结果表明,会多媒体教学的只占45.99%。可见,提高并且逐步能够精湛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能,已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
那么,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的究竟应注意些什么?
(一)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
一般说来,在职历史教师进修学习不能重复内容、“炒冷饭”。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曾嘱咐北京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毕业后要继续学习,要学点史学名著⑧。系统地学习史学名著在本科阶段,绝对是个“弱项”乃至“缺项”,而它却可以作为历史教师进修的内容。比如像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顾颉刚的《古史辨》、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等,都是代表性的名著。这些名著,教师不一定都念完它,可以挑选若干篇(卷)来学习。另外,还可以从现当代一些杰出史学家,如顾颉刚、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等人的大量传世的学术论文中,精选若干出来研读。
研读这些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包括史家论文),一则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体现出进修学习的高层次性和学术性;二则可以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掌握学科前沿;三则通过阅读古代史籍,增强分析史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四则研读史家名著和论文,还可以领略史家的研究态度,受到严谨的学术规范的熏陶,有利于学者型历史教师的健康成长。如此“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学习当代历史教育和教学理论
要从更高层次上推动历史教学,在职历史教师进修就不能没有对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研习。因为采取何种“历史教学法”,从根本上说,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或者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关,或者索性说与他的教育理论有关。近10年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学业已由产生逐步向纵深发展。历史教育学跳出了“历史教学法”经验总结模式,不再描述旧框框,而是大大增强了理论性。历史教育学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一种是作综合性的整体研究,已经面世的几种历史教育学著作,如赵恒烈、王铎全、金相成、于友西、赵亚夫、姬秉新等先生的《中学历史教育学》、《历史教育学概论》都属于这种研究成果。另一种是把它看做一个系统工程,对它的各个分支逐一深入探讨,如郭景扬等的《历史教育测量研究》、赵亚夫的《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林丙义等的《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介》、赵恒烈的《历史思维能力研究》、朱煜等的《历史教材学概论》等就属于这类研究成果。历史教师进修,可以将这两种研究成果均作为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三)探讨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
传统的历史教师进修的弊端之一,就在于进修的内容空泛,难以贴近课堂教学实践,缺乏针对性。比如关于教学设计的探讨就很薄弱。故此,研究我国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就成为历史教师进修的重要内容。
我国各地都有一批优秀历史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是教学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据我所知,20世纪80年代北京历史特级教师陈毓秀曾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文章及她的同事、学生学习陈老师经验的体会,一并结集,由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以《怎样教好历史课》为题,正式出版。90年代中期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成为集我国特级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之大成的著作。全书共16卷,其中“中学历史卷”收录了我国有代表性的8位著名历史特级教师的教学论文、课堂实录及讲评。这8位教师是:丁丙炎、包启昌、刘宗华、杜继江、沈湘泉、张如德、陈毓秀、龚
奇柱。近年,刘宗华老师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专家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并出版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这些都是已经出版的,且产生较好影响的历史教学经验总结方面的书籍,历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
当然,还有更多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经验的介绍文章,应及时阅读,从中受到启迪。而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也是对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考察、总结和探讨的好机会,不应轻易放弃。
(四)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
为了搞好教学,历史教师广博地学习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各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素质是必须的。当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而基础教育课程大整合和高考“3+X”模式的推行,或大或小地对历史学科都发生着影响。这启示我们,新世纪历史教师要面对现实,及时进修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理工科知识、科技卫生知识、音体美知识。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哲学以及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宗教、科技、军事、法律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可以从请教他人得来,也可以从网络中得来。不断汲取这方面知识的营养,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左右逢源”。运用多学科知识既可丰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讲授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适应高考跨学科综合命题趋势。
总之,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的内容,一定要体现时代精神,着眼于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使进修的内容不至于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①钟启泉:《教师“专业化”:涵义与课题》,载张维义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②陈冠华:《英国历史教育改革理念之历史科的内容》,(台)《清华历史教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③刘德美:《美国历史科世界史国家课程标准——〈探索通往现在之路〉评介》,(台)《历史教育》创刊号,1997年6月出版。
④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第二篇:朱煜推荐书目
朱煜推荐童书
朱煜,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教师博览》杂志签约作者。出版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还在路上》。主编《新语文参考古诗文卷》,编写《古诗全脑学习法》。编著《小学生朱自清读本》,参与编著《轻轻松松学作文》《新语文作文》《亲近作文》《小学生作文快速提高》等作文教学书籍十余册。另在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几十篇,提出“启蒙语文”和“分段互动作文教学”等观点。常年在《百家作文指导》杂志上开设作文故事专栏,在《上海教学研究》杂志上开设随笔专栏。在全国各地讲学,上示范课几十次。
低年级(1~2年级)
1、《儿童之友》系列童书,[日] 渡边茂男/文,[日]山本忠敬/图,赵峻/译,南海出版社
2、《坐巴士出去玩》系列[日]间濑直方/文图,彭懿,周龙梅/译,21世纪出版社
3、《哲学鸟飞罗》系列,[法]拉贝,接力出版社
4、《小兔汤姆成长的烦恼图画书》系列,[法]阿丽娜巴文,海燕出版社
5、《浪漫in科学》系列,[法]托扎曼,贵州人民出版社
6、《生命教育自然绘本》系列,[日]近藤薰美子,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7、《青蛙与男孩》系列,[美]梅瑟迈尔,贵州人民出版社
8、雅诺什绘本系列,[德] 雅诺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9、《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德]茵可夫,21世纪出版社
10、《聪明豆绘本系列》, [英]莎伦·瑞特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1、《做个小小好公民》系列,[法]吉拉尔德 ,四川少儿出版社
12、《月光下的肚肚狼》,冰波
13、《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注音版),周锐
14、《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法]伊莎贝拉﹒雷诺帕等,21世纪出版社
15、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年级(3~4年级)
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达尔,明天出版社
2、《穿越时空》系列, [英]哈里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日]佐野洋子, 接力出版社
4、《小牛顿科学馆》系列,台湾牛顿出版公司编著,贵州教育出版社
5、《亲爱的汉修先生》,(美)克莱瑞,新蕾出版社
6、《我是白痴》,王淑芬,21世纪出版社
7、《戴小桥全传》,梅子涵,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8、《小灵通漫游未来》,叶永烈,湖北少儿出版社
9、《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湖北少儿出版社
10、《丁丁历险记》,(比利时)埃尔热,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1、《安徒生童话》,周晨,丽萍/编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2、《男生贾里》,秦文君
13、《夏洛的网》,(美)E·B·怀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4、《口袋里的太阳花》,安武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5、《狼王梦》,沈石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高年级(5~6年级)
1、《小狗钱钱》, 南海出版社
2、《名家文学读本》,钱理群主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出版社
4、《上下五千年》,林汉达,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世界五千年》,少年儿童出版社
6、《独船》,常新港
7、《班长下台》,桂文亚,湖北少儿出版社
8、《假话国历险记》
9、《彼得·潘》,(英)马里/著,杨静远/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0、《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
11、《寻宝六人组合》[英]内斯比特,少年儿童出版社
12、《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勒内•戈西尼/文,让-雅克•桑贝/图,戴捷/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3、《长腿叔叔》, [美]韦伯斯特
14、《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南海出版社
15、《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6、《柳林风声》,[英]肯尼斯·格雷厄姆/著,季天然/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7、《土地街的下午》,徐鲁,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三篇:朱煜·个人简历
朱煜·个人简历
一、学历履历
朱 煜,男,1963年生,江苏扬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扬州大学的前身——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曾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余年,后调回母校主讲历史教学论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至今。
在苏州大学先后获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术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校级课题十余项,在权威期刊、CSSCI期刊、台湾地区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已出版《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材学概论》、《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等著作八部,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于友西主编)。
学术兴趣: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史、台湾历史教育、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
二、研究课题(仅列个人主持的项目)
1.主持“历史教材分析与研究”课题,1997—1999年,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校级。
2.主持“初中历史教材研究”课题,1998-2001年,江苏省教委“面向21世纪培养初中教师方案”研究课题,省级;
3.主持“中学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教材研究”课题;1999—2002年,扬州大学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课题,校级;
4.主持“中学历史教材编制与运用研究”课题,项目号:E/2003/04/07,2002-2004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省级;
5.主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复合型历史教师研究”课题,2003—2005年,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校级;
6.主持“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法课程改革研究”课题,2003—2005年,扬州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校级;
7.主持“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状与教师教育改革研究”课题,2005-2007年,扬州大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课题,校级;
8.主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学校历史教育改革研究”课题,2006-2008年,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级;
9.主持“历史学科研究性教学课堂组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2007—2009年,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校级;
10.主持“江苏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改造”课题,项目号:2010SJB770007,2010—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省级;
11.主持“民国时期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课题,项目号:10LSB002,2010—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省级;
12.主持“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课题,项目号:10YJA770078,2010—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部级;
13.主持“《历史教学论》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2011—2013年,校级重点;
14.主持“《历史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2008—2011,扬州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已通过,校级。
二、研究成果
(一)著作部分
1.《历史教材学概论》(专著),23万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作者; 2.《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初中历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编; 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著),30万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个人独著; 4.《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5.《高中历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6.《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初中历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主编;
7.《小学历史·地理·社会课程60年(1949-2009)》(专著),29万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第一作者;
8.《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专著),40余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个人独著。
(二)论文部分
1.《浅评识图题〈时局图〉》,《中学历史》1986年第6期;
2.《近年高考历史试卷“填图与识图”题的发展与不足刍议》,《中学历史教学》1987年第3期; 3.《也谈怎样讲授〈天朝田亩制度〉》,《历史教学》1989年第3期;
4.《浅谈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2期; 5.《班主任工作与心理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4期;
6.《浅谈插图与历史教学》,《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1994年第1期; 7.《浅谈迁移与中学历史教学》,《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8.《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议》,《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7年第5期; 9.《对高师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的几点认识》,《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0.《中学历史教学评估的功能与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年第5、6期合刊; 11.《论适应素质教育的校内历史考试与评估》,《教学月刊》1998年第6期; 12.《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13.《论历史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与课程设置》,《洛阳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4.《论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5.《历史教科书中“课文思考题”的教学研究》,《历史教学》1999年第10期; 16.《历史概念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历史教学》2000年第5期; 17.《论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的改革》,《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6期; 18.《论梁启超的历史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洛阳师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9.《中学历史教材习题创新浅议》,《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期; 20.《试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1.《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0期; 22.《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历史教学》2001年第11期;
23.《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1期; 24.《新课程与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历史教学》2002年第9期;
25.《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9期; 26.《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27.《台湾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理念试析》,(台湾)《历史月刊》2003年第1期; 28.《论初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编纂、特点与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8期; 29.《从“教本”到“学本”》,(台湾)《清华历史教学》第14期,2003年9月;
30.《论社会调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31.《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的设置及实施》,《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32.《中国大陆初中历史课程与教材改革述论》,(台湾)《历史教育》第9、10期合刊,2003年12月; 33.《谈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34.《评“川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历史教学》2004年第1期;
35.《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36.《200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
37.《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1期; 38.《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纂的衔接性问题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39.《台湾地区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
40.《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读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期; 41.《历史意识:20世纪20年代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分析》,《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 42.《民国新学制历史课程纲要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 43.《论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有效衔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9期; 44.《高校“历史教学法”技能课定位说之质疑》,《历史教学》2007年第10期; 45.《中华教育改进社与历史教育改革》,(台湾)《历史教育》第11期,2007年12月; 46.《“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47.《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高师研究性教学》(合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8.《论师范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标准》(合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9.《注重理论分析,探索课改热点》,《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0.《论历史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及研究范式》,《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9期; 51.《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
52.《黄质夫与民国时期“栖霞新村”建设》,《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
53.《教师的“过程”目标哪去了:关于历史课“教”的“过程”目标》,《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3期; 54.《六十年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期; 55.《高校历史教学对中学教师的启示》,《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
56.《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读20世纪初美国约翰生·亨利〈历史教学法〉札记》,《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2期;
57.《重视发挥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5期;
58.《价值与冲突: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历史”的叙述分析》(合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
59.《民众教育馆与私塾改良:以1930-1937年江苏为中心的考察》,《历史教学》2012年第4期; 60.《抗战前江苏民众教育馆的教育电影》,《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61.《束鹏芳历史教学的流变与形塑》,《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被人大复印资料及有关文集全文收录的论文:
1.《新课程与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2年第12期; 2.《论社会调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1期; 3.《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的设置及实施》,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3期; 4.《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纂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6年第9期; 5.《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读20世纪初美国约翰生·亨利〈历史教学法〉札记》,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4期;
6.《中国大陆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问题探讨》,《新世纪的历史教育》(方骏主编),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6年版;
7.《台湾地区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六十年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课程改革的探索之旅:〈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百篇精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三)参编著作
1.《新编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崔剑主编),副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资治通鉴新编》(卞孝萱主编),黄山书社1996年版;
3.《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张保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全效学生辞海·初一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全效学生辞海·初二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全效学生辞海·初三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全效学生辞海·高一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全效学生辞海·高二高三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陈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于友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四)参编教科书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白月桥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白月桥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
(五)教育随笔、言论(部分)
1.《宰予昼寝现象》,《扬州日报》1992年4月16日第3版;
2.《人才·教育·名校效应》,《扬州日报》1992年10月20日第2版; 3.《抢落榜生的启示》,《人民日报》1993年9月21日第1版; 4.《还是委婉说服好》,《扬州日报》1994年3月22日第2版。
三、成果获奖情况
1.《浅谈插图与历史教学》,1994年5月获江苏省教委第三届五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竞赛三等奖; 2.《历史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1994年8月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历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3.《历史教材学概论》(著作),1999年12月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优秀历史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4.《中学历史教材研究》,2000年11月获扬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5.《论梁启超的历史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2000年12月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优秀历史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6.《历史教材学概论》(著作),2001年2月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7.《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基本特点与启示》,2002年12月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历史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8.《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005年9月获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9.《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著),2007年4月获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理论创新类三等奖;
10.《〈历史教学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2007年9月获扬州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11.《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著),2007年11月获扬州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2.《“用教材教”:内涵与策略》,2007年11月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0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3.《民众教育馆与保甲运动——无锡南门民众教育馆的城市蓬户区保甲实验》,2011年12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文学、历史学专场优秀论文二等奖;
14.《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2012年3月获扬州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四篇:朱煜2014年暑假推荐书目(定稿)
朱煜老师2014年暑假推荐书目
朱煜,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教师博览》杂志签约作者。出版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还在路上》。主编《新语文参考古诗文卷》,编写《古诗全脑学习法》。编著《小学生朱自清读本》,参与编著《轻轻松松学作文》《新语文作文》《亲近作文》《小学生作文快速提高》等作文教学书籍十余册。另在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几十篇,提出“启蒙语文”和“分段互动作文教学”等观点。常年在《百家作文指导》杂志上开设作文故事专栏,在《上海教学研究》杂志上开设随笔专栏。在全国各地讲学,上示范课几十次。
低年级(1~2年级)
1、《洞里洞外的小老师》接力出版社
2、《顽童捣蛋记》【德】威廉布什
湖北少儿出版社
3、《哲学鸟飞罗》系列,[法]拉贝,接力出版社
4、《小兔汤姆成长的烦恼图画书》系列,[法]阿丽娜巴文,海燕出版社
5、《日安课本》[德]约瑟夫·雷丁
湖北少儿出版社
6、《生命教育自然绘本》系列,[日]近藤薰美子,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7、《相遇白色鸟》金波
贵州人民出版社
8、雅诺什绘本系列,[德] 雅诺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9、《小人国大人国》,湖北教育出版社
10、《花瓣儿鱼》金波
11、《做个小小好公民》系列,[法]吉拉尔德,四川少儿出版社
12、《企鹅寄冰》,冰波
13、《小辫子丫丫》秦文君
14、《小老鼠的魔法书》汤素兰
15、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明天出版社
中年级(3~4年级)
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达尔,明天出版社
2、《穿越时空》系列,[英]哈里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日]佐野洋子,接力出版社
4、《小牛顿科学馆》系列,台湾牛顿出版公司编著,贵州教育出版社
5、《佛兰德斯的狗》[英]奥维达著
肖毛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6、《当花儿休息的时候》俞愉,贵州人民出版社
7、《三人同舟》[英]季洛姆
广西师大出版社
8、《人人都叫我捣蛋鬼》[奥]涅斯特林格,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9、《弗朗兹的故事》[奥]纽斯特林格尔,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0、《玩具历险记》[美]杰肯斯,贵州人民出版社
11、《安徒生童话》,周晨,丽萍/编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2、《蓝兔子的秘密树洞》唐池子,贵州人民出版社
13、《夏洛的网》[美]E·B·怀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4、《淘气的阿柑》[美]莎拉•潘尼培克著,[美]玛拉•弗拉季绘,贵州人民出版社
15、《狼王梦》,沈石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高年级(5~6年级)
1、《爱克斯探长》,李毓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名家文学读本》系列,钱理群主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莫吐儿》[美]阿莱汉姆,湖北教育出版社
4、《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陈卫平,新世界出版社
5、《世界五千年》,沈宪旦等,少年儿童出版社
6、《蓝色树皮鞋》,[苏]普里什文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7、《动物必须刷牙吗》[德]维斯纳,三联书店
8、《彼得·潘》,[英]马里/著,杨静远/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9、《秘密花园》,[美]伯内特,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0、《小狐狸阿权》[日]新美南吉,长春出版社
11、《野马归野》,沈石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2、《记忆传授人》,[美]劳里
河北教育出版社
13、《毛毛》[德]米切尔·恩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4、《柳林风声》,[英]肯尼斯·格雷厄姆/著,季天然/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5、《永远说不完的童话》,[德]米切尔·恩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第五篇:新世纪教师素养
《新世纪教师素养》学习提要:师德篇
师 德 篇
综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新世纪教师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它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涯。师德观涉及到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身利益的态度问题。适应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素质教育改革实践的挑战,迫切要求对传统师德观进行更新和提升,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构
建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自觉做到依法执教。
第一章 道德的魅力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教师职业道德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还影响学生品德的塑造和提高。师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师德修养比教师的知识、能力更重要。教师应从自我做起,积极投身道德活动的实践。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道德;(2)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2.理解:以德兴教、以德育人的重要性,即教师道德修养在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3.应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加强师德建设应从自身做起。
第二章 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理想信念在人们的道德品质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一般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等,其中生活理想是基础,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理想的实现是要靠个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敬业更要乐业。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理想和信念的概念;(2)理想类型: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3)师德修养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
2.理解:(1)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要求;(2)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魏书生语)。
3.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个人在处理职业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感受和超越。
第三章 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育观念的含义;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对教师教育行为和师德修养有深层次影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通过知识的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新时期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尤其是把学生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教育观念的含义及其对教师行为的影响。2.理解: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习观。
3.应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 师生伦理关系是师德主体
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实现由传统的师生关系向现代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即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权利的人来对待,不得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和教育的权利。教师要在新课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转变自己的角色。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师爱的特点;(2)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2.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变化:(1)是新课程的探究者和开发者;(2)是教与学的设计者与创造者;(3)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
3.应用: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第五章 坚持依法执教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依法执教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之一,德治与法治不可偏废。依法执教不仅是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是法律赋予教师的基本义务。以往教育实践中侵犯学生的权利常有发生,在民主法制社会中教师要全面履行法律义务,坚持依法执教,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教师要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学生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性不可侵犯权、财产所有权的概念;(2)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类型及救济的途径。
2.理解: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表现及其法律责任。
3.应用:运用所学的教育基本法律知识,评析学校或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案例。